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莆田“流动青少年宫”给农村学生送关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1 10:1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福建莆田“流动青少年宫”给农村学生送关爱 2011年12月10日  作者:郑齐家   来源:中国青年报
坚持公益第一 促进城乡和谐
莆田“流动青少年宫”农村送关爱
  本报记者 郑齐家
  “一、二、三、四……”福建省莆田市青少年宫舞蹈老师王蘋,正带着20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舞蹈培训课的热身运动。  
  12月9日,莆田市“流动青少年宫”来到该市仙游县盖尾中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包括王蘋在内的12名市青少年宫老师,为该校600名学生开展了分班培训。
  “流动青少年宫”进基层活动是共青团莆田市委联合莆田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于去年4月启动的,由莆田市青少年宫承办并提供师资力量、经费支持、项目对接和结对帮扶。目前,活动进入系统实施阶段,并已开展了中小学生科普知识、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以及心理咨询等活动。
  “青少年宫不能只注重对学生的培训。”团莆田市委书记蔡晃表示,“流动青少年宫”进基层活动,把城市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带到农村、社区,既能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团组织对他们的关爱,又推动了青少年宫更好地向公益性的方向发展。
  今年,莆田市被确定为福建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市。蔡晃表示,“流动青少年宫”进基层活动,使尚未建立青少年宫的地区和条件相对薄弱的中小学校,同样享受到青少年宫校外教育的优质资源,切实营造了城乡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坚持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莆田市青少年宫主任郭丽花告诉记者,青少年宫一方面面向社会贫困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免费开放和培训,另一方面向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特长生收取培训成本费,来开展“流动青少年宫”进基层、冬夏令营等活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体现公益性”。
  目前,该市青少年宫共有15名专职老师,每年为超过7000人次的学生开设吉他、笛子、二胡以及舞蹈等培训科目。尽管人力有限,青少年宫对老师,尤其是对“流动青少年宫”活动中参教老师的上课质量,做了严格的考核。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1 10:15:13 | 只看该作者
  郭丽花说,每周六晚,青少年宫都会开公开课,每名参教老师轮流上台讲课,台下老师和家长及时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这一活动已坚持开展了两年,郭丽花说,“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是青少年宫的名片。”
  今天在盖尾中学45分钟的培训时间里,12名老师为600名兴趣班学生开设了合唱、吉他、素描、跆拳道等培训科目。市青少年宫还向盖尾中学捐赠了两万元活动资金,赠送了价值3000元的工具书等。学生们现场参与十分踊跃。活动结束后,在向他们发放的问卷调查里,一名学生写道:“希望老师们常来我们学校。”
  除了不定期地举办“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外,莆田市“流动青少年宫”还每隔一周,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达76%的新溪小学等两所学校为固定服务对象,开展一个半小时的培训活动。截至目前,莆田市“流动青少年宫”共服务青少年5429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772人、贫困生108人、留守孩子572人、残障儿童175人,还向基层学校送去价值8000元的音响一套、设备活动金4万元,以及价值近万元的学习用品等。
  蔡晃表示,为了总结活动经验,把活动办得更好,推动城乡一体化,团莆田市委非常重视对走访基层的回访调查。调查发现,在培训的45~90分钟里,老师有时只能完成相关科目的普及,难以深入系统地开展培训。为此,莆田市青少年宫决定开设“网络流动青少年宫”,把在城里开设的各类培训视频,陆续系统地发到网上。网站有望在年内开放,供家长和学生下载学习。
  “下一步,我们要把优质资源更多地放在基础较薄弱的农村地区。”蔡晃说,“努力让农村孩子真正感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温暖,真正享受到城乡和谐发展的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5-20 00:43 , Processed in 0.22632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