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标准化考试易抹杀天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4 14:4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标准化考试易抹杀天才
http://chuzhong.eol.cn/  来源:  作者:《文汇报》   2011-12-27  


  美教育专家在沪参加有关论坛时表示,只关注成绩难以造就高潜质学生
  按照天才在人群中的正态分布原理,人口基数越大,天才数量也就越多。但很不幸,课堂教学内容的过于划一和标准化考试,正使天才在被发现以前就被抹杀了。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著名的天才教育专家、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约瑟夫·兰祖利教授,为上海示范性高中的校长们带来了关于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最新看法。兰祖利教授曾经提出著名的“天才三环理论”和“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对天才进行了定义,并且完善了美国的天才班培养体系。
  标准化考试有可能会错失天才
  有多少天才门门功课满分?又有多少天才是成绩很差却突然脱颖而出的?兰祖利教授的统计是,在美国,只有一半被纳入人才库的人在学校时成绩排名位于前5%,而这些人也只占排名前5%学生的一半。人才库中另外50%的人则和成绩没什么关系。
  兰祖利坦陈,在成绩最好的学生中找到天才确实比较容易,但学术界一直在研究的是,如何从成绩不那么好甚至成绩最差的那部分学生中发现天才。“智商测试完全不管用,其他任何测试也无法选拔出这些人才。”
  在美国,从小学开始的天才班已经有40多年历史,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参与这一方案和国家人才库标准制订的兰祖利称,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天才除了智商以外,最需要的是有乐观主义精神和勇气,对自己专业的痴迷和对人类状况的敏感性。
  但是,“美国的教育也存在过分注重书本知识和标准化考试的倾向,这些恰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埋没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兰祖利展示了一幅漫画,两个孩子背着大包气喘吁吁,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这个星期我们做了个测验,主要看看我们对测试我们测试技巧的那类测试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另一个孩子说:“哎,到学前班你就知道了,练好应对测试的技巧是多么重要。”
  “那个幼儿园孩子的话虽然很拗口,但却是对美国目前标准化测试的准确注解,当然中国的这一现象也很严重。”兰祖利称,过多的标准化考试使学生忘记了自己的热情和兴趣,仅仅把学习当做提升自己测试技巧的方式。尤其是“标准化测试的问题在于无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这些不能被应用的知识毫无价值,而且使学生早早丧失了执着的兴趣和探索勇气”。兰祖利说:“在我们发明的传统标准化考试世界里,创新就是一种坏习惯。在标准化考试中发挥创意,你会在知道分数的那一刻被狠狠打击,这种受挫经历将教会你下次再也不要跃跃欲试了。”
  天才在于把知识与众不同地用起来
  “如果你是一次海难的幸存者,独自一人在一个没有马达的小船上,离你最近的陆地有好几天路程。在两升水、两升汽油和地图加上指南针中只能选择一样帮助你生存下去。你选什么?”在场听课的中学校长们大多数选择了水,或者地图加指南针。
  可答案却是——两升汽油才可能增加你存活的可能性。因为茫茫大海中,只有让别人看到你,你才可能获救。小船和人都太渺小,浮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汽油却会散开并反光,从数英里外的高空,甚至从卫星上都可以被看到。兰祖利说:“这个测试听上去虽然像天方夜谭,但是任何时候我们的问题都需要全新的解决方案,而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才可能做到这一点。”
  匈牙利有一位著名的钢琴家,他演奏的莫扎特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比任何人演奏得都好,可是谁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终于有人发现了秘密,这位钢琴家每次演奏到协奏曲的某一处,都要停1秒钟,而其他钢琴家往往都是根据莫扎特这首曲子中的指令直接去演奏下一个音符。正是这一秒钟的停顿,给整个音乐带来了难以置信的张力,“天才是别人在做些什么的时候,你做了完全不同的事情,或者什么也不做,但是一个被过多标准化考试格式化了的人是无法有这样的创新的。”
  教育的关键是把学生和世界联系起来
  在美国研究教育的学者眼中,美国的教育也出现了很大问题。家长为了让孩子获得更高的分数而让孩子做更多的题目,上更多的辅导班,甚至美国学前辅导班的数量也和中国的学前辅导班不相上下了。但是“真正的成就都是‘玩’出来的。兴趣也是玩出来的,让学生敢玩,也有时间和机会‘玩’,才可能使天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兰祖利介绍了科学家的一个发现——对于雄鸟来说,歌唱得好关系到它们能否把基因延续下去,音域的宽广决定了鸟的歌声是否好听。雄性雏鸟出生以后天天学唱歌,但每到夜晚,就会忘记白天掌握的唱歌本领,第二天早晨又从零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夜晚让鸟生活在模拟阳光中,它们也唱不出一个象样音符的原因。但在这样每天从零开始的过程中,雄鸟最终会掌握高超的歌唱技巧。“动物对技能的掌握都是遗忘大部分,然后从头开始,再遗忘再从头开始,但是每次都会有新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执着地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同样的事情上,只会事倍功半”。这也是为什么家长执着地让孩子每天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的学习上是没有意义的。
  “也许不仅是美国的教育界,全世界的教育界都应该反思,在过去的很多年,很多老师都因为学生犯的一些错误,或者因为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错失了一些高潜质的学生。”兰祖利建议,要培养和发掘天才学生,应该培养中小学生仿效专业人士那样思考。比如给小学生一种最简易的用荧光灯来检测手上细菌数量的工具,即便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想方设法地测试学校所有用具上的细菌含量。“教育的关键不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考试,而是通过知识把学生和世界联系起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4:46:24 | 只看该作者
大胆废除标准化考试 (转载)










  考试是控制、检测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教育教学目的必定 要通过考试手段反映出来。近10年来,标准化考试风靡语文教坛。 大到升学考试,小到单元测验,从小学升初中到高中毕业考大学,无不采取这种考试方法。所谓“标准化”,一是说,试题是客观的,以避开解答中的主观成分;二是说,评定成绩是客观的,以避开评分中的主观成分。其积极效果主要表现在答案明确惟一,不受评卷人主观 因素的影响,又可以用电脑操作评分,能比较准确地评出一份试卷的成绩,便于高一级学校按成绩择优录取新生。


  实践证明,这种考试的后果是弊大于利。世界上最早实行标准化 考试的美国教育界已对标准化考试提出了异议。大多数教育家认为, 标准化考试采取单一正确的答案形式,而没有考虑到有的题目会有复合式答案和多种解答方式。一位教育家说:“标准化考试不管学生能否综合信息、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只测量他们能识别什么。”一位大学教师说:“从采用标准化考试时起,包括优美文学作品的课就开始在美国的课堂上消失了,对于优美文学作品的欣赏让位于阅读技巧 的强调。”另一位教育家认为,“标准化考试强调孤立的学习,而不强调把事实和思想综合为一个整体,把思考的速度看得比思考的深度更为重要。这种考试诱导教师把全部课程狭隘化了,过于强调应付考试的技巧。”结果,美国的中学生连一个没有错误的短文都写不出来。因而美国36个教育和公民权利团体的联合组织呼吁:希望对标准化考试进行改革,而选用多种形式的考试去测量教育的效果。在我国,好几年前,通过标准化考试进入大学理科和医学院的学生,有的不会写实验报告,有的不会写病历,因而不得已增设了大学语文课。


  我国不少教学工作者也对标准化考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赵建之认为标准化考试的弊端集中表现为“三重三轻”:(1) 重符号轻表达。标准化考试的题型无论是选择、判断、还是填空等,都把现成答案编成序号,让学生去圈正确答案,缺少文字表达,这样不利于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和培养。(2)重结论轻过程。标准化考试片面追求对思维结果的再认识,而轻视对题解过程的重现。这既不利于发现考生解答题目过程中的错误,又容易使考生发散思维 的火花被泯灭。(3)重识记轻思维。标准化考试重视对考生识记能 力的考查,轻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考生在现成的答案面前,只要下过死记硬背的功夫,就不愁答不出来。标准化考试对考生思维能 力的培养与发挥,都是不利的。标准化考试“三重三轻”的症结是“活”中有“死”。从题型上看,这种形式的考试命题死板,框框居多,用“死”的框框去套”活”的思维,导致学生头脑呆板和学习过程的僵化。


  高佳俊说:“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思维、一种理论、一种方法和手段浸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后,人们多是只看到它带来的成果,却无视同时造成的消极影响和危害。科学主义的飓风刮进语文教学领域,于是, 大家争相设计各种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式的模式化、考试命题的标准化。这些科学化手段固然解决了一些传统语文教学中无法解决 的问题,但又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为代价的。学生的思想情趣、爱好、想象、意志全都淹没在‘标准化’的冰水之中,学生成了一台机器”语文是一门“最辩证、最灵活的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马卡连柯语)语文教学要用教师的感情去促使学生个性化,促使学生与周围人的接近与合作,为学生将来步入现代社会 作好精神准备,把学生当作机器人来训练,是缺乏人道主义的表现。 因为标准化考试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两条绳索束缚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手脚,以致本来应当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学生无法 从课堂上享受到无穷的乐趣,想象力、创造力受到压抑,感情生活也变得十分枯燥。没有爱,没有人道主义,这是语文教育的失败。


  由于标准化考试,旨在检测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试卷、试题,已经很难看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无形中便被阉割了,也就谈不上让学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和提高,更遑论如何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这无疑是标准化考题的又一重大缺陷。
  当前有不少教师和学生可以说是随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进行教和学的。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近年来,围绕着高考这一指挥棒,中学生使用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练习册,多得不可胜数的模拟考试题,无一不是对高考命题最蹩脚的摹仿,久而久之,学生们那种丰富多彩的、不同层次的思维,因为得不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甚至于变得呆板简单化了。


  对标准化考试,胡格非的批评既中肯,提的方向也正确。他说:“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包括文言和白话)阅读与写作文上, 而这两方面的水平实际上还反映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分析能力。所以语文高考只考能力不考知识。作一篇文、分析评论一段现代文、翻译或标点、注释一段文言就能考出真实水平,簿簿的两页就够了,留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不必出什么选择题、是非题、填充题等,每考必厚厚的一本。只考能力还有一个好处,可以促进教材编写上的百花齐放。只要你能培养学生达到大纲规定的读写水平,用哪本教材均无不可。这样可以让教师放开手脚大胆实践。”


  这一段话实质上是对标准化试题的大胆否定。高考语文命题者值得三思,从国外到国内,从实践到理论,应该是改革标准化命题考试 的时候了。


  赵晓虎认为高考应增设论文考试。他说:“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迫切需要善于思考和具有独立创造能力的人才。现行的高考制度对于记忆、模仿的考生来说比较有利,而对于具有创造能力而又疏于记 忆、模仿的考生来说却不太有利。因此,‘高分低能’现象总是难以避免,而许多有发展潜力、创造精神突出的学生却得不到深造,人才浪费十分严重。针对这种现象,高考实行学力和论文分离考试。即统考成绩达线的考生还须接受各大学的论文考试,论文考试优胜者优先录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素质,还可以给中小学教育以正确的 引导,扭转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只重分数的教学现状。转自:初中语文辅导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 06:47 , Processed in 0.0972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