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探索中追寻农村教育的新境界

  [复制链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40:26 | 只看该作者
  08年10月28日在市赛观课现场的札记


                                            ■《教师之友网》
                                                  管季超



    前面的两个帖子是我作为区教研室艺术课教研员应邀参加区内两位赛手赛前议课环节时的所思所想。今日复看,基本观点没有变化。
    接下来的这篇札记,是我作为市赛美术分赛场评委在现场的观课札记。
    采用这种公开表达个人对竞赛课评议意见的方式充满着不确定的“危险”,在旁人看来显为“不智”的行为。
    因为:评议者本人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知之甚少,是非专业背景的学科教研员。虽然在美术教学上思考得并不少,但限于认识水平,并不能保证所言一定正确;
    因为:即或意见确乎正确,但只要直言,便会有“危险”;
    因为:即或不引发“负效应”,也属于在旁人看来根本不必去做、做了对我个人有害无益的举动。
但,我仍然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
    因为我并不因工作角色的卑微而轻视自己的思想。假如一桩赛事仅仅只是从一群人中区分为“一等奖”的几人,“三等奖”的几人,我个人作为评委之一的专业评议意见得不到有效传播/与同行交流,那我将自己生命中的整整一天半掷在一间教室里就有点儿亏。
    在开始表达这些评课意见前,请相关人士明察:
    ——不代表任何单位或集体,更非受托,只是管季超作为观课者的个人见解。(为自己经历过的工作留一印记)
    ——意见是实名公开表达的,无论认同或有以教训,亦请以同样的学术探讨方式,予以回应。
   基于对教育事业的挚诚和对正常的学术批评的向往,我不畏惧任何不同观点的碰撞,更不畏惧因直白地表达了学术性意见而导致可能有的损失!
    与思想上有所收获相比,一切的“损失”将不是损失。
以下依赛课顺序依次表达观课感受:

■《中国古代建筑》
    ——执教教师教风朴实端庄,教学语言精炼流畅,这种良好印象在正式赛课现场得到进一步强化。
    ——平心而论,选择《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作为讲题,有相当的挑战性。
    “古代”这个时间座标挺长,“建筑艺术”这个内容所涵盖的东西太多,在短短40分钟中要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颇不容易。如果我本人来上,不一定上得好。
    笔者在赛前议课阶段所表达的建议受到过重视,但改动处并不很多。改动处我以为都是应改和改好了的。
   我一向主张在赛课全程中尊重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参谋意见可以多说,反复说,但主意由做课教师自己拿。
    十一年间,经我手送出去参赛的课有好些节,每一次我都与赛手单位约定为“三轮为定”。第一轮,赛手完全独立地设计,试上(这一轮我常常谢绝了参与,将“校本”的研讨推到前台);第二轮,听完课后现场与赛手和赛手单位同行议课讨论,提出完整的参考建议(注意:是“建议”,而非“照葫芦画瓢”的那个“葫芦”),由赛手斟酌取舍,优化设计;第三轮,临近赛前数日,看赛手“彩排”效果,作一些细节上的推敲。
    这种方式我认为既尽到了作为“教研员”这个角色的责任,又没有“挤压”赛手本人的创造性,还不至于为了一节竞赛课/公开课耗费基层学校过多的财才和精力,所以以后还会坚持如此做。
    ——回头再说这节课。
    教案上包含的要“告诉”学生的“结论”挺多,赛手顺利地“告诉”了,课上得挺“顺”,几乎无懈可击。
    但我在赛前议课阶段表述过的观点没有变化!
    仍然觉得“告诉”得多,“师生共同经历”一个“过程”稍少了些。
    ——有一二处非常微小的细节再提出来与赛手商议:
    (1)导语部分引入古诗名句的想法是非常好的,理念上我完全认同,但与课的目标达成“贴”得不那么紧,也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2)说北方建筑的共同特点是“壮美”,南方建筑的共同特点是“优美”(又言前者阳刚,后者阴柔),这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要举恰好相反的例子太容易了!
    (3)或许是漏点了鼠标,在讲到“民居”时,播放的画面是苏州园林。(孝南三中的陈强老师与我邻座,他与我都认为将“苏州园林”列为“民居”不甚合理。“民居”是住的,而“园林”的主要功能是供游赏。)
    ——这节课的教学容量与教学内容的标高已接近“临界点”,但赛手作了精心设计,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本次赛事的第一节课有了一个好的呈现,既为本次活动定下一个好的基准音,又鼓舞了以下参赛选手的信心,是一个不错的开局。

■《京剧脸谱》
    ——承办单位一位领导感慨地说:听美术课蛮有意思!我的感受与之相同。
        28日一天听了整整七节课,我一点儿也不感到疲惫,始终兴趣盎然。
    我喜欢听京剧,但对有关脸谱的知识知之不多。因此对这个教学内容颇有兴趣。听完课,也都弄明白了,记住了。
    ——这节课的教案是写得相当好的!
    思路清晰,要件完备,教案文本繁简适宜。
    ——将了解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与现场临摹一个脸谱的习练结合起来的做法,笔者犹豫一下之后,基本认同。
    因为这有可能让学生印象更深。
    ——执教者课前所做的“功课”是相当充分的。
    仅仅是介绍“京剧的魅力”这一个片断,就从网上搜寻到奥运开幕式京剧木偶表演/希尔顿脸谱指甲/外国人上衣的京剧脸谱装饰/奥运会期间公交车上的京剧腧谱四个典型例证。
    ——对这节课提出一、二个细节,与赛手商酌:
    (1)可否对京剧表演艺术的“程式化”特征稍作些交代,再过渡到“脸谱”的“程式化”特征。
    在介绍脸谱颜色代表人物性格时,也可有几句话的交代,作些必不可少的铺垫。
    教案上有这一类的文字,但似乎还不够。
    因为“京剧为何要使用脸谱?”“为何要这么画脸谱”,是学生有可能不太明白的。相对于“从戏剧文化的角度去赏析”,动手画一个脸谱显得稍次要些。我以为。
    京剧的表演体系之所以与其他表演体系(譬如斯坦尼斯拉夫体系)并驾齐驱,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分点。
    (2)假如要作精益求精的高要求的话,在谈及曹操的脸谱时,用一二句话“垫”一下,提示学生区分“文学、戏剧中的人物”与“历史上的人物”并不能划上等号。
    (3)明显是因为顾及到教学时控的原因,十个小组的同学带上面具登台展示的环节稍稍匆忙了些,展示时间太短,学生长达近10分钟的“劳动成果”展示夸赞得吝啬了些。
    (4)有一个最值得探讨的一点是:这节课的教学容量稍稀薄了些,教学目标定得低了一点儿。

■《清明上河图》欣赏
    ——这节课没有给评委和听课教师提供教案文本。
    现场笔记上可以看出执教者的“教路”是:
    导语(用到奥运会视频)→初赏(涉及作者介绍与散点透视法介绍)→细赏(若干画中人物的细节性赏析)→分段再赏(郊野/码头/街市)。
    “教路”是非常清晰明快的。笔者尤为认同“细赏”环节。正好上星期日在卡西书店翻看过华师大王先霈先生为文学院学生开设的“文本细读”课的讲义,颇受启发。无论是赏析文学作品还是美术作品,“素读”和“细读”的方法是不可少的。
    ——与前两位赛手相比,本课执教者教态的从容、对教学内容投注的激情和教学语言的生动性上稍显不足。

■《广告创意》
    ——执教者显然属于那种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又善于营造交流感的“表演型”的赛手,这很能为自己的课“加分”。这是相当聪明的一位赛手!
    ——选取的教学内容也是很能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此前感悟”的。
    所例举的实例有接近一半是笔者课前未曾留意过的,想来高中生忙于课业,也大多未曾看过,所以仅仅凭这些实例,也足以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和活跃,有新异感。
    ——对这节课,笔者也提出一、二处或许有别于其他观课者的思路:
    (1)笔者“顽固地”认为,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一样,本节课的执教者在教法上如出一辙,都是一种老师胸有成竹的“告诉”而非“师生共同经历”“共同探讨”。
    譬如在第三个教学时段“广告创意赏析”时,可否设计一个“教学变式”,先提出一个创意主题,让学生先“思”一下,然后再研讨,再共同归纳出一个“结论”呢?例子不一定要过多,深入些研讨倒不可少。
    (2)在“体验创意”教学时段所提出的题目是:“以‘远离网吧’为题,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听课时我与邻座陈强老师都表示了担忧,担心这个题目太难,学生完成不好。
    课一下,我到讲台上取走了全部共约30份学生课堂作业,此刻写这篇札记时逐幅作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有些问题被我们事先料中。譬如学生容易将“网吧”=“电脑”,“电脑=有害”。从而偏离了出题意图。
    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作业出乎我们的预料:相当好地用视觉形象传达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
    例如高二(3)班李博、涂婉依,高二(4)班李文立,高二(3)班龙晴,高二(6)班蒋颖,高二(1)班陈洋,高二(1)班陈茜、阮静,高二(1)班樊曦、谌望、王文君,高二(4)班谌洁。(还有几位同学未注姓名)
    此前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有些同学的设计相当巧妙,有趣味,但似乎一时无法表现青少年“为何要远离网吧”这个核心意思。一味负面地表现使用“电脑”的弊端,这显然与我们要大力促进中小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相抵触,有违命题本意。
    陈洋同学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将画面斜切为两半,左下角画一位女孩手持利剑劈开“知识的大门”,右上角画一位男生身背电脑,劈开“电子游戏”的门。中间斜行由上至下大书“网络双刃剑”,加注4行小字:“网络双刃剑/看你用哪面???/正确的选择/成功的关键。”
    细看完这一叠学生作品,我对孝感一中的这群学生由衷表达欣赏与佩服!!
    同时也更坚定了我的一个理念:我们老师或许低估了孩子们的创造性,低估了孩子们的思想深度。某些教学内容,完全用不着简单“告诉”,可以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以生本为本”的教法。
    教师“教”的效果要从学生“学”的效果来作考察。所以我一向特别留意公开课/竞赛课中学生的真实感受/真实状态/有形与无形的“作业”。

■《剪纸艺术》
    ——这是一位对美术教学工作非常热爱,对剪纸艺术情有独钟,对本课的内容投注了相当高热情的朴实的老师,这是我的现场观课感受。
    ——为了准备这一节课,执教教师整整剪刻了一满本的剪纸作品,现场的动手操作也非常熟练从容。(下课以后,经该县教研员同意,我从这个剪纸册中取了一枚人物剪纸和一枚剪纸贺卡,留作教研资料。)
    ——有一、二点参考建议,提出来供执教老师思考:
    (1)请留意一下好的教案设计文本,会有所获;
    (2)请留意一下,如何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美术课作通盘考虑,让每一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前后相延续又各显其功能。本课的教学目标明显定得过低,没有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同类剪纸课题拉开明显距离,课的“人文涵量”比较单薄。
    宋秋前(2001年第4期《教育研究》)在论及“教学密度”问题时说:“教学密度不仅有量的大小,更有质的好坏。同样的教学时间,既可用于记忆和理解,也可用于分析、综合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教学中用于低层任务的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出现教学密度量大质差。”
    教学改进的本质目的是追求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很希望这位年轻、敬业的青年女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常常作一下“跳出来”回看的思考。

■《现代服饰艺术》
    ——主办单位提供的课表上为另一位老师,所以我对该县教研员介绍的“这位老师从接到任务到上课只有五天。”这句话完全相信。
    ——执教者提供的是一份详案,A4纸小字号密密麻麻足有3页,推想执教者很花了些工夫用来熟记教案内容。(在28日的赛事间歇,《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一课执教老师也一直在背记教案内容,口中念念有词。)
    一线教师遇有参赛机会,都很努力,舍得下工夫,这是值得肯定的。
    ——这位老师课前所做的查找资料的工作,制作课件的工作,也肯定投注了相当高的热情。(前些年,我曾花了点儿时间看这方面的书,能判断教案上所收录的资料非止来于一处,也都是准确的。)
    ——执教者显系语言表述能力很强,善于交流的那一类。再加上已熟记教案内容,所以看得出来,执教者颇自信,也从容。
    ——课间与这位执教者有过交谈,得其虚心求进的良好态度的鼓励,我提出了几点商榷意见:
    (1)课的整体感觉挺好!老师很会讲述!
    课的内容稍“满”了些,如果做些“减法”,或许更显从容,学生参与研讨/思考的时间也留出来了。
    (2)不在乎一节课中“告诉”了多少学生此前不知/未曾关注的“知识”/“信息”,而应将重心放在“服饰艺术与审美”、“服饰艺术与民族、职业、性别、地域、着装时间地点”的关系。即或是“告诉”,也首先“告诉”可以“通用”的“一般常识”。(“常识”比“专精”的知识更重要!窃以为。)
    (3)在讲至第4板块“服饰艺术的手段”时,分类方法似乎同时使用了三种,显得芜杂。老师在某一二个片断即兴发言时的教学语言引发了部分观课者的争议。对这一点,我个人持一种宽容态度,以后稍加留意就可以了。
    这位老师如果有再一次展示的机会,一定会有质的飞跃进步。


    ——执教者提供的教案文本是相当好的!
    他的教案是所见几份教案中唯一标明教材版本的。
    这个细节有必要!因为高中艺术欣赏课教材版别有多种,听课者在现场也未持有教材。(某些课题或许是创编内容或引入了教材之外的内容。)
    这份教案的繁简程度也刚刚好!该宣示给听课者的,都作了交代;可以在课堂上即兴发挥的教学语言并未如前面某些赛手那样悉数呈现。
    ——付老师是挺会讲课的一位男老师。
    在课的导语部分,有一段幽默风趣的谈话,让听课的学生不觉莞尔。
    ——付老师的语速是舒缓平稳的,传达出对完全熟记教学内容和可以预测教学效果的充分的自信。
    ——从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我似乎完全找不到可以拿来与之商榷的具体的问题。
    内容安排逻辑性极强,取例典型正好合用。教学过程的推进不急不燥,与学生的交流感也亲切自然。
    希望如果付老师看到这个帖子后,自己来找一找这一节课有可能存在的某些“成功”之中的遗憾。
    作战方案的制定有可能影响实际战斗过程的全貌!
    假如作了某种“自我质疑”的严苛的“追问”,或许执教者本人会得出某些“颠覆性”的结论:
譬如:按“标志定义”→“标志历史”→“标志的类别”→“用途”→“造型特点”→“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要素”→“实例评赏”这样的“教路”来推进教学过程,虽然井然有序,相关知识几乎“一网打尽”,俨然如标志设计的一本小册子的编写大纲。
    那就产生了一个完全可以试作设想的问题了:咱们老师的教学与学生通过相关小册子来“自学”(阅读)或通过网络来自己查询资料岂不毫无二致?
    可否将现在的“教路”完全倒过来呢?即先感知若干实例→产生了探究“标志要素”的求知欲望→进而探寻共性的“原则”→分类/知晓用途→在老师的引导下、完全不借助现成的文字呈现而概括出“标志”的定义(这个“定义”不一定要那么精炼完整,可以由学生真正的体会连缀而成)。
    对标志“历史”的介绍可有可无或可简可繁,因为这一个“点”与课题所标举的主要教学任务关系稍远些,不必让区区一节45分钟的课负载过重。

■《现代商业美术》(第7节课)和《古希腊的雕塑艺术》(第9节课)、《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第10节课)不再详评。
    ——前一节课在进行过程中恰遇承办单位召开会议,喇叭里传来的声音关上门窗也没有完全挡住,这很让我分心,似乎执教老师也因此有些焦燥。
    老师的认真和努力我们是完全能感觉得到的。
    这节课中执教教师放进了太多的图例,个别例子似乎归类不一定“合群”,这让我在试作评议时追寻“课路”显得困难。(假如发放教案文本可能更好些)
    ——后一节课与前面的若干节课给我的印象是一样的,都是课前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找了足够丰沛的现成的赏析“定论”了,然后按序“告诉”给了学生。区别只在于这种“告诉”的技巧是高一些,还是平一些;“告诉”时是完全自说自话的还是“设计”一点儿有“交流/参与”感的课堂“师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不太会有自然引发出来的思考状态,或抑制不止的“我是这么想的”、“我这样认为”的一种急欲表达的状态。
    咱们的课,缺少了对学生答问的再“追问”,缺少了一些思想的张力,缺少了一些探寻与辩驳,缺少了一些不经预约不期而至的困难和波澜。
    老师们似乎很害怕课上得不“顺”。须知最精彩的精彩常常是在遇到这种“不顺”之后的呵。
    在一线作初中语文教师时,我也曾自认为和被认为是优秀的语文教师,但是离开讲台之后的这些年里,我得以有机会总结/反思/追悔当年教育工作的得失(更多的是“思而有悔”的痛苦),从而让自己在观念上试图作出某种超越。
    十一年来,我从小学语文、中小学艺术和幼儿园教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老师们用他们各具风貌的鲜活的教学实践/实例,启发了我,丰富了我的感性经验,促进了我的理性思考。
    湖南师大石鸥先生的《教学病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一书曾带给我许多启发。石先生从教学病理学视角把教学缺陷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和教学阻隔等几个方面。这本书帮助我确立了通过精细的课堂观察、对教学问题进行“问诊”进而试图提出“矫治”“处方”的思路。
    教育注定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更好的一节课一定在未来。
    对教师工作的评判,单以一节课而论其成败,也注定会有某种“测不准”的危险。
    高中艺术课教师群体是达观开朗的一群。
    我想老师们更珍视和看着高中艺术课教师这次历史性的“会师”,更看重亲如一家的友好交流的气氛,更看重从一课而引发的对若干课的重新思考,更看重“难得聚首,又难舍难分”的同行相亲的内心的美好感动,更看重我们无怨无悔选择艺术教育事业的职业信念的坚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9:49 | 只看该作者
孝南区“小学语文老师日常教学生活状态调研”

                           (2009年第一站)



                                                       朋兴乡朋兴小学


调研目的:选取一位青年教师为“调研样本”,尽可能立体化地了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状态,共同思考和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

调研方式
(1)9:20——10:00,朋兴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桂晶老师日常课《综合性学习语言艺术》课堂观摩。[一位老师作课堂实录(见附件1)其余老师侧重课的评价]
(2)10:00——10:30,集体议课。[评课实录(见附件2)]
(3)10:30——11:00,到达现场的小语区教研员,学区教研员,朋兴学区四位小语骨干老师研读桂晶老师提供的日常小学语文的实物资料[备课本、作业本、试卷等,作出业务性的研判,提出学术性建议。(见附件3)]
现场写就一篇自述文。(见附件4)
(4)11:00——12:00,管季超与在现场的朋兴五所小学的语文骨干教师交谈,话题集中在三点:
第一,语文教师要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力求站在尽可能高的视点,尽可能广的视域来研究、实施小学语文教学。
第二,希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能充分利用《教师之友网》的学术资讯,希望农村优秀小学语文老师参与《教师之友网》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通报近期省、市、区小学语文相关教研活动信息。(武汉听课、教学论文评选、网络教研活动)

参加调研人员
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管季超
朋兴学区教研员:涂其国
朋兴桂口小学:宋伟
朋兴涂河学校:陈燕梅
朋兴和平小学:肖艳
朋兴联合小学:专艳霞
朋兴小学:冷先斌(作课堂教学实录)

管季超带到现场的资料:
1、《语文报/书法版》、《书法报/硬笔书法》各50份,分赠各校。
2、台湾一所小学的学生毕业作品集,台湾、香港、澳门教育界同行在小学课外阅读推广方面所作工作的实物资料、原版书刊供参与调研人员浏览研讨。
3、赠涂其国先生一册《新课程问题解决实践研究》、赠桂晶老师一册《语文教学漫议》。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8:57 | 只看该作者
祝站中心小学《春苗》二期系列之童言稚语、101班李娜
春天,梨花开了,苹果花开了,柳树也开花了。小树长高了,小鸟飞回来了。
101班胡沛祺
我爱熊猫,它可爱极了。
熊猫有一双黑亮的眼睛,瞧,它吃竹子的时候还在咕噜咕噜地眨着眼睛。它长着一对圆圆的耳朵,圆圆的鼻子,四只脚全是黑的,毛绒绒的。身体胖胖的,大部分皮毛是黑的,只有肚子是白的。
它走起路来一扭一扭、慢吞吞的,有趣极了。
101班盛斯珂
我最喜欢吃苹果,因为苹果很红,吃起来很甜很甜,很香很香,它的样子圆得像皮球。
101李佳雪
春天来了,小燕子飞回来了,小草绿了。
101班李佩
春天来了,油菜花开了。
101班余文恋
春天来了,油菜花开得很美很美。
101陈冠男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
101班李佩
春天来了,油菜花开了。
101班余文恋
春天来了,油菜花开得很美很美。
101陈冠男
春天来了,桃花红了。
101班乐天
我喜欢吃西瓜,西瓜大大的,圆圆的像皮球。
101余思龙
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回来了,青蛙也醒了,小草长绿了。
101班李家
春天梨树开花了,苹果树也开花了,小草绿了,小朋友们走进了美丽的春天了。
101班沈卓然
春天来了,花红了,小草绿了,小燕子飞回来了。
101班刘佳艺
我喜欢吃苹果,苹果圆圆的吃在口里很香。我还喜欢吃香蕉,香蕉弯弯的吃在口里很甜。
101班田心怡
我喜欢吃苹果,它圆圆的、红红的,吃起来很香;我还喜欢吃香蕉,它弯弯的、黄黄的吃在口里很甜。
101班王梦
苹果圆圆的、红红的,吃起来又甜又香。
101班余琼
我喜欢吃苹果,苹果红红的、圆圆的像小皮球,吃在口里很香。
202余润禾
今天,我放学回家的时候,看见了云彩上面划了一条长长的痕迹,不知道会是什么。我惊奇地问奶奶:奶奶,那是什么留下的?奶奶回答说:这是飞机飞行划下的痕迹。听了奶奶的话,我想: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名的科学家。
202 李登
今天,我与妈妈去田里插秧,来到田边,我卷起裤脚,走到妈妈身边,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拿秧苗,右手往田里插秧,不管怎么努力学都不会,反而弄得全身是泥。妈妈笑着说:“你怎么搞的,像个泥娃娃一样,还是回家去吧。”听完了妈妈的话,我很不情愿的洗手回家了。
202 魏毓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园玩的时候,看见了很多的植物。大树长出了碧绿的枝叶,树上的小鸟出来寻找食物,绿绿的小草也发芽了,人们的菜也长出来了。我觉得这一切真美好呀!
202 余思
今天放学,妈妈来接我,她看上去好像很累,我连忙问妈妈:“你怎么了,病了吗?”妈妈笑着说:“没有,只是没有休息好,明天就好了。”我这才放心了。
妈妈夸我长大了变得懂事了,知道关心长辈。
202 余小涛
今天,我和哥哥一起去河边玩,我看到蜻蜓像一架飞机落在荷叶上,还看见草地上有几个人在捉蝴蝶。我对我哥哥说:“我们捉一只蝴蝶吧。”我哥哥说:“好吧。”哥哥躬着腰,蹑手蹑脚,在后面跟着着它,一下子扑过去,捉到了一只蝴蝶,然后把它送给我,我很高兴地接受了。
小蝌蚪死了,我好伤心
201   余梦文
有一天,我和我哥哥一起去河边玩耍,看见河边有一堆小黑点,问哥哥:“那是什么?”哥哥说:“那是小蝌蚪,真多呀!,我们去捉一点好吗?”我点点头,同意了。就去找了一个塑料瓶捉了一大瓶蝌蚪。
我们带着蝌蚪回家后把蝌蚪放一边,去外面玩了一会,回家之后看见蝌蚪竟都死了,我们觉得小蝌蚪们真可怜,哥哥说:“我再也不捉蝌蚪了!”我伤心地说:“我们再也不要残害生命了!”
小朋友们,你们要记住我们的教训,也不要残害生命哦!



参观动物园


                                               201
程霜
去年暑假,妈妈带我去汉口玩。那天是星期天,爸爸不用上班,带我和妈妈去动物园参观。走进动物园的门前一看,啊!动物园真大呀!我说:“去看猴子表演吧。”爸爸说:“好!”只见一只只猴子正在骑自行车。有几只猴子站着骑,还有几只猴子转圈骑,每只猴都很听饲养员的话。表演得真精彩呀!我真忘不了去年暑假猴子玩耍的情景,就像在我眼前一样!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8:20 | 只看该作者
与祝站镇小小朋友聊天。。。。。
  怎样把文章写得有味?


亲爱的小朋友:
    收到你的来信,我很高兴!
    你问:“怎样把文章写得更有味儿?”告诉你我的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像蜜蜂一样时时积累写作材料
    写文章最怕下笔时没东西可写。这就得靠平时多思考多积累。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一点独特的想法,一件难忘的事情,一种特别的心情……都赶紧记下来。写简单一点儿都可以,要紧的是趁着想写的时候赶紧记下来,储存在自己的写作材料“仓库”里。
   ——像大人给小孩取名字一样,精心设计文章标题
    我有一位好朋友,他的儿子出生之后,全家人想了三天,才想出来一个既文雅又与众不同,涵意深远还好听好记的名字。咱们同学们写文章,当然不可能为一篇文章标题想三天。但总得多想一会儿,让标题既合乎文意,又独特新鲜。
   ——像厨师做菜一样给文章的语言调味儿
    餐馆里厨师做的菜往往比咱们家里的饭菜好吃。这其实冇得么巧!菜都是一样的,厨师会调味儿。有些小朋友写文章就像做菜时忘了调味儿一样,句子平淡干巴。一篇文章有一、二十个“的”,好些句子都用“我”字开头,语文课本上学过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这些给语言调味儿的“作料”都忘了放,那文章肯定冇得味儿唦!
    ——像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一样,精心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开头和结尾
   有些同学写日记、写作文一下笔就是:“今天”,或者“记得去年夏天”。太平淡,又雷同。还有些同学结尾老爱写“这件事让我懂得了……”,然后讲一个大道理,是不是也像套话,让人不爱看呢?
    怎样把文章写得更有味儿,方法挺多的。你先按我的建议试一试,有机会见面时再聊。好吗?
                                             
                                                                                                       你们的大朋友
                                                                                                                                                              管季超 10.30



9#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7:47 | 只看该作者
在教学现场的若干思考


                                            ——从历年“听课笔记”中录出的现场听课札记



                                            ●湖北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管季超



    ●写在前面:作为“教研员”,听课、评课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听课、评课,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状况,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服务一线的水平;通过听课、评课,向一线教师学习求教,深化我们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认识;通过听课、评课,在与一线教师的面对面交流中为一线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专业支持。
    在历年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主要听、评的是小学语文、中小学音乐、美术和幼儿园的课,其它学科门类的课听得很少)我有一种习惯,即边听课边形成书面的评课文字,长则千余字,短则数百字,下课之后即据此为谈话题纲,与一线教师当面交流。如果时间较紧,或一线教师工作太忙,有时就将这个书面评课稿送给作课教师本人,供其参考。十二年来,约有近200份这样的手写书面评课稿留存在我区小学语文、中小学音乐、美术和幼儿园教师手中。
    趁着08年年末工作总结之机,我想将尚存在手中的《听课笔记》中比较典型的一些课例(主要是我个人的现场思考、建议部分)单独录出成一篇专稿,作为《教师之友网》的一篇主题帖,向一线教师汇报。
    在重新整理的过程中,我以目前的认识水平作重新审视,每节课集中到一个“点”上,删减了芜杂和次要的部分,每一则都拟出一个代表该篇评课札记“关注重心”的小标题,以显豁思想,定格当时印象最深、讨论最充分的那一“点”。

    ★《将阅读方法的指导与写作方法的指导勾连起来》
    ●课例:1999年11月,毛陈镇小6(4)班邱明惠老师执教的第十一册P98短文配图(阅读课型)
    ●现场研讨:老师在精细指导阅读方法之后,点了三名女生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口头作文,我很认同在阅读教学中自然地融入习作指导的做法。
    以我个人的体会,凡是善写的人,常常也是善读和爱读的人。读写的结合,是一种最有效益的结合。它会使“如何读”和“如何写”都一下子变得“有抓手”,不空泛,特别有“任务驱动感”了。

    ★《音乐教学也有一个“分解难点、突破难点”的问题》
    ●课例:1999年11月,毛陈镇小谈彩玲老师执教音乐课《踏雪寻梅》
    ●现场研讨:彩玲老师这节课的“课路”是非常清晰的:发声练习→节奏练习(片断)→整条节奏练习→按节奏读歌词→描述歌词意境→放范唱带→教唱并相机提示“顿音”、“渐强、渐弱”歌唱技巧→分解难点,重点练习其中一节乐句→学生合乐再唱→配器演唱→结课。
    印象最深的是彩玲老师将歌曲演唱的难点作了巧妙的分解,整节课生动流畅,老师的教学没有“陡坎”,学生的学唱热情始终饱满投入。
    这样的教法选择是非常适宜的,是教师常规教学的能力达到一定成熟度的印证。

    ★《使用手号是一种好方法》
    ●课例:1999年12月7日上午,车站街范淌小学二年级音乐课
    ●现场研讨:湖北版小学音乐教材中介绍了用“手号”来提示音阶的教/学方法,许多老师(主要是兼职音乐教师)自己不会用,当然也就不能自如地运用于音乐教学中。
    从现场观课来看,老师本人已能熟练地使用“手号”,已进行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训练,部分学生也能自如地“打出”和“判断”手号,整节课因此而变得饶有趣味,课堂里洋溢着一种愉悦的情绪氛围。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移植》
    ●课例:1999年12月7日上午,车站街范淌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省编美术教材第五册)
    ●现场研讨:在这节课中,老师采用将分别装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液体相混之后“变出”间色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新的颜色“变”出来,都引得学生一阵小声的“啧啧声”,教学效果挺好。
    就我所知,武汉乔口区哈汉芳老师早几年在中南六省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使用过这种方法,在省室举行的教研会期间,哈老师给我详细描述过当时赛课的情形。
    可见,好的教学方法有可能被迅速传播开来,为更多的老师“移植”。

    ★《反复记号可以这么理解》
    ●课例:1999年12月8日,车站中心小学黄少波老师执教5(2)班音乐
    ●现场研讨:黄老师是一位音乐素养挺不错的音乐老师。在教到“反复记号”时,他随手在黑板上画了3个小方块,用形象化的方式提示学生:“反复记号可以这么理解,这么记”。
    我对这种特别“图式化”的方法会心一笑。呵,学科之间教法是可以“互借”的。

    ★《合作完成一幅剪贴画》
    ●课例:1999年12月8日,车站中心小学刘芹老师执教5(2)班美术课
    ●现场研讨:在演示了剪刻方法之后,刘芹老师要求学生四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彩色剪贴画,教学效果不错。
    40分钟的教学时间有限,让学生合作完成,能保证学生当堂看到学习效果,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心。挺好!

    ★《老师的教学常常会在自己能力的“最长处”放出光彩》
    ●课例:1999年12月,毛陈镇中胡开志执教初二(四)班美术
    ●研讨:这一年,小胡老师19岁,从广小师范美术专业毕业,回到家乡镇中任教美术课。
此前我已听过不少美术课了,但几乎是第一次见到区内初中美术教师上国画技法课。他在课前自己画了一幅范画,并在黑板上蒙上一张宣纸,现场示范如何画“翠鸟”。一笔一笔,一步一步,详作讲解,现场挥毫,一会儿工夫,一幅大体上准确的临摹孙其峰原作的国画小品就跃然于纸上。
    在临摹过程中,他有意识地将原作作了些微的变动,画题也随之改为《盼归》。
    布置的作业是参照课本上的范图,以半临摹、半创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件国画小品。
    我对这节课作了肯定,也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不管是语文还是音乐、美术,执教教师总是有最大的可能性在他个人能力的“最长处”获得作为“教者”的自信,也最有可能放出光彩来。
    翻看当年的听课本,有我在听课时随手写上的一行字:“拟重点跟踪培养对象”。
    十年过去了,再看到这一行字,我不能不再想一想:这句话显然是落空了。因为再以后,我一直未能有机会与这位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接触,更未听过他上的美术课。据说他后来教过其他的学科,唯独没有再坚持把美术课教下去。
    作为“教研员”,我们的听课、评课活动常常是结合诸如集体视导、常规检查及其他“中心工作”进行的,随机性很大,难以“跟踪”。作为人微言轻的普通教研员,自己的工作要得到实事求是的肯定尚且困难,更难以做到“重点培养”谁。

    ★《音乐想象与唱谱配词》
    ●课例:1999年12月22日上午市实小孙丽琴执教音乐课
    ●亮点回放:孙老师这节音乐合唱课有两个亮点。一次出现在钢琴演奏之后的启发学生进行“音乐想象”;第二次出现在课的后半部分“为曲配词”的环节。
    这是一节设计精巧、颇有新意的好课。
    2008年,小孙老师调市教科院任音乐教研员。

    ★《我们听到的某一课无非也只是一个“切片”》
    ●课例:2002年10月24日在汉光学校(今改名为“体育路小学”)听该校刘老师执教《草原》一课
    ●课后研讨:1、因为时间较为宽裕,课后就若干教学细节问题与执教老师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讨。计有:几处提问的再商榷、一处重点句子的“挖掘”深度、板书似应再工整些,老师的走动不必太频繁等。再举出文中“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一段来例证:汉语句式均齐中又有变化,形成特有的音乐之美。建议老师多指导学生朗读,以强化语感,积累语言。
    2、也因为时间宽裕,一并讨论了“教研员来教学现场听课,可能会有哪些功能?”的问题。计有:教学管理功能、教研科研功能、激励发展功能、教学诊断功能、沟通协调功能、评估考核功能等数种。

    ★《一枚真正的皂荚》
    ●课例:2002年10月,应当时的杨店镇教育组教研员李子芳先生之约,我参加了由该教育组组织的一次赛课活动,听了镇一小、镇二小教师执教的11节课。
    ●亮点回放:二小卢志强老师在讲授《语文》第七册《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让6个学生作“合围”状感受皂荚树的粗壮高大。
    最有意思的是,卢老师从课桌桌肚里摸出一枚长近一尺的皂荚,马上引起学生的兴奋感。
    说实话,何谓“皂荚树”,我这个成年人头脑中也毫无概念,何况小学生呢?
    活动结束后,我应邀作了简短的评课。在与卢老师共进午餐时,又把这枚皂荚索要过来,至今还存在家中。
    由此我联想到另外一件事:1997年夏我在武汉与上海美术特级教师陈寿鹏老师闲聊时,陈老师谈到,美国有老师教孩子画鸡,会真的把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抱到课堂里来。
    如果要附会一点“教育理论”话,这大概应归于“体验”之列了。

   ★《与肖港初中艺术教研组教师集体的第一次交流》
   ●课例:2002年10月18日上午,应肖港教育组教研员肖斌同志之约,我第一次用半天的时间听了肖港   中张秀华(美术)、李国云(音乐)、李永斌(音乐)三位老师的课,课后有比较充分的交流。
   ●思考:1、相对而言,肖港初中艺术课教师配备比较整齐,使“开齐、开足、上好”成为可能。
    区内其它许多初中因师资配备不齐,“开齐”既不可能,“上好”更近于空想。接近8年时间过去了,这种状况似乎并未得到任何改变。我这个所谓“艺术课教研员”难以有所作为,也是有客观条件制约的。
    2、同时担任小学语文、音乐、美术、幼教四个学科的“教研员”,太忙太累。当初将我这个初中语文教师“硬”安排为“艺术课教研员”,所吃过的苦,如今一多半化为了苦涩的回忆。
    您想想看,45分钟一到,音乐、美术教师就等着听你的评课意见,你怎么可能不拼了老命去“恶补”相关的知识呢?要知道,咱是差不多从零起步的呀!

    ★《刘俊丽、邓倩这样的老师是“一校之宝”》
    ●课例:2002年10月11日上午听了书院街西湖桥小学美术教师刘俊丽老师和音乐教师邓倩老师的课。在当时的课评文字旁边,我用大字写了8个字:“艺术教师,一校之宝”。
    ●8年后的思考:小邓老师的舅舅鲁韧超先生是我在东门中学一线工作时的老同事、老兄长,小邓读初中时我就认识她了。这是一位朴实的、工作认真敬业的音乐老师。
    小刘老师曾随我参加过儿童美术教学实验活动,还认真组织过数次学生美术作品的比赛活动,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美术教师。
    因为有了这两位老师,该校音乐、美术课才做到了“开齐、开足”,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专职教师去上课。    但因为各种原因,两位老师都不太可能获得较高层级的褒奖与肯定。
    像她们这样踏实工作,顶起艺术教育一片天的默默无闻的老师还有很多。我称她们为“校宝”。
    2008年,在区“艺教会”成立十周年之际,由我提议,得到教研室领导批准,费了许多时间,完成了对区内一批优秀中小学艺术课教师的表彰工作。
    “起草文件通知—→一次次打电话催交评审材料—→审读材料,确定表彰名单—→再下发评审结果通报文件—→填写奖证—→组织专题的表彰会”。耗费了我前后加起来两周多的时间,电话打了几十个,累得不轻。但想到终于可以用某种方式给一线这样的“校宝”老师以肯定和鼓励了,心里还是挺高兴。
    奖励的“级别”还是低了些,如果能盖上区教育局的大印,更为隆重地给这样做出平凡的但不可或缺的实实在在贡献的普通教师以温暖和鼓励,会更好。
    ▇管季超附言:得暇,我将陆续上传12年来我在一线听课评课的部分札记。采用删繁就简,“回放”亮点,再析疑点的方式,为自己的教研员工作一个侧面作一回顾,拜请坛友审读指正。
    今天上传第一部分。预计最后总数约在100节课左右。
    一线教师朋友收存有我的现场评课札记手稿,可否将原件“借”我复看,补充这个主题帖的内容。
    谢谢!

8#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6:27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12月23日在祝站姜窑小学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研札记


                                                 ■孝南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管季超/撰写



                                                                  ■祝站学区教研员
                                                                      马仲文/校订



    一、调研活动背景:
    1、祝站镇姜窑小学是祝站镇属村小中规模比较大,办学条件比较好,师资队伍水平比较高的一所学校,也是祝站镇所属学校中,除镇小外,我最熟悉的一所学校。数年前,曾应前学区教研员盛文俊同志之邀,到该校与老师们进行过业务交流,对这所学校留有良好的印象。
该校曾积极申报作文研究课题,原任校长和语文组老师们对小学习作教学研究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今天的调研,有了解该校习作教学改进状态的意图。
2、本学期我室《教研活动计划》中由我完成的工作内容中,有“到毛陈、西河、三汊、祝站四学区进行小语教学现状调研”的条目。前三个学区此前已完成(参见《教师之友网》“教研员工作论坛”子栏目)。

    二、调研活动方式
    1、上午8:00到达该校,汇同学区教研员马仲文同志一起完成调研工作,13:40离开该校,到学区食堂就餐(午餐后到另一所村小继光小学探望一位青年朋友)。
    2、为了尽可能将一个方面的问题观察、研究得细一些,我采用的方式是:要求该校教导主任收齐1-3年级学生语文《作业本》、3-6年级学生《作文本》(不作筛选,整建制地),然后逐一浏览、分析,现场写出写实性的调研札记。

三、姜窑小学学生语文作业、习作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一)学生语文课堂作业
    我浏览了1-3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作业(生字)本,获得一个印象:老师们工作上是努力的,作业批改很认真,学生的作业练习量也比较充足。
    该校低年级学生语文作业汉字书写都很认真,这与老师们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我所提的建议是:
    1、不要轻忽老师的批语/批改用符带给学生的心理影响。老师在低年级学生作业本上用红笔写下“要认真”、“要仔细”、“字写好”这些批语时,不妨稍稍放慢速度,把这几个字写好。久而久之,也是一种良好的示范。
    2、咱们学校的老师“创造”了好几种鼓励孩子们的作业批改方式,如划红星、画笑脸、打长长的红对号、写“优”等等,老师们也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订正错别字,这些做法都是挺好的。
    但对学生进行“汉字书写的养成教育”非一日之功,(一种好习惯的养成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乃至十几年,岂能一跗而就?!)我们的指导方式还可以更多元一些,还可以再“细一些”。
    譬如:程天乐同学写“我”、“升”这样的字时,常把第一撇与第二笔连在了一起,撇得很陡。老师可否不采用一页打三个长红勾的方式,而是直接用红笔示范书写一次?或者集体评讲时在黑板上示范一下?
    如陈菲同学写“亿”字时,右边的“乙”弯不起来,老师也不要放过,为其示范一下。
    再如王天奇同学写“器”字时,一连写了6个,都没写好。他将中间的“犬”字放到了下面两个“口”字中间了。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为其作了示范,并批上了“要用心”之字。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小语教师工作之锁细、劳累。同时也想到另一个方面的问题:
    若干年来,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以“赛课/发奖”为多,对教学细节的关注不够,汉字书写教育被遗忘/轻忽。语文教师自身的汉字书写水平也普遍不高。
    有时候,学生作业中字儿写得不好,并非其主观态度上“不认真”,而是没有得到无微不至的、及时内行的指点,不知“如何去做”而造成的。
    作为教师人数相对不多的学校,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如何开展“教师在岗研修”、如何开展“教研组活动”?我们觉得还是选择“微观”的“细得不能再细”的“小课题”来进行研究,比较、合适、对路。

    譬如:
    ——在咱们乡村小学,语文课课外作业如何布置?如何检查?
    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是否采用“集中评讲”的方式比较节约时间?
    人数较少的班,可否当堂(在学生课堂上)完成作业批改?
    鼓励学生写好作业的方式有哪些?一种方式用长了,有“抗夸性”(我们临时造的一个新词)了,是否得采用新点子?
    如其打上一个长长的红勾,不如在一面作业(抄生字)中挑出学生写得最好的那几个字儿,划上双圈,以示褒扬?
    咱们语文组老师在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是否仍需要进行“三笔字”训练?
    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口了一台日本产的电视机,放在工厂的食堂里,这个人“杵”一下,那个人又“杵”一下,一天放好几个小时。但十几年过去了,这部电视没有“垮”。为什么?咱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做的每一个零件都优质。
    好的教学活动也如此,如果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了一定的水平,那么,整体的水平就会相当高,咱们的学生也会终生受益了。
    苛求于一线教师不是我们的目的,作为同行,我们共同勉励,尽量将咱们手头上的活干得漂亮些,扎实些。
    这种提醒是善意的,是并不过分的。

    (二)三到六年级学生课堂作文
    上学期,我先后在毛陈镇中心小学、新华街沿河小学、书院街北池小学进行了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习作教学)现状调研(请参看本站相关主题帖)。本学期,我又先后在毛陈镇小、西河学区、三汊镇中心小学进行习作教学现状调研(均于调研活动次日将《调研札记》上传《教师之友网》)。
    前些年,曾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区小学生习作大赛(通讯赛形式/不收取任何费用!),仔细研读过的学生赛卷在近万份。
    还曾从区实小、城区十三所小学调阅了近200册学生日记本、课堂作文本(均于当日或次日写出调阅感受,随调阅文本一并返还学校)。
    我家中收藏有初中三个毕业班共约200名学生的全部日记册(总数量近千本),均逐篇批览。另完整地收藏了区实小一名学生从小学二年级直至高中的全部课堂作文和日记本,亦逐篇批览。
    作过这一些研究之后,我的感受是:1、作文教学重要!作文教学是目前小语教学中的难点、冷点、软肋,是很多老师指导能力的弱项。作为曾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作过长期探索的教研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足够的能力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支持。

    (三)从姜窑小学学生日记本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实例:
    1、我在一线工作时,进行过持续9年的初中生日记写作训练的教学实验,对指导学生日记“情有独钟”,看到姜窑小学的老师们抱来一大摞学生日记,兴致勃勃地逐一翻看,热情肯定老师们在小学生日记指导上付出的辛勤劳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从中筛选出如下篇目,建议老师们再从中“优中拔革”,附上新评语,由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负责录入,尽快上传专业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学生习作点评”子栏。
    ——建议沈素同学、5(1)班胡妮同学、吴旭同学的指导老师从孩子们的《日记本》中认真筛选出一、二篇代表性习作,经过必要的修改润饰后,附评上传。(或在适当的时候,为这样写日记挺认真,字儿写得又好,文章也蛮有“看头”的孩子出一期板报或采用其他的鼓励方式。“写作尖子生”是应该培养的,有“尖子”,才好就地找到“示范”的榜样,带动所有孩子爱写作)。
    ——管季超认为,在校学生的日记,与成年人的“私密性”的纯为记事、记录个人感受的日记(如《鲁迅日记》)是不同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开放式的自由练笔”(非命题作文)
    我们建议老师们要求学生为每篇日记(至少是大部分日记)加一个标题。
    加标题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是锻炼了孩子们的拟题能力(概括、提炼生活的能力),这是将来走上社会进行实际应用写作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功;二是可以用文题“管住”自己,不至于让日记散漫无中心。三是可以方便老师据题判文。
    我录下了一些孩子日记中的好文题,供老师们在班内评讲时参酌:
    ●杜媛:《爬树》、《用泥巴做泥巴人》、《用饼干玩游戏》
    ●王侣:《徐家田两日游》、《种菜》
    ●程芝娴:《做作业的乐趣》、《老师很辛苦》、《吹泡泡真有趣》
    ●方萌:《学会感恩》、《数学老师生气了》、《第一次挖红薯》
    ●夏晶怡:《补裤子》、《怕蛇》、《逗猪》、《不想长大》、《看到试卷后的心情》、《好吃,耍
            赖皮的梦梦》、《还是上学好》、《小气的大伯》、《毛燥的爸爸》、《我学会了抱抱子》、
           《可恶的程攀》
    ●沈苇:《弟弟终于开窍了》、《姑妈家的狗疯了》。
    ●程艺然:《一只丝毛狗》、《停电》
    ●程琦:《笼物“鸡”》、《三打麻奖》(模仿“三打白骨精”写的连续日记)
    ●徐飘:《和弟弟打架》、《疯起来玩儿》、《好想弟弟》、《这是一个意外》
    ●王新亮:《爬树比赛》、《赢珠子》、《跳房子真高兴啊!》
    ●王婷:《谁是杀狗凶手》
    ●有一些同学的汉字书写比较潦乱,日记也写不长,但我仍从他们的日记本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标题,证明这些孩子关注到生活中一些“可写”的素材,并试图加以表现。“没有不会写作文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看起来有些绝对化,细一想挺有道理。例夏子豪、王盼、沈婉玲、沈闯、易阳、章正、刘莎等同学的日记中也有好的文题。
    假如老师们再加一些指点,这些孩子的日记也同样可以写得长起来,有味儿起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初中教学一线工作时,关注到国内学术界在“写作学研究”领域的若干学术成果,一直通过中国写作学会会刊《写作》杂志等报刊追踪这方面的学术动态,并与中国文章学会会长管金麟先生(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就“文章学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书信往还,进行交流。(寒假得暇,可将当年的交流信函以专题帖形式上传《教师之友网》“理论前沿”栏目。)
    最近十年,我在作文教学研究上有两个“兴趣点”,一个是进行了一个“写作训练个案”的追踪研究;二是关注农村小学生习作中“如何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的研究。
    姜窑小学夏晶怡同学的《课堂作文本》和日记本请指导教师代我收集齐全,作为我向这个孩子借阅,请学校在本学期期末专函挂号寄给我(最好附上指导老师介绍这个孩子各方面情况的文字介绍类专文),我会写出一份《个案研究报告》,上传《教师之友网》“习作点评”专栏,并请人教社《小学语文》月刊(全国小语会会刊)副主编刘捷博士等编辑同志也上网看看,作些指导。
    拜托姜窑小学的同行们好好培养这个孩子。夏晶怡小朋友非常善于从生活中抓取生动鲜活的写作素材,“裁切”这些素材的能力也挺棒!有培养成“写作尖子”的潜质。
    咱们教小学的老师,如果不能为初中贡献学科“尖子生”,是一种遗憾;教一生的语文,教不出几个能写会说的学生,是一种遗憾。
    ●也有许多同学,整本日记全没有“文题”。最典型的是王柳姿、黄思、王英三位同学,日记写得挺认真,甚至不厌其烦天天写上“日记”或“日记一篇”字样。因为没能得到老师的提醒,还没能尝试“为日记加标题”这种训练形式。
    ●和在三汊镇小调研时获得的感受完全一样:学生的汉字书写良好习惯在低年级没有得到很好的强化,书写水平并未随年级提升而提升,反倒越写越潦乱。例如沈壮、沈康、左勇超这几个小男孩,老师们可否在如何把字儿写得工整漂亮上“逼”一下,“手把手”个别指导一下?

    四、与姜窑小学语文组朋友们聊天
    ——我们的“调研”活动是着眼细节分析,是同行间的一种友善的提醒,与“教管”行政方式的“检查”是不同的,仅供老师们改进/优化工作效果时的参考。
    ——一线教师工作的辛劳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无意于苛求,更非“挑刺”。看花易,绣花难,诸事一理。
    但,认真地去干好每一件工作,总是我们(您、我、他)共同所想的。
    我将江苏省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农村学校)杨瑞清同志的一段话抄下来,转赠姜小同仁,共勉之:
    “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
欢迎老师们跟帖讨论,批评指正。

    五、在祝站镇姜窑小学调研之后想到过,但思之不深,思之未明的若干问题,罗列于后,请业务合作者马仲文先生和教育界同仁们,帮我一起思考:
    ——城乡教育失衡的真正原因有哪些?
    ——从“教师立场”来看,我们在农村教师管理上存在哪些不适合教师发展的障碍问题?(“科学量化”式的评价是否完全科学?不是被帮助、被指导而是常常被审视、被指责状态下的“检查”,一线教师是否欢迎?我们对教师的工作“管”到何种“度”比较好?是否应划定一下“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界限,解放教师的创造力,培植“个性化”的教师?既“管”又“导”如何?)
    ——“微型村小”(百余名学生,上十位教师,甚至几十名学生,上十余教师)的教管、教研如何进行?
    ——远程教育资源用得如何?一线教师(小学女教师居多,村小年龄偏大的教师不少)的在岗研修是如何进行的?我们常常只抓“赛课”/“发奖”,关注过教师工余生活吗?老师们是否有书可看,有报可阅?村小教师“得奖”的机会比镇小多,更比不上城区直属学校,如何“平衡”?如何关注在村小工作的有为有志青年?
    ——是按学术标准用人好呢?还是按“是否听话”、是否“围着我转”、是否“能为我办私事儿”为标准用人好呢?“校本教研”的空泛说教与具体到一校的微观操作之间的大片空白由谁来填补?



■附录:


    赴祝站镇继光小学探望青年朋友王晓明时研读该校“首届学生作文竞赛”相关实物后作的札记



■管季超
08.12.24补记



    ——该校校长王小明同志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原在姜窑小学当语文教师。参加“全区小学语文教师现场作文赛”获一等奖,与我有过多次书信交流,后调镇小作教导主任,(期间应我之约,4次编制小语全区统一测试卷)今秋再调继光小学任校长。
    我约马仲文同志专程到继光小学去看看他。
    ——小王同志与另一位青年朋友、教导主任沈敏江同志策划组织了该校首届小学生作文竞赛。10月16日下午初赛,23日下午复赛,3-6年级分别有11、15、11、15位同学参赛。初赛及复赛均提供8个题目供学生抽签写作。文题是半开放式的,附有文题阐释。
    我花了约半个小时细看了复赛获奖卷,整体写作水平不高,但竞赛活动的组织是郑重其事,细致认真的。
    ——该校学生只有105人,教师14位,是“标本式”的“微型村小”。(但在该镇村小中,仍位列第三)目前农村地区这种“微型村小”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如何进行教学管理,颇值得研究。
    ——为节约经费,王小明校长自己亲自安装篮球架,为篮板刷油漆,正在干活儿。我想握握他的手,他满手油污。不想打扰他,鼓励两句,半小时后离开了该校。


7#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5:49 | 只看该作者
一扇别致的窗
                                       一本耐读的刊



             ——喜读孝感市孝南区三汊镇中心小学校刊《小教之窗》



                                                           ●孝南教科所小语教研员
                                                                         管季超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工部的这两句诗中的前一句,把中国传统建筑对窗的美学追求,给了一个非常中肯的概括。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绝不仅仅是为了透光和透气,一扇好的窗,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室主在室中面朝窗时,首要感受,应当是觉得看见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是写意画;“榆柳萧疏楼阁闲,明月直见嵩山雪”,这是工笔画。把窗景当成画,“画框”便须有非常丰富的变化,这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体现得尤其鲜明,“画框”本身极富装饰趣味,透过窗看到的“画”,也随游人之步移而景换,美不胜收。“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是“画”,也是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是“画”,又是音乐。
现代的建筑虽然在材料使用、功能构造、审美风格上已大异于传统建筑,但承续“使窗如画”的优良传统仍是不遗余力的,或者说比前人更重视窗的功能性,更重视窗的美学意蕴。
当年轻有为的三汊镇小校长周雄同志送来该校已印行的八期校刊,嘱我写篇评点文字时,一看到《小教之窗》这个刊名,就觉眼前一亮:好!好刊名!
推开一扇窗,让本校教师的实践智慧传扬开去;打开一扇窗,让小学教育改革的海雨天风飘洒进来。定此刊名,三汊镇小的朋友们是这样的想法么?
翻开《小教之窗》总第一期扉页,看到这样一篇《开篇词》,印证了我的猜想。这篇《开篇词》很短小,不妨全文照抄,以飨读者。
《小教之窗》是展现我们三汊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情况的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您看到的是有关学校管理、教育信息,教研实践、教改动态、教育成果等方面的文章。虽然文章篇幅都较短小,但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从一篇篇小文章做起,就能把学校素质教育这篇文章逐渐做大,达到以“小”取“胜”,由“小”变“大”的境界,以“教科研兴教,教科研兴校”为新课题群策群力,共同谱写新的篇章。
这一篇《开篇词》是我见过的最短小的创刊词了,言短而意长,平实朴质中见豪迈之气。乡镇学校,有此豪气,尢应击节叹赏也。
《小教之窗》第一期印制工艺是简陋的,印数据说也并不多,但栏目设计却很丰富:
《校园通讯》——这是学校教育教学重要活动的“新闻频道”;
《教研论文》——这是展示一线教师实践智慧的“百家讲坛”;
《教例点评》——这是进行微观教学研究的“百科探秘”;
《教坛杂语》——这是让思想火花绽放的“锵锵三人行”;
《教改前沿》——这是立体展示教育创见的“波士堂”;
《下水作文》——这是展示教师文字创作的“子午书简”;
《学生时代》——这是推介本校学生优秀习作的《大风车》。
薄薄一册校刊,运思却如此细密,想来校长周雄和担任具体编务工作的同志是灶上灶下好一通忙乎,费了一番烹炸煮烤的功夫的,想不“色香味形器”俱美都难,正宗的三汊“老锅土菜坊”出品。
从第一期到第八期,每期都有一、二篇文章让我得到启发,一线教师的实践智慧值得珍视。看到笔者这篇评点文字的朋友或许无缘看到这前八期,那就不妨也抄录下来,请您瞧瞧。
就像咱们冇得口福品尝“满汉全席”,听听郭德刚给咱《报菜名》,也享“耳福”啊!
第一期:①《浅谈语文与自然的关系》/作者熊建芳
②《给老师挑“毛病”》/作者周雄
第二期:①《创造性思维训练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作者黄凤兰
②《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作者陈芳
第三期:①《信息技术教育的尴尬》/作者丁险峰
②《和学生一起背书》/作者周雄
第四期:①《第一次走上讲台》/作者江平
②《教学语言要严谨》/作者陈保华
③《备课就是备个性》/作者张祥鸿
④《洒一腔热血,育万千桃李》/作者胡雄艳
第五期:①《合作教育: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六期:①《教师日志》/作者姚少云
②《“情”——课堂教学的灵魂》/作者姚少云
第七期:①《守住一份真诚的期待》/作者李晓聪
②《李金根扫地》/作者姚少云、陈凡
第八期:①《“三心二意”教英语》作者姚少云
②《<轮轴>教学之感悟》/作者江保勤
③《和学生一起的日子》/作者丁琛
各期之中,还有一些素面朝天的朴质之作未及提到,遗珠之憾是难免的。上述文章或许在题材的选择和文题的拟制上更能让人“闻香寻味”,让笔者印象深些罢了,老师们不必介意哈。
限于财力,三汊镇小校刊每期印数并不多,校外人士所知者因此也不会太多。但这本校刊是实实在在起到了类似于大学《学报》的作用,该校的老师们都以能在校刊上刊发文章为荣。
这本校刊有一些自然形成(也或许是周校长、姚主编的匠心独运、妙手剪裁)的特点:
——特别注重以简洁朴实的文字作学校重大事件的实录,若干篇《教学简讯》按时序读下来,俨然已是一段真实可信的“校史”记录。
——特别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例如各期中刊发的“教学实录”、“课例评析”;例如第四期在《热点论坛》栏中集中刊发的四篇关于备课问题的学术探讨文章。
——特别注重推介本校的优秀教师。先后推介了优秀信息技术课教师丁险峰、教坛新秀江平、优秀语文教师管丽彩,能干的女教导主任姚少云。想必还会在以后各期让更多老师走上《星光大道》。
——特别注重立体展示教师的才华与生活情趣。连续有好几期都在封三、封底刊发本校教师的书画创作。
就像参加厨艺大赛的选手做出来的菜,国家级评委也可能严把标准不评满分一样,作为周雄校长的工作合作伙伴,年长于他的老兄长,我也咬着牙齿,来把这本校刊扣上几分,激励他们再上层楼:
——校刊中有些文章朴质可爱,但如能再作推敲提升,投将出去,说不定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一下子就把公开发行的教育报刊编辑的眼睛“点亮”了,老师们评职称有个“硬件”,外校、外地的同行又受启发,还扬了咱们孝南区的名儿,岂不更好?
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基于实践而构建起来的对教育的理解与看法,也就是他们的“教育思想”;老师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教育案例,是他们独特的个人经验,都是值得珍视的。不同水准的教师,都有“言说”的权利,一线教师在新课改进程中要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不能“失语”。
一线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加之或许常常找不到恰当的表述方式,导致大量的零星的经验和可贵的实践智慧“养在深闺人不识”。学校领导和专业教研人员携手为老师们提供些专业支持,是责无旁贷的。
——或许是具体负责编务工作的同志工作太忙,阅读视野有限,《他山之石》类栏目所选参阅文章有些并非上品。
这也好办!笔者以后读书看报时多留心,发现好文章就寄到三汊来,谁叫咱是周校长的朋友呢?
在区教研室工作十年间,我一直在为强化一线教师职业/专业基本功而鼓与呼,在小语优质赛中加入“笔试”环节就是这种努力的一种标志;也一直在为倡导学习教育理论鼓与呼,在各乡镇应邀开讲过的若干专题讲座就是这种努力的一种体现。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何况我这样人微言轻的人呢。但改变,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发生,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事实就是事实。
这种改变还会更大。您信不信?我是坚信不疑的!
——印数太少,单册成本工价必然高,这是印刷业的通则。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增加点印数,让《小教之窗》成为一张物美价亦廉的学校“名片”呢?
一桌子好菜,只请几个人来尝,厨师的好手艺就埋没了哇!怪可惜了的!
借着评点《小教之窗》的机会,也想和农村一线教师朋友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1996年10月,笔者在反复申请多次之后,从区教委办公室来到向往已久的区教研室,(“研”这个词很打动人啊!)从那时起,我就立定志向要为一线教师服好务,做一名称职的教研员。
十年间,我一天也没有放松过自学读书;十年间,我从对美术教育一无所知到成为在全国儿童美术教育“圈子”里有一些名气的研究者,付出的时间、精力乃至财力差不多都感动了我自己;十年间,我本着讲正气、讲原则、讲学术标准的自律要求尽力去完成每件工作;十间年,我始终把基础一线教师的需要放在首位,与各校同仁真诚交流。我无愧地说,我是一直在努力着的,是勤勉的。
但,十年过去了,静静地想一想,盘点一下,称得上“成绩”的也实在太少。我苦恼于自己没有多少好办法能切实有效地助推一线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这个“教研员”其实离“称职”也还有很大距离呵。
老师们,你们能帮助我实现“做一个好教研员”的心愿吗?
或许是笔者太珍惜与一线教师的交流机会,或许是与三汊镇小的朋友们在工作中建立起纯净的友情,不知不觉一口气写了这么长。好!打住,不再写了!
请读者朋友们上座,品尝这一期——《小教之窗》彩封第九期!
“九”是个好数字呵!“九”——“久”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必见成效!
一定的!



                                                              2007-11-21八时于灯下

6#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5:07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在细节中彰显变化

                                                                   管季超


  2000年9月初,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厚厚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这是当时最新最全的汉英双解辞书。
  《中国青年报》记者江华细心地发现,该词典新增词条4万多个,新词汇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记者对社会变化的敏感确实超乎常人。其实我们只要稍稍留意一下身边的生活,也不难发现——最近20多年,我们的生活几乎在每一个细小的方面都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的格外引人入胜之处,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平淡从容;不在于宏大壮阔,而在于开始关注普通人的需要;不在于层岚叠嶂,而在于润物无声。
  让我们将视线投注到教育,拈出那些最炫的细节,看看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先看看高校里那些变化的细节吧:
  ——“偏才少年”满舟和韩寒均因在17岁时写出20万字的著作而引起社会关注。满舟著有《黑客攻击防范秘技》,并担任三家网站的CEO,复旦大学将满舟招为保送生。该校认为对一些有特殊潜能的学生,需要加以关注、挖掘和培养。该校同时欢迎韩寒旁听学校任何一门课堂。
  ——“南开大学首届大学生写作学学术研讨会”从筹办、组织、主持到报告人都是该院文学院学生,而不少听众则是该校教师和邀请来的专家。
  ——17名已成为企事业界精英的复旦大学校友受聘担任母校素质拓展“师友计划”第一批导师,帮助学弟学妹规划人生发展道路。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有一个“创新基金”,凡课余时间有兴趣搞科研课题的本科生均可申请,进入这一基金的学生,不仅可以使用教师和研究生专用的实验室,每年还能获得2000元的资助,用于实验和撰写论文。
  如果青年人都把大学视为精神文化圣地,在其间锻造独立人格,丰富心灵,提升创造能力,我们的民族就积蓄了巨大的精神势能。
  发生在高校的这些生动细节,与中小学校园里的变化细节颇为默契:
  ——清华大学附中阎梦强老师送给学校校庆85周年的一份“厚礼”是学校为他出版的论文集《中学化学教育文集》。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今后会成为教师管理者必须首先建立的基本观念。
  ——2000年,上海、北京的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两地为名师设立“工作室”的消息。虽然慢了好几拍,《武汉晚报》去年12月16日,还是刊出了《我市明年成立“名师工作室”》的短讯。
  纯属为了好玩,笔者近十年来读刊读报随手留存的各地招聘教师的广告竟然达到上千家。广东(深圳)等南方城市占绝大部分,也有新疆和西藏等西部地区。不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现在的“孔雀”,东南西北都可以飞了。
  ——2004年1月1日,《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始实施。3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新中小学生《守则》、《规范》,将原《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新增了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时代特征鲜明的内容,与之配套的是更为详尽的《行为规范》。
  十几年前,年仅14岁的少年赖宁为扑救山火力竭牺牲,作为“见义勇为”的少年英雄,他的照片被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挂在校园。十几年后的今天,教育界为“赖宁照片该不该摘下?”引发争论。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切莫以为这是无奈的感叹,其实它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具有时代特质的一代新人正在成长。直面变革的挑战,还是僵化守旧,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作出的诀择。
  四川泸州梓桐路小学刘川校长发现:“坐地上的孩子很快乐,接嘴的孩子最聪明。”从1998年起,天津市河西区卫东路小学为减轻学生负担,在小班化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无课桌、无书包、无家庭作业的“觅食教育”。北京建华学校教室的三面墙都设计成写字板,学生可以即兴在上面写字绘画。福州三中的老师们认为“与其抄作业,不如开天窗”,鼓励学生暴露学业不足。黑龙江省一所村小双榆树小学与城里学校不同的是,校园的“花园”不种花,不种草,稻谷是惟一的品种,该校老师认为,农村学校不能只追求升学率,城乡不宜用同一教育模式。男女生分班教学,男女分校已屡见报道。
  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被宽容。变是永远的不变:
  成都西川中学初二(2)班的家长会上,老师、家长、学生坦诚沟通,领到奖状的孩子和家长一边发言一边抹眼泪。昆明金康园实小不设班主任,班干轮流当。淄博一中用ISO管理学校,学生自己创作的名言上了灯箱。杭州韶山中学初一(2)班30岁的班主任洪建斌“胆大妄为”,将班级管理全面“社会化”,班长竞选组阁、卫生区包干拍卖、教室设施承包、自办市场纳税、图书租赁筹资……
  我们没法不感叹,教育的变化虽然不及经济生活的变化那么迅猛,但也与整个社会变革大潮一起澎湃向前。以人为本,让学校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地方,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学生的个性,师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才可能得以展现。转变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宽容多样化的教育改革探索,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让我们再关注一些鲜活的细节,或许会得到更为丰沛的启示:
  ——在北京27中礼堂,中科院院士朱森元对向他提问的学生说:“你提的问题很好”。《中国青年报》2000年11月9日以《中学生“舌战”科学家》的耸人标题刊发新闻特写。北京80中学生小孟因研究“潜在危险小行星2001YB与巨蟹D座流星雨”获得第23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市长奖”。北京市昌平区“乐园杯中小学生教室设计大奖赛”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学生荣蕊早有“在童话般的教室里学习成长”的愿望,这下至少可以在设计稿中提前实现了。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不屑答只要求判断是非的问题。北京九中高二学生于亦萌发表文章的题目居然是《大人其实什么都不懂》。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初二学生紫华凌对《物理》课本中涉及“回音壁”的内容经过反复实验,提出质疑,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著名科学家关定华来信予以确认。
  像这样有批判意识和独立见解的学生将来会随“校”可见。因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宽容不同的见解和“另类”的选择。广东足球专家黄渊通过记者发出的呼吁“要保护足球少年的个性”,《中国青年报》以《个性无罪》配发点评短文。
  ——现在的孩子接受着比前代人更为严整、多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北师大附中学生每周一下午会到校礼堂听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职员上“商业道德”课。北京汇文中学和清华附中的9个高二学生发起网络连续剧创作赛,吸引了众多电视和报纸媒体的目光。笔者18岁时第一次出省旅游,而今,济南市花园路三小六年级学生李小楠和北京中古友谊小学学生李想代表中国儿童“飞”到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儿童大奖”作评委,有不少孩子干脆在小学、初中就走出国门,负笈求学。
  ——我们用不着过分担心独生子女“长不大”。其实他们深知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全球各地2500万人在学中文,日本出资让青年学生到联合国各机构“义务”打工,已足以警醒他们要发奋自强。
  读者朋友对前些年“中日学生夏令营”引发的讨论不会淡忘,也一定会对媒体报道的各地中小学开展“磨砺教育”和“野外生存课”的活动拍手叫好。
  随着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的教育会面临更多变化之莫测与选择的艰难。
  我们常常不能不正视教育发展的种种困难,心生一份沉重、一份责任。
  笔者在铺陈上述细节时,去取之间,力图放进一种眼光,带入一份思考。相信读者朋友也会有各自不同的但肯定会有意义的解读。
  参天大树萌生于幼苗,关注变化中的细节,细节中的变化;回望变化中的我们,思考该如何作出新的改变,一定会很有益处。您以为呢?

  附注:上文发表于2005年5月17日《孝感晚报》的《季超视点》专栏。


5#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4:43 | 只看该作者
开在村野的春花





                                                       ■孝南区教学研究室管季超





  孝南区目前仍是农业为主的县区。
  全区工作的重点是"三农问题"。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村教育。不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而在农村教育中,由于受到教育管理(检查、督导……)体制的制约和一时难以克服的现实困难,"村小"常常有可能被遗忘在较高层级的教育行政、教学研究主管机关的视线之外。
  村小的生存、运行存在哪些困难,村小教师有哪些工作和生活中的迫切需求。村小如何适应生源减少的新形势,村小教师的业务提高和同侪合作该如何进行……都是应该直面的课题。
  群益小学是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学术合作愿望的一所村小。
  这所学校有一种自强不息的"气场",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教师将困难掷于脑后,将责任担在肩上。让我们对这所学校的教师群体油然而生敬意。
  我在最近半年中三次到过该校,享受一线教师朋友们纯净如水的同志情谊。故乐于借小报之尾一块隙地郑重推荐鲁凤华、刘敏、鲁勇、李力刚四位同志的文字,希望大家都以赞赏的眼光欣赏这一丛开在村野的春花。


                                                          2008-6-1
  (此文为管季超同志为卧龙学区群益小学校报《卧龙潭教育》总第九期所撰编后语)


4#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0:34:15 | 只看该作者
悠悠古镇 皎皎新星


            ——致家乡毛陈高中《新星》校刊主编的一封信(节选)



                                                           ★孝南区教研室 管季超



  感谢学校各位领导和《新星》编辑部同仁热情相约,得有机会回家乡参加此次“《新星》编务工作研讨会。”
  我觉得,继续办好《新星》校刊至少具有如下意义:
  ——继续办好《新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需要。
  教育文化学者认为,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一定的文化环境,具有习染、塑造的教育功能。
  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之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即为“校园文化”。简言之,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呈现出来的精神气质与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当然可作多方面的努力,但办好《新星》,无疑会使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获得一个很好的着力点,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可以造福于今日之学子,也可以传之久远。
  ——继续办好《新星》,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母校意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出自名校的学生往往比较“牛气”,乐于主动道出毕业于何校。名校更容易让师生有归属感、光荣感。
  我把这种现象姑且称作“母校意识”。(一个让毕业生羞于提及的学校,怎么会是一所好学校呢?)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热烈隆重的仪式欢迎来校的新生,给新生一种强烈的第一印象:“呵,这里是我的母校,能在这样的学校上学是多么光荣啊!”
  近几年,我兼任湖北美术出版社《小画家》杂志的编辑工作,受托组稿,去过北京、长沙、郑州、广州等地的二三十所民办学校,这些学校创校时间不长,但几乎都有校旗、校徽、校歌、校服,印刷精美的校刊。为什么?为培育学生“母校意识”。
  母校意识的核心是光荣感、自豪感和热爱母校的感情,有了这些,会增添沉重奋进的动力。
  ——继续办好《新星》是醇化校风,形成办学特色的需要。
  社会、家长评价一所学校,往往一言以蔽之曰“校风好”或“校风不行”。可见人们最看重的是校风。
  校风即学校风气,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稳定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尚。
  优良校风是长期教育和营建的结果,一但形成,又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优良校风是坚持严格管理的结果,一理形成,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管理力量,对学校全体成员产生凝聚力、约束力、激励力和同化力。
  精心办好校刊,充分发挥其综合效能,积以时日,一定会对醇化校风直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一所学校,如果有一二方面与众不同又特别“出彩”,即为“办学特色”。特色的形成过程,是全校师生积极进取的过程,是学校“个性”形成的过程。
  ——继续办好《新星》也是以积极的姿态塑造学校良好的公众形象,美校誉、广生源的需要。
  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与全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学,必须有公关意识、品牌意识、经营意识。
  ——继续办好《新星》,更是服务语文教学,培育文学新星的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4 03:02 , Processed in 0.1653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