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网上跨域对话第一回:2012。5。23管季超网上对话宁波仁爱学校刘波先生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的[教研工作实败案例],最后,没能实现计划!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

2009年10月

全体成员于陡岗镇小共同签署

一、“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是由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倡议组建的基层学校教师读书活动组织形式。
“教师读书小组”的活动创意得到了该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的明确支持。
管季超同志从2009年9月起,在该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田野研究工作”,其间将直接介入“读书小组”的组建、小组读书活动的组织、读书成果的结集、推介全过程。
管季超是“小组”活动的召集人,陡岗镇小高雄、曹继桥、王义林同志予以配合。
二、“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的活动目的是:
——引导和帮助一线教师研读教育名著、前沿教育理论文章,上网进行“主题检索”资料,提升教育理论素养;
——通过读书和思考,增强教育反思能力,拓展专业视野,使全体成员由读书而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
——倡导“教育写作”,培养“教育写作”能力,积聚教育智慧;
——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改进和提升“小组”成员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为丰富学校工作的学术内涵,提升办学水平作出贡献。享教育阅读之趣,品教育人生之味。
三、“小组”活动分“成员个体的工余自学”和“有组织的集中主题研讨”两种形式。
——建议“小组”成员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研读推介的教育名著和教育理论文选。
建议“小组”成员采用“作批注”“摘抄”“写读后感”或“读书报告”、整理书目、篇目等多种形式留存“读书成果”。
——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支持下,争取每月(或一段时间)组织一次“小组”成员集体参加的有主题的集中研讨。
每次集中研讨活动均须经过认真准备:
1、提前指定“中心发言人”作“读书报告”;
2、“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发言。
发言者必须对“主题”有所准备,发言前必须列出发言题纲,专人作现场研讨记录,当日整理成文。
四、“小组”成员均为自愿参加,允许中途退出;也允许首批未参加的教师中途申请加入“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坚持自愿参与原则、民主平等原则。
五、为体现学术活动的民主、平等原则,“小组”活动只设“召集人”一人。“召集人”只负责设计“小组”集中研讨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召集人”与成员之间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平等研讨的“读友”,“召集人”为“小组”成员提供“专责服务”。
“集中研讨活动”由“小组”成员轮流主持。
即每次活动的“中心发言人”为活动现场主持人,前次活动时即当众公议下次活动的主题,推选下次活动“中心发言人”。
“小组”活动时,不设“主席台”,环状围坐。由“中心发言人”主持会议,公推“记录员”一人。所有与会者都有自由发言权利,但参与研讨成员首轮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可多次发言。
“集中研讨活动”记录由“召集人”和“中心发言人”、“记录员”共同整理成文。
六、组建“教师读书小组”的倡议在2009年8月29日“区实小、陡岗镇小结对帮扶工作协调会”上正式提出,得到了陡岗学区领导和区实小、陡岗镇小两校校长的一致同意,并被列入该次“协调会”《会议纪要》中。
陡岗镇小何琳彬校长明确表态:支持《教师读书小组》的组建,应允在本学期结束前,由管季超等同志编选“小组”成员“读书成果”,由陡小结集印行。
“小组”成员所需“读书”资料,主要由“召集人”管季超赠送或提供复印母本,陡岗镇小应允适当时候,为“小组”成员选购至少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七、“小组”09年10月至12月读书活动主题推荐:
——数学教育理论文选篇目整理及读书报告撰写(交由“小组”成员杨再接同志完成)。
——关于本校“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与教育对策的探讨。
“小组”成员管季超已在五(三)班进行了初步调研,建议“小组”成员在各自所在班级进行更细致的调研。
“调研题纲”由管季超提供,“调研报告”由管季超、夏天桥、张华明共同完成。
配合这次“专题调研”,建议“小组”成员以“主题检索”方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校本教研的一般组织形式及区实小教研组“说-上-评”活动的经验移植。
建议高雄、曹继桥、王义林、黄琦君等同志着重搜集研读以“校本教研”“教研组建设”为主题的专著、文章,结合本学期“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尝试移植区实小教研组“说-上-评”活动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予以改造和创新。
——建议五(三)班雷琼老师集中研读关于“日记”写作教学的专著、文章,启动本班学生“日记写作”。
所需理论文章均由管季超提供或推荐,管季超乐于每次到校均批改该班学生日记。如接到执教老师明确邀请,乐意到陡岗镇小3-6年级任何一个班上“作文评改指导课”。
——为凸显本“读书小组” “以读促思、以读促教、以读促研、以读促写”的理念,本学期将组织一次全体“小组”成员参加的“现场写作比赛”。赛题有四个方向。一是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二是关于本班学生某个学科的学习现状调研;三是对某一个学生的个案分析;四是精读某本教育理论著作或某篇重要教育理论文章的感悟和体会。
建议“小组”成员尽早作准备。
●请您签字:
如认同此“行动计划”内容,乐意参与“教师读书小组”活动,请您签字表示承诺。

申请成员签字:



2009年10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广平说:

长期的阅读,让他[刘波]的“草根研究”也颇具前瞻性。
2006年,国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威灵顿公学的幸福课,而且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还成为了全哈佛最受欢迎的课。幸福课就是方兴未艾的积极心理学。而当时国内中央教科所的孟万金教授也正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于是,他就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融入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在20081月,刘波写下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下幸福课的实践与思考》。这一实践性的论文,让刘波再次获得了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你将学和用结合得很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孝南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全程实录===欢迎监督、指导、批评相关搜索: 教师, 通知, 孝南区, 语文


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孝南教研[2011]048号

—————————————————————————————————————————————————————————————————
关于举行《孝南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的

         


各学区、各区直小学:

    教师自身读写经验的积累,对于完成小语教学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室先后策划组织了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有力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素质的大面积提高,这项赛事,已成为我室具有“教研创新”意义的品牌活动。

    现将《孝南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相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单位按本《通知》作好参赛组织工作:

一、比赛时间:2011年月12月16日(周五)全天

二、比赛地点:广场学区文化路小学阶梯教室

三、会务费:50元/每位

四、参赛具体要求:

  1、赛手务必于12月16日上午8:30前到达赛场报到,领取赛卷。

  2、赛题当场公布,参赛文当场完成。

  评委会按1:1比例评定一、二等奖,于12月18日在《教师之友网》公布评审结果。

五、各单位参赛名额分配:
  区实验小学:5人
  区三里棚学校:5人
  区二小:3人
  书院学区:6人
  车站学区:6人
  新华学区:6人
  广场学区:6人
  朋兴学区:8人
  新铺学区:7人
  西河学区:6人
  杨店学区:10人
  肖港学区:10人
  陡岗学区:10人
  卧龙学区:8人
  毛陈学区:8人
  祝站学区:8人
  三汊学区:8人
  朱湖学区:5人
  东山头学区:2人


六、其它事宜:

  1、请各单位严格按参赛名额数分解到校,落实到人,确保本次比赛活动的有序进行。为保证比赛质量,各单位不得自行突破参赛名额。建议优先选派前五届未参赛的教师或未获一等奖的教师。

  2
、为将本次比赛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各单位,本《通知》同时发布于公益服务网站《教师之友网》“教研信息”子栏。请各学区教研员、各区直小学教导主任在12月14日前在此《通知》后以实名跟帖形式报送参赛选手名单。

  3
、赛后次日(12月17日),我室将邀请四位学区教研员、两位区直小学业务领导和两位前五届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共八位同志组成评委会,在文化路小学进行集体评审,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


  4、本次比赛部分获奖作品将在赛后陆续上传于《教师之友网》“原创教研论文展评”子栏。




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2011年12月8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抓教师写作,我坚持了十年;送给青年教师的书刊,也有千册以上。

    此地大的氛围不及江浙好。


    难酬吾志!!!!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xnjyw.5d6d.net/thread-42293-1-1.html

搞[现场比赛],好一点的,就编成这样的电子杂志。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波:

  楼上谭蔷老师是湖南民院附小语文教研组长,大概和你差不多大。年龄。

方校长晚上到一位丧父的老师家慰问去了。他让我跟你带个好。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我还没见着,但网上有交流。

他学校吕斌我很熟。

宗伟兄夸你写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时说:

    ‘如果说,这本书是刘波的学术自传,那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成长故事无不展现着他的勤奋与智慧;如果说,这本书是教坛新手走向研究型教师的教材,那一串串深深的脚印无不给胸怀理想的青年教师们指引着一个可以遵循的方向;如果说,这本书是一个教育人对教师和教育的反思,那字里行间散落出来的无不是责任和忧思的光芒”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1: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2: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辑录的教育人评刘波专著《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




吴志翔
    第一次知道刘波,大约是五年前看到他的一篇来稿的时候,稿子内容具体是什么记不确切了,似乎应该是介绍学校亮点的。但不知何故,从此以后这个名字竟在脑子里生了根。后来在一个场合面对面认识了,也有过交谈,虽然话并不多,但印象又深了一层。再往后,是听一位编辑谈起,说刘波订阅、收藏和浏览的国内各种教育报刊品类相当齐全,如果想了解一些教育资讯,向他一打听准知道。对此,我深信不疑。
     他这本书中的文字,我之所以说它们是“切实功夫”,因为它们很多是“做”出来而非“写”出来的。它们记录了作者本人“践行”“领跑”“博览”“追随”“关注”“弄潮”的历程和经验,如果没有做法就不可能有什么说法。他的文章因此也没有什么做作的“文章气”、高蹈的“专家气”,有的是醇厚的“泥土味”、清新的“草根味”,教师读来一定会倍感亲切有味。我认为,他的写作不但是思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实践的一部分,写作是他的思考和实践的“外显”。他自己在书中说,教学与研究不是“两张皮”,教师的研究不是“另起炉灶”。他的写作也是如此,与他的教学科研可谓贴合无间。


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周信达校长:

    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不但自身的学科知识储备要有底气,思维还要有灵气,胸中要有志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勇气,让我们为刘波老师“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喝彩,一起翻阅此书,追逐刘波老师专业成长的足迹。



2010山东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威海市塔山小学教师 王艳芳:
    一般人眼里,教科室主任是个可忙碌可清闲的中层岗位,但刘波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特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刘波用他的勤奋和聪慧,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我觉得刘波就是我们教育界的潮人,他有年轻人的智慧和闯劲,有足够的热情和真诚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也收获了那么多。



宁波镇海区澥浦中学
冯华荣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就一口气把书从头至尾阅读了一遍,包括序言和后记,从当天中午持续到了深夜,接下来的几天,又陆续看了两三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是第五遍阅读这部作品了。
   从我个人的理解看,刘老师的这本书其实是一幅详实的个人成长地图,十年的教育生涯于他而言是一次曼妙的旅行,一次完美的抵达,出发时,他还是一名稚嫩的教育新手,抵达时,他已成了名符其实的研究型教师。一路的行走,一路的跋涉,他的行囊已被充实得沉甸甸的,100多篇发表在重量级刊物上的文章就是最好的例证。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2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广平我只知其名,人没见着。
他很夸你的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从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地位比“音体美”小三门还不如,是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会视作可有可无、甚至只是一种摆设的“副科”。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学科的弱势地位而踯躇不前,也没有因此而抱怨,反而积极投身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去,并因此成为学校教科研的标杆,并担任学校的教科室主任,还成为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理事中唯一的基层学校教科室主任代表。他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教育公式:只要热爱,就能成长。
     在书中,作者强调网络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他的教育研究不仅利用了网络资源,而且对网络时代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这一辑的内容,对教师如何利用博客进行知识管理、如何利用期刊网进行研究、如何在QQ群中引入学术外援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的确,网络同样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与空间。而且,网络让城乡教师在某些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想利用网络促进成长,一切皆有可能。作者在这本书里,为我们给出了何谓网络素养、何谓信息素养的最佳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1 02:02 , Processed in 0.0827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