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8年拖着长长的尾巴走进了历史。紫金县中坝镇富坑小学旧塘教学点(以下简称“旧塘小学”),却成为广东教育界在过去这个“多事之秋”里被放在火上烧的最后“一壶水”。几张反映旧塘小学残破现状的数码照片,点燃了互联网上沸腾的民意,却未必煮得开这壶水。 作为义务教育管理主体的各级政府部门,依旧沉默以对。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个山区教学点将近60年的心酸办学史,和一位古稀老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心灵守望,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而置身于这种熟悉的沉默中,旧塘小学的故事,也在静静地等待着它的结尾。 “广东省最破烂学校”是什么样的? ![]() 发帖人同时披露:“(旧塘小学)见证60年的风风雨雨,无奈的学子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求学。特别是每年汛期,老师和学生在提心吊胆中度过,却始终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祖国幼小的花朵能经受得住如此的摧残吗?”而上传一些紫金县某政府机关气派的办公楼照片,则表达了其对当地官员长期漠视旧塘小学问题的一种愤恨。 孩子受苦的信息,往往最具震撼力。短短几日,这组撼人心魄的照片在网络世界迅速走红。 不过,许多国人显然对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省情缺乏足够认识。“第一经济强省”的光环,使许多网友对这些带有“西部烙印”的照片半信半疑:“广东有那么穷的地方吗?”而更多网友留下的,则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唉,啥时代了,比我小时候的学校还差……” 无手机信号的土坯学校 ![]() 从不算繁华的中坝镇出发,刚刚穿过富坑村的核心区,记者与胯下的摩托车就一起被巍峨连绵的高山吞噬在巨大的阴影中。 迷宫般的艰难行程,在不断考验着记者的耐心。一道又一道弯后,崎岖的山路总在前方,让记者尽快目睹旧塘小学真容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落空。 伴随着耐心的耗蚀,中国移动的信号强度也在一格一格地衰减。当30分钟之后,摩托车终于在旧塘小学的门口刹车时,手机屏幕上也出现了罕见的三个字眼——“无服务”。 这里是6公里羊肠土路的终点,同时也是21个孩子梦想的起点。 眼前的这所学校没有牌匾,墙壁上来自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兴无灭资”,作为旧塘小学最为醒目的标识,在历经几十年风雨后仍然不曾磨灭。 新塘、旧塘、车角塘,富坑村委会下辖的三个村民小组,从1950年开始,就共享着这所学校的教育资源。直到今天,两间寒舍之中,一、二两个年级21名孩子的朗朗书声,仍在延续着旧塘小学业已58岁的生命。 如果一定要找出几个词语,来描绘旧塘小学的寒酸之像,那么“简陋、阴冷”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有几缕阳光顺着高高屋顶上的透光孔射进教室,但凹凸不平的地面,不时散落土渣的坯墙,还是将整个教室几乎包裹在潮湿的泥土中。一道薄墙将百余平方米的空间一分为二,顽皮的孩子们在墙上掏出了一孔大洞,使土墙原本的隔音功能完全失去了作用。 ![]() 的确,对于学校里的21个孩子来说,终日与他们为伍的高山,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隔得太远、太远。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