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漫画(水墨漫画作品选) |
———中国传统的讽刺画 |
徐鹏飞 |
![]() | ||
2006年02月10日 |
水墨漫画(我们暂且这样称呼),不是中国现代漫画发展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是早已存在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古代写意人物画产生时,水墨漫画的雏形就已显现,因为写意画在创作手法上的主要特征就是概括、夸张、重在传神,与现今的漫画的夸张、变形是相同的。像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就是用简洁、夸张、幽默的手法刻画的,在今天看来就是一幅精彩的漫画肖像。而我们时事漫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出现在中国画坛上,一般是从清末(1898年)谢赞泰作的反帝漫画《时局图》算起,至今100多年。所以说“水墨漫画”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文人讽刺画,在时间上要比我国新闻漫画早得多。 中国传统讽刺画在明、清时有较大的发展,源于一些忧国忧民的文人们对封建专制的叛逆。像徐渭、李士达、朱耷等都画出很多带有漫画特征的文人画,成功地运用了诗文与绘画结合的形式,使画面曲折、含蓄,讽刺意味入木三分。像李士达的《三驼图》,画面上三个驼背老人,题诗曰:“张驼提壶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这种讽刺形式是中国所独有的,与西方的漫画完全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传统讽刺画一直在文人画中发展着,像齐白石等国画大师的作品更是推向了一个高峰,画起来更加随心所欲,如他画的人物图,画面上一人正在看葫芦,题为:予老年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总觉人非,故常作问之画。今画此幅,问曰:先生此葫芦内是卖何药也。机智、幽默、调侃、含蓄、讽刺、委婉都在其中,内容直接介入了社会矛盾中,这种抒情、言志的绘画形式为许多当代国画家和漫画家所借鉴、继承。可以说中国传统的讽刺画也就是时下所称的水墨漫画是始终贯穿于中国文人画中的,而且至今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发展着。许多国画家的一些抒情小品画,有意无意中都显现了漫画的特征,在漫画家的眼中都是一幅幅很好的水墨漫画。水墨漫画的发展,需要忧国忧民的国画家,也需要热爱国画的漫画家。▲ 《讽刺与幽默》 (2006年02月10日 第九版) |
![]() |
一知半解 江帆 |
![]() |
钟馗 徐鹏飞 有点烦,有点烦,识鬼容易辨人难。 |
![]() |
面壁图 二刚 面壁累了也得歇歇。 |
![]() |
乞丐图 齐白石 卧不席地,食不炊烟,添个葫芦,便是神仙。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