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书法学习的进步程度,与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17 02:43
标题:
书法学习的进步程度,与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
书法学习的进步程度,与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人在进行书法学习时,没有充分利用好字帖,学习方法也不正确,影响了学习的进步速度,例如:有的人练字时,把字帖打开,看一下子贴上的字即开始写,直到写了满满一张纸,还是最初看的那一眼,而字帖却没有起到它应有的示范作用,这样练字也只能叫做“抄字”。下面把利用字帖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练眼:在习书的过程中,眼睛的作用非常重要,看帖是学习书法和临帖最重要的手段,练“眼”的方法主要是“看”,看的内容主要事先看字的笔画的写法、长短搭配、整体字形的外形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所看到的字的字形特点和书写方法,要眼识心记。古人也有“取古人之书而熟视之,闭目而索之,心中若有成字,然后举笔追之”的“练眼”说明。
(二)练手:练手主要是练习手的表达能力,要把眼睛看到的、心理记住的字,用手主导笔去写出来,这也是手和眼的配合过程,如果看得不够细致,不够准确,手的表达能力再强也是徒劳。如果手的表现能力不强,眼睛观察的再仔细,也无济于事。
刚开始练时,由于眼睛的观察能力差,看不准,一个字需要反复的“看”,才能看准确。而手的表达能力也是有一个由生到熟的过程,所以刚开始时,一个字可能要反复练习很多遍才能写得像,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手和眼的协调能力提高了,一个字可能练习几次就会很准确了。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在练了一段时间的书法后,反而不如以前写的好了,并且感觉越写越不理想。到了这一阶段,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自己不是学书法的“料”,就选择了放弃,殊不知这正是学习书法进步的必经之路,没有这一阶段的考验是不可能有进步的。因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取决于学习书法的“练手”和“练眼”这两个过程,眼睛的观察能力强,手的表达能力弱时,会发现自己的字难看的现象,但往往只有眼睛的观察能力比手的书写表达能力强时,再加强手的表达能力,书法的学习才会有更快的提高,这也是书法的学习“高原反应”,学习每提高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反应。所以出现写字不如以前好、越看自己的字越难看的现象,是好现象,这说明自己的欣赏能力在提高,手的表达能力再加强一些,这是自己的字会有很大进步的过程。每一个书法家都会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不断的重复这一过程,而他的书法也会在不断重复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最后达到“人书俱老”的书法境界。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