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精彩收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9 06:0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精彩收官

2008/12/3

     
    第二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于11月23日在四川成都闭幕。
    论坛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共同主办,来自各方的官员、专家、学者与200余位成都市小学语文教师参会,共同探讨了阅读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论坛以“静听《柳林风声》,品味儿童文学——文字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为主题,更强调在图画书以外,要同样重视文字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论坛共进行了13个主题演讲及报告,颁发了“2007-2008年度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优秀人物奖”,公布了“2007.10-2008.10文学童书推荐榜”(名单见文后附录),并召开了“文字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高峰论坛”,发布了“成都宣言”。可谓议程紧凑,其中22日的会议更是一直开到晚上九点半,密集紧凑的会议内容,虽然令与会者感到辛苦,但如此难得的交流和学习机会,显然令人精神愉快。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听众中的主力军——各校语文教师都坚持到了最后,提问环节也非常踊跃,不断出现多个人同时举手,主持人出于时间考虑,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来最后提问的局面。
    二十一世纪社社长张秋林用五个成功形容本次论坛的举办。首先,成功在过程。13个主题演讲的演讲者身份涵盖到了各个层面,主题涉及各个角度,而因为两岸经济文化等的差异,第一个演讲嘉宾梅子涵教授与来自台湾的林文宝教授的观点更是有极大差别,其中又涉及了对教育和人生的反思,令现场的气氛更加热情澎湃。另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校与成都本地学校乃至西部农村小学在开展阅读推广上的物质差别,也成了争论的焦点。
    第二,成功在设计。本次论坛被分为“序曲——珍贵的重逢”、“第一乐章——文字的舞蹈”、“第二乐章——牧羊人的笛声(校园阅读)”、“第三乐章——书香沉醉的晚上(亲子阅读)”、“第四乐章——我们都是点灯人(经验介绍)”以及“温暖一路前行(专家引领篇)”、“尾声——向着明亮的远方”共七个部分,既有效确立各部分主旨,又将在场诸人带入了浓厚的文学的气氛当中,情与境变得如此交融。
    第三,成功在组织。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少读工委主任海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林文宝、著名儿童文学研究者朱自强、红泥巴网站创始人阿甲、扬州“亲近母语”课题负责人徐冬梅、深圳后海小学校长袁晓峰、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姚淑华、珠海市容闳学校校长陈青等嘉宾,以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三级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辖区200余名小学教师,以阅读为纽带,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献计献策。
    第四,成功在结果。在首届论坛上,曾经发布了“南昌宣言”,提出童年的阅读必须受到成年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希望大家恪守文学气节,提供真正的经典给孩子阅读。本届的“成都宣言”依旧由梅子涵撰文并宣读,他号召所有的推广人都作文学世界的彼得·潘,永远属于孩子,永远不会长大,永远不会融化。
    最后,成功在影响。论坛上,梅子涵、阿甲等都回忆了最初倡导阅读推广所遇到的窘境和困难。十年过去了,正是有了前行者的努力和坚持,继承者的加入和发扬光大,儿童阅读推广终于从星星之火变成了“红红火火的事业”(梅子涵语),阅读推广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和家长所接受,最早开展阅读推广的学校,也已经成绩凸显。在这样的前提下,二十一世纪社加大了对儿童阅读推广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不但举办论坛,还表示将推出一本名为《中国儿童阅读》(暂定)的杂志,由专人负责编辑、制作,重点报道有关阅读推广的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7 06:55 , Processed in 0.16323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