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我们一起走近黄玉峰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5: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世书生/博文

春节期间,博客还是疏于打理。仅剩下写这《忆复旦》的工夫了。
这篇本也是要放到以后去写的,是大三以后的事情了,一直到现在。今天想起来提前写,是因为今天下午去了趟了瑞金医院
王元化老先生已经住到瑞金医院去了。两个月以前,老人家还待在庆余别墅210那件小房子里。
上次去正是两个月前,和今天一样,王老的姐姐正陪着老人家。王老21年出生,今年已经八十有七,王老的姐姐今年九十有二了。两位老人身体向来都很好。尤其王老的姐姐,到现在还在给外国人教中文,思路清晰,两个月前才算认识,今天见面就能叫出我名字来,还知道我是在网站工作,挺忙。口齿清楚,毫不含糊,身体硬朗,竟然全凭两条腿来回自己走。
相比之下,王老却是不太好。听护工说,主要是吃不太下东西,所以抵抗力不行,身体虚。今天也没多聊,我提盒砂糖桔上去,坐不到20分钟,王老要打针吃药,便走了。王老的姐姐在一旁说,小浦,你看你大老远过来,也没法多说话……不过听她说,过年的时候,市里去探望王老的几位领导也一样,王老谁都没待见。
王老还总惦记着我们这几个给他读过书的同学,郑奎怎样来?滕育栋呢?黄晨岚、陈醇、沈洁,都好么?还有上一届的,林勰青……好,都好着呢,王老,你自己保重身体……
还总惦记着《财经》的人:张翔联系么?付涛好不好?听我说上次联系上了汪丁丁,王老笑了:丁丁他喜欢搞点网络上的东西,好,好……
不知道还该说些什么。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冒昧地留下我的号码,对小周说,有事儿尽量找我,跑个腿儿打个杂什么的我还能干。
也只能如此了。
走出瑞金医院的时候,觉得天昏地暗。进去的时候明明是出着太阳的,是因为晚了,太阳要落山了么?
回头看看,是两年?还是三年了?好像是三年多了吧……日子记不清了。
去年11月……对,三年多了。去年11月是认识王老以后,老人家的第三个生日。第三个生日,因为身体原因,王老把所有祝寿的人都推回去了,静静地在家过。上一个生日赶上我去读书,碰到古籍出版社的人,大家一起吃蛋糕。王老躺在床上,那时精神还好得很。
往前倒退吧!
是07年吧,夏天的时候,我在福布斯办公室里接到电话,张可老师先走一步了。王老顿时就显老了。两年前多精神啊,虽说张可老师在华东医院已经住了很久,是有心理准备的事儿了,但毕竟相伴一生……不说了,说起来我心里都堵。王老的身体,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坏的……
再之前,王老这里一直高朋满座。每次读书都碰得到各种人物。
最多的是出版社的,古籍的,世纪集团的,新星的,商务的……还有上图的。有些文化人,也有些文化商人。印象最深的是两次,一次是北大的陈平原夏晓虹夫妇俩;还有一次是林毓生从美国回来,复旦的钱文忠一起陪着。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当时一起聚在王老的客厅里,很有点当年林徽因午后客厅聚会的意思。
陈平原夏晓虹那次,聊得不多,话题集中在余杰身上。居然还讲到了复旦附中的黄玉峰。有点意思。我也是当时在知道,陈夏夫妇俩还是余杰的导师。那次是陈平原老师到华师大讲课,顺道来看望王老。
林毓生那次,在座的有不少高人,当时啥都不懂,只记得个林老先生,因为复旦的原因,还记得在座的有个平头、戴眼镜的钱教授,复旦历史系的,给大伙儿讲了个挺经典的历史系笑话。就在那之后,易中天火了,没半年,于丹也火了,再没半年,听说复旦历史系的钱文忠上了百家讲坛讲唐僧。我当时没在意,后来跑书店,一眼看到钱文忠的照片好悬眼镜没掉下来,闹了半天,我当年见到的是钱文忠老师真身啊!
那次还一起在庆余楼下吃了顿饺子。挺大一桌人,我现在努力回忆还是只记得王老、林老、钱文忠三张脸。桌子上,钱老师对我说,小伙子,好好跟着王老、林老学学,这些东西哪儿都学不到,比什么新闻学院有用多了!
后来王老这里再有朋友来,我绝口不提自己是新闻学院的。为啥?怕挨骂。
王老对我的指教是不少的,每次读书都是一次提高。读过约翰克里斯多夫,读过萧乾的旅欧随笔,读过史华慈的论文,读过《论美国的民主》……王老总有各种话题能扯开了和我聊。海聊:
上海的文化建设、某些现在在位,当年是王老部下的领导、现下的一些时政、哲学思辨、梁漱溟、熊十力……聊得最多的还是五四和中国知识分子。反右、文革、王老自己的经历、民主建设的历程和思考、五四的反思和再反思、改革开放的问题、经济建设、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优秀制度的引进和借鉴……
有时候从王老房间里走出来,我觉得自己突然和这个现实的世界疏远了。
我不知道,离开庆余别墅,还有谁会和我聊这些……
有些事儿,知道得越多越想说。有些事儿正好相反。我不想往下说了。
回忆复旦,有时候是件挺伤心的事儿。
我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想到这些。写着写着,有些事儿就冒出来了。心里难受。再往下写,还会有,会有更多。我忍着,看我能不能忍下去,写出来。
其实四年间,复旦给我的东西少之又少。
知识?爱情?朋友?离了复旦,这些还是都会有。有缘人自当相逢。
但有机会认识王老,是复旦给我最大的财富。不是之一,是最大的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6 04:35 , Processed in 0.0938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