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段 | 书名 | 作者(译者) | 国别 | 出版社 |
(0-3岁,10本) | 《中国童谣》 | 金波(文),江键文(图) | 中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大象杂技团》(“乐悠悠图画书”系列) | 金波(文),钱继伟、大青(图) | 中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可爱动物操》 | 方素珍(文),郝洛玟(图) | 中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米米爱模仿》(“米米系列”) | 周逸芬(文),陈致元(图) | 中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好饿的毛毛虫》 | 艾瑞·卡尔(著)郑明进(译) | 美 | 明天出版社 | |
《鼠小弟的小背心》(“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平装>) | 中江嘉男(文),上野纪子(图),赵静、文纪子(译) | 日 | 南海出版公司 | |
《小玻在哪里》(“小玻翻翻书系列”) | 艾力克·希尔(著),彭懿(译) | 英 | 接力出版社 | |
《米菲住院》(“米菲绘本系列”) | 迪克·布鲁纳(著),阿甲(审译) | 荷兰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波波去购物》(“小鼠波波“系列) | 露西·卡曾斯(著),启鸣(译) | 英 |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
《我要拉baba》(“噼里啪啦系列“) | 佐佐木洋子(编绘),张慧荣(译) | 日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3-4岁,10本) | 《外婆桥》(“永远的儿歌 小球听民乐”系列) | 周逸芬(文),叶安德(图),陈中申(作曲) | 中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一园青菜成了精》 | 编自北方童谣,周翔(图) | 中 | 明天出版社 | |
《你一半,我一半》(“儿童多元智能绘本”系列) | 曹俊彦、陈木城(著) | 中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
《子儿,吐吐》 | 李瑾伦(著) | 中 | 明天出版社 | |
《拔萝卜》 | 阿·托尔斯泰(编写),内田莉莎子(译写),佐藤忠良(图),朱自强(译) | 日 | 南海出版公司 | |
《逃家小兔》 |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克雷门·郝德(图),黄逎毓(译) | 美 | 明天出版社 | |
《数数看》 | 安野光雅(著) | 日 | 接力出版社 | |
《大卫,不可以》 | 大卫.香农(著),余治莹(译) | 美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我就是喜欢我》(“青蛙弗洛格系列“) | 马克思·维尔修思(著) | 荷兰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和甘伯伯去游河》 | 约翰 伯宁罕(著),林良(译) | 美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4-5岁,10本) | 《乡下动物园》(“中国绘”系列) | 肖袤(文)、梁培龙(图) | 中 | 新世纪出版社 |
《武松打虎》(“京剧猫”系列) | 熊亮(文),熊亮、吴翟(图) | 中 | 连环画出版社 | |
《吃黑夜的大象》(“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 | 白冰(文),李清月(图) | 中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妈妈,买绿豆》 | 曾阳睛(文),万华国(图) | 中 | 明天出版社 | |
《神笔马良》 | 洪汛涛(文),钟洁(图) | 中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雪人》 | 雷蒙·布力格(著) | 英 | 明天出版社 | |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 宫西达也(著),杨文(译) | 日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巴巴爸爸的马戏团》(“巴巴爸爸经典系列”) | 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著),谢逢蓓 等(译) | 法 | 接力出版社 | |
《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 | 梅米娜·哥登(文),露莎娜·法利亚(图),朱晓卉(译) | 委 | 接力出版社 | |
《电视迷》(“贝贝熊系列”丛书) | 斯坦·博丹、简·博丹(著),毛锐(译) | 美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
(5-7岁,10本) | 《带不走的小蜗牛》(“小蜗牛自然图画书系”) | 凌拂(文),黄崑谋(图) | 中 | 海燕出版社 |
《小巴掌童话》 | 张秋生(著) | 中 | 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 |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 郑春华(著) | 中 |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巨人和春天》 | 郝广才(文),王家珠(图) | 中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
《进城》 | 林秀穗(文),廖健宏(图) | 中 | 明天出版社 | |
《野兽出没的地方》 | 莫里斯·桑达克(著),阿甲(译) | 美 | 明天出版社 | |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 乔恩·谢斯卡(文),莱恩·史密斯(图),方素珍(译) | 美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苏和的白马》 | 大塚勇三(改编),赤羽末吉(图),猿渡静子(译) | 日 | 南海出版公司 | |
《田鼠阿佛》 | 李欧·李奥尼(著),阿甲(译) | 美 | 南海出版公司 | |
《犟龟》 | 米切尔·恩德(文),施吕特(图),何珊(译) | 德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年龄段 | 书名 | 作者(译者) | 国别 | 出版社 |
(0-3岁,15本) | 《谁咬了我的大饼》 | 徐志江(著) | 中 | 《东方娃娃》编辑部 |
《我喜欢书》 | 安东尼·布朗(著),余治莹(译) | 英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 五味太郎(著) 上谊文化(译) | 日 | 明天出版社 | |
《让我荡一会儿吧》(“小猫当当”系列) | 清野幸子(著),猿渡静子(译) | 日 | 南海出版公司 | |
《我不怕孤独》(“中国第一套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 | 特蕾西·莫洛尼(著),萧萍(译) | 新西兰 | 广州出版社 | |
《爱米丽》(“爱米丽系列”) | 多米提勒·德·普桑斯(著),孙敏(译) | 法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做鬼脸》(“聪明的小宝”系列) | 阿万纪美子(文),上野纪子(图),蒲蒲兰(译) | 日 | 连环画出版社 | |
《小圆圆 早上好》(“小圆圆”系列) | 汉娜·哈斯特鲁普(著),任溶溶(译) | 丹麦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小鞋子,走一走》(“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 | 林明子(著),小林、小熊(译) | 日 | 少年儿童出版社 | |
《这是什么形状》(“小酷和小玛”系列) | 秦好史郎(著),杨文(译) | 日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乔比洗澡》(“乔比洗澡书”) | 提埃里·顾旦(著),荣信文化(编译) | 法 | 未来出版社 | |
《藏猫猫》(“婴儿游戏绘本”) | 木村裕一(著),崔维燕(译) | 日 | 接力出版社 | |
《蹦》 | 松冈达英(著),蒲蒲兰(译) | 日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什么地方不一样》(“创意启蒙胶片书”系列) | 帕特里克·乔治(著) | 英 | 接力出版社 | |
《打预防针,我不怕》(“可爱的身体”系列) | 小林雅子(文),冈边理香(图),猿渡静子(译) | 日 | 南海出版公司 | |
(3-4岁,15本) | 《我的第一本古诗小童话》 | 金波 等(文) | 中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一幅抽象画》(“颜色国的秘密”系列) | 黄毅民(著) | 中 | 连环画出版社 | |
《小猪尼奴》(“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 | 鲁兵(文),费嘉(图) | 中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古利和古拉》 | 中川李枝子(文),大村百合子(图),季颖(译) | 日 | 南海出版公司 | |
《谁的自行车》 | 高畠纯(著),小鱼儿(译) | 日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菲菲生气了》 | 莫莉·卞(著),李坤珊(译) | 美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小真的长头发》 | 高楼方子(著),季颖(译) | 日 | 南海出版公司 | |
《阿立会穿裤子了》 | 神泽利子(文),西卷茅子(图),米雅(译) | 日 | 明天出版社 | |
《我不要去幼儿园》 | 丝特法妮·布莱克 (著),武娟(译) | 法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 茱蒂·巴瑞特(文),罗恩·巴瑞特(图),沙永玲(译) | 美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
《黄雨伞》 | 柳在守(著) | 韩 | 接力出版社 | |
《蜗牛的家在哪里》(“科学宝宝图画书”系列) | 金长成(文),崔玟吾(图),余凌燕(译) | 韩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
《你睡不着吗?》 | 韦尔德(文),弗斯(图),潘人木(译) | 爱尔兰 | 明天出版社 | |
《咕噜牛》 | 朱莉娅·唐纳森(文),阿克塞尔·舍夫勒(图),任溶溶(译) | 英/德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家里的安全》(“我的安全养成书”系列) | 克莱尔·卢埃林(文),迈克·戈登(图),于水(译) | 英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4-5岁,15本) | 《老鼠娶新娘》 | 张玲玲(文),刘宗慧(图) | 中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小丑鱼》(“冰波系列童话绘本”) | 冰波(文),谷米(图) | 中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九色鹿》 | 保冬妮(文),刘巨德(图) | 中 | 重庆出版社 | |
《小马过河》(“中国优秀童话书典藏”系列) | 彭文席(原著),陈永镇(图) | 中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安的种子》 | 王早早(文),黄丽(图) | 中 | 海燕出版社 | |
《100层的房子》 | 岩井俊熊(著),于海洋(译) | 日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阿文的小毯子》 | 凯文·亨克斯(著),方素珍(译) | 美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14只老鼠赏月》(“14只老鼠”系列) | 岩村和朗(著),彭懿(译) | 日 | 接力出版社 | |
《大象能玩撑杆跳》(“我们爱运动”系列) | 维多利亚·佩雷斯·埃斯克里瓦(文),克劳迪亚·拉努西(图),张晓燕(译) | 西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
《点》 | 彼德·H·雷诺兹(著),邢培健(译) | 加拿大 | 南海出版公司 | |
《图书馆狮子》 | 米歇尔·努森(文),凯文·霍克斯(图),周逸芬(译) | 美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
《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 | 史蒂夫·詹金斯(文),罗宾·佩奇(图),郭恩慧(译) | 美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我不知道我是谁》 | 乔恩·布莱克(文),阿克塞尔·舍夫勒(图),邢培健(译) | 德 | 南海出版公司 | |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 维尔纳·霍尔茨瓦特(文),沃尔夫·埃布鲁赫(图),方素珍(译) | 德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变焦》 | 伊斯特万·巴克亚伊(著) | 匈牙利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5-7岁,15本) | 《团圆》 | 余丽琼(文),朱成梁(图) | 中 | 明天出版社 |
《镜子里的小孩》 | 向阳(文),几米(图) | 中 | 海豚出版社 | |
《春神跳舞的森林》 | 严淑女(文),张又然(图) | 中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小小牛顿幼儿馆》(第一辑) | 台湾牛顿出版公司(编著) | 中 | 贵州教育出版社 | |
《俺们农村》 | 江华,梵高奶奶(编绘) | 中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
《想当老师的猫》(“王晓明心情童话绘本”) | 王晓明(著) | 中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雷公糕》(“波拉寇心灵成长系列”) | 派翠西亚·波拉蔻(著)、王玲(译) | 美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极地特快》 | 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著),杨玲玲、彭懿(译) | 美 | 南海出版公司 | |
《我的第一套职业体验书 我最熟悉的……》 | 拉尔夫·布茨科(编绘),郭静(译) | 德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奇趣谜》(“I SPY视觉大发现”系列) | 吉恩·玛佐洛(文),沃尔特·维克(图),代冬梅(译),金波(审译) | 美 | 接力出版社 | |
《有色人种》 | 杰侯姆·胡里埃(著),谢逢蓓(译) | 法 | 接力出版社 | |
《小威向前冲》 | 尼古拉斯·艾伦(著),李小强(译) | 英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
《梦游妖怪城》(“数学游戏故事绘本”系列) | 冈本一郎(文),濑边雅之(图),崔荔函(译) | 日 | 新蕾出版社 | |
《睡美人》 | 费里克斯·霍夫曼(图),彭懿(译) | 瑞士 | 连环画出版社 | |
《玛蒂娜学做厨师》(“玛蒂娜”系列) | 让-路易·马里耶(文),马塞尔·马里耶(图),袁筱一(译) | 比利时 |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假如只能活一天,你会做什么? ![]() 《蜉蝣的一生》 (法)史蒂芬·塞内格/文·图 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关于蜉蝣,之前只知道是一种小昆虫,曾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听说过它:“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在感慨生命之短暂,个人之渺小。可是,蜉蝣到底是什么?长什么样子?存活时间多久?还真是不了解。在《蜉蝣的一生》这本图画书中,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蜉蝣。跟随书中两个小男孩,我了解到,蜉蝣的一生相当于人类的一天,它看起来细致纤巧,身形中就透露着脆弱,特别是薄如蝉翼的翅膀,好像风一吹就会被撕裂一般。于是,带着好奇,与书中的小男孩一样,我去网上查了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蜉蝣,俗名叫‘一夜老’,也叫‘夜夜老’,意思是一夜之间产过卵就死掉了。”《淮南子》这样描述:“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加了神来的一笔:“蜉,水虫也,……朝生暮死”。西洋人也早发现了蜉蝣夭寿,它的昆虫学学名“ephemeron”是亚里士多德给起的,直截了当就是“短促”。很快,我和两个小男孩一样,通过网络发现了这只非常有趣的小昆虫只能存活一天。 一天,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短暂啊,而对于小昆虫蜉蝣,却是一生!这样有着悲剧宿命的昆虫,就这样出现在孩子看的图画书里。于是,两个小男孩很快作出一个决定:一定要在这一天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小蜉蝣度过充实的一天。于是,他们陪伴蜉蝣做海盗船游戏、看马戏团表演、进行赛车游戏,甚至还一起看了一场电影……看着越来越虚弱的蜉蝣,弟弟哭了,哥哥却说:“他不可怜,对他来说,今天一定过得非常棒”。 画面出奇的简单,从头到尾都是木箱纹路的背景,只根据场景不同,更换了颜色和画面,作者史蒂芬·塞内格用一只小昆虫的故事透露了生命易逝的大课题,为读者展示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生命。蜉蝣在书中以拟人化的形象呈现,人类的灵魂被寄予在这个小小的生物中,在这里,一天就是一生,可谓“朝生暮死”,却也能获得别样的精彩。它告诉孩子和家长这样一个道理:“生活就像一个苹果,果肉和果核都得吃掉!” 图画书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小小的故事里往往蕴含着大智慧、大情感和大哲理,但是孩子能看得懂吗?或许真的不能小觑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或者只是简单的同“情”,却在心灵深处叩问。正如书的最后,蜉蝣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两个小男孩也开始考虑:“假如只能活一天,你会做什么呢?”你会不会为了自己而勇敢一次,做自己最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你还会不会对曾经不开心的人和事耿耿于怀、对过往的伤感经历挥之不去呢?可能答案各有千秋。但一致的情愫是,在仅剩的24小时里,要对自己已过的生命有一个完美的交代,不论是亲情、友情或是爱情。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现实中,我们拥有无数个“今天”,并期待着下一个美好的“明天”,对于已逝的“昨天”,每一天都是一个精彩的音符,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庆幸。其实,在浩瀚的宇宙中,100年、1年、1天、1小时又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我们的生命也就好比蜉蝣般朝生暮死,但,那又如何?我们依然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步步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每一种生命都有迸发灿烂的时候,珍惜好当下拥有的每一刻,春暖花开。 “它的恩赐只有一天,悲伤的一天,喜悦的一天。啊,让它生,让它舞,直到敲响暮钟,一天的光阴,那是它的宿命,黄昏的飞翔,才是它的天堂。”这是《在樱花盛开时》这部电影里,女主角经常念的一首诗。有些凄凉,但是很美,正如我们悄然而逝却精彩纷呈的人生。 是的,假如只能活一天,你会做什么呢?故事的最后告诉了大家答案:“从这天起,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作者系亲子刊物《悦绘季》主编)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3日第10版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