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盧誠國‧客觀編撰歷史教科書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20:55
标题: 盧誠國‧客觀編撰歷史教科書
盧誠國‧客觀編撰歷史教科書2008-07-07
教育部長希山慕丁在接見馬華公會中央教育代表團時說,他不希望5年一度的歷史教科書修訂被政治化。他也要求馬華公會的代表們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待歷史教科書的修訂。
我是教育代表團的成員之一,我對於現有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在課程綱要及內容上所存在的不平衡及不完整性,雖曾在國會提出時遭受到打壓卻不氣餒,自動自發成立檢討小組,較後獲得馬華領導認同並接納有關的檢討文件。
在提呈有關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檢討文件中,我們建議教育部成立一個多元種族委員會,檢討及制訂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綱要與內容,維護歷史科內容的素質與平衡。
我個人很同意希山慕丁的看法,即國中歷史教科書的修訂不應被政治化。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國中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本身充滿政治性,我們才會要求檢討及訂正。
例如,教科書中提到“馬來人主權”的課題,也解讀“外來移民”至今還虎視眈眈國家財富,又用“私會黨”來稱呼19世紀的華人民間組織,具有提高某個種族的地位,貶低其他種族的效果。由於歷史的教導能夠影響和決定學生在未來的歲月中對建國的態度和看法,教科書中的那些敘述,會影響心智尚未成熟、判斷力不夠的中學生對史實產生偏頗的看法。
其次,教科書提到,各民族團結合作爭取國家實現獨立。然而又有段落提到,馬來西亞的土地是馬來人的,有一天要拿回來,要其他民族尊重馬來人主權。這與各民族團結爭取國家獨立的說法自相矛盾,也對促進各民族間的團結不利。
再次,教科書提到,只有國民小學才能團結各民族。這等於說,華小和淡小不能促進團結。這與事實不符。華小是政府承認的教育源流之一,它與國小具有共同的課程綱要,強調效忠元首、熱愛國家,也強調民族團結。何況有越來越多的非華族小學生在華小就讀。
我也同意希山慕丁所說的,以宏觀的態度來看待國中歷史教科書的修訂問題。我們更要看到,以宏觀及可觀的角度來撰寫和修訂教科書的內容,讓中學生能真正瞭解國家歷史的發展以及各民族在建國過程中的貢獻。
我也認為,有必要對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學習有更多的延伸。這將給我們的下一代提供一個更平衡的視野,讓他們在面向全球化的挑戰時,具備更佳的競爭優勢。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 中四歷史課本總共10章,有5章是從各個角度談回教歷史。舊的課本只用了1章共35頁談回教歷史,而新課本用了大約97頁來談回教歷史。
新課本只用大約100個字談儒家,用大約153個字談道教,舊課本分別用大約330個字談儒家,用220個字談道教。新課本完全不提基督教,不過有提到興都教和佛教。
國中歷史教科書中目前所存在的主觀敘述、偏見、偏差、抬高某個民族、貶低其他民族的內容必須全部刪除。
只有這樣,歷史教科書才能真正起到使學生瞭解歷史真相,促進民族團結的作用;而不是相反的,造成各民族學生從小產生偏見與隔閡,不利於民族團結與國家建設。
因此,針對今年教育局將作出5年一度的歷史教科書修訂事宜,客觀編撰國中歷史教科書,檢討及訂正其綱要與內容乃事不宜遲。(星洲日報/言路‧作者:盧誠國)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