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网窥香港攝影家

[复制链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1:41 | 只看该作者
香港摄影家陈复礼艺术摄影作品
2007-4-3

  陈复礼(Chen Fuli):1916年6月21日出生于潮安县官塘村。19岁毕业于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36年赴南洋谋生。先侨居泰国,1942年旅居越南。在此期间开始业余学习摄影。作品陆续入选世界各地国际摄影沙龙。1951年联合当地摄影爱好者,组成越南摄影学会,任副会长。1955年定居香港从事经商,任香港泰华贸易公司经理,继续从事摄影艺术创作。1958年与影友创立香港中华摄影学会,任永远荣誉会长,1959年兼任香港摄影学会副会长;1960年在香港创立影艺出版公司,出版《摄影艺术》月刊,任主编及督印人。1964年改为《摄影画报》月刊。曾连续两年获香港摄影学会甲级月赛全年最佳成绩;1961年取得该会荣誉高级会士,考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并先后于1957-1961年连续被列入美国摄影学会年度统计世界各地国际沙龙入选成绩前10名;1964年获美国摄影学会高级会士。1980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继又任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港澳摄影协会会长,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至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作品题材广,风景、人物、静物等无不涉猎,尤其风景摄影的表现技法独树一帜。先后获200多个国际摄影沙龙金奖、银奖和铜奖。代表作有《坚毅》、《流浪者》、《搏斗》、《矣乃一声山水绿》、《朝晖颂》、《千里共婵娟》等。主要著作有《中国画意和风景摄影》、《再论中国画与摄影》、《陈复礼摄影作品集》和《中国风景》。1959年开始在香港、越南、泰国、印度及中国各地,举办过多次个人摄影作品展览。1982年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个人作品展览,观众为之倾倒,展期一再延长,竟达14周之久。
松涛

冬夜

火焰山

深山里的烟囱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0:59 | 只看该作者
香港摄影师抱团深圳展时尚 正在华·美术馆展出的“香港摄影七人展”试图探寻艺术与时尚摄影之间的本源关系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

南方都市报
  
香港摄影师有轻松、不沉重的创作态度。
  
香港摄影师们作品的当代艺术性还是不够。
  
只从技术角度来看,香港摄影师的专业水平普遍较高。
  “唸影度形”———2月6日,深圳华·美术馆用一个粤语味浓厚的主题挑开了“香港摄影七人展”的帷幕(展览将展至3月12日),香港摄影界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及其作品同时亮相,冀望展示出与内地摄影差异化的思维特征与表现形式。
  按照华·美术馆的定位,此次展览既要聚焦香港时尚摄影工业,也要探寻艺术与时尚摄影之间的本源关系,这一定位却为展览性质的认定出了难题。从现场的摄影作品看,几乎每个香港摄影师都提供了商业和独立两种性质的作品;从当代艺术的角度看,不少香港摄影师们的独立作品仍然带有一定的商业感,与大陆当代摄影艺术的优秀作品相比并不显优势,“香港摄影师受潮流、市场的影响及制约,个人创作意念方面比较弱。”参展摄影师朱德华承认,在香港高度商业化的环境里,不少曾经怀有艺术抱负的摄影师,因商业上取得成功,而放弃了原有的理想,坚持原则的创作人太少。
  挥不去的商业印记
  “唸影度形”显然与常见的当代艺术类摄影展差异明显,它更像一个时尚大片陈列展,色彩艳到极致的时装模特照,A didas的广告照,为美国Surface杂志拍摄的美少年照,章子怡、黄秋生、梁朝伟等明星的表情照……潮流、商业、时尚、艳丽、型男索女,主办方想要传达香港时尚摄影工业的意图一定没落空。
  但主办方的意图并不仅仅是展示香港的时尚摄影工业,“大陆的摄影崛起很迅速,无论是时尚摄影、商业摄影还是当代艺术摄影,都出现了很高的价格,上升趋势非常明显。香港的摄影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多在商业层面,物欲横流的感觉,当代艺术的质感不突出,我们还想通过这个展览探究香港摄影它究竟有没自身的艺术性在?”策展人彭捷介绍,策展定位的混搭也造成了展览作品的混搭,“单纯的时尚或商业摄影展太薄,大家随便翻翻时尚杂志都能看到大把,所以我们要求摄影师在提供商业作品之外,再提供一组个人独立创作、体现个人创意和艺术理念的作品,进行对比。”
  对比的效果如何?香港摄影师镜头下的商业创作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区分何在?从现场的独立创作作品看,参展摄影师陈华熙对照片的抽象处理、李锦棠的裸体群像、朱德华的“出奇少年”系列、何耀燊的“潮人像”系列及邓钜荣的“风·帆”系列都体现出一定的当代艺术意味,但与商业创作作品并列一处,却不能性格鲜明地跳脱出来。或者说,香港摄影师们的独立非商业作品仍然挥不去商业印记,无论从构图、内容选择、镜头捕捉角度和方式,都有习惯性的时尚摄影工业思维在,例如摄影师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把人物摆拍选作艺术创作的重心,例如苛求精致化精细化的构图感觉,例如色彩运用的时装大片式视觉冲击,例如有意无意地寻求适合杂志呈现的镜头角度等。
  如果把这批香港艺术家的个人独立创作作品与大陆优秀的当代艺术摄影作品相比,至少在人文思考和艺术纯度等层面仍有不足,彭捷也承认,“香港摄影师们作品的当代艺术性还是不够,从艺术层面上看,无论知识储备还是学术体系都没有大陆完备。”
  香港摄影艺术受困于高度商业化
  从开放程度、与西方交流的广度深度上看,香港远远领先于大陆,此次展览对参展摄影师的介绍中也提及,这批香港摄影界的中坚力量,工作范围包括艺术、广告、时装、视觉广告及录像等,“他们早年游学欧美、日本等时尚摄影发源地,并拥有辗转世界各国专业实战的经验。”这么看,香港摄影师们并不缺乏接触当代艺术核心的机会,与欧美等当代艺术发达国家的同步性更强,但不可否认的是,香港当代艺术摄影的声音一向比较微弱,作品及影响力在当前的艺术界也少见特出之处,连朱德华也感觉,“大陆近年来的当代摄影尤其艺术摄影,经常被拿来与欧美比较,收藏与拍卖达到较高的价位,香港艺术摄影作品从来都被忽视,只有在1997年前几年曾被国际注意过。”
  在彭捷看来,香港艺术摄影不彰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度发达的商业环境,“摄影师的生存压力太大,大家只能一致地选择去做商业摄影。你看这次参展的摄影师们,几乎每个人都拍过明星,他们未必都愿意拍,但在香港就得这么做,必须拍明星照,城市的商业特质使然。”
  朱德华认为,只从技术角度来看,香港摄影师的专业水平普遍较高,但很多人受潮流、市场的影响及制约,导致个人创作意念方面比较弱,甚至不少曾经怀抱理想的摄影师在生存压力、商业环境的双重挤压下逐渐丧失个人创作的动力,沦为赚钱机器。“商业与艺术创作之间把握平衡点十分困难,好多留学回港初期对艺术满有抱负的摄影师,因商业上取得成功,而放弃了原有的理想,只专心赚钱,其作品的水平每况愈下,实在可惜,令人失望。在香港,坚持原则的创作人少。”
  作为香港“P H 5摄影连动”艺术团队的发起人,朱德华坦言当前运作相当不易,“成员都有全职工作,加上缺乏资金赞助,只能做有限度活动。当然,机构成立几年也举办了不少活动,包括‘影像香港当代摄影展’、出版《Phi》艺术摄影杂志等,引发了香港艺术发展局的关注,有拨款资助的意向,还带动了本地年轻摄影师投身创办新杂志。”但在香港这个高度商业化的城市,朱德华对艺术杂志越来越多的涌现并不抱乐观态度,“观众及市场支持有限,如我一位艺术家朋友所说,‘煮饭的人多,但食饭的人少’。”
  或许香港的艺术摄影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向
  尽管香港的艺术摄影缺乏人文、历史的深度和完备的学术体系支撑,尽管商业化的印记还烙于香港摄影师的创作实践中,不过策展人和摄影评论家认为,受地域特质和自身经历的影响,香港摄影师们的艺术摄影也显露出一些新的创作元素和方向。
  “相比下意识感摁快门所获得的照片,香港摄影师们的作品显得更为从容不迫,人、物、场景均显现出一种不动声色的冷静。”彭捷举例,何耀燊借幽闭光线定义街拍画面,暗自传递出僻静一角所寄托的城市价值诉求;陈华熙新近的作品体现了对摄影物象经典形式的背离;郑智聪镜头下熟悉的时尚明星,在过敏、焦虑、冷酷、自我猜疑的视觉形式下不免带有叙事特性。此外,邓钜荣用切片手法和独特的空间意识拓展出视觉空间的外延,风格朝着更为抽象手绘化的方向发展;朱德华镜头下的“少年”和“先生”,则将写实时装摄影推至社群民生关照,来刻划真实而又离奇出格的争议地带。
  香港摄影界的资深评论人黄启裕则表示,2004年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摄影展“FashioningFic-tioninPhotographysince1990”已经证实了时尚摄影与艺术摄影之间的分界走向模糊化的趋势,“唸影度形”又一次展示了时尚摄影向艺术摄影发展的可塑性。
  “我们可以看到,沈振明巧妙地在时尚作品中运用抓拍及街头摄影的语言,隐隐带出品味生活的信息;何耀燊和邓钜荣则采用电影叙事方法,舞台式的造型和电影蒙太奇般的剪接加强了梦幻化的视觉效果。”除了视觉表现形式上的突破,黄启裕还注意到摄影师们艺术创作观念上的亮色,“李锦棠有计划地撕破了时尚的伪装,原身大小的裸体照片让被摄者与观者相互作出腼腆的对话;陈华熙由人间风情画转到纯抽象境界;朱德华在时尚与反时尚美学之间做出审视,带出人类学式的考究精神;郑智聪坦然以镜头突袭多位香港影艺明星,在攻其不备的情况下唤起他们心底的暗格,令人想起三岛由纪夫《假面的告白》一书。”
  “或许大陆的摄影艺术在人文背景、思考深度及学术感觉方面强过香港,但我们也能从香港的艺术摄影中看到新鲜的一面,例如轻松、不沉重的创作态度。”彭捷感觉,香港摄影师们的艺术创作追求“好玩、轻松”,不像大陆的摄影艺术家“搞那么沉重”,至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艺文记者 王相明 报道
  艺文记者 乔彦杰 摄影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00:10 | 只看该作者
爵士乐摄影艺术展---英国及香港摄影艺术家联展
http://www.zhuokearts.com 2009-09-23 新闻来源:卓克艺术网


Guy Le Claire 2sm_by ElaineLiu

John Hubbard 1sm_by Elaine Liu

Miles Davis1989c_by William Ellis

RoyHargrove'sFlugelc_by William Ellis
【香港·2009年9月】  当达达遇上爵士,会擦出甚麽火花?2009香港国际爵士音乐节将于
今年10月1日至15日举行,而「爵士乐摄影艺术展」亦于即日起至10月30日,假座落于香港尖沙咀金巴利道,一身散发着华丽、时尚、个性及艺术气质的精品酒店 ─「帝乐文娜公馆」         (The Luxe Manor) 内的Dada Bar + Lounge举行。

Dada Bar + Lounge是个充满贵气、带有超现实主义感觉的艺术空间,酒吧内弥漫着着名纽约Blue Note Jazz Club一般的爵士乐灵气,更被选定为即将于10月举行之2009香港国际爵士音乐节的「指定Jazz Club」。由即日起至10月31日,在Dada的画廊举行之「爵士乐摄影艺术展」将展出英国摄影大师William Ellis及香港设计师、摄影师兼爵士乐歌手廖绮玲Elaine Liu的摄影作品。艺术家用镜头记录了「爵士」的精神面貌,及大都会的另一种写照──随心触动、蓝蓝感性,从相片出发,追随着William Ellis流连非洲、欧洲及美洲多间传奇jazz clubs与音乐节内拍下的珍贵照片
国际级爵士音乐会  展示当代爵士乐魅力
贵为2009香港国际爵士音乐节的「指定Jazz Club」 ,Dada将举行两个极具份量的爵士音乐会,首先是红透日本爵士乐界的着名结他手「小沼洋介」将于10月2日联同意大利爵士组合Giancarlo Duo率先在Dada举行他们在香港首场cross-over音乐会。同时,于10月13日,乐迷将恭候刚荣升为今届格林美最佳爵士乐演奏大碟奖得主的Tim Garland与他的着名乐队Tim Garland’s Lighthouse Trio来到Dada,举行他们亚洲巡迴之旅中,在香港的唯一一场演出;极富灵气的爵士乐,配合现场深具前卫风格的室内设计,将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查询:  Dada Bar + Lounge
地址:  尖沙咀金巴利道39号帝乐文娜公馆二楼
电话:  +852 3763 8778
网址:  www.dadalounge.com.hk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0:58:59 | 只看该作者

中國香港攝影家協會章程
2008/7/17   來源:中國香港攝影家協會
http://www.xghbs.com/News/View.asp?ID=16
http://www.xghbs.com/News/View.asp?ID=16
http://www.xghbs.com/News/View.asp?ID=16

弘揚中國攝影藝術文化,有力推動攝影藝術的發展,營造中國攝影人和諧的攝影文化氛圍,給攝影人提供藝術交流的平臺。本會是聯系各類攝影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也是攝影人藝術交流的平臺和樂園。
一、宗旨: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攝影藝術文化,對攝影藝術有無私奉獻精神,以好的作品感動人,以正義的作品教育人,以高尚的作品鼓舞人。
二、入會條件:凡是國內外各級攝協的會員和攝影相關單位的攝影愛好者,填写完整的个人档案即可報名入会。
三、會員權利:
1、獎懲辦法:對完成本會義務的會員,將評為年度優秀會員,如未完成本年度義務采訪、投稿工作的會員,年審中將取消優秀會員資格並在網絡和媒體公布註銷,如再續辦,需重新申請。
2、會員待遇:在本會所屬媒體做廣告和參加聯誼活動均可享受優惠待遇;優先在《香港攝影報》《香港画報》等合作媒體發表作品;會員查詢得到國際互聯網支持;將不定期免費獲得本會報刊。優先參加本會舉辦的各項攝影采風活動。
四、會員義務:入会者每月至少给本会报纸杂志投稿两幅图片,一篇文章,或者一个专题10幅图片配文章说明。积极参加本会每年1-2次的联谊交流、讲座比赛活动。
五、入會填表後,即為同意以上會員章程。
六、入会方式:
1摄影朋友推荐,
2毛遂自荐,
3可以網上申請入會,在中國香港攝影家協會網上下載入會登記表,每個欄目請認真填寫個人簡歷、身份證復印件、一寸大頭照片2張、詳細地址、電話、QQ、郵箱、用快件郵寄本會會務部。
會員工作守則
  共同的追求使我們走到一起,謝謝您對中國香港攝影家協會的支持與厚愛。為促使本會發展快、網絡廣、做出品牌,不斷地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為保證您在當地順利地開展會員聯誼工作,特制定本會工作守則,請遵照執行。
一、凡持本會的在編會員,要做到嚴遵新聞攝影操守和本會章程。熱愛擁護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為黨為人民鼓與呼。高素質、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中國攝影藝術做出貢獻。
二、要遵守國家法律,練就一身藝術正氣,處處保持清醒頭腦,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政治、軍事、國家安全、商業機密等。不利用本會會員證件進行任何形式的違法亂紀。
三、保證在新聞攝影采訪和攝影創作采風中註重文明禮節,遵重當地(當事人)的風俗,遵照執行當地的相關規定,不魯莽行事,不做出有損本會聲譽的不恰當行為。
四、在拍攝采訪過程中,應該尊重被攝者的意願和隱私。凡涉及肖像權等問題,自行與對方妥當協商解決。
五、若出現違背守則的行為,由本人承擔其法律責任,並賠償本會的名譽損失,本會將不負連帶責任,同時,取消其本會會員資格,通報除名(監督舉報電話,本會設有投訴臺,及時舉報,及時曝光。在本會所屬媒體網絡公布)。
中国香港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执行委员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03:03 , Processed in 0.0903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