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人为何不学《最后一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8 21:3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国人为何不学《最后一课》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法国作家阿尔方斯·都德的《最后一课》并不陌生,这篇作品因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中而被人们熟知。不过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选入《最后一课》,只有很少法国人知道都德写有《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法国中学也没有要求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最后一课》是都德于1873年发表的一篇作品,写于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以沦陷了的法国阿尔萨斯省的一所小学校被迫改学德语的事为题材,描写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常被看做是表现法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文章。真实的历史其实与文章中所描述的恰恰相反。文中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重新成为德国领土后,150万居民中只有5万说法语。但在《最后一课》中,写的似乎全阿尔萨斯的人都把法语当母语,显然和历史大相径庭。
  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地区,是法国本土上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域,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历史上,阿尔萨斯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1618年至1648年战争后,根据和约割让给法国,但当地居民对法语存在抵制倾向。普法战争(1870-1871)后,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被纳粹德国占领,二战结束后归还给法国。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后,驱逐了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
  或许由于法国教育部门认识到课文故事和历史现实的不同,才不继续传授给学生,这也是尊重历史和当地居民感情的表现。
  (丹桂摘自2010年4月10日《北京青年报》插图:陈罡)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21:55:45 | 只看该作者
都德《最后一课》的首译、伪译及其全译文本

郭延礼
  《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1840-1897)的名篇之一,由于该文经常选入我国中小学课本,知名度甚高,是中国读者十分熟悉的一篇小说。   中国人知道《最后一课》主要因为胡适早年曾译过这篇小说。胡适译这篇小说,根据其《日记》记载,时间应在1912年9月,先发表于上海《大共和日报》(1912年11月初)

,小说名为《割地》,两年后又刊于《留美学生季报》二卷一号(1915年3月)。在刊登此译作时,当时任《留美学生季报》的编辑任鸿隽曾在正文前加了一段“编者识”:“此篇为吾友适之所译曾登上海某报者,夙爱其沉痛隽永。当今欧洲之战,法德世仇实种其根,则《割地》之作读之愈觉有味。因请于适之而载之。”这里所谓上海某报,指《大共和日报》,由此知,这篇小说译文的最初发表当在1912年11月初,它当是我国翻译都德小说最早的译本。为了确认这一点,必须对稍后的另一译本作点辨伪的工作。   在胡适译文刊出后不久,1913年1月,《湖南教育杂志》上又发表了匪石译的《最后一课》。此译文过去并不为人注目,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施蛰存主编)刊布之后,学界竟有人认为此译文是《最后一课》最早的中译文本。必须说明,《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在处理这一文本时出现了两大失误:一是时间,所谓译文刊于1903年1月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实际上此时该杂志并不存在。查《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5分册第90页),《湖南教育杂志》1912年6月创刊于长沙,匪石译的《最后一课》刊于该杂志第2年第1期(1913年1月31日)。很明显,《翻译文学集》所谓的“1903年”乃是“1913年”之误。一字之差,把译文发表时间提前了十年。于是学界便有若干人未辨真伪,把《最后一课》的首译权轻松地让给了匪石。《翻译文学集》编者出现的第二大失误,就是把“匪石”坐实为南社词人陈匪石。据考证,二者并不相干。   2002年,北京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生韩一宇女士,通过对胡适译本和匪石译本的对照,发现后者是一个在胡适译文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伪译本(所谓伪译本,即译者面对的不是一个原文文本,而是对另一个母语译本的改写)。根据韩博士的提示,我最近又重新核对、比照这两个译本,结果表明,韩博士的研究结论是完全正确的(详见韩一宇:《“陈匪石译”〈最后一课〉与胡适译〈最后一课〉考略》,载日本《清末小说》总第25期,第158-166页)。   我们知道,胡适为了照顾当时受众的欣赏习惯,他的译文是有删节的。为了和我下面将要推荐的另一个由女性翻译的全译本区别,必须指出这一点,尽管这种情况在中国早期的文学翻译中并不罕见。将胡译与原文对照,主要有四处大的删节与省略:①小说自始至终未出现主人公弗朗茨的名字;②删去了弗朗茨去学校的路上曾与铁匠相遇的细节;③删去了阿梅尔先生在最后一堂课上批评学生家长与自我批评的话;④小学生练习写字时,面对鸽子低低的叫声,小弗朗茨的心理反应也删去了。而以上四处删节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匪石的译文中。正如韩一宇博士所指出的,这就充分说明,匪石面对的文本并不是都德《最后一课》的原文,而是对胡适译本的改写。当然,匪石译本较之胡译本在文字上也略有不同。但必先指出:匪石本的“修改”处,只能说是距离原文更远,语言累赘,译得更差。先举一例,说明匪石于法文的隔膜。比如“par鄄ticipe”(此系法语中的语法术语,应译为“分词”),胡适译为“动静词”已有些费解;而匪石译为“疏状字”则更加离谱。再如,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阿梅尔先生准备了崭新的写字卡,用美丽的圆体字写着:France;Alsace;France;Alsace。胡适译为:(先生)写着“法兰西”、“阿色司”、“法兰西”、“阿色司”四个大字(词);而匪石译为(先生)“写着法兰西阿色司四个大字放在桌上”。后者的(改写)虽属于比着葫芦画瓢,但因没有将“法兰西阿色司”重复书写,所谓“四个大字”(应是两个大字)的译文也就错了。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兹从略。   胡适是都德《最后一课》(最先题名《割地》,后恢复原名)最早的中译者,尽管有若干删节,他翻译的这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小说,其历史功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胡适是中国第一位都德小说的译介者。由于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领袖地位,以及尔后多次选入教科书的媒介作用,极大地扩大了《最后一课》的传播空间及其影响,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之一。   就在胡适译本问世两年之后,名不见经传的一位女译者黄静英的全译本出现了。   黄静英,她是近代一位女小说家兼翻译家,遗憾的是,对她的生平我们几乎不了解。我通过查阅旧报刊知她为苏州人,系苏州宏志女学堂的外语教师,她的英语、法语都很好。她的丈夫姓吴,故她有时署名吴黄静英。她有创作小说《独臂少尉》、《拾翠》、《阿凤》、《雪子》、《负心郎》、《割臂盟》、《覆水》、《钓丝姻缘》,翻译小说有《五万元》(侦探)、《妒妇遗毒》和《最后之授课》。   《最后之授课》(现通译《最后一课》,署名“静英女士”)刊于《礼拜六》第42期(1915年3月20日),比胡适译本晚两年,但,黄静英的译本(以下简称黄译本)是一个全译本,没有删节。特别值得注意的,我们上面所指出的胡译本删节处,在黄译本中均译了。为了充分地、正确地认识黄译本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价值,现我将胡译本、黄译本和法文本作如下对照。   第一,我之所以称黄译本为全译本,即凡是胡适删节的地方,黄译本均照原文译出。比如小学生弗朗茨去学校上课,在路上遇到铁匠瓦克特尔的一段描写,胡译本删掉了。黄译本云:“路经村中衙署,铁栅上张一告示,予恐此为法兰西军队之败报,不敢近视,但疾趋而过(以上胡译本有,只是译文稍有不同;下面的文字,胡译本删节)。遇冶工阿鲁台,手携稚子立街沿读文告,谓予曰:‘汝何亟亟,汝上学殊早,顾……’予恐上课时届,不及与语……”黄译本将胡适删节的这一段文字译出来了。   再如,阿梅尔先生讲完课文,小学生练习写字,有一段关于弗朗茨的心理描写,胡译本删去了,黄译本云:“时室中寂寂,但闻笔尖着纸,苏苏有声。忽有黄金虫洞窗而入,苟在平时,小学生中必有张手欲扑者,顾兹时则绝无一人留意及此。予仰视窗外,屋上白鸽一群,方高下其首,作阁阁声,思及我辈,既因割地而沦为奴隶,国语且不之保矣。嗟此群鸽,其亦当作普鲁士语否?”   以上两处,胡适均删节,而黄静英都照原文译出。   第二,关于小说中人名、地名的译音,黄译较胡译更接近今译。小说中的老师,胡译为汉麦;黄译为恩梅尔(今译为哈梅尔)。法国割给普鲁士的两个省,胡译为阿色司、娜恋;黄译为阿尔萨司、罗林(今译为阿尔萨司、洛林),黄译与今译几乎完全相同。再如,胡译文中省略的人名、地名,黄译也接近今译,如普鲁士兵操练的地方,黄译为里泊尔牧场;今译为里贝尔牧场。由人名、地名与今译的接近程度,可以判断黄静英的法语水平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联系近代译坛有关人名、地名译音混乱的情况,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第三,尤值得一提的是黄静英关于小说中“participe”的翻译。上面已提到,“participe”,胡适译为“静动词”并不准确,但考虑到20世纪初的中国语言学界其语法学尚属模糊阶段,很难有准确的翻译。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黄静英竟然能将“par鄄ticipe”正确地译为“分词”(译文:“恩梅尔先生课文法方及分词”),这说明这位女翻译家的法语确实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第四,黄静英的译文忠实于原著,基本上是逐字逐句的译,译文系浅显的文言,自然流畅,在“五四”前的文学翻译中应属上品。当然,黄译中也有错译,如把老师穿的深绿色的礼服译成“黑色礼服”;黑绸小圆帽译成“裤亦黑绸”等等。   根据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充分肯定《最后之授课》全译本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   我曾经在《20世纪女性文学的一个盲点》(刊《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中指出:20世纪初(1900-1919)在中国文坛上破天荒地出现了一个女性翻译文学家群,这是十分值得珍视的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但这一点至今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像陈鸿璧(1884-1966)这样有成就的一位女翻译家,竟被日本研究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资深专家说成是一位“男性的假借”(详见中村忠行:《清末侦探小说史稿》,日本《清末小说研究》总第4期,1980年出版)。数年前我曾在《中华读书报》(1998年6月17日)撰文予以批评。今天我所介绍的黄静英《最后之授课》全译本,是20世纪初女性翻译文学迅速崛起的另一明证。我写此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学界对这一女性翻译文学家群体的关注。
《中华读书报》2008年4月16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0:06 , Processed in 0.6963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