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孝感骑迹]的邀友召集帖//单车骑行与户外摄影交流活动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46:37 | 只看该作者
柯曼:中国摄影收藏要从保护摄影史开始2008年10月24日 来源:



  “坦率地说,(上世纪)80年代之前,西方人从照片上看到的所有中国人有同一副表情,80年代后,我们通过中国摄影,看到每一个个体不一样的表情,这是西方人第一次直接地接触中国——更为真实的中国,中国影像的魅力正在于此。”美国著名摄影评论家、策展人、历史学家A.D.柯曼如此评价中国的当代摄影。
  美国国家艺术家津贴接受者以及Hasselblad基金的奖金获得者柯曼,自1967年发表第一篇摄影评论文章以来,用40年时间跟踪世界摄影收藏领域的潮流变化,悉心研究摄影艺术理论和摄影艺术史。10月19日,柯曼做客北京今日美术馆,在与中国摄影爱好者座谈后,柯曼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针对“起步期”的中国摄影收藏,柯曼反复强调与摄影实践相对应的摄影史的书写,在柯曼看来:“中国有一些摄影作品与西方最好的作品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但现在缺乏的是对中国影像的文化读解,因为单纯地透过一幅相片,西方观众仍无从理解中国的现实,文本的阐释由此显得格外重要。”
  2004年,柯曼第一次来到中国,便被中国城市的活力所吸引。过去4年间,柯曼每年来中国七到八次,每次停留一个月,与中国的摄影家广泛接触。把中国的摄影介绍到美国是柯曼的心愿,今年,柯曼与复旦大学谷建(音)联合策展的“洞察中国——中国当代摄影展”在美国巡展,“展览上,中国摄影家的作品当场就有美国观众要求复印后收藏,中国的摄影作品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柯曼说。
推荐阅读
[保险周刊]
财险公司管理层频现“人事地震”


高危车型调整保险费率


  中国摄影有待文本的阐释
  《第一财经日报》:据你观察,西方藏家对于中国的摄影作品的兴奋点在哪儿?
  柯曼:(上世纪)80年代,西方人所看到的关于中国的照片上,中国人的表情总是只有一种,80年代以后,中国人的表情真正地体现了每个人的状态,中国第一次如此真实地摆在世界面前,这个神秘的大国的珠帘子终于拿掉了,每个人都展现出他的个性。
  《第一财经日报》:是否可以理解为,正是这种“忽然的开放”吸引了西方藏家的注意?当这股新鲜劲过去之后,又靠什么延续中国摄影的魅力?
  柯曼:我想是的,中国的摄影艺术真实地展现出的活力打动了西方藏家。但如何延续中国摄影的魅力和生命力,应加深与西方的对话。从理论建构上看,中国目前对是什么构成了中国的摄影史,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一方面,这有一定的解放效应,使摄影家表面上不受传统约束,另一方面,摄影家也由此失去了根基,失去了与过去的自己的影像文化史的联系。
  西方上世纪70年代前摄影的状况大致也如此。那时摄影在西方颇受忽略和轻视,艺术批评和艺术史都不把它当做严肃的研究课题。很多重要资料都因此丢失。
  我对中国摄影的了解才刚刚开始,但有些现象,即便是一个初来乍到者也能够有一些感受。在中国我发现了一些形式的摄影实验,比如“中国针孔摄影团体”有非常好的作品。另外,我还发现一些糅合了水墨画技巧和摄影结合的作品,这是中国独特的做法。我所见过的中国最好的摄影作品与西方最好的摄影作品是处在同一水平上的,中国摄影值得国际化传播。
  书写中国的摄影史
  《第一财经日报》:在美国,是否有一个普遍认可的摄影观,什么样的作品比较容易受追捧?
  柯曼:西方摄影纳入了所有的形态、风格和不同方式的摄影种类:纪实摄影、风光摄影、观念摄影等等。摄影界和艺术界都是首先基于品质而不是种类之分来区别对待不同的摄影作品。摄影博物馆或艺术博物馆的摄影部门,大致都会在某个月展出观念摄影作品,下个月则展出纪实摄影作品,再下个月展出实验摄影作品,因为它们都是摄影这一多元化的媒介之重要且健康的组成部分。
  策展人、评论家一般都没有特别的倾向,从市场方面说,从近几年的总体情况来看,市场上的高价都走向创意摄影作品,而非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但是最近某些经典和当代的纪实影像如摄影师爱德华·柯蒂斯和多萝西娅·兰格的作品,也创造过极高的拍卖纪录。在西方收藏市场,稀有性、品质、主题和内容,以及在摄影史上的重要性是考虑某作品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因素。
  《第一财经日报》:摄影收藏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柯曼:一个刚刚起步的摄影收藏者,要建立自己的收藏“王国”,最简单的做法是做系列收藏,比如,如果你对游泳感兴趣,你可以收集上世纪70年代游泳池的照片,看看当时的人们穿什么样的泳衣;如果你对正在消失的街道感兴趣,你可以收集老街道的照片,零散的作品有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如果集合起来,用主题来结构,你的收藏就会成为一个故事,好的收藏就像讲了一个好故事。
  此外,中国应该开始注意通过文化机构和档案馆,保护本国的摄影史。有时照片在个人手中交易,人们常常认识不到其真正的价值,认识不到历史影像的重要性。以俄罗斯为例,苏联解体后,大批来自西方的人(我的一位朋友称他们为“西方吸尘器”)以极低廉的价格攫走了各种宝贵的物品。许多独特的无价之宝离开了它们的故土,再也回不去了,很多进入了私人收藏,从此再难得一见。
  因此,我强烈建议开展关于保护中国文化艺术遗产,特别是保护中国影像遗产的公开讨论。如果这个讨论还没开始,那么开始得越早越好。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48:10 | 只看该作者
话说陈长吟
作者 :巩志明
 
     认识陈长吟十分偶然。一次见到篇论述当代摄影评论的文章,当说到西部的摄影评论人时,提到了我俩。见他和的名字在一起,就引起了我对他的兴趣。刚好我的好朋友摄影家刘小强与他相熟,这样由小强做东,我们就做下来吃了顿饭。这样,一来二去,陈长吟就成了我的影友。  
      在陕西,甚至在整个西北,陈长吟都算个颇有名气的作家,书出了不少,而且是西安作协的副主席,著名的“大散文”杂志《美文》的副主编。可平心而论,我当时仍觉得他是摄影界的一名“新兵”。虽然他已然拍了十多年,而且发表的摄影作品似乎有几百幅之多,光各种牌号的相机就收藏了几十台。但,我这人好为人师,又不知深浅,每次聊天,对于陈长吟的摄影作品,我总是批评的多,,老陈总是听众,而且频频点头。但说真的,我有一点心里很在意,就是我们聊天提出的问题,他总是很快地“落实”在摄影作品之中,而且变得之快,揉得之碎,悟得之深,往往是许许多多“道行颇深”的摄影人之远远不及的。也就是这几年工夫,他又是在媒体办摄影作品专栏,又是有出版社上门联系出版摄影散文集。似乎是“红红火火,左右逢源”。
      摄影人如何和市场接轨?在今日经济大潮中摄影如何由“只出不入”的个人雅好变为可以实现价值交换的文化商品?这也是我们聊了多次的话题。别人或许是“卖豆腐的吆喝,只说不割”,陈长吟却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想到就做。  
      一天,他打电话约我,说要请我吃羊肉泡。结果是见到他的刚刚新鲜“出炉”的《西部风情》摄影明信片。他把自己在写作之余在中国西部的山山水水拍摄的摄影作品,精挑了一些,命名为《西部风情》,通过西安市邮政局印制成明信片发行。该系列共分为四套:“风光篇”,“人物篇”,“民俗篇”,“名胜篇”。每套10张。这40张摄影明信片展现了中国西部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芸芸众生。这样做,一举三得:即总结了自己,又与市场接了轨,还为宣传西部,开发西部,摇旗呐喊,擂鼓助威,以壮声色。
       说实在的,陈长吟的摄影从本质上说,还是应该归于“文人摄影”的序列,这如同国画中的文人画一样,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摄影流派,在这个流派里,陈长吟应该是颇有代表性的。

作者介绍:
巩志明
专栏作家、视觉评论家。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49:39 | 只看该作者
博客:摄坛论说的新阵地
新闻发布时间:2006-06-01
每天上班后,笔者的必备工作除收发邮件、浏览新闻外,总忘不了到大旗网(www.daqi.com)的精英博客里游走一遭,看看摄影家又有什么新鲜照片“上博”,评论家又有多少新鲜论述出炉。在笔者目力所及的范围内,精英博客这个实名制的博客群,是眼下集纳摄影界人数最多、队伍最齐整、争论最激烈、学术味也最浓的,博客也成为摄影界进行学术探讨和发表评论的新的阵地。
    博客兴起仅两三年时间,最早玩博客的摄影人大都靠贴图起家,是名副其实的图片博客,摄影论述渐入摄影界博客主人们的法眼则是近半年的事情,而发端的地方就是这精英博客。最初在精英博客里安家的,大多如其名所示,是摄影界的“精英”人物,后来众人慕“精英”之名而来,先是观赏品评,随即也纷纷落户“精英”,不管安家此处者是精英还是草根,都不能影响其在摄影界越来越大的名气,也挡不住摄影界人士源源不断地加入。

    自留地里种庄稼

    如果把摄影论坛之类比作摄影界在互联网上的“公有土地”的话,博客则更像一块儿申请下来的“自留地”。博客主人们先得锄草耕种,等秧苗长得差不多了,便邀二三友朋前来光顾,紧接着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圈子内外产生影响,其要诀在于您的地里必须有吸引人的“干货”。虽然博客本是网络日记的一种,但摄影界的大多数博客主人们还是希望博客成为自由表达的一方天地,他们需要众人观瞻评说,需要利用这块可供自由发挥的地盘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当然,许多发在博客里的文章也能让来参阅者获益匪浅。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博客的主人们此举还真有些普及摄影文化的意味。
    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图片编辑曾璜属勤快的“精英博客”,他受访时的观点,以前撰写的有价值文论,对当下摄影界某一热点问题的评说以及旁征博引提供的相关资料都是他上传的内容。在“华赛”金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因涉嫌属“合成之作”被取消奖项后,出差归来的曾璜贴出《后期图片编辑中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国外主流媒体对图片后期处理的规定》、《惹麻烦的照片》等资料,引述许多案例来告诫新闻摄影同行们。看到网上虐猫图片引发的强烈反响,他则从另一个层面提及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
    《大众日报》图片总监孙京涛的博客以工作和生活随感、普及型摄影知识介绍为主。像《W.E.D.的操作》、《“决定性的瞬间”序言》、《图片的评价性》等都是很难得的文论资料,而《怎样拍气候新闻?》等则是从他工作中的发现入手,介绍一些新闻图片的基本知识,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分析,颇有章法。
    中央财政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刘树勇已停止更新的博客上,更有多篇有价值的长篇论述。他激情澎湃写下的洋洋万言的评论,尤其适合那些真正能静下心来的摄影界内外人士参阅。无论是评说摄影刊物的定位与发展,还是谈论地域性摄影风格的流变,都特立独行。当然,看他写的《睡在画报里的民国女子》及大量附图,可从这些鲜见的老照片中读到更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单以精英博客来看,鲍昆、陈小波、丁玫、巩志明、许林等摄影界公认的“写手”们都炙手可热,他们既说摄坛事,也说家事国事天下事,其语辞或婉约或豪放,各成一家。在一个相互链接的区域里将这么多人的新鲜论述一网打尽,对于所有关心摄影的人都是福音。巩志明在第一时间对“华赛”所做的系列快评已成为精英博客里的经典之一,后来此事被许多媒体报道和引述。有评论说,巩志明们“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自身的行动维护了‘华赛’的权威性、真实性,推动了中国新闻摄影界的进步。”
    除了这些耳熟能详且常在平面媒体上见其图文者外,博客里还藏着不少不显山露水的智者。许多年轻的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开博,勇于图文并重地表达观点,探讨业务,让看博客的好学者乐在其中。即便是一些其他业界的人士谈及摄影,其角度、其说辞也往往引起摄影界共鸣,能让人若有所悟。

    自家地盘开论坛

    虽说博客多是自家地面,但终归还是个交流的场地。曾璜开博不久,就曾多次回答匿名或真名的朋友提出的新闻摄影专业问题。以“一个人的报道摄影”行走博客群中的曾璜一如在日常交流中一样,在网络上同样耐心细致、娓娓道来。
    光顾别人博客者大多遵奉“雁过留声”守则,多少总要发表观点。平日里一年也见不着几面的朋友,更把博客当成虚拟的家,常登门交流。现任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的杨浪曾就报道摄影中闪光灯的使用问题与曾璜探讨,曾璜在自己的博客里以《闪光灯在报道摄影中的使用》的长文答之,此文最终见于《大众摄影》杂志,类似探讨让摄影爱好者们既看到过程又看到结果。
    几乎每篇有观点、有思想的文章都会引起观览博客者的探讨和解读。而博客主人、知情者则会与提问者、质疑者反复交流,心平气和,也乐在其中。对一篇文章的观点引起争鸣时,更有热心人从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提供佐证。对渴求学习与交流的摄影人来说,平日里很难见面的学者专家们在博客上变得容易亲近,变得耐心细致,自然会多有收获。看看对一篇文章进行讨论时,那些长达数百上千字的评论就知道在博客里大家下的工夫有多大了。
    可能自由度相对大一些,因而在博客空间里的讨论有时也会带上火药味儿,甚至成为群体论战。孙京涛曾以自己编辑照片的感受为由头,以《用镜头靠近普京》为题,对新华社播发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参观少林寺的几张照片提出批评。随后,新华社的年轻编辑尹栋逊介绍了编发这组照片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有许多新闻摄影从业者参与讨论,使之成为一次严肃的学术探讨。
    曾璜以《照片:收藏什么》为题,摘选了自己2005年8月在“河南摄影50年”摄影论坛上的发言,没想到在引起众人对摄影收藏这个热门话题的关注之后,一个名叫imaxsky 的网友突然闯入引起了一场论争。看似身居国外的imaxsky对曾璜文章提及的话题冷言以对,认为中国没有摄影史,没有铂盐照片,颇有洋洋自得之意,其言说方式及观点让一些摄影界资深人士难以容忍,于是一场针尖对麦芒之势的论战在曾璜的博客上展开,虽然其中不乏不当言辞,但总体上说,这样的探讨还是颇有益处的,起码对“收藏摄影技术还是收藏摄影艺术”、“收藏摄影家还是收藏摄影作品”等话题进行的探讨能提供许多资讯。有人认为,类似的争论从某种程度上看,倒是摄影批评的好苗头。

    自有根基在博客

    当传统意义上的摄影理论越来越被冷落的时候,博客空间里却燃起烽火,引得许多人公开发布论说、阐述观点,一时间让不常码字儿的摄影人都开练文字功夫,就各种摄影话题说东道西,但又不同于论坛里的三言两语。在专业媒体难以大量刊发摄影评论的情况下,在摄影评论相对其他艺术门类的评论处于弱势的前提下,博客,尤其是精英博客里齐聚的摄影人却造就了一方摄影论说的新天地。笔者以为,产生此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博客无限开放的空间和包融性可使“言者无罪”,也能让话题展开互动。对一些热门文章的评论和跟帖会有数十成百个甚至更多,许多评论本身就是一篇有价值的文论。在博客里,大家的讨论多真诚而热烈,少见论坛里的灌水帖等。
    其二,博客给了论说者更多施展的空间。相对于平面媒体的有限容量来说,博客的容量可以达到无限。比如刘树勇写就的《我看近二十年来河南摄影之流变》一文,有勇气刊发的《中国摄影》杂志仅给了两个页码,长达万余言的此文只有在博客才能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呈现,供有兴趣者参阅。
    其三,博客有着独特的传播效果。一些旧的文论,像刘树勇的《你老去西藏干什么》,至今还有相应的参考意义,找来找去找不着时,却发现其委身博客里,而像刘树勇这样认真的博客主人还会为旧文加上很长的按语,说一些新的见解,让人“温故而知新”。即使是旧文,对阅读者来说,也总有新体验。
    其四,博客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据说,许多平面媒体编辑已开始从博客里选稿了,这的确相当便利,只要博客们有,编辑尽可以拿,前提是双方商定好,避免侵权。
    从巩志明的系列快评让“华赛”组委会火速做出取消《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的金奖始,博客对摄影生态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精英”们借助博客这样的草根手段来谈论大命题,有时属不得已之举,但却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博客提供的大舞台上,摄影评论会找到自己合适的新阵地,而摄影界一直缺少的批评也可能借博客逐渐热闹起来。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51:29 | 只看该作者
抽象摄影艺术的魅力

□ 周珞珞
早在十九世纪后叶,摄影艺术同绘画艺术一样,已经不安份地参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艺术流派的纷争。其实对摄影艺术的理念归位和发展趋向,以及对其审美功能的认识和评价,至今从未停息过争论。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今天多元艺术交织渗透、各种文化现象纷繁绚丽的时代背景下,最近,中外艺术评论家和摄影家围绕“抽象摄影”的话题的讨论又开始升温。对此,笔者结合摄影创作实践,也谈谈自己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事物都是以各种具体的各自特殊的形态存在着。比如,这是“郁金香”,那是“百合花”,对这些感性的具体的事物,人们的思维意识有时自然地概括到它们所共有的一种属性“鲜花”。所谓“鲜花”就是一个抽象的普遍概念,可是当我们到花圃实地拍摄时,看到的却是各种不同形态的、一朵朵具体的“郁金香”、“百合花”,却根本找不到那个抽象概念中的“鲜花”。然而,也许在那抽象摄影艺术创造中,我们却能找到那意念中的“鲜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思维活动,许多艺术创作实际上就是从那些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东西。
谈到“抽象摄影”,笔者自然联想到一段故事。十九世纪中叶的欧洲,摄影作为新工业技术刚刚走进人们现实生活时,一开始就震憾了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特别是肖像画家。他们当中有人疑惑摄影技术是使人产生幻觉的幻术,更有甚者则感到恐惧,认为摄影技术的出现,将喻示肖像画艺术的消亡。有个画家甚至为此产生精神分裂,把一生所有肖像画稿付之一炬。在今天看来上述近似荒谬的逻辯??而事实上却反映了当时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感性和理性发生尖锐冲突时的心理表现。当然,当时对摄影技术的功能作用的狭隘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感知条件所限制。
今非昔比,随着现代摄影技术和摄影艺术的发展,当今摄影技术在生产应用上已无所不及。同时,摄影艺术在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给人们以美感的享受上,也充分展示其魅力所在。维多利亚时代那个肖像画家的悲剧,也早已不复存在。其实对摄影的艺术的功能性的认识过程,也是摄影在社会化应用中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是应该承认,现实中某些评论家在对摄影艺术的功能性认识上,仍然存在模糊和偏见。他们总是把摄影艺术限定在一个狭隘的概念范围内,把摄影艺术创作具有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的特性,武断摄影艺术表现形式只能是纪实性的,只能在复制对象,这些武断无不是对摄影艺术的功能作用和艺术表现力的严重曲解。
在美术学院一个油画系学生对摄影系学生说,画布上能描绘出想象的广寒宫中的嫦娥和地狱中的******,摄影能做到吗?摄影系学生毫不迟疑地展示了他的作品,面对一幅影调光怪陆离的照片。油画系学生大惑不解地问,这是什么?摄影系学生说,这就是你所说的和我想象中的地狱。从上述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到人们对艺术创作载体认识的差异性,而从另一角度也可以看到不同门类艺术的作者在表达创作意念上,运用多样艺术手段的合理性。有人总认为抽象的摄影创作是非理性的、随心所欲的,这样的摄影作品既没有主题思想,也没有故事情节,表达的只是纯粹的视觉形式。
遥远的村落


20世纪,有一个评论家曾预言“抽象摄影形式最终向装饰转变,它的后果是削弱了精神的自律性,这种纯粹个人的、充满精英色彩的形式革命则远离大众,并走向没落”。然而,摄影艺术发展的客观事实,并没有验证这位评论家的预言。而相反人们从当代众多的高品质的抽象摄影艺术作品中,看到的却是它光芒四射的艺术魅力,并体验到它真正的艺术价值。照片(例图一)中那回旋环绕、转瞬即逝的烟炷,我们可以想象是一枝玫瑰花或是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孩,可作者告诉我们的却是“遥远的村落”。这种穿越时空的创作思维的表达,正是抽象摄影艺术其魅力所在。
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康德说:“想象就是创造性认识,它能从真正和自然界所提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相象的自然界”。“婚礼”(例图二)中,那裂变的色块和交错的线条组成的画面,原本是一幅秋色迷茫的风光摄影作品,作者在后期制作时,将它抽象化了,突出了色调裂变和线条韵律。通过画面我们似乎已捕捉到作者的暗示,听到了他内心的音响。一幅成功的抽象摄影作品,就是创作者高超智慧的意识体现,也是创作者对视觉元素娴熟运用把握的结果。这样的作品就能产生突破人们习惯的视觉效果,同时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
婚礼


任何人文艺术本身都具有丰富性和多义性的特质,使得它有可能为艺术家选择所用,被用来表达艺术家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任何摄影艺术作品,无论抽象摄影还是纪实摄影,其实际上都是摄影艺术家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外化,抽象摄影艺术目前虽然还不大为所有评论家和受众理解和青睐。但幸运的是,艺术本身的价值不在于从事者和接受者的多少,而真正在于它是否以自己的创作方式表达了社会人群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其艺术之树将永远常青。
作者单位: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文化宣传处
6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4:53:2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摄影艺术 谁来保卫最后的净土?
2007-04-14 来源:新华网
翁乃强的作品《回放》,描述1967年长安街上的宣传画。 带有强烈中国符号的作品颇受西方的追捧,业界人士担心西方交易商偏好观念性作品会误导中国摄影。 连州摄影节中国摄影师作品纷纷“走出去”业内人士担忧重走美术界外红内紫老路 ■沙龙人物(第40期) 摄影评论家鲍昆、刘树勇 连州摄影节总主持杨小彦 摄影师王征 第二届连州摄影节上月落下帷幕,这次的摄影节再次请来了国内外重量级的摄影界人士,有不少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在这次活动中被国外摄影评论家和画廊经理人看中,达成不少交易。但这次市场化的会面却在国内的摄影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震荡。不少摄影界人士表示非常担心,偏好观念性作品的西方交易商可能会误导中国纪实摄影师盲目走向市场歧途,当然,更多评论家还是非常渴望中国能够建立自己的市场和批判体系,他们希望刚刚开始受到市场“青睐”的摄影净土能避免美术界二十年艰苦发展中外红内紫的老路。 见面会:正常还是反常? ●的确感觉很多人很尴尬。 ●美术界没有这种形式的见面会。 刘树勇:我跟一些摄影师接触,的确感觉很多人很尴尬。这次的连州摄影节交易会主办方也没说清楚,有种很强的错位感。说是见面会,可很多人感觉像是采购会,但又不是广交会,后来发现原来就是西方人过来找东西,付了钱就拿走了东西这么简单。 现在中国影像回报很大问题就是媒体。很多摄影作品在国外可以通过媒体受益,发一组照片可以在法国生活大半年,但在中国还不行,一张照片60块钱通过图片网站卖,媒体拿一半,我拿一半,成本都收不回来,大家穷怕了,通过见面会这种形式大家就看到,作为艺术品的影像购买价值非常高,这方面就产生了诉求。 我听说大多数摄影师会迅速转向拍受市场欢迎的照片,因为很多人在询问好卖的照片怎么拍,比如实验性等国外比较认可的东西。说白了中国摄影界就变成了一个加工厂,你订货,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加工什么。 王征:这次被选中的有当代艺术家,也有一些纪实摄影师。无论怎么讲,这种给等待成功,尤其是在西方成功的摄影师提供了一个机会,同时,假如说这100个展览真的能在西方做出来的话,能够扩大中国摄影在西方的影响。但是从隐形讲,面对西方市场的时候,这种供求双方直接接触的方式,中国的策展人和中间商,实际上话语权被削弱了。 杨小彦:我了解鲍德温(休斯顿电影节主席)是在为2008年休斯顿摄影节的中国主题展览寻找内容,而这种方式对他比较好,可以很快找到大量的中国摄影师。我惟一能给摄影界传达的新信息是,美术界没有这种形式的见面会。我把这些事跟美术界的人说,他们都笑起来,觉得这种方式很奇怪。他们没有这种见面会。 宋朝的作品《矿民》之一。 中国摄影:重走美术界外红内紫老路? ●资本的过度积累让艺术成了一具尸体 ●这两年艺术界弥漫着一股疯狂走市场的气息。 王征:实际上从市场角度来讲,过去的买办还不如我们现在和西方的直接接触。很多摄影师包括我们,在国外做的展览都是国外的策展人带出去的。美术界这种现象更多。艺术品都是先到威尼斯双年展、卡赛尔文献展,谁要攻进去以后,那以后就身价倍增,攻到最后就是威尼斯双年展也设了中国专场。 但另一方面,在这种过程之后,当代美术圈的艺术家开始重复自己的劳动,有的艺术家表示画得都快吐了,这可能是为了商业上的发展,但其文化上的贡献也越来越弱,这也是我们当代美术界一些批评家特别痛苦的一点。栗宪庭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资本的过度积累让艺术成了一具尸体。因此这在文化、艺术价值等层面上都还是有问题的。摄影界是不是也必须遵循美术界由外到内,外红内紫的这个过程? 杨小彦:中国的美术市场西方人的进入只是其中一股力量,所以当代艺术发展起来的状况要比人们想象的更复杂,不是那么简单的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不过回头看1992年,中国的绘画市场刚开启的时候有多么困难?当时几千块钱就可以买一幅油画,那些惨状我是历历在目。 鲍昆:这两年艺术界弥漫着一股疯狂走市场的气息,这些东西很多艺术家都不谈。实际上,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快速崛起的时候,我们的文化是否在随经济呈线性的增长?恰恰相反,我们很悲哀地看见,我们文化的自主性在一步步沦落,西方的价值观在慢慢地左右我们的文化,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的文化不应该是开放的,不能有任何形式的交流。我们能否保证我们的文化基因在一种健康的姿态下,和这个世界保持交流,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摄影批评:独立是关键?
6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5:05:0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摄影评论现状的采访提纲[zt]
1、 您对中国摄影评论和理论研究的现状如何看。

答:这个问题在新疆第六届理论年会上做过梳理。薄弱是共识,无须再说。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心平气和、扎扎实实、点点滴滴地做工作。

摄影理论可以从三个部分去看,基础理论、评论和史论。基础理论起码应该有四块:摄影本体论、作家创作论、作品分析论、读者接受论。从当前情况看,摄影本体论人们着力最多,争论也最多,而且一直贯穿着中国的摄影史。摄影是记录还是艺术?最近还有人说摄影不是艺术类别,而是一种行为,等等。经过了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一系列变革性的思想和话语洗礼,形而上学的观念已经很难立足。摄影是一个技术术语,实践中类别纷杂,在摄影被生产和生活广泛应用的今天,摄影原来的本体属性都受到质疑。但本体就不能探索了吗?不是,摄影是人类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不同角度、不同环节可以对它进行不同的界定,而每一次对摄影方法的创造性运用都使我们对摄影本体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进步。我们必须容忍多个定义并存,这是21世纪学者的基本素质--你可以坚持自己的定义,但要理解其他界定的真正含义。



从创作论建设来看,我们还有一定的基础,我们中国人和理论工作者都习惯从生成的环节上分析问题,喜欢同作者谈创作构想。请摄影家讲课,他们讲的最多的是怎样接近拍摄对象的问题。从摄影论文结构看,谈摄影家的创作方法、作品生成过程,包括实践体会、构思和技巧运用的文章占很大比例。在这样的基础上应该做一些总结和概括;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概念和方法,如社会学、叙事学、修辞学、视觉心理学、意识形态分析、结构与解构,等等,但借鉴必须从摄影实践出发,摄影为体,其他为用,以促进摄影理论的话语系统更新。



作品分析是当前摄影理论建设的难点。我们缺少分析方法。摄影术发明的时候,与当时的实证主义相伴随,是实证性很强的技艺。但我们现在评价一幅作品,却很主观,常常依靠经验,除曝光、取景、影调这些技术性的要素外,在更高层次上缺乏共同的概念基础和评价标准,这在各种层出不穷的比赛评选中都看得到。我们经常问到摄影家他的作品如何,他们除了光圈、快门、实地状况介绍外再说不出什么,也经常读到一些作品评论,词义飘忽,不着边际,陷入"感受迷误"而不自知。有人说现在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摄影就是认识的方式,而不仅是玩物了。在这样的大的文化背景下,作品分析必须分类进行。记录类的作品要从叙事的角度去认识,艺术作品要从情感与形式的角度去认识,找出叙事方式和情感形式与摄影技巧的结合规律。只有这样,作品分析才能给作者以实实在在的启发,才不会走空,才能减少主观随意性。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5:05:4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摄影评论现状的采访提纲
至于读者接受论,任务也很重。现在很热闹的图片编辑讨论与这个问题相关。我们应该研究在摄影作品传播过程中读者的响应规律,编辑是第一读者、关键读者。这个方面的研究应该与传媒摄影学、与传播理论结合起来。



摄影评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比较热闹,那时有一批执着的人。到现在又不够活跃了,队伍流失严重,经常写评论的也就几位,给人以空谷的感觉。也很少有对作品恰中肯綮的批评。摄影界缺少平等说理的氛围,与图片市场建立不起像美术评论在美术市场上那样的关系。评论工作者任重道远,拿相机的人应该也拿起笔来,我也希望文化界其他领域的专家来参与评论,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东西,我们摄影界的人应该欢迎他们,而不是先把拍了多少照作为门槛。



摄影史的研究更少人做。中国摄影家协会编写过摄影史,填补了空白。摄影史的知识普及后,摄影人会少走弯路,就会明白前人的思想和实践历程,就使我们有了新的起点。现在中国摄影史上的许多大家,有的被人遗忘了,有的被人一棍子打死了,是否他们真的就没价值,很可怀疑。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



坦白地说,为了搞好工作,我费了比较大的力气找摄影基础理论的书,但遭遇困难。国内相关单位编写有几套教材和论文集,关于基础理论的个人专著很少。国外的只找到了纽约摄影学院和英国皇家摄影学院教材、《ICP摄影百科全书》、桑塔格的《论摄影》、A·瓦尔坦诺夫的《摄影的特性和美学》、阿恩海姆、罗兰·巴特在相关研究中涉及到的图片视觉分析文章,还有新近的关于视觉文化的文章,其他便是摄影史、作品集的序言或跋、摄影家访谈、影赛的评述。可以肯定的是我孤陋寡闻,学习得很不够,但我也觉得可能存在另一个问题:摄影毕竟只是记录和创作的手段,象笔一样,其基础理论就是运用器材的技术技巧,如果要建立摄影美学,必须分类进行。否则,为什么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摄影美学没能更有成绩呢?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5:06:2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摄影评论现状的采访提纲
2、 有摄影人认为理论界的所谓研究和讨论与摄影艺术的发展脱节严重,没有多大意义,您如何评价?摄影评论者与实践者的沟通有没有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不只是摄影专业的问题,在其他艺术门类也存在,只是程度不同。现在摄影理论研究和评论的情况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我觉得有许多评论还是贴近创作的,有的就是摄影家写的文章,这些文章多讲技术指数,感受性和技术操作性都很强,不存在脱节问题,相反,存在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问题。当然有的研究是从概念到概念,单位句群中的新名词使用频率高,虽然也言之有物,但许多人看不懂,我希望这类作者用家常话把原理讲透,深入浅出?quot;真僧话家常"嘛!至于有人认为理论评论没有意义,我认为这种说法太偏颇了,比这更刺激的说法在文学中,福克纳说:"评论家是趴在作家身上的虱子。"不管说者多么过激,评论一直在发展,并无灭绝的迹象,因为针对作品的阐释和借作品自我阐释是人类的需要之一。平心而论,从事理论研究有其独特价值,有的时候,相对于实践,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因为理论需要沉思,需要辨别,是理论的话语系统的存在使作品找到位置,使作家有了参照,便于他们深入思考和积累。



应该承认,现在的理论研究和评论的沟通有一定问题。组织研讨会你就可以看出来,摄影家不喜欢搞理论的长篇大论,指指点点;理论工作者认为摄影人没文化,相互指责,双方很难坐下来讨论,有时候讨论两边是自说自话,虽然用词是同一个,但头脑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是两个或几个,缺乏共同的概念基础,无法真正交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摄影队伍参差不齐,有文理科班出身的、有受过摄影专业教育和训练的,有业余爱好者;而业余爱好者来自于工农商学军各行各业,大家在概念的理解上容易形成差别;二是摄影下面的行当很多、很杂,有新闻、有纪实、有风光、有民俗、有花卉、有广告、有人像,在专业程度比较高的人士中,由于行当不同,大家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也不同。三是摄影理论和评论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相机普及了,大家都能够照相了,但如何照好相仍然是部分专业人关心的问题。不同的人凑在一起,除了曝光和影调、色彩控制是共同的话题外,再往前走一步,都困难,因为目的和需求都不一样了,说不到一起了。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5:06:5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摄影评论现状的采访提纲
3、 中国有没有专业的摄影评论人? 相对于其他文学和艺术门类的评论来看,摄影评论处在一个什么水平?

答:这要看专业的定义。如果说专业的是指以评论为职业谋生,那么中国没有,有也饿死了。中国搞评论的大多兼职,他们是教授、编辑、记者、研究员或其他行业人士。如果是以评论水准而论,应该说有凤毛麟角。相对于文学和其他艺术门类的评论,摄影评论很弱,表现在从事摄影评论的人太少、在话语系统的更新上也慢几拍。我参加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的评选,站在文艺界中看摄影,觉得摄影的声音很弱小,文章少,够分量的文章更少。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5:07:35 | 只看该作者
第九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梳理新中国影像记录60年

2009-12-24 13:49 |  作者: 柴选 |   来源: 《中国摄影报》

12月16日至17日,第九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召开。与会的120余名代表围绕“新中国影像记录60年”的中心议题,在摄影术诞生17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历史语境下,各抒己见,畅谈作为记录工具的摄影对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介入与表述,摄影文化与时代发展变迁的广泛互动,记录类摄影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学意义等话题。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前光,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董耀鹏,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廖曙辉,中国摄协副主席李伟坤、朱宪民,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理论委员会主任王郑生,长安镇党委委员陈伟文等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李前光在开幕词中指出,梳理60年来新中国影像记录的发展,总结影像记录在摄影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展望其在未来社会文化建设中生存、发展和突破的途径,成为了摆在中国摄影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他希望,通过全体与会代表研讨,我们对摄影的研究将会得到深入和发展,随着我们的理论成果逐步对摄影实践产生影响,更多的摄影家将怀着更高的文化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投身对社会现实的记录中,投身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记录中,也必将催生出一批优秀的摄影作品。
李前光撰写的旨在梳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摄影事业发展历程的长篇学术论文《新中国摄影60年》更是在研讨会上引发热烈讨论和积极反响。
董耀鹏在讲话中表示,希望本届研讨会开成一个解放思想、集思广益的会,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会,一个团结鼓劲、振奋精神的会。他相信,通过包括摄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在内的广大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文艺理论评论工作一定会释放出思想的光芒、精神的魅力和学术的力量,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更大作用,不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廖曙辉在致辞中表示,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必将推动广东省摄影理论工作的深入发展,必将推动广东从摄影大省迈向摄影强省。
王郑生在研讨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回顾了2007年8月在长安镇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以来,中国摄影家协会和全国摄影理论工作者在摄影史研究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报告号召与会代表坦诚交流、密切合作,把理论研究的人才队伍凝聚起来,努力建设一种平等、开放的学术氛围,扎实地推进摄影理论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摄影文化而贡献力量。
本届摄影理论研讨会充分研究和探讨了记录类摄影在摄影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摄影术诞生以来,尤其是近60年来记录摄影的发展、变化与演进的脉络;在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变革下,记录类摄影所承担的作用与功能,生存发展与突破的途径;对当下的影像艺术市场,秉持摄影本体语言方式的记录类摄影自身价值的重新评判和认定等问题。与会代表围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摄影事业60年的发展,摄影记录的基本功能,记录类摄影、纪实摄影等概念,记录类摄影应该关注什么和怎样进行,纪实摄影的项目化现象等展开讨论和辨析,集思广益,气氛热烈。
不少与会代表认为,延续上届理论研讨会梳理中国摄影历史的主题,抢救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影像史料,比挖掘清末民初的摄影史料任务更为紧迫。一些与会代表还介绍了近年来自己身边产生的摄影理论研究成果,对摄影史研究整理等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议。
会议提出,针对理论评论相对于创作显得滞后,理论研究对于创作的新动向、新特点、新问题关注不够,报刊出版物、网站等理论评论阵地萎缩、新生力量不足等问题,扩大专业性与群众性互补的摄影评论队伍,整合理论评论的社会力量,构建摄影家与摄影评论家经常性联系的网络,开展摄影评论方面的研讨和交流活动,是我们当前亟需去做的。
研讨会组织了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作品展览、历年荷赛中国获奖作品展览、东莞市摄影家与理论评论家面对面的幻灯演示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台湾台中教育大学美术系教授黄嘉胜、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丛耀等分别进行了学术讲座。中国摄影出版社在会议间隙组织专家学者对“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选题和操作方式进行了专题研讨。
研讨会还宣布,李树峰不再兼任中国摄协理论委员会秘书长职务,秘书长一职由中国摄协理论研究部负责人陈瑾担任。
本届理论研讨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文联主办,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承办,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东莞市文联、东莞市摄协、东莞市摄协长安分会等协办。据悉,中国摄影家协会已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签约,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从本届起,将连续五届十年落户长安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 23:29 , Processed in 0.1016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