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站在名师的肩头看风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 04: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站在名师的肩头看风景
——读《二十位语文名师的经典课例实证研究》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吴春来
425100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片神奇的风景,山峦连绵不绝,奇峰应接不暇,只见落英盈地,小溪伸向林间,流水潺潺,明朗清澈,白云萦绕岩岫,纤尘不染,好不令人欣羡与向往。名师便是这一片风景的拓荒者,他们是风向标,是领头雁,他们以睿智和胆识,行走在语文教学的风景地,开创了语文教育的绝美风光。
在成长的路上,如果有名师引路,该是多么幸福与曼妙的旅行。丁卫军先生主编的《二十位语文名师的经典课例实证研究》一书,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创设了交流的机会,在这里,你可以与名师对话,在名师的课堂中领略二十位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语文味”充溢着生命的高峰体验,有登山的惊险亦有凌绝顶的快慰;“诗意语文”是风景中那一抹最动人的红与绿,令人沉醉不已;“绿色语文”仿佛一簇芳香四溢的丹桂,沁人心脾;“本色语文”宛如一道清澈见底的溪流,宁静中不乏灵动,灵动中不失本真……厚积薄发、博采众长,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有名师作伴,快哉!乐哉!
高培臣老师《扑面芬芳溢教苑》一文解读名师成长心路,极富生活味、人情味、文学味,激荡起读者钦佩与敬仰之情,名师的背后,虽有机遇,但那份常人难以企及的胆魄与奋发才是名师成为名师的归因。名师的成长为后学者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榜样,坚定了信念。
《二十位语文名师的经典课例实证研究》还以精准的解读为广大教师铺路搭桥。柳咏梅老师《创意无限,美点无限》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余映潮老师“板块教学、诗意手法”教学理念,李燕老师《因师生角色的刷新而精彩》条分缕析,形象生动地解读着李卫东老师《沁园春·雪》教学案例,戴银福老师《因“文”施教,本色高效》细致鲜活地介绍了尤立增老师“质朴而又充满智慧,真诚而又充盈灵性”的课堂……课例研究者皆来自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他们真知灼见,见解独到,构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书难能可贵之处在于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名师的教学。学习名师,不是顶礼膜拜,不是祈求跪拜,而是需要客观冷静的分析与思考,需要鉴别与剔除,王冰心老师在反思董一菲老师《西地平线上》课例时说:“董老师选择了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最喜欢哪一轮落日,为什么?这一设计看上去似乎是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但是,自由过度了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着边际。”不盲目迷信名师,敢于质疑权威,此种精神无疑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开启了读者的思维。
拜读《二十位语文名师的经典课例实证研究》,最让人兴奋不已的是郭志明老师《盛开在肥沃土地上的鲜艳花朵》一文对20位语文名师课堂教学风格的综述,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溢彩,它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让读者从理性的角度走进那一片神奇的风景,去探寻生命的绿洲,去聆听天籁的绝响,去亲近智慧的常青树……
名师俨然一座高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名师又似乎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令人景仰和敬畏,然而《二十位语文名师的经典课例实证研究》一书让我们站在了名师的肩头去遥望风景,成为名师超越名师,已不是愿景。

《二十位语文名师的经典课例实证研究》(丁卫军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9月出版)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04:29:41 | 只看该作者


实证研究:范例、启迪与改进
------《二十位语文名师的经典课例实证研究》书评
刘恩樵

《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2011年9月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主编丁卫军在第一时间送我一本,这让我很欣喜。前些日子,我又认认真真地读完了这本书,让我欣喜更增。一来,我仿佛置身于二十位名师的课堂聆听与感受名师的风采与智慧;二来,这本书不仅让我知其然,更让我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通过书中的对名师课堂的解读,让我真正看到了名师课堂的妙处;三来,也是最重要的,本书让我学到了课堂研究的一种方法:实证研究。我是喜欢研究课堂实录的,读了《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一书,让我对如何做课堂实录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如此三点,让我读《实证研究》怎不欣喜呢?
《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及特色在于它的“实证研究”。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追问:什么是实证研究?我还特地查阅了一些资料,从而对实证研究有了些粗浅的认识: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
也就是说,实证研究,实际上包括第一手材料的搜集调研,对现实的感知,再加上理论的猜想和逻辑勾连。简单地说,现实调研感知是实证研究的一部分。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边阅读《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边思考“实证研究”,于是,我的脑子里对本书所提供的“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实证研究”有了自己的判断,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范例、启迪与改进。
《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是一个范例。只要我们对本书做个大致的梳理,就不难发现,本书有着明显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如下结构:对纷繁众多课例的精心筛选----经典课例的分别呈现-----对逐个经典课例的解析----对二十个课例的综合与提炼-----对课例智造者教学人生的分析。我们不妨结合具体的内容做个简单地罗列:




当下众多的语文课堂教学课例

[此处有向下箭头](
去粗取精的筛选)
蔡明:《万千情韵在笔端》教学案例等20个课例
                  [此处有向下箭头](针对个案的解读)


戴继华:《一堂充满探索精神的精品课》等20篇解析

     [此处有向下箭头]
由个别到一般的提炼)

郭志明:《20位语文名师课堂教学风格综述》
                      [此处有向下箭头]由现象到本质的深掘)
高培臣:《20位名师的教学人生》
从这个体系的结构中不难发现,本书总体上是按照实证研究的基本原则而实施的。从对课例的筛选到对课例的提炼,从对个体课堂的解读到对群组课堂的综合,从对课堂的分析到对课堂实施者的深掘,本书始终从“第一手”资料出发,从基本的观察出发,从一般的调研出发,而旨在深入课例的内部,深入课堂实施者的内部。这是实证研究的基本思维与路径。由此,《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也给我们在如何做实证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给我们的启迪。《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对于一个关注课堂技法的新教师而言,20位名师的课堂里遍布者教学技艺的珍珠,俯拾即是,有心者可以随心而取,随意而用。对于一个关注课堂理念与思想的教师而言,20位名师的课堂里教学思想的光芒熠熠生辉,譬如,陈军老师课堂的“点拨”艺术,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主张,邓彤老师的语文活动观,胡明道老师的学生立场,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主张。李胜利老师的学法指导,李震老师的文本解读艺术,严华银老师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尤立增老师的因文施教策略,等等,这些关于语文教学的策略、主张与思想,会给每一个热爱与研究语文教学的人带来新的兴奋点与研究点。而我,特别关注的是研究的方法。这本书给我的启迪恰恰是它的实证研究的方法。我们如何去研究语文教学,如何去研究语文教学的课堂,如何去研究涉及语文教学的诸多点与面,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实证研究一端联系着感性语文教学的现场,另一端联系着理性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是我们可以实践更可以出成效的方法,因为它上接天(教科研)下接地(教学一线)。
《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还可以改进。实证研究的大路子是对的,《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也只是提供了实证研究的一种可能与路径。其实,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实证研究的方式与路径可以有很多,比如,有“经典课例”的实证研究,就有“普通课例”的实证研究,目的在于从普通课例中发现众多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失误与偏颇在哪。有“语文名师”的实证研究,就是“语文凡师”的实证研究,旨在研究一般平常教师的教学经历与课堂状态,发现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有对“二十位”语文名师的实证研究,就有对某一位或某几位语文名师的实证研究,旨在通过一位或很少的几位名师的深入全面的研究,更容易发现语文名师成长的规律或语文教学的规律。有对“课例”的实证研究,就有对“专业阅读”或者“教育写作”或者“教学语言”或者别的某一方面的实证研究,旨在研究语文教学或语文教师不同层面的问题。总之,《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打开一扇窗,开辟了一条路,提供了一种参照,给出了一种指示,有了这样的参照与指示,我们就可以不断改进与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
感谢卫军兄,感谢《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因为有你,因为有它,我们及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戏更有明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4:37 , Processed in 0.1975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