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实验学校教师学习“原课堂”理论/实践‘原课堂’相关资讯网辑

[复制链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6:24 | 只看该作者
作业二:找一个学生谈一谈对你的哪一节语文课印象最深?【受邀学生:蒋诚朴,以下简称“生”;时间:2011922日下午,语文办公室。】 师:我要做一个调查,请你如实回答我的一些问题哈。谢谢哟。
生:好的。
师:我教你们已经一年多了,你回忆一下,在所有的语文课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节课呢?
生:(思考了一会儿)应该是《浙江潮》吧!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篇文章写浙江潮很有气势,我以前去过杭州,亲眼见过浙江潮,当时就觉得很震撼,只是自己写不出来。这次读到这篇文章,觉得作者真棒,把我当时看到的场景又再现了出来。
师:那就是说,文章内容让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
生:应该是吧!
师: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原因让你对这堂课记忆深刻呢?
生:因为我喜欢浙江潮,所以,您上课时,我就听得特别认真。一点都没有开小差。
师:你能说说,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你自己觉得做得最好的是哪一个方面呢?
生:我觉得我读“潮来之时”这一个部分读得特别有感情,我是真的读得热血沸腾呢。
师:很好,看来一篇好的文章真的就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啊!对于这堂课,你还有哪些特殊的印象吗?
生:哦,还有,这节课你给我们补充了很多资料,有关于大潮是怎么形成的资料,当时你还给我们画了示意图;还有,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让我真正弄懂了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能成为“天下奇观”,也让我仿佛再去看了一次钱塘江大潮。
师:看来,今后的课堂上,我应多注意收集资料,用更形象和直观的方式,让你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老师也提醒你,其实有很多资料你们完全可以自己通过书籍和网络查找到,尽管对我们住校生来说,查资料的条件要差一些,但只要利用好周末,做好提前预习和查阅单元资料的工作,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生:就是。
师:很感谢你的配合调查,也期待你今后能随时主动跟我谈你的学习心得,好吗?
生:好的。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5:56 | 只看该作者
(二)找个学生谈谈对你课堂印象最深的地方。

                    刘燕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去找了个学生了解他们对我课堂的评价。当我问到她对我课堂最深的课是那节课时,那个小男孩一脸茫然,挠了挠头,然后摇摇头,说记不得了,一溜烟就跑了。我很受“打击”,但是反过来一想,当李老师让我们自己寻找自己觉得最精彩的课堂环节时,我们不也是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两个其实也不是那么精彩的片段吗?说实话,我不知道是为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我记不住,不知道为什么学生没有印象。往悲观方向看,那是因为我没有上过什么精彩的课,以至于自己和学生都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稍微乐观一点,就是课堂没有什么创新变化,千篇一律的程式,所以学生都习以为常,或者麻木了。

我又去找了第二个学生。对话如下:

T:嘟嘟,今天老师要采访采访你,你能快速搜索一下大脑,看看老师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哪一节?

S:最深的一堂课?(摸头)

T:或者是哪一个环节。

S:哦,我觉得上《飞向月球》那一刻最有趣。

T:为什么?

S:因为我喜欢了解关于月球的知识。

T:哦,那你指的是课堂的内容让你觉得有趣。

S:是的。

T:那能说说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哪些地方处理得好,让你很感兴趣呢?

S:我觉得就是您让我们模仿航天员在空中捕捉食物的地方很有趣。

T:为什么?

S:因为大家在模仿的时候动作很搞笑,很有趣。

T:那你是觉得同学们的表演有趣对吧?老师这样做好不好呢?

S:好,因为课堂更有趣,同学们就更喜欢。

T:那你觉得老师的课堂什么地方可以改进一下?

S:就是更有趣一些。

T:所以你觉得以后老师的课堂上也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对吧?

S:是的,比如读书的时候可以让一个组读一段,小组内成员接龙读,没接上就全组读一遍那一段。

T:谢谢你,帮我出主意。

S:(笑),没关系。

哎,第一次谈话结束,但是总觉得自己在谈话的时候不知道还可以问什么,看来以后要思考的东西很多,不过我觉得从学生的身上去了解我的课堂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了,让她们觉得老师很重视他们的看法,也能从交流中多去了解孩子的喜好,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5:2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作业:
         
一、我会与学生交流:

1
、你觉得语文课哪些内容有意思?
      语文课堂内容很丰富,有知识性的,有情感性的,还有思维的锻炼,不同的学生可能对不同的内容感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尽量有针对性的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调整,并有针对性地提问。比如:对思维上不自信、不积极的孩子就要降低问题的难度,并特别注意评价的语言,让孩子在思维中找到自信,不是让他们老师跟着优生的屁股走。慢慢地,不感兴趣的也渐渐产生兴趣。
2、你对语文课本有什么看法?
学生每天都在循着课本的序列学习,让学生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来看待教学内容,孩子的思维方式就产生了变化,如果进一步说下去,孩子对课本的认识可能会更深入。
3、五年级了,我们的预习应该做哪些工作?
到目前为止,学生的预习仍然是被动的,一方面是主动性的问题,一方面是预习的思维没有形成,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预习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去思考,先从思维的主动性开始吧。
  二、找一个学生谈谈对你课堂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
A:老师
B:杨孟臻


A:杨孟臻,我要完成作业,要请你帮个忙。
B: 哦,我还以为我又犯事儿了呢!
A:我记得从开学到现在,我找你都不是因为你惹事吧,好像都是正事哦?
B:上学期,后遗症。(开心一笑)






A:上了这么多语文课,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环节?
B:我印象最深的啊?
A:恩,举个例子。
B:恩。。。比如说嘛《唯一的听众》分段、写段意,大家都来凑。
A:能不能具体谈谈?
B:嗯,《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比较长嘛,要一次分段、概括段意全对就比较困难。所以大家就一起来说,这样子就比较容易一些。
A:我不记得大家是怎么凑的了,能不能举个例子,帮我回忆一下?
B:嗯。。。比如第一段嘛,周佳骏概括段意不够完整,他概括到了“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他把前面的凑出来了,我们就可以把后面凑出来,再揉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子就比较简单。
A:那完了,考试没得办法凑嘛,要自己凑自己的,咋个办呢?
B:可以凑啊!
A:嗯?
B:是可以嘛,考试的时候就如果这段太长,就自己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凑,然后再揉一下,这样子就简洁、完整了嘛。
A:你有没有不同意大家凑的结果的时候?
B:嗯。。。比较少,有时候有。
A:那那个时候,你会不会把你的不同想法提出来喃?
B:会啊,有时候不一定只有一种分法塞。
A:嗯,是的,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
B:这个办法很是好啊,可以请你给小朋友推荐一下。但如果考试的时候老用这种办法,会不会有点慢?
A:嗯。。。是比较慢,但是比较保险啊,不会掉。
B:呵呵,逗你的,我觉得如果你坚持使用这种方法,用不了多久,你的概括不仅会完整,速度也会提高的。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4:38 | 只看该作者
十个回合的问答

汪小容



A:老师

B:学生王俊华



背景:上完《唯一的听众》之后,我和孩子进行了十个回合的对话。具体内容如下:

A:上完这节课之后,你认为这节课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兴趣?

B:我觉得对这篇课文内容是真是假的讨论让我很感兴趣。

A、为什么?

B、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

A、为什么你觉得这样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呢?

B、因为很多时候要想找出它的不真实,必须得认真读书、仔细思考才行,而且要找到根据才行,不能乱说。

A、要你现在认为《唯一的听众》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B、(孩子犹豫了一会儿)我还是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

A、刚才大家在课堂上都交流了,觉得这个故事从课文的十三自然段“老人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奏”以及书中的插图发觉这个故事不太真实,为什么你还是坚持它是真实的呢?

B、(孩子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思索了半晌)因为老人保护了他的自尊心。A、那你是希望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真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B、因为我觉得文中的老人善解人意,而且我不想看到虚假的故事。

A、那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其实是文中这个老人的形象让你相信这篇文章是真实可信的。那么你平常读书的时候,你会去质疑故事的真实性吗?

B、会,但是一般情况下都发现不了。

A、你觉得自己发现不了的原因是什么?

B、可能是没有认真阅读吧。

A、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对书中的作者怀有一种崇拜感,让你从来没有认真想过书中内容的真假?

B、我觉得作者和我没有什么不同。

A、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以后你看书会琢磨它的真实性么?

B、应该会吧。




问答题:如果让你提问学生交流,你会问学生哪些方面的问题?举例说明。

我觉得在一般情况下:


第一,我会问,这篇课文大致写了一个什么内容。比如在教学《红树林》的时候,首先请同学们读课文,正音,接着,我就问,这篇课文大致写了一个什么内容。目的是让孩子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其次,我经常会问的是你觉得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课文与主题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比如在教学第二单元时,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奇观,我上完所有课文之后,问孩子们,《雅鲁藏布大峡谷》《红树林》以及《浙江潮》是三篇完全属于不同题材的课文,为什么要把他们归纳到一个单元,而且主题是“奇观”。孩子们通过思考这个问题,更好的理解了编者的意图,也帮助孩子梳理所学内容。

    另外,在问题上面我也经常会追问学生。比如在教学《浙江潮》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告诉孩子,在描写事物的特点时应该与我们常见的事物进行对照,这样能让读者有更清楚的印象。结果这时候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作者写潮高两层楼,而在潮头西去之后,却写江水上涨了六米多?

    面对学生的发现与质疑,我很高兴孩子能够找到这样的不同之处(当然在备课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接着我也以一个不懂者的身份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说这样可以做到描写不重复,而且更清楚。我追问,为什么这样更清楚,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孩子们独立思考,积极讨论,然后进行交流,他们才明白,这是因为在潮水到来之时,人们的视线关注在潮水本身上,所以这个“两层多高”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而后来的“六米多高”是有根据的,一般江边、河边比较值得关注的地方都有水位观察标尺,潮水退去之后,人们还舍不得离去,这时就发现标尺的水位涨了六米多。

    孩子们从这个小小的描写细节中发现了写作的真实性。他们也觉得以后在观察中要更加细致,描写更加准确才行。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4:04 | 只看该作者
作业(一)如果和学生交流自己的课堂教学,你会和学生交流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1、你最喜欢老师怎样的教学方式?

我曾经问过我们班的学生这个问题,其中有大部分孩子说,最喜欢老师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他们会觉得非常形象直观。如一个男孩在上完《红树林》一课后告诉我,因为我给他们展示了几幅红树林的照片,他就理解了什么是“盘根错节”、“栅栏”,真正觉得红树林是一个奇观。又如我在上《丑小鸭》时,让学生配乐朗读。因为所选的音乐如泣如诉,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深切感受到丑小鸭的可怜,不少人潸然泪下。

2、你对老师的课堂还有什么希望?

当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居然很多孩子说希望我多提些问题,让他们都有机会回答。说实话,到了高年级,孩子们在课堂上还有这么强烈的发言欲望,让我很是感动。也有一些孩子说希望不要总是请那几个发言积极的孩子。针对这个回答,我告诉他们,你们自己要争取,课堂有教学任务,你们的反应如果慢了,机会就只有多给那些思维活跃的同学。

作业(二)找一个学生谈一谈对老师的语文课堂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

今天我找来我们班的朱朱同学,问他对老师课堂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我本来以为会是哪篇上得精彩的公开课上的环节,可是他却立即回答:“阅读提纲!”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师:小朱,请过来下!

生:什么事?杨老师。

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

生:问嘛!

师:你对我课堂上的哪个环节印象最深?

生:列阅读提纲。

师:为什么?

生:因为提纲很难归纳,到了六年级要自己写。现在杨老师教我们写,我们现在一定要学好,以后就简单了。

师:你早就知道六年级的要求了?

生:是的。

师:谁告诉你的?

生:我和一个好朋友在一起做作业时知道的,他读六年级了。

师:所以你现在学得很认真?

生:嗯!

师:真不错!。

生:我每节课都认真听了的。还有其它的重点也很注意。

师:我也觉得你最近上课很认真,很爱动脑。

生:谢谢!我会继续努力的。还有问题吗?

师:没有了。继续加油!谢谢你!

生:哦。那杨老师,再见!



(筱画)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3:32 | 只看该作者
作业一:如果让你找一个学生谈自己的课堂教学,你打算问哪几方面的问题?



答: 说实话,刚刚走上教学之路的我,还从来没有找过学生谈自己的教学,没有找过学生来评价自己的课堂。但我想,通过这次作业,我会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1、你喜欢这节课吗?

    如:今天我们上了《天马》,你喜欢这节课吗?为什么?

2、你觉得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如:上了《天马》,你有哪些收获?



3、这节课老师提的问题,你是否都知道老师在问什么呢? 如:这节课老师提的问题,你都明白老师的意思吗?

      如果学生说有些不明白的问题,就让学生提出来,是哪一个?




4、这节课,你最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





5、这节课,你不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





6、如果你让你来当老师,你会怎样来上这节课呢?(当然这个问题应该是问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




作业二:请找一个学生谈谈对自己课堂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哪一个环节?

答:

T:你觉得我们上的语文课当中,哪一堂课给你的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S:(孩子思考片刻后回答)——应该是上学期上的《飞夺泸定桥》。

T:《飞夺泸定桥》?

S:恩

T:为什么觉得印象深刻呢?

S:因为当时,你讲的非常激情。然后,把那个文章讲的淋漓尽致,我觉得讲的很好,印象很深刻

T:好在那里?

S:把这篇文章所有意思都讲出来了,还有很多细节,让我们很投入。

T:那你觉得哪个细节(环节)让你印象深刻?

S:就是当时看视频的那个环节,之前讲也讲彻底了,我们整篇文章都理解了,再看这个视频,我们的感受就更深刻了。还有,就是那个环节,我们边看,你边讲解。我们看到了当时的那种激情和勇敢。

T:看到了,也感受到了,那那节课你读到了没有?

S:读到了

T:读到了什么?

S:先是读到了敌人的那种邪恶,我们很气愤。也读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他们那种奋不顾身,而且但是很情急,是在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还奋不顾身地冲进熊熊大火,抢渡泸定桥……

T:那你觉这这堂课与其他语文课有什么差别吗?

S:差别就是这节课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而且他们在赶往泸定桥的时候,不吃饭不休息也拼命地赶,他们还很遵守命令。我要学习红军的那种精神。对了,那堂课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做批注。你教了我们怎样作批注。

T:那我们学了这么多课文,那你怎么单单对这篇课文印象这么深刻呢?

S:我觉得,它有点儿对比的感觉,写了敌人的极恶,又写了红军战士的勇敢和正义。而且这篇文章中还用了一些修辞手法,用的很精练。

T:你觉得这篇课文写的好,那对于李老师上的这堂课呢?

S: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不断地让我们自己来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还记得那堂课很多人都争着来谈。

T:那你喜欢怎样的课堂呢?

S:我喜欢老师讲,然后让学生自己来主宰,自己的感受可以自己说出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2:40 | 只看该作者
作业一:如果让你找一个学生谈自己的课堂教学,你打算问哪几方面的问题?



答: 说实话,刚刚走上教学之路的我,还从来没有找过学生谈自己的教学,没有找过学生来评价自己的课堂。但我想,通过这次作业,我会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1、你喜欢这节课吗?

    如:今天我们上了《天马》,你喜欢这节课吗?为什么?

2、你觉得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如:上了《天马》,你有哪些收获?



3、这节课老师提的问题,你是否都知道老师在问什么呢? 如:这节课老师提的问题,你都明白老师的意思吗?

      如果学生说有些不明白的问题,就让学生提出来,是哪一个?




4、这节课,你最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





5、这节课,你不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





6、如果你让你来当老师,你会怎样来上这节课呢?(当然这个问题应该是问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




作业二:请找一个学生谈谈对自己课堂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哪一个环节?

答:

T:你觉得我们上的语文课当中,哪一堂课给你的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S:(孩子思考片刻后回答)——应该是上学期上的《飞夺泸定桥》。

T:《飞夺泸定桥》?

S:恩

T:为什么觉得印象深刻呢?

S:因为当时,你讲的非常激情。然后,把那个文章讲的淋漓尽致,我觉得讲的很好,印象很深刻

T:好在那里?

S:把这篇文章所有意思都讲出来了,还有很多细节,让我们很投入。

T:那你觉得哪个细节(环节)让你印象深刻?

S:就是当时看视频的那个环节,之前讲也讲彻底了,我们整篇文章都理解了,再看这个视频,我们的感受就更深刻了。还有,就是那个环节,我们边看,你边讲解。我们看到了当时的那种激情和勇敢。

T:看到了,也感受到了,那那节课你读到了没有?

S:读到了

T:读到了什么?

S:先是读到了敌人的那种邪恶,我们很气愤。也读到了红军战士的勇敢,他们那种奋不顾身,而且但是很情急,是在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还奋不顾身地冲进熊熊大火,抢渡泸定桥……

T:那你觉这这堂课与其他语文课有什么差别吗?

S:差别就是这节课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而且他们在赶往泸定桥的时候,不吃饭不休息也拼命地赶,他们还很遵守命令。我要学习红军的那种精神。对了,那堂课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做批注。你教了我们怎样作批注。

T:那我们学了这么多课文,那你怎么单单对这篇课文印象这么深刻呢?

S:我觉得,它有点儿对比的感觉,写了敌人的极恶,又写了红军战士的勇敢和正义。而且这篇文章中还用了一些修辞手法,用的很精练。

T:你觉得这篇课文写的好,那对于李老师上的这堂课呢?

S: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不断地让我们自己来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还记得那堂课很多人都争着来谈。

T:那你喜欢怎样的课堂呢?

S:我喜欢老师讲,然后让学生自己来主宰,自己的感受可以自己说出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2:09 | 只看该作者
作业一
课题:《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在上完了《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后,请你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课。
1这篇文章比较长,在理清楚了全文条理后,我们在学习人物语言上,抓住三次对话,你觉得这个环节设计如何?
2 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上,抓住了老人三次“平静地望着我”来体会,对帮助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孩子们,在上完了《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后,请你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课。
1这篇文章比较长,在理清楚了全文条理后,我们在学习人物语言上,抓住三次对话,你觉得这个环节设计如何?
2 从人物的动作描写上,抓住了老人三次“平静地望着我”来体会,对帮助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业二
课题:《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在上完了《唯一的听众》第一课时后,请你来谈谈你的体会。
生:这篇课文比较长,但是围绕着作者与老太太的三次对话,从语言上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他得到老太太的鼓励,由原来的没有自信到后来充满信心,让我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变化。
师:是的,看来语言的魅力真不小。
生:除了对话,还有就是作者在描述老太太动作时,也突显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三次对话,三次描述老太太平静地望着我,体会三个“平静”,她一直默默地支持着鼓励着作者,这种爱很伟大,这个环节我学得很深入。
师:原来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也能帮助你去体会,那在今后希望看到你精彩的文章。
生:我学会了对比这种写作手法。之前父亲和妹妹对我的态度说我是音乐白痴,到最后作者登台表演,拉小提琴成了他难以割舍的爱好,突出了老太太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他的成功离不开老太太对的他默默支持。
师:能体会到这一点,我很佩服你。
生:以前我不是特别爱发挥想象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了这节课后,我发现想象也可以帮助我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当“我”得知了 老太太不是聋子时,脑袋里一定有很多的想法,于是我又通读了一遍课文,进行了补白。
师:孩子,读写结合,不但可以拓展你思维,还可以延伸老人对“我”的无限关爱,这种整合在你的感情升华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生:刘老师,我觉得这节课上,其实可以分角色来读,这样能够入情入境的体会,人物在我们脑袋里,印象才深刻。
师:孩子,你的提议很好,刘老师都忘记了,谢谢你的建议,你很用心!
师:孩子,希望你以后在写作时,好好回想这篇文章,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写得非常的棒,我期待着。
                                                       (刘巧)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1:35 | 只看该作者
忐忑

肖鲜



上了3年级之后,我就不怎么敢问学生:“你喜欢语文课吗?”因为我记得自己就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不怎么喜欢语文的。因为三年级就开始写作文,那时的我不喜欢写作文,也不会写作文。课本中要求学习的课文也似乎自己读一读也就明白了,不知道上语文课究竟要学什么。迷迷糊糊,阴差阳错,居然长大之后自己居然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每每想到自己曾经对小学语文学科那么不感冒,就担心自己的语文课会逐渐在学生中失去人气,所以总想着办法让语文课变得轻松一些,有趣一些。但是从来不敢深究地让孩子对我的语文课堂评价到底如何。“原课堂”的第一课就逼得我必须去面对这个隐隐可能存在的“痛”。

对课堂的评价,我想还是应该先从课堂的受欢迎程度开始,喜欢或者不喜欢是一个很简单,但也很重要的问题。其次我认为“是否有趣”也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孩子觉得有趣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学习才会有动力有前景。最后我认为“是否让你觉得学到了以前不懂的知识”也应该是一个重要问题。语文学科毕竟和数学学科有所不同,三年级之后孩子已经认识了3000多常用字,平常的读书看报已经不成问题了,要让孩子真实感觉到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和自己课外读书有所不同,知识、技能、思维等信息的获取就显得尤其重要。

忐忑了两三天,觉得自己做好了准备,终于找了一个机会,和一个孩子正面交锋。(以下为谈话录音整理)



(注明:谈话对象是一个班级中比较内向,语文学习成绩中等,但是很踏实的女孩子。前期铺垫,告诉孩子不用害怕,只是一个简单的谈话,不用紧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为方便记录,以下T为老师,S为学生。)



T:你喜欢上语文课吗?

S:喜欢

T:为什么呢?

S:……(思索)我也不知道,我反正有种感觉就是很喜欢语文课。

T:那我们把这个问题说细一些。你是喜欢语文书的课文,还是喜欢语文课的老师,还是觉得上语文课可以懂很多知识,很有意思?

S:我很喜欢老师,又想懂很多知识,也觉得语文书中的课文很有趣。

T:那也就是说,三个原因都有一些,而且你还排了序。那你喜欢语文书中的课文嘛?

S:喜欢。

T:最喜欢哪一篇?

S:你是说四年级的吗?

T:以前学过的也可以。

S:……(支吾)有很多的嘛。

T:就随便说一篇嘛。

S:……(沉默)

T:想不起来课文名字吗?

S:就是上学期《不懂就问》后面那一篇。

(注:《不懂就问》是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它后面的课文是《字典大楼》)

T:为什么是《不懂就问》还要后面那一篇呢?

S:因为我觉得我篇课文讲了很多内容。

T:你说一下,我帮你回忆一下课文叫什么名字。

S:就是那个小小的书,反正它就是说什么孙悟空、快乐王子。

T:我知道了,那是一首诗歌。什么孙悟空是我的朋友,鲁迅、爱迪生是我的老师,是不是?那你喜欢其他的吗?

(注:这篇课文其实是三年级下册“读书”那个单元中的诗歌《小小的书橱》。)

S:还有好多课文我都搞忘了。

T:啊?学过就搞忘了?

S:我就是记不清名字了。

T:那你描述一下情景,我能记起名字。

S:……(思索)还是记不清了,不过我挺喜欢现在学习的《走月亮》。

T:喜欢《走月亮》,为啥?

S:因为……(支吾)但是我还是一个想不通,为什么他每一次都要说“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T:上课时我们不是讨论了吗?因为作者觉得他和阿妈走月亮很快乐,很幸福,所以就把这句话反复说上两三遍。就像你早上吃到了好吃的包子,今天会说好几次“今天的包子真好吃!”

S:但是我爷爷说,一个句子最好不要重复。

T:爷爷说得有道理,但是这个句子就有些奇怪。它虽然重复了很多遍,但是并不多余。因为这个句子还有一个作用——它把文章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它每一次出现都是在表明,下面一段是在讲我和阿妈去其他地方走月亮了。就好像你们音乐书的小节与小节之间的小节线。



T:现在老师再请你回忆一下,你记得最清楚的。你觉得语文课堂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是什么环节?

S:我觉得《飞向月球》那篇课文第二堂课很有意思,就是你说宇航员挤牙膏,还可以倒着睡觉那些。

T:那是小朋友说的,还是我说的?

S:他们说了,然后你就变成很有趣的话。

T:那就是你觉得老师的语言很幽默、很有趣,你就觉得这个环节很有趣。

S:(点头)

T:在这个很幽默、很有趣的环节中,你有没有学到什么?

S……(支吾)就学到航天员飞向月球因为失重才会那样。

T:你了解了失重,还有呢?

S:还有他们在天空(太空)上怎么吃饭。

T:吃着肉味的牙膏,嘿嘿。



T:最近学习语文课,哪一个环节是最有用的呢?学习知识一下子就明白了。

S……(支吾一阵)我觉得《爱我中华》这篇课文。他们都不懂雄姿英发,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T:他们不懂,你早就明白了;还是通过讨论,你才明白的?

S:我是还没有讲解的时候就明白了。‘

T:那有没有那种情况。本来你不懂,老师讲解了一下,你一下子就明白了的?

S:有,很多课文都是这样。

T:举个例子呢?

S:……(思索一会儿)就是我们才学的《暮江吟》那篇课文,我本来不懂“残阳”的,你讲了一半我就懂了。

T:哦,老师请了同学查字典,说了说“残”的意思。

S:我就懂了,“残阳”就是快要下山的太阳。

T:你很聪明。老师给你提一个要求哦,以后你如果遇到这样情况,别人不懂的,你懂。一定要举手哦。

S:我有时候不敢,我怕我说错了。

T:明明都懂了,还怕什么。嘿嘿!



T:语文课上有没有哪个环节让你记忆最深刻,你最喜欢?

S:……(思索良久)不知道

T:不知道呀?那如果让你《飞向月球》第二堂课的教学打个分,你怎么评分?

S:我打100分。.

T:那如果是《暮江吟》呢?

S:《暮江吟》……(支吾一会儿)那我就打99分吧。

T:哇,你打分好高。满分是150吗?

S:不是,是100分。



T:你上语文课喜不喜欢反复的朗读?

S:喜欢!

T:会不会觉得第二遍会比第一遍读起来有感觉呢?每一遍读感觉都不同呢?

S:有!

T:能举个例子嘛?

S:我感觉《草原》那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本来读一遍时,我读得不熟,结结巴巴的。读第二遍的时候,就稍微懂了一点意思。读第三遍,生字大部分都认识了,大部分也读熟了。读第四遍时,我就什么意思都懂了,也全部读熟了。

T:这四遍是你课前预习读的,还是课堂上读的?

S:预习的时候读的。

T:也就是预习时,这个自然段就全部读熟了、读懂了。那我们课堂上也读了好多遍,你觉得还有没有必要,你都说你预习已经读懂了。

S: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以为读起来感觉轻松了很多。

T:怎么理解这个“轻松”?就是越读越熟吗?

S:就是感觉不费劲了。

T:那对文章中的内容、情景,会不会有想象什么的?

S:有。我想到了草原的天很蓝,羊到处走,就是大花。你给我们看的图片,我觉得那不是大花,而我想象的就完全是花那样。

T:你想象的是大花,而老师找的是一群羊。那你觉得你想象的更美,还是老师给看的图片更美?

S:我觉得那个羊太黑了,太脏了。

T:那就是你想象的更美一些。那其他的几幅图片还记得吗?

S:看了小丘、草原。我读的时候想象的小丘上有灰尘,但是你找的图片更美一些。

T:那你看了这样的图片会不会觉得这样的文字更美呢?

S:(点头)

T:那喜欢这样反复的读某些句子吗?

S:(点头)

T:那你觉得这种读和你预习读有什么不一样?

S:预习的读感觉没有读出感情来。课堂上读有感情。

T:你课堂上读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情景。那你预习的时候有没有这样边读边想象过情景呢?

S:也想过。

T:那课堂上想的和你自己预习想的有没有不一样。

S:有的时候预习时想象得比课堂上想象的还好,有些时候差一点。

T:那预习时有没有跟同学交流过这些想象?

S:没有。

T:那课堂上有没有?

S:也没有

T:那你有没有听其他同学交流他们的想象呢?

S:我好想只听到1、2个

T:是你只听到1、2个,还是老师之请了1、2个同学。

S:我觉得是你只请了1、2个。

T:你是不是觉得应该多给小朋友机会来讲讲?

S:嗯。(点头)

T:那下次你要来发言哦。



仔细想想孩子的每一个回答。有几个结论是可以推断的。学生其实对课本中的课文并不太喜欢,但是反复诵读其中个别语句也不反感,反而还觉得自己越读越有感情。学生喜欢的往往是其中信息量比较大的,平时的知识储备有可能涉及不到的课文。学生对喜欢的老师所任教的科目一般都能“爱屋及乌”,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认真踏实的学生已经能通过自己预习来读懂课文的内容,并能提取一些重要信息,但是对于课文其中的“韵味”还需要更多的依靠课堂交流、探讨来品味。



这样的一番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忐忑的心总算也放回了肚子。我又有了种感觉——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语文学科的人气不减弱,我的学生不会有我学生时代那种对语文莫名的恐惧情绪。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8: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作业
作业(一)如果和学生交流自己的课堂教学,你会和学生交流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堂课是否是一堂好课,学生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如果让学生评价我的课堂,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领:
1、你觉得这节课是否有趣?
2、这节课上,我讲的每一句话你都能听懂?
3、这节课上,我讲课时的神情是否让你有心理压力?
4、这节课上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5、这节课解决了你课前或课中的疑惑吗?课后,你又产生了新的疑惑吗?
6、这节课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个环节?结合课堂情况作简要介绍。
7、这节课是否激起了你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继续学习的兴趣?
8、你想把这节课上学到的东西(包括知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体验到的情感等)与其他人(包括家人、朋友和同学等)分享吗?
9、你会期待继续上我的课吗?
总之,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21:27 , Processed in 0.1308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