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店镇小陈娟老师音乐课观课札记

[复制链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6:06:46 | 只看该作者
——《对花》这首民歌简短,曲调易学,上口,在学生基本唱会之后,老师安排了“即兴创编歌词”的环节,这是完全可以的,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值得讨论的是:原歌词中春花(迎春花)“戴”在“战斗英雄”身上是可以的。但夏季的典型花卉“荷花/莲花”是否宜于“戴”(有“红莲”“白莲”两种),大可推敲。
        我“被迫”插话改编的歌词:“夏季里来什么花儿开?夏季里来莲花开。莲花为什么这样白?出泥不染品高洁”。课未下,我自己就不满意。一是不押韵,破坏了原词的韵语风格;二是“出泥不染”用了典,与原歌词民歌口语风格不谐和
        连观课老师(三人)都难以一下子完成“即兴创编”,可见还是有难度的。这种“难度”老师在备课阶段就要作“预想(预设)”,不可“即兴”一提要求,“放”开来,失去控制,不评点,不点拨,以“热闹”为唯一追求。
        ——杨店中心小学有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十一年来一直配备有专职的音乐、美术教师,从无间断,也没有像其他某些同级学校一样随意变动艺术课教师的工作,这是非常难得的。
        从6(3)班同学的歌唱水平和课堂学习的积极状态,可推知专职教师平日教学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对这一点,作为观课者,我非常欣慰。
        希望杨一小两位专职艺术课教师增强反思能力,对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标尺”,为农村小学艺术课教学贡献更多的经验。
        感谢杨店一小领导邀请我这个语文老师观摩学习音乐课。谢谢!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5:52:14 | 只看该作者
——小陈老师即兴邀请我(观课者)参与到教学活动环节中,这种做法我能认同,也欣然参与了。但,似乎为了这种“即兴”安排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提前几分钟作点预告。这样一可提升学生兴趣,二可保证这种“即兴安排”的实际效果。
        我们一线教师常常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活跃气氛”与“教学的实效性/任务达成度”之间谨慎权衡。
        “即兴安排”与“教育机智”不完全是一回事儿。
         课堂毫无即兴生发的成分,往往会沉闷无趣;太多即兴而发,是否又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不可不思。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5:40:25 | 只看该作者
——陈娟老师的课数年前曾听过一次,在几次音乐教研活动时有过一些了解。
        与前些年的印象不同,陈老师在控场能力上有明显提高,体现出经过教学实践历练的成熟度(沉稳与自信)。
        ——课前,陈老师两次要求学生鼓掌:“欢迎来自区教育局的领导某某某同志”。虽然是表达一线教师的一种“礼节”,出于真诚,但观课者管季超认为似无必要。
       理由是:(1)区教研室是纯业务机构,所有教研室成员的第一角色是“教师”——“岗位稍特殊些的教师”或“为一线教师服务的教师”,不是“领导!”(称“教研员”为领导,其实是一种“角色错位”。做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更有值得尊重的理由)。
        (2)我希望最好以不太受学生注意的“课堂教学观察者”的角色在教室出现,尽量避免对授课教师正常工作秩序的干扰。
        真诚感谢小陈老师的礼遇。上述观点仅供参考。
        ——陈老师使用电子琴进行教学,琴法比前些年更熟练。音乐教学效果当然应该有必要的教学条件作保障,也依赖于执教者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4 10:25 , Processed in 0.1249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