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社会大量的涌现各类山寨产品,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山寨的风气和文化,就不得不让人担忧了。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就充斥着各种山寨的电视节目、电子产品、奢侈品、日常用品,俨然已经成为山寨大国。
2015-05-30 [小 大] 作者:澎湃新闻 来源: 澎湃新闻2015年5月29日 |
复旦大学5月27日110周年校庆之际发布了新版形象片《To My Light》(测试版), 根据复旦大学一名校友的真实经历改编。她是复旦大学力学系毕业生,目前是中国商飞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仅有的两名女性试飞工程师之一。 但这部短片发布之后,有网友指责与东京大学的宣传片有雷同之处,澎湃新闻对话了宣传片制片人滕育栋。 澎湃新闻:为什么要拍摄这部宣传片? 滕育栋:我们从媒体的报道上看到了该名校友的故事。2014年1月6日,中青报刊发整版报道《把危险试遍——中国第一支民用飞机试飞工程师团队揭秘》。新民晚报在2014年5月也作了题为《上海女孩的试飞故事》的报道。我们收集到了她的事迹,觉得挺赞的。于是和她取得了联系。和她进一步接触后,发现其事迹很有冲击力,很不容易,可以为其量身定做一部片子。 澎湃新闻:请具体谈一下这部宣传片的制作过程。 滕育栋: 2015年2月,我们进行了剧本的创作,女主人公的经历是独一无二,她的事迹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剧本创作时,团队采用三段式的故事来丰富剧情,包括飞机实验、校园回忆、试飞成功。剧本创作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构思完成后,摄制团队看了全球二十多所高校的宣传片和几家著名的广告公司的广告片,其中就有东京大学。我们的短片从2015年4月份开始拍摄,因题材类似,摄制团队比较多地参考了东大短片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对此,考虑到剧本改编自真人真事,且试飞的悬念、时空的错位、主角与老先生们的深度互动等等,都是东大宣传片没有的,因此我们没有改变拍摄计划。现在看来,当初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由于我们选择画质较高的4K技术拍摄,剪辑进度比较慢。因为赶时间想尽快做出来,在送审时,没有向学校有关部门全面汇报拍摄的过程和背景情况。 澎湃新闻:面对校友、网友的批评甚至谩骂,你的态度是什么? 滕育栋:我必须负起责任,坦诚地接受校友们和所有关心复旦的人的批评和质疑,并随时准备接受应有的处理。作为制片人,我对这部片子对学校声誉造成的伤害深感自责,在此真诚地道歉。 澎湃新闻还就此事采访了东京大学广报课(宣传科)的八木桥老师,她表示,在日本刚刚听说这一消息,他们也向东京大学北京代表处询问了相关情况,但现在还处于事实把握阶段,暂无法做出回应,不过,复旦大学和东京大学并未就宣传片进行过交流,现阶段东大还未就此宣传片向复旦方面作出交涉。 她还介绍说,东京大学的宣传片《Explorer》是东京大学做的国际宣传片,对象是海外的人士,由东京大学自己的团队制作,是以东京大学93届毕业生、宇航员山崎直子为“模特”拍摄。 |
复旦抄袭门既不是山寨中国的高潮,更不是山寨中国的终结,它只是一次惩罚——规律对山寨中国的惩罚。一方面要求创新,另一方面却阻碍创新,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创新”。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