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曾是被人们诟病最多的学科,“少、慢、差、费”曾是对语文教学问题的经典概括。张云鹰,经过多年思考与积累,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带领她的教师团队,潜心思考与实践10年,最终,以“开放”的视角,重构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她创立了“开放”视野下的开放式阅读教学体系、开放式习作教学体系、开放式活动课程体系,最终构建了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新体系。 开放:为封闭的语文打开一片新天地 诚然,探索与建构开放式语文教学针对的是小学语文存在的弊端,张云鹰也非常明确地将这一实践定位于“新课程视野下的行动研究”。“开放”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概念,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理念。“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她认为这正是小学语文探索开放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通过对新课程的深入学习与理解,她认为语文新课程要培养五种人:一是乐学语文的人,也就是兴趣领先,快乐第一;二是会学语文的人,即学法指导是重中之重;三是具有文化底蕴的人,即积累感悟是关键;四是善于运用语文的人,要学用结合,实践突破;五是具备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的人,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三维目标,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五种人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就要将死气沉沉的教师单一讲授式变为快乐、对话、开放、生动和探究的语文课堂。 与所有的教学一样,小学语文也曾是“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教学内容局限于教科书,教学场所局限于教室,教师是教学的唯一主导。语文教学割断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语文与用语文成了两张皮,教学费时多而收效低。如何探索语文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语文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建构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感悟和情感,关注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行为,就成了张云鹰思考、研究与实践的方向。“开放”是一种理念,把理念变为行动并不是一件易事。她带着自己的教师团队,从习作教学、阅读教学和活动课程开发三个方向开始进行实践与建构。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