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层教师触目惊心真实写照 [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6 08: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基层教师触目惊心真实写照



2010年09月14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一)一位农村老师的留言:

  我是乡村的中学教师,教初三毕业班,每天我六点不到就要起床,六点四十等班车(自己缴费的车,不是学校的班车)七点十分到学校,放下书包,就去班里,同时我是班主任,上午四节课到十一点四十下课,十二点二十就上午自习,午自习有课的老师要讲课,不个补课钱,然后一直上到下午四点四十,四点五十等班车回家,晚上要上网写教案,复习材料,周六日补课,周六一天,周日半天,没有课也要带着给三十元钱,周日给二十,时间和正常上班一样,出去打车钱和饭钱基本就不剩几块钱了,还有很多老师周六日要上进修班,(自费)放假进修的更多了,如果老师没有寒暑假,我想大部分老师都活不过50岁,太辛苦了,另外说一下,我当毕业班的班主任,班主任费每个月只有18元!!!!

  (二)一位城市教师的留言:

  我也是教师,工作22年了,中学高级.还在城市学校.但是到手工资不到2000.视频中的朋友问你在学校宿舍啊?我不好意思说,这是我的家.我的家只有20年前的木床和办公桌,再有的就是书.很多东西都是旧的.住房也是84年起的学校的楼房50平米,我最羞涩的就是不好意思让朋友来看见我这个简陋的穷酸的环境--我的家.不错,做老师只能解决温饱,想做什么都不行.

  (三)一位民办学校老师的留言:

  公办学校的老师难,象我们---私立学校的老师就更难了,每天早上6点签到,天天在开晨会,晚晚开夕会,一年多了,工资才1000多点,更没有各种保险,也别说住房公积金了,哎...一言难尽啊!

  (四)一位女教师老公的留言:

  我爱人就是一个小学老师,以前我总觉得老师是很轻松的职业,每天三四节课就可以了, 算下来一年平均每天就2节课,现在看她每天早上6点多就要起来,7点半就得到学校,晚上 早了也是5点多,6点才能下班,回家还备课个没完,每到周末还经常要参加学校的培训或是学习, 真的很累。最少比我累,呵呵钱也比我少,本人是在一私人公司做软件的。。。 我们这地方还是发达地区, 她一小学老师工资就4k多点,房价高的时候到了1万5,6, 生活是没问题,但说实话, 呵呵要靠她买房子那是没希望的。。就连供房都不敢。。。

  再说一下,很多人觉的老师和公务员工资待遇差不多,实际情况是,老师的收入不到公务员的1/2, 我有几个同学是公务员,最少和他们比较是这样。。。  以上写的东西只是为了说明实际情况,老师,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工资,那工作也绝对没有大家想的那 么舒服,请注意:不包括学校的领导。。。

  (五)一位乡镇初中老师的留言:

  我是乡镇初中的老师,一个月才9百多块钱,过年时政府才给120元过节费,其它节日基本没有。我在初中还好一点,期末还能拿到学校发的福利1千块钱,在村小学的老师才得一两百块钱。我们教师平时要好业务之外,还要经常应付检查、整档案,有时镇政府还要压我们帮他们完成某些任务。班主任最辛苦了,经常要跟学生出操,早晨6点钟就要起来了,中午、晚上要给学生午休、晚休了才能回宿舍。老师辛苦了一辈子,只领了这么低的工资,却还是得不到社会的关注、人们的认可,我们这里的退休老教师能长寿的少之又少。人们只是关注学校有没有乱收费,那又有多少所学校这样做;只是观察老师有没有体罚学生,却没有看到老师为了教好学生、出好成绩心力交瘁,清贫一生,还要被迫订书刊、杂志和从微薄的工资里扣钱来捐款。 6楼说: 知识分子!!!!!! 没有我们你们也是白吃。。。!!!!!!!  我也要说,没有老师,你什么都不是,是文盲,科技兴国做梦都梦不到。

  (六)一位中学高级教师的留言:

  中国教师何时才能买起车?这外问题问得好!我工作22年头了,刚聘为中高,每月打到卡上的工资才2026元.这个月更少了,又扣了住房公积金,只有1778元了.我早就有开车的念头了,也只能是念头哟.高级教师买车也只是念头,更不必说中级教师了.我国早就提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也只是口头上说说罢了.教师节如今都成了地方政府的一个负担了.中国教师啊,可怜!中国教育啊,悲哀!(来源:强国博客)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07: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方来老师印象




     杨方来老师英年早逝,噩耗传来,我们不胜感伤,记小文以悼之。

     我在乡下任教快20年,没和杨老师同过事,交往不多,但印象深刻。

    九十年代,陡岗梦湖小学还存在,每年小考,杨老师就带毕业班的学生到中学考试,他背微驼,肩一高一低,在送考的教师中特别扎眼。待学生都进了考场,别的老师有的在办公室打扑克,有的找地方凉快去了,杨老师就蹲在烈日的树荫下静候着学生。一场考完,孩子们就直奔杨老师飞来,将老师团团围住,叽叽喳喳争先恐后汇报自己的答卷。杨老师摸摸这个的头,拍拍拍拍那个的肩,说说笑笑,和孩子们融在一起。

       杨老师的儿子读初中时在我的班上,因一次杨老师雨中给儿子送伞才知道这层关系。从他儿子的作文中得知他家的一些情况,当时民师的工资低,家中有没有得力的劳力干农活,家境很是清贫。受父亲的影响,杨老师的儿子很懂事,生活节俭,读书刻苦,语文成绩优秀,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勤于笔耕,为创作一步大部头曾经歇业一年。杨老师没有指责,自己节衣缩食鼓励儿子。

       2000年11月,陡岗学区组织一次教学活动,我被派往梦湖小学,杨老师任梦湖小学的教导主任,半天时间我就领略到了杨老师的风采;办公室黑板上的办公表格,工作安排设计得干练明了,字迹飘逸遒劲。我见办公室有一把二胡,忍不住拉了一曲,待听了二胡的主人杨老师演奏后,方知二胡艺术的博大精深,我那雕虫小技相形见绌。村小教师少,办公室里安放了一个乒乓球台,杨老师和我们后生推抽扣杀丝毫不落下风,因此曾代表孝南区参加过市级残运会。

      后来梦湖小学撤销,杨老师调到白莲小学,我们见面不多,偶尔碰到,就问问他儿子的近况,问问工作量,顺便开玩笑还干几年才功德圆满。杨老师总是谦和的笑笑;“不要紧,不搞么办社,家庭的任务冇完成,再说我也玩不住。”

     杨老师是农村教师的代表,农村教师相比城区教师有更多的责任,农村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而这些需要学校来弥补,教师隐形的工作量就加大了,杨老师就一直坚持扛着,支撑着,支撑到最后一口气,气尽力竭,便轰然倒下。

     但愿杨老师在天堂能直起腰杆。

[文/只在槐坛灌篮]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07: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方来老师生于1953年7月23日,1971年投身教育事业,2010年9月15日下午2点10分,病发倒在三尺讲台。经抢救无效,2010年9月16日凌晨不幸辞世。
      终年58岁。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07: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6: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乡村教师需要全社会来关注2010年05月05日  作者:林溪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有这样一群乡村教师,他们原本在大山深处,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但因为“喜来登乡村教师奖”,他们走出大山,第一次站到媒体的聚光灯下,第一次让那么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在我国,这样的乡村教师不是小数目,还有800多万乡村教师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使命,如何使这支庞大的队伍提升素质安心乐教,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喜来登乡村教师奖”的设立昭示着一种社会责任与态度,它向全社会倡导——
  一奖激起千层浪
  站在流光溢彩的领奖台上,被摄像机和聚光灯对准的李兴荣有些晕眩。数米高的大屏幕上打出他的名字,每个字都足有半人高。从中央电视台邀请来的主持人用优美圆润的声音,读出属于他的颁奖词:“悠悠万事育人难,埋首代课十八年。千秋功名尘与土,粉尘和血霞满天。”台下坐着好些个省里的部级、厅级领导……他们为普通的乡村教师们,一次次献上掌声。在浑厚激昂的音乐声中,礼仪小姐送上第三届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的奖杯,还有数目不菲的奖金。
  一切就像是个梦境——这样的形容或许还不够准确,因为在此之前,数十年的山村生活,李兴荣即使在最美的美梦里,也不曾出现过这样辉煌的场景。
  设立于2007年9月的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先后有30名教师获得此项殊荣,另有30名教师获得提名奖。这些工作在大山深处本默默无闻的教师,因喜来登乡村教师奖而受人瞩目。他们走出大山,来到繁华的省城领奖,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个第一次,产生了和李兴荣同样的感受。
  何美基、兰朝红、敖双英、陈富昌……无论是哪一届的获奖者,面对媒体谈他们的获奖感受时,说得最多都是:“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能受到如此不平凡的关注,真的感到意外。”
  感到意外的不仅是获奖了的教师,还有千千万万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知晓这个消息的乡村教师。湖南桑植县蹇家坡学校的青年教师王泽芳说:“听说有了乡村教师奖,我感到开心而且震撼。以前我认为乡村教师的人生,是可以一眼望到头的,难有升迁,难有调动,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乡村教师奖的设立,让我觉得,社会对我们这个群体已经开始关注。”
  老百姓也感到意外。李兴荣获奖后,他家乡的主要街道贴满了热烈祝贺他获奖的红色标语,热闹得跟当年贺龙领导打土豪时差不多。前来赶集的乡亲们,惊奇地对红纸上的字指指点点,口舌相传,娃娃们的老师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由此上升了许多。
  在百度搜索栏键入“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出现在记者眼前的结果多达76页2400来篇。
  活动承办方的主要负责人,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大型活动部的李文泰主任对记者介绍说:“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描述,一是在教师的内心掀起了波澜;二是媒体记者在观看反映教师事迹的短片时,大多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愿意关注此事,把更多笔墨放在教师奖和乡村教师身上。三是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有更多的企业开始认同公益活动对企业的宣传效果,从而投身公益活动。而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励计划本身,也于2010年4月上旬,被中国慈善领域最高的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誉为“最具影响力的慈善项目”之一。
  这个群体需要真正的尊重
  按照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的评选程序,湖南公共频道要把所有入围教师的事迹拍成短片,在黄金时段播放。王一珊是公共频道的记者,自始至终参与了采访。回忆起最初采访的何美基老师的情形,她说:“在湘西保靖县的大山里,我们手足并用的走了三个多小时,在城里人看来,那蜿蜒崎岖的小径根本不是路。到达学校时,何老师正在上语文课,我们没有打扰他,远远地站在教室外,见他右边衣袖空荡荡的——很多年以前,他上山砍树修缮校园危房,剁到了自己的手,大山里人烟稀少,被人发现送到医院,已经到了第二天,只得截肢——站在讲台上用左手在黑板上写字,然后转身给学生们讲授,情绪高涨时,那一小截残存的右臂会不自觉的配合着讲课内容,挥动着。那一瞬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王一珊坦承,何老师拨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也让她感到了身为记者肩头的责任和设立乡村教师奖的意义。
  在桑植县蹇家坡乡学校,记者见到了代课18年的李兴荣。尽管教学成绩出类拔萃,但因为不是在编教师,他从来没有参加过正式的表彰大会,他的妻子王桂莲甚至不愿在外人面前承认自己的丈夫是代课教师,要介绍就说是打工的——直到他获得“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可以说,这个奖彻底改变了夫妻俩的心境。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6: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你来概括一下乡村教师在你心中的形象,你会选择哪些词汇?”在湖南运达集团的副总裁办公室,记者问唐超奇。   沉吟了半晌,唐超奇说:相对而言,乡村教师也许见识不广,思维不活跃,对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但他们忍辱负重、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就是孺子牛,可敬、可佩、可叹!
  这个记者出身的副总裁对农村教育有着较多的思考,他对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不断“孔雀东南飞”颇感忧郁。他认为当下的农村教师较之以前更难当。现在的农村青壮年劳力向经济发达地区大迁徙,教育幼童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教师的头上。除了本职的工作,他们还得充当保姆、父母、心理医生等多重角色。沉重的负荷,菲薄的待遇,简陋的教学环境,从起点便能看到终点的人生,被人遗忘的滋味,若只从理想和奉献等道德层面去做倡导和要求,长此以往,偏远山区的农村教师会出现断层。这也是现在很多农村学校和教学点没正式教师愿意去,只得又聘请代课教师的原因。
  所以除了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还要给予农村教师精神层面的关怀,这个群体需要真正的尊重。唐超奇认为,这个尊重,不是教师节前的大鸣大放,不是重要会议上的领导讲话,而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人文关怀。他很不满某些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冷漠和麻木不仁,不但让普通教师感到高高在上,还让关心教育的人觉得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
  “每个获奖教师的事迹都让我感动,但能让我感到欣慰的则是艾芳、兰朝红、敖双英、覃慧他们。”湖南运达集团副总裁唐超奇这样描述他记忆中的优秀乡村教师:“艾芳大学毕业到贵州支教,那个学校条件很艰苦,成天吃土豆,干了一年学生不让走,又干一年;兰朝红自幼家境贫寒,是希望工程托起了她的梦想,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她被分配到省城的一所学校工作了两年,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邵阳农村……这些年轻的教师把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带到了农村,他们是未来农村教育的希望。”
  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
  2010年4月8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报告显示,四成善款流向教育领域,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救灾。在这则新闻后面的评论里,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发出了疑问:教育投入是政府的责任,慈善经费大量流入教育领域,会不会导致政府的懈怠?
  对于四成善款流向教育领域的现象,湖南省教育厅副厅级巡视员廖湘生认为:“这体现了社会捐赠者的高瞻远瞩,教育关乎人的发展,关注教育就是在关注国家的未来。”
  对于网友的疑问,廖湘生说:“越是发达的国家,慈善事业也就越规范和成熟,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曾提到,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
  由民政部设立的“中华慈善奖”,已经连续评选了5届,“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是其中的一个奖项。记者注意到,2005年首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中有三个关乎教育,它们分别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希望工程项目”,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实施的“春蕾计划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实施的“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其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和困难大学生重返校园。之后的四届,面向教育领域的获奖项目则逐渐出现了:“共享阳光——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就业援助行动”、“西部园丁培训计划——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新公民计划”、“长沙运达乡村教师奖励计划”等,表明慈善力量关注教育的侧重点已经有所不同,已经由最初关注“怎样让孩子上起学”,过渡到关注“怎样改善教师生存和工作环境,让孩子们上好学”。
  “慈善机构的这种选择,一方面说明政府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已经在不断的加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地发展,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廖湘生如此分析。
  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的设立,是高云安基于自己的教育使命感回报社会的一种选择,也是他认为最有利于当今教育的一种选择。20多年前,高云安是该省澧县码头铺镇的一名乡村教师,所在学校是一座破败的茅草屋。2007年9月,已是湖南运达集团董事长的高云安,在集团所属的运达喜来登酒店开业典礼上宣布:斥资1000万元,携手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设立“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每年评选20位优秀的乡村教师,设优秀奖10人,每人奖励现金5万元;提名奖10人,每人奖励现金5000元。因为了解乡村教师的坚韧与执著、艰难与窘迫,高云安懂得怎样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和尊重他们。
  “当你有力,你就要引领前行。”高云安说,“乡村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孵化器,只有乡村教师阳光了,乡村的少年才会阳光,我们的社会也才会阳光。长沙运达喜来登教师奖只是一盏灯,但如果大家都来点亮一盏灯,就能照亮整个社会。”(林溪)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6: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小学校长的五大烦恼2010年04月07日  作者:陈华忠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常工作中,我们农村小学校长深感工作的艰难,责任之重,压力之大,所面临的问题之多,一直困扰着我们。对此,我们深感烦恼。
  1、为“经费紧缺”烦恼。现在,农村小学除了办公经费之外,几乎无任何财源。一所几百人的农村小学,按一个学生120元的办公费用拨给学校,一年就那么几万块钱维持学校运作。我校为农村中心小学,有学生535人、教师30人,校聘门卫1人、炊事员1人、花工1人。学校每月开支如下:水电费1200元,三个职工工资1500元,办公费1000元,选派教师外出听课培训开会等费用约500元。教师请病假或分娩假聘请代课的代课金、学校的办公电脑的维护费、学校日常办公用品费用等,每年都花费几万元钱。为此,我们学校经常处于负债运行状态,作为校长常常为了学校经费运作困难而烦恼。
  2、为“学生安全”烦恼。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现在的学生安全隐患很多: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课间玩闹时磕磕碰碰,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离校出走和被人贩子拐走、擅自出校游泳溺水死亡、上下学途中被车撞、食物中毒、流行疾病、打架斗殴、运动摔伤、心机梗塞等疾病引起的突发性死亡、歹徒进校滋事行凶等情况,也难以完全杜绝,叫人防不胜防。一旦学生在学校出了大的安全事故,家长、学校、校长三方都承受不起。家长痛失的是孩子;学校付出的是巨额赔偿(少则七八万、多则十几万);校长受的是处分,轻则记过降薪,重则撤职“双开”(党籍、工作籍)。为此,作为校长每天都提心吊胆,在烦恼中渡过。
  3、为“学校发展”烦恼。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许多新教师刚分配时都要先到农村学校,几年之后,这些年轻教师就开始“不安分”起来,向往城区学校。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城地区的人口规模日益扩大,对教师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年轻教师进城任教。几年下来,农村学校优秀的年轻教师许多被选调到城区任教,一些青年教师刚被培养成骨干,也陆续选调进城了。这样,造成城区学校的师资队伍不断得到优化,而农村学校只剩下了老弱病残的教师以及教学能力偏差的教师,甚至还要聘任临时代课教师。由于农村学校相对城区学校来说办学条件差、待遇低,许多年轻的优秀师往往留不住,专职的体音美教师奇缺,大部分农村小学都没有专职的体音美教师,音乐、体育、美术课都是由非专业老师兼任。
  4、为“生源锐减”烦恼。学生的入学人数不断减少无疑是我们农村小学校长心头之“痛”。近年来,农村小学每学年都减少大约六分之一学生,学校是越办越小巧玲珑,越办越死气沉沉。学生人数少了,学校的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如学校的经费问题、师资配制问题、高级岗位设置问题等。农村小学生源锐减,教师也在减少,平均每个班不到一名教师,而且农村小学教师要包班上课,教学任务繁重,办学质量偏低,造成恶性循环。
  5、为“教师培训”烦恼。新教材需要教师来驾驭,目前很多农村教师知识老化,技能欠缺,急需充电。由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比较庞大,上级业务部门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有一定难度,即使有组织培训,也只能递进式地传达培训,这样到农村小学的教师身上就所剩无几;同时我们农村学校自身也没有能力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方面的培训。因此,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课改工作也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的经常有效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小学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副校长 陈华忠)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在世界上居第170余位

转自搜狐社区


     本人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则调查报告,对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第位进行了调查(具体的杂志名称本人已经不记得了),文章内容提到:2007年,中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在世界上居第170余位,仅比一些非洲国家或像阿富汗这样的国家高;社会地位,在世界上排名倒数第二!在此,本人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对于上述两点,本人完全相信,也完全赞同。
一、教师的工资待遇,先与国内的低收入人群做横向比较,第一位做教师的尤其是农村教师,都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在国内,还有哪些人收入比教师低?我想可以例举的人群恐怕只有下岗未再就业工人、城市无业人员,以及流浪汉了,一名农村教师,以工作十年来计算,月工资平均约在1100元左右,而这千余元的工资,并不是能拿到手上的,还必须要扣除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以及许多捐款(如:残疾人捐款、贫困捐款等),第个月能拿到手的大约只有九百五十元左右(也许有的人会说:医保不该扣吗?住房公积金是会双倍返还的!那么我也只能再加一句:教师是否都只能待到退休后,领那一点靠自己血汗积攒下来的苦命钱?)。由于中国农村经济落后,绝大多数教师除了这一点微薄可怜的收入以外,别无生计,而这九百多元钱,在中国还能与哪个职业相比??以本人所在的城市来比较,一个送水工人,月工资600元,但送一桶水有两元的送水费,一个月,一名送水工人能挣到2000元左右;再来看看农民工的收入,近来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讨生活,在城市的建设大军中,农民工是近年来得到国家照顾最多的群体,除了各种立法以及政策保护以外,农民工的收入上涨也是很快的,2004年,一名农民工工作一天,除了公司会包吃、包住以外,每天还能挣到20——30元的工资,到了2007年,一名农民工工作一天,除了包吃包住以外,每天的工资已经达到了45——60元,上涨幅度几乎是一倍,月收入也在1300元——1800元不等,而且不用为生活开支付钱。

二、教师的工资待遇,再来与国内的其他高收入行业做比较;一名农村教师月收入上述已经提到能拿到手的约为950元,这一数字,与别的行业比起来,可以说教师的心都在滴血,一个白领,年收入高则数十万近百万,低则一二十万;一名技术工,年薪高的亦近百万,与公务员比起来,虽然表面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但是,公务员们绝大多数有不菲的灰色收入,这笔收入,最低的也比自己的工资高出许多;再来看看与文教一家的卫生部门,一名医生,不论是城市医院的,还是农村医院的,都能在工资以外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这笔钱包括:奖金、医药提成以及其他的收入。这些收入,往往是自身工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我知道的某医院的一个内科护士长为例,其月工资约为1500元,但是,她每月得到的奖金居然能高达5000元,加上她们使用一些厂家的新药所得的提成,月收入至少在万元。由此来比较教师的待遇,真可谓“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三、拿中国的教师待遇与国外教师相比较;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亚洲教师待遇最好的是日本,其实不然,亚洲教师待遇最好的教师是一个贫穷的小国——孟加拉国,众所周知,孟加拉是一个自然灾害连年的国家,孟加拉的经济水平,亦不用详作介绍,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对待教师却真的尤敬父母,在孟国,只要当上了教师,政府会立即为该教师布置一套别墅级的住房,配一辆高档汽车,以及一名保姆,工资待遇比政府的公务员高出数倍,在社会上,许多事,教师都享有优先权,与孟加拉的教师比较,中国的教师同乞丐有何分别······
第二、近年来,教师们的生活可以说是“从小康到了温饱”。
许多人看到“从小康到温饱”也许会不解,我们什么时候小康了,什么时候又从小康到温饱了?本人在此例举几方面的数据来说明:
1、房价方面。2003年末,本人所居住的城市,普通住房价大约在每平方米1200元——1400元,而教师的工资在经过朱总理的数次大调整后,平均已经达到了1100元,也就是说,按当时的房价,一名教师的工资,一年不吃不喝已经能买到11平方米的住房了,但到了2007年,仅仅过了三年多,本地的房价已经飚升到了每平方3800——6000元不等,房价在短短几年间翻了3.5倍以上,房地产开发商在几年中倒做到了从温饱到富裕,但苦的是工薪阶层,拿什么去换一个自己的小窝?而我们转过来看看农村教师的收入,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一共上涨过四次工资,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资上涨,每次上涨约在百元左右,但却都是朱总现在任时,就对在职人员许下的诺言,也就是说,现任政府不过是还了上届政府的帐。而后两次涨的工资每次都仅有35元,属于例行的工资上调。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普通住房的价格每平米上涨了2600元以上,每套(以100平米计算)上涨了二十六万元以上,涨幅达到260%,而工资每年仅仅涨了两千元,涨幅仅为20%不到~~~!!!
2、肉价方面。让普通百姓近两年来最叫苦连天的,除了房价以外,就属农产品的价格了,而农产品中,又以肉价为典型代表,以2004年为例,本地的肉价为4.5元至5元,到了2008年1月,本地肉价已经飞速上涨到了近14元,最高时,还曾经涨到17至18元,比较一下,在三年多的时间中,肉价同房价一样上涨了3倍多,一个普通居民每月为猪肉多付出的那部份价格,以每天半斤计算,一个月比三年前多出约150元~~~!!!仅此一项,就几乎将近年来一名普通教师所上涨的工资全部抵消~~!!!加上其他的粮油瓜果菜等上涨的因素,可以说“吃不起肉”是每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一名普通教师在今天的生活水平与三年前相比,不是上升,反而是降低了。
3、与农民收入方面比较。近年来,中央政府大力采取了有利于农民的政策,首先是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其次是免除了沿袭五千年的农业税,第三是对农民进行了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第四是对养猪等进行了补帖等。加上为农民工的立法保护等,农民在近几年的收入也有了大幅上涨,农民的收入本人没做调查,但农民工的收入,在上面已经做了比较,得到了大幅的上升。
4、近年来,教师的工资上涨幅度之小,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而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压力大,工资却被肆意苛扣等情况却愈演愈烈。
以本人所在地为例,2002年到2003年间,县政府为了搞城市建设,强行扣除每位教师280元的高寒补帖,而县内的公务员却一分未扣~!!而县政府,每年强行要教师捐的款,名目甚多,每年变着花样来,2007年,县政府在迎接“两基”检查过程中,由于没有资金,强行要求教师每人捐款三百元,诸如此类的事件每年都发生不少,但教师们,上告无门,前两年,当教师们将县政府苛扣工资等事上告时,得到的上级批复竟是:“地方政府法规,由地方政府做主”,现在教师们上告无门,地方政府的官员更是肆无忌惮,教师工资可以说是“想怎么扣,就怎么扣”,每年,教师的工资被扣的幅度最高时能达到四分之一。
从上述四点来看,说教师的生活水平“从小康到温饱”一点不为过,甚至可以说是从“温饱到贫困”亦不为过,教师们现在真的过的是“温+饱”的日子了。
第三,本人想谈谈教师在政府心目中的地位。
(1)在政府官员心目中就是可有可无,他们普遍认为小学教师所教的东西谁都能教。
在政府官员的心目中,数学无非1+1,语文无非aoe之类,就算是现在的教师都不教了,换个人去,也一样能教下来,许多东西学了和没学根本没有区别,今后也未必用得着,对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不必看得那么重,现在大学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那么多,他们不愿干,在后面排队的人多得很。
(2)对教师,只讲“奉献”“师德”等等,对“权益”二字只字不提。
每一个农村教师都知道,每一次遇到什么开会之类的,便是上级领导对教师进行洗脑之时,领导会大力要求教师有“奉献精神”、“师风师德”、“教师的蜡烛精神”之类,仿佛只要当上了教师,就脱胎换骨,成了神,不再需要吃饭,不再需要睡觉,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抓好学生成绩。而对教师“权益”,却只字不提,在假期,遇到某事,强行要求上课,遇到某某领导视查,不少地方还要求女教师向领导敬酒,陪领导吃饭等等,这些损害教师权益的做法,却没有人提过一句半句,就在2008年1月17日,本人在腾迅网上看到,一名小学年青的女教师,因为班级考试的成绩不好,而跳楼自杀,由此可以想像,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承担的工作压力,竟能让一名教师跳楼自杀。对于此类的事件,哪个领来关心过??
(3)质疑“阳光工资”制度
首先,本人想再度替广大教师问问:什么叫“阳光工资”?所谓阳光工资为什么只有公务员才有?如果按政府的说法:阳光工资是效仿新加坡搞的高薪养廉,防止腐改,那么,再请问:发了阳光工资后,官员如果再贪污、再腐改,相应的法律在哪儿??是否还是像以前一样?发了阳光工资后,官员的贪腐行为收殓一点了吗??没有吧,看看老百姓已经将“阳光工资”改称“腐败工资”就已经明了。
第四、对近年、未来教育业从教人员素质的预测
1、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师资力量,对专科生和本科生进行了招聘,组织了一批“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岗位上,那么,这些特岗教师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如何呢?本人所在地的农村学校也有一批特岗教师,从他们考试开始说起。
2006年,本县迎来了四川省第一批“特岗”教师,这些特岗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本县第一批“特岗”教师所需140余人,经网上报名考试,结果是:报名的人还没有所需要的人数多,而只要经过考试的人,都录取为“特岗”教师,而这些教师中,考试成绩最低者两科仅为32分,最高也仅为74分(满分为100分)。而他们全是专科生和本科生啊,这样的成绩,就算是代课教师都能考得出来,这样的成绩能说明什么?能说明的仅仅是这些专科生和本科生的文化素质自身都偏低,有一些“特网”教师自己也说“在外面实在找不到工作”或是“来这里干两年,回去以后考试能多加五分”,这样素质的教师,能教得好学生么??
2、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在现行的国家政策下,进入教师队伍的人的素质也不会高起来,还会沿续以往的低水平、低素质;说句实话,这样下去,可能再过20年,农村的教育肯定将毁了,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看到的,有能力,有水平的人,都去找高薪,高福利的工作了,没有人会主动愿投身教育事业。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已经在了非常危险的边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如果还仅仅停留在学生身上,使人们对教育失去信心,无人再愿从教,那时再来亡羊补牢,毁的恐怕不止是一代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5 09:34 , Processed in 0.1568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