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言说感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 13:3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言说感觉作者:薛法根
——关于《水》的解读
薛法根

面对许多现当代文学作品,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感觉很美,却无从言说。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难以将作品中的精彩之处、独到之处,清晰地剖析给学生。我们所讲的,往往是学生已知的;学生未知的,我们往往也说不太清楚。“满堂灌”固然是一种诟病,但苍白无力的让学生“满堂读”、“满堂悟”,难道不是一种语文教学“低效高耗”的顽症?作为语文教师,仅仅滑行于作品的表层,无法深入作品的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其教学就难免肤浅、乏味、低效。准确而透彻地解读作品,透过言语现象把握言语表达的规律与艺术,“从其(学生)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孙绍振语),是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马朝虎的《饿水》编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后,题为《水》,我们感觉“好读却不好教”,无从下手。宗白华在《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中引用歌德的话指出:“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或许,症结就在于对作品的解读,尚未直抵其中的“言语秘密”。我试图从某一方面,揭示这一作品的“言语秘密”。
《水》,是作者回忆儿时“缺水”的生活经历,细腻而生动地描述“缺水”境遇中的独特感受。文本最精彩的段落莫过于“雨中洗澡”与“淋一勺水”这两个场景,将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对水的感觉,描写得淋漓尽致。
在作者的印象中,下雨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这个比喻不禁让人联想到过节时的感觉:人多,热闹,快乐……而我们江南多雨,尤其是春秋季节,绵绵细雨下个不停,给出行带来许多不便,对雨天的感觉常常是讨厌的、郁闷的,丝毫没有那种“过节”时的热闹、欢喜与期盼。这是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感受,与我们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揭示这种感受的反差,就能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关注:下雨天怎么会像过节一样呢?而作品中对孩子在雨中的描述,则充分体现了这种“过节一样的”痛快:“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孩子们在雨中的表现是学生熟知的,无需多讲,自然能体会到那种“痛快”。而难以理解的是大人们的表现“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似乎没有那种“痛痛快快”的感觉。其实不然,“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只是”一词,所传达的含义是:除了这一点,其他的和孩子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也是那样欢乐,那样尽情地享受。因为毕竟是大人,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样,脱得光溜溜的。他们的痛快,不像孩子那样尽情地渲泄出来的。点拨这个“只是”,实在是很重要的。阅读时就这样“滑过去”,就很难读到作品深处的情意了。这一段中,作者将孩子、大人在雨中的表现作了一个对比描述,孩子有孩子的“痛快”,大人有大人的“痛快”,但是都到雨中洗澡了,都出来了,那个人多,那个热闹,就像过节一样美好,所以多年后还留在作者的记忆里。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体验,总是难忘的。
而最细腻的是描写母亲将一勺水浇灌我们全身的感觉。照理,一勺水从头顶浇下来,也就是那么几秒钟的时间,感觉很短,很快,一会儿就浇完了。“倾注而下”、“滑过”这两个词语描述的就是水流得快,流的时间很短暂。但是,作者的描述却让人感觉到一勺水浇下来,是那样慢,时间是那样长。“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怎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呢?细细品读,原来作者将一勺水浇下来的过程写“长”了。这一勺水流过“脸”、“脖子”、“胸和背”、“大腿和膝盖”……作者写到了这一勺水流过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让水在每个部位“驻足”了片刻,于是,你就自然感觉这一勺水流得那样慢,时间那样长。而这种体验正是源于作者在炎炎夏日对水的一种渴望,源于作者一勺水浇灌全身时的那一种无与伦比的舒服。如果这样写:“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全身”,尽管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传达出的情意就截然不同了,就没有了那种舒服的真切之感,也没有了那种对水的渴望与亲切。最不可思议的是作者居然将一绺滑过的水,说成是“像一条小溪流”。一般说来,一勺水是很少的,浇下来也是很细小的水痕,怎么可能像一条小溪流呢?这个比喻似乎不太恰当。然而,就是这种突兀的、夸张的、看似矛盾的比喻,让人读来有一种形象感、亲近感:一个缺水的山区里,在炎炎烈日中,最渴望的恐怕就是有一条小溪流淙淙地流过,可以尽情地投入到小溪流的怀抱中,享受那一份独有的清凉与舒适。于是乎,母亲浇下的那一勺清凉而舒适的水,在记忆里就成了那一条日思夜想的小溪流了。
舒服的还不仅仅是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毛孔舒服了,血管里的血也舒服了。初略地看,我是听不到那种吮吸声的,也感觉不到这种血的流动的,全然是作者的一种臆想。但就是这种看似不可能的夸张的想像,却给人一种真实、真切的感受:透彻的舒服。你想,每个毛孔都喝到水了,怎么不舒服啊?血液有了充足的水分,犹如涨满水的“小溪流”,淙淙地欢快地流动了;一流动,就充满了生气与活力,你可以想象那“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喝足了水,又变得神气起来,又摇头晃脑地挺起身子来。可见,这里写“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与上文的两个比喻“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与“像一条小溪流”,达成了一种呼应、默契,读来让人舒畅,心领神会。写到这儿,舒服的感觉已然沁入心脾。但是,作品还写了这样一句话:“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湿润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身体的每个部位舒服了,每个毛孔舒服了,每条血管舒服了,现在,连每寸皮肤也舒服了。不用“滑过”,而用了“抚摸”,就让人回味起春风抚摸过脸颊的那种惬意,回味起母亲的手抚摸过我脊背的那种温馨,舒服的感觉就在这种阅读联想与回味之中,尽在心底。至此,这一勺水没有了,都被我的身体吮吸了。那种对水的渴望,尽管一字不着,但尽在言语之中。阅读的快感,也正是在这种静静的阅读与品味中,悄然入心。
结尾,母亲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不说“渴”,却说“饿”,意味无穷。一般说来,对“饿”的感觉会更多一些,更真切一些。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饿”也暗示着生活的贫困、贫苦,苦日子才会经常“挨饿”。而文中描述的生活苦在“缺水”,一如苦在“缺粮”。在这一点上,“渴”与“饿”是相通的,所谓的“通感”就是。作品原题《饿水》,就是源于母亲的这句话,传达出的是苦难日子里的欢笑与乐趣,是“含泪的微笑”。整个作品,正是将以“乐”反衬“苦”,以“笑”反衬“泪”。假如作品如第一段那样直截了当地描写缺水的艰难与苦涩,就没有这样的感染力了。回忆越是“甜蜜”、“欢乐”,现实越是“苦涩”、“艰辛”。好的作品,总是期待读者透过语言描述的表象,领悟语言背后传达出的情意。阅读的旨趣也正在于此。阅读教学,也正是要引领学生读到语言现象背后的东西,读到作者“藏”在语言里的独特的生活感觉。而语文教师,经常作些这样的文本细读,或许就能磨砺对语言的敏感,就能在这样的磨砺中,找到引领学生学习语言、阅读作品的一种门径。
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3:33:3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当讲则讲作者:薛法根
薛法根

语文教学也常常追逐时尚,以前清一色的“满堂练”,满堂“讲”,这些年又流行起“满堂读”,“满堂悟”。教师习惯性地让学生“好好读读”,读后就问“你读到些什么”,或者“你悟到些什么”;然后是“再读读”,“你还读到些什么”、“你还悟到些什么”,时不时还要追问个“为什么呢”,好像不把学生拷问到山穷水尽就绝不罢休。而教师呢,要么几乎什么都不讲,要么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没有多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当讲则讲,讲必解惑,这是教师的天职;当讲不讲,是缺位,是失责。
有人主张语文教学中有“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的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讲。我也很赞同这样的观点,但“三个不讲”是指所讲的必须是学生该懂而却又未能自己读懂的东西,并非什么都不讲,什么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由于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的局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往往流于文字表面,看不到语言背后隐藏的含义和情感,更难发现语言表达形式中的规律性知识,由此会产生浅读、误读、错读。如有学生从《景阳岗》中读出武松滥杀国家珍贵野生动物,从《去年的树》中读出要保护环境等,都是学生从“读者立场”所作的个人理解,而非文本内在的本质意义。学生如此理解,情有可原,而教师误以为是“学生独特的个性化解读”,不作评判,不作正确的解读与引领,当讲不讲,就会误人子弟。可见,在学生处于读而不解、解而不透的“愤悱”状态,教师就应当不失时机地讲,名正言顺地讲!
当讲不讲的难言之隐是讲不出货真价实的东西。对于文本解读,我们始终不深不透,你想得到的学生也知道,学生不懂的你也说不清楚,就连很多教学参考用书,也是如此。“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是文本解读必须解答的三个问题,也是教师“讲”的要义所在。而其中“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这些关于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往往让我们无从研判,更无从讲起。如阅读《三打白骨精》,一般都围绕“三变三打三责”的故事情节,感悟人物的特点,用诸如“机智勇敢、矢志不渝”等词语加以概括,而恰恰看不到这些人物行为表现中的一个共性:执迷不悟!白骨精变了一次又一次,被打了一次又一次,直至被打死;孙悟空打了一次又一次,被责罚了一次又一次,直至被赶回花果山;唐僧被骗了一次又一次,八戒挑唆了一次又一次……每个人物似乎都“执迷不悟”,而正是这个“执迷不悟”才折射出人物恒定不变的鲜明性格!这就是文本深藏着的怎么写与为何这么写的秘密。教师须讲出“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东西,讲到点子上,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乃至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的讲,实在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这,来源于教师丰厚的学识,来源于教师鲜活的思想,来源于教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当讲则讲,也是教学的一种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12:24 , Processed in 0.1356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