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寒梅]: 让家校沟通更加快乐有效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23: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课堂:揭秘孩子内心最隐秘五行为
2013年11月11日
来源:blissfamily的博客



表情一、执拗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

基于此,家长们采取了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但效果也只体现在一时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运用哪种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此类问题呢?对此需要认识以下几点:

儿童心理分析:

我们知道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人的意识就是人脑对特定物质生活环境的反映。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大脑开始有一个大的运动过程,换言之,孩子开始用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去看待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心、童趣。成人认为孩子执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长倒有可能是执拗的,这关键是个理解、沟通、引导的问题。家长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处,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举例来说,让一个4岁的孩子写字一定要非常漂亮,他一定担心写不好,因为他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会拒绝,继而遭到家长的打骂,甚至惩罚,他就会以他的执拗来表示反抗。通过这个例子,应该了解,孩子的热拗、违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它的后面藏着担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因此,当孩子执拗不听话时,你应认清原因,注意沟通,正确引导。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火、惩罚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这种没耐心的专制的做法只会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缚、压制,会使孩子觉得难为情,受到威胁,他们就会更执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成人与子女间以民主方式进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见时,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大有好处,在管束压抑的气氛中,是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

表情二、发脾气

在商店玩具柜台前我们常可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要父母买某一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发脾气,吵闹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滚。怕丢面子的父母赶紧以满足孩子的愿望来使孩子停止吵闹折腾。

儿童心理分析:

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发脾气,在人前大闹,父母就会满足我的愿望。于是,每当孩子有新的愿望,父母不答应,孩子就大发脾气,最后家长不得不屈从。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得寸进尺,脾气也越来越大,人也变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到了会走路的时候,孩子的“什么都想自己来做”的意欲便开始萌发出来了。例如,吃饭时想自己吃,可因为还不会用调羹,撒掉的比吃进去的还多,结果会变成用手抓着吃了。不过,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即便是这样也不要去阻止他。

开始表现出自发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话就大发脾气,不是哇哇叫唤,就是倒在地上打滚,或者是乱扔东西。

对于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时期,于是,当孩子想自己一个人做什么时,妈妈很可能就不由分说地训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这种自己来做的愿望正是意欲在成长的表现。因此,妈妈要了解1岁左右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时候就让他试着做一做。并且,当孩子因达不到自己的想象而又吵又闹时,大人要若无其事地应付过去。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大声哭闹、跺脚、打滚。这种“动肝火”不一定是对着别人,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

希望别人“那样”,自己想要“这样”--这些欲望过于强烈,而现实又无法满足,这时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乱起来,在情绪上表现出不安定。想睡觉了、肚子饿了、感到累了的时候,一点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发脾气。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应不声不响地把他抱起来,或者是平静地注视着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静下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这种脾气暴躁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妈妈爸爸们需要了解这一点。不要觉得孩子这是“变坏了”,去责怪、训斥他。

表情三、撒娇

我女儿特别爱撒娇,家中的老人说:孩子哪有不撒娇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时地告诫我:撒娇过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纠正。

我该听谁的?

儿童心理分析: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具体情况应区别对待。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学会区分孩子的撒娇哪些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体不舒服时,容易撒娇;婴幼儿每天午饭后和晚上要睡觉时会撒娇;外界扰乱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孩子吵闹、撒娇;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不熟悉环境而产生心理不愉快也会撒娇。

另外,专家认为孩子也有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时也容易撒娇。这些撒娇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是亲子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父母都应予以理解,并给予安抚。

但是对那些因不顺心、不讲道理而故意发脾气撒娇的孩子不能纵容。

表情四、哭

“哇……哇……”“好啦,好啦,别哭了。”“哇……哇……”“叫你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你说呀!亏你还是个男孩子呢。”“哇……哇……”

母亲拚命想办法不让孩子哭,可是孩子却越哭越起劲。母亲认为,首先应该使孩子停止哭,一切问题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说。可越这样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儿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为是一种结果,是某些问题表面化的结果。既然有哭的行为表现出来,内心里一定有某种“感情”在活动。

把着眼点放在这一方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比如,有时是悲伤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时因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觉到痛或热而哭泣。特别是爱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于想让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赖心理所致。

此外,爱哭的孩子都是胆怯的孩子,当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不和他玩,不适应朋友关系或集体生活时,就会哭起来。

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要忘记爱哭的孩子,多半是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仅仅劝他停止哭泣的行为,而不解决他内心的感情问题,是止不住哭的。

妈妈的高招:

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了解他为什么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后,对孩子的悲伤心情或气愤心情,总之是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孩子,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感情反馈过去。

切记莫用大道理去批评,而无视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畅了,其结果,不仅停止了哭泣,而且爱哭的毛病也会逐渐得到克服。

表情五、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

孩子嫉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许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别的孩子。

2、别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受到教师的表扬时,认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气,对别的孩子中伤、讽刺、排斥等。

3、别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伙伴多,就打击、嘲弄、疏远,甚至怨恨。

4、别的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产生对立情绪,或怨恨,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补偿和替代,如别的孩子不借水彩笔给他,他就向别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给那个孩子玩,以借此压倒对方。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健康成长。

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

1、对孩子严格要求。鼓励孩子勤奋踏实、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对于浮躁、损人利己的不足的行为要予以处罚、教育,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2、对孩子的赞许、表扬要恰当。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认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围伙伴的贡献和帮助,而不可趾高气扬,好图虚荣;同时,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骄傲自满,过高估计自己,藐视别的孩子。

3、激发孩子把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使孩子在赶、超先进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压力转变为动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诚实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小伙伴,交流和沟通感情,增强与小伙伴团结共进的气氛。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08: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米新作《乖乖小恶魔》希望孩子保持自然天性 2013年11月11日  作者:无言   
    《乖乖小恶魔》,几米绘,[英]希亚文·奥拉姆著,彭倩文译,新星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 近日,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携最新儿童绘本《乖乖小恶魔》现身“第三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儿童绘本研讨会。
  《乖乖小恶魔》是由英国著名童书作家希亚文·奥拉姆撰文、几米绘图的又一次国际作品合作,也是继2008年几米创作儿童绘本 《吃掉黑暗的怪兽》、 《不睡觉世界冠军》等作品以来,又一次联手国际著名童书作家的最新力作。
  《乖乖小恶魔》一书讲述的是一个乖巧、友善小恶魔飞波,他不会欺负弱小,也不爱胡乱捣蛋,他喜欢静静地坐在树下听小鸟唱歌和帮助他人。可身为一个恶魔,凶坏、调皮的样子才是对的。飞波这种安静的性格让爸爸妈妈发愁,也让老师和同学讨厌。这个不被大家接纳的小恶魔究竟该如何融入这个圈子……
  如何让孩子做最真实的自己?父母应该怎样接纳调皮捣蛋却创造力不断的孩子?头疼之外应该怎样帮助孩子保护天性并激发创造力?几米用细腻的笔触,一点点地描绘出一个个天性自然的鬼精灵形象和天下父母的烦恼和浓浓的爱。
  谈到这次与以往自己创作大同的绘图经验时,几米坦言自己就像一名电影导演一样,除了要将已有的剧本影像化,还得用自己的想象去分镜、构图、场面调度等工作。
  “我自己的创作通常是由画面开始的,那时可能故事都还没有出現,但创作这几本童书时,却是先要消化已经有的故事,将以语言表现的故事转化成画面,这对于创作者的感受是相当不同的。”
  几米的以往的作品大多是以成人阅读的绘本为主,这些作品画面淡雅细腻、诗意、充满哲理,用他自己的说是他的作品“在欢乐画面之外,有淡淡的哀伤、疏离的情感和些许的无奈”。这种风格几乎在几米所有的作品里都有所表现。
  然而,在十多年的创作中,几米也慢慢升级为父亲,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说他的工作就是“带孩子”,身份的变化和日常氛围的改变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创作风格。新作《乖乖小恶魔》里,几米用儿童的视角来表现画面,绚丽优美、温暖灵性、极富意味。这种突破是几米在创作时也未曾预料到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更多的启示和思考。(无言)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8: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教育三重“霾”


作者:杨咏梅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师有引导家长成长的责任,师范教育应该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家庭教育学校化”是目前的突出问题。 

  ■很多家长整天发愁孩子厌学,却不知道孩子没有兴趣是因为被家长过度关注,伺候得太勤了。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让孩子获得主动性和自制力的平衡发展。  

  ■家庭教育的前提是良好的家庭环境,重心是观念而不是方法。 

  ■家庭教育没有点金之术,最重要的“道”,就是尊重、保护孩子生存、发展和参与的权利,提高家长素质。 

  “李某某”、“复旦投毒案”、“家风”,在中国教育报近日召开的家庭教育沙龙上,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从这几个社会热点切入,聚焦中国家庭教育现状,指出家长心态、行为和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存在三重阴霾,家庭教育被严重扭曲。 

  家长的心态:群体性焦虑 输不起心理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在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城市的家长中,正蔓延着一种难以自拔的群体性焦虑。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输在起跑线上,而且起跑线不断前移,两三岁的孩子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家长们真应该停下来想一想,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在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多上一门课之间,应该如何选择? 

  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格养成,帮助孩子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但今天许多号称爱孩子的家长,却严重违反了基本的教育准则,为了考试分数不惜牺牲孩子的健康,到处寻找一抓就灵的方法。与美国、意大利、瑞士的同龄人相比,中国中小学生每天要少睡四五十分钟,高中生少睡一个小时以上。 

  这种望子成龙心切、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揠苗助长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反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分数竞争、名校崇拜。其实有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中小学的学习成绩与他今后的社会成就没有直接关系,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因为走上社会以后,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中小学的考试成绩,而是综合素质和能力。 

  评价家庭教育是否成功有两个标准:小学时有与书为友的阅读习惯,高中阶段形成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比如著名作家老舍对子女的要求:一是粗通文墨;二是有一技之长;三是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这些要求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的。 

  有人说新生代大学生“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这也许有点夸张,但很多年轻人选择大学时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这无疑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郑也夫:北京大学 社会学教授 

  我主张消极的教育观。比如家里养花就不能太积极,太积极可能就养死了。肛肠科手术以后,大夫跟病人交代,每天要清洗、敷药,但不要伺候太勤了。因为花和身体是生命,有自主性,能够自己运转和康复,你稍微帮一些小忙就行了。孩子是更复杂的生命,是一个小宇宙,有自己的主体意识,不是玩物,不是由你来操作,由你来彻底掌控的。他们有他们的节奏,有他们的规律,要按他们自己的节奏走,要按他们的规律走,稍微变一点儿都会干扰他们的生存和发育。所以家长对孩子不能太积极,要让他们像花儿一样自然生长,否则欲速则不达。 

  具体到“教”和“学”上,也是“教”要消极一点儿,重要的是“学”,孩子愿意学,有兴趣、有积极性,一切都有了。家长老去干扰,孩子没有兴趣,产生不了学习自主性,就报废了。在《论语》里,“学”出现了56次,“教”只出现7次,孩子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教”的重点也不是教某科目的知识,而是教他会“学”,这才是真的。 

  很多家长整天发愁孩子厌学,却不知道孩子没有兴趣是因为被家长过度关注,伺候得太勤了,奖励和惩罚、胡萝卜和大棒子都给得太多了,这样顶多培养出听话的孩子,而不是自己喜欢学、内心在成长的孩子。 

  成才的支点是爱好,做不喜爱的事情是苦役。家长不要过度奖励和惩罚孩子,少打扰孩子,成绩少几分不要批评,多几分不要表扬,允许孩子在他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动力。 

  孩子一定要有空闲,一定要有东张西望的时间,有玩儿的时间,有在他热爱的体育活动中酣畅淋漓地流汗的时间。家长和学校不能把孩子的时间占满了,都占满了,孩子就没有自我、没有兴趣了,一定要高度尊重孩子,他会自己生长的。 

  家长们这种输不起的心理,跟独生子女政策有关。如果很多家庭是两个孩子,情况应该会好些。 

  家长的行为:缺规则底线 言传身不教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副主任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越来越渴望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但家庭教育的误区也特别明显。许多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过于强调要给孩子自由、民主,但是往往忽视了规则和自制力培养,李某某的案子就是典型的放纵型家教,自由而没有自制力,欠缺道德底线。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让孩子获得主动性和自制力的平衡发展,平衡的教育才最有利于孩子和谐成长。教育是不能走极端的,只有自由没有控制、没有节制,孩子很危险的。 

  最近审判的复旦投毒案,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林森浩投毒之后完全有机会救黄洋,有机会让自己不死的!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北大发生的投毒案,王某某看到同学中毒后的症状,突然感到害怕,赶紧拉着同学打车上医院,承认是自己下的毒。到了医院,当医生要做常规检查时,王某某承认是他下的毒,让医院赶紧救人。后来,中毒的同学住院治疗一年后基本恢复了,王某某被判了11年。 

  林森浩和王某某的共同特点是漠视他人、漠视情感乃至漠视生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等狭窄的领域,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这种“情感荒漠化”跟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有关。许多父母忽略孩子的情感发展,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助教,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了孩子的“情感荒漠化”。 

  相比之下,王某某比林森浩敢于承认错误,他的良心未泯救了同学,也救了自己。从这里我想到,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打牢底线伦理,如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所说,要把握底线伦理的道德、公民义务和职业道德三个层次,而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底线。当孩子伤害了别人的时候,父母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一定得让他道歉,一定得让他认识到不能伤害别人,要有勇气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佟丽华: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近几年的几个典型案件,李某某、药家鑫、马家爵,不同阶层的家庭都面临家庭教育的挑战,可见对父母的法制教育非常重要。 

  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时候,现在大家都在抱怨别人,反思自己的少。而父母不反思、父母不改变,只想让孩子改变,非常难。“家长要因孩子而改变”,这是我看了很多案件,尤其当了父亲以后的反思。家庭教育确实面临父母第二次成长的问题,而且无论从父母还是从孩子的角度,都应该从小从早。如果早期教育没跟上,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孩子到十五六岁时父母就教育不了了,专家都不一定有办法。 

  原来家庭教育大多研究怎样教育孩子,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现在应该更关注怎样教育父母,让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如果大人不想改变自己,天天想怎么琢磨孩子,往往事与愿违,实现不了目标。 

  孙一鸣:亲子教育专家 金向标教育创始人 

  我们对北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做了1.6多份问卷调查,发现排在第一的共同点是家庭比较和谐,亲子沟通畅快,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夫妻、学校和隔代老人保持一致,不同教育阶段保持一致。98.4%的家长赞成重视自身修养是培养孩子的前提。 

  在各地做家庭教育报告时我也发现,家长们普遍感到迷茫,处于无知、无法、无奈的三无状态,没有专业人士可问,没地方去学,没有系统课程。于是出现了很多家庭教育的误区,比如老找孩子的缺点,情绪化,重复教育,盲从盲目,强势,言传身不教,不能换位思考,全身心投入。过于投入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 

  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 

  教师有引导家长成长的责任,师范教育应该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学校既是孩子成长的乐园,也是家长成长的学园。如何做家长、家长面对孩子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怎么办等问题,需要有专业人员提供帮助,教师当仁不让!可是我们的教师教育课程缺少家庭教育指导这个模块,现实中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跟家长沟通,公立学校的教师跟家长沟通时是俯视的,而私立学校的教师跟家长交流的时候是仰视的,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做到平等交流,无法有效指导家庭教育。 

  在现代化的今天,几千年中国社会建立的夫妻有别、父子有亲、兄弟有悌、长幼有序这些传统的家庭伦常面临彻底崩溃,家庭的价值观念、婚姻制度、代际结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家庭功能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教育面临着深层次的挑战,亟须科学家庭教育观念和正确家庭教育技能的舆论引导。 

  家庭教育指导:伪专家喧嚣 重术而轻道 

  王宝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现在是研究家庭教育的少,“搞”家庭教育的多。前几年,一个所谓的专家居然在中央电视台的家庭教育讲座上说,在座的哪位同学想上北大?请你每天早上站起来冲着北大的方向喊十声“我要上北大!”你就能上!我看了以后特别生气,这不是胡说吗?这种人怎么能去中央电视台呢? 

  问题是这种不科学的所谓“指导”,不是一个两个,有一位领导讲家庭教育案例,说孩子5岁的时候要买钢琴就给他买了,过了两三年,孩子说不想弹了。那不成,你当初答应过的,答应过买了就要坚持弹下去!怎么能让一个人一辈子坚守5岁时的诺言呢?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很多变化,不能凭主观想法去判断、去说教。 

  我们有的优秀班主任,教育教学都很好,可回到家里跟自己孩子不对付。“家庭教育学校化”是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共青团系统做过调查,教育子女不科学的家长,排在前几位的是警察、军人和教师。可见家庭教育并不容易,里面大有学问。 

  陈建翔:北师大教育学部 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是整个社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也承受了社会发展乱象丛生的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压力,总体看科学性很差,伪专家喧嚣。 

  家庭教育应当多一点儿严谨的科学研究,用实验说话,用科学原理说话。比如镜像神经元原理,揭示了大自然在人的生命中设置了一种内在的学习进化机制,可以说是大自然“隐藏的教育”,它说明无师自通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再比如量子理论中的叠加态原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领域都是一个叠加的状态。善、恶、不善不恶实际都是叠加的,不是单纯的,孩子也是各种状态叠加的,我们在孩子的生命叠加状态里取什么,这就是教育选择问题。这些理论对教育的启发价值非常巨大、非常直接。 

  现在家长最大的问题是心不定,在喧嚣的社会里不知道该听谁的,而一些所谓的专家反复忽悠没有价值甚至有副作用的话,需用科学的东西来甄别。要加强家庭教育学科的理论性、科学性,多做一些宣传推广普及的工作。 

  闵乐夫: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 副会长 

  家长和教师眼中的家庭教育是不一样的。学校把家庭教育学校化了,家长成了助教,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检查作业,家长想要的就是“怎么办”,快放寒假了您给讲讲怎样度过寒假,考试之前孩子们心很浮躁,复习不下去,您给讲讲应考和备考问题…… 

  近来大家都在热议家风,今天我们不仅要传承忠义仁厚的民族美德,也要让孩子具有现代的能力,有时间观念、竞争意识,要学会分享,学会筛选社会信息、过滤社会信息,要学会科学消费理财等,不能满足于听话、尊敬长辈,要意志坚强,学会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再比如现在家长都很注意孩子的自我保护,但是维权的同时应该怎么尊法守法,值得认真思考,不能维权到孩子碰不得、家长惹不得、教师没法儿当、体育课不敢上的极端,在这方面要有正确的导向才好。 

  三川玲:童书出版人 儿童教育作家 

  当妈妈之后我开始研究家庭教育,开通微信公众号“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后,平均每天收到两千多条留言,我发现世界各地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想法高度一致,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已经给了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了,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这表明中国新生代家庭的观念已经更新,他们非常认同西方的“爱和自由”育儿观念,但是对这些观念没有吃透,也没有足够的操作经验。所以,当我推出一些基于儿童个体心理学的解决方案时,会得到热烈欢迎。 

  现在包装成心灵鸡汤的伪专家太多,我认为家长应该信大道废小术,家庭教育的前提是良好的家庭环境,重心是观念而不是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影响,比课程、教具、方法更为有用。 

  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家庭教育最根本的问题,一是对孩子权利的漠视,二是家长教育素质的缺陷。指导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家长走出重术而轻道的误区。 

  重术而轻道,突出的表现是过于注重教育孩子方法的传授,总是纠结于孩子的问题的细枝末节,缺乏站在更高层面认识问题的视野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更缺少与国际社会和我国相关政策对接的、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的核心理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茫然、困惑,遇到问题便不知所措。 

  家庭教育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孩子的问题折射出的往往是父母的问题。许多人只喜欢“术”,习惯于寻找和模仿别人的教子方法,企望立竿见影,却忽视自身教育素质的提高,不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只计较孩子的问题,大部分精力用在辅导孩子功课、纠正孩子过错上,却不知功夫下得越大,孩子的问题越多。 

  家庭教育没有点金之术,最重要的“道”,就是尊重、保护孩子生存、发展和参与的权利,提高家长素质。(记者 杨咏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0:30 , Processed in 0.1448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