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比男生得分高、父母带比祖辈带的孩子得分高、利他项目测评得分低、运动兴趣需从小培养……上海发布7000多名3至6岁儿童发展状况的调研结果。 孩子的成长别错过更别越过 ■本报记者 刘华蓉 做个找找小动物的游戏、跑一跑跳一跳、看看图说说话……通过认知测试、逻辑推理游戏、回答问题、在操场上运动等办法进行测试,了解幼儿在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运动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况。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中国福利会和上海宋庆龄儿童发展中心组织研究人员,在上海10个区县对7347名3至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一对一的调查测试,利用从每名幼儿身上采集到的近300项评估数据,对上海幼儿发展状况作出评估。 这项调查的研究成果日前发布,部分内容被媒体以“智体美劳,女孩全线领跑”、“上海娃娃比较乖”等标题进行报道,引起学前教育界和家长的关注。 作为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发布的首个区域性的大型调查,此项调查的意义不容小视。本报记者近日就此项调查对幼儿成长的相关性和指导性进行了采访。 通过客观数据了解幼儿发展状况、弄懂幼儿需要什么,才是推进幼儿发展最至关重要的。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吴荷芬和张蕴告诉记者:报告陈述的想法都是开放式的,并非“定论”。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通过数据采集来客观理性分析幼儿发展,正是旨在引发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与讨论。 幼儿逻辑推理、语言能力随年龄不断增强,但有最近发展区,也可能存在“快速区”。 “就近”最好 “插队”、“抢跑”意义不大 ![]() 中班之后,幼儿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变快。 提前识字、超常学习,对幼儿是否可行?从上海此份调查报告中,记者看出:幼儿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自有其发展序列,“插队”、“抢跑”,其最终价值都不大。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最重要,找准孩子成长的最近发展区,“就近”游戏和学习最好。 在上述调查中,研究者将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注意、逻辑和记忆3个部分,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幼儿的认知能力随年龄段上升而不断发展,且在部分年龄段可能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同样如此。 关于位置与颜色的判断,3岁3个月以下孩子的正确率仅有9%,4岁时,正确率仍然只有30%,到6岁半时,已有93%的儿童做对。 关于形状颜色和方向的问题,4岁半孩子回答的正确率只有21%,6岁半以上的幼儿园毕业班儿童,仅有42%回答正确。 研究者通过图形推理和几何认知考察幼儿发现规律、进行逻辑推理和识记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的能力,证明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随年龄上升而发展。比如在涉及一元推理的题目中,4岁到4岁3个月的儿童的正确率只达到45%,但到6岁半时已有91%的儿童能够正确选择。 调查发现,从3岁7个月之后的所有年龄段开始,后一个年龄段幼儿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前一个年龄段幼儿的平均得分,暗示幼儿逻辑推理能力的快速发展阶段可能从3岁半左右开始,并在幼儿园阶段持续。 通过日常对话和看图说话等方式进行测试的数据统计发现,3岁3个月到4岁11个月可能是幼儿掌握日常对话能力的一个快速期;而在5岁至5岁3个月时,已有超过53.9%的幼儿在测试中达到满分,表明在5岁以后,大部分幼儿能够较好地完成日常对话说话。 调查显示,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在3岁到5岁11个月前快速发展,主要掌握具体直观的常用词汇。而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在3岁8个月到6岁4个月后都在快速发展,对单句掌握较好,但对包含3个细节及以上的句子难以理解。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遵循一定规律。研究者建议:家长应理性选择适合其最近发展区的玩具与学习材料。同时,在选择游戏时,注重游戏本身的逻辑性与科学性,才能帮助儿童更有效地发展思维。 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者建议,结合幼儿时期在语言理解方面的快速发展,可以在3岁8个月后加强使用句子和幼儿沟通的频率,在幼儿掌握两个细节的句子之后循序渐进,并在6周岁以后加强对复句的练习。 同时,建议对幼儿多用含义清晰的词汇,注重语言的交流功能,注重儿童的生活经验,通过语言进行日常交流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
女生测试成绩全面超越男生,运动和力量上也是如此。 女生全面超越 “男孩危机”进入学前阶段 ![]() 在幼儿园,往往运动量小,风险小的活动受欢迎(左图); 运动量大,风险大的活动受冷落(右图)。 ![]() 幼儿园活动角色扮演中偏女性、生活类的内容多,如美甲店、花店……可能影响男性幼儿发展。 此次调查对象共涉及男生3772人,女生3575人。调查数据反映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女性儿童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性情绪发展所有单个指标和总分指标上全线超过男性儿童。“女生优势”从学龄前阶段就已经显著存在。 “在语言、社会性、精细动作方面女孩超过男孩是正常的,但在运动力量、速度方面,男孩也输了,要引起警觉。”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部分园长和教师坦承。 一位老师指出:“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比较适合女性儿童,应该多给男孩子发展的机会。” 项目研究者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事实:在很多幼儿园进行的角色扮演游戏中,角色往往偏女性、生活类的内容更多;不少幼儿园区角中的美甲店、花店、娃娃屋、小厨房,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女性特点。在很多幼儿园,老师偏重选择运动量小、风险小的活动,运动量大、风险大的活动受冷落,这也直接导致了男孩子们冒险精神、运动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幼儿阅读中的倾向也被引用为“女孩胜过男孩”现象的一个诱因:绘本中的温情故事、公主奇遇等情节和角色,同样女性化色彩浓厚,而科普、科技类书籍在幼儿阶段阅读偏少,也会影响男生和女生的发展。 有关人士指出,幼儿园教师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也可能是引起上述现象的另一个诱因。 研究报告揭示:学前教育怎么提供适合男孩的教育,让男孩同样得到发展,应当引起园长和家长的反思。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