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培训 《学生非正式群体及教育管理》--孝南实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1 21:2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生非正式群体及教育管理

                                                                                   唐进军

       很长一段时间,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特别是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只重视正式群体如班集体、少先队、团支部、学生会等建设,而对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忽视和否定他们的存在与作用,或者加以粗暴干涉和强行取缔,结果导致了教育管理上的许多失误偏差,并使班集体等正式群体的建设受到损害。为有效地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教育,需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

一、非正式群体概念及成因

(一)概念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
(如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以及其他三五成群的小团体、小团伙等。有同班级的,有跨班级甚至跨年级的,有同性也有异性。他们或三人一群,或五人一伙,甚至形影不离。)
(正式群体:少先队、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班委会等。)

(二)成因
1、内因:
① 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中学阶段,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自我评价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是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个时候的中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成人感”与“孩子气”)。
A、对事物认知的变化:他们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从听师长的教导发展到也要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来分析、判断。

B、对自我评价的变化:通过同伴的评价来评价自身;他们开始试图摆脱成年人的“束缚”,表现出独立自主性的增强。

C、倾诉对象的变化:当中学生需要倾吐内心苦楚,展现他们内心丰富情感的时候,他们最多想到的能够倾诉的对象就是他们的同伴好友,而朝夕相处的老师与辛勤养育他们的父母,并不是真正受中学生欢迎的“知心朋友”,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代沟”。

②中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中学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年龄转折期,这是一个青春萌动、骚动不安多梦的特殊时期。中学生情感需求是多方面的,
A、情感的交流:如交流思想、寻开心玩乐、谈情说爱、发牢骚骂人等等。

B、情感的归属:中学生除了归属某一正式集体即校、班、组外,从心底里还希望自己属于某个友伴群,在这里,他们可以共同面对成功、胜利,面对挫折、失败,同喜同悲等等。

2、外因: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尤其是电脑网络等社会文化产品都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②家庭的影响:父母离婚、下岗、外出打工、教育方法不当等。如在粗暴型家庭里,子女缺少发 言权,其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这会促使他们寻找充分显示自尊的地方——友伴群。
③学校的影响:中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生活单调,学习压力大等也是导致他们结成非正式群体的重要原因。

这些原因使得非正式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群体。如:
1、爱好圈(兴趣、爱好、志向的一致性而形成。如喜欢书法、绘画的人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切磋;喜欢篮球的人经常在一起打球;又如喜欢明星歌星的“追星族”;具有共同不良嗜好的如抽烟、上网等。)
2、情感圈(有共同的地位和处境所形成。如学习成绩在班级中所处的位次相当;家庭出身、经历相同或被师生公认为问题生等,如曾受老师批评或同学排挤的等,有共同遭遇的人经常在一起,互诉衷肠,寻求心理的支持,获得情感的共鸣;又如单亲家庭等。)
3、地方圈(同桌、同路、同乡、以前小学的同学等)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规模小,人数少
正式群体:绝大多数在10人以上,例如班集体、学生会、团组织等等。这是由于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正式组建的,所以可按需要形成较大的规模。
非正式群体:往往是三五成群,只是一个小团体、小团伙,一般来说,在5人左右,或更小。据调查,无论学生自发组织的各种兴趣爱好小组,课外活动小组,还是一些帮派团伙,人数一般都在10人以下。由于它的形成是自发的,是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而生成,所以不可能规模很大和人数较多。否则成员之间难以进行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也就无法形成群体。

利用:由于人数少,我们可以通过人为设置环境来对其进行改造。 如编排学习小组、宿舍、活动时,注意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成员搭配,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劳动,用正式群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群体目标去影响和改变他们。

2、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
正式群体:有明文规定的规范,如条约、公约、守则、纪律、准则等。
非正式群体:规范是无形的、不成文的,是从他们各自共同利益、需要、情趣和爱好出发而自发约定俗成的,它对每个成员行为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有时比正式群体规范的作用更有效和显著。
因为这些不成文的无形的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心理特点的表现和反映,与成员内在心理需求比较融合,加之非正式群体规模不大,很容易相互监督和参照,因而这些无形的规范就具有很大的约束力。


3、情感维系性和心理凝聚性
正式群体 :维系学生正式群体存在的主要因素是外部因素。如明确的组织制度、规范条约、内部的分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职责等。
非正式群体:维系存在的主要在内部因素。维系力量来自成员间的情趣利益一致,或爱好、志向、个性等相同或相似,以及需要、情感、思想等相容,因而也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利用 ①有意识的把把班级的一些工作交给他们去做,提高工作效率;
②这种强的凝聚力突出表现在非正式群体的自卫性和排外性上。
非正式群体成员一般都很敏感,只要他们感到自己群体受到冷遇、歧视、排斥,就极容易和班主任及正式群体产生抵触情绪,其群体间亦会抱得更紧。故班主任要平等对待非正式群体成员,循循诱导,成为关心他们的大朋友。这样,方能成为给他们出谋的导师,策划的参谋,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目的。
4、核心人物(领袖人物)的权威性
正式群体:由上级组织或班主任任命;或通过全体学生正式推举产生。
非正式群体:像班集体、学生会等一样有自己核心人物,即领袖人物,基本上是自然形成,凭借其本身固有的内在影响力如知识、经历、特长、能力、品德、体力等而自发成为核心。
这样的首领人物在群体内有很高的威信,对成员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其首领人物虽然没有学校班级赋予的正式职务和权力,但却对周围的同学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左右小团体内每个同学的一言一行,而其他同学却以他为中心,无条件地自愿接受他的指挥,服从安排。

利用 利用核心人物具有说话灵、威信高、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信任他、依靠他、加大感情投入,授于其相应的权力,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而把非正式群体哪入班集体目标的轨道。


5、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性和随意性
畅通性:非正式群体由于其规模较小,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所以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关系极为密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畅通,只要校内外、班级内外发生一点事情,小团伙内的学生就会迅速传递和交流信息,直到人人知晓。
随意性:由于非正式群体信息的传递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故随意性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好恶倾向,所以,流动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质和量上均有一定的偏差。

利用: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信息沟通快的特点,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分析班集体的新动向,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如,有很多事情我们德育处会先知先觉,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些校园小群体的“内线”,那么班级内部更是如此。很多事情做到了防患于未然,这还得感谢非正式群体。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一) 积极功能
1、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
学生正式群体活动:是为满足总体需要而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无法满足每个学生丰富复杂的心理需要,
学生非正式群体活动:是为满足自身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于是为弥补这一不足,学生的非正式群体自然形成。
这种积极功能突出地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满足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志趣、情感以及在这些观念形态指导下的行为,不但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而且还希望得到他人的共鸣,以获同情、理解和支持。而在正式群体和组织中表达这些精神生活,往往没有适当的机会和渠道,这就势必将那些不适合在正式公开场合与渠道显露的事情和思想,在非正式群体或场合中渲泄。这样可以减轻心理上的压抑,消除紧张状态,保持心理平衡,调适精神生活。
第二,可以使学生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有效地安排闲暇消遣。学生通过非正式群体活动,丰富了闲暇消遣,活跃了业余生活,这些对维护身心健康,保持旺盛的精力,提高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
任何群体的存在都以群体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为前提。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学生约定俗成的,无形的,但成员都能自觉遵守本群体的规范,没有什么强迫性。可是,如果谁违反了这种规范就会受到强烈的群体压力,甚至受到孤立并被抛弃,这就是学生非正式群体规范的非条文性、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非正式群体把群体信念和价值观念传递给每个成员,使之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一员而且必须以群体的利益为主,应该自觉遵守群体的行为规范,进而化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念,为每个成员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加上群体内部赏罚分明,从而增强了每个人的群体观念和意识。
因为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之间互相谅解、亲密接触和友好合作,具有情绪上的一致性并相互依恋,乃是正式群体的价值观念、思想观点和行为动机产生的基本条件。

3、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
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最先提供援助的就是各种类型的非正式群体,这是因为非正式群体有较高的情感维系性。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烦恼、生活的困难等不可能都“依靠组织”来解决,正式组织也难以解决每日每地发生的大量此类问题。这些问题就得依靠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来消解。
一般说,非正式群体提供的援助有两个特点:
一是随时性。由于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交往密切,彼此信息灵通,一人有了困难很快了解。同时解决问题不像正式组织那样层层批报,故而及时。

二是比较彻底全面。朋友、同学之间感情深厚、亲密友好,所以提供经济和物质援助多是无条件的、非借贷性的,而且比较全面。这种援助不仅有物质经济上的,还有精神和心理上的。
比如当某个学生遇到挫折时,就会及时得到好友、同学等大量热情而诚挚的劝解、同情、安慰和支持,这就有助于减少烦恼,消除挫折感,从而振奋精神。很显然,非正式群体提供的这些援助有时比正式群体和行政组织更彻底和全面有效。

4、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促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人格更加完善
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由于彼此之间交往频繁,了解透彻,可以看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品格个性的表现,又可以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反映。这会加深自己对别人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也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因此易于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他人的长处,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另外,非正式群体是不受正式行政组织约束的,大家自愿结合,成员的交往与行为依靠情感道义等来制约,没有固定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成员间可以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观点,行动自由,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心境及愉快的情绪。


(二)消极功能
1、成员之间重情感而轻理智的特点,往往会产生不健康的、危害班集体和社会的行为
维系非正式群体生存的重要纽带是成员之间的情感,这点在学生非正式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很容易导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厚的情绪情感色彩,重感情,重友谊,也重江湖义气,举止言行对事物缺乏理智冷静的分析判断,这样就不可避免产生思想和行为的偏激、冲动和极端。尤其要指出的是,青少年学生易把感情、友情、友谊等误认为“江湖义气”,从而使他们所在的非正式群体具有更大的消极性和破坏性,进一步发展会导致一些非法和违法的行为。比如为了“义气友情”,小团伙中一人受到批评或打击,其他人群起而上,拔刀相助等等,这些行为都不同程度损害了班集体、学校和社会,使正式群体的正常活动受到阻碍,遭遇挫折。
2、高凝聚力可能削弱正式群体,有时会使正式群体处于松散状态
较强的凝聚力是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又突出地表现在其自卫性上,他们一般非常谨慎别的同学和师长对自己群体的介入,时时提防他人的介入和损害,有时甚至盲目地排斥群体外的一切人。
由于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于学校、班级等正式群体中,因此如果这些正式群体中有若干个自卫性很强的非正式群体,就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局面。这样正式群体和组织就成为一盘散沙,应有的凝聚力严重下降,应有的组织活动也难以维持和开展。

3、内部信息交流的畅通性、随意性,往往使之成为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
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频繁的交往和沟通,很容易传播和扩散信息,且受各个成员感情好恶的影响,很容易使流动的信息失去其真实性,直至成为谣言、流言,这在客观上又起到了谣言制造和传播的作用,这仅仅是无意的。
还有为维护本群体的利益,故意主动传播制造一些小道消息和谣言。无论是哪种形式流传的谣言,都会给正式群体和组织埋下不安的种子,造成人心浮动,使正常信息的传播渠道发生障碍。
在学校里,常可发现由学生中小团伙散布的一些小道消息或谣言,使班级出现混乱的情况。这些对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工作、同学之间的团结都有很大危害性。


4、核心人物(首领)的极大权威性,易造成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整体偏离和失误
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学生,是自然形成的,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其他同学对他绝对拥戴和服从。因而当这些核心学生作出无论是对还是错的决策时,其他人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都会无条件服从于他。一旦核心学生的意见和决策产生偏差,则这一群体内的所有成员就会随之产生行为偏差。这样非正式群体的行为就会给正式群体以至整个学校和社会蒙受重大损害。
比如,曾经发生过的学生结群闹事、聚众斗殴、团伙犯罪等,都和少数权威学生的决策意见有直接关系。

5、与正式群体发生冲突,产生“内耗”
在学校主要表现为这样几方面:
A、利益和目标冲突:小团伙的利益和目标与班集体等的利益和目标发生冲突或不一致时,会对正式群体的利益和目标起破坏干扰作用;

B、行为规范发生冲突: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发生冲突时会削弱正式群体规范的威严和约束力;

C、在群体活动上的冲突:在群体活动上,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发生矛盾冲突时,会使正式群体的活动一盘散沙,难以进行;

D、少数核心人物的冲突:群体核心人物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少数核心人物的冲突,会使整个群体相互对立和攻击,从而造成大规模、大范围的“内耗”。

E、角色冲突:非正式群体易造成其成员角色冲突,使一些既是非正式群体又是正式群体成员的学生为双方之间的冲突而左右为难和矛盾。

6、少数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破坏性质,构成了危害班集体、学校和社会的事实
消极型和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在学校较少,但绝非没有。这些非正式群体由于频繁的交往和聚拢、消极模仿、外来影响等因素,逐渐形成了其群体文化,如江湖义气、派帮意识,一些学生产生了畸形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人生信仰和行为方式等,不听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不遵守校纪校规,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追求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若得不到及时的教育管理,就易发展成为对社会具有破坏性的群体,如学生中出现的少数流氓、盗窃等刑事犯罪团伙。据有关调查研究材料,青少年犯罪团伙的形成,多是从以上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演变而来。











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

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学生个体和群体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所以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转化,加强教育管理,使之扬长避短,促进班集体、校风的建设。

1、消除误解和偏见,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同正式群体并存的,也就是说只要有正式组织和群体的存在,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就难以避免。据调查,一般的班集体就有五、六个小团体,并且随着班集体的大小而相应地增减。
这给我们两个启示:
一是要正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不能只看到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就无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活动,因此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也要象正式群体一样纳入正常轨道。

二是要细心观察,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各种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活动、特征及其利弊,为全面有效的教育引导打好基础。

2、区分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学生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性质各异,有积极型与中间型,也有消极型和破坏型,教育者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区别对待。

积极型:如学习兴趣小组、各种课外娱乐小组等要加以大胆使用,使之发挥特长优势,给予支持、保护,促进发展;

1、利用成员间感情密切、爱好相近的特点。通过交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爱好、目标等。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利用成员间凝聚力强、思想先进的特点,引导他们成为班集体的骨干力量,帮助中间型、后进型的同学向先进型转变。

3、利用群体“头头”威信高,能力强,说活灵,影响力大的特点。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尽可能依靠他们、信任他们,并使之与班级干部密切配合。

4、利用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更严于管理,维护他们在班集体中的使好形象,树立先进典型。


中间型:其性质既不是积极的,也不是消极的,应坚持积极引导,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努力使之向积极型转化;不禁不纵,因势利导。如果引导不好,让其不太关心集体的倾向过分发展,它就可能疏远组织。
1、主动接触,联络感情。中间型的学生往往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遗忘角落,班主任对这部分学生一般管理和教育较少。主动与这部分学生接触,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问题。培养良好师生关系,对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目标导向,吸引成员.中间型学生的思想是最不坚定的,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对这部分学生,我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帮他们定目标,提要求。并根据他们的转变情况,适时调整目标,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加强与科任教师、家长的联系,争取科任教师、家长的支持。建立立体导向机制。从多市面、多渠道引导他们向先进型发展。
3、引导“头头”做好工作。“擒贼先搞王”,对于中间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我非常重视“头头”的作用,所以,在管理和教育中间型学生非正式群体时,我一般是从“头头”入手。加强“头头”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把“头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引导“头头”做好其他成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工作,共同进步。

消极型: 要密切注视,及时防范,避免进一步恶化,可采用教育、引导、争取和改造的原则;坚持疏导的方针。

对这些群体的管理和教育,是处理班内各种非正式群体的关键。尤其在一个班集体中,后进型群体伴有对抗型心理,经常会做出一些违纪事情,对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的个体发展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腐蚀性。因此,管理和教育这些非正式样体必需慎重。对于这部分学生,在管理和教育中,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必需尊重和爱护后进生,消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
要尽量坚持“五不原则”:不向家长“告状”,不随意往学校里叫家长,不把学生推出教室,不停学生的课,不用过激的言辞批评学生。
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采取严格要求,以柔克刚的方法,慢慢调教,允许保留,允许反复。耐心等待。
(2)因人制宜,对症下药。
对于学习后进型学生,要了解其原因。如:
A、成绩落后:可与科任老师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学生分析成绩落后的原因,并注意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养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B、思想落后:先了解清楚其家庭状况,然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过去的行为。

(3)对核心人物的转化。

(4)重在加强预防,抓苗头,防患于未然。

3、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实行目标改造,使之纳入正式轨道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的目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也因其目标的差异性才形成两个类型的群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性质和作用。若把它的目标纳入正式群体目标之内,使两者目标一致,就会减少整个整体的“内耗”。
当然这有个过程,教育者首先要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目标进行改造,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之一步一步缩小与班集体目标的差距,形成最大合力,这样班集体等正式群体的效益和功能就可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比如有位班主任,发现班级有几个爱好足球的同学常因踢球而上课迟到,对此,他没有一味批评,而是帮助他们组建了一个足球队,这样使那些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不仅球踢得好而且学习刻苦,遵守纪律,成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力量。相反,另一位班主任因班上几名爱好武术的同学违反纪律,宣布习武是“非法”的,予以禁止,结果这几个同学转入“地下活动”,离开学校到社会上舞枪弄棍,在班上处处与教师和同学作对,从而成为班集体中的一股消极力量。
由此可见,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目标的引导和改造,是转化非正式群体和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根本。


4、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特长和才干,尽量满足每个学生多层次的需要
青少年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如果在班集体等正式群体活动中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另谋出路,而非正式群体正是这种需要满足的辅助渠道。当然任何高明优秀的正式群体也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纷繁复杂的需要,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努力做到,就是尽量最大限度地去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正式群体里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全面发挥。而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积极措施。
班主任要依照班级工作的整体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寓教乐、寓教于有意无意之中,要根据群体成员不同的兴趣、爱好,举行文艺、音乐、绘画、书法等项班内、班际竞赛,也可以组织各类兴趣小组,举办各种讲座,把一些有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展相应的活动,丰富充实学生的生活。这样做不仅可以使非正式群体扬长避短,减少班内外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还增强了正式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5、重视对核心人物的转化教育,注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有特殊的威信,他们说话灵、能力强、影响大,其举止言行往往决定着整个群体的变化与发展。所以要对这些核心的首领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正确引导和转化非正式群体的关键。只要他们有了积极的转变,就可以影响其他人,起到“教好一个人,带好一批人”的教育效果。
当然,对核心人物的转化比一般学生有着更大的困难,但是由于他们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还是应抓住这一机会和突破口。
(1)应该善于发现和肯定核心人物的优点长处,给予真诚的关心爱护,激发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同时还要创设一个有利于调动他们积极性和发挥特长的环境,必要时可授予其相应的合法权力,如担任学生干部,使之完全纳入正式组织的轨道,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事实证明,核心人物转变了,整个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就会随之变化。

(2)切忌简单粗暴、强施压力,否则就会招致这类群体所有学生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对立。更不宜采取“枪打出头鸟”、“杀鸡给猴看”的办法,那样会导致整个非正式群体的学生更加团结,产生破釜沉舟、铤而走险的极端行为。应该春风化雨般地感化他们,引导他们,切不可歧视、挖苦,甚至粗暴地对待他们。反复抓,抓反复抓,抓反复。


6、加强班集体建设,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教育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中若有一个坚强、团结、凝聚性强的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就较少,也难以形成大的消极影响,反之,则不然。为了防止众多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滋生以及因此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力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不失为未雨绸缪之举。当然,无论是凝聚力多强的班集体也难以保证不存在一个非正式群体,但这并不能否认优良班集体的作用,至少可以肯定能够通过班集体的力量来对非正式群体进行转化引导工作。
由于非正式群体中的学生多数是表现平平者,在班级中地位较低,同学们容易对他们产生冷漠甚至厌恶的态度,这使他们无形中产生了失落心理,并有可能因此离开班集体,以小团体内成员的同情与认同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因此教师要教育全班同学对小团体及其成员采取关心、友好的态度,多和他们保持正常的交往,尊重他们,鼓励和吸引他们多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使之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愉快、丰富、充实,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自觉接受班集体规范的约束。做好这些也就达到了通过建设班集体来教育管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目的。


7、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网络,优化教育管理环境
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单方面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收效,所以需要社会各方的相互协调,大力合作。
对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活动不仅只限于校内、班内,还表现在家庭和社会上,有时他们因慑于学校、班级和教师的威严,避开学校,而三五成群在社会上公开活动。对此仅凭学校和教师的作用是不够的,所以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结合的教育网络,实行全面的教育管理。(双方家长约束)
学校要努力争取社会各方的配合,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优良的教育管理条件和环境。如组织爱好文艺的同学在校内外演出,组织爱好体育的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等。通过参观、访问、比赛、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教育和监督,强化优良行为,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1:25:56 | 只看该作者
本文是我校德育处主任唐进军主任一次班主任培训上做的主题报告!
3#
发表于 2009-3-21 21:44:09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朋友们用网
最好由他本人[实名/自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0 09:51 , Processed in 0.1874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