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屠孝俊:沈湾的朴树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6-9 11:55
标题:
屠孝俊:沈湾的朴树
沈湾的朴树
屠孝俊
沈湾是新铺镇长江村的一个自然湾,背靠西河镇松林山岗,门朝朋兴乡观音水库,东高西低,山水环绕,还真算得上是一块风水之地。
沈湾如今没有沈姓人家,解放后仅剩的一家也因三年自然灾害迁移了;留下来的村民都姓朱,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有两位沈湾的“朱老师”。说句内心话,我对沈湾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我的启蒙老师,而是湾里的一棵大树。粗壮的主干,蜿蜒的树枝,繁茂的枝叶,加上沈湾地势较高,方圆十里八里都能看得见。
我已经三十多年没有去过沈湾,原本想着那棵树早已被主人卖掉了,或者自然枯死了。2013年1月5日,我随“三万”活动工作组进村入户,有幸走进沈湾,眼前霎时一亮,乡村公路南北贯通,农家小院花木葱茏。湾里没有堆积的垃圾,没有堵塞的污水,更听不到呼呼啦啦的麻将声。那棵大树长得两人牵手都合抱不过来,树冠伸展成一个巨大的扇形,枝头还垒筑着一个球状的喜鹊巢。虽说历尽了世纪沧桑,风云变换,但依然老当益壮,壮心不已,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朱老师,这棵树是谁家的,叫什么树,多少年了?”
我问。
“哦,你来了,坐坐坐!”朱老师从树下站起来介绍,“这棵树叫朴树,二百三十多年了,现在已说不清是朱家那一代的祖先栽种的。”
“在我们这里,两百多年的古树够珍奇的吧?”
“当然。前几年,有人出到十万元的价钱都没卖。”
“为什么?”
一个正在晾晒腊鱼腊肉的婆婆转过身:“挖了卖了,就破了风水,会有灾难报应的。”
朱老师连忙接过话头:“那是迷信的说法,其实,也算是一种生态保护意识。现在,这棵树是沈湾的名片,是沈湾的福音,是沈湾的共同财富。去年春季,全湾人出钱出力,修了个大花坛,区园林局还为它挂了牌。每逢植树节,全湾老少都要为这棵朴树披红挂彩呢。”
“百年古树,荣耀子孙”。树下花坛正面的题字耀眼夺目。在这棵朴树的掩映下,沈湾家家讲卫生,人人爱清洁,生态文明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沈湾的朴树啊,你是民生改善的标志,你是社会发展的见证。
2013年1月8日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6-9 11:57
《教师之友网》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评论网
《教师月刊》官博
江西《教师博览》
南通-名师工作室
《语文报》编辑部
[湖北教育]教学版
中学语文杂志社
[欢迎友链]《----
湖北孝感一中网
吴怡物理网
中国特岗教师网
江西书法网
作文教学研究中心
中国墨缘网[陕]
中国画论坛[京]
孝 感 艺 评 网
安徽应学俊先生
武汉叶平研究员
广州邝红军博士
北京刘捷博士
香港蔡若莲博士
四川陈大伟教授
本站服务员博客
上海刘良华教授
新北市一游
教科书审定资讯
一枚豆瓣
校园文化策划
钓鱼文化
肖显军/孙丽琴君
教师英才网
网易公开课
香港书法家协会
读书好/香港
中华读书报
孝感市老年书画网
岛主黄集伟
华 语 桥
台湾美术馆
湖南师大刘铁芳
好友岳阳方少文
淘师湾/互动区
孝南区教育书协
中华文化/台湾
教师之友网图库
中国古籍全录
文汇读书周报
管季超经此走廊
超星学术视频
公民教育资讯网
落子肖像漫画馆
孟非脑袋倍儿亮
普通话学习网
中国知网
高密信息港/莫言
台湾教育窥望
聚美斋
香港科学馆
管老师推荐给你用
都是为你准备的啊
此处听课不收费
中文研究网
一面缘漫友许力
教育QQ第2群!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8-2 22:27
无 名 小 河
文/屠孝俊
我的家乡(新铺镇长江村大涂湾)面前有一条小河,小到千百年来没有人给它命名,小到省市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形迹。它发源于新铺镇与西河镇接壤的白马山双清水库,汇入滚子河朋兴乡建光村流域中段。平常没有流水,如果梅雨季节雨量充沛,就会哗哗啦啦地宣泄一番,让沉静的河水滚滚西流。
在我少儿时期,家乡的小河是我们幸福的港湾。夏季,生产队的社员们歇会儿或是收工时,都会走到河边,拔开清秀的水草,咕隆咕隆地开怀畅饮,比现在渴了喝一瓶啤酒还痛快。退休工人农闲时,三三两两,提着竹竿、挎着竹篓,坐在河岸柳树下钓鱼,什么喜头、黄三、小白条都有,偶尔还能钓起一只甲鱼来。我们放学回家,到了河边,便丢下书包,脱掉衣裤,光溜溜、全裸体扑进河水里,游得不黑不归。
阳春三月,清洁的河面上飘散着丝丝缕缕的烟雾,闪烁着星星点点的黄花,岸上杨柳依依,绿草如茵,小河就像少女一样的美丽娴静,妩媚动人。
数九寒冬,河面上结了一层薄冰,犹如一条玉带,蜿蜒迂回,晶莹剔透;雪后初晴,远看横跨中游的石拱桥,又如一道彩虹,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然而,前些年就不同了。日积月累的淤泥得不到清理,汉十高速服务区的超标排放,把家乡的小河污染成墨绿色,还夹杂着一股腥臭味,让人恶心。
村民们看不过去,商量着找服务区的领导治理污源,请求乡镇干部协调解决问题。几年下来,还是不了了之。
自从开展“三万”活动以来,情况发生了迅速的改变。乡亲们告诉我:前年“访万家”,家家提出要整治这条河,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去年“挖万塘”,疏通了河道,治理了服务区的污源;今年“洁万家”,湾里修了垃圾池,配了卫生桶,保洁员还有护河的责任。等到了夏季,下场大雨,冲刷洗礼,河里的水就又像二十多年以前那样清洁了。
村主任抓住时机,引导村民:“清洁家园也好,新农村建设也好,还是要从家家户户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时时刻刻做起,各人既扫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
一方水土,一片生机。家乡的小河,你灌溉了千百亩粮田,滋润着千百人心田。
无名有实,以小见大。愿家乡的小河在希望的田野上畅通无阻,长流不息。
2013年1月10日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8-3 21:0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