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人的发财之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0 15:4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摄影人的发财之道转载▼


文/陈秉华 朱玉芳

    拥有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为什么?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受用终身。古人云:穷不习文,富不习武,可见玩点深沉,全靠钱财支撑,下岗工人肯定没有几个玩摄影的,而爆发户们也不会像买钢琴一样买套几十万的相机当摆设,真正搞摄影者还得有点艺术细胞。



    二十年前,人们谈钱色变--钱咬手;十年前,人们像拜金狂一样--人咬钱;如今,人们想通了,一边挣钱,一边玩艺术。人不能太穷,所以要挣钱,不能太酸,所以要玩艺术(我这个观点深得一位来自台湾的影楼老板的赞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是什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养文,以文补文。

    摄影有两个层面,一层是技术,一层是艺术,技术有价,艺术无价,玩摄影,应该有经济基础做后盾,谁也不愿意看着别人背着高档名牌相机而望洋兴叹!怎么办?放下自恃清高的架子,投入到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去,捞它个全套哈苏或莱卡,体体面面认认真真地搞艺术。

    既然是摄影师,就要靠摄影艺术去挣钱,绝对不是拿技术去开个专拍证件照的小照相馆,那仅能挣碗饭吃,红旗下成长起来的大老爷们到哪里无论干什么都不会饿死。也不是把相机摔碎,全心全意当个职业经理人什么的,那样MBA的导师和他的弟子们就都要失业了,咱是搞艺术的,不抢别人的饭碗。弄好了,咱自己的饭碗里鸡鸭鱼肉全都会有的!

    1、作品集: 如果你有足够的作品,如果你的作品有足够的社会价值、足够的艺术价值或者足够的市场价值,那就出作品集吧!无论是哪种价值,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对摄影执着追求的过程,不劳而获仅仅也仅仅是黄粱一梦。出作品集实际上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完美终结,这里所说的作品集,不是个人作品的拼凑,不是靠自己的积蓄或赞助买书号来出版的那种--除了奉送出小量的书外,大量的靠自己敝帚自珍。而是要具备上面提到的三种价值其中的全部或一部分,仅仅奉上你的大作,余下的自有人为你做嫁衣。如赵铁林的《聚焦生存》多次印刷,创造了很好的销售量,老赵的口袋里渐丰,单这一本,十万雪花银就不止,据说,最近又出了新作《另类人生》。迎合时代潮流的集子也可以卖个好价钱,如《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每本卖到598元。出给业内人士的作品集,只要有水平,有学习之处,也会卖个好价钱,如伍鼎宏的《人像摄影造型与技法》,梁达明的《梁达明人像摄影作品集》,潘杰的《时装摄影》,黑冰的《人像摄影新视点》,娟子的《娟子时尚摄影》等等。如果谁现在出一本高质量的广告摄影作品集将更有市场。

    2、参赛,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每年全国性的摄影比赛就达一百多个,地方性的比赛就更多,国际性的比赛每年也有近百个。参加比赛不但可以促进自己不断提高,还可以名利双收。一般,全国性的摄影比赛的一等奖奖金都在万元左右,甚至更高,如全国"东方艺术摄影大赛"的金奖奖金高达50000元。

    3、投稿,全国几千种报刊,没有一家不用图片的,很多报刊大量使用国外的图片,原因是收到的图片投稿太少,甚至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如果你能有的放矢地投一些图片,将会获得一笔不小的收入。图片可以是新闻性很强的纪实作品;也可以是艺术性很强的艺术作品,甚至是做插图使用的空镜头;如果你的镜头里美女如云,干脆就针对封面投稿,笔者在经营影楼之余尝试着向杂志封面投稿,每月均有发表。如果您跟某家杂志社混熟了,没准还可以做个特邀摄影师,时不时做个专题摄影,尽管,目前我国对图片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稿酬标准,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发表总比塞进相册里孤芳自赏要好。

  4、卖图片,一张图片值多少钱?在国外有成熟的图片市场和图片代理机构,中国摄影作品的唯一出路就是市场化,让市场评价一张照片的价值。对一个摄影师来说拥有一批优秀的底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卖不出去,则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据美国图片代理协会 PACA (www.pickphoto.com)2000年的最新统计,摄影师的收入,在对185名接受调查的摄影师中,当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有6人,其中收入最高的是一名美国FPG图片公司的签约摄影师,当年收入达到59.6万美元。而在中国则大不一样了,一张照片可能只能卖到几十或几百块钱。摄影师的任务是拍照片而不是经营照片,摄影师有必要寻找一家代理公司,打理出售图片的事宜。中国已经出现销售图片的互联网站,如fotoe(无限图像网),BizFoto(新经济图片在线),21pic(中国图片网)等,还有很多正在建设的图片网站,一般在这里可以多次出售;专门经营图片的公司"全景视拓"和"美好景象"自身运营不错,在中国广告界的知名度很高。据中国摄影杂志的分析,99年中国图片代理行业的交易在人民币2000万元左右。

  5、拍摄广告,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用于广告宣传单次使用价高达5.5万元(引自《中国摄影报》1058期),是不是很具诱惑力?有位总统说过一句很有煽动性的话,"不做总统,便做广告人",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既做摄影师,又做广告人" ?--广告摄影师。布列松说"照相机和人们手中的钢笔一样,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工具",所以一个优秀的广告摄影师应该"脱俗",有创意而不失自我的个性,也许广告摄影更能证明一个摄影师在商品社会里的存在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广告公司、设计公司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1999年全国的广告经营额达622.0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71%,很多摄影师纷纷加入广告摄影师的行列,优秀的人像摄影师如亚辰等现在也开始不断地接拍广告,并且做得还不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深圳等地活跃着一批优秀的广告摄影师。上海的广告摄影师张善夫的"片酬"高达每幅10000元。"全国十佳广告摄影师"陈军认为,"国内日益开放的广告市场及产品营销观念,给青年摄影师、年轻广告人一个很好的机遇和挑战",有志于一搏的摄影师们赶快加入广告摄影的行列吧!

    6、打官司,如果你的摄影作品被非法使用了,尤其是用来做广告,一定要求赔偿,实在不行,就坚决打官司,绝对不要心慈手软,自己的作品被侵权,明摆着,打官司准赢,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比实际稿酬多数倍的赔偿,从见诸报端的一些个案来看,赔偿的都不是小数目,除非你为了争口气,只要求赔偿一块钱。据了解,河南省摄影家协会正着手创建一个摄影作品版权保护之类的组织,有法律和组织的关照,怕什么呢?
  
**************************
    我做摄影很多年了.摄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需要你花大量的时间,精力,首先你要有这个爱好.这是很重要的.然后你要有创造力.创意,不怕苦不怕累.不耻下问,要有很好的沟通力亲和力耐力和意志.要有激情.能带动你周围的人.当然是在你拍照的时候,

    还有就是你要细心.喜欢钻研.有自己的个性.有四海为家的适应力.摄影师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你要有非常好的审美观.记住这是非常重要的.你没有很好审美观的话那么什么也做不成.我说的这些看起来很恐怖,但是你细一想做什么都要做到这些的.只是摄影对这些方面要求高一点而已.摄影是有前途的.当然前提是你要有能力,要想有能力你就要做到我以上所说的那些,一定要有激情.无论你做什么.摄影最好是做广告摄影,时装摄影,这是最赚钱的.当然要求也高.对你的创意和技术绝对是个终极考验。摄影并不简单,你没个3年2年的时间很难有成就,一般人要4年或5年才有点小成就,希望你不会这样,加油吧.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激情,别这么忧郁!!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摄影事业逐渐在蓬勃发展,各个行业都会用到摄影,尤其是工程建设,影视制作,但是摄影师好像紧缺,看来,这是一个良好的势头。

    投资大,风险大,竞争大。我学了4年考到了高级摄影师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喜欢和做生意是两回事。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如果只是个小影楼那最好别做,现在都流行去做大影楼,你不是说你收费没人家高,你技术再好人家觉得你也不行。而且很多是只求有气派、不求最好。

    我是一名摄影师,也可以算是自由职业者,主要是以商业摄影为主。自己开一个工作室接商业片,做报社或者图片社的签约摄影师,拍一些创作和拍一些新闻照片他们会帮你卖,还有就是给杂志社拍片。我的收入主要有这几个。最主要还是看你喜欢什么摄影,风光摄影师是最不赚钱的,商业摄影师是最赚钱的。有得人讨厌商业化,但是我就是喜欢商业摄影.

    “自由职业者”这个词,远不如其对应的英文(就是本版的英文名)来的贴切。“Self-employed”,自己雇用自己,香港人译作“自雇人士”。在中国,自由职业者包括三类人:

第一类是小本生意人,如个体零售店、小吃店、冲印店、装修公司老板
第二类是没有底薪的推销员,如寿险顾问、地产经纪、广告中介、传销人士
第三类是专业人士,如摄影师、专利代理人、律师、会计师、牙科医生、、技术顾问、管理顾问、管道工、电工、理发师、艺术家、等等

    这样看来,摄影师只是分为职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师。摄影师的收入可以受雇于公司、个人来获得酬劳,也可以拍摄作品进行销售。目前国内的摄影师也分3,6,9等的。低点的拍个证明像啊,景点留念啊
稍好点的拍个婚礼啊,会议啊什么的;再好点的给影楼或工作室打工;就是自己有点实力(技术、经济)自己做工作室,影楼 ,再上面就是商业的了(服装,广告,媒体等).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 16:55:50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收藏:
中国的淘金时刻
晶报记者 丁为民 实习生 岳丽红
  《池塘月光》
  摄影大师宝丽金作品。
  佬京作品。
  亨利收藏的以手为主题的摄影作品。
  晶报记者 丁为民 实习生 岳丽红
  经济的突飞猛进抬高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热度。在传统书画领域,黄庭坚的《砥柱铭》以4.368亿元高价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成交的世界纪录。另一方面,一个新的市场门类正在我们身边悄悄兴起:摄影收藏,或者说影像消费。
  居住在深圳的摄影家佬京,一张《北京——八十年代》照片(版数25—30),据说三年前就卖出了人民币4000元的身价。而前不久,深圳的一位别墅主人委托他的室内设计师聂剑平,买了一张美国摄影大师的照片,挂在自家的墙上。他花了2000美元。
  北京See+ 画廊可能是中国唯一签约代理国际大师作品系列的影像画廊。三年前,那里举办了美国摄影大师阿诺的作品展时,如果你以3500美元的价格买了他的一张照片,那么今天你可以轻松地以5500美元卖出了。
  尽管这样的买与卖的个案还不多见,架设在两者之间的桥梁:摄影画廊,也不多见——“即使在北京也还只有四五家,全国不会超过十家。”北京See+摄影画廊艺术总监画儿说,但是摄影收藏,或者说影像消费市场的温度正在上升,已经被少数人强烈地感受到了。
  每个人都是摄影收藏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成为摄影收藏家。你可从家庭照片开始,只要你有兴趣,门槛很低。在历史学家和学术研究者们看来,所有这些照片都是物质文化的样本,值得重视和保存。
  不过,绝大多数的家庭相册只对自己具有意义,谈不上市场价值。重要的21世纪的摄影收藏,将会是那些按照主题结组织起来的收藏系列。有主题的系列收藏,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有它的收藏逻辑和目的。
  当中国现今的摄影收藏市场还被称为“蛮荒的东方”的时候,海外摄影收藏市场发展已近半个世纪,步入了成熟期。
  美国私人收藏家众多,收藏主题千奇百怪:享利专门收藏以“手”为主题的摄影作品,而海伦将20世纪女性摄影师作品作为她收藏的主题,海木尔则倾向于反映摄影史的作品……最终,这些私人收藏大部分都变成了公众美术馆的收藏。部分原因在于,美国税务条款鼓励个人捐献,取得遗产免税。
  相较而言,美国的某些机构、公司、博物馆的摄影收藏就更为规模庞大。
  广泛的摄影收藏活动必然形成交易市场。197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摄影收藏,到现在,仅纽约一地,经营摄影作品的画廊的就有数百家。摄影画廊的展览,可以吸引成千上万人参观,而在这人群之中不乏买家。
  摄影作品市场创造了许多新纪录。在2006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爱德华·斯泰肯(1879—1973)摄于1904的作品《池塘月光》以292.8万美元成交,创造了现代摄影作品的最高纪录。
  2006年,王庆松的摄影作品《跟我学》也拍出31.84万美元,令中国摄影界咂舌。
  普及摄影教育是基础
  北京的摄影收藏市场大体可以代表中国。即使在这里,专业收藏家也“只是听说过没见过”。画儿说,最大比例的买家是以投资为目的,其次是以家居装饰为目的。“相比几十万买幅油画挂在家里,花上两三万人民币买张国际摄影大师的原作就有很高的性价比。”
  画儿认为:摄影作品刚刚被认识,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价格还是很低的,升值空间毋庸置疑。
  如何认知摄影作品?美国著名摄影评论家A.D柯曼日前在深圳举办了一场小范围内的讲座,他说:“首先从你的直接经验来认识,随着你对作品了解得越多,越能深入理解,并提升自己的审美眼光。”
  摄影教育是重中之重。A.D柯曼认为:“只有当摄影教育普及之后,大众能够意识到摄影作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之后,摄影收藏才能逐步走向成熟。”爱德华·斯泰肯的《池塘月光》之所以能够拍出292.8万美元的价格,并不是因为当天有个人口袋里恰好有那么多钱,而是取决于受过摄影教育的人,理解了这幅摄影作品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A.D柯曼看来,提高普通人关于摄影的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阅读摄影书籍、摄影师的传记以及摄影史;二是了解摄影作品的制作过程,除拍摄外,数码作品的制作过程本身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了解摄影作品的制作过程,才能知道应该花怎样的钱去买,而不是跟风、炒作。”
  成熟的摄影作品收藏技术也是重要的,那样才能延长摄影作品的寿命。
  进入数码时代,影像转化为非物质化的存在,可复制性被无限放大,摄影收藏价值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这可以通过限量发售来解决。”A.D柯曼承认,摄影作品限量与否,复制品数量有多少,确是影响数码摄影作品价格的因素。与之相应,“老照片因为数量一定,照片价值必然上升。”
  现今中国,有很多人手上拿着钱却不知道如何投资,“这是怪异的时刻。”A.D柯曼称,正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好作品,“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摄影作品、极具潜质的不知名摄影师的作品被当作废纸扔掉,如果你有慧眼的话,正可以以很低的价位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5:35 , Processed in 0.0808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