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古玩市场遍地开花 | ||||
| ||||
□今报记者 李春晓 郑学春实习生 李娜/文 记者 袁晓强/图 中原古玩城、天下收藏、郑州珍宝城、珍宝大世界……一时间,郑州新建古玩市场遍地开花,而且大多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店。加上郑州古玩城、北古玩城,郑州的大型古玩城不下6座。 郑州古玩市场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古玩行当新兵老将大打商战,最终鹿死谁手? 农贸市场变身古玩城 开业不到一年,位于经五路与红旗路交叉口附近的金秋生活广场变身为郑州金秋中原古玩城有限公司。 一个多月前,金秋生活广场的开发商——河南省金秋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将原本定位为农贸市场的生活广场开发成古玩城,数百家商户陆续撤出,其他数十家商户则挤进临时搭建的简易房继续经营蔬菜、粮油等。 “将金秋生活广场转型为中原古玩城,对这个项目我们很有信心。”中原古玩城的投资方——河南省金秋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法颜表示,他们前期进行了认真的市场调查和论证,因此,在确定将金秋生活广场经营定位“转型”时,公司内外几乎没有任何阻力。 而金秋生活广场原来的部分商户则并不看好中原古玩城的前景。商户张大嫂说:“古玩毕竟是少数有钱人玩儿的东西,不像蔬菜、粮油,市民每天都要消费,菜市场做好了可以赚钱,古玩城能赚钱吗?” 郑州古玩市场群雄争霸 随着郑州新建古玩市场遍地开花,群雄争霸,狼烟四起。 郑州珍宝城、珍宝大世界也在淮河路上,分别位于郑州古玩城东、西各100米处,三家形成三足鼎立贴身肉搏之势。 郑州珍宝城招商部经理坦言,投资8000多万元的珍宝城当初选址郑州古玩城附近,看中的就是这里已经形成的氛围。 而位于郑东新区的天下收藏则号称“郑东新区财富地、古玩收藏天下城”,以广告争夺客源。 新建古玩城一拥而上,谁的日子好过? 淮河路上的郑州古玩城是郑州最早的古玩城,其规模排名全国第二,属“郑州业界老大”,是市民心目中最熟悉、资格最老的古玩市场。但是面积规模有限,发展受阻,2004年底,郑州古玩城董事长蒋继明投资2.2亿元打造北古玩城。 北古玩城于2005年4月正式开业,然而让古玩城方面始料未及的是,直到2006年初,“一个厅也未招满,700户的位置才招来200多户。”郑州古玩城的工作人员透露。 古玩商师先生说,古玩市场经过多年发展,现如今“藏家多了,藏品少了,古玩生意已经不好做了”。北古玩城从雄心勃勃到黯然认命,即是“不好做”的一个佐证。 过度竞争将陷入“红海” 业内人士说,按照经济学的规律,哪个行业过度竞争,就会陷入“血流成河”的“红海”甚至死海!古玩行业也不例外。 中原书画院院长、书画理论家张本平说,郑州的古玩、字画市场他逛了不少,发现缺乏的是专业、高品位的领军企业。 河南省旅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河南财经学院旅游系副主任袁绍斌说,古玩、字画毕竟不是普通百姓都来消费的商品,开发商上马类似项目不能盲目,要强化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 |
群雄逐鹿中原收藏市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得以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近年来,有一个行业以迅速而强劲的姿态走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收藏业。“盛世玩藏,乱世藏金”,收藏业的迅猛发展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猛增。尤其是进入2008年的奥运年,国泰民安,全民玩藏的高潮即将来临。 夕照楼下,郑州市的古玩市场之红火,郑州市的市民是深有体会。河南是一个文化大省,几千年的中原文化浸淫,让郑州市古玩城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国收藏界的一霸。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政府打造中原文化大省的规划、黄帝陵拜祖大典的开展等文化行为,更是加深了中原收藏的烙印。十几年来,夕照楼独居郑州市西南方,任尔东南西北风,自是逍遥自在地屹立于此,不仅轻轻松松地在全国古玩市场中位居第二,而且更成为中原文化的一种象征,是中原收藏界的一种骄傲。但时光进入2008,几乎是一夜之间,郑州市突然多出很多家古玩市场来,一个个来势汹汹,皆为业界大家,有备而来。郑州市古玩城雄霸一方的神话格局几乎是一夜打破。 目前,郑州市市面上的古玩市场,除了一些零散的以外,规模最大的有五家。它们分别是:郑州市古玩城、珍宝大世界、珍宝城、中原古玩城、天下收藏商都艺术品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天下收藏)。 郑州市古玩城位于淮河路和大学路交叉口,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多年来在全国古玩市场中名列前茅。但因商户众多,位置不够,郑州古玩城董事长蒋继明于2005年斥2.2亿巨资,在原郑州市市场发展局主办的郑州花木城的原址上兴建了郑州市北古玩城。原想南北呼应,统领郑州市古玩市场,但情况差强人意,建成后的北古玩城因为远离市区,没有南区古玩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加上众多古玩市场的冲击影响,天时地利失衡,很多古玩商户并没有进驻。目前,它的入驻商户大都是茶商,以经营各种品牌茶叶和茶具为主。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令人哭笑不得。 珍宝大世界、珍宝城位置也在淮河路,分居古玩城东、西各100米处,形成了毗邻而居的竞争格局,仅是这一地理位置,就已经是占尽便宜。碧波园珍宝大世界是由原二七区儿童戏水馆改建而来,如今旧馆展新颜,商户入驻情况让珍宝大世界江总一派喜气在心头。二七区宣传部副部长阚安生说:“我们当初上珍宝大世界这个项目时,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片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 中原古玩城是在金秋生活广场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原本以经营蔬菜粮油为主,一年之后,变身古玩城。投资方河南省金秋实业开发公司声称投资了1500万,打造中原古玩城。它的招商和经营运作情况,尚为良好。 而天下收藏则位于郑东新区。营业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天下收藏的资金额达8000万元,共分地上4层地下1层,其经营业态是翡翠玛瑙、古玩字画、文房四宝、古乐器等,也有个“地街淘宝”。该商场已开始招商,其定位以高端客户为主,兼顾中小客户。其总经理李国安表示:天下收藏以保证客户买到真品实货为品牌保证。 由此,郑州市市场上“五虎相争”格局俨然形成。群雄逐鹿,方见壮士真颜,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 市场形成原因分析 郑州市的几家古玩市场,一个个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谈起其形成原因,郑州市古玩城的张主任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只有全民都来关注,收藏品进入万户千家,才真正代表着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扬。但是,老百姓对于收藏的知识了解是不透彻的,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引导大家,学会收藏。只有这样,那些‘旧时王谢堂前燕’,才会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 谈起成因,阚安生副部长则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多家开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导致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急剧增大,这种需要甚至会超越人们对物质文明的需求。“盛世玩藏”,所以,有这么多古玩市场涌现,不足为奇,这恰好是群众对精神文明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这和以往的中原商战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古玩市场更重要的是起一个文化传承的作用,而商场满足的主要是人们的物质需求。 省文物管理局一位姓刘的同志分析道:“这和国家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除了一些必要的文物需要馆藏和一些国家禁止流通的文物外,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鼓励民间收藏,这样才会最终藏富于民。再加上河南建文化大省的文化部署,市场上涌现这么多古玩市场,其实也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天下收藏的总经理李国安认为,如果说2007年是中国人的理财教育元年的话,那么2008年无疑就是收藏起始年。因为今年股市不景气,很多热衷于炒股的人群现在纷纷开始寻找新的投资途径,而历史的机遇就选择了收藏业。因为收藏品本身的保本性能,更由于它的升值空间极其惊人,更会带动全民玩藏的热潮。 另外,据说一下子上这么多古玩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郑州市古玩城办公室主任王建军认为,这可能和前一段小李庄拆迁改造有关。 紧密成团,共赢天下 也许很多老郑州还记得昔日亚细亚的红火,当年全国的商战首先在郑州打响,亚细亚总经理王遂周风头之健,无人能出其右。但充满火药味的内战,最终使得中原之鹰折翼商都。其中不乏亚细亚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的失策,更由于在与几大商场的激战中大伤元气。随着亚细亚的土崩瓦解,众商家还没有缓过气来,就发现众多外省商界大鳄纷纷进入郑州,来势凶猛,使得鹬蚌相争后的众商场已经毫无还手之力。教训是惨重的,眼看今天的古玩市场,俨然当日之众商场。是选择紧密成团,共赢天下,形成集群效应,辐射全国市场,还是旧戏重演,先进行内部清算?这无疑是历史对各位古玩市场老板能力以及眼界的一次考验。 就像郑州市古玩城的张主任所言:“不怕竞争,只有竞争,才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精品更优质的服务。“天下收藏的王总认为:“各个市场的定位不同,应该不会形成大的冲突,相反,如果操作得当,还有可能优势互补。”阚安生副部长认为:“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是很乐观的,以淮河路为基点,准备形成古玩市场一条街,把古玩市场做大。” 形成集群效应,辐射全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空想。河南是文物大省,号称是全国的博物馆,随着国家管理政策的逐步放开,光是河南本省的古玩收藏市场就是很惊人的,再加上郑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来北往的商家入驻郑州,集天下奇珍,交天下宾朋,形成一个以郑州为中心的古玩大市场极有可能。银基商贸城就是一个成功运作的典型例子。探究清末号称“天下银库”的山西各家票号,之所以能够纵横商界,盛极一时,甚至影响国家经济运作的很大原因无非就是诚信互助而已。 纵观今日之市场形势,单凭一家之力,毋庸谈什么引领行业,辐射全国,单是独霸郑州,雄踞一方亦无可能。所以,合纵连横,共赢天下,才是明智之举。 |
![]() | ![]() | ![]() | ![]() | ![]() | ![]() | ![]() | ![]() |
文玩市场篇 古玩城一间小店一天能出货20万元 “古玩市场变大,让古玩变现更为方便,有利于郑州的古玩行业、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11月3日上午,临近立冬的郑州气温比较低,淮河路大学路交叉口处唐宋时期八大名楼之一的夕阳楼隐在雾气蒙蒙中,这里就是郑州最早建成的古玩城。 不是周末,郑州古玩城里的人气不旺。 老张在古玩城开了一家店,主要经营钱币。在曲折往返的古玩城里,老孙的店面并不显眼,只有几平方米大小,柜台里存放着先秦时期的刀币、布币,明清铜钱、民国时期的银元以及纪念章、正流通中的人民币等,也有一些瓷器、陶器、青铜器等古玩,老张说这些并不是他的专长,有人卖了,收着玩玩,他主要过手钱币。 别小看这10多平方米的小店,自1998年古玩城开业,彼时刚刚退休的老张便在此开始了他的古玩生涯。 10多年来,老张坐看郑州古玩业的兴起,古玩、字画、钱币邮品、古式家具一一被经营得风生水起,入场玩的人越来越多,投入的资本也越来越大。就像他这样的一间小店,在2010年5月底经历了一场疯狂,钱币、字画等进入黄金时期,5月底,他每天的出货量将近20万元,“投资客占绝大多数。” 在老张看来,“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在今天仍然是至理。从1998年开始,郑州古玩城在中原地区一枝独秀了10年时间,是当之无愧的中原第一古玩市场。 2007年前后,这样巨大的商机很快被天性逐利的资本嗅到,巨量资本进军古玩行业。一时间,郑州新建古玩市场遍地开花,而且大多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店。郑州古玩城北区、碧波园珍宝大世界、经七路宝玉市场,郑东新区天下收藏一条街先后开业运营。 在郑东新区“天下收藏”总经理王安乐看来,一个郑州,三五年间,单是大型古玩城有5座之多,群雄争霸古玩市场,虽然各自在争夺资源,也出现了古玩城吃不饱的现象,“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古玩市场变大,让古玩变现更为方便,有利于郑州的古玩行业、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去年郑州一次拍卖会成交5000万元 从2009年以来,河南的书画市场异常活跃,到2010年,就购买力和成交额来说,河南首度超过山东,紧追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 2010年,河南郑州,各大拍卖公司的艺术品春拍和秋拍轮番上演,其中的一次拍卖,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字画的行情尤其好,以现代画家范曾的作品为例,2008年,其作品3万~5万一平方尺,现在15万~20万一平方尺,三年涨5倍。 5年来,范曾、何家英、刘文西等当代字画名家的作品,每年的涨幅都在两三倍,但他们的画涨幅还不是最大的。以齐白石、张大千为首的近现代大家们的画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上走,从2005年到2010年,他们的作品涨了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字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安顺告诉记者,从2009年以来,河南的书画市场异常活跃,到2010年,就购买力和成交额来说,河南首度超过山东,紧追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 在安顺看来,在中国的版图上,字画的购买能力正在向西北方向转移,河南、山西、京津地区字画市场炙手可热。 现在全国5000万人在玩或者关注艺术品市场,这还是一个保守估计。而关涉艺术品的拍卖公司更是以百家数,在国内闻名业界的有嘉德、保利、香港的匡时、苏富比,单是在郑州,就有七八家专门从事艺术品拍卖的公司,全国的拍卖会一场接着一场。 文化艺术品交易的“郑州模式” 郑州文交所已有6个产品在一级市场销售完毕,这些产品全部上线交易之后,郑州文交所的交易总额可超过2.6亿元。 有专家预测,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持续向好,中国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而全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会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空间,怎能不引得资本无限的遐想? 自2009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以来,全国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正是资本急切地想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的集中表现。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着多年市场积蓄氛围的河南同样也成立了一个文交所——2011年4月,河南省金融办批准由两个自然人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 郑州文交所CEO张保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文交所法律层面上划分了三类,上海模式是点对点、一对一的交易,随着文化艺术品的价值越来越高,动辄上千万元,能够买得起单一收藏品的比较少,这样就很难实现资本和文化艺术品的真正对接。 天津模式在上海模式之后,解决了单一个体限制的问题,不过也正因为门槛降低了,大量资金涌入,而上线产品比较少,在交易规则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爆炒局面。 “这两种模式对后起的郑州文交所是一个很好的警示,为避免市场过热,不管多大标的,都不超过200份额的限制。”张保盈说,而且为有效抑制过度投机,郑州文交所规定年涨幅不能超过600%,月涨幅不能超过100%,保护了投资又避免了投机。 和天津文交所一样,郑州文交所同样也在争议中前行。但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是,今年10月,在郑州文交所正式上线交易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田泥塑》、徐唯辛教授创作的20幅历史人物肖像油画作品——《中国名人》以及《开渠雕塑》、《王铎诗稿》等大多受到了投资客的追捧。 张保盈说,郑州文交所已有6个产品在一级市场销售完毕,这些产品全部上线交易之后,郑州文交所的交易总额可超过2.6亿元,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局。 郑州文交所在浙江金华开出分号 “未来,钧瓷、汝瓷、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独山玉等这些河南独有的文化产品,都将在郑州文交所交易市场上出现。” 在《蓝田泥塑》上线交易当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表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田泥塑》的上线交易,拉开了河南民间艺术作品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序幕。 艺术作品与资本市场对接,正是张保盈创办文交所的初衷。 在文交所设立之初张保盈就提出过两句话:一个是帮助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另外一个是致力于国际文化艺术品的定价权,这是我们设立文交所的初衷。 张保盈是河南人,在他走过的许多地方,看到的是当地璀璨的中原文化由于缺乏资本的支撑,要么产业难以做大,要么某一文化传承限于困境。“绝大多数文化企业小、弱、散,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张保盈说。 在张保盈看来,我国现有的文化艺术品的定价,要么是国际上给出的一个价格,要么是间断的拍卖市场形成的价格,一直以来没有形成一个我们自己的价格体系。 而郑州文交所致力于追求文化艺术品的定价权,有望成为文化企业融资的新平台。“未来,钧瓷、汝瓷、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独山玉等这些河南独有的文化产品,都将在郑州文交所交易市场上出现。”张保盈说。 张保盈这样的愿景在2010年他的首次文化与资本对接的尝试中得以实现。他和他的团队涉猎影视,拍摄的儿童电影《新年真好》在2010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儿童片大奖。 也许正因为适应了市场需求,刚刚成立的郑州文交所很快在浙江金华开出了分号。河南省金融办办公室副主任李涛透露,除了郑州文交所,我省正在研究、成立更多种类的场外交易市场。 程国平/文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