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继晖/《诗评人》创刊词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0:5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三首: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入选理由:几乎是永存于史的诗歌和诗人形象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有一种神秘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风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赏析 / ShuoYuan

    在中国第三代诗人中,西川是颇具宗教情怀的一位。读他的《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这样的感觉扑面而来。可看作诗人自许的“我”,在诗中如同“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虔诚、敬畏,精神上的向往与渴望,强烈而自然地流露着。西川这首诗题目中的“仰望星空”,与康德所说的道德律令与灿烂星空让人敬畏一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星空不仅指向远远大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宏观宇宙,更代表着永恒的存在与价值。仰望星空四个字,点明了西川这首诗的主旨:对于普世终极价值的景仰与渴求。

    “仰望”一词,恰如其分地表明了作者不同于前辈诗人的人生态度。与北岛“我不相信”式的直面人生相比,西川没有了那样的坚定与自信。他谦卑下来,把自己摆在幼稚无知的童真位置。说到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西川那一代诗人不再将现实作为直接的对手,但那并不意味着与现实握手言和。他们的目光已越过身边四周的小世界,投向了深藏真理与艺术终极价值的大宇宙天地。关于这一点,批评界似乎强调不够。那种寻求真与美终极价值的抱负,要求第三代诗人更勇敢、更虚心。正因为西川们如孩童一般地“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他们得以进入一个更为宽阔的写作平台,在那里他们的艺术与精神追求有了游刃自如的空间。

神交,或说精神上的相会与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成为可能。在《哈尔盖》里,诗人与之贴心交流的对象,不是历史或现实,不是传统或同时代的诗人,而是高于人类与自然、我们不能完全了解的力量,即西川所说的“神秘”:“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承认有一种我们人类无法驾驭的神秘力量,应当说是进步的人文主义观点。至少,这样的看法,较之视人为“宇宙中心、万物主宰”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或是“人定胜天”的大跃进诗歌,更为接近事实。身处自然资源日益枯竭、油价高居不下时代的我们,对此都有深切的理解。基于这样的认知,接受并去亲近这一神秘的力量,让它“射出光来,/ 穿透你的心”,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除了心灵的得益,神交也滋养了第三代诗人的艺术想象力。与超越人类与自然的力量的沟通,使西川的诗性叙说得以突破时空的局限,现实的一切不可能在神交中皆成为可能:“这时河汉无声,/ 鸟翼稀薄 /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 马群忘记了飞翔”。如果说联系神灵和“我”的是一阵神秘的风,那么“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第三代诗歌之所以达到了超越以往的艺术成就,于此不无关系吧。

    同样重要的是,神交使诗人蜕变:“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 点着油灯的陋室 /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与神灵在诗歌想象中的交往让诗人看到自己的弱小与匮乏,他知道自己写作的灵感需要借助于更加伟大的力量:“我需要一个上帝,半夜睡在 / 我的隔壁,梦见星光和大海……” (《上帝的村庄》)。也许,这就是第三代诗人的招魂。
62#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1: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四首:杨键《冬日》
入选理由:细腻、忧伤而悲悯的心灵之歌





    冬日



一只小野鸭在冬日的湖面上,

孤单、稚嫩地叫着

我也坐在冰冷的石凳上,

孤单、稚嫩地望着湖水。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就是两只绵羊,
正走在去屠宰的路上,

我会哭泣,你也会哭泣

在这浮世上。





关于杨键:

    曾经问过诗人杨键为什么写诗。他的回答是几个排比句,其中的一句是“因为我小时候在西游记里读到的那条被放走的红鲤鱼。”回答本身就是一首诗。

  跟杨键谈30年的诗歌,他说30年对于中国伟大的文化传统而言只是一瞬间。跟几乎所有当代诗人一样,杨键的诗歌写作最早是学习西方的,至1996年稍事结束。杨键说,那时他认识到自己必须解决中国人的身份的问题,他们这一代的诗歌写作都靠西方诗歌来启动,记录的现实也是通过西方诗歌关照到的现实,这已成为习惯,成为一种习性,很难回头了,后来他才知道,民族性在这个时代是最难固守的了,全球化实际早就开始了,只是愈演愈烈,诗人要在这个时候坚持民族性,尤其是中国式的民族性,真的很难,我们母语中所特有的那种温润、那种绵长、那种源源不绝无私无我的天地气息确实是一代诗人要来共同固守共同传承的。

  杨键说,中国曾经是一个以诗为本的国家,看看皖南那些白墙黑瓦的民居,除了白色,还有什么颜色敢于和大地连接?这一定是诗人的发明创造,不会是别人。

  有人说,杨键是一位自然诗人。杨键也说他对自然情有独钟,可是他的语言却很少生于自然这一母体,而古人语言之清新、无为、天然,杨键说,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即是它是生于自然的,王维就是典型,很多诗人的晚年也是如此,陆游、郑珍,民国时期的陈曾寿在晚年的时候,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出处,他们都屈服、臣服于某种力量,所以他们的诗里都有一种柔性的质地,惟其如此他们才能获得正确的人生观,让自然来变革他们的语言,来发现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归处,他们在丧乱之时的认识——国家可以丧失,而自然却永远在那儿。

  杨键独居,跟诗人圈子很少来往,他在家奉养老母亲和习佛。对于习佛,杨键说,世间有些秘密渠道的敞开往往是以一桩悲惨的事情为其源头,在他也同样如此。他是在二十来岁的时候开始习佛的,它以认出自我为宗旨,而在没有认出自我之前,长河即使存在,对于他而言,也并不存在。杨键还说,他必须首先是个儒家,其次才是个习佛者,因为儒是基础,这基础不能薄弱,他是由佛向儒,以后希望自己能更深入地由儒到佛,梁漱溟即是如此,没办法,这些神秘的进程,有自我也有时代的原因,当然,内佛外儒这是最好了,梁先生晚年基本如此。中国有一支浩荡的认识自我的队伍,从东汉末年一直延伸到现在,其漫长的雷厉风行的禅者作风——有话可说三十棒,无话可说三十棒——将多少二元论的头脑打得粉碎。我是在习佛的那一年才知道东西方之间存在的巨大分野,在此之前,并不知道我们自己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大海。

                                                           摘自《晶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2:3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五首:杨黎《冷风景》
入选理由:为中国先锋诗提供了独特的冷客观类型







  冷风景

献给阿兰·罗布——格里叶



这条街远离城市中心

在黑夜降临时

这街上异常宁静



这会儿是冬天

正在飘雪



这条街很长

街两边整整齐齐地栽着

法国梧桐

(夏天的时候

梧桐树叶将整条整条街

全部遮了)



这会儿是冬天

梧桐树叶

早就掉了

街口是一块较大的空地

除了两个垃圾箱外

什么也没有





已经下了好久

街两边的房顶上

结下了薄薄一层



街两边全是平顶矮房

这些房子的门和窗子

在这个时候

全部紧紧关着



这时还不算太晚

黑夜刚好降临



雪继续下着

这些窗户全贴上厚厚的报纸

一丝光线也透不出来



这是一条死街

街的尽头是一家很大的院子

院子里有一幢

灰色的楼房

天亮后会看见

黑色高大的院门

永远关着

站在外面

看得见灰色楼房的墙灰脱落

好像窗户都烂了

都胡乱敞开



院子围墙上已经长了许多草

夜晚月亮照着

没有一点反光



灰色楼房高高的尖顶

超过了这条街所有的

法国梧桐

(紧靠楼房的几间没有人住

平时也没有谁走近这里)



这时候却有一个人

从街口走来



深夜时

街右边有一家门突然打开

一股黄色的光

射了出来

接着“哗”的一声

一盆水泼到了街上

门还未关上的那一刹

看得见地上冒起

丝丝热气



最后门重新关死

雪继续下着

静静的



这是条很长很长的街

没有一盏路灯

异常的黑



记得夏天的晚上

街两边的门窗全都打开

许多黄光白光射出来

树影婆娑

(夏天的晚上

人们都坐在梧桐树下散凉)



夏天的中午

街口树荫下面

站着一位穿白色连衣裙的少女

(风微微一吹

白色连衣裙就飘动起来)



这会儿是冬天



正在飘雪

忽然

“哗啦”一声

不知是谁家发出

接着是粗野的咒骂

接着是女人的哭声

接着是狗叫

(狗的叫声来得挺远)



有几家门悄悄打开

射出黄光、白光

街被划了好些口子

然后,门又同时

悄悄关上



过了好一会儿

狗不叫了

女人也不哭了

骂声也停止了

雪继续下着

静静的



这时候却有一个人

从街口走来



当然

秋天不会有

秋天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走来

脚踏在满街的落叶上

声音太响



这会儿是冬天

正在飘雪



雪虽然飘了一个晚上

但还是薄薄一层

这条街是不容易积雪的



天还未亮

就有人开始扫地

那声音很响

沙、沙、沙



接着有一两家打开门

灯光射了出来



天快亮的时候

送牛奶的在外面喊

拿牛奶了



接着是这条街最热闹的时候

所有的门都打开

许多人都推着自行车

呵着气

走向街口



这个时候

只有街的尽头

依然没有响动



天全亮后

这条街又恢复了夜晚的样子

天全亮之后

这街上宁静看得清楚



这时候有一个人

从街口走来

(穿一身红色滑雪衫)



冬天



秋天是满街落叶

春天树刚长叶子

夏天树叶遮完了这整条街



但这会儿是冬天

虽然雪停了

这会儿依旧是冬天



这会儿虽是冬天

但有太阳

街尽头院子里的灰色楼房

被太阳照着



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街

两边所有的房子

都死死地关着

这是一条很静很静的街



天全亮后

这条街又恢复了夜晚的样子

天全亮之后

这条街上宁静看得清楚



这时候

有一个人

从街口走来







赏析 / 李商雨

    韩东曾写过一篇专门的文字来对比杨黎讲了下他的语言观。那篇文字的具体名字和内容就不想查阅了,但韩东所讲的内容我记得清晰。韩东认为,语言是光线,它让我们看见,引导我们到达所要到达之所。关于怎么说的问题,他说,怎么说的极限,就是清明的极限,光照的极限。这篇文字给我印象十分深刻,因为在当时,大约是2002年,韩东澄清了一个我一直想说出而没有说出的问题。语言的功能不仅仅在于怎么说,它还需要照亮,我要到达的地方,没有语言的照亮,我达到不了,在此意义上,语言具有双重的功效和力量,如果说到诗,从这个意义上说,就要接近诗了,换一种说法,诗,基本上等于语言,但语言不是诗的全部,譬如康德之论崇高,形式不是美的全部,而需要提升。至于什么东西具有这种提升的力量,——这当然是一个大问题,在此就不讨论了。

    韩东的这个文字对我来说,就是他把问题说清楚了,我一直在想而没能澄清的东西被他说清楚了,可见这是个很多人都在关注的问题。当然,我选择了朝这个方向继续深入。在没有接触到具体杨黎是谁以及他说了什么话什么主张之前,也就是当我还是个大二学生的1998年,我接触到他的一首叫做《冷风景》的诗。这个诗歌带给了我震动,那时侯我已经知道了罗布——格利叶,也有赞赏之意,遂对杨黎这首诗感到振奋。1998年,我是个诗的初学,对诗基本上没什么认识,因为当时我也没打算一直写诗,更没打算要写一辈子的诗,我的兴趣在小说。我对他的那首诗的感受,就是对罗伯-格利叶的感受,这一点可能有点可怕。虽然它让我颇感振奋,却没有将我拉到这里面来,罗伯-格利叶是主要原因,当时我在学校的诗社(即文学社)做负责人,鉴于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我要把以往的一份比较平庸的诗刊“江南诗刊”改头换面,为了想一个新名字,想了好几天,恰巧遇到这首诗,当天我就把这份刊物的名字定为“冷风景”。多年以来,我总以为这是缘分问题,不过后来杨黎在他的诗集《小杨和马丽》中,将这首诗的名字改了,不知道为什么。

    我真正意义上开始写诗是在01年接触网络以后。从98年到01年,一切都变化太大了,我的想法似乎逐渐清晰起来。废话诗对我来说,具有极大的启发,但显然,我写的不是废话诗。我骨子里比较传统——这个“传统”是源头意义上的。我对汉语的兴趣远大于对语言哲学的兴趣,所以直到现在,我一直想写出的那种诗歌,应该叫做汉语诗。“汉语”在此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定语。所有的传统,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到六朝诗歌,以及唐诗,中国的天人理念,中国人的世界观、宇宙观,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中国人的具体生活,成就了汉语的声音和命名,这一切的繁复的东西到了写作时,化为一种简单和直观。“中庸”的思想对我的影响十分深刻,所以我把中庸看作真理,这个“真理”不是用科学的方法能够被证明的。在此,我对自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如果说我的诗歌梦想是汉语诗的话,换一个角度,也可以叫做自然诗。某个阶段,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对我来说,有非同寻常的价值,所以我今天来说明一下这个情况。而需要在概念上澄清的是,我的“自然”和废话诗里的“物”是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不在于“自然”一词与汉语里的“造化”一词对等,是无中有有,有中有无,而“物”则是西方意义上的空洞无物,在我理解,“物”是单向的,它指向没有生命,而“自然”具有两面性,一面指向没有生命,另一面则指向生命,意味着寂寞之下生机盎然、繁荣昌盛。说白了,“自然”由无生命之物和有生命之物两部分组成,套用佛教的名相,即器世间和有情世间这两个部分的交织,不可分割,我相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这么看世界的。

    废话诗的革命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决绝的姿态和本质让人钦佩,但革命的即意味着矫枉过正的,这一点相信应该没有问题。在我所赞同和理解的废话诗的基础上,我一直认为它缺少了某种质地,或者说品质,我的这个看法源于中庸,这不可以被看作是简单的调和,而是在原有高度上的试图提升。至于我已经写出了什么,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是这么看问题的,这就是说,我将来可能写出什么,和别人——如果他也和我一样这么看问题的话——将来可能会写出什么。最后说一句,超越这一切认识,关键的问题在于诗人的才华,这个才华体现在他的诗歌文本里呈现的他对世事的洞察上,即他的洞察力如何,这才是检验诗歌的过硬的标准。
64#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3: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六首:伊沙《车过黄河》
入选理由:把口语诗写出更犀利解构式风格







车过黄河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  像个伟人

至少像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赏析 / 国保

    把这首诗读一遍,我们最大的感受是诗人好像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坐火车上厕所前后的感受。然而你读完后总觉得还有点东西存在,只是一时半会儿你真的不知道那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不是文本传达的幽默,不是撒完尿的舒服,也不是我尿了一次黄河我伟大的狂放。那究竟是什么呢?你或许最大的思索在:

    诗人怎么这样啊?怎么能往黄河里撒尿呢?这叫诗吗?到底什么是诗啊?我是不是也能写出自己的现代诗啊?这是什么诗人啊?什么狗屁诗人?嘛玩意儿啊?

    骂的好!如果你骂了,我说你和我一样真的不懂诗;如果你没骂,我也说你和我一样,你懂诗了。

    咱们在分析诗作之前先来分析几个词:

    黄河。写出这个词,我现在仍会不自然地对其肃然起敬,因为它直接就和母亲,和摇篮,和祖国,和苦难,和勤劳,和文明,和人类的起源联系到一起了,甚至怎么都分不开来,以至于我用代词“它”来代替黄河时总觉得对不住“她”——我们民族的血液。在我们所受的教育里,黄河它已经不再是黄河本身,它是我们相像出来的黄河,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赋值与增值。黄河这个词已经远远大于了“混有大量泥沙的河”本身。当然这里面更多的也是诗人的功劳,难道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就永远这样“黄河”下去吗?我们的真实到底是什么?我们该不该给黄河还一次身,还黄河本身一个“不清白”——“混浊的带有泥沙的水流”?

    厕所。从我们固定的审美范式来看,厕所是绝对不应该入诗的,这个人见人吐的地方,怎么可以玷污诗的殿堂呢?可我想问的是:诗为什么就不能处理“丑”的意象呢?厕所是让人的嗅觉器官感到不自在,可有谁能一天离开它呢?这么一个铁的事实,一个本真的事实,我们在诗中为什么又要回避呢?

    小便。这个排泄性质的动作按说也不应该在诗中出现,特别是尿急状态,那无非是“哗哗”的冲得便池发响。这样不雅的动作在诗中出现,给人们想像中的诗歌会带来骚味,会破坏了我们的审美结果。我们在《红楼梦》里要求女人笑都不能露齿那样的美,怎么能允许一个男人在诗中撒尿呢?

    从以上三个词我们来看一下:一个近乎圣洁的黄河与两个文化不齿的厕所和小便形成诗歌的一个巨大的反向度支撑,而结果是,小便冲洗了黄河,给圣洁来了一个淋浴,而且是用人体的排泄物——尿液作为了沐浴露,真够过瘾吧!

    作为一个普通的诗歌读者能够想到此处已经不错了。他的阅读到此也就行了。而作为一个专业的先锋诗歌研究者,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有兴趣可以接着读:

    从先锋诗歌的命名来看,诗歌总是会作为艺术的先锋出现在艺术的门类里。伊沙的这首诗写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也就是中国先锋诗歌“第三代诗歌”的末期,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韩东、于坚的诗学主张,前者是“诗到语言为止”和后者“拒绝隐喻”,他们都是从反文化的角度来定义自己诗歌的,其骨子中的反文化色彩和力度都是一样的。可是伊沙出道晚了些,没有赶上第三代诗人的归类,诗歌史上往往把伊沙作为“中间代”来处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其实在我的内心,我偏向于给伊沙起名为“末三代”。但伊沙后期的诗作,特别是90年代的大部分写作还真代表了他自己,甚至我认为在整个90年代里,伊沙作为一个独特的诗歌写作者出现在一群“知识分子”写作的围逼之中,他代表了一种方向,直至开启了新世纪初的“下半身”诗歌写作。

    但写于80年代末的这首小诗,在骨子里还是伊沙独特的那种“爱谁谁”的小刺刺,那股劲道他到现在还一直保持着,这真是难能可贵。这首诗,在我看来他直接顺承了第三代诗的气脉,还是那种反文化、反崇高的反诗,但这种反诗不是取消了诗本身,反而在反的过程中,又返到了诗本身(当代著名诗评家陈超先生在评论于坚的诗作时,同样称于坚的诗是反诗,也是返诗)。

    反文化、反崇高不是诗人的目的,诗人的目的更在于还真实的生存状态一个本真。试想啊,在火车上如果你等了一天一夜,轮到你小便了,而此时火车刚好经过黄河时,你就把尿再憋回去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比黄河都伟大。当然,我们不能本事地去看这首诗,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情境,一个如厕的情境。诗人只是想通过这首诗给我们的审美一个冲击,给我们漠然的文化体验一个惊醒,给我们的真实生存一个还原。

    诗中所提到的伟人和诗人(我应该坐在窗前/或站在车门旁边/左手叉腰/右手作眉檐/眺望像个伟人/至少像个诗人/想点河上的事情/或历史的陈帐/)真的就伟大吗?真的就诗人吗?我想伊沙真正想说的是:我伊沙只想做一个真人!亲爱的读者:你是想要做一个虚伪的伟人或者诗人,还是要做一个本真的自己呢?这当然不言而喻了。

    “只一泡尿的功夫/黄河已经流远”。在诗中这不单是一个事实指认,我想还有诗人伊沙的狂傲在里头,我太了解这家伙了,他这个有雄心的男人。也许吧,那个圣洁的黄河随着伊沙的尿,随着伊沙的雄心终将会流走的,我也相信。不是在上世纪末黄河都断流了吗,伊沙肯定会记得那个断流的日子。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在今天看来,这首《车过黄河》也已经是伊沙诗作的历史了。

    时刻期待伊沙能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问世!
65#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4:1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七首:尹丽川《妈妈》
入选理由:直截了当地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令人惊骇







      妈妈



   十三岁时我问
   活着为什么你。看你上大学
   我上了大学,妈妈
   你活着为什么又。你的双眼还睁着
   我们很久没说过话。一个女人
   怎么会是另一个女人
   的妈妈。带着相似的身体
   我该做你没做的事么,妈妈
   你曾那么地美丽,直到生下了我
   自从我认识你,你不再水性杨花
   为了另一个女人
   你这样做值得么
   你成了空虚的老太太
   一把废弃的扇。什么能证明
   是你生出了我,妈妈。
   当我在回家的路上瞥见
   一个老年妇女提着菜篮的背影
   妈妈,还有谁比你更陌生








关于尹丽川 / 丑 石

    中国女性诗人杰出的并不多,比如王小妮,小安,巫昂等,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当中,尹丽川无疑是最为出类拔萃的。她刚出道时的诗歌,按照何小竹的话来说就是“小尹一写诗就进入到一个高级的层面,这是天赋使然。就像沈从文,一动笔就成了,根本没有‘文学青年’的阶段。”这尤为可贵。我认为这不但是她个人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下半身诗歌的荣耀。因为下半身的冲击,尹丽川就像一个被打开的窗户,诗歌从中自由流动。她的《为什么不再舒服一些》、《情人》、《爱情故事》、《生活本该如此严肃》、《退休工人老张》、《经过民工》等,这些诗歌,不仅仅表明她是一个下半身诗人,也表明她不仅仅是一个下半身诗人。其实,诗歌流派是一种非诗的表现,除了作者本人的立场之外,对于诗歌来说,什么也不是。尹丽川的诗让人们认识到,一个真正的诗人,不管是下半身还是上半身,只有诗歌才是硬道理。

  但在中国,对下半身,对尹丽川的批评也是甚嚣尘上。这不奇怪,对于不懂诗歌的人,或者那些个浪漫主义者来说,性和肉体作为一个诗歌的重要元素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他们有理由发泄,有理由为自己受伤的弱小灵魂哭喊。而那些中国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诗人,那些个官方的假诗人,则一面怀着好奇、猎艳,一面充当着卫道士的角色。面对这些,尹丽川能够做的,就是手持卑贱世界的通行证,以她的文字,似为调笑,似为不屑的走她自己的路。

  尹丽川是个美人,并且很骨感,按照某诗人的说法,“瘦的只剩下美好身材”。她也很酷,对于一个70后的人来说,似乎这个词有些新新人类了。但她确实很酷,以至一些更年轻的文学青年叫酷阿姨。这从她小说的名字就可一见端倪:《贱人》、《十三不靠》、《孙子找爸爸》等。或许,她的酷劲正是她直面荒诞世界、反抗强权和假道学的盾牌。她的作品并非人们想象的下半身诗歌那样,陷入语言的狂欢和对肉体的追逐上(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对这一流派的误解),更多的,则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肉体仅仅是灵魂之壳,但通过它,经过诗歌(小说)语言的生成,能够让人阅读到文字之中流露出的对人生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思考具有摧毁人心的震撼力量。我觉得,尹丽川的诗文可以用两个词来解说,一个是绝望,一个是荒谬。遗憾的是,我手头,只有她的一本书《再舒服一些》。

  尹丽川的诗最近几乎没有再写,转而向小说,尤其是导演方面迈进。她的第一部电影《公园》以平实的手法,记录了父女之间的情感纠结。相对于她诗歌小说的激烈和调侃,这部电影却是以平实地手法,温柔和不失力量的将人心之间那些伤痕揭开。但揭开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尽力医治。电影很中国、也很生活。该片受邀参加了一系列电影展:入围2007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荣获2007年德国曼海姆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大奖,入围2007年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中得到广泛好评,2007年日本中国影展参展影片,2007年韩国中国影展开幕影片……《综艺》将尹丽川评为中国电影最值得关注的十位青年导演之一。目前,她的第二部电影《牛郎织女》正在拍摄中。相信这部改编自她的朋友阿美小说的电影,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尹丽川,加油!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5: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首:于坚《0档案》
入选理由:实验性和历史感的同时到场







     0档案



                档案室

建筑物的五楼 锁和锁后面 密室里 他的那一份

装在文件袋里 它作为一个人的证据 隔着他本人两层楼

他在二楼上班 那一袋 距离他50米过道 30级台阶

与众不同的房间 6面钢筋水泥灌注 3道门 没有窗子

1盏日光灯 4个红色消防瓶 200平方米 一千多把锁

明锁 暗锁 抽屉锁 最大的一把是“永固牌”挂在外面

上楼 往左 上楼 往右 再往左 再往右 开锁 开锁

通过一个密码 最终打入内部 档案柜靠着档案柜 这个在那个旁边

那个在这个高上 这个在那个底下 那个在这个前面 这个在那个后面

8排64行 分装着一吨多道林纸 黑字 曲别针和胶水

他那年30 1800个抽屉中的一袋 被一把角匙 掌握着

并不算太厚 此人正年轻 只有50多页 4万余字

外加 十多个公章 七八张像片 一些手印 净重1000克

不同的笔迹 一律从左向右排列 首行空出两格 分段另起一行

从一个部首到另一个部首 都是关于他的名词 定义和状语

他一生的三分之一 他的时间 地点 事件 人物和活动规律

没有动词的一堆 可靠地呆在黑暗里 不会移动 不会曝光

不会受潮 不会起火 没有老鼠 没有病菌 没有任何微生物

抄写得整整齐齐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 被信任着

人家据此视他为同志 发给他证件 工资 承认他的性别

据此 他每天8点钟来上班 使用各种纸张 墨水和涂改液

构思 开篇 布局 修改 校对 使一切循着规范的语法

从写到写 一只手的移动 钢笔从左向右 从一个部首

到另一个部首 从动词到名词 从直白到暗喻 从,到。

一个墨水渐尽的过程 一种好人的动作 有人叫道“0”

他的肉体负载着他 像0那样转身回应 另一位请他递纸

他的大楼纹丝未动 他的位置纹丝未动 那些光线纹丝未动

那些锁纹丝未动 那些大铁柜纹丝未动 他的那一袋纹丝未动



                卷一  出生史

他的起源和书写无关 他来自一位妇女在28岁的阵痛

老牌医院 三楼 炎症 药物 医生和停尸房的载体

每年都要略事粉刷 消耗很多纱布 棉球 玻璃和酒精

墙壁露出砖块 地板上木纹已消失 来自人体的东西

代替了油漆 不光滑 略有弹性 与人性无关

手术刀脱铬了 医生48岁 护士们全是处女

嚎叫 挣扎 输液 注射 传递 呻吟 涂抹

扭曲 抓住 拉扯 割开 撕裂 奔跑 松开 滴 淌 流

这些动词 全在现场 现场全是动词 浸在血泊中的动词

“头出来了”医生娴熟的发音 证词:手上全是血

白大褂上全是血 被单上全是血 地板上全是血 金属上全是血

证词:“妇产科”“请勿随地吐痰”“只生一个好”

调查材料:患感冒的往右去 得喉炎的朝前走 “男厕”

X光在三楼 住院部出了门向西走100米 外科在305

打针的在一楼排队 交费的在左窗口排队 取药的排队在右窗口

挤满各种疼痛的一日 神经绷紧的一日 切割与缝合的一日

初诊和复发的一日 腐烂与痊愈的一日 死亡与诞生的一日

到处是治病的话与患病的话 求生的话与垂死的话 到处是

治病的行为与患病的行为 送终的行为与接生的行为

这老掉牙的一切 黏附着 那个头胎 那最初的 那第一次的

那条新的舌头 那条新的声带 那个新的脑瓜 那对新的睾丸

那些来自无数动词中的活动物 被命名为一个实词0



                卷二  成长史

他的听也开始了 他的看也开始了 他的动也开始了

大人把听见给他 大人把看见给他 大人把动作给他

妈妈用“母亲” 爸爸用“父亲” 外婆用“外祖母”

那黑暗的 那混沌的 那朦胧的 那血肉模糊的一团

清晰起来 明白起来 懂得了 进入一个个方格 一页页稿纸

成为名词 虚词 音节 过去时 词组 被动语态

词缀 成为意思 意义 定义 本义 引义 歧义

成为疑问句 陈述句 并列复合句 语言修辞学 语义标记

词的寄生者 再也无法不听到词 不看到词 不碰到词

一些词将他公开 一些词为他掩饰 跟着词从简到繁

从肤浅到深奥 从幼稚到成熟 从生涩到练达 这个小人

一岁断奶 二岁进托儿所 四岁上幼儿园 六岁成了文化人

一到六年级 证明人 张老师 初一初二初三 证明人

王老师 高一高二 证明人 李老师 最后他大学毕业

一篇论文 主题清楚 布局得当 层次分明 平仄工整

对仗讲究 言此意彼 空谷足音 文采飞扬 言志抒情

鉴定:尊敬老师 关心同学 反对个人主义 不迟到

遵守纪律 热爱劳动 不早退 不讲脏话 不调戏妇女

不说谎 灭四害 讲卫生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积极肯干

讲文明 心灵美 仪表美 修指甲 喊叔叔 叫阿姨

扶爷爷 挽奶奶 上课把手背在后面 积极要求上进

专心听讲 认真做笔记 生动活泼 谦虚谨慎 任劳任怨

不足之处:不喜欢体育课 有时上课讲小话 不经常刷牙

小字条:报告老师 他在路上拾到一分钱 没交民警叔叔

评语:这个同学思想好 只是不爱讲话 不知道他想什么

希望家长 检查他的日记 随时向我们汇报 配合培养

一份检查:1968年11月2日这一天 做了一件坏事

我在墙上画了一辆坦克洁白的墙公共的墙大家的墙集体的

墙被我画了一辆大坦克我犯了自由主义一定要坚决改过

药物过敏史:症状来自医生 母亲等家长的报告

“宝贝”日服3回 每次4—6片 用药后面部有红斑

“好孩子”日服三回 每次1片 症状同上 红斑较轻

“乖”(外用 涂患处)涂抹后患者易发生嗜睡现象

“大灰狼来啦 妈妈不要你啦”(兴奋剂)服后患者易眩晕

微量元素配合表:(又名施尔康)爱护 关心 花朵 草

芽 苗苗 小的 嫩的 甜蜜的 金色的 (每片含25微克)

天真的 纯洁的 稚气的 淘气的 (每片含25微克)

牵着 领着 抱着 带着 慈祥地看着 温柔地抚摸着

轻拍 摇晃 叮咛 嘱咐 循循善诱 锻炼 嫁接

陶冶 矫治 校正 清除 培养 关怀 误伤 (各50微克)

名牌催眠灵:明天或等你长大了(终身服用)

填料:牛奶 语文 水果糖 历史 巧克力 鸡蛋炒饭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钙片 义务劳动 鱼肝油

果珍 报告会 故事会 大会 五千年 半个世纪 十年来

连续三年 左中右 初叶 中叶 最近 红烧 冰镇 黄焖

油爆 叉烧 腌 卤 熬 味精 胡椒粉 生抽王 的成就

的耻辱 的光荣 的继续 的必然 的胜利 的伟大 的信心

成绩单:优 合格 甲 三好 95 一等 评比第一名

产品鉴定书:身高一米七以上 净重63公斤 腰8寸

有头发 有酒窝 有胡须 有睾丸 有眼珠 有肱二头肌

有三室一厅 有音响 有工资 有爱好 有风度 有爱心

会体贴 会跳舞 会唱歌 会写作 会说话 会睡觉

耳朵是耳朵 鼻子是鼻子 腿是腿 手是手 肛门是肛门

左右耳听力1.5公尺 肝未触及 心肺膈无异常(医师签字)



            卷三  恋爱史(青春期)

在那悬浮于阳光中的一日 世界的温度正适于一切活物

四月的正午 一种骚动的温度 一种乱伦的温度 一种

盛开勃起的温度 凡是活着的东西都想动 动引诱着

那么多肌体 那么多关节 那么多手 那么多腿 到处

都是无以命名的行为 不能言说的动作 没有呐喊 没有

喧嚣 没有宣言 没有口号 平庸的一日 历史从未记载

只是动作的各种细节 行为的各种局部 只是和肉体有关

和皮肤有关 和四肢有关 和茎有关 和根有关 和圆的有关

和长的有关 和弹性的有关 和柔软的有关 和坚硬的有关

和汁液有关 和摩擦有关 和交流有关 和透气有关

和开放有关 和进攻有关 和蹦踢 喷射 冲刺有关

(回忆)那一日 他们 同班男生 全是13岁 涌进来

学校的男厕 墙上画着禁止的一切 好多动作 手淫这个动作

强奸这个动作 梅毒这个动作 海洛因这个动作 坏的这类动作

手淫是最初的动词 男人的入场券 手黏乎乎 立刻完事

温度正好 尝到了那种小甜头 亚当们 找不着词儿宽恕自己

他们要的词外面没有 外头是母校这个名词 教室这个名词

外头是花园 水池 黑板 大操场 阅览室 书这些名词

和他手上的活毫不相干 男孩们憋得慌 只好做些暧昧的手势

编了些暗语来咕噜 互相逗着 交谈那种体验 走出公厕

去上课 听讲 记录 背诵 测验 答问 考试 温习

批复:把以上23行全部删去 不得复印 发表 出版



             卷四  日常生活

1  住址

他睡觉的地址在尚义街6号 公共地皮

一直用来建造寓所 以前用锄头 板车 木锯 钉子 瓦

现在用搅拌机 打桩机 冲击电钻 焊枪 大卡车 水泥

大理石 钢筋 浇灌 冲压 垒 砌 铆 封

钢窗 钢门 钢锁 防10级地震 防火 防水灾

A—B—C—503室 是他户口册的编码 A代表

他所在的区 B代表他那一幢 C代表他那个单元

5 指的是他的那一层楼 03 才是他的房间



2  睡眠情况

他的床距地面1.3米 最接近顶盖的位置 一个睡眠的高度

噪音小 干燥通风 很适于储藏 存集 搁置 堆放

晚上10点 他拉上窗帘 锁好门 熄灯 这是正式的睡眠

中午 他睡长沙发 不脱衣裤 只脱鞋 盖上一床毯子

睡觉的好日子 是春天 睡得长 睡得好 睡得不想醒

睡觉的坏日子 是6月至9月 热 闷 一次睡眠要分几回

多次小觉 才能完事 秋天睡得最长 蚊子苍蝇不来打扰

不用搔抓 放心睡 大觉 冬天他9点上床 有电热毯




3  起床

穿短裤 穿汗衣 穿长裤 穿拖鞋 解手 挤牙膏 含水

喷水 洗脸 看镜子 抹润肤霜 梳头 换皮鞋

吃早点 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一杯牛奶一个面包 轮着来

穿羊毛外套 穿外衣 拿提包 再看一回镜子 锁门

用手判断门已锁死 下楼 看天空 看手表 推单车 出大门



4  工作情况

进去 点头 嘴开 嘴闭 面部动 手动 脚动

头部动 眼球和眼皮动 站着 坐着 面部不动 走4步

走10步 递 接过来 打开 拿着 浏览 拍 推 拉 领取

点数 蹲下 出来 关上 喝 嚼 吐 量 刷 抄 弯着

东经35度 北纬20度之间 半径200公尺 海拔500公尺 气温

22摄氏度 东南风3级 时间8点到12点 2点到6点



5  思想汇报

(根据掌握底细的同志推测怀疑揭发整理)

他想喊反动口号 他想违法乱纪 他想丧心病狂 他想堕落

他想强奸 他想裸体 他想杀掉一批人 他想抢银行

他想当大富翁 大地主 大资本家 想当国王 总统

他想花天酒地 荒淫无度 独霸一方 作威作福 骑在人民头上

他想投降 他想叛变 他想自首 他想变节 他想反戈一击

他想暴乱 频繁活动 骚动 造反 推翻一个阶级



6  一组隐藏在阴暗思想中的动词

砸烂 勃起 插入 收拾 陷害 诬告 落井下石

干 搞 整 声嘶力竭 捣毁 揭发

打倒 枪决 踏上一只铁脚 冲啊 上啊

批示:此人应内部控制使用 注意观察动向 抄送 绝密

内参 注意保存 不得外传 “你知道就行了 不要告诉他”



7  业余活动

一直关心着郊外的风景(下马村以远)

锤炼出不少佳句 故乡10公里处的麦芒 有幸被他提及

(见《雨中》) 偶尔 雅正《志摩的诗》 (志摩 现代诗人

留学英国 毕业于剑桥 著有《莎扬娜拉》曾译成日文

英文 法文 意大利文 塞尔维亚文和非洲16国文字)

常常 沿着一条19世纪的长街散步 (尚义街 属五华区

计有两处公厕 3家川味火锅店 12根电线杆 1个邮局

1家发廊 6个垃圾桶 3条胡同 14道大门 3条大标语

两个广告牌 10张治病海报 寻人启示 铺面出租)

每周 洗一回衣服 看两场电影 买7次小报 (晚报 文摘周刊)

做80个仰卧起坐 逛商店6小时 (分三回 每回两个钟头)

每天 零食 20克蛋糕 20克葵花子 3条口香糖 1包花生米

3克水果糖 看一次日历 看8回手表 坐下去9次 蹲20分钟

躺下去11回 靠着4个小时 背着手 枕着手 手在

裤袋里 手在杯子上 手垂着 手松开 脚跷着 脚点着地板

脚弯曲着 脚套着拖鞋 脚在盆里 脚在布上面 脚赤着

每晚 拿掉布罩 按下ON 看广告 看新闻联播 看天气预报

看动物世界 看唱歌 看跳舞 看30集电视连续剧

看广告 看外国人 看广告 看大好河山 看广告 看

球 花 衣服 水 看广告 看明天节目预告 看今天节目到此

结束 祝各位晚安 看屏幕一片雪花 按下OFF



8  日记

X年X月X日 晴 心情不好 苦闷 X年X月X日

晴 心情好 坐了一个上午

X年X月X日 天又阴掉了 孤独 下雨 下午继续睡

X年X月X日 睡了一天

某年某月某日感冒 某日刮风 某日热 某日冷 某日等待某某

某年某月某日 新年 某日 生日 某日 节日



                卷五  表格

1  履历表 登记表会员表录取通知书申请表

照片 半寸免冠黑白照 姓名 横竖撇捺 笔名 11个(略)

性别 在南为阳 在北为阴 出生年月 甲子秋 风雨大作

籍贯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年龄 三十功名尘与土

家庭出身 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反动儿混蛋

职业 天生我才必有用 工资 小菜一碟 何足挂齿

文化程度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本人成分

肌肉30公斤 血5000CC 脂肪20公斤 骨头10公斤

毛200克 眼球一对 肝2叶 手2只 脚2只 鼻子1个

婚否 说结婚也可以 说没结婚也可以 信不信由你

政治面目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民族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 星座 八字 属相 手相 胎记

遗传 绰号 面部特征 口音 指纹 脚印 血型

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 父亲 档案重3000克 前半生

尚缺500克 待补 母亲 档案重2500克 兄弟姐妹

档案各重1000克 侄儿侄女 档案各重10克 爷爷 祖母

大伯 二外公 大舅妈 档案重5000克 均已故去

简历 某年至某年 在第一卷 某年至某年在第二卷

某年某年 在B卷 (距单位500米 本区医院内科)

某年至某年 在第三卷 某年至某年 在第四卷



2  物品清单

单人床1张 (已加宽两块木版 床头贴有格言两条

贝尔蒙多照片1张 女明星全身照1张)

写字台1张 (五抽桌 半旧) 内有:信纸 信封

日记本 粮票 饭菜票 洗澡票 购物票

工作证 身份证 病历本 圆珠笔 钢笔

狼毫 羊毫 梳子7把 钥匙27把

(单车钥匙 暗锁钥匙 挂锁钥匙 软锁钥匙

铜钥匙 铝钥匙 铁皮钥匙各多少不等)

坏的国产海鸥表1只 电子表两个(坏的) 胃舒平1瓶半

去痛粉20包 感冒清1瓶 利眠灵半瓶 甘油1瓶 肤轻松

零散的药丸 针剂 粉 膏 糖衣片 若干

方格稿纸3本 黑墨水1瓶 蓝墨水1瓶 红墨水1瓶

风景名胜纪念章7枚

书架一个 (高1.5米 长1.2米 共五层 计有:选集3种

全集1种 辞海1套 《现代汉语》1套 《中文自修辅导手册》

《自学》杂志 《性知识手册》 《金瓶梅评论集》 《大全》

《博览》 《世界地图》 《中国长联三百三》 《健康与食物》

《摄影小经验两百条》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日语入门》

旧杂志15公斤 旧挂历15公斤 废纸20公斤

单价 旧杂志 每公斤0.20元(挂历废纸同价)

书 每公斤0.40元

工艺品6种:维纳斯半身石膏像 大卫石膏像 瓷奔马1匹

陶制狮子1尊 雄鹰1只 美洲豹1头

皮箱1个(全新 有卫生球味 号码锁) 内有全新西装两套

金利来领带1条(红色) 猩红色麦尔登呢1块(长4米 幅宽

1.5米) 丝绸被面两块 全新大像册1本(无照片)

木箱1只(系旧肥皂箱) 内有 棉衣1件(压底) 旧军装两件

旧中山装两套 旧拉链甲克3件 喇叭裤1条 (裤脚边已磨破)

牛仔裤两条(五成新) 旧袜子7双 短裤 汗衫 毛巾若干

吉他1把(九成新 弦已断 红棉牌)

玻璃压板1块(压着明信片两张 照片3张 一张他本人柔光照

大8寸 秋天 前景为落叶 之二为集体照 公园门口合影

他 前排左起第9人 之三为一女性照片 该人

姓名 年龄 工作单位 出身 政治面目 行踪均不详)

黑白电视机1台 军用水壶1个 汽车轮子内胎1个 痰盂缸1个

空瓶13个 手电筒1个 拖鞋8双(5双已不能使用

旅游鞋1只(另一只去向不明,幸存的九成新)

三接头皮鞋两双(半高跟有掌) 一双是棕红色

信一扎 35封 (寄信人地址有 本市 内详

某电视台观众信箱 卫生知识专题竞赛筹委会

X市X胡同X号 街246号甲707室)

红梅牌小收音机1架 大搪瓷碗1个 靠背椅1把(藤皮多处断裂)

沙发一个 (长1米8 面料已发亮弹簧露出两个)

方便面7包 咖啡半瓶(雀巢牌) 电炉1只(1000瓦)

垫单3床(均已旧 有斑块和破损) 羽毛球两个 乒乓球拍一只

扑克牌3副 (一副九成新 另外两副已缺失 混而为一)

围棋子7粒 (白3黑4) 分币 71枚 (地上

抽屉共有伍分币18枚 贰分币30枚 其余为壹分币 小纸币)



                卷末(此页无正文)

附一 档案制作与存放

书写 誊抄 打印 编撰 一律使用钢笔 不褪色墨水

字迹清楚 涂改无效 严禁伪造 不得转让 由专人填写

每页300字 简体 阿拉伯数字大写 分类 鉴别 归档

类目和条目编上号 按时间顺序排列 按性质内容分为

A类B类C类 编好页码 最后装订之前 取下订书钉

曲别针 大头针等金属 用线装订 注意不要钉压卷内文字

由移交人和接收人签名 按编号找到他的那一间 那一排

那一类 那一层 那一行 那一格 那一空 放进去 锁好

关上柜子 钥匙 旋转360度 熄灯 关上第一道门

钥匙 旋转360度 关上第二道门 钥匙

旋转360度 关上第三道门 钥匙 旋转360度

关上钢铁防盗门 钥匙 旋转360度

拔出







赏析 / 胡廷武

    于坚是一个高傲的、特立独行的诗人。但他同时是一个极力想接近普通老百姓,以寻找民间立场和民间语汇的文人。在有阳光的下午,人们会看见他剃着光头,穿着T恤,背着一个大得吓人的挎包,从昆明的某一条小巷走过,他东张西望或是正在想着什么,你同他打招呼,他不一定听得见。于坚喜欢说话,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他常常直言不讳,为此他赢得了一些朋友,也失去了一些朋友,但他对这些似乎并不在意。他说话正同他写诗一样,时出亮丽之语,深邃之语,惊人之语。如果你承认他写的是诗,那他说的也就是诗,他的诗同别人的诗太不一样了,所以被有的评论家说成是非诗。

    他曾经说过:诗是“词语的无意味的排列。”诗人的匠心,应该表现在“对词的位置的安排,对语感的控制”上。于是他在他的狭小的书房里,满怀激情地从事一种选择和安置语词的艺术,就像孩子在玩积木游戏,或是建筑工人在砌一道美丽的墙壁一样。他专心致志甚至呕心沥血地玩着语言的积木,或是砌着语言的墙壁。有时他为选择此词还是彼词,为甲词在前还是乙词在前,手在电脑键盘上彳亍徘徊,同时像古诗人一样反复吟哦着;有时他会把已经写好的一句、一节、甚至游廊一般的好长一段推倒重来。他也曾经怀疑过整部诗的价值,犹豫着是否要继续写下去。这就是我想象的于坚在写作《0档案》时的情景。他写道:

    轻拍摇晃叮咛嘱咐循循善诱 锤炼 嫁接

    陶冶矫治校正清除培养 关怀 误伤 (各50毫克)

                           ——《0档案》

    《0档案》发表于1994年,这部作品在中国诗坛掀起了轩然大波。对于它的成败,众说纷纭,有人说《0档案》是诗歌革命的一面旗帜;有人说《0档案》不过“是诗人于坚的一种语言试验”;有人说这是“非诗”;也有人说“这首诗所存在的价值,只在于它的可供研究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首毁誉参半的长诗,又一次把于坚推到了中国诗坛的中心位置,报刊上大量的评论,若瓢泼大雨,把于坚浇得痛快淋漓,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名。

    今天,《0档案》已经不时髦,我不想过多地来谈论它,但它所引起的诗歌话题却是有意义的,却是不妨来谈一谈的。我在这里想表达的两个观点,纯属我个人对于这一部诗歌的一种主观的感觉,也许也包括对于坚部分诗歌甚至全部诗歌的理解,但这种感觉和理解并不是权威式的、评判式的,而只是讨论式的,正像我们在酒吧里喝咖啡时的闲聊一样。

    于坚在论说新时期诗歌精神时说过,“这些诗再次回到语言本身。它不是某种意义的载体。”“它是一种流动的语感。”他还说这些诗“不可分割,也无法破译,如果你除了他本身,仍然感受不到什么的话。”我觉得于坚在这里恰恰提供了一把“破译”《0档案》和他的一些诗作的钥匙,他的意思是说:这些诗是不能一句一句来欣赏的,你能够把握的,只是整首诗歌的节奏、旋律、情绪和色彩。我想于坚说的这种阅读的境界,大概正如听纯音乐一样,你不能说出某一个小节是什么意思,但是当你静静地听完了这首乐曲,你会感受到作曲家所要向你倾诉的东西。这或许是喜悦,轻松,愉快,神清气爽,满足,达观;或许是沉思,寂寥,平静,微风吹拂,雍容;或许是烦躁,不安,郁抑,痛苦,如咽如泣;还或许是幽默,诙谐,滑稽,等等。这是一种与欣赏传统诗歌不同的方式,或许就是欣赏于坚诗歌的独特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来解读《0档案》也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部诗所说的档案,我觉得并不完全是我们所知意义上的那种装在档案袋里、作为人事管理用的文字档案,它是对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的描述,这个人像普通人一样的出生和成长,但他又是普通人当中的一个平庸的人,整部诗的旋律使我们反复地感觉到了这种平庸。同样,我们从《罗家生》感到的是一个善良的悲剧,而从《尚义街六号》感受到的则是一群文化灵魂的躁动不安,只不过这两首诗比《0档案》更好理解一点,正像有标题音乐比无标题音乐更好理解一样。于坚真的在这部诗歌里写了一些“无意味的排列”的诗句,正如上面所列举的一样,单独读来真的是不知所云,但是如果所有的诗句都是这样的话,逻辑的推进将是不可能的,诗意的完整性将无从得到显示。所以事实上,整首诗来看,它并不是无意味的排列,也就是说,于坚走进了自己设置的一个悖论之中,我想他在写作过程中的痛苦,正源于此。另外我认为《0档案》中有的诗句也是很动人的,比如:

    他的听也开始了他的看也开始了 他的动作也开始了

    大人把听见给了他大人把看见给了他 大人把动作给了他

读着这样的诗句,就像读某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一样——一样的自然,一样的朴素,一样的优美,一样的从容不迫和富于叙事色彩。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6:1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九首:翟永明《女人》
入选理由:缤纷的,锐利的女性诗歌代表作







     女人

   (组诗选四)



   《渴  望》



今晚所有的光只为你照亮

今晚你是一小块殖民地

久久停留,忧郁从你身体内

渗出,带着细腻的水滴



月亮像一团光洁芬芳的肉体

酣睡,发出诱人的气息

两个白昼夹着一个夜晚

在它们之间,你黑色眼圈

保持着欣喜



怎样的喧嚣堆积成我的身体

无法安慰,感到有某种物体将形成

梦中的墙壁发黑

使你看见三角形泛滥的影子

全身每个毛孔都张开

不可捉摸的意义

星星在夜空毫无人性地闪耀

而你的眼睛装满

来自远古的悲哀和快意



带着心满意足的创痛

你优美的注视中,有着恶魔的力量

使这一刻,成为无法抹掉的记忆



        《母  亲》



无力到达的地方太多了,脚在疼痛,母亲,你没有

教会我在贪婪的朝霞中染上古老的哀愁。我的心只像你



你是我的母亲,我甚至是你的血液在黎明流出的

血泊中使你惊讶地看到你自己,你使我醒来



听到这世界的声音,你让我生下来,你让我与不幸构成

这世界的可怕的双胞胎。多年来,我已记不得今夜的哭声



那使你受孕的光芒,来得多么遥远,多么可疑,站在生与死

之间,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影何等沉重



在你怀抱之中,我曾露出谜底似的笑容,有谁知道

你让我以童贞方式领悟一切,但我却无动于衷



我把这世界当作处女,难道我对着你发出的

爽朗的笑声没有燃烧起足够的夏季吗?没有?



我被遗弃在世上,只身一人,太阳的光线悲哀地

笼罩着我,当你俯身世界时是否知道你遗落了什么?



岁月把我放在磨子里,让我亲眼看见自己被碾碎

呵,母亲,当我终于变得沉默,你是否为之欣喜



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不着边际地爱你,这秘密

来自你的一部分,我的眼睛像两个伤口痛苦地望着你



活着为了活着,我自取灭亡,以对抗亘古已久的爱

一块石头被抛弃,直到像骨髓一样风干,这世界



有了孤儿,使一切祝福暴露无遗,然而谁最清楚

凡在母亲手上站过的人,终会因诞生而死去



        《独  白》



我,一个狂想,充满深渊的魅力

偶然被你诞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并强化了我的身体



我是软得像水的白色羽毛体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

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

我是如此眩目,是你难以置信



我是最温柔最懂事的女人

看穿一切却愿分担一切

渴望一个冬天,一个巨大的黑夜

以心为界,我想握住你的手

但在你的面前我的姿态就是一种惨败



当你走时,我的痛苦

要把我的心从口中呕出

用爱杀死你,这是谁的禁忌?

太阳为全世界升起!我只为了你

以最仇恨的柔情蜜意贯注你全身

从脚至顶,我有我的方式



一片呼救声,灵魂也能伸出手?

大海作为我的血液就能把我

高举到落日脚下,有谁记得我?

但我所记得的,绝不仅仅是一生



        《生  命》



你要尽量保持平静

一阵呕吐似的情节

把它的弧形光悬在空中

而我一无所求



身体波澜般起伏

仿佛抵抗整个世界的侵入

把它交给你

这样富有危机的生命、不肯放松的生命

对每天的屠杀视而不见

可怕地从哪一颗星球移来?

液体在陆地放纵,不肯消失

什么样的气流吸进了天空?

这样膨胀的礼物,这么小的宇宙

驻扎着阴沉的力量

一切正在消失,一切透明

但我最秘密的血液被公开

是谁威胁我?

比黑夜更有力地总结人们

在我身体内隐藏着的永恒之物?



热烘烘的夜飞翔着泪珠

毫无人性的器皿使空气变冷

死亡盖着我

死亡也经不起贯穿一切的疼痛

但不要打搅那张毫无生气的脸

又害怕,又着迷,而房间正在变黑

白昼曾是我身上的一部分,现在被取走

橙红灯在我头顶向我凝视

它正凝视这世上最恐怖的内容







赏析 / 佚  名

    当我想就这部长达二十首的组诗说些什么的时候,我意识到我正在试图谈论所谓“女性诗歌”。

    男女肯定不止是一种性别之分。因此,“女性诗歌”所涉及的也决非单纯是性别问题。并不是女性诗人所写的诗歌便是“女性诗歌”;恰恰相反,在一个远非公正而又更多地由男性主宰的世界上,女性诗人似乎更不容易找到自我,或者说,更容易丧失自我。我们已经一再看到这样的女诗人:她们或者固守传统美学为她们划定的某些表面风格,诸如温柔、细腻、委婉、感伤这类;或者竭力摹仿某些已经成名的男诗人;或者在一种激烈的自我反抗中,追逐某种与自己的本性并不契合的男性气质。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她们都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某种男性设计的价值法则行事,从而表明自己不能摆脱现实和文化的历史性附庸地位。

    女性诗人所先天居于的这种劣势构成了其命运的一部分。而真正的“女性诗歌”正是在反抗和应对这种命运的过程中形成的。追求个性解放以打破传统的女性道德规范,摈弃社会所长期分派的某种既定角色,只是其初步的意识形态;回到和深入女性自身,基于独特的生命体验所获具的人性浓度而建立起全面的自主自立意识,才是其充分实现。真正的“女性诗歌”不仅意味着对被男性成见所长期遮蔽的别一世界的提示,而且意味着已成的世界秩序被重新阐释和重新创造的可能。在我国,形成“女性诗歌”的可能性是随着“五四”前后民主主义运动的开展而获得的。尽管如此,迄今为止我们很少看到充分意义上的“女性诗歌”。此一现象当然不构成对现实生活中女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业已得到广泛改善这一基本事实的否定,却反映出她们在精神上获取真正独立的艰难。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归根结底,“女性诗歌”的形成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孤立创造的文化奇迹,而是一种历史现象。翟永明的这个组诗出现于“文革”后又历经动荡而终于稳步走向开放的1984~1985年间,正透露出某种深远的消息。

    《女人》中很少那种通常的女性诗人的温情和感伤。而造成这一特色的,与其说是作者的个人性格,不如说是某种命运感的渗透:

    穿黑裙的女人夤夜而来/她秘密的一瞥使我精疲力竭 (《预感》)

    温情产生于认同世界的时刻;感伤则出自对理想的软弱的偏执,二者皆烟散于命运的黑衣使者那“秘密的一瞥”。这意味深长的一瞥是如此地富于威慑力,以至“我”刹那间完全被某种毁灭的预感所充满,丧失了一切意志而“精疲力竭”。这里似乎存在着某种残酷的默契。在这种默契中结局已经被事先设定,可供选择的只是达到结局的方式和途径而已。

    可以从一个方面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女性特有的变态心理;另一方面,作者正是经由它折射出女性所曾历史地面临、并仍在不断面随的现实命运,尤其是精神上的现实命运。《女人》从一开始就抛开了一切有关自身和命运的美丽幻觉和谎言。这一点使得它几乎是迳直切进了女性的内心深处,并且在那里寻求与命运抗争的支点。因此,“精疲力竭”。而尖锐的对峙和紧张的反抗即已蕴涵其中:

    默默冷笑、承受鞭打似地/承受这片天空,比肉体更光滑/比金属更冰冷…… (《瞬间》)

    这里,无论是对诗还是反抗的方式都足以令人颤栗。这是一种典型的虐和受虐的方式!“天空”这一在全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弥漫性地象征着那无从摆脱又高高凌驾的命运压迫(类似的意象还有“一只手”,它作为暗中操纵和定夺的最终主宰而给全诗带来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和不稳定感)。于此之下,“承受”似乎成了唯一可能的选择,而“默默冷笑”成了唯一可能的表达。但是,这一笑却赋予了双方的位置以某种微妙的相对性。倾斜的命运天平由于这致命的机枢触动而趋于某种平衡。作者因而有可能获得一个“瞬间”。这是一个被以往“所有岁月劫持”的瞬间,同时又是一个足以挽回所有被劫持的以往岁月的瞬间。

    于是有所谓“黑夜”的创造。使我们诧异的是,在这场独特的东方式的以柔克刚的命运之战中,从一开始就“精疲力竭”的“我”,此时竟变得如此自信和强大,以致不但宣称“唯有我/在濒临破晓时听到滴答声”(《瞬间》),而且宣称“我目睹了世界/因此,我创造黑夜使人类幸免于难”(《世界》)。在这种神秘的先知、崇高的母性和妄诞的救世思想混合创造的奇迹之下,是否还隐藏着更深一层的悲哀?阿Q式的不得不诉诸臆想的悲哀?尽管如此,与作者所创造的“黑夜”一起到来的不是虚无,而且充实。有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但事实上作者的本意远为宏大。她并不想仅仅停留于与现实命运作上述微妙的精神游戏。在为组诗撰写的类似自序的短文中,她把所谓“黑夜意识”称之为“一个个人与宇宙的内在意识”;她接着从女性独特的角度阐释道:“每个女人都面对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心痛楚与经验……这是最初的黑夜,它升起时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一个有着特殊布局和角度的、只属于女性的世界。”“它是黑暗,也是无声地燃烧着的欲念。它是人类最初也是最后的本性。就是它,周身体现出整个世界的女性美,最终成为全体生命的一个契合”。

    因此,“创造黑夜”意味着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达到对宇宙和人类本体的亲近,意味着女性在人类永恒的精神历程中可能做出的独特贡献。“以柔克刚”的东方辩证法在这里得到了更高的体现。

    我是软得象水的白色羽毛体/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纳这个世界/穿着肉体凡胎,在阳光下/我是如此眩目,使你难以置信 (《独白》)

    在这篇短文中我不打算对作者的上述意图以及《女人》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意图进行全面的评价,而只希望请读者注意到意图本身。如果说作为与外部的现实命运相抗衡的支点,它不可能不是虚幻的话(说到底,物质的力量只能通过物质来摧毁),那么,在一个远为深邃复杂的内部精神现实中,它却依靠自身建立起了真正的主体性。而在我看来,这正是充分意义上的“女性诗歌”所具有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个完整的精神历程的呈现,《女人》事实上致力于创造一个现代东方女性的神话:以反抗命运始,以包容命运终。“黑夜”的真义亦即在此。黑夜使白昼那过于明晰因而被无情切割和抑制的一切回复到混沌状态,却又不会遗漏任何一个真实的环节,因而更具有整体性;况且对于敏感到多少有点神经质的女性来说,黑夜无疑是更适合于她们灵魂飞翔的所在。毫不奇怪,这黑夜史诞生的有关黑夜的神话更多地是以预感、臆想、渴望、夜境、憧憬乃至噩梦等等作为集合经验的契机和依托的:

    ……我在梦中目空一切/轻轻地走来/受孕于天空/……就这样/世界闯进了我的身体/使我惊慌,使我迷惑,使我感到某种程度的狂喜 (《世界》)

    在《母亲》中,作再次借用有关女性受孕的原始神话,以表达对所来无由的迷茫困惑并暗示命运的代代相袭:

    那使你受孕的光芒,来得多么遥远,多么可疑,站在生与死/之间,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影何等沉重

    而新的女性神话就从这“黑暗”和“阴影”中诞生!《女人》中反复使用某种创世和先知者的口吻,并非出于狂妄和虚荣,而正是出于对这一使命的深刻自觉;某种巫术氛围的笼罩也并非意在故弄玄虚,而正是创造神话的自然产物。

    所有这些都不仅造成了这首诗强烈的超现实效果,而且带来了浓重的东方色彩。作者的艺术追求显然很大程度上受到例如塞尔维亚·普拉斯等西方女诗人的启发和影响。诸如《母亲》中那种深挚的沉痛、《独白》中那种刻骨的疯狂和《沉默》中那种不动声色的近乎残忍的死亡礼赞,确也表明女性诗歌作为一种世界现象所可能产生的内在沟通和普遍性联系。但是从根本上说,每一个女诗人只能依据于她独特的生存状况和文化背景写作。正因为如此,她人才彼此无可替代。《噩梦》中的“你整个是充满了堕落颜色的梦/你在早上出现,使天空生了锈/使大地在你脚下卑微地转动”明显参照了普拉斯“我整个是一朵巨大的茶花/生长,来了,去了,红晕衬托着红晕”的诗意和句式,但是,还有比这两节诗更能彰著地标明两种根本不同的生存感受和自下而上姿态的区别吗?另一首《边缘》与普拉斯那首著名的《边缘》同名,我很怀疑前者是故意参照了后者,以期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写成的。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参看。

    需要经过细读对《女人》进行更具体的本文分析。而作为总体评价,毋宁说它更多地启示了一种新的诗歌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人》将越来越表明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精神事件。如果说翟永明是通过“创造黑夜”而参与了“女性诗歌”的话,那么可以期待,“女性诗歌”将通过她而进一步从黑夜走向白昼。
68#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7: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十首:张枣《镜中》
入选理由:直接绕过新诗的“初唐”阶段,直抵“宋词”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赏析 / 李天靖

    题为《镜中》让人玩味不已,所写之事,当“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往事了。

    从第三行开始,从眼中看她的情景,过目不忘:“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危险的事固然美丽”,“不如看她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惭”,低下了头,回答皇帝——那当时“我”的初恋了——这一面“镜子”,是不是自喻来着——因为永远等候她,在一面镜子里。

    上述诗句中两个动词“看”就暗藏着解读这《镜子》的秘密。

    还有守望的经历:“让她坐在镜中常坐的地方/望着窗外”。最后两行“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南山”与全诗的开头两句照应,这后悔的疼痛,连梅花便落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在诗人笔下却成了因果的关系,令人遐想。

    全诗的关键点,在于作者以人喻物,知道这一点以后,也就不难解读全诗——诗人后悔对所爱的人不敢追求;这是男人常常有的经历,爱一个女人,却畏葸不前;当知道名花有主了,又后悔不迭,以致伤怀——“梅花便落满南山”。

    故杜甫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是另解了。
69#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41: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诗人70后 80后】

                       

                                  70后诗人

“70后”诗人泛指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叶开始创作发表作品的诗人。

“70后”的概念最早源于1996年陈卫在南京创办的民刊《黑蓝》。他们在《黑蓝》上打出了“70 后——1970以后出生的中国写作人聚集地”。1999年陕西的一份诗歌民办诗报则直接命名为《70年代》,而将这个概念推到极致的是广东的两份民办刊物2000年的《诗歌与人》和《诗文本》。

这个时期,70后写作群体开始随着年龄的优势纷纷上场,并在世纪之交迅速使“70后”这个概念连同洋溢的激情四下散布开来。

“70后”这一名称真正地产生影响,被诗坛广泛认可并使用,则是2000年1月及一年后,由黄礼孩分别推出的民间诗歌刊物《诗歌与人》“中国70年代出生的诗人诗歌展”。黄礼孩还主编了《70后诗人诗选》。

“70后”代表着一大批70年代出生的诗人,严格地说他们并不代表一个完整的诗歌流派或者诗歌团体,而是一大批具有相似的年代背景的诗人群。他们的其写作特征大致包括以下几点:1、带有色情因素、口语色彩和日常性取向的通俗语境;2、带有情爱、神性、家园色彩和具有明显抒情倾向的传统型语境;3、其它的混合型写作且呈阶段性摇摆状态。

代表诗人:沈浩波 黄礼孩 孙磊 胡续冬 蒋浩 王艾 燕窝 盛兴 墓草 曾蒙 刘泽球 朵渔 吕叶 符马活 张祈 廖伟棠 李红旗 吕约尹丽川 康城 阿翔 白鹤林 姜涛 刘春 轩辕轼轲





                                  80后诗人

“80后”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

“80后”的概念最先在诗歌界兴起,2002年概念被更多的人和批评界所认同。2003年《诗选刊》正式推出80后诗人专号、《海峡》连续八期推出80后诗歌展。

此后,“80后”诗歌更加活跃起来,更多的刊物相继推出了“80后诗歌专号”,80后诗人群成为中国诗歌不可忽视的的团体,新的“80后”诗人不断登上诗坛,风格迥异,令人眼花缭乱。比较引人注目的“80后”有:春树,已经出版了个人诗集《激情万丈》,并主编了几期《“80后”诗选》;李傻傻,2005年作为中国新文化力量代表登上《时代》周刊(全球版),被称为“幽灵作家”;阿斐,《2004-2005年中国新诗年鉴》执行主编,被称为“80后的第一诗人”。

对于“80后”诗人来说,他们拥有出色的直觉和才气,比较大胆地试图发现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作品往往富有极大的潜力和活力。

代表诗人: 春树 李傻傻 阿斐 朵孩 谷雨 潇潇枫子 山上石 唐不遇 木桦 羊 肖水 蒋峰 莫小邪 张小静 刘东灵南渡汤成伟田荞熊盛荣泽婴 侯珏 山叶 李冰 陆辉艳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活跃在当今诗坛的十八个诗群及代表诗人  
  
  
  1993年3月,诗阳首次使用电脑创作诗歌并通过互联网大量发表,网络诗歌诞生。诗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网络诗人。
  
  第二年诗阳的网络诗歌创作达到高峰,几乎以每天一首的速度发表了数百首诗歌,在网络上和各大中文网刊上均出现他发表的作品。诗阳诗歌的大量发表和传播,极大地推动了早期的网络诗歌运动的发展,促使更多的优秀网络诗人不断地出现。1995年诗阳、JH、鲁鸣、丁泓、非杨、亦布、天天、建云、梦冉、西岭、秋之客等诗人创办了首份中文网络诗刊《橄榄树》,诗阳担任主编,后有马兰、祥子、梁元、张耳、京不特、桑克等加盟。《橄榄树》的出现,形成了以网络诗刊为核心的网络诗人群。
  
  在此之后短短几年里,网络诗人群不断壮大,国内的文学网站陆续出现,为网络诗歌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上海的《榕树下》是当年全球最大的诗歌网站。1999年李元胜等创办《界限》,2000年莱耳、桑克的《诗生活》和南人的《诗江湖》等成立,2001年于怀玉成立了《诗歌报》,网络诗歌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之一。
  
  21世纪初出现的诗歌网站还有:丑石(谢宜兴、刘伟雄)、轻诗歌网(刘湛秋)、诗选刊、同志诗歌网(墓草)、新诗代(海啸)、扬子鳄(刘春)、第三条道路(林童)、或者(小引,朵朵)、荒诞诗工厂(祈国)、一行(严力)、女子诗报(晓音)、今天(北岛)、时代(九歌)、网络诗人(克莱儿)、翼(周瓒)、新诗歌网(张祈)、蒲公英、独立诗歌网、乐趣园诗歌社区以及其他的诗歌网站。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网络诗人以诗歌论坛和博客网络日记的方式发表原创作品,从此中国的网络诗歌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


  

                     当今诗坛的十八个诗群名单及代表诗人如下
  
  1、天津葵诗社:http://www.kuiwenxue.com/fourm/bbs.asp?id=1000

代表诗人:徐江、伊沙、唐欣、宋晓贤、中岛、君儿、任知、魏风华、刘川、冷眼、鲁布革、马知遥、阿翔、朱剑、王有尾、马海轶、吴建明、李东泽、孙家勋、黑人、康蚂、沙织、王彦明、东岳、邢非
   
  2、第三条道路写作:http://www.dstdlzhw.com/bbs/

代表诗人:谯达摩莫非树才林童刘文旋马永波卢卫平十品简宁娜夜殷龙龙老巢海啸路也李南刘川凸凹杨拓墓草张耳席君秋邱勇陆苏讴阳北方温冰然禄琴刘文旋谷禾黄海凤庞清明蔡丽双李霞杨然马莉胡亮
   
  3、下半身写作:http://my.clubhi.com/bbs/661502/

代表诗人:伊沙、沈浩波(被评为最色情的诗人)、尹丽川、李红旗、南人、朵渔、巫昂、盛兴、轩辕轼轲、李师江、水晶珠链、春树、巫女琴丝、溜溜、折荷、莫小邪、驸马、魏风华、李红旗、外外、口猪、老德、南昌杨瑾
  
  4、安徽不解诗群:http://bbs.poemlife.com:1863/forum/list.jsp?forumID=78

代表诗人:余怒\罗亮\牛慧祥\沙马\紫苏\鲍栋\夏春花\阿翔\邵勇\大伟\潘漠子\周斌\那勺\赵卡\田力\广子\柏羊\路顺\樊子\吴橘\胡子博\魔头贝贝\何冰棱
  
  5、湖北或者诗群:http://www.huozhe.net/

代表诗人:小引、李德武、韩少君、槐树、许剑、艾先、小箭、弥赛亚、黄沙子、冷眼、木知力、横、苏小和、谢君、四分卫、苏省、本少爷、饿发、曹五木、王桀、商略、苏浅、范小雅、燕七、宋若、平生、贺念、陈群、朱颍、谈骁
    
  6、北京灵性诗歌:http://my.clubhi.com/bbs/661462/

代表诗人:天乐、蓝野、于贞志、周公度、王珍、宋尾、疼痛、殷龙龙、白连春、邹洪复、梅花落
   
  7、浙江荒诞主义:论坛地址未知。
  代表诗人:祁国、飞沙、远村、张小云、林子、张进步小荒、佛手、刘川、伊有喜(加入荒诞派时间不详)尤云(08加入荒诞派的新成员)飞熊、南蛮玉
  
  8、福建三明诗群:http://tw.netsh.com/eden/bbs/705791/ 
  代表诗人:昌政,叶来,沈河,斯平,萧春雷,陈小三,南方狐,张漫青,兰雪,吴波,马兆印,陈彦舟,阿满,卢辉,聂书专,离开,范小饭,张传海,林荣发,林秀美,张广福,夏沫,雷贵优,暮千雪,鬼叔中,边缘,但影,离开,邓祖光,张盛钏,邱天,高漳,黄兴峰,郭翔,上官灿亮
    
  9、广东诗人俱乐部:http://www.gdpoem.com/bbs2/List.asp?boardID=1 
  代表诗人:大草、宋晓贤、小抄、谢湘南、范小雅、玛丽亚、画眉间、燕七、刘君一、晓水、阿斐、罗西、一回、花间、阿谁、汪白、与或非、小灰、小棋、吾同树、欧亚、淳子、杜绿绿、容浩、深圳红孩、步缘、祝成明、哦该、杨克、王顺健、米汤、嘟嘟、小衣、瞿桂林、熊平、姚风、水上、李双鱼、陶天财、王西彦、阿吾、耳朵、杨勇、木知力、李以亮、夏杰、蔡佐军、紫梧、阿晃、王往、松岭
  
  10、福建丑石诗群:http://www.choushi.com/ 
  代表诗人:谢宜兴刘伟雄叶玉琳伊路汤养宗康城
  
  11、湖北平行诗群:http://my.ziqu.com/bbs/665701/ 
  代表诗人:李以亮、韩少君、杨晓芸、哨兵、余笑忠、魏天无、张执浩、苏瓷瓷、哨兵、大地上的羽毛、琳子、南方狐、陈小三、唐果
  
  12、广东赶路诗群:http://my.ziqu.com/bbs/665711/
  代表诗人:任意好、肖雨、庞华、如风、陈坚盈、老德、孙家勋、陈坚盈、水笔仔、张建新、马梦、丁成、欧阳风、阿斐、唐纳、懒人笨人、三个A、唐煜然
   
  13、垃圾派:http://my.clubhi.com/bbs/661473/ 
  代表诗人:皮旦、管党生、余毒、小月亮、徐乡愁、李磊、西安野狼、管上
  
  14、陕西第三极神性写作:http://cq.netsh.com/bbs/813265/ 
  第三极的成员颇多,各个成员的诗风也不统一,不完全都是神性写作,神性代表作品相对少,搜集到的主要成员名单:刘诚老巢、安琪、马莉、董辑、白鸦、海啸、寒烟、丁成、陶春、原散羊、杨明通、古岛、张建新、林忠成、花语、雪松、左岸、刘小平、尺郭、西原、乔书彦、三春晖、沔水寒、拜星月慢、钱刚、陆承、生命海洋、黄吉元、夜来、樵野、野桥、黑牙、漂泊客、钥鸣、萧艾、汪抒、梅依然、苏兰朵、雪莹、红线女、何春仙、杭广、老哈、知闲、旱子、孙启泉、何定明、黄文庆、张铧、凝镜、庞非、韦炜、龙的妹妹、江晨、孙梧、玄子、朱青青、海湄、漠风
  
  15、安徽若缺诗社:http://www.rqpoem.com/bbs/List.asp?boardID=1  
  代表诗人:汤养宗(福建)、宋子刚(甘肃)、向武华(湖北)、弥赛亚(四川)、蓝角(安徽)、孟芊(北京)、杜绿绿(安徽)、商略(浙江)、郑小琼(广东)、公子秦(重庆)、章凯(安徽)、陈先发(安徽)。
   
  16、福建突围诗社:http://cq.netsh.com/bbs/871750/ 
  代表诗人:赵丽华(冀)、老巢(京)、本少爷(闽)、易涵(浙)、李建明(闽)、冷盈袖(浙)、李敢(蜀)、雷黑子(豫)、小衣(粤)、果而默(苏)、侯冰之(豫)、韩簌簌(鲁)、齐宗弟(冀)、海灵草(鲁)、王微微(蜀)、杨略(粤)、张漫青(闽)、骆家塘(粤)、魏勃(陕)
   
  17、安徽大象诗社:http://www.dxsg.cn/forum/List.asp?boardID=1
  代表诗人:冷盈袖王宏国穿过尘埃苗红年朱巧玲一度寒馨乔书彦陈巨飞柏羊浊之云章闻哲周建新雨人钟礼椿东水楼周星张会勤严正李双鱼海湄陈传贵阿翔阿西寿州樊子
  
  18、江苏蓝星诗社:http://my.ziqu.com/bbs/665797/ 
  代表诗人:丁成、阿斐、唐纳、马梦、啊松啊松、李原、宋传营,巫小茶、三米深、殷明、王东东、秦客、无花、税剑、茱萸、蒙晦、章莉、黑人、董非、镭言、萧然、弥撒、吴儇、跑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载说明:1,本资料源自《诗江湖》,转自左岸博客。

        2,转载时略去了各诗群的宗旨与诗观,请点击各诗群网址查阅。

        3,各诗群代表诗人名单均统计至2008年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1:56 , Processed in 0.1828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