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创作的幅式与书写要求(二):中堂、条幅与横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4 21:4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创作的幅式与书写要求(二):中堂、条幅与横披
与长卷册页不同,中堂、条幅和横披,其横竖长度均有限制,不可能无限的伸长加宽。条幅和中堂在取势上与长卷册页尤其不同,横披总的来讲,可以看作是长卷的缩小与精简。在书法创作的几种形式中,这三类也是常见的。
一、中      堂
中堂属于“轴”系创作形式,主要是指悬挂在厅堂正中的比较宽大的竖长方形作品。如果说长卷册页是在案头作近距离的赏玩,而中堂则主要是在一定距离内对整体书写气势的体验,尤其是在以厅堂为展示的空间中,更能使创作有一种远而高的宏观整体效果。所以独特而严格的悬挂空间,就注定了在中堂的创作中必须以追求雄伟气势和端庄严谨为终极目的。
对中堂创作内容的把握,一般可以有如下几种情况。例如单字、少字数的内容、一首诗词的书写。当然,亦有字数稍多的类型。但无论那种情况,都要以端庄平稳为目的。单字,例如“龙”、“寿”、“静”、“禅”、“佛”等。在创作时,无论用何种书体,都要考虑到该字在纸面上的黑白关系,要不大不小,力求协调,把握好笔画之间的穿插、揖让对比关系,要作到“疏处可走马,密处可透风”。多字书写也应该这种黑白分布关系,黑处过多给人窒息的感觉,而白处过多会显得纤弱小气,无法完全展开中堂的雄伟气势。另外,字数多的中堂幅式其正文与款识、行与行、字与字之间关系的把握也是关键,把握不好会给人零乱杂乱的感觉。
二、条      幅
条幅亦称条屏、长条、竖幅。其以纵向取势,但相对中堂而言,要窄而长许多,也是“轴”系创作形式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有时四条、六条、八条等组合在一起,作为屏风。其悬挂展示的空间因没有中堂那样正规,一般不是居于厅堂正中,所以在整体把握上没有那么严肃端庄,而常常是更多的体现出其情趣性灵。在内容的选择与章法的安排上也较为自由灵活,一般情况,都以诗词文章作为书写内容,如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沁园春·雪》等。对单幅的条幅来讲,在章法布白上,均会以几行长条出现,至于几条,当由作者的喜好和文章的内容而定,例如清人王铎就特别喜欢作三行的条幅,时下人创作多取其形式作行、草体。
同样,我们与长卷相比会很明显的感觉到,条幅的创作不可能有长卷创作那样的绵延之势,也不可能像长卷那样供于案头细细品玩,但在笔法、墨法与章法的形式安排与技法表现中,又明显的比中堂要多一些精致的成分。所以因其长度的限制,使得其书写之势改长卷之横为纵,其节奏层次与情感变化也压缩为几个字为一组,在各组节奏层次的展开中,要注重不同的笔形、笔势与笔意的变化,行与行之间要注意呼应揖让关系。在用墨的轻重虚实上要相互避让与搭配,不可平板、机械。在古代书作中条幅的创作高潮应该是在明清和明清以后,此时书法高手中,以条幅见长者可谓名家辈出,如徐渭、王铎、黄道周、张瑞图、傅山等他们都能在笔法、字距行距和墨法的运用中,突显出其独特的节奏层次与风格类型,均是我们学习取法的楷模。
三、横      披
横披是“轴”系创作中的又一种形式,横披在功用与创作形式上有两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匾额形式,一般悬挂于楼阁厅堂之上,横向取势。在气势上与中堂有相似处,以庄重严谨雄壮为主,这种形式多以较少字数为内容,作大字为主,因没有行气可言,故要多注重字与字之间的照应和单字之间的独特形式。笔墨上亦以整体的气势取胜,不能过分的在细节上作太多考虑,所以匾额形式的创作要多注重字法。
另一种横披形式为横幅,从名称上讲,是相对与条幅来讲的,与条幅的展示空间和功

用相仿佛。内容字数可多可少,较少字数的内容创作与匾额同,而较多字数的则可表现得轻松自如一些。横幅是一种悬挂的形式,但它同时也具备长卷创作时的一些特点。在章法的处理上应更加注重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与整体效果的把握,其节奏形式很显然比长卷相对集中,很多时候横幅的书写之美在欣赏者面前是全面展示的,故而其笔墨细节也要多多注意,尤其是墨的浓淡虚实。另外,字法之欹正避让亦要作精微的考虑。

                                                                                                     王    景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于堰逸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20:49 , Processed in 0.10949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