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历届“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9-12 13:58
标题: 历届“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历届“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1981-2002(内容简介及论文集目录)
1981年5月28-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主办的首次“语法学术报告会”在北京郊区密云县举行,参加者有吕叔湘、朱德熙等五十余位在京的语法研究者。会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扎扎实实做好语法研究
朱德熙:关于“比”字句
李临定:“判断”双谓句
刘月华: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
陆俭明:“的”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龚千炎:论几种表示强调的固定格式
范方莲:程度副词的几个问题
吴士勋:从因果句看复句的偏正
于根元:关于动词后附“着”的使用
孟 琮:北京话的拟声词
范继淹:汉语语法结构的层次分析问题
邢福义:论现代汉语句型系统
史有为:划分词的普遍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饶长溶:谈谈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的析句方法
詹开第:曹禺剧作的语言风格

1982年6月25-28日,第二次“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举行,此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法学者五十余人与会。会后编辑出版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二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狙公赋芋和语法分析
王希杰:语言的语法分析和言语的语法分析
吴为章:单向动词及其句型
李临定:双宾句类型分析
詹开第:“把”字句谓语中动作的方向
饶长溶:“把”字句否定式
孟维智:主谓谓语句的范围
郑怀德:动词语主语句的谓语
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
陆俭明: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
傅雨贤:谈谈汉语几种句式的转换
陈建民:汉语口语里的追加现象
孟 琮:口语“说”字小集
邢福义:数量名结构的叠用解注格式
刘叔新:带继续意义的动词短语
沈开木: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
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
李大忠:不能重叠的双音节形容词

1984年7月17-21日,由《中国语文》编辑部和《汉语学习》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三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吉林省延吉市举行,与会者来自全国各地,约五十人。会后编成的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三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歧义类例
朱德熙:关于向心结构的定义
李临定:“工具”格和“目的”格
范继淹:无定NP主语句
范 晓:略论V-R
饶长溶:动宾组合带宾语
尹世超:关于主谓宾语
刘月华:从《雷雨》《日出》《北京人》看汉语的祈使句
于根元: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
邢福义:“越x,越y”句式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假设让步句
吴为章:“成为”类复合动词探讨
卞觉非:AABB重叠式的语义、语法、修辞和语用功能
刘叔新:试论趋向范畴
沈开木:“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
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
施关淦:关于助词“得”的几个问题
孟 琮:“咧”字小考
詹开第:浅谈《儿女英雄传》的词汇
张炼强:表达的需要对汉语某些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廖秋忠:篇章中的框-棂关系与所指的确定
陆丙甫:关于语言结构的内向、外向分类和核心的定义
雷友梧:语义的心理构成及其在话语生成、理解中的作用与意义

1986年10月14-18日,由《中国语文》杂志社和语用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联合主办的第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北京西山八大处举行,来自全国的四十多名中青年语法研究者与会。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四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说“胜”和“败”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吴为章:“X得”及其句型——兼谈动词的“向”
徐 枢:从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谈“名受+名施+动”句式
龚千炎:论“把”字兼语句
刘月华: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孟 琮:关于主语的语义类
陆丙甫: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
马庆株:含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
王希杰:施受、词序、主宾语
邢福义:“NN地V”结构
于根元:不停地+V
傅雨贤:“Vt+N”式偏正结构
饶长溶:“不”偏指前项的现象
陆俭明: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
施关淦:试论时间副词“就”
沈开木:“表示强调”的“连”字所涉及的形式同内容的矛盾
郑怀德:好+动
郑懿德:时间副词“在”的使用条件
李临定:语义的隐含性和制约性
邹韶华:中性词语义偏移的原因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刘叔新:句法语义的几个语义问题
史有为:位置义试探
范开泰:语义分析说略
鲁 川:汉语句子的语义成分和语用成分
徐思益:从空语类说开去
范 晓:语法研究中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邵敬敏:形式与意义四论

1988年5月25-28日,第五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丰台槐树岭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语文》杂志社、杭州大学中文系和语文出版社编辑部联合主办,与会者五十余人。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五辑由语文出版社1991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语法研究要避免两种倾向
朱德熙:词义和词类
李临定:“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及其他
邢福义:词类问题的思考
徐 枢:兼类与处理兼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
沈开木:名、动、形分类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
杨成凯: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的“名物化”
张学成:动词名化和动名词
鲁 川:现代汉语信息语法的词类问题
史有为:词类:语言学的困惑——相对性词类模式试探
马庆株:影响词类划分的因素和汉语词类定义的原则
范 晓:动词的“价”分类
陆俭明:现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之管见
饶长溶:再说次动词
傅雨贤、周小兵:口语中的助动词
王维贤:“了”字补议

1990年10月22-25日,第六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合肥举行,本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国语文》杂志社和安徽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五十余人与会。会议论文集《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六辑由语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论文集目录如下:

吕叔湘:理论研究和用法研究
李临定:以语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沈开木:语法、语义、语用的联系
饶长溶:关于句法、语义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杨成凯:关于形式和意义问题的反思
王希杰:谈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史有为:“格素”论要
施关淦:现代汉语语素说略
范开泰:与汉语名词项的有定性有关的几个问题
李晋荃:多切分名词性偏正短语
于根元:副+名
马庆株:与“(一)点儿”、“差(一)点儿”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
张万起:试论现代汉语复合量词
李 炜:“V个N”结构
袁 晖:动词性宾语句与相关句型的选用
范 晓:VP主语句——兼论“N的V”做主语
詹人凤:受事主语句(名-动式)的识别
邵敬敏:“回声问”的形式特点和语用特征分析
邹韶华:“比”字句的积极性特征
周小兵:试析“不太A”
吕文华:“了2”语用功能初探
崔奉春:谈汉语交际中说话人在意念上的视点问题
李向农、周国光、孔令达:儿童比较句和介词“比”习得状况的调查


















  






   

   

  
         



2006年第十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

  第十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2006年10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来自内地、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百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语法讨论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主办。会议开始时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王惠玲院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沈家煊所长致辞,他说,语法讨论会25年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有这样的历史和传统,才有底蕴,有深度,有味道。在语言学科中,语法研究不论是跟国际沟通和交流,还是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上,是走在前沿的。语法研究者应该戒骄戒躁,踏踏实实把研究工作做好。
  沈家煊、马庆株、陆丙甫、潘海华、蔡维天、邵敬敏、石定栩、刘丹青、沈阳、刘大为做了大会专题报告。70余位学者在分组讨论上宣读了论文,引起热烈的讨论。本次会议的论文将选编成《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会议论文目录(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
蔡维天 重温“为什么问怎么样,怎么样问为什么”
曹秀玲 汉语古今全称数量表达系统的更替
陈玉洁 再论量词的定语标记作用
陈振宁 陈振宇 事件的终结类型及其判断
陈振宇 刘承峰 “不是…就/便是”与语用数
陈莉 潘海华 现代汉语“不”和“没”的体貌选择
崔玉珍 汉语时态的句法结构
邓思颖 复合词的题元关系和句法结构
丁加勇 方所赋元、动词赋元和句式赋元——以“被”字句主语位置上的处所角色为例
樊友新 吴顺俐 《身见录》词汇、语法特点管窥
方梅 书面语的两种背景化手段
高增霞 主谓之间有篇章关系的一种句子
郭锐 李新 副词“还”的语义分析
郭昭军 必要与必然——必要类助动词的两种模态类型及其选择因素
韩蕾 汉语有话题焦点吗?——兼论汉语一类特殊同位结构的焦点问题
胡勇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与否定
胡德明 反问句的生成机制
胡范铸 白丽娜 试论空间存在对汉语语法合法性的影响
胡建华 A-不-A疑问算子与量化副词的辖域
黄锦章 “把”字句的句式意义——从历时的角度看
黄瓒辉 “都”的逻辑语义功能及“都”字句的信息结构和句法结构
柯航 从连读变调看句法结构的松紧度
雷淑娟 图式及宏观结构理论与语篇理解的认知分析
李杰试 谈“发生句”——对隐现句和领主属宾句的句式意义的重新审视
李宝伦 Focus Association in Chinese: with Focus or Focus Phrases?
李劲荣 “宾语指向”状语句的功能透视
李宇凤 “一律”与“一概”的认知视点差异
铃木庆夏 对举形式的句法语义特点及其教学
刘君 “吃X”的焦点结构浅析
刘平 “挺A一个N”及相关格式探析
刘焱 话语标记“别说”
刘承峰 陈振宇 现代汉语“语用数”范畴及其解释举例
刘大为 从句法结构到修辞结构
刘丹青 并列结构的句法限制及其初步解释
刘街生 曹雪 所谓表层非宾格现象句的信息状态考察
刘探宙 多重强式焦点共现句式
刘慧娟 张庆文 汉语分裂句的焦点结构及其语义解释
陆丙甫 论助动词的核心地位问题
龙涛 马庆株 “必然性/非必然性”语义关系与“信息流量”
潘海华 胡建华 现代汉语话题的语义—语用接口研究
彭睿 操控关系和现代汉语兼语句
邱斌 安福话的句末语气词“嘚”——一个表示自言自语的功能词
任鹰 动词词义在结构中的游移与实现——兼议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问题
邵敬敏 “V一把”的历时与共时动态考察
沈阳 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
沈家煊 “粉丝”和“海龟”
施春宏 句式研究中的派生分析
石定栩 “的”的句法地位与DeP
石毓智 新语法格式产生的机制——来自当代处置式发展的启示
宋文辉 罗政静 于景超 现代汉语被动句施事显现情况的计量分析
唐正大 汉语“主句现象”进入关系从句的后果及限制初探
宛新政 信息结构与“说V就V”格式的语法化
汪如东 海安方言的代词
王健 说“别说”
王珏 数范畴与名词附“们”
王伟 “就”字句和“才”字句中“了”的隐现问题
王灿龙 试论“在”字方所短语的句法分布
王功平 副词“倒”与“却”的语义比较研究
王红斌 有界和无界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数量/指量名宾语的位置
王玲玲 汉语述宾/偏正结构的意义优选和歧义度考察
王一平 从HSK(初、中等)主考手册的“指令”看——汉语指令行为的句法表现和语用效果
吴为善 同形异构的“V双 + N单”的复合化及其整合效应
项开喜 “把”字句与“让”字句语义上的平行现象
萧国政 句子信息的构成及其结构提取
邢欣 语篇衔接语的关联功能及语法化
熊仲儒 无定主语的允准条件
杨海明 名词的生命度与有字句的信息结构
杨霁楚 语气副词“偏/偏偏”的语法语义考察
杨凯荣 “个个”、“一个个”、“一个一个”的语义功能及认知上的差异
杨宁 附着词构词后缀“们”的形式和语义分析
姚小鹏 “本人”的演化与“人”的词缀化倾向
董丽梅 尹世超 非买类动词的购买义用法
应晨锦 准二元心理感受形容词研究
余光武 汉语中间结构的界定——兼论“NP+V-起来+AP”句式的分化
余志鸿 马来西亚汉语学习面对的问题
袁明军 关于词类功能转移的几点思考
张伯江 动词及物性的语用变化——对两组涉手动词的考察
张谊生 从“A/V了许多”看汉语概量化程度补语的演化动因、格式鉴别及其互补关系
张豫峰 试析“使”字句中的“使”
赵军 “最”类极性程度副词的形成和发展
赵春利 状位名形组合中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受限机制
周红 “给”字句的认知语义分类及其历时考察
周静 反递句式的信息结构
周韧 信息量原则与汉语定中组合的韵律模式
朱庆祥 陈振宇 制约特指判断句的语义、语用原则
祝东平 “走人”与“来人”的语义不对称及相关问题
宗守云 “数+形+量”格式的语义分化
左思民 普通话动词的“动相”结构与体标记的焦点选择





  第十五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延边大学举行
  第十五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7月11日—7月14日在延边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汉语学习》编辑部联合主办,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承办,北京语言大学和商务印书馆协办。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汉语学习》副主编曹秀玲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上,延边大学校长金柄珉教授,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汉语学习》主编崔雄权教授致欢迎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沈家煊所长和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分别代表主办方和协办方发言。会议结束时,延边大学党委书记李勇教授参加了大会闭幕式。

  此次讨论会共有来自国内外近80位学者赴会。沈家煊、潘海华、石定栩、崔希亮、刘丹青、沈阳、沈力、胡建华等分别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大会还设立三个分会场进行了小组讨论,与会者就汉语语法理论、汉语语法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方向、语法现象的描写与解释、语言的对比与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本次会议的论文将于会后选编《语法研究与探索(十五)》,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论文题目
安丰存  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过程看语言结构的内部调整
曹秀玲  “至于”古今用法的不对称类型学考察
崔希亮  说“开心”和“关心”
陈振宇  现代汉语中的非典型疑问句
邓川林 陈前瑞  “一直”“一向”的比较研究
董丽梅 尹世超  “还”字应答句
董正存 现代汉语周遍表达的几种类型
方梅  流水句再探
高增霞 “达成”义与句子语态互动
郭锐  “只”义句和“都”义句的语义等值
韩蕾  试析事件名词的词类地位
侯瑞芬  “别说”和“别提”
胡建华  汉语句法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
黄瓒辉 石定栩  “都”字关系结构中中心语的宽域解读及相关问题
黄贞姬  韩国语汉字形容词与汉语同形词对比——以“X然”类为中心
季安锋  汉语动词的预设触发功能
姜美子  韩汉指示代词“”和“这”的零形对应及其回指功能对比
李铁根  时间词的区别性特征及其类型和功能
李永  “V上N了”歧义格式的句法分化及功能差异
李秉震  话题性与话题标记的功能
李佳樑  “冗余否定”二例献疑——试从“别”的语法化着眼
廉哲  汉语的趋向动词“上、下”在韩国语的对应形式
刘辉  动量词的句法——从“进一次城”说起
刘靖  时间副词“一直”与“总”语用功能的比较研究
刘杰  “挂”类动词的概念结构及其句法制约
刘丹青  实词的拟声化重叠及其相关构式
刘街生  兼语式:动宾亦或连动?
刘俊莉  “上”“下”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差异考——试论原型语义特征对“上”“下”二词使用发展的本源性影响
刘探宙  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
鹿钦佞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反诘用法及其类别
罗天华  也谈“动词+X+处所”结构中“X”的隐现
聂仁发  有标话题的结构、语义和功能——以“至于”为例
潘海华  “都”的语义分合及解释机制
裴雨来  语句韵律表现与文体信息关系研究
强星娜  话题标记的代系词功能的类型学初探
任鹰  再说“V一把”——“一把”的主观化与语言范畴扩展中的原型效应
邵洪亮  现代汉语虚词赋元功能羡余综观
沈力  名量词后置现象的分析
沈阳  处所补语结构派生形式的句法构造和韵律条件
沈家煊  协调、周到、简单、贴切
石定栩  谓词性宾语的句法地位
史金生  从持续到申明:传信语气词“呢”的功能及其语法化机制
税昌锡  附着事件、附着动词及相关句法语义探析
宋文辉  小句整合程度与兼语的属性
孙天琦  谈汉语中旁格成分作宾语现象
唐正大  主观性只能在主句中表达吗?——从“好大一棵树”说起
陶媛  沈阳汉语类中动结构考察
王宏  现代汉语情态副词再分类初探
王伟  时间系统中的视觉因素:汉语和英语已然事件的图式对立
王灿龙  “租”的论元的语义角色及其句法表现
王海荣  把、被:汉语格语法的标记词——论汉语句法结构与格标记、语态标记
王红旗  “当作”与“看作”
吴春相  概率副词范畴和频率副词范畴投射关系的逻辑认知分析
吴云  “常常”与“往往”辨析
吴为善 吴怀成  双音述宾结构补语“动结式”初探
项开喜  汉语自作性使成的类型学考察
熊仲儒  评价性“V-起来”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杨国文  焦点进行时态“正在+V”/“正(PP)+V”的功能辨析
姚小鹏  “不X”类副词的历史演变与表义功能
殷树林  试谈“还”和“又”的反问用法——兼谈“又”的语气用法
于芹  动词的体范畴对NP论元成分分裂位移的制约
岳中奇  施事介词短语的生成及其构句机制
张宝胜  副词“也”、“又”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张和友 邓思颖  普通话、粤语含比较义系词句的句法差异及相关问题
张雪平 马庆株  “X说”类假设标记
张谊生 “用来”与“拿来”——兼论介词叠加及构式套用与介词悬空的关系
张豫峰 郑薇  现代汉语表致使态的使成句分析
张云秋  汉语早期儿童时间意识的开始——“了”的习得意味着什么?
周小兵  程度副词“有点儿”的习得考察
朱庆祥  论“没(有)”与“了2”共现的条件及相关问题
宗守云  试论“不怎么”的语义表现和语用功能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