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成就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10
标题: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成就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成就

2010-05-18  中国青年网

·

·
·
·
·
·
·
·
·
·
·
·

  “与诗相称,似乎适宜”
  1910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三位对草书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书法家,一个是于右任,他规范了草书的字型;一个是林散之,他刷新了草书的面貌;一个便是毛泽东,他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极大的个人天赋,突出的书法艺术实践成就,重兴了草书艺术,承继了重绝之学。
  就书法艺术而言,最能代表一个人艺术成就,并能最好表达艺术家个性的,莫过于草书。古人有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换言之,书法艺术的本质是表现个性。梁启超讲过:“个性的表现,各种美术都可以,即如图画、雕刻、建筑,无不有个性存在乎其中,但是表现的最亲切、最真实,莫如写字。”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是草书,他对书法艺术最伟大的贡献也是草书。
  汉字书体有篆、隶、楷、行、草。从审美角度讲,篆古、隶静、楷端、行逸、草意。其中,草书是最具表现力的书体。由于草书较其他四种书体更具有抽象的线条点画要件,更有可能脱离实用性,艺术创造空间较其他四种书体要大得多,更能抒发人从自然、社会中获得最强烈的情感,更能表现人在生命旅途中生成的最鲜明的个性,更能张扬人的生理和精神上的最鲜活的生命力。所以,草书作为书法艺术,要比其他四种书体更能满足创作者表现个性的需要。专家们普遍认为,书体是由篆而隶、而楷、而行,在隶和楷的发展主线之旁,又各有一条副线,这就是草书。隶书之旁的叫“章草”,楷书之旁的叫“今草”。汉字这一演变、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如果算上象形文字,这个发展脉络就更清楚了。这是前人为了书写更加便利而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由基本形态呈圆型的篆发展成为基本形态为长扁形的隶,由隶发展成为基本形态为正方形的楷和章草,由楷发展成为动感大增的行,由行发展成为跌宕起伏的今草,甚至于千变万化、不见字行的狂草。
  狂草出现于唐代,成为一种不脱离汉字字形而又最大限度地超越汉字实用性的一种书体,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恣肆、开张、超迈的书法意象,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我个性。杜甫《饮中八仙歌》赞张旭草书:“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诗僧贯休也有诗赞怀素草书:“我欲山为墨兮磨海水,天为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有宋以降,书家辈出,但宋代的草书艺术创作成就远逊于魏、晋、唐。草书作品最具个人风貌的是黄庭坚,草书创作以理智和学养营造狂草的形式感,被称为“理性的草书”,其贡献在于为狂草的创作开启了一扇法门。
  元、明时代,书法艺术以复古为创新,并出现了“馆阁体”,对草书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反作用力。赵孟在草书的艺术创作中,承继二王,却没能超越“二王”。元代的另外几位大草书家,如鲜于枢的草书虽有创新,但也大都来自晋法,缺少时代性的突破。明初书坛所谓“三宋”、“二沈”,仍然走晋帖的老路,没有发展。倒是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几位大书法家,采用不同方法,为打破“馆阁体”,振兴明代书法艺术做出了贡献。明代书法集帖学之大成者是董其昌。他直追晋唐,开宗立派,对清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还有明末书法家王铎,善写草书,“以力为主”,“能解章法”,从而弥补了董其昌们的不足,他对草书艺术的贡献在于此。可惜的是,王铎生不逢时,他的草书直到清末才受到康有为、吴昌硕等人的称赞。
  清乾、嘉始,考据学风大起,书法界“碑学派”应运而生,篆、隶、楷书体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帖学式微衰落,帖学一脉之草书也一蹶不振。此后逾百年间,没有出过真正的草书大家,草书几成绝学。
  1910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三位对草书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书法家,一个是于右任,他规范了草书的字型;一个是林散之,他刷新了草书的面貌;一个便是毛泽东,他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极大的个人天赋,突出的书法艺术实践成就,重兴了草书艺术,承继了重绝之学。这就是毛泽东书法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
  毛泽东早期的书法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上皆深得裨益,为自己的书法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在“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峥嵘岁月,还是在“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和平年代,毛泽东在每一个时期都不曾停止过自己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挥笔习书。事实上,毛泽东正是把书法艺术当做毕生的追求,而且追求得那么认真,那么执着,那么富有情趣。
  毛泽东一生书体、书风、书貌多变,其书法成就在于草书,这也是他对中国书法艺术最卓越的贡献。毛泽东的草书艺术出于张旭、怀素,采千古遗韵,融百家精神。尤其是中年之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法度严谨,结字神奇,俏俊飘逸,行笔如神,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毛泽东书法不物成规,有着极其鲜明的创新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师古人而不拘成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根植传统,博大精深;推陈出新,独领风骚,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和无与伦比的审美特征,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巍峨耸立的丰碑,被誉为“毛字”、“毛体”。可以说,毛泽东书法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才气、豪气、灵气、霸气、神气,可谓一气呵成,气贯长虹,令人叹为观止,敬之仰之。欣赏毛泽东书法,我们能感受到龙蛇飞舞、大气磅礴、豪放酣畅的书法艺术之美,更能感受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睥睨天地、独领风骚的伟人风范。
  毛泽东一生没有评价过自己的字。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字“与诗相称,似乎适宜”。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雄视古今的重要地位,由此我们可以领略他本人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认识。美国人R·特里尔写过《毛泽东传》,在这本被誉为“世界关于毛泽东的最重要的著作”中,特里尔写道:“他(指毛泽东),更是一个诗人和艺术家。他的诗词想象丰富、气魄宏大、寓意深刻;他的书法汪洋恣肆、任意挥洒、自成妙趣,将他列到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艺术家行列是毫不逊色的。”
  -赵学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13
毛泽东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的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来到江西永都县,贺子珍和父亲知他喜欢书法,习惯用毛笔起草文件和书写文稿,就经常给他购买笔墨砚纸准备着。毛喜欢用毛笔和铅笔。在江西和福建作调查和记录时他大多用铅笔,而起草文凭、书写材料时则一律用毛笔。毛对毛笔及墨、砚、纸“文房四宝”特别爱护珍惜。他常说:“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贺子珍也喜爱书法,她写得一手清秀俏丽的好字。她也非常喜欢毛泽东的书法,两人在江西结婚时,贺亲手做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了毛。这个挎包用江西农村整幅蓝土布缝制,挎包有好多个用来装文房四宝的口袋。这个挎包跟着毛泽东走南闯北,他交待警卫员陈昌奉:“我到哪里,不吃饭、不洗脚也要先把‘文房四宝’摆放好,随时让我工作学习。”除了批阅文件,撰写文章,毛泽东一有空,就会抓紧时间练习书法。他说:“习练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也难怪毛泽东特别喜欢这个快捷又实用的挎包了。
  贺子珍经常和毛泽东一起切磋书法艺术,毛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毛主张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完全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特点,要能适用,雅俗共赏,才能引人入胜。
  正如此,毛泽东学习书法过程中,研究学习的范围很广。红军长征时期他在遵义县北的娄山关,见一刻石碑上刻的“娄山关”三字不仅写得苍劲挺拔,而且石工刻得也如眼前峻峰峭壁,堪称佳作。毛在这块石碑前停留良久,感叹再三,他反复揣摩,不断用手比划运笔,嘴里说着:“可惜这碑不知出自哪朝哪代哪位名家之手啊!”他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做什么呢?”同志们答不上来。毛泽东解释说道:“关乃要塞重地,是出入的通道,因此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还有一次部队到武夷关,在一座庙里见到许多书法造诣很高的碑文,毛也抽空研究它们。他说:“中国的庙宇也是书法胜地,许多古庙都有很有价值的书法作品,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宝库。”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同志都深深感受到,毛不仅自己酷爱书法,也非常希望大家都认真学习书法。他很关心大家的学习和习字。不少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调到前线或外地工作之后,给主席写信,毛泽东都要评价他们的字。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谁的文化提高了,谁的字写得好了。
  的确,毛泽东一生都没有和“文房四宝”须臾分开,他的书法造诣堪称一代大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但从他平时谈论书法的一些言论之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 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达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看毛泽东手迹称得上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的书法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13
毛泽东(1893-1976)



致吕超
    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精书法,是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毛泽东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家。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李树庭先生最早在互联网上推出《书家毛泽东》,展开对毛泽东的书法实践.书法风格.书体演进.书法形式,以及他作为书法家的知识基础等进行了多侧面的透视和探讨,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和较厚实的书法理论,自然流畅的文笔和朴实清新的观点,并附以不可多见的毛泽东手迹 ,为读者展现出毛泽东书法的形成.发展的纵向轨迹和横向风貌。本页制作也参考了李树庭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向李树庭先生表示诚挚谢意。 附录:《毛泽东与书法艺术》
转自新华网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
草书为精妙。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     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战地喜获《三希堂》     1927年11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创办了第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笔墨纸张比较缺乏,有一次,一个学员提出用柳枝烧成炭可以写字,毛泽东在青石板上试了试,软硬适度,写出来的字还挺清晰。毛泽东满意地说:“倒真像墨笔哩!”他说,“敌人越是封锁,大家的办法就越多。看,封锁得同志们用木炭树枝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沙滩上写字。这种笔墨纸张是用不完的。”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便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许多人回答不出,他便解释说:“关乃要塞重地也,是出入的通道,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特点和价值。他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他还反复揣摩,不断用手在笔画上临摹运笔走势,不时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这碑又修建于何代。”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写毛笔字,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一位青年作家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四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两卷,如获至宝。他不辞辛苦,带到了延安。一天,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和那位青年作家谈得投机,便引他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见如故,殷勤款待。青年作家感动不已,便将自己挎包中那辛辛苦苦背到延安的“宝贝”一股脑儿掏了出来,欲赠毛泽东。毛泽东喜出望外。不料一旁的朱光手疾眼快,一把将书夺了过去。“见面分一半!”朱光面无愧色。“谁说应该归你?……”两人互不相让。青年作家连忙调停,结果是平分秋色。毛泽东得到了两册名著和《三希堂法帖》。     博览群帖取精华     在毛泽东丰泽园故居的书房里,至今仍然存有毛泽东读过的大量字帖和书籍。其中有规整秀丽、形意翩翩的汉代隶书,又有妍美流畅的“二王”法帖;有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楷书墨迹,也有逸势奇壮、应手万变的“狂草”,还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宋徽宗“瘦金体”法帖;不但有中国历代名家的墨迹、法帖、碑文拓片,还有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著作。因此,毛泽东可以说是“神游书海目览千帖。”     1949年,毛泽东阅读法帖更多更勤了。二十来年的时间里,他读过的帖约有近四百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是他时常披阅的。他在访苏的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也未忘随身带几本《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为清乾隆时期搜集刻印。乾隆皇帝得到晋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鹮《伯远帖》珍贵墨迹三种,很是欢喜,名其收藏处为“三希堂”。乾隆将这三种法帖与内府收藏的自魏晋至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三百四十余件,各种题跋二百余件,汇集刻印,而以《三希堂法帖》命名。这是我国一部书法巨制。1958年,毛泽东请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其中就有《三希堂法帖》。     毛泽东读帖不重版本是否珍贵,而着眼于分析各家的长短,体其风貌,察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吸取其精髓,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中,毛泽东最喜爱的是草书。而在草书中,毛泽东又最喜欢怀素。毛泽东对怀素的《自叙贴》、《论书帖》、《苦笋贴》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1974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亲切交谈之后,还特地赠送给他一本自己喜爱的《怀素自叙帖真迹》,大平正芳十分高兴。     如果拿毛泽东的草书和怀素的《自叙帖》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很多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田家英就认为: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家的“毛体”,正如他常对秘书所说的那样:“如果每个人写的字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样,那书法就停滞不前,没有发展了。”     毛泽东书法的造诣,固然是他转益多师的结果,同时也和他善于从生活中吸取美的营养分不开。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一诗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毛泽东早在1937年就与朱光等人说过:杜甫这段话说出了舞蹈、戏剧等艺术与书法艺术相通,是至理名言。那时毛泽东曾表示想看朱光表演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以便用戏剧艺术来丰富自己的书法。   骨神兼备成一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因而无法窥其见解的全貌。但从一些片言只语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14
论“人民日报”报头题词<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6e4bef5"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6.sinaimg.cn%2Fbmiddle%2F5d7e678dh64cbd6e4bef5" real_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6e4bef5">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书法史。几千年来,书家辈出,不同书体风格,不同流派书法作品浩如烟海,各领风骚。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书法艺术宝库中,毛泽东书法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毛泽东的题词,是毛泽东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题词书法多半是在建国以后书写的,这个时期从政治上说,建立了新中国,对于书家毛泽东从此结束了马背书法家的境况,有了较好的环境和条件,也有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系统研究书法了,是毛泽东书法历程中最辉煌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在日理万机的同时潜心研究历代书法碑帖,以领袖的风范纵情挥洒,精品叠出,是毛泽东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至尊之上的无上境界。毛泽东书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他的名字一起,与天地同在,与日月生辉。
    “毛体”书法艺术最常见、国人最熟悉的受众最多的是各种报刊题字、大学校名题名及毛泽东诗词书法,如<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等,所题大学校名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等;另"向雷锋同志[url=]学习[/url]"、"为人民服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等等经典词语题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其影响之广,价值之高、威力之大前无古人后难来者。
    单就“人民日报”四字行书报头题词来看,那种雄放大气、挥洒自如、潇洒险峻、大小有致、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笔势飞动的书法作品,随意挥洒却又韵律极佳字字精美,自由抒情,有音乐的旋律。无论是字的结构,章法、用笔尽显领袖风采,真乃千古绝笔,至尊至极,精品中的精品,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凝聚着振奋着亿万中华民族的心。
    从书法理论来看,古人云“字无定形”,“会通于意态之际”。字随布局需要,时而高耸挺拔,时而大小相间跳荡险绝,疏密有致;显著个性特征的章法,画面的布局谋篇;毛泽东运用得到了极致。现代草书大家沈鹏先生评价毛泽东书法语:---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气概,着眼总体战略而不拘泥一城一地之得失,-----都是足以垂注后世的珍品。”然而,毛泽东在这四字中无一字又不精雕细刻。
   让我们深入、细致品味这幅题词,单就一个“人”字而言,您看,“人”字顶天立地,昂首挺胸,极目远方,坚实的一双脚板,稳稳得站在大地之上,更让你感到正在阔步向前,所向披靡,隐约听到向人类宣布,“我来了”。这不是作者有意的拟人写法,更不是作者煞费苦心的创作,这也不是巧夺天工的有趣巧合,而是自然天成,非常自然的流露在伟人毛泽东的笔端,也只有伟人毛泽东才能浑然天成。看到这个“人”字你就会自然的隐约听到六十年前十月一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人民发出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的铿锵声音,一抹东亚病夫的耻辱,中华民族从此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书法界无不认为,毛泽东的书法无不体现在作为政治家一生革命实践的辩证哲理之中。
    人、民二字一大一小合起来为众,这又让我们隐约看到领袖毛泽东在延安抗大的讲台上、在天安门城楼的国庆大典上、在武汉畅游万里长江上挥手指引他的人民,勇往直前,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毛泽东的每一幅字如诗、如画、如诉、如歌,毛泽东的字之所以如此,归结到一点“字若其人"这句至理名言在毛泽东其人、其字体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说得何其深刻。人如此,字以如此,什麽样的人写出什麽样的字,静观毛泽东的字与他那伟岸的相貌、风采,伟人的风范、气质一样,何其相似,大气磅礴,震惊四海,无不敬畏三分,极具震撼力。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中国大地上崛起的世界伟人,他具有过人的大智慧,远见卓识大视野,所向披靡的大英雄气概,善于驾驭历史进程的雄才大略。尽显在他那五、六十年代的书法之中.所以我们欣赏毛泽东的字时,首先要联系到他本人,结合起来,才能深刻体会到毛体书法那气势宏恢,神韵盎然,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的外在形态以及极其丰富的内涵。欣赏字如此,写字以如此。
    最近与朋友相聚,要我写几幅报头题词品赏,随整理一下贴出来献给两会,供网友们赏析、点评。以了却春节前我对网友的承诺。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2.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a6c98c1" real_src="http://s2.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a6c98c1">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0.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db44b09" real_src="http://s10.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ddb44b09">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0582bbd" real_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0582bbd">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212fe60" real_src="http://s1.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212fe60">
这五幅报头题词只有“光明日报”临的较好,其余四幅均不理想,仅说人民日报四字,不厚实、人字上部短、细了,欠顶天立地之感觉,日子偏上,报字反旁上提拉远了---其余请对照原帖自评。不要客气,只为共同提高,传承毛体书法。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0.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5e32fa9" real_src="http://s10.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5e32fa9">
<IMG style="WIDTH: 319px; HEIGHT: 528px"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707aca7f45e5" width=317 height=511 real_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707aca7f45e5">
<IMG title="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alt="毛泽东书法艺术 题词" 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c6e83bd" action-type="show-slide" action-data="http%3A%2F%2Fs14.sinaimg.cn%2Fbmiddle%2F5d7e678dh64cbec6e83bd" real_src="http://s14.sinaimg.cn/bmiddle/5d7e678dh64cbec6e83bd">
这三幅题词远好于报头题词,“发展体育运动---”为最佳,仅质字稍小点。其余请对照原帖自评。不要客气,只为共同提高,传承毛体书法。对于以前作品,亦如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7e678d0100btyt.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16
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

陕西省毛泽东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王根权/文

2009年06月12日
  来源:人民网-书画收藏频道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最为敬重的领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毛泽东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于书法方面的成就那是无人能够与其伦比的。他为中国书法所留下的珍贵而丰富的知识遗产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的。我们要学习和传承,首先必须先解读。要解读就必须找到解读的锁钥。只有找到了这把锁钥,我们才能打开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打开了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才能从中汲取,才能从中领略他的书法艺术思想,感悟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他的书法艺术遗产。

  什么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从哪里发现和寻找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呢?真是应证了李煜的那一著名诗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近期拜读了舒关先生《毛泽东与舒同谈书法》[①]一文,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1959年,毛泽东先后六次来到济南,有一次舒同陪毛泽东去看郊外一座古寺,那里留下一些古人墨迹,两个人又侃起来。舒同问:‘主席,您的书法墨宝,中国人到处都可看见。您把草书书艺推向了一个划时代的高峰,堪称中国近代狂草第一人。’毛泽东沉思后回忆道:‘我练字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以前,打下书法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第三阶段是1938年到1949年,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第四阶段是进北京城后,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

  我们凭什么认定这段话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呢?理由有以下五点。

  首先,这段话是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大总结。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从时间上说,前后几十年,可以说从老人家的青少年开始直到老人家的晚年。从形式上看,包含了老人家不同时期的各种书体的沿袭传承及其变化。从内容上看,凝练着老人家革命、政治、军事、文化等渊博的知识汇集。从“达情表意”这一书法艺术的最高层面看,既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老人家作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与人民同悲同乐,情感波澜起伏,随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解读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从何入手呢?首先就需要对毛泽东书法艺术加以总结,而这段话正是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高度总结。

  第二,这是毛泽东老人家自己的总结。老人家一生说话办事追求的是客观科学,推崇的是实事求是。是什么说什么,不藏不掩,不抑不扬。对同志、对朋友是这样,对敌人也是这样。对待自己亦不例外。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是普遍之真理,那是对一般人而言的。我们的领袖毛泽东他是伟人,他属于普遍中的特殊。此话对他来说就不适用了。“人贵有自知之明”,他老人家的贵重之处就在于能够做到“自知之明”。故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他,相信他对自己书法艺术总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这是毛泽东老人家深思熟虑后的总结。根据舒关的文章介绍,老人家和舒同交谈书法艺术不是偶尔而是经常,不止一次而是多次,不是暂时而是长期。1954年,有一次毛泽东到济南视察工作,与舒同畅谈书法至深夜。老人家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这段总结的时间是“畅谈”的五年以后1959年,地点是济南郊外古寺,谈话环境是古寺里留下的一些古人墨迹,交谈对象是自己的书法老朋友、好朋友舒同,交谈内容是书法艺术。这些就是这一总结产生的前提条件。最为重要的是,这是老人家沉思良久后道出来的,而非信口说出。故此,我们有理由深信这一总结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第四,这是毛泽东老人家关于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的总结。可以看出1959年济南郊外古寺的这一天,毛泽东与舒同两人的关系已经走出了君臣关系,完全进入了两位书法大家之间的书友关系。他们的交谈已没有任何工作的影子,完全是一种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毛泽东关于自己书法艺术的这段话就是这次专题讨论的总结。毛泽东一生著作颇丰,他的书法造诣很高,但却没有书法方面的论著。回顾以往,专门发表有关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说是很少见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夹杂在其它问题中去捎带说的,唯独这一次是关于书法艺术的专题讨论、专门讨论,这可以说是其中难得的一例。而且是关于自己书法艺术的讨论。我们研究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可以从他的书法作品入手,可以从他的艺术思想入手,可以从毛泽东关于书法艺术的某一句话说起,也可以从毛泽东关于书法艺术的某一件事说起。当然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入手。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这一总结的针对性强,都不如这一总结来的直接,也都没有这一总结归纳的深刻全面而有条理性。

  第五,毛泽东老人家的这一总结直达了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一般说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写字。写字的要求就是将字写正确、写工整。目的在于别人易辩好认。第二个层次就是书法。书法的要求是将字写美、写漂亮、写好看。目的在于让人看起来舒服,喜欢看。第三个层面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的要求是表情达意。即能够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目的在于能让别人通过书法作品的品赏,感悟到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能够熟练地运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表达思想情感,这是书法艺术艺术境界的最高目标。毛泽东老人家的这一总结则直达了这一目标。

  以上五点足以使我们相信毛泽东老人家的这段关于书法艺术的自我总结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唐人孙过庭在其《书谱》中提出了“达其情性,形其意乐”的书法艺术创作要求,今人薛铸先生进一步揭示了书法艺术的这一实质,著有《论书法创作中要以表现思想情感为最高目标》一文,老人家自我总结的“第三、四阶段”,“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这也是解读品赏书法艺术作品最高最难的部分。老人家的这一总结则亮明了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直接为我们指明了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方向和道路。有了这一总结,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就会顿然开朗。

  为了将这一问题看的真切,这里我们不妨试举一例。一九四二年四月《八路军杂志》创刊三周年,毛泽东为之题词:“准备反攻”(如图)。一九四二年是抗日战争的第五个年头。按照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这艰苦的五年,我军走过了战略防御和敌我相持的两大阶段,是敌人从强变弱,我军从弱变强的五年。现在到了敌人开始退却,我军开始进攻的阶段。中国革命、抗日战争这一关键的转折时期,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此时内心的情感如何?五年的压抑、忍耐、同仇、敌忾一时间可以说全都凝结和倾注到了他的笔端。挥笔写就了这幅不朽之作。欣赏这幅书作,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出毛泽东准备向日本帝国主义发起全面进攻的决心和战则必胜的把握和信心。“准备进攻”四字竖写,其特点和风格是:全都字势拉长,上宽下窄,大捭大阖;笔力粗犷,方笔侧锋;饱墨疾速,气势跌宕;笔翰涌动,点画活显;奇险挺拔,安若泰山;左右盼顾,前呼后应。俨然一个准备进攻的军阵。笔笔如刀剑,字字似将军,激情饱满,精神抖擞,严阵以待,可力敌千军。只等冲锋号吹响便可冲入敌阵,将敌人消灭。首篇“准”字的第一笔饱墨重彩,突显出必胜之决心。斜刺向上的一横,如枪如剑,锋芒指处,所向披靡。敌视之,则丧胆。最后一个字“攻”字的最后一笔,不取敛势而取放势。捺末撩笔向上,如弯刀、如钩镰,可戮敌首,可掏敌心。敌见之,心则寒。此作乃书中之神品而无疑焉。

  回顾中国书法史,能够称得上“神品”的书法作品是极为有限的。书法史上公认的“神品”有两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两件作品凭什么称为“神品”呢?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最为重的一条就是它充分地体现和反映了书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一视同仁,拿这个标准衡量毛泽东,那么毛泽东的书法“神品”之作就绝非一两幅,而应当是数十幅。王羲之、颜真卿千百年来倍受习书人的推崇。同理,毛泽东这位超越历史、超越前人的伟人书法天才理当万世推崇敬拜。

  毛泽东非一般书法家,他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是我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大家。对于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我们只能说只是一些肤浅的感知。他在书法艺术上的伟大之处是什么呢?这才是我们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重点和着力处。我认为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艺术家,并不在于他的书法艺术语言掌握的精熟程度,即不在于他的书法基本功有多么的深厚,笔墨如何娴练,书体如何多变。这些作为书法大家的毛泽东肯定是达到和掌握了的。但这些东西一般的书法家都能达到。至于变化,各有千秋。毛泽东书法艺术的伟大之处,当在于他的书体形式能与他的书写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在于他的书体形式始终为其书写内容服务,且能随书写内容的不同而不同,随书写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点一般的书法家就做不到了。更在于他的书法作品始终以表达思想情感为最高目标,能够熟练应用书法艺术语言充分地表现和反映他的思想和情感这一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书法史上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毛泽东做到了。更在于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思想和情感是随中国革命的形势发展而动的,他在书法艺术中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就是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成就和精髓当在于此。毛泽东做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伟大也就伟大在这个地方。从这一视角望去,才能突显出毛泽东于中国书坛的地位。也才能见得毛泽东做为一位书法家他的伟大之处。这应该就是我们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指导思想。因此,把握毛泽东书法艺术中情感的涌动,探究毛泽东书法艺术中思想意境的变化,无疑就是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重中之重,而毛泽东老人家对自己的书法艺术的自我总结毫无疑问就是我们解读毛泽东书法艺术的锁钥。

  (2008年4月25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17
毛泽东与书法艺术
文章来源:中国书法网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草书为精妙。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


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  

    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战地喜获《三希堂》  

    1927年11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创办了第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笔墨纸张比较缺乏,有一次,一个学员提出用柳枝烧成炭可以写字,毛泽东在青石板上试了试,软硬适度,写出来的字还挺清晰。毛泽东满意地说:“倒真像墨笔哩!”他说,“敌人越是封锁,大家的办法就越多。看,封锁得同志们用木炭树枝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沙滩上写字。这种笔墨纸张是用不完的。”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便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许多人回答不出,他便解释说:“关乃要塞重地也,是出入的通道,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特点和价值。他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他还反复揣摩,不断用手在笔画上临摹运笔走势,不时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这碑又修建于何代。”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写毛笔字,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一位青年作家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四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两卷,如获至宝。他不辞辛苦,带到了延安。一天,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和那位青年作家谈得投机,便引他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见如故,殷勤款待。青年作家感动不已,便将自己挎包中那辛辛苦苦背到延安的“宝贝”一股脑儿掏了出来,欲赠毛泽东。毛泽东喜出望外。不料一旁的朱光手疾眼快,一把将书夺了过去。“见面分一半!”朱光面无愧色。“谁说应该归你?……”两人互不相让。青年作家连忙调停,结果是平分秋色。毛泽东得到了两册名著和《三希堂法帖》。  

    博览群帖取精华  

    在毛泽东丰泽园故居的书房里,至今仍然存有毛泽东读过的大量字帖和书籍。其中有规整秀丽、形意翩翩的汉代隶书,又有妍美流畅的“二王”法帖;有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楷书墨迹,也有逸势奇壮、应手万变的“狂草”,还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宋徽宗“瘦金体”法帖;不但有中国历代名家的墨迹、法帖、碑文拓片,还有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著作。因此,毛泽东可以说是“神游书海目览千帖。”  

    1949年,毛泽东阅读法帖更多更勤了。二十来年的时间里,他读过的帖约有近四百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是他时常披阅的。他在访苏的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也未忘随身带几本《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为清乾隆时期搜集刻印。乾隆皇帝得到晋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鹮《伯远帖》珍贵墨迹三种,很是欢喜,名其收藏处为“三希堂”。乾隆将这三种法帖与内府收藏的自魏晋至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三百四十余件,各种题跋二百余件,汇集刻印,而以《三希堂法帖》命名。这是我国一部书法巨制。1958年,毛泽东请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其中就有《三希堂法帖》。  

    毛泽东读帖不重版本是否珍贵,而着眼于分析各家的长短,体其风貌,察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吸取其精髓,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中,毛泽东最喜爱的是草书。而在草书中,毛泽东又最喜欢怀素。毛泽东对怀素的《自叙贴》、《论书帖》、《苦笋贴》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1974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亲切交谈之后,还特地赠送给他一本自己喜爱的《怀素自叙帖真迹》,大平正芳十分高兴。  

    如果拿毛泽东的草书和怀素的《自叙帖》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很多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田家英就认为: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家的“毛体”,正如他常对秘书所说的那样:“如果每个人写的字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样,那书法就停滞不前,没有发展了。”  

    毛泽东书法的造诣,固然是他转益多师的结果,同时也和他善于从生活中吸取美的营养分不开。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一诗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毛泽东早在1937年就与朱光等人说过:杜甫这段话说出了舞蹈、戏剧等艺术与书法艺术相通,是至理名言。那时毛泽东曾表示想看朱光表演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以便用戏剧艺术来丰富自己的书法。  

    骨神兼备成一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因而无法窥其见解的全貌。但从一些片言只语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书法苍劲豪放、独具风格,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藏品以现代织绣工艺在19cmX7.5cm方寸中诠释了毛泽东诗词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以美伦美奂的制作彰显了毛泽东诗词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收藏价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18
http://www.mzdsf.com/index.php
http://www.mzdsf.com/index.php
http://www.mzdsf.com/index.php
http://www.mzdsf.com/index.php

中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1
贺新郎·赠杨开慧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七八年九月九日《人民日报》。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如本书中的《沁(qìn揿)园春》、《菩萨蛮》、《西江月》、《清平乐(yuè月)》、《采桑子》、《如梦令》、《减字木兰花》、《蝶恋花》、《渔家傲》、《十六字令》、《忆秦娥》、《念奴娇》、《浣溪沙》、《浪淘沙》、《水调歌头》、《卜算子》、《满江红》、《虞美人》、《临江仙》等都是词牌名。“词”原来是歌唱用的唱词,都配有曲调,因此最早叫做“曲子词”。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绝大多数的词调都已失传,变得只能吟诵而不能按原调唱了。词的句子大都有长短,字音平仄和押韵方式都有一定的格律,但也有少数词人在个别地方对格律不太严格(本书对这些地方一般都不加注,免涉烦琐)。词牌最初有一部分是根据词意命名的,后来的作词者大都只按照一定词牌的格律来“填词”,词意不再与词牌有关,而在词牌之外可依词意另标题目。如本书中的《长沙》、《黄鹤楼》、《井冈山》等就是。本词最近发现作者有一件手迹,标题为《别友》。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夫人杨开慧的。

  〔一九二三年〕这年六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出席了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九月至十二月,毛泽东在湖南从事党的工作,年底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去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据此,本词可能作于这年十二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

  〔挥手从兹去〕本于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

  〔过眼滔滔云共雾〕云雾比喻误会。本句意为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

  〔东门〕指长沙城东的小吴门。古诗词中常用东门泛指送别之地。

  〔横塘〕指长沙小吴门外的清水塘,因塘东西长,南北窄,作者特称横塘。并暗用横塘之典,借指妇女居住的地方。唐崔颢《长于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清水塘附近有火车站。

  〔凭〕意思是借以,包含两方,非单“请求”彼方。

  〔昆仑崩绝壁〕昆仑山的峭壁倒塌。这和下面的“台风扫寰宇”都用来表示“割断愁丝恨缕”,参加革命斗争的强大决心,同时也烘托了未来的大革命的声威。

  〔重比翼,和云翥〕指在将来的斗争中会晤时再在云霄中比翼双飞。翥(zhù注),鸟飞。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1
首页 -> 文化 -> A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
               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
  〔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戈上)〕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2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鹄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南端西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在重新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鹄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九派〕派,水的支流。相传在长江中游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鲍照《登黄鹤矶》诗:“九派引沧流。”
  〔中国〕指中国的中部地区。
  〔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一九五七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
  〔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城西长江边,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把酒酹(lèi泪)滔滔〕酹是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心潮〕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2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在江西省宁冈、遂川、永新和湖南省酃(líng灵)县四县交界的众山丛中,周围有五百多里。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转移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随后,两支军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红军第四军。(第四军的番号系沿用北伐战争中声威昭著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这是因为该军所部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中共产党员很多,政治素质优异,战绩辉煌,纪律严明,所到之处,坚决支持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备受人民爱护。)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部,乘红四军主力还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不足一营,凭借黄洋界(在井冈山西北部,是进入井冈山五个主要隘口之一)天险奋勇抵抗,激战一天,击退敌军,胜利地保卫了这个革命根据地。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作。
  〔旌旗在望〕指山下的部分红军和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这里用“旌旗”是为了增加诗的鲜明的形象感。作者说,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
  〔鼓角〕战鼓和号角。古代军队用鼓角发号施令,指挥队伍行动。这里指红军的军号等声音。
  〔岿(kuī亏)然〕形容高踞屹立。
  〔众志成城〕《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意思是说万众一心,就坚如城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3

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二年五月号。

  注释
  〔蒋桂战争〕指一九二九年春发生于国民党南京军阀蒋介石和广西(简称“桂”)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战争。毛泽东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曾经指出:“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在北京天津没有打下以前,有一个对张作霖的临时的团结。北京天津打下以后,这个团结立即解散,变为四派内部激烈斗争的局面,蒋桂两派且在酝酿战争中。”一九二九年四月,蒋、桂两派果然爆发了战争,所以词中称为“风云突变”。一九二九年的军阀战争给红军的发展造成了一个有利条件。一九二九年三月,红四军由江西进入福建西部,占领长汀,五月、六月三次占领长汀东南的龙岩,九月占领长汀以南龙岩以西的上杭。这首词作于红军攻占上杭之后,当时闽西新革命根据地正在开展“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蒋介石发动新的军阀战争,这场“风云”变出的暴雨,只引起深受痛苦的人民的怨愤;他的武力统一中国的野心,不过是又一场黄粱梦而已。唐沈既济小说《枕中记》说,卢生在邯郸客店里向道士吕翁诉说自己的穷困不得志,当时店主正在蒸黄粱(黄小米)做饭;吕翁给卢生一个瓷枕,要他枕了睡,卢生枕后在梦里果然享尽荣华富贵,醒来黄粱还没有蒸熟。
  〔汀江〕韩江上游,源出福建省西部长汀,南流入广东省境内。
  〔金瓯(ōu欧)〕瓯是古时杯盆一类的容器。“金瓯一片”,在这里比喻宝贵的革命根据地。南北朝时的梁武帝曾说:“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见《南史·朱异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3


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二年五月号。

  注释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叫“重阳节”。一九二九年重阳节是阳历十月十一日。这年秋天,红四军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一带歼灭土著军阀,攻克了上杭,所以词中说“战地黄花分外香”。黄花指菊花,我国古代菊花的主要品种是黄的。《吕氏春秋·季秋纪》:“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花)。”古人常于重阳赏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4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2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二年五月号。
  注释
  〔广昌路上〕广昌,县名,在江西省东部。一九三○年二月中旬,毛泽东率红军准备攻打赣江西岸江西省中部重镇吉安时经过这里。因当时国民党军调集七个旅十二个团,开始对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进行“会剿”,毛泽东、朱德等遂决定不攻吉安,改在吉水县水南、吉安县值夏一带,打孤军进犯的国民党军唐云山旅。
  〔情更迫〕首次发表时原作“无翠柏”,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改为“情更迫”。
  〔赣江〕江西省主要河流。由章水、贡水流到赣州市汇合而成,北流经吉安、南昌注入鄱阳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4


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六十里。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由井冈山向赣南进军。二月十日(正值春节)至十一日,在大柏地击败尾追的国民党赣军刘士毅部,歼敌近两个团,俘敌团长以下八百余人,并缴获了大批武器。这是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军部队离开井冈山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首词是作者一九三三年重过大柏地时所作,当时他已被调离军事领导职务,专任政府工作。
  〔彩练〕彩色的丝绸,比喻虹。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词《菩萨蛮》:“雨后却斜阳”。
  〔洞〕射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5

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一九三四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在六十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颠连〕起伏不断。
  〔东溟(míng明)〕指东海。
  〔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5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原注】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作者原注
  湖南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
  这三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十六字令三首〕这三首词都描写作者在行军途中所经过的群山形势的险峻。
  〔巨澜〕大浪。这里所说大浪的翻卷和下文“万马”的奔腾,都是比喻群山的起伏。
  〔锷(è鄂)〕刀口,剑锋。
  〔拄(zhǔ主)〕支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5

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中央红军长征时,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占领遵义,召开了革命历史上有伟大意义的遵义会议。会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没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义进军,在途中经半天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乘胜重占遵义。这首词写的就是这次攻克娄山关的战斗。前阕写红军拂晓时向娄山关进军的情景;后阕写红军攻占和越过徒称天险的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落山。词中的“西风”、“雁叫”、“霜晨”,都是当地二月间的真实情景。作者自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按:一九五八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忆秦娥·娄山关》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以下诸篇’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咽(yè页)〕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风中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从头越〕重新跨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6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五岭逶迤(wēiyí威移)腾细浪〕大庾(yǔ宇)、骑田、萌渚(zhǔ煮)、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逶迤”)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沿这四省边境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腾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在红军看来也只像滚动着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江的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云崖”)。中央红军在云南省禄劝县西北的绞车渡(又称绞平渡)渡过金沙江的时候,是一九三五年五月,所以说“云崖暖”。
  本句“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注:“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发表时已改为“水拍”。
  〔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势陡急,曲折流至四川省乐山县,入岷江。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形势险要。桥长约三十丈左右,用十三根铁索组成,上铺木板。中央红军在一九三五年五月下旬到达泸定桥,当时桥板已被敌人拆掉,红军先头部队的英雄战士在对岸敌人的炮火中攀缘着桥的铁索冲了过去,夺得此桥。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岷山的南支和北支,有几十座山峰海拔超过四千五百米,山顶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
  〔三军〕古时军队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的,以后泛指整个军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6
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原注】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作者原注
  前人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昆仑〕山脉名称。其主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东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东延伸后与岷山相接,因而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岷山,也可以看作昆仑山的一个支脉。
  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张元。张元句,始见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原作“战死玉龙三十万,败鳞风卷满天飞”。以后有关记载渐有出入。南宋魏庆之辑《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条作“战退<旧时通行本作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似为作者原注所据。“当年孙行者过此”,是当地居民传说《西游记》里的故事。)
  作者自注:“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
  〔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人或为鱼鳖〕人们也许要被洪水淹死。《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
  〔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遗(wèi胃)〕赠与。
  〔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6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固原县西南,是六盘山山脉的主峰,险窄的山路要盘旋多重才能到达峰顶。毛泽东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十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
  〔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红旗〕首次发表时原作“旄头”,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红旗”。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化用南宋刘克庄《贺新郎》词:“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
  作者自注:“苍龙:蒋介石,不是日本人。因为当前全副精神要对付的是蒋不是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7

沁园春·雪(1936年2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原注】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作者原注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在这以前,一九四五年十月,毛泽东在重庆曾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参看《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注),因而被重庆《新民报晚刊》在十一月十四日传抄发表,以后别的报纸陆续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文汇报附刊》,曾将作者书赠柳亚子的这首词的墨迹制版刊出。   注释   〔雪〕这首词作于红一方面军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给柳亚子信中说,这首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作者自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hán寒)〕元太祖铁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7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本句是说南京突然遭到了革命暴风雨的袭击。苍黄兼有变色的意思。这是修辞上的所谓“双关”。
  〔虎踞(jù巨)龙盘〕形容地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见《太平御览》引《吴录》)石头即石头山,在今南京市西。
  〔慨(kǎi凯)而慷〕感慨而激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剩勇,余勇。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指《司马兵法》),穷寇勿追。”这里改变了这种说法,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秦朝末年,项羽(曾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后来的汉高祖)同时起兵反秦。刘邦先据秦都咸阳拒项羽。项羽歼灭了秦兵主力,拥四十万大军入咸阳。他当时为了避免“不义”之名,没有利用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后来反为刘邦所消灭。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句借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诗句,原诗说的是汉武帝时制作的极贵重的宝物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的传说。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是说,天若有情,见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要因痛苦而变衰老;身受反动派压迫的人民,自然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古代神话:女仙麻姑对另一仙人王方平说,他们相见以来,东海已经三次变为桑田(见葛洪《神仙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8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和(hè贺)柳亚子先生〕和,酬和。柳亚子于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作《感事呈毛主席》一诗(见本篇附录),这是作者的答诗。柳亚子(一八八七——一九五八),江苏吴江人。早年参加旧民主革命,是清末文学团体“南社”发起人和主要诗人之一。旧民主革命失败后,继续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同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一九四八年一月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后,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饮茶粤海未能忘〕粤海指广州。一九二六年五月,柳亚子(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赴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同作者初次晤面。蒋介石向全会提出了所谓“整理党务案”,旨在排斥共产党,夺取国民党党权。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坚持反蒋的革命立场,何香凝、柳亚子等也支持了这一立场。“饮茶”句即指当时作者同柳亚子的交往。按柳亚子在一九四一年《寄毛主席延安》诗中,曾有“粤海难忘共品茶”之句。

  〔索句渝州叶正黄〕渝州,即四川的重庆。毛泽东于一九四五年八月至十月曾到重庆,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多天的和平谈判。当时柳亚子曾索取诗稿,作者即手书《沁园春·雪》相赠。

  〔三十一年还旧国〕旧国,过去的国都。作者一九一八年和一九一九年曾两次到过北京,到一九四九年北京(当时称北平)解放后再来,前后相距约三十一年。

  作者自注:“三十一年:一九一九年离开北京,一九四九年还到北京。旧国:国之都城,不是State也不是Country。”

  〔落花时节读华章〕化用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句。华章,美丽的诗篇,指柳亚子的诗。

  〔放眼量〕放大眼界去衡量,不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以致“牢骚太盛”。

  〔昆明池〕北京西郊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当时柳亚子住在颐和园内。

  〔观鱼胜过富春江〕观鱼,用《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在安徽濠水桥上看水中游鱼的故事。富春江在浙江省桐庐和富阳两县境内,东汉时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那里游钓,至今桐庐还有钓台遗址,但已离水面很高。这句诗的意思说,在颐和园的昆明湖观赏游鱼的快乐比在富春江的钓台更好。这是对柳亚子原诗“分湖便是子陵滩”而言。


  附:柳亚子原诗
七 律  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原注]

  原注:分湖为吴越间巨浸,元季杨铁崖曾游其地,因以得名。余家世居分湖之北,名大胜村。第宅为倭寇所毁。先德旧畴,思之凄绝!

  附诗注释

  〔说项依刘〕劝说项羽接受刘邦的领导。柳诗作时正值中共中央争取南京国民党政府接受和平解决方案,希望民主人士共同努力。柳在此处表示他虽也是国民党元老,自觉无能为力。一说,用的是杨敬之到处讲项斯的好话和王粲去荆州依附刘表的故事。唐杨敬之《赠项斯》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柳表示说人好话、依附他人,他很难做到。

  〔夺席谈经非五鹿〕后汉戴凭驳倒许多讲经的学者,夺取了他们的讲席(见《后汉书·儒林·戴凭传》)。又,前汉显贵受宠的五鹿充宗讲《易经》,曾被朱云驳倒(见《汉书·朱云传》)。这里借指自己有夺席谈经的学问,决不是五鹿充宗那样依附权势、徒具虚名的人。

  〔无车弹铗怨冯驩〕战国时齐人冯驩投靠孟尝君田文。田文门下食客分三等:上等坐车,中等吃鱼,下等吃粗饭。冯驩列下等,他弹剑唱:“长铗归来乎,食无鱼。”田文把他列为中等,他又弹剑唱:“长铗归来乎,出无舆。”(见《史记·孟尝君列传》)铗(jiá荚),剑,或说剑把。冯驩(huān欢),《战国策·齐策四》作冯谖(xuān宣)。

  〔分湖便是子陵滩〕分湖在柳亚子家乡的吴江县。子陵滩,即七里滩,起自浙江建德梅城,迄于桐庐钓台,因东汉初严子陵隐居曾在此游钓而得名。这里柳指自己要回乡去隐居。

  〔杨铁崖〕名维祯,字廉夫,元末明初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当时的著名诗人。

  〔先德旧畴〕先辈旧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8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1950年10月)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注释
    [步韵]照用他人诗词押韵的字依次押韵。

    [赤县]指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介绍战国末驺(zou邹)衍的说法:[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百年魔怪翩跹(pianxian偏仙)]自一八四零年中英鸦片战争时起,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者开始侵入中国。他们和他们的走狗在中国横行霸道,好似群魔乱舞。从那时到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一唱雄鸡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这里是化旧句表新意。

    [乐奏]一九五八年九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中误植为《奏乐》,一九六三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时,照作者的意见改为[乐奏]。

    [于阗(tian)田]新疆吾维尔自治区西南部县名,一九五九年改于田。当地人民以能歌善舞著名。这里借指新疆文工团所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

    附:柳亚子原词  浣溪沙

    十月三日之夕于怀仁堂观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毛主席命填是阕,用纪大团结之盛况云尔!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原注)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良肖盛会喜空前!

    原注:新疆哈萨克族民间歌舞有《圆月》一歌云。

    附词注释:[骈阗],会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8




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著名夏季休养地。
  〔幽燕(yān烟)〕这里泛指河北省。我国古代的幽州和燕国,都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jié竭)石有遗篇〕公元二○七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后被尊称魏武帝)和乌桓族作战凯旋,曾经路过这一带。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诗中有《观沧海》一章:“东临碣石(据近年来考古发现,碣石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三十里),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下文的“萧瑟秋风今又是”即由此引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9

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长沙水〕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biān编)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宽余〕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风樯(qiáng墙)〕樯,桅杆。风樯,指帆船。
  〔龟蛇〕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
  〔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一九五八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
  〔天堑(qiàn欠)〕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将来还打算在鄂西川东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到那时,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巫山,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巫山形成的峡谷巫峡和上游的瞿塘峡、下游的西陵峡合称三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9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八年一月一日湖南师范学院院刊《湖南师院》。
  注释
  〔答李淑一〕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当时的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词中的“柳”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一八九八——一九三二),湖南长沙人,作者早年的战友。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一九三○年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工作,曾任红军第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等职。一九三二年九月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被害。一九五七年二月,李淑一把她写的纪念柳直荀的一首《菩萨蛮》词寄给作者,作者写了这首词答她。
  〔骄杨〕指作者的夫人杨开慧。杨开慧(一九○一——一九三○),湖南长沙人,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负责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后随作者去上海、武汉等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隐蔽在长沙板仓坚持地下工作。一九三○年十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十一月牺牲。
  〔飏(yáng扬)〕飘扬。
  〔重霄九〕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
  〔吴刚〕神话中月亮里的一个仙人。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吴刚被罚到那里砍树。桂树随砍随合,所以吴刚永远砍不断。
  〔嫦娥〕神话中月亮里的女仙。据《淮南子·览冥训》,嫦娥(一作姮娥、恒娥)是羿(yì异)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入月中。
  〔舒广袖〕伸展宽大的袖子。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忽然听到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捷报,两位烈士的忠魂顿然高兴得泪流如雨。
  〔舞、虎、雨〕这三个韵脚字跟上文的“柳、九、有、酒、袖”不同韵。作者自注:“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29


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八年十月三日《人民日报》。
  注释
  〔送瘟神〕把迷信传说中的司瘟疫之神送走。意谓动员起来的群众力量同科学知识相结合,将有可能彻底消灭危害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很多省份广大人民的血吸虫病。
  〔余江县〕在江西省东北部。
  〔浮想联翩〕种种想象接连而来。
  〔华佗无奈小虫何〕华佗,汉末著名的医生。小虫,指血吸虫。本句意谓不发动群众消灭它,就是名医也无能为力。
  〔千村薜荔(bìlì必利)人遗矢〕薜荔,野生常绿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很多村落荒凉。矢,同屎。“人遗矢”,借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记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廉颇被废,虽老仍健,赵王想再起用他,但派去的使臣却捏造说他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顷之,三遗矢矣”)。这里指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病人下泻不止,濒于死亡。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赤道全长四万公里,合八万华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们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由此,“浮想联翩”的作者从农村的灾难转到同天上的牛郎谈话。
  〔牛郎〕神话人物。神话传说牵牛星是由人间的牛郎变成的。
  〔一样悲欢逐逝波〕逝波,一去不回的流水,借喻已过去的时间。这里是说人间的血吸虫病,在解放以前,在中国共产党没有发动群众加以扑灭以前,还是同牛郎在时一样,悲者自悲,欢者自欢,多少年头就这样流水似地过去了。
  〔六亿神州尽舜尧〕中国的六亿人(当时人口约数)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尧和舜是古代历史传说中唐、虞两代的圣君。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里是把自然界拟人化,渲染“六亿神州尽舜尧”的得心应手。红雨,唐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三河〕汉代把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称为三河之地(见《史记·货殖列传》),原指今晋西南和豫西黄河两侧的一部分地方,这里泛指北方。上句五岭(参见《七律·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注)泛指南方。
  〔纸船明烛〕旧时祭送鬼神有烧纸船、点蜡烛等习俗。这里借来形容瘟神(“瘟君”)在六亿人民的奋进中无处存身,只有逃离人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0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到韶山〕韶山在湖南省湘潭县,是作者的故乡。一九二七年一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三个月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五月二十一日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袭击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革命团体,屠杀革命群众,这就是马日事变(旧时用韵目代日期,马日即二十一日)。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标,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作者在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重返韶山,离一九二七年一月已经三十二年多。这首诗便是对于三十二年来的斗争和胜利的概括。
  〔别梦依稀咒逝川〕参看《水调歌头·游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注。久别重归,又唤起了已依稀如梦的斗争和失败的回忆。
  〔戟(jǐ己)〕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黑手高悬霸主鞭〕黑手,反革命的血腥魔掌。霸主,指蒋介石。本句和颔联出句,是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
  〔菽〕豆类的总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0


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长江和鄱阳湖之间。
  〔跃上葱茏四百旋〕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山顶。庐山登山公路,建成于一九五三年,全长三十五公里,盘旋近四百转。
  〔九派〕见《菩萨蛮·黄鹤楼》〔九派〕注。《十三经注疏》本《尚书·禹贡》“九江”注:“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明李攀龙《怀明卿》:“豫章(今南昌)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作者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一封信上说:“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
  〔三吴〕古代指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的某些地区,具体说法不一。这里泛指长江下游。作者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同一封信上说:“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陶令〕指陶潜(三六五——四二七),一名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他曾经做过彭泽县令,故称陶令。据《南史·陶潜传》记载,他曾经登过庐山。他辞官后归耕之地,离庐山也不远。
  〔桃花源〕陶潜曾作《桃花源记》,文中说秦时有些人逃到一个偏僻宁静的“桃花源”(长满桃花的水源)地方避乱,从此与世隔绝,过着和平的劳动生活。直到晋朝才有一个武陵(湖南常德)的渔人因迷路偶然找到这个美丽幸福的奇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1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1961年2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飒爽〕形容敏捷勇健。唐杜甫《丹青引》:“英姿飒爽来酣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1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961年9月9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名。李进即江青。
  〔仍从容〕指飞渡的乱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2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1961年11月17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一年十月间,浙江省绍剧团在北京演出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白骨精故事改编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郭沫若看过戏作了一首诗,借以反对当时所说的现代修正主义。本诗的主旨与郭诗相同(这也是作者此后大多数诗词的主题),只是不同意郭诗敌视被白骨精欺骗的唐僧的看法。郭读本诗后表示接受作者的意见。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两诗句中多用《西游记》故事,因为流传较广,现不加注。
  〔愚氓(méng萌)〕氓,古义通“民”。愚氓,愚蠢的人。
  〔鬼蜮(yù玉)〕蜮,古代传说中水里一种暗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后来比喻阴险作恶的人。

    附:郭沫若原诗

七律 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附诗注释
  〔累三遭〕接连三次。
  〔猪〕指猪八戒。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2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当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本词用陆游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说“反其意而用之”。
 
  附:陆游原词
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附词注释
  驿(yì义)外 指驿站附近。古代官办的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住宿和换马的处所,称驿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2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1963年1月9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注释
  〔寰球〕指全地球。
  〔蚂蚁缘槐夸大国〕唐李公佐小说《南柯太守传》载:有个叫淳于棼(fén焚)的人,梦见自己在“大槐安国”做了驸马,又在南柯郡当了二十年太守,权势显赫。等到妻子死后,官被解除,槐安国用车子送他回家。醒后追寻梦游之处,原来是在一株住着一堆蚂蚁的大槐树穴中。
  〔蚍蜉撼树〕蚍蜉,大蚂蚁。撼,摇动。这是对不自量力的人的嘲笑。唐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dí嫡)〕长安,唐朝都城,即今西安市。前半句化用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一诗“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句,表示秋风已起虫子不好过了。鸣镝,古时一种射出去能发声音的箭,也叫响箭。这里借喻革命力量的声讨。

  附:郭沫若原词
满江红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注释
  〔立极〕树立准则。
  〔桀犬吠尧堪笑止〕桀是夏代最末一个帝王,是个暴君。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桀之犬可使吠尧”(见《汉书·邹阳传》)。堪笑止,可笑已极。
  〔泥牛入海〕宋僧道原《景德传灯录》:“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3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1963年12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一九七八年九月九日《人民日报》。
  注释
  〔罗荣桓〕(一九○二——一九六三)湖南衡山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九三○年起,历任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第一军团、江西军区、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兼代理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一向很敬重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罗荣桓,他在知道罗逝世的消息以后悲痛逾常,这首悼诗就是在悲痛的激情中写成的。由于罗曾长期同林彪共事,所以诗内提到林的事。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这首诗一九七八年发表时所署写作时间,是根据原在毛泽东身边做医护工作并曾帮他保存诗稿的同志的回忆。
  〔记得当年草上飞〕这句借用传唐黄巢《自题像》诗句。草上飞,指红军在战争中行动迅速。
  〔每相违〕常有不同意见的争论。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在贵州、四川境内率领中央红军迂回作战,四渡赤水,出敌不意地威逼贵阳转入云南,胜利地渡过金沙江,从而摆脱追堵的几十万敌军。在迂回过程中,部队经常需要急行军。林彪曾在同年五月在四川南部会理城郊召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夜写信给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认为这样“走弓背路”要“拖垮军队”,要求改变军委领导。林的这个要求被政治局会议完全拒绝。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战锦”是指一九四八年九、十月间攻打锦州,即辽沈战役的第一个和关键性的大仗。毛泽东在九月七日为中央军委写的给林彪、罗荣桓等的电报(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早已详细说明攻打锦州的重大意义和同先打长春的利害得失的比较,但林彪仍然找出种种理由来一再反对。罗荣桓是主张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的,所以诗中特意提及。
  〔斥鷃每闻欺大鸟〕斥鷃(yàn宴),蓬间雀,在蓬蒿中飞起来不过几尺高。《庄子·逍遥游》说,斥鷃笑鹏鸟飞得太高,认为自己在蓬蒿中飞翔,也是飞得最好了。
  〔昆鸡长笑老鹰非〕昆鸡,古说即鹍鸡或鶤鸡,一种大鸡。《尔雅·释畜》:“鸡三尺为鶤。”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中说,鹰因为低飞而受到鸡的耻笑,认为鹰飞得跟鸡一样低;鹰答道: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3



贺新郎·读史(1964年春)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
                东方白。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红旗》一九七八年第九期。
  注释
  〔一九六四年春〕这首词一九七八年发表时所署写作时间,是根据原在毛泽东身边做医护工作并曾帮他保存诗稿的同志的回忆。
  〔石头磨过〕把石头磨成石器。石器时代是人类的“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指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青铜器和铁器都要用炉火来冶炼和翻铸。
  〔不过几千寒热〕这里作六字句,是此调的一体。赵朴初提出,照词律,这里一般是七字句,当作“不过是几千寒热”,可能写漏一个字。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只经过几千年,和石器时代经过几十万年不同,说明人类的进化越来越快。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前句用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句:“尘世难逢开口笑”。全句指人类过去的历史充满了各种苦难和战争。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
  〔五帝三皇神圣事〕传说中国上古有三皇五帝,具体说法不一,总之都被认为是最高尚最有才能的神圣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盗跖(zhí职),跖被古代统治阶级污蔑为“盗”,后来袭称盗跖,春秋时人。庄屩(jué决),战国时人。近人多认为他们是当时被压迫阶级的起义领袖。《荀子·不苟》称盗跖“名声若日月”。同书《议兵》称楚国在垂沙一战(前三○一年)被齐、韩、魏三国打败,将领唐蔑被杀,“庄屩起,楚分而为三四”。流誉,流传名誉。陈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他进占陈县(今河南淮阳县),称王。挥黄钺(yuè越),挥动饰以黄金的大斧。《史记·周本纪》曾说周武王用黄钺斩商纣。这两句是用来概括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被压迫人民的武装斗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4


念奴娇·鸟儿问答(1965年秋)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七六年一月号。
  注释
  〔鲲鹏〕参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注。这里指大鱼变成的大鸟,作褒义用。
  〔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团)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往)南冥也。”意思都是说大鹏在向南海飞的时候,凭着旋风的力量,翻动翅膀,飞上九万里高空。扶摇和羊角都是旋风的名称。
  〔蓬间雀〕即《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同“斥鷃”)。见《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斥鷃每闻欺大鸟〕注。
  〔琼阁〕琼楼玉宇,仙人住处。
  〔订了三家条约〕指苏、美、英三国一九六三年八月五日在莫斯科签订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一九六四年四月曾在一次演说中说“福利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4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1936年12月)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支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新观察》一九八0年第七期。

  注释
  〔给丁玲同志〕一九三六年夏,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逃离被国民党囚禁三年多的南京,秘密经上海、北平、西安于十一月来到陕北保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一孔大窑洞里开会欢迎她,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都出席。会后,毛泽东问丁玲打算做什么,她答“当红军”。她随后就到前方总政治部工作。作者因此写这首词送她。丁玲(一九○四——一九八六),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保安〕在陕西省西北部,当时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一九三六年改名志丹县。
  〔纤笔〕细致描绘的笔,指丁玲的文笔。
  〔毛瑟〕德国毛瑟工厂所制造的步枪和手枪。孙中山在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枝笔胜于三千毛瑟枪。”
  〔陇山〕在陕西省陇县西北,延伸于陕甘边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5

五律·看山(1955年)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
欢迎有晚莺。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注释
  〔北高峰〕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为西湖群山之一。在北高峰附近有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等名胜。根据作者自注,诗中的“扇子”指扇子岭,“佳人”指美人峰。
  〔飘飖〕同“飘摇”,飘荡、飞扬貌。这里指鹰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5


七绝·莫干山(1955年)

翻身复进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注释
  〔莫干山〕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北。相传春秋时吴国在此铸“莫邪”、“干将”二剑,故名。为浙北避暑、休养胜地。
  〔七人房〕指作者使用的卧车,可坐七人。
  〔四十八盘〕泛写曲折盘旋的山间公路。
  〔钱塘〕旧县名。这里指杭州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6


念奴娇·井冈山(1965年5月)

                           参天万木,
                           千百里,
                           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
                           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
                           黄洋界上,
                           车子飞入跃。
                           江山如画,
                           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
                           人间变了,
                           似天渊地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
                           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
                           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
                           万怪烟消云落。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九月版《毛泽东诗词选》。
    注释
    〔五井碑〕井冈山上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总称五井。明清以来立有五井碑,现已毁。
    〔古代曾云海绿〕有人说,这里古代曾经是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7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人民领袖、政治家,而且是当代杰出的诗人和书
法家。他气魄宏伟、挥洒自如、别具一格的书法艺术,被人们誉为“毛体
”。由书法家书写自作诗词,最能表现诗词的深刻内涵,抒发诗人的情感
,体现书法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使诗词和书法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毛泽东诗词书法,更是淋漓酣畅地展现了他广阔的胸怀,渊博的学识,
浪漫的气质,敏睿的智慧,充沛的情感,堪称诗词、书法“双绝”。
本书以正式发表的毛泽东67首诗词(手稿、清样、书法)为依据,对每
一首诗词的发表情况、书法纪事、墨迹鉴赏详加考证、评析,精选了部分
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毛笔和硬笔书法作品,以及对研究毛泽东诗词具有
重要价值的手稿,和作者亲自审定的校样,并附录了毛泽东论书法,名人
学者及毛泽东亲属、身边工作人员谈毛泽东的书法、文房四宝、印章。论
毛泽东诗词手书研究等文。书中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翔实可靠的第一手
资料,对深入研究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书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毛泽
东诗词和毛泽东书法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不可不读,不可不备。通过本书,
既可阅读毛泽东雄奇瑰丽的诗词佳作,又可欣赏毛泽东高超精妙的书法艺
术,还可作为学习写作诗词和书法的范本,增加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了
解,提高文化素质和修养,可谓雅俗共赏,一举多得。
本书著者季世昌为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
长。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师从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谭
佛雏、吴调公、吴奔星教授学习研究毛泽东诗词。本书为他积40年来潜心
研究毛泽东诗词和书法艺术的结晶,是他继《毛泽东诗词鉴赏大全》、《
中国楹联学》等专著之后,新推出的又一精品力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8
安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是由省内近两百位热衷于传承弘扬毛体书法或相关艺术的书法家、艺术爱好者组成。本会宗旨是致力研究和弘扬毛泽东书法以及毛泽东有关的文化艺术。业务范围包括创办和出版书画作品专辑、内刊,开展书画联谊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本会在会长刘正宗将军的领导下,努力学习、紧密联系群众、钻研书法艺术,自2007年12月22日成立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我们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心一意跟党走,使本会顺利发展有了保障;聘请老干部作名誉会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现代化传媒技术,是本会腾飞的翅膀,本会自编内部交流书法报、书法杂志、书法台历、书法网站,迅速提高了本会的整体水平;坚持毛泽东有关“艺术必须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积极开展红色文化送基层活动,先后到工厂、农村、军营等单位举办笔会,每年坚持义务写春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会与其他艺术团体互动交流,在活动中及时向省内外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提供艺术动态的素材,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和谐氛围。     主要业绩如下:     一、2007年     1、9月16日,为纪念毛主席视察舒茶人民公社,举行红色文化走进舒城9.16茶园活动;     2、11月送红色文化到安徽叉车集团公司;     3、出版了内刊《东方红书画报》、《毛泽东书法艺术》第一期;     4、12月22日在省博物馆成功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4周年书画大展”,中国将军书画院执行院长张永金、省政协主席杨多良、原省人大主任孟富林 、原省人大副主任张春生 、郑锐 、杜宏本、陈锐鼎、吴昌期,原省委副秘书长徐景仁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画展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2008年     1、5、12汶川大地震的不幸消息传到安徽后,本会及时与鼓楼商厦联合举办“情系汶川”书画义卖活动,所得善款委托合肥市红十字会全部转交四川灾区。     2、7月在大圩镇葡萄节期间和大圩镇当地书画家一起在农庄举办书画展,得到了大批游客和爱好者的好评;     3、编辑出版了内刊《毛泽东书法艺术》第二期、第三期。     三、2009年     1、5月份,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的《毛体书法》杂志出版;     2、9月份,举行红色文化走进革命老区(天长市)中国第八抗大学校活动,和当地书画家交流、给老区人民创作了满意的书画作品;     3、2009年10月24日,“首届毛体书法走进社区走进民众广场展”在合肥三洋电器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在合肥市中心市府广场成功举办,每天有大量的民众观赏,10月30日《工商导报》给予了专版报道;     4、本会与雪霁山庄、源泉徽文化古建园林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纪念毛泽东”台历,广泛散发给众多单位和老百姓;     5、编辑出版了内刊《毛泽东书法艺术》第四期、第五期;     6、春节前夕,本会的书画家们不顾事务繁多,兴致勃勃地来到安徽省预备役师军官培训学校和广大官兵们一起弘扬红色文化。     四、2010年     1、5月份协助中国毛协在省图书馆成功举办“诺德杯”全国毛体巡展;     2、10.16在蚌埠市举办"安徽毛研会毛体理论研讨会",论文在全国发行的“毛体书法研究”全文刊登后,吸引了国内大批毛体书法家和广大书画爱好者参与讨论,宣起了研究毛体书法的热潮;     3、编辑出版了内刊《毛泽东书法艺术》第六期、第七期。     五、2011年     1、6月3日,在省博物馆隆重举行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书画、收藏暨李奕明毛体书法联展”。出席开幕式的省市领导、嘉宾、艺术界同仁、红色收藏家、新闻记者、本会会员及书画爱好者有近千人参加。本次入展的230余幅书画作品和千余枚收藏作品,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迹化于尺寸之上,寄情于丹青之中,与时代相呼应,与红色文化特色相融合。每一幅作品和收藏品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对人民领袖毛泽东及老一辈革命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很强的观赏性。这次大展不仅规模大,而且规格高,既是对近年来安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工作整体水准和红色文化普及工作的一次综合检阅,也是为庆贺党的9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2、编辑出版了内刊《毛泽东书法艺术》第八期。     本会在省文化厅、安徽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业务监督、指导下,将进一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立志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再创辉煌。               2011年8月30日     本会地址:合肥市徽州大道312号 邮编:230022     联系电话:4679336 联系人:王炎(1895609385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38
毛泽东的书法与时代
2007-2-25
  作者:李祖龙   

-

   古往今来的书法家,都是在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中从事书法活动的。他们的书法活动必然受到时代的制约和影响,其书法作品也必然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与此同时,杰出的书法家们也反作用于时代,影响一代书风。书法与时代之间,有着许多微妙的联系,耐人发掘。毛泽东从事书法活动的时代,大致可以分为勤学苦练期、缓慢发展期、飞速发展期和登峰造极期等四个重要时期。当代书法已呈蓬勃发展的大好趋势,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作为伟大的书法家毛泽东,也正是当代从事书法活动者的光辉榜样。从他走过的书法道路中不难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一、 四个时期
      1、勤学苦练期(1900 -1920)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期,正是清朝光绪、宣统年间及民国初年。这个时期书法是受到普遍重视的。宋代欧阳修说:"古人之皆能书",(《笔说》)此期也不例外。尤其是清代"书学之隆,书家之众,几欲超越唐代"。(祝嘉《书学史》第322页)郑板桥本为乾隆进士,却因他的书法与众不同而被认为不合当时规格而外放作"七品官"。只事虽属不公,但也足见当局对书法的重视。书法优劣,直接与仕途升迁挂钩。民国初年,沿清传统,同样重视书法。孙中山是学西医的,又常在国外,常用外文,可他写的"天下为公"就写得很好。与毛泽东同时代的许多人,于书法均有相当造诣。如朱德说他作学童时,"永字八法"就是天天必修课。(《光明日报》1980年7月6日)陈毅儿时就给自己规定每天写大字一百个,小字二百个。(《中国青年》1984年第11期第4页)其他如周恩来、董必武、谢觉哉、刘伯承、叶剑英、郭沫若等,无不擅长书法。早在汉代蔡邕就有"文字衣冠"之说,可知书法于士人之重要。毛泽东早年练书的具体细节无法祥知,但从他在此期传世不多的几件作品来看,点画工整、结构严谨,可知他对书法是下过苦功的。有评者认为,这与他"在扬济昌家里,耳濡目染,看到了不少书法碑帖"有关,并认为"明显的受了魏碑的影响",某些"笔法简古",有"汉简的意趣"。(《毛泽东的书法艺术》第55页)毛泽东的老师黎锦熙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时,"沉静儒雅","勤奋好学,无论是科学、历史、文学、书法等都有很高造诣"。(《光明日报》1993年9月6日)这当然是极为可靠的评价,是毋庸置疑的。毛泽东正是在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苦练书法,为他晚年攀登书法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缓慢发展(1921 -1949)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革命斗争,如火如荼,战争烽火,连绵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毛泽东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参与并领导了这场严酷的斗争,运筹帷幄,转战南北,何能安宁!尽管如此,毛泽东仍厚爱着书法。据在毛泽东生边工作过几十年的陈秉忱说:在延安时期" 任务那样繁忙,毛主席仍然常阅览书帖,阅过的晋唐小楷等帖,一直常在身边"。(《毛泽东的书法艺术》第53页)可见他并未因客观环境不佳而放弃书法。然而终因战争时代的限制毛泽东的书法显然发展较为缓慢,传世的佳品也不多。象1946年手书其词《沁园春.雪》和1949 年手书其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等数件,也是在稍微缓和的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前夕写成的。此期传世的其他墨迹几乎全是信件和题词了。有人认为此期毛泽东"主要心思用在谋略上","对书艺似不经心"。 (《毛泽东的书法艺术》第71 页)这种判断是合乎实际的,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哪有时间让他游艺翰墨呢?史载宋太宗 "从未间断学书,常常写到深夜",也都是在即位后"国泰民安"、"公务之暇"进行的。毛泽东在建国之前,国不国,民不安的形势下"不经心"书法,显然是极为英明的选择。历史上的宋徽宗"瘦金体"名垂后世,但他沉溺于书画之中不顾大局,被后人斥 为典型的"玩物丧志,荒政误国之君"。(白朝《中国皇帝》)书法本身并无功罪可言,而在于人们处理得当,可能"是功";如果似宋徽宗之醉于书法而不醒悟,必然是"罪",因为那是背离时代的。此期毛泽东书法发展缓慢,这一个侧面也正好说明他在此期间为建党、建国迈出的步子是极其巨大的。
      3、飞速发展期(1950-1957)
      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八年间,一派欣欣向荣胜景,形势大好。毛泽东这时正是六十上下,心胸舒畅,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又场住在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北京,钻研书法的条件,几乎是应有尽有,尽善尽美了,较之建国之前,何异天壤之别。毛泽东大举向书法王国进军了,他跨上了千里马,在书法艺术世界,突飞猛进了。
      此期,留下的作品仍然多为信件和题词。由于此期书艺在不断提高,毛泽东对以往的题字自己也开始不满意了。如1953年2月23日给柯庆施的信中道:"提议《新年日报》换一个报头,原报头写得太垮。"还有《中国青年》等报刊题名也都在此前后重新换写过。要是没有显著提高,他何能看出"太垮"呢?又何必换写呢?1954年2月23日所书《浪淘沙. 北戴河》(《毛泽东诗词墨迹(续编)》),已被有关学者评为是"敲开大门,准备登堂入室"之作,而且此件规范化的草书还一反传统习惯,先写出题目,后写正文,还加了标点符号,符和当代行文规范。他的书艺提高很快,就连曾任警卫员的翟作军,从毛泽东给他的信中也看出了:"主席还在练字,字比抗战时写得更好了。"(《毛泽东轶事》第七十六页)
      4、登峰造极期(1958-1966)
      1958年10月16日,毛泽东致田家英的信中写道:"请将已存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一询,可否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47页)此信十分珍贵,因为五卷《毛泽东选集》中,根本没有选入类似谈论书法的文字。此信十分重要,因为这标明毛泽东决心要大举攻占书法王国的最高峰-草书了。这无疑是嘹亮的进军号吹响了!1958年是难忘的一年,是捷报频传的一年。这时,新中国各方面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已超额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正开始实施,反右派斗争已胜利结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民大练钢铁,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万岁"之声不绝于耳。此时的毛泽东,从容自得,踌躇满志,显然是到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的时候了。"余力,犹言暇日","文,谓诗书六艺之文也"。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去尽兴遨游书法艺术世界的。可是,好景不长,经济困难时期接踵而来。1959年,毛泽东不再任国家主席,退居二线,不问大事。在七千人大会上对前几年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也承担了责任,作了自我批评。在困难时期," 曾经许多天没粮吃,七个月没一片肉",对着宋庆龄从上海给他送来的一兜螃蟹,也只是 "摇摆头,就是不吃。"(《文萃》1991年4月18日)此期的毛泽东之心态
      如何,可想而知。可是,毛泽东之酷好书法正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生的顶峰。从他借阅黄炎培的王羲之真迹一事即可见其概貌。他"工作一停,便翻开看,爱不释手,总是望着字迹琢磨,又提起笔来照着练","练到兴头,叫吃饭也不应",他的"头依着真迹上的笔画晃动,好象下巴颏就是一支笔。"(《中国青年》1989年第4期)为什么这样如醉如痴地、勤学苦练书法呢?他说:"练习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的健身之法"。(袁宗轩《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探微》)在1965年7月26日给于立群的信中也说:"借此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是一件好事"。(《毛泽东书信手迹选》第172页)因此他写字相当随便;如临池如临阵,甚至严阵以待,或刻意雕琢,反而违背了消遣健身的初衷,甚至会 遏遏制其性、其情的自然流露。从传世的墨迹来看,多是随手拈来的案头信笺或其他办公用纸,并不多用一般书法家专用的宣纸。乘兴之所至,写些自己早年熟读过的古代诗词,不计工拙,常有错落,甚至连脍炙人口的《千家诗》第一首诗,也写错了字,(《毛泽东的书法艺术》第173页)错了就由它错去,无意回顾。不少的作品只有正文,无心落款,何年何月所写,全凭后人猜测。毛泽东就是在这样的时期,如此反复笔耕不辍,功到自然成,书法史上的奇迹出现了!1963年2月5日所书《满江红.和郭沫若》,为公认的草书代表作,光采夺人,"即使把形容书法美妙的形容词多都拿来,也不够用了"。(《毛泽东的书法艺术》第94页)毛泽东已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的境界了,"恣性任情,随意挥洒,皆成妙品","篇篇珠玑"。他的书法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质以传真",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毛泽东超凡入圣了。他夺得了书法王国的王冠,他攫取了这项王冠上的明珠--狂草。千百年来,攻下狂草的书法家寥寥无几,可他与怀素比肩而无愧,其气魄之大,则又有过之而无不及。钟繇说:"笔迹者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刘熙载《艺概》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志,总之其人而已"。(《历史书法论文选》第715)毛泽东的书法,正是毛泽东的满腹诗书、雄才大略、气吞山河的超人壮志和六十年临池功夫的高度集中升华,是毛泽东这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的书法化。这也正是一般刻意追求书道的常人所望尘莫及之所在,这也正是他书艺远远超越一般书法家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1964年到1965年间,他被"僵硬、颤抖和不幸的帕金森病症在侵扰着"。(《毛泽东的后半生》第116页)1967年以后"突然衰老了"。无情的岁月,残酷的病魔,中断了他持续向更高的书峰攀登。1972年2月21日他会见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还写了一幅"老头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的条幅,送给尼克松作纪念。这十二个字写得如何,似乎一般人都未曾见到,无法鉴赏了,恐怕也是强弩之末了吧!美玉无暇,世所罕见。毛泽东晚年也有过失,可他给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书法遗产,绝大部分又正好出之晚年,这恰如美玉暇中又还嵌藏着无数璀璨宝珠,岂非不幸中之一大幸么!
      二、三点启示
      1、书法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非常年累月勤学苦练,是难以登堂入室的。象毛泽东这样的古今罕见的伟人,也是从小到老孜孜以求才登峰造极的。当代的书法界,不少人表面上还热火了好几年,可是,终究因先天不足,很快就被人们抛诸脑后了。"各领风骚不几天",实在可叹!有人说"八十年代,书法大体是在沙漠上启动的。"(《中国书画报》1993年10月28 日)这个评价还是接近实际的。可当代书法家之多,实在是出人意料。吴丈蜀老先生以"假冒伪劣成风",忿然退出书协,不是没有道理的。毛泽东年近花甲犹自谦"太垮",书法世界的天高地厚,已可想而知。陈廷祜先生在写完《中国书法美学》一书之后,还在其《脱稿絮语》中说:"伏案数月,我领悟到古人这两句话的含义:'书法是玄妙之技','六艺之中此为难事,人罕晓其奥'"。这是穷研书道者的甘苦之言,绝非故弄玄虚。孙过庭《书谱》说"会通之际,人书俱老","右军书法,末年多妙"。毛泽东亦何尝不是如此。可见,有志于书道者,应有"皓首穷书"的雄心壮志,切不可过早就固步自封,以为自己已经成"家"了,可以倘在荣誉的花篮里睡大觉了;这样,反然而断送了自己的似锦前程。
       2、由楷而行、而草地循序渐进的学习书法,是攀登书法高峰的唯一捷径, 不二法门,这也正是毛泽东走过的康庄大道。 据中央档案室齐得平先生说:"毛泽东学生时代书法功底打得很好,习正楷,字体工整有力。"二十年代,"行书很流畅","1936年已后,行草兼备","五十年代已后,他的书法博采众长,并有独创","1958年已后, 狂草更有特色",(《书法导报》1990年 5月25日)这也是历代书法家走过的成功之路 。清乾隆年间书法家梁巘《评书帖》说:"学书宜先工楷,次作行草"之说,(《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79页),是很有道理的,是应该信从的。"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跑)。 幼儿学走路,总是先"立"、再 "行",而后"跑",绝没有本末倒置先学跑而后始行、始立者。对照当代书法界,却竟有某些有志于书法者,却不肯在楷书上下功夫,而且是直接写行、写草以至写狂草,其字里行间,明显功力不足。这是一种出不由户,行不由径的瞎闯,恐怕是很难闯入书法殿堂的。宋代陆九渊说:"为学有本末先后,其进有序,不容躐等",(《与虞之南》)是很有道理的。
      3、伟大的人格、渊博的学识,是推进书法腾飞的双翼,是书法夺目神采,生动气韵的源泉。
      毛泽东虽然一生酷爱书法且勤于临池,但前半生戎马倥偬,建国后日理万机,时间极为有限,根本不可能如"张之学书,池水尽墨",怀素退笔成冢,王羲之"二十七年偏攻永字","永师四十年不下楼"等,(《书法正传》的304页)那么专注苦攻以项书法。可毛泽东书法艺术之美,较之古今书法圣贤、大师,却毫不逊色,其根本原因又在哪里呢?。苏轼说得好:"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毛泽东一生好学,博学多才,他能"一下子就能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草书的写意性,攻下了狂草"。(《毛泽东的书法艺术》88页)没有文、史、哲等方面的高深造诣,以及具有多方面的人文素养能行吗?陆游教子诗中有句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于书法来说,"书外工夫",也是极为重要。历史上苦练书法者何止千千万万,而彪炳书法史者,却不过凤毛麟角而已。"腹有诗书气自华",如单攻书法而突视书外工夫,必然书法品位不高,无神采气韵之可言。《佩文斋书画谱》曰:"世之学书者,如未能诗,吾未见其能书也。"毛泽东尤擅诗词,不下唐宋名家,这是不可忽视的促进书法艺术升华的巨大潜力。可是,在当代堂堂书法家中,擅诗者又有几何?黄庭坚说: "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见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不及也。"毛泽东书法亦为"他人终不及"者,以他人"书外工夫"终不及也。伟大的毛泽东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是多方面的,而此点于当代有志于书法者来说,显然是尤为迫切的,是千万不可忽视的基础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40
毛泽东书法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之我见
    我是毛体书法的爱好者,经常应机关和个人要求,从事临摹和创作服务,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由于毛泽东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他又因人、因时、因事书写出不同的形态和气势,临习的难度相当大。尽管自己精心临摹和创作出比较满意的作品,但仍然感到别人在肯定的同时,指导、点评和建议的很有道理。当然也有人指出临摹的作品与毛泽东书法形、神有异,我认为这种观点永远都是正确的。但综合两种意见,就后者而言,有必要将以下情况介绍给读者:
    其一       由于临习者的学识、书写方法、结字技能、书法功力等远不及毛泽同志,所以不可能悟尽真谛,完善发挥。再者毛泽东书法艺术空间跨度大,时间延续长,他由一名学子直至党和国家的领袖,其叱咤风云的阅历和政治地位的变化,必然对其书法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出现了毛泽东书法在各个时期明显不同的艺术风格。读者仅凭对毛泽东某个时期或某件作品的观感作为范例,来判定临习者作品的形、神是否,显然有失偏颇。例如1915年9月6日毛泽东《致萧子升》的信书写的行楷与其六十年代写给郭沫若、华罗庚的草书信函比较,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同为毛泽东所书。
    其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及以后公开发表的丢泽东自作诗词的书法,最具代表性的为《七律·长征》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满江红·和郭沫若》中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忆秦娥·娄山关》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些激情涌动,灵感喷发的神来之笔在多数人的脑中定格,人们谈起毛泽东书法,都认为只有那样的气势和形态才是毛体书法,否则都不象。殊不知毛泽东也有很多心态平和的愉悦之作,例如:1954年7月23日给女儿李敏、李纳的信,解放后手书1932年自作的《贺新郎·别友》等等。除此之外毛泽东亦偶有心情沉重甚至忧愤之余,例如1915年5月书《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十六字铭耻和1946年为“四八”①遇难烈士的题词等。
    其三       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题词也有显著的差异,而且差别很大,判若两人手笔。例如在延安为中央党校的题词“实事求是”根本不可能与六十年代“向雷锋同志学习”是题词相提并论。因为从1985年10月16日他给田家英的信,要求田给他提供历代名家草书字贴。由此看出,建国以后毛泽东已向草书进军,书法艺术进入飞跃阶段。尤其是六十年代,已达炉火纯青,任间挥洒,精品迭出。此外,毛泽东也具有常人一样的情感,他又是善于挑战、改革、和创新的人,所以,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不能从单一、传统的角度、更不能用静止不变的观点。
    其四       毛泽东除书写自作诗词外,工作之余信手挥洒200多首鲜为人知的古代诗词及其名句。长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和《枚乘七发》等,短的有王勃的“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既有诸如严遂成的《 三垂冈》等狂放之作,也有曹操的碣石诗《观沧海》等厚重老辣之精品。
    其五       解放前后,毛泽东为报刊、单位、部队、和个人题词、题字很多,自己也有不满意之作重新题写。例如为《湖南日报》题写三次,《天津日报》题写二次,《新华书店》题写三次。就“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先后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九次题写。最常见的是1945年在重庆为香港《大公报》职工题写的。当然历次题写神采不一,形态迥然。其它有的题词如果不看署名,就字而言,很难和毛泽东联系在一起。例如为张维母亲八十寿题的贺词“如日之升       如月之恒”。
    其六       毛泽东几十年来书写了大量的信函,在给不同的对象,使用书体截然不同。给高级知识分子,象华罗庚、郭沫若、柳亚子、周士钊写信,则多见行草,甚至狂草。给基层干部、群众,一般都用行书,例如给韶山乡人民政府和孙配君母子的信。给党外人士写信,书法则传统、规范,以示尊重和友好。最有代表性的是1944年12月22日写给国民党高级将领邓宝珊的信。笔迹老辣凝重,应该说是书信中书法之精品。
    综上所述:毛泽东书法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非常人能比。同样的一个字,只举“人”字仅仅两画而言为例,他能结出多种形态,且完全在书写情理之中,则又在常人意料之外。震惊国民党文坛、政坛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毛泽东解放前后曾十多次书写赠人,每次作品的章法、艺术风格都大相径庭。就“毛泽东”三个字的落款,有人做过统计达168种之多。 这样发达的思维和丰富想象的结字技能除毛泽东尚无二人。毛泽东虽不是神,但决非常人可及。所以他的书法墨宝既传统、法古又创新、豪放,可谓百态千姿。不深入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过程,仅凭接触报刊发表的零星散件作结论,去比照后人临习毛体书法像似程度,显然既主观又随意,令临习者不能苟同和折服。就本人而言不论是原件临贴还是脱贴创作,每一个字(包括章法)都与毛泽东书法艺术有渊源,绝非师出无名。
如果非要深究像似程度,个人认为,在尽可能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关键要展示毛泽东书法艺术的精、气、神、韵,弘扬其深邃、伟大的内涵。假设读者坚持自己的观点,显然是对如何继承先进文化缺乏正确的理念,忽略了齐白石说的话“象我者死       似我者生”的从艺规则,不客气的说是对毛泽东浩如烟海、波澜壮阔的文字手稿、诗词书法、书卷接触不多、知之甚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41
挥洒在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寥廓江天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1年07月13日15:10  作者:孙梦秋
  1、书法的精义是书写者的精神
  密芝勒在《人民》的开篇写道:“谁把思想局限在现在,谁就不能了解当今的现实。”
  历史研究是这样,艺术研究更是这样。当我们在解读当代书法艺术这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史时,更应该具有“向后看”的历史眼光,和向历史学习的谦卑襟怀与敏锐洞察力。尽管,研究书法艺术的历史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需要非凡的学养做基础。可是,一切有思想、有原创力的书法艺术家,都会从研究书法艺术的历史中,找到书法艺术的思想精髓,以及艺术实践的方法论。假如没有历史,他们既意识不到自身的局限性,也无法看到自身的能力;他们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找不到判断的标准,以及通往未来的路标。他们的笔无法走动,更不会飞翔……
  然而,正如诗人所说:“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与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时下的书法艺术界,早已不是王羲之、怀素、张旭、颜真卿、柳公权等巨擘大家们“乘物以游心”,恣肆汪洋的时代了。那是一个艺术高度自觉的时代,是为性灵而艺术的时代,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黄金时代。
  《唐朝名画录》记载了开元年间的一段轶闻。其时,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和擅长舞剑的裴旻将军邂逅东都,于是乎,中国书画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上演了。将军舞剑,气贯长虹;张旭狂草,风起云涌;吴生奋笔,有若神助。东都洛阳,万人空巷;天宫寺内,观者云集。都邑士庶皆云:“一日之内,获睹三绝,三生有幸矣。”后世论者在谈起这段轶闻美事时,都把观察的目光聚集在舞剑、绘画、书法这三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在审美意趣上的一致性(相通)上。却独独忽略了为什麽上天会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给中华民族艺术的天宇擦亮一颗又一颗熠熠的明星。
  心中的道德律和天上的星星,是古希腊哲人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忠告!籍此,有人说,仰望星空,可以清洗自己的精神,发现自然的规则(天道),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一个善于思想的人文,必然是一个对头顶的星空心怀敬畏的高尚的君子。一个书法家,尤其是一个有思想的书法家,也必然是一个不仅喜欢仰望星空,而且从未放弃将深邃的目光投向幽暗的历史隧道的探索者。从仰望星空得到力量和启悟,从历史研究中得到经验。因此,从星空到历史,是一个大书法家精神之旅的必由之路。
  书法的精义是什麽?是精神,书写者的精神。西汉杨雄论书法,说:“书为心画”。心者,精神也。近代刘熙载《艺概·书论》说得更明确,“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或许,对于不同书写者而言,如何理解和体现书法的精义,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必然是从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汲取丰厚营养的“书如其人”的高尚之士。林语堂说,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始终是一个对人生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而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也必然是在明慧的悟性下将人生体悟和书法境界水乳交融的“乘物以游心”的人。
  书法家不仅仅是写字好看的人,那样的人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书匠”,即使再优秀,也只是一个优秀的“书匠”,而不会成为像张旭、怀素、王羲之、颜真卿等等傲然兀立的巨擘泰斗。传世的书法精品,无不浸润、迸射着书法家丰沛的精神之光。毛泽东提倡“字要骨神兼备。”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成书也。”无论是“骨”、“神”还是“气、血、肉”,毫无疑问都来自于书法家的精神、学养、性灵和节操。
  王永红的家乡有一座天中山。那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笔题写山名,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天下最小的山。言其小,是就其体量而言。高仅三米多的一个小土丘,即使放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人们也无法将这个“小不点”与山的概念联系起来,它甚至还没有周围普通的房屋高。但是,它又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的崇山峻岭,当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去仰望,它竟然是那样地高不可攀。
  20年前的一个夏天,当时还是一名作家并且主编某刊物的王永红,曾经邀请我一起去看这座天中山。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颜真卿亲笔书写的“天中山”三个字,第一次从点横撇捺的结构中,感受到穿越千载的凛凛风骨直逼心灵的力量。
  颜真卿写这三个字的时候,正是身陷贼营,生死难卜的危急关头。其时,他的堂兄颜杲卿和侄儿颜季明,因坚决抵抗叛军而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在此家仇国恨油煎火熬的时刻,它又被奸相卢杞派往淮西叛军李希烈部“宣慰”唐王朝的谕旨。颜真卿明知这是奸相借刀杀人的恶毒阴谋,可是,中国知识分子“威武不能屈”的凛然风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核心价值观,使他根本没有想到推辞和退缩。他毅然从长安出发,来到当时被叛军占领的河南许昌。在这里,叛将李希烈的亲兵养子手握钢刀杀气腾腾,高声谩骂围逼颜真卿。颜真卿面不改色威武不屈,庄严郑重地宣读了朝廷对于叛军的招抚政策。李希烈见威吓不成,即以礼相待许以高官厚禄,欲拉颜真卿入伙共反朝廷。颜真卿至死不从。恼羞成怒的李希烈遂将他囚至蔡州。颜真卿在蔡州写下“天中山”后不久,被叛将李希烈缢杀。
  20年前的那个中午,作家王永红在天中山下给我讲这段典故的时候,我从他满脸风云密布的严峻表情中,感受到“天中山”三个字所投射出来的凛然的力量。我想,所谓书法的“风骨”,大概就是这样炼成的吧!而碑文的解说词把这三个字仅仅解释为“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蔡州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的地理标志,实在是太幼稚、太浅薄、太形式化了。在一个浮躁的,经济和娱乐至上的时代里,有多少人能理解一千多年前一个大书法家“天欲坠,赖以柱其间”的精神呢。惟如此,这三个字才有穿透历史的凛然风骨……
  历史往往有惊人相似的重复。被盛唐气象滋养出来的中国书法艺术的春天,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盛世嘉年华里再度重现。如果说盛唐气象孕育出来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时代,是一个法度森严,奇峰并起,浑漭壮观的喜马拉雅山系,那麽时下书法艺术的繁荣,则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马克思所言的“笑剧”的色彩。在诸多书法造诣登峰造极,人格情操高山仰止的严谨的大家们潜心研究、埋头创作的当口,伪大师满地走,假作真时真亦假;假桂冠顶顶飞,无为有时有还无。在一双双“看不见的手”调控之下,当代书法艺术的天空中,黄钟雷鸣,瓦釜亦雷鸣……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背后,名不见经传的书写者,正躲在僻静的书斋或宁静的村庄,他们澄澈的目光遥望历史,也仰望星空。在神马都是浮云的天空之上,寻找着书法艺术的天道,不动声色地刷新当代书法艺术的历史。
  2008年奥运会闭幕前夕,全国政协组织了一场为奥运会闭幕式而创作的书法盛会。国内书法界稍有名头的艺术家们,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与《唐朝名画录》记载的张旭们在东都洛阳天宫寺内即兴泼墨的盛况类似,不同的是这次盛会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儿“擂台赛”的意味。各路大师,笔走龙蛇,挥毫献技,隶、楷、行、草、狂草;唐诗、宋词、诗经、楚辞、名言警句……大师们用尽所有的书写方式,在中华文化诗、词、句、段的海洋中寻章摘句。虽则华章灿灿,满殿生辉,但与奥组委的要求相比,却总有遗憾。
  据现场参与者回忆说,当其时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体书法家不动声色地出场,改变了这种尴尬的场面。他以毛体书法固有的狂傲、豪放、目空一切的气质,书写了一幅特大号的“天下和”,成为奥运会闭幕式选用的书法作品。
  第二天,以《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领衔的所有官方媒体,都对这一颇具戏剧性的场面进行报道。一些知名的生活类、文化娱乐类媒体也紧跟其后,对这一盛事进行报道。“天下和”三个字,从此在中国当代书坛、尤其是毛体书法界,成为一个标志,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符号。
  而王永红,作为这三个字的书写者,从此奠定了在中国毛体书法界的地位。
  让我们把深邃的目光,越过书法家留在宣纸上的遒劲和峥嵘,一步一步,去探源他与毛体书法艺术的历史。因为只有历史,才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当下,预见未来。
  2、走过去的脚印镌刻在天空
  在网上搜索“书法家王永红”,或者“作家王永红”,你会看到许多丰富的信息,我们对其进行了简要的编辑,得到如下的资料:
  王永红,曾用笔名原燏、虹剑,永宏等。中国当代作家、书法艺术家、国家一级书法师、编辑学家。祖籍河南新蔡县,研究生学历。1984年参加工作,在新闻、文化战线从业20多个年头。曾在新华社湖北分社、《当代散文报》、《法治时代》杂志、《中国作家》、《中国改革报》、《国际日报·中国新闻》、《中国魅力城市》杂志、和谐中国网等任职,历任报刊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总编辑、社长等职。
  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集《弄潮集》、《今人的脚步》、《老海沧桑》、《布尔什维克群体》;小说和散文集《秋天的重复》、《变迁》、《走进青山密林》;诗集《童年的梦在草丛中握手》;书法作品集《王永红信札选》等多部。书法作品《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出师表》、《沁园春·雪》、《无极》、《西风烈》等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中国民族文化宫、全国政协、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人民书画艺术网、和谐中国网、和谐中国书画院等展出和收藏。书法作品获中国首届毛泽东书法艺术作品大赛特别金奖。2002、2003书法作品曾被中国当代书法家丛书编委会编辑出版台历、挂历、专著等。曾为八一电影制片厂与河南省有关单位联合拍摄的《少年英雄雷素》和《民警刘文功》电视电影、报告文学题写片名。2008年为奥运会胜利闭幕书写“天下和”引起轰动,并被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及多国政要收藏。
  系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务理事,北京唐风美术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科联研究员,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中华青少年文学·摄影·书画大赛评委,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全国城市采风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函授学院教授、名誉院长,和谐中国书画院终身院士,中国重点城镇建设湖北省投资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广华夏国际传媒顾问,中国爱心书画艺术团执行团长。现任中华和平书画院院长,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黄宾虹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人民日报影视中心执行主编等职。入选《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简明诗词家辞典》、《中华诗词家宝鉴》、《中华名人词典》等。
  从这份简历中,人们也许会说,书法家王永红其实是一个作家。
  不,听我说,亲爱的读者,亲爱的朋友,你们只说对了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冰山在海里运动,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你们看到的正是那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更雄伟、更壮阔、更具决定意义的大部分,却在海底沉默,成为人们不易察觉的沉默的大多数。
  面对生活奇迹,有人说:“看着它,让它发生!”20年来,作为他的朋友,我曾经用各种不同的眼光审视他,挑剔他,欣赏他,眼睁睁地看着奇迹是如何在他身上发生的。我要说,当你们认为他是一个作家,一个书法家,一个编辑家,一个卓有成效的社会活动家,一个有真知灼见的学问家的时候,你们在一定程度上对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错了。落在他头上的那些在世俗眼光里光芒万丈的光环,其实并不是他的庐山正面目。就其本质意义而言,王永红只是一个赤子。一个庄子笔下“抟扶摇而上”徙之南海,“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一样的赤子。一个豪爽而大气的人!
  但凡熟悉王永红的人,对他今天取得的成就,大都不会感到特别的惊讶。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取得这些成就对他而言,是应该的。可是,对于那些能够进入他澄澈的精神境界,从“垂天之云”的更高的层次上理解他的人而言,他取得的这些成就,似乎就更加不值得一提了!因为,这一切,本来就是他的生活,他生活的状态和理由,是他波涛汹涌的精神汪洋中跃动着的一朵朵浪花。只不过,这些浪花在阳光之下更绚烂明丽,易于被人们发觉、接受罢了。难道,大海中有几朵灿烂的浪花,就值得大海骄傲和惊喜吗?
  艺术源自生活。探源王永红的艺书之路,必然要涉及他的生活经历。作为毛体书法家、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他的性格、生活经历、艺术实践、思想境界,甚至语言风格、生活习惯等等,他在很多方面都和伟人毛泽东有着相似的地方。当然,把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人与伟人相比较,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是,太阳下的蜡烛虽然没有太阳光芒四射的无穷威力,甚至于功德无量,但是,它也有光和热,也一样造福人类。它的光和热与太阳相比,除去大小冷热的程度不同之外,似乎并无什麽本质的不同。因此,为了便于比较和叙述,请允许我们将一个毛体书法家和伟人毛泽东相比较。
  在有关毛泽东的传记资料里,我们知道,毛泽东早年读书的时候,就比较喜欢书法,那时候,他喜欢钟繇、王羲之。而在他的书法艺术臻于成熟的壮年和晚年,则比较喜欢怀素、张旭等人的狂草风格。对他来说,书法既是他起草电文,抒写诗情的必要工具,又是他休息脑力,陶冶性情的良方。无论是在艰苦的行军岁月里,还是在延安的窑洞里,稍有闲暇,他都会研读字帖,挥毫练字。据说他那时得到一套《三希堂法帖》,即视为珍宝,随身携带。即便是在炮声隆隆,万马战犹酣的战争状态下,他也能气定神闲地挥毫泼墨,写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样无论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还是从诗词艺术的角度,亦或是从政治和战争艺术的角度去看,都是前无古人的灿烂篇章。
  毛泽东不修边幅,爱吃辣椒,对农民和弱者充满感情,对不公不平和黑暗现象疾恶如仇,对压迫他的“天条”充满蔑视,即便是对于自己的父亲强加给他的不公平的压迫,他也会用斗争的手段去反抗,以争得公正和尊严。
  除了不抽烟,书法家王永红在任何方面,都跟伟人毛泽东极为相似。他的怒雷霆万钧,他的泪春雨温润。兴之所至,手舞足蹈。谈至性浓,神采飞扬。他熠熠生辉的眼睛里,散射着热烈豪爽的光芒,睿智而又明朗。一小把花生米,一杯小酒,一阵长空雁叫,或者一段故事,都能激发起他创作的欲望。
  毛泽东早年受党内“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排挤,是由于他没有吃过洋面包,喝过洋墨水,但历史证明他是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理论家、思想家。王永红早年由于家庭贫困,在推荐上大学的年代里同样失去了走进“象牙之塔”的机遇,也没有吃过书法理论的“洋面包”、“洋墨水”,但后来他也成为一个站在清华大学的讲堂上,给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讲授书法理论和文学理论的教授。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永红对于学问的态度,正应了他的河南乡党李斯的话。既高屋建瓴,大开大阖,又孜孜矻矻,一丝不苟。对书法有兴趣的人都知道,如果同一个字在同一幅作品里多次出现,是不能用相同的写法去写的。谨以“学”字为例,王永红说,大部分书法家的知识储备里,“学”字大概有四样写法。有一次,一个对毛体书法推崇备至的大企业家慕名求字,偏偏在同一幅作品里“学”字要出现五次,人们翘首以待,看王永红如何来书写第五个“学”字,而他却挥洒自如,用毛体特有的潇洒不羁的气度写完了这幅作品,创造了“学”字的第五种写法。这幅作品后来被悬挂在这家企业的办公大厅里,来来往往的人们在欣赏这幅大气磅礴的作品时,看到那个“斅”字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认识的。而这,正是王永红在长期研读书法理论和先贤字帖的时候,从王羲之字帖里学到一种写法。
  毛体书法的魅力,在于它淋漓酣畅地体现了毛泽东的精神境界和伟人气度。在当代书法界,学写毛体的书法家很多很多。有些人临帖经年,惟妙惟肖,几以乱真。但经不起仔细斟酌、品味。这些惟妙惟肖的作品所缺少的,正是毛体书法中发散出来的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一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概,这种力量和气概,是“临摹”不出来的。他来自于伟人毛泽东的个性特点和精神气质,来自于他的世界眼光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自信,来自于直承“颠张狂素”(张旭、怀素)的草书精髓的毛泽东化。
  一个时期以来,王永红沉醉在历史上巨擘大家的书法理论里,精心研读了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从《自论书》、《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记白云先生书诀》到《笔势论十二章》,以及唐代虞世南的《书旨述》、《笔髓论》,李世民的《指意》,孙过庭《书谱序》,宋代苏轼《论书》等等,他对这些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大多侧重于书写的技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唐太宗李世民的《指意》,则站在书法艺术哲学思想的高度上,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书法的精髓。李世民说:“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以心为筋骨,心要不坚,则字无劲健也。”毛体书法的“精魄”和“筋骨”,大概是临摹不来的。而王永红的毛体书法之所以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不是因为他把毛体临摹得惟妙惟肖,而是因为他的毛体书法在“精魄”和“筋骨”上与毛体神似。
  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神似”不是“似”。“神似”是指精神气度上的息息相通,是书法境界上的“似”,其核心在“神”;而“似”的核心在看上去很像,侧重于表面的视觉效果和技术层面。一字之差,却有着万里之遥的差距。王国维论诗词,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引之于书法,同样适用。而齐白石的名言“似我者,死;学我者,活!”指的也是这个意思。
  境界、精魄、神似,这些都不是经过临摹就可以达到的。我们不否认临摹的作用,但仅有临摹是不够的。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又说:“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在毛泽东以亲身体会总结出来的书法理论里,对临帖做了充分的肯定,但临帖的目的是“取其神”,而“神”的取得,并不仅仅是在书斋里临帖所能得到的。
  毛体书法的魅力在于狂放不羁,气度磅礴,在于翻江倒海的革命激情和力量,以及直承“颠张狂素”的草书精髓,并加以毛泽东化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和自信。这种境界,难道仅靠临摹就可以达到吗?毛泽东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蔑视天条,反抗压迫,是敢于并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从而在一张白纸上,画上最新最美的图画。他的这种性格经过革命战争百折不挠的砥砺,加上一个伟人“冷眼向洋看世界”的眼光与襟怀,形成了他后期书法艺术的特有境界。
  王永红的经历一样是曲折的,在成为作家之前,他基本上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压迫的人。这种压迫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于生活本身。为了生存,十几岁他就离家打工,到遥远的太行山里谋生。他一生干过很多工作,有过很多社会角色,中学生,农民,打工仔,马戏团领导,乡镇企业领导,民间文艺家,县委宣传部的干事(县报编辑)、省报以及国家级报纸的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总编辑、社长,诗人,作家,书法家等等。每一个角色的转换,都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有的心酸,有的苦难,有的喜气洋洋,有的悲喜交加。在所有角色中,他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学习。他曾经说,他在从中学生到农村生产队当农民时,就开始背诵《新华字典》。后来随着角色转换,社会阅历的增加和接触事物的繁杂,他依然坚持着学习的习惯。他出版的报告文学、小说、诗集,都是在工作时间之外构思、写作、修改的。《秋天的重复》出版之后,曾经在电台连续播出。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对他后来在毛体书法上取得的成就,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他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与伟人毛泽东相似,他也是一个百折不挠,不肯服输的人。是一个蔑视强权、反抗压迫的人。1990年代初期,他做一家媒体总编辑的时候,就曾经为了给几个上访的农民(其中有残疾人)主持正义,而甘愿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和方方面面的利诱、威逼、陷害,与当时的一个地委书记斗智斗勇。那是一个管着十几个县、几十个县(处)级局委的地区呀!地委书记的能量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那时,曾经轰动一时的原泰安地委书记胡建学尚未倒掉,他就已经与另一个“胡建学”开始斗法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之初,有些地方的有些官员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官本位方面,特权思想方面,还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沿袭着封建传统的残渣余孽。“破门县令,灭族道台”。王永红不是没有想过与这样的一个“道台”斗争可能付出的代价,但是他自己早年的坎坷经历,长期被特权压迫而形成的蔑视特权、反抗压迫、追求公正的性格,让他面对跪在地上哀哀哭泣的上访者,不得不拍案而起。他亲自深入农村、乡镇,采访调查。在农村调查时,他乘坐的农用三轮车被警车跟踪。回到地区,他无论是打的还是住宿,都有两辆O牌照的车轮班跟踪、监控。就在他调查清楚准备签发稿子的时候,还有人找他“公关”,利诱不成,换成威胁。他不为所动,用蔑视来回答这些下三滥的手段。稿子发出来后,群众欢呼,而压力空前地集中在他的头上……后来,李长春同志对稿件的批示,让事情一下子柳暗花明。当正义得到伸张的时候,人民拍手称快,他却很感动地对编辑部所有人说,真的要感谢党,感谢李长春同志。
  他后来即使当了作家,很多时候也是像写《中国农民调查》的陈桂棣一样,关注基层,关注农民,关注被迫害的少数人。陈桂棣在写《中国农民调查》之前,是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纯文学作家,写过很多有影响的小说、散文、剧本、报告文学等。而起之于基层农家的王永红,却至始至终地关注着现实,关注着农村、农民。只是后来的一场变故,让他中断了对现实的关注,进而研究毛泽东书法艺术,并最终由作家转型为毛体书法家。
  他的性格特征和坎坷经历,他的文学修养和朴素的人民情怀,他的襟怀气度和敢做敢为的风格,都让他的毛体书法在境界上达到毛体的神韵。而这,是那些在钟鼎玉食中长大,或者生于富贵之乡、长于书斋之中的人们,靠着临帖所无法达到的。
  与“饮中八仙”之一的张旭和有“醉僧”美誉的怀素不同,王永红不善饮酒,偶尔为之,也不过浅尝辄止。这一点倒与毛泽东相同。杜甫在《饮中八仙》里描写张旭创作的状态是“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而毛泽东喜欢的怀素,在继承张旭草书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颠张狂素”的书法创作往往是在酒醉痴狂的状态下,豪放无羁挥洒为之。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大部分是在革命高潮或者斗争胜利的时候而挥写,并且,这种挥写往往是与他的诗词创作珠联璧合。大多数时候,书法创作只是他诗词创作的表现手段。王永红不同于“颠张狂素”,更无法体验毛泽东作为领袖和伟人才能体会到的那些东西。但他在创作状态上与他们有着相通的地方,越是大场面,就越能激发出他的创作活力和灵感,越是人山人海、指指点点,他越能酣畅淋漓,挥洒自如。这与一般躲在书斋里、沙龙里、或者会馆里凝神静思而“创作”出来的毛体书法,在精神气质(神似)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或许就是他区别于某些自诩为“正统的毛体书法家”的地方!
  这,或许也是他被广大毛体书法爱好者喜欢和追捧的原因之所在。
  3、你没有看到蓝天是你没有达到看蓝天的高度
  欣赏王永红的书法作品,犹如在进行一次精神的放飞。由于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丰富的文学素养,斑驳的人生阅历,朴素的人民情感,永不服输的性格,豪迈的胸怀,以及蔑视困难、蔑视强权,反抗压迫的强烈鲜明的个性,王永红的毛体书法蕴含着无限广阔的天空,无限深远的自信,和无比强烈的情感和力量。尤其在广为称道的“天地宽”、“精气神”、“天下和”、“天行健”、“西风烈”和“高瞻远瞩”等作品中,那种大气磅礴、翻江倒海的力量扑面而来,气势浩荡。而他用毛体书写的《清平乐·六盘山》、《登鹳雀楼》、《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作品,由于篇幅浩大,远望漫壁氤氲,近观字字峥嵘,风华天成。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民族文化宫、全国政协、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单位收藏、悬挂的他的书法作品《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沁园春·雪》、《无极》、《西风烈》等,更是得到人们广泛的称赞。
  为2008北京奥运会闭幕式题写的“天下和”,一举奠定了他在毛体书法界不可撼动的地位。奥运闭幕后,全国各地、尤其是港、澳以及深圳等地,邀请他讲座和现场创作二十几次。江浙一带的文化界、书法界、企业界也多次邀请他做专题讲座和现场创作。从人们对他的书法作品充分肯定和热情追捧的热情中,他体会到人民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和深厚感情。他说,在别人眼里,他是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的毛体书法家,而在他自己心里,他是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是农民的儿子。他对人民、尤其是处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的人民,充满了与生俱来的朴素情感。
  在书写奥运闭幕式“天下和”之后,他书法作品的润格,很快由原来的人民币20000元/平方尺,被人炒作到60000元/平方尺,这是他并不愿意看到事情,他练毛体书法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发财。但是,在艺术和文化都产业化的今天,他又无法逃避市场规律的“铁律”。因此,每次外出讲座或者专场创作,他都会带几幅写好的条幅、斗方等作品,送给喜欢毛体书法的退休干部、退休工人。在深圳,他看到一个来自湖南的老农民在他的书法讲座(创作)专场外等候,直到人都走完了,那个农民还不走。他走过去与老人聊天,知道他来自于湖南平江,60多岁了,在这里带孙子,儿子和媳妇都在这里打工。老人说她特别怀念毛主席,希望能得到一幅毛体书法,但是他分文没有。王永红让助手铺开宣纸,为老人写了一幅“天道福善”送给他。
  众所周知,毛泽东一生不摸钱。王永红身边的人都知道,他从来没有经济观念。他人生的大多数时候,都受着金钱的压迫。他最崇尚古人君子爱钱取之有道的立场。他把“道”永远放在“钱”之上。那些把书画当做发财的工具,锱铢必较、投机取巧的商人,他一概敬而远之。即便在他功成名就的现在,与那些住别墅、开豪车,出则前呼后拥,入则呼侍唤婢的“家”或者“腕”们相比,他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他送给人们的作品远比他卖给人们的作品多得多。为此,他的经纪人不止一次与他吵得面红耳赤,有几次,甚至撂挑子走人……
  2009年冬末,我陪他去云南沅江,在那里,他给所有喜欢毛体书法的当地干部、各族群众、青年学生等人,展示了毛体书法的神奇魅力。回来的飞机上,他对我说,毛泽东一生最喜欢的古代诗人是李白,他诗词中漫溢出来的豪放与浪漫,与李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由诗词而性情,而书法。他书法中的豪迈与浪漫气质,与他诗词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李白是道家人物,其精神源头直承老庄。庄子在《逍遥游》里,曾经描写过一条鱼、一只鸟,那是我们中华文化中最著名的鲲和鹏。那篇文章你还记得吗?
  我说,记得。接着,就小声背诵道:“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曰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他接着我的话说,这是一只多麽磅礴、多麽伟大神鸟啊!毛主席晚年,以伟人的襟怀和诗人的幽默,挥毫泼墨,写下了“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这是多麽豪迈的气魄!
  这时,机舱里响起播音员甜美的声音,告诉旅客飞机将在20分钟后降落首都机场。机场的天气是阴天,气温零下X度。听完广播后,他打开身边的舷窗,舱外的阳光穿过蓝天白云,射进舷窗。他看着炫目的阳光,说了一句极富哲理的话:“你看,我们在高空看到的是阳光灿烂的蓝天,而机场上的人看到的却是冷风横扫的阴天,天还是那个天,高度不同,看到的就不同。”
  我说,是啊,没有看见蓝天,是没有达到看蓝天的高度!
  这让我联想到对于毛体书法的争论,联想到他的书法,他的历史。我想,无论是庄子“垂天之云”的大鹏,还是毛泽东恣肆汪洋的书法,还有王永红书法的精神境界,在不同的人眼里,自然会有不同的评价。这其中,评价者所处的“高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流萤集》里,泰戈尔说:“天空虽然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是啊,当流萤沾沾自喜地在天空寻找翅膀的痕迹时,它怎麽能看到九天之上“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42
毛泽东独创新体的书法艺术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1959年,毛泽东视察济南,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陪同毛泽东去郊外参观一座寺庙中古人留下的墨迹,由此两人谈起了书法。毛泽东说:“我练字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以前,打下书法基础;第二阶段是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第三阶段是1938年到1949年,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第四阶段是进北京城以后,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毛泽东把自己的书法分为4个阶段,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方便研究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可合为一个阶段。理由如下:一是毛泽东的书法与他从事的中国革命的实践是分不开的,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一个完整的阶段;二是正如毛泽东自己说的“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的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如果把这一时期作为一个独立的时期或阶段,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是从建党到抗战爆发这一时期,毛泽东书法墨迹中几首诗词,虽然是那个时期作的,但都是解放前后重新书写的,已经超出了那个时期的书法水平。所选的几封书信、文稿、题词,从书法的角度看,与1938年至1949年间的书体、书风则没有太大的区别,因而可看作是探索时期的前期作品。

由此,我认为毛泽东的书法可分为3个时期(阶段):第一个时期为循古筑基时期,即1921年以前;第二个时期为探索风格时期,从建党至新中国的成立;第三个时期为登峰成体时期,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晚年。下面我们就按照这3个时期,来寻觅毛泽东书法实践的足迹,探讨“毛体”的形成历程。

第一个时期:循古筑基(1902年至1920年)

毛泽东诞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8岁时就被父母送进韶山私塾读书,之后又先后转读6所私塾,共读了6年,这就是毛泽东自己概括的“6年孔夫子”。这6年中他除了读好国学启蒙经典书籍以外,就是学会用毛笔写字。

毛泽东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婆文家生活,文家文化氛围甚浓,亲戚中不少人有古文功底和书法基础。长毛泽东9岁的表兄文运昌,毕业于湘乡师范,任过小学教师和中学庶务,古文和书法功底都不错。毛泽东在外婆家读书、写字,均以表兄为师。毛泽东的二舅文玉钦,也懂古文、书法,对毛泽东的成长极为关注,连书法大字范本,都是他亲笔书写。毛泽东少时接触的古代名人法帖,大多是在文家见到的。

这期间,毛泽东虽有2年休学在家,但却没有荒废学业。他白天下地劳动,晚间读书,为父亲记账,对毛笔字书写兴趣越来越浓,书法基础也打得更加扎实。

1910年秋,毛泽东走出韶山,进了湘乡县城附近的东山小学堂读书。他的入学文章《言志》,是以工整清秀的蝇头小楷书写在十行纸上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书风对他的影响。这篇文章很受该校国文教师袁仲谦的赞赏,并破格录取了这位异乡学生。在这所学堂里,毛泽东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思想的政治启蒙。他从表兄文运昌那里,借来一本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逃到日本后刊印的《新民丛报》合订本,读了又读,并在《新民说》“论国家思想”处,有感而发,写了一段批注:“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这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政论文字墨迹,当时学校师生已经戏称毛泽东的字为“兰亭体”了。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5年制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四师范后来合并到第一师范。从此,毛泽东开始了求学和革命实践道路上重要的一段历程,他的书法也正是在这里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当时在湖南长沙的省立第一师范,有一批国学、西学功底颇深的教员,如杨昌济、王季范、徐特立、袁仲谦、方维夏、黎锦熙等。校内学风甚浓,对学生的学业也要求极严。以书法习字为例,毛泽东所在的本科第一部从预科到本科一、二年级,每周有习字课2节,并规定:“习字科多习正楷”,“务求劲端秀丽”。“矫正执笔、运腕及各种姿势”。“购备碑帖,宜习隋碑”。“下笔不可率易,务求使转分明”。一师的课外学友会,也对书法有明确要求:“凡楷书、行书、草书等普通书法必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在这里受到了严格的书法基本功训练。

在一师读书期间,毛泽东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他几乎天天练碑帖,书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在的湖南一师还保留着1张毛泽东1915年2月24日的“还书便笺”,用笔严谨,又有开拓,可见他那时已经有了相当功底。

毛泽东十分推崇老师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读书记笔记的习惯。他当时记的笔记很多,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一本,是一个9行直格本。前面是他手抄的屈原《离骚》、《九歌》,后头被把他题为《讲堂录》。这个本子是1913年10月至12月毛泽东的听课笔记和读书札记,是随其他笔记本一起存放在韶山老家的。1929年,国民党政府到韶山抄他的老家,族人把他存放的笔记本和书籍点火焚烧。一位私塾先生看见了,抢出了这个笔记本,为我们今天研究毛泽东早期书法提供了宝贵资料。毛泽东手抄的屈原《离骚》为小楷手迹,多被书法理论界推崇,称其为:“工整秀逸,圆熟浑成。”“沉着痛快,磊落嵯峨。”

1915年5月7日,日本政府提出吞噬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5月9日,袁世凯北洋政府基本接受。消息传出,举国愤慨。一师学生将几篇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明耻篇》。毛泽东读罢,在封面上写下4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楷书行笔,大器苍劲,字字铿锵,力透纸背!

也是这年5月,与毛泽东要好的同学易永畦病逝。5月23日,学友会为他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下40行五言古风挽诗:“我怀郁如焚,放歌依列嶂……”这也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留下的最早的诗作墨迹。

1918年9月,毛泽东从第一师范毕业后来到北京,在李大钊任职的北大图书馆里当了一名助理员。1919年4月,毛泽东回到长沙,经周世钊推荐,在一师附小任历史教员。这个时期,他结识了对他书法颇有帮助的良师益友孙佷先生。

孙佷是我国现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当时,他受聘在第一师范任教。毛泽东经常去听他的课,由此二人相识。孙佷写得一手好字,毛泽东曾登门求教。他告诉毛泽东要练好楷书,就要懂得章法,还从笔架上拿下一支狼毫,给毛泽东写下28个字:“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远近、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俯仰、起伏。”毛泽东把写有这28个字的纸条揣进口袋,从此认真琢磨,开始练起楷书来。平日批改学生作业和给朋友写信,写得都是一丝不苟的楷体,读书所作的笔记和书页天头所作评语,也都是写的蝇头小楷。

整体来看,毛泽东早期书法作品,是以楷书为主,亦兼有行书。有人根据一师提倡“宜习隋碑”,推断毛泽东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受隋碑影响较大。也有人认为,毛泽东受楷书大家欧阳询影响最深。欧阳询是长沙人,唐初书法大家。毛泽东早年的墨迹,如《还书便笺》、《讲堂录》、《铭耻篇》、《离骚》、《商鞅徙木立信论》等,行楷相间,与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和行书《张翰思鲈帖》的用笔结体都有一脉相承的痕迹。还有人认为,毛泽东早期书法是学魏碑楷书,如毛泽东写给罗学瓒的明信片,是十分工整的魏碑楷书。笔者认为,在毛泽东早年求学时期,其书法正是打基础之时,对前人的书法成就,广而纳之。清末民初,正是碑、楷盛行的年代,这些自然都会对毛泽东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个时期:探索风格(1921年至1949年)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28年是中国革命经过艰难探索直至取得辉煌胜利的时期,也是毛泽东对书法进行不断探索直至形成独树一帜风格的时期。

1921年至1936年是中国革命的曲折发展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毛泽东东奔西走,戎马倥偬,居无定所。这个期间,毛泽东几乎没有时间研究书法,现在能够找到的毛泽东手迹,只有少量书信和题词。如: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彭素民的信;1934年1月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工农代表大会的题词;在反“围剿”时鼓励红军的题词;1936年10月5日致张学良的信;1936年11月2日致许德珩等的信;1936年致林彪的信等。从这少量墨迹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毛泽东的书法已经逐渐摆脱了过去所研习书体形式的束缚,展露出他追求个性化自由书写的心态。

1936年以后,红军长征结束,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其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开始,毛泽东坐领延安,相对有了稳定的住所和时间。从这个时候开始,毛泽东才像他探索革命道路一样,真正开始了他的书法探索。这一时期记载毛泽东书法的资料也多了起来。

1937年,一位青年作家把从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到的4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2卷,带到了延安。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把他引荐给毛泽东。毛泽东热情相迎,待如嘉宾。青年作家十分感动,便从挎包中将那几件“宝贝”掏了出来,要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喜出望外,正要伸手去接,不料,却被一旁的朱光抢先夺了过去,说:“见面分一半。”毛泽东不肯,最后在青年作家的调解下,两人各分一半,毛泽东得到了两册名著和《三希堂法帖》。据有关资料介绍,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时还带着这本法帖,可见他对这本法帖的喜爱。

除了这本法帖,毛泽东身边还有一些晋唐小楷等书帖,经常翻阅,心记手摹。有时也跟人谈论书法,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我写我的体”。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和他的秘书师哲谈起书法时,说:“各个体我都研究过,各个体都有缺点,我都不遵守,我都看不上,我写我的体。”这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把毛泽东的书法称为“毛体”的最早由来。毛泽东在这里说的各个体“我都看不上”,不是藐视古人的书法,他看不上的只是各个体的“缺点”,不赞成对某一体的死临死摹。后来,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还说过另一段话:“学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完全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这就更清楚地表明毛泽东倡导书法要学古人的精华,要胸纳万有,融古创新,走自己的路,写出自己的风格。

这一期间,毛泽东书法墨迹的数量颇为壮观,大多是为党和军队写的报告、文稿、命令、书信等。书写自作诗词并被人熟知的则只有4件。

1936年11月,著名左翼女作家丁玲,来到陕北保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一座大窑洞里为她召开欢迎会。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都出席了。会后,毛泽东问丁玲打算做什么,她毅然答道:“当红军。”毛泽东说:“好啊!”不久,她就随红军来到陇东前线。在庆阳,丁玲收到了毛泽东用电报发给她的欢迎词《临江仙》。1937年初,丁玲回到延安时,毛泽东又亲自抄录了全文送给她。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临江仙?赠丁玲》:“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

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重庆期间,他会见了诗人柳亚子。柳亚子多次写诗呈送,并向毛泽东“索句”。于是,毛泽东在红岩村用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便笺,手书了他1936年2月写的那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后又在纪念册上手书了另一份赠给了柳亚子。

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打过长江,4月23日南京解放。毛泽东在喜悦之中,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雄浑豪迈的诗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毛泽东当时在喜悦和激情中一挥而就,写下这首诗后,似乎还不太满意,由于当时日理万机,来不及细细推敲,就将其扔进废纸篓里去了。他的秘书田家英看到了,拣起珍藏起来。1963年,毛泽东亲自编定一本带总结性的诗词集。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参加了“63年版”诗词集的编辑全过程。1963年11月的一个晚上,田家英对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逄先知说,他家里还有一首毛主席的诗。于是,他背起这诗诗,让逄先知一句一句记下来。诗的抄件被送交毛泽东时,田家英给毛泽东附了一封短信,说这首诗是主席在香山作的。毛泽东看过以后,哈哈一笑,说:“哦,是有这么一首,我都忘记了。”这首诗经毛泽东同意,就选进了1963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

1949年4月29日,毛泽东写了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这首诗打破传统竖写惯例,从左至右横列书写。这种书写方式,在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为数不多,但从字和章法上看,则显得更加老练成熟,风格基本形成。

毛泽东还书写过一些古诗词,但为数不多,也不为人熟知。如在延安时曾书写杜牧《题项羽庙》诗,赠给杜冰坡先生。1949年5月,柳亚子拿来一本《羿楼纪念册》,请毛泽东题词,毛泽东手书谢灵运、薛道衡、苏轼的诗句:“池塘生春草。宫梁落燕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并题“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柳先生惠临敝舍,曾相与论及上述诸语,因书以为念”。毛泽东将不同诗人的诗句题书在一起,这也是仅有的一次。

毛泽东的题词在这个期间就比较多了。比较有影响,且在书法上有代表性的有:1938年5月为《论持久战》题写书名;1938年6月为抗大题词“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1939年12月为悼念白求恩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1940年4月为儿童节的题词“天天向上”;1942年4月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3周年题词“准备反攻”;1942年为拍摄影片《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43年为抗大题写校训“实事求是”;1945年9月20日(重庆谈判期间)为《大公报》题写“为人民服务”;1948年7月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1949年9月23日为《人民文学》创刊号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等等。

纵观毛泽东书法第二个时期的大量作品,可以看出毛泽东从摆脱过去研习的书体形式开始,到基本确立自己独特风格,一直是处于探索之中。每一年甚至每一幅作品都在变化,都在完善,都在追求。这个时期,毛泽东书法的基本特征,以楷书和行书为主,字体大小变化丰富,有时笔实墨沉,有时锋芒毕露,笔画夸张,无拘无束,布局自然疏朗,结体以右耸左展的“左斜”形态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期,毛泽东曾探索把字的重心往右挪动,呈“右斜”形态,但这个探索时间不长,大概到1942年就改为往左斜了,这一点我们从2幅作品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一幅是1941年1月31日《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字体是右斜的;另一幅是1942年4月17日《致欧阳山、草明》的信,字体是左斜的。这两封信,可以看作是毛泽东书法结体由右斜向左斜探索的转折点。之后,这种左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即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字形归正了,但仍然可以在一些字中看到左斜的痕迹。这反映了毛泽东在书法探索中审美认识的扬弃过程。

第三个时期:登峰成体(1950年至晚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但始终对书法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最早的毛泽东自作诗词书法作品有两幅,都叫《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幅是1950年10月写的,另一幅是1950年11月写的。1950年10月,全国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首都北京举行盛大庆祝活动。10月3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庆祝晚会上,有好几个民族文工团演出少数民族歌舞节目,毛泽东和柳亚子出席观看。毛泽东兴致很高,请柳亚子即席赋诗。柳亚子当即填了一首“火树银花不夜天”,歌颂毛泽东,歌颂民族团结。看了柳亚子填的词后,毛泽东当即就和了一首“长夜难明赤县天”。同年11月4日和5日晚,中央戏剧学院在怀仁堂演出歌舞剧《和平鸽》,柳亚子应邀前往观看,感动之余,又填写了一首《浣溪沙》“白鸽连翩奋舞前”。毛泽东看后,深为柳亚子爱国热情和正义精神所感动,又恰值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的捷报传来,于是又写下了“颜触齐王各命前”这首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毛泽东连续两次填词和柳亚子,这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毛泽东当时的喜悦心情。从这两首词的书法风格来看,正如毛泽东说的:“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就欢快飞动了。”

这两幅作品的书写时间和填词时间应该是一致的,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诗词,但大都集中在1936年长征以前和新中国成立以后。长征以前作的诗词,不少都是在马背上吟出来的,由于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当时无法把它们变成书法作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的所作诗词,大都是随作随书。除了上述两首诗词外,还有1954年作的《浪淘沙·北戴河》,1955年作的《五律·看山》,《七律·五云山》,1956年作的《水调歌头·游泳》,1957年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1958年作的《七律?送瘟神》,1959年作的《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1961年作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答友人》、《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卜算子·咏梅》,1963年作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等。

毛泽东不仅自己喜爱书法,也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加以肯定和倡导。20世纪50年代,文艺界不少人是不把书法当作一门艺术的,理由是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绝大多数国家是没有把书法列入艺术门类的。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书法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毛泽东知道后,责问文联领导:“多一门艺术有什么不好?”1956年在筹备新中国第一届书法展时,铁道部原部长、书法家叶恭绰恭请毛泽东题写展标,毛泽东谦虚地回答:“为书法展题词,甚难著笔,以不写为好。送上所书《沁园春?雪》词一幅,当作品展出。”可以想像,毛泽东送作品参展,这对当时的书法界是多么巨大的鼓舞!之后,当毛泽东了解到文艺界对书法是不是艺术还有不同看法时,就对老朋友周谷成说:“写书法有什么不好,他们也有意见?”在他晚年的时候(1972年),还不忘提醒人们:“学一点书法。”

在肯定倡导书法这门艺术的同时,毛泽东更加重视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实践。1955年以后,毛泽东曾指示身边工作人员广置碑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陈秉忱回忆说,遵照毛泽东指示,经他亲自收集的各种字体法帖和千字文就有30多种。1958年10月16日,毛泽东给田家英写了一封信,说:“请将已存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是否郑振铎?)一询,可否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如可,应开单据,以便按件清还。”之后田家英就向故宫博物院一次为毛泽东借了20件古代书画作品。其中有8件草书作品,包括傅山、文征明、董其昌等人的书作。毛泽东逝世后有人作过统计,毛泽东所存的拓本及影印本碑帖有600多种,看过的有400多种。读帖是毛泽东研究古人书法的重要方式,他一边看,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他还时常跟身边人谈论如何读帖练书法。毛泽东的保健医生韩桂馨写过一篇文章,叫《毛主席热爱书法艺术》,其中有一大段就是谈毛泽东怎么教她读帖的。毛泽东说:“第一要多看帖,第二要多练习。写多了就熟了。”“你要反复看、反复记。等到帖的内容能够快记下来时就更熟了。”“记字的结构、造型、行笔、章法。”“对字帖要学它,又不全学它。学得又像又不像,要发挥你自己的特点。”这些话无疑是毛泽东学帖的经验之谈,即使今天,对我们书法人也是十分有用的。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辞去了国家主席职务,从纷繁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看书写字成了他的最大嗜好。这个时期,他写了大量古人诗词,有人统计,大约有一两百首。长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短的只有一句,如王勃的“儿女共沾巾”。这些作品有楷书,也有草书,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这期间,他开始重新书写长征以前创作的诗词作品。如:《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蒋桂战争》、《西江月?井冈山》、《沁园春?长沙》、《十六字令三首》等,几乎每一幅作品都反复书写数遍,仅《七律?长征》我们就看到过6个版本。这些已经成为毛泽东书法中的精品之作。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兴起一个群众性的学雷锋热潮的同时,人们也惊呼:“原来毛主席的字写得这么好啊!”一时间,全国数千万的书法爱好者争相临摹,工厂、农村、机关、学校、军营的墙壁、板报、油印刊物上,到处可见毛泽东题词的临摹手迹。毛泽东一生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单位和个人题字很多。如:1951年8月为陕甘宁老区人民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952年3月为公安部队首届功臣模范代表大会题词“提高警惕,保卫祖国”;1952年6月为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5年6月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957年1月为刘胡兰重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60年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题词“艰苦奋斗”等等,这些都是毛泽东书法的精品之作。

1964年7月29日,毛泽东给《北京日报》社社长范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北京日报报头不好,应重换过。现写了多张……如你们认为可用,则在国庆节改换为宜”。8月28日范瑾写信给毛泽东,将毛泽东题写的报头制成小样送来审阅。9月25日,毛泽东在范瑾的信上批示:“……原写北京日报四字中有一二字似写得不好,今又写了一张,供你选择。”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题写报头是如何的慎重认真,追求尽善尽美!毛泽东题写的报头是毛泽东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毛泽东为军队、地方亲笔题写的报头、校名有100多种,而采用撷字的方法拼出毛体字的报头、校名多达600多种。这些经毛泽东题写的报头、校名,有的沉实秀逸、朴素潇洒;有的柔中见刚、顾盼有情;有的平正古朴、老辣持重。幅幅见神采,字字有生机,气韵生动,意趣盎然。

[url=http://dvsend.china.com/cc/00LNQhttp://www.ijinfu.com/shop/mtj/index.html?name=zhltmk11][/url]



1965年夏,毛泽东直接参与了国内文化界关于《兰亭序》真伪的大辩论。这年6月,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推断现在存世的《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作,乃是赝品。文章发表后,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看了,不以为然,于是写了一篇《〈兰亭序〉真伪驳议》,与郭沫若争论。可是文章发出去后没有刊物敢发表,他就把稿子寄给了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章士钊看后,要高作一些修改,并应高的要求,写信寄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后,第二天就复函章士钊说:“……高先生评郭文已读过。他的论点是地下不可能发掘出真、行、草墓石。草书不会书碑,可以断言。至于真、行是否曾经书碑,尚待地下发掘。但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同日毛泽东也给郭沫若发去一信,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未知尊意如何?”于是《光明日报》和《文物》均先后刊载了高的文章,之后,郭、高二人再次发文辩论,学术界也有很多人参与进来,由此引发了一场学术大辩论。这次辩论,为书法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书法从楷书、行书转入草书,字体由斜归正,章法由单一到多变,独悟天机,自成一体,书法艺术已经达到随意挥洒的超然境界。这个时期是毛泽东书法历程中最辉煌、最具代表性、而艺术上也达到登峰造极的时期。作为书法家的毛泽东,从书法王国的传统中走出,从时代的风云里走来,一直走进书法王国的殿堂,为我们创造了一座现代书法艺术的丰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44
http://www.yingbishufa.com/ZHUANTI/mzd/


http://www.yingbishufa.com/ZHUANTI/mzd/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48
毛泽东书法在“术”不在“道” 字如其人  ■毛泽东书《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的书法到底如何?从毛对中国文化滚瓜烂熟的角度出发,从他诗词文章造诣出发;其书法绝非寻常书家所可见,更遑论指出“毛体”软肋所在。毛泽东书法一如其人,气势咄咄逼人,大气回环,纵横捭阖,节奏铿锵,放收合度,一泻千里。如果站在“视觉冲击力”角度观赏,其“形式艺术”动感魅力,可谓横扫千军,无人能匹。倘从以山俯水,以静观动,以心观仁的人性角度出发,毛书的硬伤便立即凸显。
  古人云“书者,心画也”。细勘“毛书”,乃“身画”而非“心画”,是肢体语言的延伸,而非灵魂语言的流露;是欲望的张扬,而非道德的敛藏。这是评论毛氏书法的“门槛”,离开这个“槛”去为毛书法定位打口水战,毫无意义。对文学艺术价值的评价,不是靠世俗拉选票所能决定的。一如泱泱13亿人的中国足球,踢不过欧非不足百万人的小国道理一样。
  中国书法追求“天人合一”,何为“天人合一”?即:再造生命的意境与天地精神同步,集天地道德于生命领空;锻造个人良知吻合造物主的生发逻辑。站在这一高度,才能谈得上“天人合一”。
  反观毛书,欲,为物所累;乐,为欲所牵。一是“达其所欲”,与“性情”无关;二是“形其乐”,却不能“形其哀”。因气失韵,因势失格,因躁失润,因放失敛,因动失静,因有为失无为,因张扬而失品质。
  把毛书与八大山人、弘一的书法作品放在一起,高下优劣,显而易见。毛书在气不在韵,在势不在格,在术不在道;后者相反。前者“鼓努相争”,后者“平和相让”;前者“威风八面”,后者“从容淡定”;前者动,后者静;前者乐,后者哀;前者“情煽天下”,后者“悲从中来”。较之孙中山的书法,毛于技,于术都远过之;但却输在“道”的含量上。
  书如其人,毛书有“致广大”之胸次,乏“尽精微”之人性。苏轼有言,“始知真放在精微”,毛于天道之于人道的“精微”处不能会心,“放”倒是放了,但心性的不“真”,成了他的书法抹不去的硬伤。
  作者 刘继庄(于大中专执教四十年,任中国画副教授,中国画研究院特邀画师)
  刘继庄
  来源:新快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49
毛泽东书法:越写越好,越写越草(图)
2011年02月14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来到江西永都县,贺子珍和父亲知他喜欢书法,习惯用毛笔起草文件和书写文稿,就经常给他购买笔墨砚纸准备着。毛喜欢用毛笔和铅笔。在江西和福建作调查和记录时他大多用铅笔,而起草文凭、书写材料时则一律用毛笔。毛对毛笔及墨、砚、纸“文房四宝”特别爱护珍惜。他常说:“我用‘文房四宝’要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
贺子珍也喜爱书法,她写得一手清秀俏丽的好字。她也非常喜欢毛泽东的书法,两人在江西结婚时,贺亲手做了一个多用挎包送给了毛。这个挎包用江西农村整幅蓝土布缝制,挎包有好多个用来装文房四宝的口袋。这个挎包跟着毛泽东走南闯北,他交待警卫员陈昌奉:“我到哪里,不吃饭、不洗脚也要先把‘文房四宝’摆放好,随时让我工作学习。”除了批阅文件,撰写文章,毛泽东一有空,就会抓紧时间练习书法。他说:“习练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也难怪毛泽东特别喜欢这个快捷又实用的挎包了。
贺子珍经常和毛泽东一起切磋书法艺术,毛说:“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炼;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毛主张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完全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收,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特点,要能适用,雅俗共赏,才能引人入胜。
正如此,毛泽东学习书法过程中,研究学习的范围很广。红军长征时期他在遵义县北的娄山关,见一刻石碑上刻的“娄山关”三字不仅写得苍劲挺拔,而且石工刻得也如眼前峻峰峭壁,堪称佳作。毛在这块石碑前停留良久,感叹再三,他反复揣摩,不断用手比划运笔,嘴里说着:“可惜这碑不知出自哪朝哪代哪位名家之手啊!”他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做什么呢?”同志们答不上来。毛泽东解释说道:“关乃要塞重地,是出入的通道,因此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还有一次部队到武夷关,在一座庙里见到许多书法造诣很高的碑文,毛也抽空研究它们。他说:“中国的庙宇也是书法胜地,许多古庙都有很有价值的书法作品,称得上是书法艺术的宝库。”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同志都深深感受到,毛不仅自己酷爱书法,也非常希望大家都认真学习书法。他很关心大家的学习和习字。不少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调到前线或外地工作之后,给主席写信,毛泽东都要评价他们的字。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谁的文化提高了,谁的字写得好了。
的确,毛泽东一生都没有和“文房四宝”须臾分开,他的书法造诣堪称一代大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49
谈论书法艺术多有心得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但从他平时谈论书法的一些言论之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50
越写越好越写越草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
1921年 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达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看毛泽东手迹称得上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的书法深受读者们的喜爱。(华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51
毛主席书法的主要特点:
    一是字形大而狂散;二是笔画细而圆润;三是大草布局狂放不羁,如行云流水;四是神采飞扬,气势磅礴。研究毛主席书法需追根溯源方可受益。
毛主席对书法的研究可主要归纳出三点:
   1、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2、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 “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主席则主张骨神兼备。
  3、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主席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主席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毛主席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1910年,毛主席入湘乡东山书院读书时,常临摹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当时国文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宋襄公论》上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1913年起,毛主席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沉迷于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的书风。延安时期,毛主席把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身边。
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书。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进京以后,毛主席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京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主席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毛主席读过的碑帖约四百余种,其中有规整秀丽、形意翩翩的汉代隶书,有妍美流畅的“二王”法帖,有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楷书墨迹,有逸势奇壮、应手万变的狂草,还有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宋徽宗“瘦金体”法帖。不但有中国历代名家的墨迹、法帖、碑文拓片,还有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著作。“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是他时常披阅的。他在访苏的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也未忘随身带几本《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是乾隆皇帝得到晋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鹮《伯远帖》珍贵墨迹三种,很是欢喜,名其收藏处为“三希堂”。乾隆将这三种法帖与内府收藏的自魏晋至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三百四十余件,各种题跋二百余件,汇集刻印,而以《三希堂法帖》命名,这是我国一部书法巨制。1958年,毛主席请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草书手迹若干”,其中就有《三希堂法帖》。在中国书法中,毛主席最喜爱的是草书。而在草书中,毛主席又最喜欢怀素的“狂草”,对怀素的《自叙贴》、《论书帖》、《苦笋贴》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1974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毛主席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亲切交谈之后,还特地赠送给他一本自己喜爱的《怀素自叙帖真迹》,大平正芳十分高兴。
   毛主席读帖不重版本是否珍贵,而着眼于分析各家的长短,体其风貌,察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吸取其精髓,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一诗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毛主席早在1937年就与朱光等人说过:杜甫这段话说出了舞蹈、戏剧等艺术与书法艺术相通,是至理名言。那时毛主席曾表示想看朱光表演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以便用戏剧艺术来丰富自己的书法。毛主席是“神游书海目览千帖”,他热爱怀素的狂草,但又不拘泥于此,他兼学并蓄,广采博取,转益多师,勇于创新,自成一体。达到了一种有古亦无古,行行逶迤,翩翩恣肆,浑然天成,超然物外,超然书外的书法意境。毛主席是一代天骄,绝世伟人。毛主席的书法远远超出了书法艺术本身的内涵,深藏和显现着伟人的政治气度和胸怀。毛主席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50年代毛主席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主席手书古诗词,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从百幅真迹来看,毛主席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毛主席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琵琶行》萋萋历历,《长恨歌》琳琳琅琅,《梦游天姥》神采飞扬,《登岳阳楼》,苍茫高爽。《示儿》和《正气歌》,慷慨悲壮,铮铮铁骨。柳永的词,百炼钢成绕指柔,杜牧的诗,浑然是“多少楼台烟雨中”。毛主席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达到了巅峰。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看毛主席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主席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廿六日《给臧克家的信》和一九六三年所题“向雷锋同志学习”,公认是毛主席信札和题词的杰作,《长征》、《六盘山》则是毛主席诗书的杰作。而毛主席的手书古诗词才情缤纷,内中杰作当由天下人共推之。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人历来的抗争,都期望生活在一个诗的意境里。在历史的进程中,今天是由昨天锻造的,现实是由历史锻造的,而锻造今天和现实需有诗的镰刀和斧子来斧正。毛主席是人民的领袖、人民的诗人。他的诗情滋润着中国人民的心,他的脚步,从历史走来,走在了今天。人民共和国的太阳,燃烧着诗情,也照耀着中国人的心。毛主席的笔端永远满含深情,属于历史属于人民的深情,他的不少诗作的草稿写在他手书的古诗词的空白处,让我们想起了历史,看到了今天,让我们的心沉浸在诗里,也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这个国度,所有的美好,所有的梦想,都与诗有关,永远有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52
独特书法
中国书法,是东方艺术的明珠,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毛泽东从青少年到晚年,一直喜爱书法,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有深厚的情感,有独特的风格,有很大的成就。
早年,毛泽东学魏碑,学颜真卿。1915年,《明耻篇》读后的批语,是魏体。1918年写的《夜学日志》,是魏碑体。他说:“字要写好,就得起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率部来到江西永新县,贺子珍的父亲和贺子珍知他喜欢书法,用毛笔起草文件、书写文稿,经常帮助购置笔墨稿纸。毛泽东非常珍爱“文房四宝”,他和贺子珍结婚时,贺子珍专门用几天时间亲手特制了一只多用挎包赠给他。这个挎包是用江西农村整幅蓝土布缝制的,设计奇特而适用,专有装“文房四宝”的大小多层袋。毛泽东看了非常高兴,说是自己的“家宝”,经常随身带,练习书法。在井冈山、中央苏区转战赣南时,尽管战争环境恶劣,斗争艰苦困难,工作异常繁忙,但只要有空,他就抓紧时间练习书法。这种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的确是令人钦敬!在练习书法中,毛泽东有深切的体会。他说:“练习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的健身之法。”
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他初练魏碑,酷爱“二王”[19],后又学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学怀素的草书。毛泽东学碑帖,的确是下了很深的功夫,临摹过不少碑帖。他的用笔、结字均有来历,布局有渊源。但是,他学习书法又不宥于学古人碑帖,他非常善于博采众长。学习的范围很广,他走到那里都学习研究,即使是在战争年代的行军路上,遇到碑刻好字,他也驻足好久,细心揣摩,而且经常是恋恋不舍地离去。长征时期,他率部队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的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他就停下细心揣摩,赞扬“娄山关”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匠心独运、维妙维肖。他还不断用手在刻划上临摹运笔学字,时而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和修建何代?”毛泽东每到殿宇厅堂,遇到好字,更是如此。他说:“中国庙宇古色古香,也是书法胜地,许多古庙都有造诣很高、价值很大的书法艺术,许多字真是妙笔生花,栩栩如生,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我们应该很好研究和学习。”毛泽东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是他在书法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几十年的陈秉忱[20]回忆说:“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打下了书法基础。我们从仅存的一张明信片的笔迹来看,毛主席早年似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用笔谨严而又开拓,是有较深功力的。在延安时期,领导抗战和建党、工作、著作任务那样繁忙,毛主席仍时常阅览法帖(阅过的晋唐小楷笔帖,一直带在身边)。那时,他的书法已显示出用笔恣肆、大气磅礴,形成以后变化万千的风格。全国解放后,更多地阅览法帖。1949年出国时,也以《三希堂法帖》自随。1955年开始,指示身边的工作人员广置碑帖,二十年中间,所存拓本及影本碑帖的有600多种,看过的也近400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则是时常披阅。毛主席不但博览群帖,而且注意规范草书,如古人编辑的《草诀要领》和《草诀百韵歌》等帖。总之,毛主席从青年到晚年,虽然一生经历着革命的狂风巨浪,但也没有放弃在书法上踏实地用功夫,由于长期的刻苦钻研,因而,达到了精邃的功力素养。”[21]又说:“毛主席十分重视我国传统的书法遗产,并借以奠定自己的书法基础,但决不就此停步。更可贵的,是他推陈出新,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不断演变,不断发展。毛主席早年攻楷草,后来多行书,晚年则是行书和草书,凡此皆不拘于成规。通过毛主席阅碑帖的情形和大量的墨迹来看,我个人的体会,他以晋唐楷书和魏碑锤炼了书写的功力,进而吸收‘二王’行书的长处,再则十分喜爱怀素、孙过庭的草书,同时博览群帖,这样浇灌滋润出毛主席独创一格的书法艺术之花。”[22]陈秉忱的回忆粗略地勾画出毛泽东书法活动的轨迹,是很有道理的。
1958年10月16日,毛泽东在给他秘书田家英的信中说:“请将已存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馆负责人(是否郑振铎?)一询,可否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如可,应开单据,以便按件清还。”[23]这封信表明了毛泽东在书法道路上誓攻草书的方向。草书是中国书法艺术上的皇冠,狂草则是这个皇冠上的明珠。谁攻下了草书,谁就登上了中国书法的巅峰,谁就是大师。唐代张旭和狂僧怀素以擅草而名世,被称为“草圣”。毛泽东学怀素最力,特别是草书,受怀素《自叙帖》影响最大。毛泽东的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不仅笔画都较细圆,字形都较长,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逶、翩翩自肆的写法,而且在“神”上都相似。曾做过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说:“毛泽东的字是学怀素的,写起来很有气魄。”[24]田家英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毛泽东又不宥于怀素《自叙帖》,他善于创造。他说:“帖中要发挥。”他临摹碑帖多,见识广,能博采众长,特别是加上他的博大的胸怀、领袖的气质,在书法上他又加进了不少自己独特的东西。这就在笔画上,结字上与怀素《自叙帖》又有所不同。怀素的笔画细圆遒劲,毛泽东的笔画细圆柔韧;怀素的结字较长,毛泽东的结字长中多欹侧。因此,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又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114幅墨迹,集中了他一生后半段书风成熟的书法艺术精品,尤为珍贵。这些手书,意境深远,气势超凡,笔惊风雨,纸生云烟,姿性任情,随意挥洒,表现出毛泽东书法的“飘逸”风格,说明毛泽东晚年的草书已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堪称一代大师、一代宗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53
毛泽东于50年代初期、中期的书法
.
/ F9 V4 K0 E3 m. c( I
王友轩

2008-10-19

; K, i. n& x9 `9 \# Q. B
.
' o( k1 M0 [7 S" @1 \2 ~
.
2 H  _/ ]9 E4 J  p& |* Z, V2 R
昨天在本网站《书画研究》版里读到一篇标题为《翰墨风流看今朝 - 毛泽东草书自作诗》的书法评论〖1〗。那篇文章讨论了毛用八行笺纸抄录的自作诗《和周世钊同志》的草书风格。文章写得很好,分析方法比较专业化,文字风格也清晰典雅。
.
( ]- M9 I5 I5 S5 d3 s
    我对毛泽东的书法没有研究,但我感觉,与行草《和周世钊同志》相近的作品,毛还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长沙》(见附图),大概都是同一时期(1949-1959)的作品。因此,我想就毛在50年代初期、中期的书法特点,随缘讲点肤浅体会。如果说错了,请雅正。
.

毛泽东于50年代初、中期的书法,与解放前(1915-1948)和六十年代后(1960-1976)的风格有明显区别。解放前的代表作之一是《雪》。那时,毛的书法的宣传实用价值大于纯艺术价值。如今人们常常称道的“毛泽东狂草”,指的是六十年代以后形成的风格,其书法代表作是《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长征》等等。

.
* Y% c- [4 }- F
    附图所示的《和周世钊同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沙》这几幅字,严格地说是行草,不是百分之百的草书。这几幅字,是在毛泽东给田家英的那封信(1958年)之前写的。与解放前的作品相比,已经脱胎换骨,开始显示智永、怀仁的痕迹,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了。可见,毛进京以后就开始研究和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虽然许多分析家认为那是在六十年代初卸掉国家主席的职务以后的事。# u8 f9 H9 I7 J. i9 d* ?
.
毛泽东在进京之后就开始正式研究书法,这大概有三个因素。A、 自己在长沙求学时,就已经对书法着迷。但直至解放前,苦于事业、生存和治学条件,他一直未能真正实现学书的愿望。B、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多数是贫苦阶层出生; 别说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没有多少能人被当时京城的高级知识分子看得上眼,就是能够写出一笔象样的毛笔字的高干(如董必武、周恩来、康生、舒同 etc)也不多。在当时那个“进京赶考”的情势下,把字写好似乎也是一项紧迫的公关工程。C、 进京之后,治学条件有了;与他交往的名流中许多都是书法家、画家(如赵扑初、郭沫若、齐白石 etc);故宫博物馆的资料也可以随意借用。用《实践论》里的话来说, A 是内因,BC是外因。) {6 m" w% W% _$ f' a
.
, o$ s8 _2 P# i* P; \* L6 C. R" W
    其实,毛泽东在解放前的实用书法是以行书为主。湖南长沙、湘潭一带的古建筑和古碑一般都是采用行书和楷书。行书以李北海的为主导;楷书以欧阳询和黄自元的为主。岳麓山有李北海的行书碑刻。毛常登岳麓山,猜想常见李北海的行书。毛的行书,在笔势上趋于直线向右向上倾斜。 没有人论及过,这是不是受李北海的影响?
.

进京以后,毛泽东开始专攻草书,而不攻楷书或行书或隶书,可能有两个原因。 A. 草书合乎他的性格。要毛泽东去写乾隆的那种馆阁体,那是不堪想象的。 B. 他可能受过康生的影响。康生是个章草专家,也能绘画;由于江青的原因,似乎常有接近毛的机会,而且常与之讨论书画。毛泽东虽不写章草,但在五十年代初、中期,也不写狂草。在结字方面,还是比较约束自己。不知国内有不有分析家讨论康对毛的草书发展所曾起到过的作用?3 p( g* F/ W" e. q6 Y- u; F! y) ?

.

   虽然毛泽东在五十代初期和中期的字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还是不及他在六十年代以后的书法那么炉火纯青。我个人的体会是,草书作品应有如下两个特色: (a) 作品的章法应该是浑然一体的,局部完全消溶在整体之中。毛在这个时候的作品还没有刻意追求这个境界。虽然字与字之间的呼应、承接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但采用的多是行书方法。(b) 在草书里,每个字的写法是有章可寻,不能随意生造的。虽然草体字在裹束上有许多急就简约的做法,如果把每个单字从整体中割裂下来,我们仍然可以根据传统规则把它辨认出来。总的来说,毛的国学功底非常雄厚,对草书的规则是相当谙熟的。但是,直到这个时期,毛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时也无意地当个造反派。譬如,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幅字中,倒数第三个字“是”,写得似乎有点过于自由主义(liberalism?), 不合乎草字写法的传统规则,甚至也不符合传统的行书规则;割裂下来甚至不可确认。(请见2号跟帖的分析和附图)。再看同一幅字中“追穷寇”的“寇”字。这个字由“完”和 (上“卜”,下“又”)构成。(在篆书中作为部首的“又”一般是古“手”字。) 字旁就是现在“教”字右边的反文旁。草书把上面的“卜”简为一撇,搭在“又”的左上端,如同行书的反文旁。可是,毛把 字旁写成了上“一”下“女”。“寇”的本义是暴。主席认为女人能顶半边天、能作社会的主人,自然不会认为“一个女人”能“完”暴。他把“寇”字写成那样,是不是无意地写错了呢? 不知网友们能否为他找到依据? (见4号跟帖的分析和附图)。另外,在《和周世钊同志》的第7诗行“莫叹韶华容易逝”中的“容”,写得也是有点过于自由主义。如果从作品中割裂下来,是不容易确认的。(见3号跟帖的分析和附图)。完全合乎规则的草字,孤立起来也应该容易确认。6 Z3 Z7 o4 R* {7 d# \
.
  l9 D- x" B  p9 C; l
    无论如何,实话实说,到五十年代这个时期,毛泽东的行草已经达到我等凡夫难以企及的审美境界。我们不必将毛与二王、怀素来比。(书法是二王和怀素的第一专业,却是毛的第八副业 -- 夸张一点地说!) 但是,莫说与当代某些眼睛紧盯着润格的书法教授、书协主席、副主席们相比〖2〗,就是与他同代的、民国遗老中喝着墨汁生存于世的前辈书法家来比,毛的书法仍然是出类拔萃的,是令人景仰的。〖3〗
.

4 E5 r  j; N9 l# Z# d
.

.
4 ?4 s3 Y2 ~$ X/ ]
注释:
〖1〗曹植画院 (转载?/原创?),《翰墨风流看今朝: 毛泽东草书自作诗》。【中国书法网论坛书画研究】。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9767&extra=page%3D1。2008-09-25。(网名叫“曹植画院”的网友,并没有说明这是不是他自己的原创。但是,我于2008年10月30日在人民网上见到与这完全相同的文章。人民网也未交待作者的姓名,只交待那篇文章是来自《中国书画报》。参见人民网: <http://art.people.com.cn/GB/41132/41137/3341296.html>. 如果哪位网友能把原作者的真实姓名告诉我,我当不胜感谢。)( N5 ^7 X- T* W' l7 J2 l, f& S0 `9 L, k( ?
.

〖2〗《湖南书法家作品润格表惹争议 官越大作品越贵?》。 【中国书法网】。 http://www.shufa.com/news/view.asp?classid=1&id=10652。  2008-10-9 10:40:58。

3 w9 _' ^5 d/ V. ~
.
7 U, F. j) k8 R# _$ F
〖3〗李徐灵。毛泽东书法是书法艺术走向大众化的标志。【中国书法网论坛书画研究】。 2008-8-24 01:42。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8445&extra=page%3D3/ I3 R" s* P2 M# w$ Y' y$ H
.
. x* P1 t% K1 p+ V3 F

.

.
$ |9 }) K, ~- {5 F% _1 {) v
; w# k3 E* K- A1 [
.

.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1:57
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1891

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1891

http://bbs.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189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2:05
陈立旭:书法大家毛泽东字号:T|T2013-12-06 10:27:58   来源:环球视野    我要评论(0)   点击:231



毛泽东的书法,豪迈、奔放、自由、激越、俏傻、飘逸、磅礴、酣畅,观之,有如风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让人享受到艺术美的同时,拓展心胸,激发豪情,焕发精神,体会到人间正道,男儿意气,云水襟怀。毛泽东,已经被人们公认为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二十世纪杰出的书法大家之一。
梅花香自苦寒来
毛泽东能成为书法大家,是他几十年勤学苦练,攀登书法艺术高峰的结果。
旧时代学写字,都从楷书起头。毫无例外,少年毛泽东学的也是楷书。他与众不同之处是,一开始学写字,就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写字时肯动脑筋,并且对几种书法风格产生了兴趣。由此,毛泽东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
青年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爱看碑帖,自己也经常练字。读书和写字,成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穿越到昆仑“横空出世”之时,并且玉龙飞起。他的这首词,穿越和想象结合得十分紧密。在毛泽东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中,作者穿越千古,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词尾又回到今天:“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54年夏,毛泽东写的《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句,穿越千年,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挥鞭跃马登上碣石的雄姿,听到曹操志在天下的吟唱,而结尾又回到今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在1957年5月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毛泽东穿越之大胆,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叫绝。他竟然从人间穿越到天上,穿越到月亮,吴刚、嫦娥等古代传说人物竟然栩栩如生。
更为大气磅礴的穿越,在毛泽东于1958年7月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在这两首诗中,毛泽东的穿越直达宇宙。“坐地日行八千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穿越是何等大气,想象又是何等神奇。
在诗词中能够大气磅礴地穿越,穿越又是那样的出神入化,是毛泽东诗词的一大特点。这也是毛泽东之所以成为诗词大家的重要基点。
那时毛泽东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同学们看到的青年毛泽东不仅手不释卷,大量阅读书籍,而且经常自己练习书法。他不是对着碑帖随着上面的书法作品用手比划着字的笔画,就是在他看到的某些石刻、牌匾前仔细观察,有时还自己手执一根小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毛泽东的字也越写越好,在同学中,他的字是较为突出的。在东山小学,毛泽东应题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毛泽东不仅这篇文章写得好,而且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是当时学生中书法的上乘之作。由于文章内容和书法双佳,老师才称这个年轻人似有“仙骨”。毛泽东进入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时,书法功力已经非同一般,这从他在该校留下的一本笔记中可以看出来。这本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笔记,形成时间约在1913年10-12月,全部用毛笔书写,前11页是青年毛泽东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为《讲堂录》,是毛泽东所作的读书心得笔记。仅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已经受到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呈现出古朴、自然的风格,同时也带有潇洒、飘逸,神采飞扬的神韵。
就是这一时期,青年毛泽东在已经打下牢固书法基本功的基础上,喜欢上了草书。那时,他除了继续练习楷书和魏碑外,花费不少课余时间去临摹王羲之的《十七帖》和学校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不管练习和临摹哪种字体,他都一丝不苟,字字写得很有功力,而其中,尤以写的草书最为精妙,可见他那时对草书已经有了偏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2:05
毛泽东投身革命后,主要精力自然是放在从事革命活动上,放在大量读书、学习和掌握真理之上,他不像学生时代那样,有一定课余时间练习书法了,但他在从事革命活动和不断学习中,并没有放弃书法。那时的毛泽东,主要是在学习、工作中间练习书法。无论是当小学老师,办刊物,办新民学会,还是后来在中共中央担任秘书长,担任国民党宣传部代部长,毛泽东都是用毛笔起草、抄清文稿,并且仍然把写字当作一种艺术追求,从不草率从事。那时中国早已经有了钢笔、铅笔,大多数新派青年和文化人,纷纷改用钢笔、铅笔写字,但毛泽东却一直坚持用毛笔写字,并且把用毛笔起草和抄写文稿,作为书法练习的方式,这是他在繁忙工作中始终没有间断练习书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可以说,毛泽东虽然工作繁忙,虽然主要精力是放在他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上,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并没有中断。
在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时期,战争频繁,条件艰苦,毛泽东戎马倥偬之中,他对书法仍然情有独钟。在江西苏区,毛泽东关照红军战士们,每打下一座县城或者打下一个“土围子”,除了完成主要任务外,要留心为他收集三样东西,一是书籍,二是报纸,三是字帖。书籍和报纸是毛泽东用来学习和了解时局的,而字帖则用来观摩和练习书法之用。当毛泽东率领红军打下贵州遵义城北娄山关时,看到关前有一个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毛泽东走到碑前仔细观看,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他在碑前停留很久,对碑上的字反复揣摩,不断用手顺着碑上的笔画练习运笔。
延安时期,毛泽东偶尔也用铅笔和红蓝铅笔批阅文电,但书写讲话提纲,写文章,起草大多数文电,毛泽东都是用毛笔。《论持久战》的讲话提纲是用毛笔写成的,《实践论》、《矛盾论》也是用毛笔写成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得到一套晋唐小楷和一部《三希堂法帖》,他十分喜爱,一直带在身边。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经常阅览法帖,练习书法。延安老百姓知道毛泽东爱写字,可又没有砚台,便找到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送给毛泽东。这个土制砚台,形状虽然不美观,质地也粗糙,但它代表当地群众对人民领袖的一片心意,毛泽东十分喜欢,一直使用这个砚台磨墨,用当地最便宜的毛笔写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大字,就是用老百姓土制的砚台磨墨,用当地最便宜的毛笔写成的。可惜,这方土砚台在后来转战陕北时丢失了。如果能保存至今,也是一个珍贵的文物。
青少年时期的积累,长年累月的练习,使毛泽东的书法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到延安时期,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我们目前看到的毛泽东在那个时期写的许多书法作品,已经具备很高功力,如“实事求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等毛泽东那时的书法作品,用笔恣肆,苍劲有力,笔力雄健,大气磅礴,足见毛泽东此时书法功力已经相当深厚。那时的毛泽东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已经形成了个人独特的书法风格。
新中国建立后,笔墨纸砚不缺了,环境也安定了,照理说,毛泽东练习书法的时间应该充裕了,但毛泽东此时殚精竭虑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之路,可想而知,他的工作更加繁忙。但毛泽东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书法的喜爱。他练习书法坚持不懈,方法是把休息和练习书法结合起来,工作累了,就用观摩字帖和练习书法来调节一下紧张的神经。建国后,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经常到琉璃厂为毛泽东买旧书,也顺便买来一些字帖,其中不乏珍贵版本的字帖。在毛泽东丰泽园故居的书房里,至今仍然存有毛泽东读过的大量字帖和书籍。毛泽东不但让身边工作人员替他买字帖,还请他们到北京图书馆和故宫借阅字帖。他的秘书田家英就替他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其中就有《三希堂法帖》。毛泽东对这些字帖十分喜爱,有时间就拿起来看,借以换换脑筋。其中,“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是他时常披阅的。毛泽东在访苏的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也不忘随身带几本《三希堂法帖》。梅花香自苦寒来,毛泽东的书法造诣是长期刻苦磨砺的结果。
情酣墨饱浑然成
毛泽东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他只是从心里爱好书法。因此他书写古典诗词,从来就没有想到要给后人留下什么“墨宝”。与自己出生入死共同奋斗的老同志专门向毛泽东求字,他一般情况下会以发自内心的谦虚婉言谢绝,有的实在推不掉,他才挥毫为之书写。有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邓颖超请毛泽东写诗,盛情难却的毛泽东专门为她写了两首诗,特意用毛笔为邓颖超书写完毕奉送,还给邓大姐附了一封信:
邓大姐:
自从你压迫我写诗以后,没有办法,只得从命,花了两夜未睡,写了两首词。改了几次,还未改好,现在送上请教,如有不妥,请予痛改为盼!
毛泽东
九月二十五日
毛泽东为邓颖超书写的两首诗和他写给邓的信,现在都成为毛泽东书法精品被保留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2:05
建国后毛泽东练习书法总是信笔而书,自然酣畅,从不刻意拘禁自己,更不刻意雕琢。他写字相当随便,经常是兴之所至,提笔便书。他所写的,少部分是自己认识某些事物所得出的精辟之语,如“实事求是”、“奋斗”、“多想”等,还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写的诗词,如《沁园春•长沙》等,而大多数是自己早年熟读的古代诗词。由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毛泽东手书真迹》,收录了毛泽东手书古诗词百幅。他书写这些古典诗词时,想起什么写什么,书写时,也不计工拙,而是信笔畅快地书写,这样,自然难免有记忆有误写错个别字或者下笔写错的情况。例如,毛泽东书写《千家诗》第一首诗时,就写错了字,但毛泽东即使知道写错了,也就随它错去,从不回顾。毛泽东书写的这些字,自然也只有正文,从不落款,更不标注何年何月所写,这与他练习书法的目的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前文所说,毛泽东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书法家,他也不想成为书法家,从没有想过要给后人留下什么“墨宝”。但是,事物往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无意成为书法家的毛泽东反而成为至今在书坛独树一帜的书法大家。
毛泽东练习书法是这样恣意狂放、信笔而书,既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也不是为了传之后世,又是为了什么?对此,毛泽东自己有个解释,他说:“练习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也是养神,健脑的健身之法。”他在1965年7月26日给于立群的信中也说,这是为了“借此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是一件好事”。
有一个例外,就是当确实属于工作需要,有关部门请毛泽东为某重要事件、人物题字,题写概括某项工作方针的警句,为某大学题写校名,为某报刊书写报刊名,毛泽东就很用心。毛泽东应请题写上述各类毛笔字,虽然仍然用的是他创造的狂草“毛体”,但他书写时特别用意于工整,对此他有一个观点:这一类题写的书法,一定要让人看得清楚,看得懂,一眼就能认识,因为这类书写的目的,是题写重要警句或者重要标志,如果让人难认,就事与愿违了。毛泽东十分注意书法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在书法艺术实践中他提倡“学习书法要先能正,以正求奇,以奇归正”。他写草书,写狂草,潇洒而不离法度,重视标准草书的规范,在章法上可大小变化,但每个字的结构和笔法又十分精到,不狂怪,不含糊,使读者易识易读,行草结合,交替自然,并常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难的笔画。内容对象不同,其书体风格也有变化。从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实践过程来看,他的书法首先是从中国革命和人民大众需要的立场出发,有着鲜明的历史性和人民性,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特色,而不是躲在象牙塔之中为艺术而艺术的按图索骥、闭门造车。
建国后毛泽东书写草书,但在一类情况下他特别注意工整。他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虽然也用草书,但用笔相对工整,因为毛泽东知道,在公务活动中,他写的字应该能让其他干部和工作人员非常清楚地认识,才利于工作。毛泽东给别人写信时,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笔法。初步统计,建国后毛泽东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他写这些信时也是用草书,但用字特别注意清楚、工整,这是毛泽东为读信人着想,为了让人家容易看清。用草书书写,又要注意工整,这是一对矛盾,好在毛泽东早年即打下了楷书、行书的功底,他为了克服矛盾,用心将几种书风尽力揉和,在篇章结构上费一些神,努力做到既不失草书之风格,又能让人很容易看懂。毛泽东在这方面用心用功,表明他心里装着他人,装着群众。
熔冶古今成一家
今天的人们已经公认毛泽东的书法自成一家,称之为“毛体”。书法界称“毛体”豪放洒脱,雄浑大气,恣性任情,随意挥洒,皆成妙品,质以传真,篇篇珠玑,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当今书法界无人可比。殊不知,毛泽东的“毛体”也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大约青年时代,毛泽东就偏爱草书,而在草书中,他尤其喜爱怀素的狂草,曾对怀素的《自叙帖》、《论书帖》、《苦笋帖》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并且由喜爱狂草而实践而专攻。在那时,他书写狂草就有一定功力了,他的字已经能够展现他个人特性和魅力了。
投身革命后的毛泽东仍然偏爱狂草,虽然他为使机要人员迅速准确地传达他的命令和指示,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用草书,但他却在极少的空闲时间里细心研读怀素的字帖,虽然时间是断断续续的,但总体上下的功夫并不浅。研读中他掌握了狂草书法的精妙,熟悉了狂草的风格。自己写字则开始使用他研习的狂草。从1946年到1949年这几年中他留下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已经掌握了狂草的精髓。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开始认真检点自己过去的书法,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这样一个故事:《新华日报》创办时,毛泽东应报社所请题写了报头,但毛泽东总是对自己的题字不满意。1953年2月23日他在给柯庆施的信中写道:“提议《新华日报》换一个报头,原报头写得太垮。”这说明毛泽东此时在书写狂草上,已经力求突破自我,来一个创造。我们分析毛泽东此后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到,他的狂草不仅日见成熟,也有了新意。1954年2月23日毛泽东书写的《浪淘沙•北戴河》就是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有的书法家评价这幅作品“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这个话并不为过。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研究前人狂草时间更多了,他的书法立足于师怀素,对怀素的《自叙帖》经常观摩、临摩,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对毛泽东的书法和怀素的书法作过对比,认为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
他在学习怀素的同时,兼取古今各家书法之长。建国后毛泽东更多借鉴了王羲之的书法。这时,他阅读王羲之的字帖也较多。目前发现1958年10月16日毛泽东致田家英的信,是他专门就借阅草书(包括王羲之)的字帖而写的,信中道:“请将已存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一询,可否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攻草书之心十分的专,用功也多。除了狂草,毛泽东还致力于研究其他书体。这个时期工作人员为毛泽东购买、收集各种字帖、碑帖数百部。这些字帖、碑帖,他都认真阅读。他的目的是把各家之长溶于自己的书法中,在广泛借鉴中创新。毛泽东阅读其他书法家的字帖,从不看重版本是否珍贵,而是看书家特点、长处,着眼于对比分析各家的长短,体会书法家的气韵,作品的风骨,更注重体察他们的用笔、结构和章法,借鉴其所长,吸取其精髓,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加以吸收改造,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曾经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如果每个人写的字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样,那书法就停滞不前,没有发展了。”但毛泽东热爱并学习怀素书法,一是不限于运笔等方面,而是深究其中的情怀和风骨,二是决不单纯模仿,更不拘泥照搬。而是大胆创新,独辟蹊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1 12:06
毛泽东为什么喜欢草书?奔放不羁的个性,开放活跃的思想,汹涌澎湃的激情,烈火一样的热情,壮怀激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情怀促使他走上了反抗传统与革命新生的人生道路,他还需要寻找适合其个性特质的精神世界的表现形式,不仅有诗词,还有书法。在我国传统的各种艺术形式中,诗词和书法是最能表现和发挥作者性灵的两种艺术形式。而在书法之中,草书意多于法,最少束缚,不仅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书法中最能表现人之激越性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毛泽东对草书情有独钟,尤其喜欢草书,自铸伟书,自成一体,良有以也。
经过继承前人,不断吸收借鉴和练习,毛泽东的狂草形成了大气磅礴、挥洒自如、神情高远、气度不凡的特点,已经自成一家。“毛派”书法,集中体现了毛泽东个人心胸和为人风格。它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有人形容“毛体”书法有“二王”之秀逸,孙过庭之俊美,张旭之狂韵,怀素之放肆,苏黄之雄厚。有的书法家甚至认为,毛泽东的狂草可与怀素比肩而无愧,而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气魄之大,则是怀素所无法比拟的。还有不少书法家说,毛泽东的狂草已经超凡入圣,说他夺得了书法王国的王冠上的明珠——狂草,也不过分。这些书法家们在毛泽东逝世之后做出的上述绝无功利之心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客观的。
吞云吐月气盖世
了解书法知识的人都知道,要成为书法家,极不容易,需要倾注毕生精力刻苦练习。毛泽东的一生,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放在他所从事的伟大事业上,绝不可能像古人那样倾注毕生精力练习书法。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能攻克狂草难关,创造出足以和怀素比肩的“毛体”?自然,这与毛泽东忙里偷闲刻苦练习有关,与毛泽东因酷爱书法而有较高悟性有关,与毛泽东转益多师有关,与他不拘泥不食古善于分析借鉴有关,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毛泽东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英雄襟怀,在博览群书中积累了超迈古今的学识,在长期驾驭政治风云中锻造出了雄才大略,在伟人心胸和胆识基础上养成了气吞山河的气魄,经过长期修养和磨砺形成了伟大人格。这些是推进毛泽东书法腾飞、创新,最终脱颖而出,创造出堪称一绝的“毛体”的根本原因。
古人说得好:学诗,其功夫在诗外。这句话与练习书法也是相通的,可以说,学书法,功夫也在书法之外。古代文人钟繇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担负伟大历史使命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不可能毕生投入全部精力练习书法,甚至不能拿出更多时间练习书法,但他喜爱书法,一生练习书法,偏爱狂草,他的博学多才,在文、史、哲等方面的高深造诣,他的独具慧眼,使他能迅速掌握狂草的核心点,深刻理解其神韵,抓住主要方面。毛泽东善诗词,对诗书相通之体会,非常人所能深悟。更重要的是,狂草本身,正是适合于书者胸襟展示,意气舒发的书法体裁,毛泽东在这里找到了自己舒展情怀的方式。而他的雄才大略、伟人的心胸、气吞山河的气魄,以及他自由奔放的个性,也自然揉进他的书写过程中,熔铸在他的作品里,使他得以跨越、超越,登上狂草这座书法顶峰,并且形成独具一格的“毛体”,创造出足以流传百世的作品。
毛泽东自己从来没有想成为书法家,他只是出于个人爱好而书写,并且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小学生位置上,因此他没有写过任何文章论述书法经验和理论。但这不等于他对于书法没有经验和体会。毛泽东以哲学家的头脑对书法作过分析,认为书法里有辩证法。他说过:“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正是掌握了书法中的这种辩证法,准确抓住书法本质,毛泽东才能超迈古今,继承又发展前人成果,达到同时代人没能达到的书法顶峰。
作为世界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诗人的毛泽东,在书法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历史造就了毛泽东,也造就了他超凡脱俗的书法艺术。毛泽东以其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崇高威望和所向披靡的超人魅力征服了中国,也征服了世界。毛泽东完全可以不是书法家,如果他与书法无缘,丝毫不会影响他那彪炳千秋的伟烈丰功。但是,他似乎是在有心无意间铸就的毛体书法则使他的光辉形象更加辉煌丰满,更具有大政治家纵横捭阖的恢宏气度。可以说,毛泽东以自己身体力行的艺术实践证明其艺术思想的成功,也以自身革命实践造就了他那独领风骚的书风。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