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视角 人文情怀 专业精神 公益品格---2010。3。北京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2-11 15: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一朵花 教师个人网站现象透视2007-02-07

作者:龙犊

  在信息化浪潮涌来的时候,有一群人勇敢地迎了上去,虽然没有人动员,也没有任何酬劳,但他们仍义无返顾,这就是我们的教师。

  在教育网站世界中,有一朵奇葩一直顽强、灿烂地开放着,这就是教师个人网站。

  "史海泛舟"算得上是最早的教师个人网站了,自1997年底以"中学历史教师的个人主页"的形式推出后,立即在互联网上引起网民瞩目。1999年前后,教师个人网站数量剧增,蔚然形成了互联网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K12、网易、中国人等网站推出免费个人主页空间后,教师个人网站迅速红火起来,并以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根本形成了几大类别。

  第一类,以提供学科教学资源为主,包括教案、试题、练习、资料和一些重要的论文等,例如"新概念高中物理"网站、"开泉涤尘"数学试题网等。

  第二类,以主题教育为主要特色,一般由教研爱好者和一些专注学术的教师创建。主题小到一个学科内容(如"和氏壁专题教学"网站),大到广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如"惟存教育"网站)。这些网站的针对性很强。

  第三类,以教师个人原创为特色,以个人教育成果为主要内容,围绕教师个人的所作所为、所想所写,通过网站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论文、课件、教研成果,实现个人原创教育资源的共享。

  第四类,以提供综合技术、通用资源为主,这类由信息技术教师创办的网站,有的提供课件制作的技术与素材资源,有的提供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培训、使用技巧等资源,有的提供常用的教育软件的下载等资源,如"Authorware爱好者"网站。

  第五类,是论坛等形式的交流平台类网站。随着论坛技术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通过论坛交流信息的方便性。于是很多教师根据网络互动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个人教育论坛网站,例如"乡村教育论坛"网站。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别的教师个人网站,包括因教师个人的爱好建立的如摄影、文学等与本人的教学关系不太大的网站,也包括利用其他网络功能建立的"博客"教育日志、教育资源共享空间等网站。

  这里彰显着鲜明的特色

  教师个人网站与其他网站相比,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其教育性是最大的特点。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源,大都直接面对教育,为促进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起了促进作用。

  教师个人网站具有很强的"个性"。因为多数教师个人网站都是自愿、自觉、自主创建的,所以其网站风格的定位与个人的所教学科、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教师非常喜欢素质教育,因而网站上开放的、前沿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就多一些;有的教师担负着毕业班的重担,所以试卷、解题技巧的内容就会更多一些;有的教师非常关注思想教育,于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就成为网站的主要内容。由于教师个人大都是非常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所以其网站的"个性化"比起非教育界人士建立的网站来会更明显。

  教师个人网站无论与教育相关程度如何,大都内容健康、风格高尚,大多数敢于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单位等情况,在互联网上真诚交流。教师个人网站以信息健康、纯洁的特点和真实可靠的特点在网络上树立了新风尚。
22#
发表于 2011-2-11 15: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历史教师个人教学网站

作者:陈亚东



    2. 固本开源 走网站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站长谈实践

    就历史教师个人网站而言,《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应是晚辈,其建站时间才一年多。一年多来,在网友的关怀下,小网站茁壮成长,现在注册量和访问量都已经位居历史教师个人网站的前列,算是个新秀了。下面就谈谈笔者1年多来对于网站建设的感悟,与大家共勉。

    (1)在追求历史美感中成就了最初的网站

    说起做网站的动机,当初还真没想到要为历史教师贡献什么。身为历史教师,我常常为历史的这种古朴的美感所陶醉。自己又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平面设计,制作课件时也常花很多时间在界面设计上。后来看了一些界面美观的历史网站,就决定自己也做一个,毕竟与课件相比,网站更容易得到推广,更容易让人有成就感。但要真做起来确实不容易,这主要是因为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界面,当时在我看来,一个好网站界面一定要漂亮,要有历史韵味。我想我做的历史网站,首先得把这种历史美感做出来,让人进去后能有一种美的熏陶。后来收集到了足够的历史图片并加工处理后,制做网站的图片素材已经基本够了。但网站不能没有内容,该如何着手呢。我搜寻了一下几乎所有的历史教师个人网站,发现历史课件、历史试题、历史图库、学习指导、解题技巧、在线测试等等都有人在做,看来要给自己网站找一个好的有自己网站特色的切入点还真不容易。受《网址之家》的影响,我最初把自己的网站命名为《历史网址之家》,收集所有我能查找到的历史网址,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方便了网友查找和搜集历史资料,同时在群雄角逐中突显了自己网站的特点。

    (2)视频和flash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网站跳跃式发展

    后来随着对历史教师个人网站的进一步了解,我把网站发展的目标锁定在视频库和flash资源库的建设上,这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素材本身能给历史多媒体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网络上的能提供下载的历史教学视频稀少(与视频要耗用大量服务器空间有关),且多为压缩格式,质量较差,不适合历史教学。为了弥补网上历史教学资源的这一缺陷,在学校和科组的大力支持下,我寻访了省内外多家大型新华书店和音响市场,购买了大量VCD光碟,辑录后上传到网上,再加上网友上传的作品,大大充实了网站资源,我相信网站视频库已经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可供下载的高清晰历史视频库。最近学校又购买了新的大容量服务器硬盘,视频库还将进一步扩容。  

    在组建视频库的同时,我又筹建了flash资源库,flash资源多与地理相关(如丝绸之路等),其特点是体积小并且形象生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经过长时间的收集,网站的flash资源库也应该是最全的了。视频库和flash课件库形成了本网站特色,极受历史教师的欢迎,大大促进了网站流量,网站短短1年内从默默无闻跃居为流量居全国历史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前几位。

    (3)建立激励机制和管理团队,促进网站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看到网友雪片般飞来的赞美留言,我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这种感觉不是报酬所能体会到的。但随着网站知名度的提高,忧虑也随之而来,主要是因为视频下载要占用很多空间,有时网站同时多人下载视频,就造成服务器死机,给学校正常教学带来不便。我后来觉得应该寻求一种新的下载方法,一是能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二是网友能够较快速度下载到视频。但由于原来的网页是静态的,操作和管理起来很不方便,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后来偶然发现了动力文章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管理网站实在太方便了(现在很多历史个人网站已经采用动力了)。我采用注册制度和“虚拟收费点数制度”——下载本站原创的较有价值的资源(如视频)扣除积点,上传资源审核后自动增加积点的方法(这种方法我认为自己是最早采用的,现在很多网站也开始采用了,不过这种方法也不是对所有网站都实用,关键是你的网站要有别人网站所没有的有价值的资源)。这种方法一方面照顾到了网友下载视频,另外也促进了网站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种激励机制效果非常好。现在网站资源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资源越来越丰富。而特别可喜的是,新上传的资源很多是原创的且多与新教材相关。如果不采用这种系统,要网友自愿上传资源还真是一件难事,现在创造了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且我一直认为,如果网站的资源都是下载别人网站的,过多的历史个人网站只会增加教师查找资料的负担,只有通过原创才能为网站增添活力。由于网友大量资源的上传,这个学期新开辟的栏目,如课件、试题、论文库也已成规模。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将网站做大做强,需要学校科组和其它网友的支持。网站建站初期,访问量会很少,但只要你的网站实用性强或有特点,支持的网友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样就会逐步凝聚成一个稳定的管理团队。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经过发展,现在已经有一支学历高、教学能力强、同时热衷上网的老师参与网站的管理,他们负责搜集、审核、整理资料,解答网友问题,搜集信息,宣传网站甚至独立承担某个版块,为网站可持续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斑竹们默默无闻不计报酬的劳动只能说声谢谢了。

    (4)筹建史学论坛,构筑师生交流、探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现在采用的是动力和动网相结合的系统,按照我的规划,动力系统的资料主要是供下载的,动网做成的论坛主要是方便网友就历史问题交流或者在线阅读、观看。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史学论坛现在重要的栏目有『论坛交流区』 『网站资源区』 『学生专区』 『历史百科』等,尽管我们在论坛上已经付出很多,论坛的个别栏目也渐成气候,但要做好论坛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论坛对网站的凝聚力的形成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我计划采用建原创历史影视库的办法重塑论坛,相信会吸引人气,同时带动论坛其它栏目的发展。不过这种代价是很大的,需要大容量的服务器并且花很多资金购买影视资料,在学校的支持下资金已经到位了,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做视频压缩和上传工作。

    (5)对网站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网站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注册量和访问量已经处于历史教师个人网站的前几位。但更重要的是网站已经建立了持续发展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网站资源的积累不再是仅仅依靠斑竹个人的努力,而是发挥最广大网友的积极性,争取能上传更多的与新教材新课标相结合的原创作品,这才是网站发展的不竭动力。
网站还将进一步实行动力系统和动网系统的整合,实行注册一站通和积分共享制度,使文章和论坛能够和谐发展。

    网站建设对我们来说是永不结题的课题,在学校和网友的支持下,网站将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三、历史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建设几点反思

    按:创建于1997年底的《史海泛舟》是国内公布最早的教师个人网站,站长是福州八中的骆志煌老师(网名老骆)。从“深感漫漫网路的虚无与孤独”起步,到目睹今日个人教学网站的蓬勃发展,骆老师直抒胸臆,对今日历史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在建设上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今后个人教学网站的定位、走向提出了精到的见解。

    对于教师个人网站的一些问题与看法,我曾在2000年的《教师个人网站与教育信息的网络化》一文中作过阐述,时过三年,网事如梭,大多观点现今已成为共识了。但随着几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校园网站的普及,硬件条件已不再是制约个人网站发展的瓶颈了,教育个人网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的问题仍值得我等冷静地总结与反思。

    1、个人教育网站的定位应该是非盈利性的个人或松散的教师联合体的行为。

    个人网站发展的高峰期应该是从1999年开始的,由于增长过快竟然发展到迫使几乎所有提供免费主页空间的大站纷纷高挂“免战牌”,其中教师的个人主页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对教育共同的认识和责任感使我们于1999年暑期筑建了《教育新世纪》(cn21CT.org,中国21世纪教师之意)教师网盟,短短时间内主动要求加盟的教师个人网站已愈百个,我们所做的只是对加入联盟的教师网站按学科和部门进行分类和资源重组,达到资源共享和导航的目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网盟在支撑了一年之后就没能持续下去了。这件事促使我和同行网友对教师个人网站的定位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

    ①、个人教育网站的个性化风格与非盈利性。几乎所有网站在建站之初均有建成门户网站的宏志,这无可厚非,但失败的教训应该使我们清醒了。拙以为个人网站应该是很个性化的东西,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她的定位应该是非盈利性民间个人网站或教师的松散联合体,一方面她不应该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综合性网站,而是展示个人教育教学特色的平台,重在网站内容与风格的个性化。二则以我等书生之辈,既想在历史教学信息化中发光发热,又想借网站之影响添点银子以拉动消费的“两手硬”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我是这样以最通俗的方式给我的《史海泛舟》定位的:她访问量再大也不会使laoluo发财,没人访问或关闭了也不会使我遭受经济损失,只是以我业余之精力,为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模式探究开拓新的平台。所以我不用为迎合时尚而频频改版,也不用为尽享技术而折腾数据库,所做的只是让她不断充实,成为我的历史教学工作常规领域的拓展。

    ②、教育网站的建构要注重教育性和学科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个人网站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与时俱进,这是令人高兴的现象,然拙以为历史个人网站或被称之为专题学习网站的,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内容而非形式,关注的主体应该是历史和教育的本身,就像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究关注的应该是教与学的过程和感悟,而非网络数据的传输一样。

    优秀的教育网站之所以有异于其他类别的个人网站,除了共有的原创性之外,需要突出的就是她的教育性和学科性。而在网站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等方面,拙以为应该是因人而异、丰简由人的,固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也能提升网站的科技含量,然以个人之力能面面兼顾的历史老师实在不多,laoluo颇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的智力和精力是无法兼顾内容、美工与技术全面均衡发展的,就实事求是地摆弄我的静态页面吧,能找个地方把自个在教育教学中的一思之得和辛苦凑起来的东西摆出来与同行们交流交流就行了。这就是被关心得最多的关于《史海泛舟》几年来一直保持基本板式、基调和很低的技术含量的原因。

    2、个人教育网站应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为历史的教育教学建构信息化的网络平台。

    个人网站的特性决定了其定位的个性化,这是各站长的教育教学风格决定的,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形成历史教学信息化的一道道风格迥异的亮丽风景线。

    ①、资源共享。这几乎是每个教育网站均十分注重也是整体体现得最完整的的一个模块,我们的同行们本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原则,建构起资源共享的平台。在这方面《历史风云网》、《中学历史教学》等网站都做得规模初具,而现成的如动力系统等程序的共享为教育论文、习题与试卷、教学设计与案例、教学课件等资源的上传发布和共享下载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值得思考的是,由于这些系统大多提供了如VIP用户、高级用户、一般用户等权限设置,有些网站开始尝试收费,希望以网养网无可厚非,但拙以为从个人网站的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似乎为时过早,观点对否提请同行网友指正。

    ②、教育科研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现代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成为中小学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力抓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课程整合研究为我等同行网友提供了研究、实践与交流的契机,不少网友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行动研究和总结反思提供于个人网站与同行交流。不言而喻的是这类的网站对于站长而言,要求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的积淀,《学而居》、《历史人》、《古船茶社》等网站在这方面比较成熟。

    ③、专题学习网站。这是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探究与实践的产物,一年多来,作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平台的历史专题学习网站一度成为高中历史网络教学的热点,这方面要承认可操作性很强的Webquest功不可没。《春秋风》、《学海聆潮》等网站在这方面均提供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实践案例。

    ④、同异步交流与交互。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探究的目标之一,是试图以同步和异步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知识的单向传输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拓展,专题学习网站还可以发挥BBS、Email、Blog、QQ等常规网络手段的优势,为网络教育拓展其交互性和同异步交流的功能。目前在历史老师中影响较大的有《K12历史论坛》、《学史论坛》、《历史课堂教学》等。

    ⑤、历史教师联络资讯。随着历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少同行网友在深感交流不便之余,呼吁建立一个中小学历史教师网上俱乐部或联盟之类的民间组织,并希望《史海泛舟》能承担组织之责。对于此等公益之事,Laoluo义不容辞,遂在《史海泛舟》上开设“历史老师”之栏目,并在BBS上发贴求援,幸得《历史之窗》主动承担此责。此外还有《教育引擎》等网站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

    3、个人教育网站只有与课程整合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旺盛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
   
    个人教育网站之所以能在互联网上占据一席之地,其鲜明的教育性应该是首要的因素,而教育性要靠教育实践与探究来体现。要知道网络是为军事而非教育而兴,之所以能作为新型教育模式的载体,拙以为是因为以其广域性、交互性、异步性的优势,在新课程理念和课改精神的旗帜下,为课程整合和探究学习提供了研究与实践的平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果不能在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的课程整合方面不断的实践、反思与提升,仅满足于表面的教育资源的交流展示,是很难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历史教育个人网站除了要体现教育网站的无公害性外,还要有为未来教育做好铺路石的心理素质。这是我们的追求,只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信息化提供一些小小的资源链接点。
23#
发表于 2011-2-11 15: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教师个人教育网站的特点

    教师的个人网站特点鲜明,笔者在组建21CT的过程中接触了几十个这类主页,并与版主们进行过一定的交流。总的来说,这类主页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健康、风格高尚
    由于Internet具有“见其文不知其人”的特点,使个人网站的内容品质良莠不齐,有的网站甚至以成人化的内容为卖点吸引浏量,至于其它打“擦边球”或内容怪异的就更多了,只要不涉及政治反动或黄得厉害,一般的网管大多会听之任之的。以教师名义建立的网站自然不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道相对与众不同的内容健康的风景线。这类网站大多正气浩然、观点鲜明,并绝大多数敢于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个人简历,以真诚来交识教育领域的同行网友。《史海泛舟》从一建站就公开了笔者真名和工作单位,在21CT联盟中也对其主页内容和版主个人身份的公开提出要求,作为考察是否接纳其加入教师网盟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认为这是作为教育主页最起码的条件。
    2、内容以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为主
    由于教师的职业和专业特点,教师个人主页的内容绝大多数由所教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组成。学科知识大致包括专业知识、教研论文、教案、小课件和相关图片资料等。如《史海泛舟》就开设了古迹导游、访古游踪、历史名城、历史人物、历史博物馆、学史论文和时事溯源等栏目;教育学部分主要以教育法规、教育理论研究、教育资源等组成。《史海泛舟》在这方面设置了教育改革、教学资料、教育论坛、教师网盟、学习辅导和历史题库等栏目。此外,作为个人主页,个人的兴趣、特长和个性的差异同样也会反映到其主页栏目的设置上,这部分内容大多以电脑知识、艺术欣赏或师生交流等为主。
    3、艺术性与技术性的个体差异较大
    固然内容是决定一个网站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作为高科技产物的主页,其技术性和观赏性同样会对其效果产生相当的影响。心理学赤瑞特拉(Treicher)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项加起来就占了94%,还有6%分别来自嗅觉、触觉和味觉。多媒体技术正是以其声像结合刺激人的视听系统,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一个优秀的主页也同样在色彩的合理搭配、文字的工整美观和布局构图的和谐等方面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情趣,也可给浏览者以美的享受。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Java和Flash等技术大量运用于主页制作,也为个人主页增色不少。 从教师个人主页看,这一点上个体的差异十分巨大,这是由于制作者的审美情趣各异和对计算机应用的掌握水平不尽相同的缘因造成的。有的主页色彩流畅,合理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使主页画面动静相宜、链接结构层次分明,使访问者在浏览信息的同时得到美的感受。纵观Internet上的个人教育主页,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相当部分的主页在内容的选材方面花了大量的精力,但从整体效果来看则客观上明显地存在着差异。在笔者所交识的同行主页中,《教育先锋》、《楚天驿站》和《惟存教育》等尽管内容和风格迥异,但均属质表俱优的佳作。

三、个人教育网站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进程

    个人教育网站的大量出现使Internet上教育的成分剧增,促进了我国的教育信息网络化,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网络化的进程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可包括文件法规、宏观决策信息、教育组织活动信息、教育与心理基础理论、各学科教学资料库、各类教育软件库、优秀教案、各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交流、专家论坛、教师论坛、网上观摩课和网上图书等。对学生提供的教学服务可包括:各科教师答疑、各科学习材料、复习指导、各校练习题、学生习作交流、学生心理辅导、学生论坛等……”(王相东《网络化教育:立即起飞》)
24#
发表于 2011-2-11 15: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下的许多大型教育网站均不可或缺地包含了上述内容,栏目齐全且资料丰富是个人网站所不可比拟的。但也正因其“大站”的地位决定了其必须“面面俱到”,反而因为各种因素难以在广度和深度上得以两全,这个问题即使是在K12上也体现得很明显,何况其他网站?而个人网站则以其“小”而“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空档,这些网站的版主绝大多数是工作在教学或科研一线的青年教师,网站的选材和提供的素材也绝大多数与教育教研密切相关,个人的实力和精力决定了他们只能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学科的教育教研中有所研究和拓展,但是就教学实际来说,其参考性和实效性却往往比教育大站更具有直接的优势。
    由于个人网站尚处于“单兵作战”的游离状态,其资源较零散,难成体系,与大型网站不可相比。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师的观念更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个人网站已开始向个体资源库互相“链接”、以共享资源的方向发展了。这类联系正在Internet上悄悄而不断地进行着,这也是一年前笔者与几位同行网友构建21CT的主要意图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教育网站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网络化进程。
    2、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
    从1989年开始,英国就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高等学校中实施一项称之为“计算机用于教学创新”(Computers in Teaching Initiative,简称CTI)的庞大项目,八年以后,已有24门学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这种变革。目前这个工程的核心思想业已在中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创新浪潮,而且从单机的应用发展到教育网络,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这首先要求提高教师的素质,信息社会的合格教师除了要掌握相当的基础科学的知识和教育技能外,还应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两个方面有所发展。毋庸质疑的是架筑个人教育网站的教师在这两方面均具备相当的素质,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处于转轨之中,这部分教师除了传统的教学技能外,其观念更新和电脑技术的掌握大多是个人的因素促成的,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我国发展远程教育和网络学校的一支生力军,但由于诸多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因素,这部分教师只占教师总数中微乎其微的比例。因此,在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普及电脑知识,推广网络技术,鼓励教师上网、用网,将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开拓教育新思路。如为迎接澳门回归,我在《史海泛舟》的“时事溯源”栏目中增加了有关澳门的历史地理气候人口等方面的知识,在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扩大相关的知识面,搜集提炼素材,然后运用有关电脑技术制作网页上传。在这个过程中使我学到了不少关于澳门的史地知识,提高了对电脑和网络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倾注了我对祖国统一的一腔热情,使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对于提高我的教师素质应该是会有所帮助的吧!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21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创新意识的需要。
    3、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师生交流
    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教育信息网络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网络资源的传播和共享具有传统传媒所远不能比拟的优势,这个优势也同样为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这类交流主要是指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多数发生在同类学科和岗位相近的教师之间,可以起到互通有无的资源共享和教育思想的相互交流上,而交流补充的本身又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的提高。许多老师将自己自作的教学课件和教育论文发布于网站上,供同行使用和交流,听取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再行改进;而获得上述材料的老师同样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为己所用,并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和应用水平,彼此双方均在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笔者在《史海泛舟》的“教育资源”中放置了自制的《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美苏争霸》和《三大战役》等小型课件供同行下载使用,得到不少的反馈意见,特别是得到《教育先锋》教育网站提供的地球图样以补充对地圆学说的展示。这些反馈和帮助均有助于我不断改进课件的质量,又能将更完善的资源共享于教育网络中。
25#
发表于 2011-2-11 15: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生间的交流主要包括学习交流和情感交流,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家庭具备上网条件的数量日增,为这方面的交流提供了可能。不少学生已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到浩瀚网海中去寻求有助于学习的资料,这也是信息产业向教育网站拓展的主要原因。作为政府行为的曙光网站在这点上旗帜鲜明地宣称要“使师生越过学校围墙,跨越时空,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信息化的能力和观念……”,提供了大量与学生课程学习直接相关的辅助学习资源。教师的个人网站也大多开设此类栏目,《史海泛舟》所设的“学习辅导”和“历史题库”两栏目即属此类,也得到过学生E-mail和留言的正面反馈。同时,开设的“桃李芬芳”栏目属于情感交流的范畴,十年的高中教学经历使我的学生遍及全国,他们也同样可以借助信息手段在老师的网站上寻找当年身影,获得同窗好友的信息,这是《史海泛舟》最富人情味的栏目,不少教师的网站上也不同形式地开设了此类栏目。

四、面临主要问题和期望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上网费用高昂已成为制约信息网络化发展中的“瓶颈”,同样也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但相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得到逐步缓解,这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教师上网用网建站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仍有以下两个问题殛待解决: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与本文相关的素质主要指教师在教育信息网络化进程中的观念更新、基础科学知识的积累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掌握程度。制作和维护网站除了要具有相当量的资料外,还必须具备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出信息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涉及个人的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和文字处理能力等。笔者在制作《史海泛舟》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抉取有效素材为我所用的问题,这方面涉及了历史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由于水平有限,在制作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古训,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由于工作岗位的关系,目前相当多数的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历太少,对教育信息网络化的了解和应用更少,更不用说独立制作和维护个人网站了,这是当前制约我国个人教育网站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但随着信息社会对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这两种素质的需求和新型人材观的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已逐步将“更新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武装教师”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为培养教师的用网建站能力营建了理想的社会环境,我们有理由乐观地期待这个问题的逐步解决。
    2、缺乏整体规划、组织和指导
    目前教师个人网站大多仅代表个人行为,在发展中呈现出一种无计划性的显著特征,其内容和形式也无一矩之规,质量上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出现科学性的错误。笔者在与同行网友的交流中均不同程度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因此希望能随着我国教育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在诸如福建省的“曙光工程”等政府行为的组织和推动下,组织一系列有利于教育网站良性发展的活动,为教师的用网建站营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使Internet上能够不断涌现出一个个内容健康、资源丰富的教育“绿洲”,我们也愿以个体的微薄之力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网络提供一些小小的资源链接。
26#
发表于 2011-2-11 15: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跨越时空的教学辅导——教师个人网站
2006-2-21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徐国平

【摘要】:在学校多校区的状况下,如何保证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质量?网络以其灵活便捷的连接方式,以及网络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交流的媒体,教师的个人网站更为多校区的教师辅助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是一种完全跨越时空的辅助教学模式,成为多校区教学环境下最有力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文章从教学实践的视角,从网站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入手,探究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导的教学方式。文章同时对用于教学的个人网站,在内容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只要学生能上网,不管他们在学校或在家里或其他场所,学生就能通过教师的网站进行类似于面对面的访问和交流,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对教师放置在网上的内容进行查阅学习,就能解决在学生在离开教师的情况下,学习教师提供的课程要求和各种必须的功课练习。

【正文】
在我国高等教学事业的发展中,高等教学普及化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倾向,高教普及必然带来不断的扩大招生。这样原来的教学场所同时必然要不断的扩大,扩大教学规模所产生的现象,就是一个学校多个校区的状况。另外,高校在全国范围内也出现了一种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的倾向,而这更加速了一个学校多个校区的现象出现。
一个学校存在多校区的状况是当前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1. 问题的提出
面对这种多校区的状况,对教师来说,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通过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学能跟上这种多校区的新的教学环境,是我们需要及时解决和认真加以应对的重大问题。在多校区的情况下,它与单校区教学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呢?多校区教学中会产生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个人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固定。在多校区教学中,由于路程的问题,教师一般是通过学校提供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多校区之间往来进行教学。例如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除了少量在虹口老校区读书的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接受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在松江,而教师基本生活场所是在虹口老校区。因此教师到新校区松江进行教学,有学校提供的校车定时接送进行。下课以后,为了跟上校车,教师一般只能及时离开教室,以保证校车准时离开松江返回虹口生活区。这样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教师与学生必要的课外交流?如何解决在上课以外的时间里,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教学上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教学辅导与交流的问题。

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与学,是两个缺一不可极其重要的教学部分。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在多校区的状况下,如何切实保证我们的教学质量、保证我们的教学能继续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的重大问题,是保障学校维持较高的教学水准的重要问题。

2. 新的形势下的新的教学辅导形式
在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中,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通讯。电话、电子邮件是目前人们进行互相信息交流最主要的通讯工具,同时也成为目前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工具和方式。但是这种交流方法的缺陷还是十分明显的:1、缺乏很重要的时效性。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在某个学习点上发生卡壳,会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继续;2、无法保证与学生交流中的信息量,因为这种通讯中能流通的信息量是有限的;3、缺乏教学中的形象化和动感性,而这种形象和动态性是教学中最核心的精华。

我自然想到了网络。网络技术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网络技术正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的交往中、在人们的工作中、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商务活动中,可以说几乎到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地步。网络技术,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么,是否可以利用它来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呢?是否可以利用它来解决我们在多校区情况下所遇到的上面例举的教学中的新问题呢?

其实,广泛的将计算机技术用于教学,已经成为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制作、课堂上利用计算机进行的教学、通过局域网和广域网进行网络上课、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对广大学生开放的计算机机房等形式,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在想,除了上面我们已经在使用的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手段外,是否可以用教师个人网站的形式,为辅助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服务形式呢?

网站是一个将地域与时间淡化的传输技术,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可以跨越时空的技术。网站具有信息量大、动感性强、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基于网站所具有的这种特点,利用个人网站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课外辅助教学,实现延伸补充,利用个人网站可以完成多校区教学中出现的新的教学辅导工作,利用个人网站可以跨越地域的解决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的问题。

2004年9月,我建立了专门用于教学的个人网站,一个力图配合我上课课程内容的辅助教学网站,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在我的网站建立后,只要学生能上网,不管他们在学校或在家里或其他场所,学生就能通过网站进行类似于面对面的访问和交流,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对教师放置在网上的内容进行查阅学习,就能解决在学生在离开教师的情况下,学习教师提供的课程要求和各种必须的功课练习。目前,计算机网络设备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十分普及和方便的。尤其在大学,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用计算机的场所。其实,许多学生的宿舍里也安装了上网用的电脑。即使学生回家了,他们也能在家里通过电脑对教师的课程进行学习,与教师进行交流。

教师个人网站,是一种完全跨越时空的辅助教学模式,是多校区教学的最有力工具。教师的个人网站为多校区的教师辅助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网络以它特有的交互性,以及其灵活便捷的连接方式,以网络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交流的有力媒体。

3. 个人网站内容的主要组成
网页的设计在布局、风格、色彩、链接等诸方面已相当普通方便,不存在什么问题。所以对于用于教学性质的网站,主要关心的是网站上设置的内容,主要考虑的是让网站适应学生在离开教师情况下能模拟教师实时教学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和任何情况下,进行自我学习、复习、查阅十分有用的教师的上课课程资料,这也就是要在多校区、多教学地点的教学环境中,解决因此带来的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距离拉大而造成的问题。当然同时也提供了学生与教师随时进行交流的渠道。

既然是用于对学生的教学补充和延伸,那么它的内容就完全按照教学的需要,按照教师上课的内容来设计建立。内容的基本栏目应该包括:导航、课程介绍、考试大纲、课程课件教学、实验练习等,下面列出这种用于教学辅助的网站,使用的主要内容和项目:

3.1 教学课外习题使用和交流
按照教师上课的课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习题库,通过它,学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习题练习和操作。考虑到学生不同情况和掌握课程的程度差异,同时在网站上提供了习题要点和必要的习题练习说明,正因为进行了这样的内容设置,它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导作用。习题库的建立,尤其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复习上,更能起到它明显的作用。
3.2 教学课件的登录使用
在该项目中,主要是连接了网络上能让学生进行自学的相关学习材料和教学课件,以方便学生下载学习。为此,我也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的网络学习课件资料,进行必要的筛选,然后进行连接。因为这些是网络公共资料信息,是学生进行学习相当有用的材料。
3.3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在网站上提供了我所担任教学的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以便于学生查阅使用。同时在我的网站上,也提供了全国和上海市的相关课程考试大纲,例如放置了大学生参加全国和上海市的计算机考试大纲,同时也在网站上提供了相关的各种典型考题,学生通过这种学习和题目的练习,为参加国家的计算机考核而做准备,同时也可以对做习题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与教师交流,便于学生参加学校外的各种基本专业证书考试。
3.4 学生关心的有关信息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中,学生所关心的相关信息对学生是很重要的。在网站这部分内容的设置上中,主要参考学校、上海市和国家教委对学生极其有用的相关文件(与我教学有关的专业),在网站上加以刊登和说明。从学生的反映来看,这是学生查阅相当多的内容,也是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的有关文件和相关内容。
3.5 学生及时的反馈信息
主要提供给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的界面和必要信息。
3. 6 最新告示
对教师教学中的近期事件进行刊登,对学校、有关教育部门的最新事件进行及时的发布告示。例如课程信息、教学信息、考试信息、重要的会议信息等。
以上内容在形式上,基本上都注意到了综合使用多种媒体,使有关的教学信息在表达上表现的更生动活泼、更讲究实效。

4. 结束语
网站建立至今已经半年多了,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虽然我没有统计过学生的浏览率,但是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从学生通过网站发给我的大量信件中,对我的网站,学生有很大的点击率。这个网站成为学生对我教学内容辅助学习的有力帮手,基本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我教学的所有学生均通过访问我的网站进行学习,其它非我教学的学生中,访问者也相当多,不少学生使用我的网站,他们通过网站学习课件,通过它进行必要的操作习题练习,通过它知道学习中许多有用的材料和信息。
当然,目前设计使用的网站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整体上讲,由于费用等问题,网站总容量是有限的,有关课程的内容还难于十分充实,为了节省空间,相当一部分内容只能以文字为主,个别的仍存在着文字教材搬家的现象。其次,目前所使用网站的浏览速度不够。最后,建议学校能为用于教学的教师开放网站空间,为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建议增加教师在这方面的技术协作。
总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探索。而网站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理应投入足够的热情,进行新的尝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我们要以教育改革为契机,向着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创新的方向不断前进。
下面是我网站的网址:www.gpxu.somee.com
这只是走出的第一步,以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的完善我的网站,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方式做出探索和努力。
27#
发表于 2011-2-12 0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施“教师网联”计划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教育学分会 发表时间:2007-03-2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质量的教育是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没有教育的质量,就没有人才的质量。上千万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成败盛衰之所系,全民族素质、综合国力和祖国前途命运之所系。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是一支爱岗敬业的好队伍,但是与时代要求和人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加强队伍建设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加强师德教育,使教师成为世人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二是教育人事改革、机制创新。通过资格准入、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教师继续教育。通过教师全员培训和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就是要为教师终身学习构建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的平台,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大规模开展高水平的教师培训,使不同地区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大幅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对于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手段信息化,而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事业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央决心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所有初中都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小学都具备数字卫星教学收视设备,所有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信息化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也为教师终身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教师职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原来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成为现实。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大规模、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提供了现实可能,而学会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师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抓住这一契机,率先推进信息化,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教师教育领域内行业联合,沟通各种教育形式,建立和依托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是加速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应当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探索者和示范者;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发挥表率作用。率先形成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教师网联”计划,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对于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重要贡献。   教师网联计划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教师网络计划的目标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教师网联计划的实施体现了我们尊师重教、人才强国的决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我们对“教师网联”充满信心,寄予厚望,委以重任。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计划的重大意义和肩负的责任,按照“跨越、创新、集成”的指导思想推进“教师网联”这项宏伟的事业和系统工程,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成为全面提高教育水平的新起点,使教师教育信息化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使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成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突破口,并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是“跨越”。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将“教师网联”计划作为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看得要远,立意要高。要将“教师网联”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于事业发展的激情,下大决心以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强有力的举措,实现“人网、天网、地网”有机结合,实现教师队伍建设跨越式发展目标,构建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一流水平教师学习支持服务,建设一流水平中小学教师队伍。   第二是“创新”。“教师网联”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教师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产物,也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思路使它不断进取、不断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积极进取,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教师网联”的运行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采取新举措,开辟新境界。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教学管理,实现行业自律,规范办学行为,发挥整体优势,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教师教育体系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创出一条新路。   第三是“集成”。就是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系统集成。政府、学校、教师共同努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目标、资源、方法、技术手段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协调整合,形成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校、教育机构及其各有关方面要精诚合作,密切配合,为提升教师素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大目标服务。各地要统筹规划,大力支持,积极响应,将“教师网联”计划的实施作为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当地教师培养培训总体规划;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网、天网、地网”的有效沟通,系统集成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师范大学和其他有条件的高校要携手合作,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和高水平培训;地方师范院校等要密切合作,参与联合办学,积极承担相关任务;要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教师培训、教研、电大、电教等教育资源,逐步建成多功能的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立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各种途径的教师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教师网联”计划要与教育信息化进程,与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紧密结合。教师继续教育要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结合,与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结合,形成教师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做出积极贡献。
28#
发表于 2011-2-12 20: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29#
发表于 2011-2-12 20: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30#
发表于 2011-2-12 20: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zsy.cn/flash_index.html E游学堂

http://www.sznhxx.com/spdb/yuwen/1.htm 南环中心小学(学科游戏)

http://www.qs52.net/bbs/viewthre ... &extra=page%3D1 牵手吾儿论坛

http://edu.mblogger.cn/yahou 雅猴教育

http://blog.sina.com.cn/tianshi6666#sort_0 家长群博客


http://www.sciedu.com 科学教育网


http://www.keroom.com/ 课龙网上课堂


http://cy.5156edu.com/ 在线成语词典

http://www.0-12.com/main/index.asp 童趣网

http://www.mathfan.com/ 数学爱好者

http://www.inedu.cn/stuu/index.aspx 学生部落


http://www.xmyankui.com/tengtu1/jxzy/yuwen/x2/yw.htm 小学教育资源


http://www.nhsyxx.net/ 宁海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http://www.cedu.cn/bbs/index.asp 成长论坛


http://www.mathfan.com/ 数学爱好者



http://xiucai2008555.blog.sohu.com/ 秀才在线


http://7732351.a.lunqun.com/?u=654996 父母加油站


http://www.61flash.com/index.htm 儿童FS网


http://bmxyd.chinaschool.org/index.asp 八闽下一代


http://www.oh100.com/teach/student/jiawu/ 家务小课堂


http://www.jy51.com/student/list ... assid=20&paper= 教育星空


http://www.u2edu.cn/map.htm 幼教儿童网


http://baby.sina.com.cn/bangxiaohai/index.shtml 天生棒小孩


http://www.61soft.com/read/child/c3/Index.html 百科知识


http://www.cfanclub.net/ 电脑爱好者之家


http://107172.eworkway.com/ework/index.aspx 黑核桃幼乐园


http://www.originmc.com/ 老李教育-深圳本源管理咨询(http://user.qzone.qq.com/137346039 QQ空间)


http://www.rdfz.com/ 人大附中网校


http://www.qbaobei.com/ 亲亲宝贝


http://www.bbxpp.cn/Index.html 阳光宝贝


http://www.xueer.net/sw/Index.asp 学而写作


http://rghqxx.sdedu.net/index.asp 红旗小学


http://bbs.pep.com.cn/index.php 人教论坛


http://218.75.87.42:81/ebook/ 电子图书学校专集


http://bbs.etjy.com/ 儿童教育论坛


http://bt3.btchina.net/bbxpp/ 阳光宝贝


http://www.edudown.net/Index.html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www.pep.com.cn/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http://www.jysls.com/index.php 教育手拉手论坛


http://www.kepu.gov.cn/kp_shenghuo.asp 中国科普网


http://bbs.yiyoyo.cn/index.php YiYoYo论坛


http://www.pupiledu.com/ 小学生教育网


http://www.xxssj.com/ 小学生世界报网


http://www.zgsnb.com. 中少在线


http://www.xxszz.com/ 小学生杂志


http://www.ehappystudy.com/webhtml/zhuanti/book/ygs/index.htm 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ssjyw.com/www/index.asp 赏识教育网

http://www.hbszzj.com/bbs/index.asp?boardid=18 深圳职教论坛(小学生用功术)


http://www.so138.com/so/f138.aspx?kind=13&rkind=70&page=1 千源网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 ... &category_id=53 迅雷博客(英语资源)

http://www.jiaoyudaohang.com/ 教育导航网

http://www.jianjian.org/index.html 尖尖儿童故事网

http://www.gushi365.com/ 儿童故事365

http://www.gushi8.com.cn/ 儿童有声故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4 04:50 , Processed in 0.1445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