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热烈祝贺“汉正广场杯”汉川市首届学生歌手擂台赛在我校取得圆满成功 2009年3月20日,“汉正广场杯”汉川市首届学生歌手擂台赛在我校六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比赛由市教育局主办、我校承办,得到了湖北川东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赞助。市教育局局长李文华、汉正服装工业城副总经理李文甫的领导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比赛。全市共有75名选手参加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的比赛。我校六(2)班的陈萌、六(3)班的叶敬旭分别获得小学组的金奖与铜奖,明丽红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伯乐奖。 ![]() 主持:汉川市实验小学教师 王峰 胡春萍 ![]() 小学组金奖获得者:汉川市实验小学六(2)班陈萌 ![]() 小学组铜奖获得者:汉川市实验小学六(3)班叶敬旭 ![]() 观看比赛的领导 ![]() 初中组金奖获得者:汉川市城关中学熊怡 |
论文题目 | 所在学校 | 作者姓名 |
同课异构显奇文,最是创新起风情 ——读写说综合教学研究中的探索方式 | 安陆市解放路中学 | 张明霞 |
引导写作 放飞心灵 伴随成长 ——谈引导初中学生写好日记 | 孝感市开发区 | 詹素霞 |
初中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 应城市陈河初中 | 周文彬 |
初中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 应城市黄滩中学 | 田三红 |
比较阅读 高效写作 | 汉川市垌冢中学 | 王翠云 严秋才 |
十年磨一剑 ——读写说综合教学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 汉川市城关中学 | 余国秀 |
怎样走出作文“克隆”误区 | 汉川市汈东农场初中 | 罗善清 |
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效率 | 应城市长江初中 | 黄 英 |
实施有效性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 应城市教研室 | 徐应鸿 |
在读写对接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 应城市陈河中学 | 熊树枝 |
巧“借”身边资源,拓宽作文思路 | 应城市陈河初中 | 周文彬 |
抓实读写说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应城市黄滩初中 | 王 娜 |
“读写说综合教学”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 | 应城市黄滩初中 | 黄娟娟 |
新课改条件下作文系列化训练的几点思考 | 应城市东马坊初中 | 孙 伟 |
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应对策略浅探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张 俊 |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读写说训练 | 应城市实验初中 | 丁志清 |
文章不厌改,佳作推敲来 | 应城市实验中学 | 丁 俊 |
巧借慧眼 绽放亮点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技巧 | 应城市实验中学 | 彭 艳 |
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深化读写说课题研究 | 应城市郎君初中 | 祁江华 |
“亲亲我的宝贝”——朗读教学一席谈 | 孝昌县花园八一中学 | 石金军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初中语文活动课的一点浅识 | 大悟县刘集初中 | 梁红青 |
细节之美,让你的课堂绽放光彩 ——关于现代文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 大悟县河口中学 | 肖国玲 |
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做法初探 | 大悟县城关中学 | 李咏梅 |
抒真情 展个性——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 大悟县夏店初中 | 邓永亮 |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之初探 | 大悟县彭店初中 | 李洪波 |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四步训练” | 大悟县城关镇中 | 雷翠华 |
初中语文教学美点探究 | 大悟县高店中学 | 胡晓红 |
用细节描写缔造生活传奇 | 大悟县芳畈初中 | 杨晓明 |
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品悟 | 汉川市庙头学区 | 刘贵平 |
在“读写说”中加强语感教学 | 安陆市孛畈镇中 | 陈 倩 邓义明 |
语文课堂要凸现“说”的主体地位 | 安陆市孛畈镇中 | 郭爱军 |
“读写说综合教学”推陈出新例谈 | 安陆市棠棣初中 | 徐继雄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 安陆市烟店镇中 | 胡明刚 |
课前一分钟演讲 促“听说读写”提高 | 安陆市德安初中 | 孙华清 |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 大悟县高店中学 | 张 丹 |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说起来 | 大悟县新城中学 | 高家富 |
新课标下的自能读书 | 大悟县新城中学 | 吴 峰 |
“有效”应落实到“综合”中 | 大悟县金山中学 | 张大续 |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能力 | 汉川市实验中学 | 张云莉 |
编排课本剧,演活语文课 | 汉川市二河中学 | 鄢圣勇 |
创设鲜活氛围 打造高效课堂 | 孝感市体育路学校 | 蒋兴慧 |
百年前的一堂真正的课改示范课 | 大悟县黄站中学 | 刘泽海 |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 汉川市实验中学 | 周传炎 |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说综合教学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夏爱莲 |
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 汉川市教研室 | 李翠君 |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 汉川市汈东中学 | 潘业飞 |
用影视表现手法助推作文教学 | 孝感市楚环中学 | 邓翠红 |
作文评语应注重人文性和艺术性 | 汉川市城关中学 | 余国秀 杨明珠 |
读出一片新天地 ——谈“优化阅读形式,引导多层阅读” | 应城市三合中学 | 程 君 |
浅谈学生读写说综合能力的培养 | 应城市城北初中 | 王 萍 |
实践新课改之我见 | 安陆市中职学校 | 夏响莲 |
“读”占鳌头 | 安陆市高中 | 何文娟 付春梅 |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 孝感市楚环中学 | 邓翠红 |
“效益”从“选择”中来 | 孝南区祝站一中 | 李海涛 |
浅析说明文教学的四种方法及作用 | 孝南区祝站二中 | 舒小军 |
新诗教学初探 | 孝南区毛陈中学 | 刘光宗 蔡 娟 |
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诗意 | 孝南区祝站二中 | 陈惠祥 |
作文教学之“改”变 | 安陆市解放路中学 | 李竹樵 |
学习者永远年轻也 | 应城市二中 | 范中元 |
诗解“读写说” | 大悟县城关镇中 | 张 萍 |
浅谈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 安陆市烟店初中 | 胡明刚 |
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 安陆市雷公初中 | 程文海 孙建荣 |
加强读说 强化写作 整体推进 | 安陆市雷公初中 | 孙建荣 |
强化“读写说”,亲密接触语文 | 安陆市雷公初中 | 邓宝安 |
在课堂上实施读写说综合训练 | 安陆市巡店初中 | 杨小华 |
做足写作[真]功夫 | 安陆市接官乡初中 | 侯艳霞 |
读写说相结合的几点尝试 | 安陆市王义贞初中 | 张伶俐 |
构建读写说综合模式的几点想法 | 安陆市王义贞初中 | 姚丽萍 |
初中文言文复习要点略举 | 大悟县河口镇中学 | 晏 林 |
让学生在“听”中快乐学习 | 大悟县河口镇中学 | 宁安玲 |
“读说写”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 安陆市孛畈中学 | 申加能 |
怎样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 | 大悟县城关中学 | 张红霞 |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 大悟县高店中学 | 董九英 |
语文教学贵在“情感共鸣” | 大悟县高店中学 | 刘 平 |
课前齐诵古诗词好处多 | 大悟县高店中学 | 程福松 |
利用“揣摩与运用”设计课堂教学 | 大悟县高店中学 | 付仁峰 |
理解式阅读教学浅谈 | 大悟县芳畈初中 | 吴胜舟 余广凤 |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初探 | 大悟县新城中学 | 田 锋 |
情景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 大悟县新城中学 | 高海兰 |
作文,在快乐享受中起步 | 大悟县余河学校 | 李为林 |
提高课堂效率浅见 | 大悟县城关镇中学 | 魏德林 |
浅谈读写说有机结合 | 大悟县城关镇中学 | 张 萍 |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之我见 | 大悟县城关镇中学 | 程建华 |
脚踏这方土,心系课改情 | 应城市沈铺中学 | 田大红 |
作文评改方法之我见 | 大悟县阳平中学 | 徐勤玲 |
作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 汉川市官备塘中学 | 汪又先 |
让阅读的枝头缀满个性的花朵 | 大悟县新城中学 | 高家富 |
兴趣成就乐趣 | 安陆市接官中学 | 唐心兆 徐燕萍 |
让综合性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 | 汉川市田二河中学 | 邹琴霞 |
浅谈初中语文听说读写综合教学 | 汉川市田二河中学 | 向 敏 |
有效衔接,自然融合 | 安陆市接官中学 | 唐心兆 徐燕萍 |
开展专题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 汉川市实验中学 | 牟道琼 |
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 孝感市开发区 | 詹素霞 |
三措并举强化学生说话能力 | 应城市陈河初中 | 鲁元平 |
让生活成为源头活水 | 应城市陈河初中 | 黄华平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与思 | 应城市义和中学 | 丁 明 |
如何让学生吐丝织茧,实现“读写说”综合教学 | 应城市黄滩初中 | 方进生 |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应城市黄滩初中 | 盛曲倩 |
阅读教学须用三条腿走路 | 应城市实验初中 | 张金平 |
阅读·对话·作文——读写说结合尝试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李梦雪 |
关于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汪 军 |
化阅读的积累为写作的实践 | 应城市田店初中 | 熊早旺 |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 应城市实验中学 | 熊明焱 |
浅谈现代文阅读技巧 | 孝昌县八一中学 | 王馥娥 |
读写说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初探 | 孝昌县陡山中学 | 何 霄 |
文采飞扬百媚生——作文语言创新技巧摭谈 | 孝昌县小悟林业中学 | 汪太平 |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提高作文评改功效 | 大悟县阳平初中 | 付本发 |
创新作文评改思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 大悟县刘集初中 | 兰建红 |
四步教学法提高写作水平 | 大悟县刘集初中 | 韩爱丽 |
语文教学读写说结合之美 | 安陆市德安中学 | 周 敏 |
追求有特色的语文教学 | 安陆市太白初中 | 丁 威 |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安陆市接官初中 | 唐心俊 |
开放评价 作文出新 | 大悟县城关中学 | 包 文 |
初中语文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 应城市蒲阳初中 | 王雅娴 |
寻求阅读与写作的切合点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王华伟 |
初中语文作文批改之我见 | 大悟县城关中学 | 宁 莉 |
关注学生情感 培养学生个性 | 大悟县彭店初中 | 杨业海 |
把自由还给作文 | 应城市二中 | 刘 敏 |
关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 大悟县余河学校 | 张孝林 |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会运用激励原理 | 孝南区祝站二中 | 李胜松 |
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和利用 | 孝南区西河中学 | 李柏群 罗红霞 |
习作教学中要重视两种能力的培养 | 孝南区实验中学 | 丁雅琴 |
文言文教学的“轻舞飞扬” | 孝南区祝站二中 | 余 意 |
让好习惯伴随读写说 | 孝感市体育路学校 | 刘宗美 |
新课改及对教师的挑战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祝耀南 |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说” | 安陆市陈店初中 | 殷云霞 |
浅谈本地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误区及对策 | 安陆市陈店初中 | 严菊红 |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大悟县芳畈中学 | 付桂钗 |
落实听说读写之关键——端正教师认识 | 大悟县河口镇中学 | 宁安玲 |
紧密相连 三位一体—初中语文读写说综合教学 | 安陆市棠棣百花中学 | 李幼珍 |
对两处文言文注释的质疑 | 大悟新城镇中学 | 高 炜 |
巧设方法 上活作文课 | 大悟县余河学校 | 张 术 |
源头有活水,能力自提高 | 大悟县城关镇中学 | 汪晴雪 |
初中语文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之我见 | 汉川市播义中学 | 周梅成 严明华 |
加强听说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 | 汉川市城关中学 | 高 伟 |
读写结合·注重观察——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鲁炎祥 |
阅读,让语文更精彩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彭 荣 |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应城市二中 | 邓波玲 |
高考作文的选材技巧 | 应城市二中 | 邓青峰 杨丽红 |
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 | 孝昌县险峰中学 | 叶建桥 |
怎样构建和谐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邱丽娟 |
《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 | 安陆市辛榨初中 | 吴茉莉 |
初中语文课中的读写相和 | 安陆市德安初中 | 陈红刚 |
“感悟生活”——写作教学的源泉 | 安陆市辛榨初中 | 刘泉山 |
阅读中的读写实践活动训练 | 安陆市德安初中 | 张琼芳 |
听说读写并重 成就完美语文课堂 | 安陆市德安初中 | 高 力 |
浅谈语文听说读写的教学策略 | 安陆市德安初中 | 郑 琳 |
浅谈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 安陆市德安初中 | 周 敏 |
浅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 安陆市赵棚镇中 | 杨玉娥 |
关于初中语文的几点教学反思 | 安陆市赵棚镇中 | 徐晓玲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说结合 | 安陆市太白初中 | 杨 洋 |
初中作文教学心得 | 安陆市太白初中 | 彭克忠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安陆市太白初中 | 徐 婉 |
发掘课文蕴藏的宝藏,搞好作文教学 | 安陆市太白初中 | 徐 涛 |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 孝感市体育路学校 | 刘宗美 |
语文教学怎么教 | (未注明) | 沈江波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曾利琴 |
农村作文教学之我见 | 安陆市接官初中 | 秦 飞 蔡 菲 |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初中活动如何走出低谷 | 应城市三合中学 | 李 斌 |
好作文,从真情实感写起 | 应城市黄滩中学 | 张军芳 |
初中语文听说读写综合教学浅说 | 应城市东马坊初中 | 徐银轩 |
浅变中学生说话能力培养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赵 吉 |
读写说结合 生动作文评讲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王 艳 |
加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齐幼明 |
创意无处不在 | 孝昌县八一中学 | 石金军 |
初中生课外阅读探微 | 孝昌县险峰中学 | 刘小蓉 |
作文评改方法之我见 | 大悟县阳平中学 | 徐勤玲 |
论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变革 | 大悟县城关中学 | 雷 婧 |
从鲁迅问先生谈辅导 | 大悟县城关中学 | 包 文 |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 大悟县新城中学 | 张红斌 |
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 | 大悟县余河学校 | 雷青丽 |
学生作文教学兴趣初探 | 大悟县余河学校 | 田望朝 |
浅谈中学生作文评改 | 大悟县余河学校 | 李翠英 |
作文要有兴趣 | 大悟县余河学校 | 郑 斌 |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贯穿听说训练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戴红松 |
语文课堂应释放学生的表达欲 | 应城市二中 | 陈 君 |
笑哭相宜总关情 | 安陆市二中 | 李大军 |
一道高考题的思考 | 安陆市二中 | 刘高斌 |
诵读——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 | 孝南区祝站一中 | 李海涛 |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 孝南区西湖中学 | 黄德成 |
巧命题,激冲动 | 孝南区西湖中学 | 胡福村 |
试谈《孔乙已》中笑的艺术 | 大悟县芳畈初中 | 魏金明 |
借网络之玉,攻语文之石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刘翠红 |
教案(课件)题目 | 所在学校 | 作者姓名 |
《端午的鸭蛋》创新导学案 | 孝南区毛陈中学 | 黄志华 |
八年级语文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 孝南区西河中学 | 晏华伟 |
《好读书 读好书》课堂实录 | 孝南区涂河小学 | 晏维珍 |
《雪》教学设计 | 孝南区西湖中学 | 刘兰兰 |
《好嘴杨巴》教学设计 | 孝南区祝站一中 | 李海涛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 孝南区祝站二中 | 王 兵 |
《山市》导学设计 | 孝南区毛陈中学 | 刘光宗 蔡 娟 |
《那树》教学设计 | 大悟县城关镇中 | 左咏平 |
《台阶》教学设计 | 大悟县城关镇中 | 刘小俊 |
《老王》教学设计 | 大悟县河口镇中学 | 付 焕 |
《心声》教学设计 | 大悟县刘集镇初中 | 廖春华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 大悟县芳畈镇中学 | 滕斌杰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大悟县吕王中学 | 李旭升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大悟县黄站镇中学 | 方 晖 |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 大悟县城关镇中学 | 张 萍 |
《赤壁》教学设计 | 大悟县四姑镇初中 | 张从继 |
《那树》教学设计 | 应城市实验初中 | 彭 艳 |
《核舟记》教学设计 | 应城市黄滩初中 | 张姣萍 |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 孝感开发区龙店中学 | 周宝兵 |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 孝感开发区龙店中学 | 梁 浩 |
《蒹葭》教案 | 孝昌县陡山中学 | 何 霄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案例 | 孝昌县卫店镇中 | 周 田 |
《杨修之死》教学案例 | 应城市实验初中 | 黎玉萍 |
《蜡烛》教学设计 | 应城市三合中学 | 程 君 |
《背景》教案 | 汉川市教研室 | 李翠君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 | 汉川市官备塘中学 | 方 霞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 汉川市城关中学 | 余国秀 |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 汉川市城关中学 | 李文兵 |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 汉川市城关中学 | 张 敏 |
《爱莲说》教学设计 | 安陆市辛榨初中 | 蒋 毅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 安陆市巡店初中 | 董明坤 |
《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学设计 | 安陆市巡店初中 | 朱红丽 |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 | 安陆市孛畈镇中 | 张道安 |
《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 | 安陆市孛畈镇中 | 郭爱军 |
《三峡》教学设计 | 安陆市接官初中 | 唐心俊 |
《漫话探险》教学设计 | 汉川市新河中学 | 胡艳兰 |
《乡愁诗二首》教学设计 | 汉川市实验中学 | 张云莉 |
“走出写作恐惧的泥沼”写作课教学设计(说课) | 应城市蒲阳中学 | 雷波琴 |
《秋天》教学设计 | 大悟县四姑镇初中 | 吴路凡 |
作文指导训练:“会唱歌的作文”教学设计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余 芬 |
《莲文化》(课件)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周哲凡 |
《我也追“星”》教学设计 | 汉川市田二河中学 | 向 敏 |
《狼》教学案例 | 大悟县黄站中学 | 刘桂娥 |
《秋天》教案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段卫华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 大悟县刘集镇初中 | 杨志清 |
《感恩亲情,书写真情》教学设计 | 大悟县刘集镇初中 | 杨志清 |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 孝感开发区龙店中学 | 赵青莲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 大悟县夏店初中 | 李志英 |
《金色花》教学设计 | 大悟县河口镇中学 | 肖国玲 |
《谈生命》教学设计 | 大悟县彭店中学 | 李其鹏 刘红梅 |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 大悟县城关中学 | 李咏梅 |
《我爱我家》教学案例 | 应城市沈铺中学 | 田大红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 | 应城市实验初中 | 丁志清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孝感开发区龙店中学 | 程 皓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 | 应城市长江初中 | 左艳霞 |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 应城市蒲阳初中 | 黄晓红 |
《行路难》教学设计 | 大悟县新城中学 | 高 炜 |
《沁园春 雪》教案设计 | 汉川市官备塘中学 | 陈 艳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案例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刘世坤 |
《醉翁亭记》教案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夏爱莲 |
《紫藤萝瀑布》教案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曾利琴 |
《心声》教学案例与反思 | 孝昌县花西乡栗林学校 | 潘幺珍 |
《星星变奏曲》教学案例 | 安陆市接官初中 | 代建花 |
关注每一位学生—《心声》教学案例 | 安陆市太白中学 | 丁 威 |
《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 大悟县高店中学 | 陈合田 |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 | 大悟县新城镇中学 | 邓菊峰 |
《五柳先生传》教案 | 大悟县黄站中学 | 刘荣花 |
《好读书,读好书》教学设计 | 应城市黄滩初中 | 黄娟娟 |
《春酒》教学设计 | 孝南区祝站镇中 | 程良华 |
《我们的学校》教学设计 | 孝南区杨店初中 | 李 杰 |
《走进桃园》教学设计 | 孝南区三块碑中学 | 杨 超 屠艳芬 |
《丑小鸭》教学案例 | 孝南区西湖中学 | 吴志鸿 |
《小石谭记》教学案例 | 孝南区祝站二中 | 余 意 |
《济南的冬天》教学案例 | 孝南区祝站二中 | 陈祖发 |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案例 | 孝南区祝站二中 | 陈祖发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孝感开发区龙店中学 | 张菊英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 大悟县刘集镇中学 | 何良生 |
《谈生命》教案设计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王 瑾 |
《春酒》教学案例 | 安陆市王义贞初中 | 何 慧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 安陆市孛畈中学 | 谭宗华 |
《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 应城市郎君中学 | 黄红安 |
《台阶》教学设计 | 安陆市解放路初中 | 程红萍 |
《作文训练》(课件)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张 蕾 |
《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大悟县新城镇中学 | 高海兰 |
《口技》教案 | 大悟县新城镇中学 | 黄 容 |
《竹影》教学设计 | 大悟县芳畈中学 | 吴胜舟 余广凤 |
《口技》教学设计 | 大悟县新城镇中学 | 魏 诚 |
《社戏》教案设计 | 大悟县新城镇中学 | 段春花 |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大悟县新城镇中学 | 吴 锋 |
《散步》教学设计 | 大悟县新城镇中学 | 朱光道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 孝南区西河中学 | 吴巧英 |
《春酒》教学设计 | 孝南区祝站镇中 | 陈继端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简案 | 孝南区毛陈中学 | 殷 霞 |
《老王》教学设计 | 孝南区毛陈中学 | 胡玉琴 |
《散步》教学设计 | 孝南区朋兴中学 | 陈桂珍 |
《癍羚飞渡》教学设计 | 孝南区朋兴中学 | 娄学著 |
《春酒》教学设计 | 孝南区朋兴中学 | 洪 阳 |
《心声》教案 | 应城市陈河初中 | 徐进坤 |
《这就是我》教学设计 | 孝南区新铺中学 | 魏国艳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陈 静 |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 汉川市官备塘中学 | 章丽霞 |
《竹影》教学设计 | 大悟县黄站中学 | 刘泽海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 汉川市官备塘中学 | 葛 静 王 军 |
《羚羊木雕》教学案例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曾利琴 |
《行道树》教案 | 汉川市汈东中学 | 潘业飞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 汉川市汈东中学 | 罗善清 |
《猫》教案 | 孝昌县花西中学 | 张爱华 |
《陋室铭》教学设计 | 孝昌县险峰中学 | 汪金霞 |
《散步》教学设计 | 孝昌县花西中学 | 周文娟 |
《散步》教学设计 | 安陆市解放路初中 | 蒋洪涛 |
《羚羊木雕》教案 | 安陆市解放路初中 | 王小玲 |
《济南的冬天》教案 | 安陆市解放路初中 | 何军艳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 安陆市十里中学 | 钱海波 |
《山市》教学设计 | 应城市蒲阳初中 | 鲁旺芳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应城市黄滩中学 | 卢小翠 |
《春》教学设计 | 应城市黄滩中学 | 周德清 |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 | 应城市实验初中 | 张金平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 应城市城北初中 | 张文林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 应城市开发区学校 | 李 燕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例 | 应城市四里棚中学 | 易双兰 |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课件) | 孝感市文昌中学 | 黎红广 |
社刊名称 | 主办单位 | 主编 | 副主编(执行主编)、编委 |
《春燕》 | 大悟县实验中学 | 李贤奎 | 张基涛、严家全 |
《凤凰岭》 | 汉川市韩集中学 | 孔开仁 | 祁艳珊、骆鹏 |
《嫩芽》 | 安陆市王义贞中学 | 陈建敏 | 刘春华 |
《青果》 | 安陆市棠棣中学 | 徐继雄 | 卢晓兵等 |
《新绿》 | 应城市郎君中学 | 黄红安 | 周 伟 |
《紫云英》 | 应城市长江初中 | 盛红琼 左艳霞 | 陈伟英等 |
《顶子山》 | 应城市田店初中 | 何林生 | 肖 |
《扬帆》 | 应城市杨岭初中 | 齐又明 | 赵 吉等 |
《春泥》 | 应城市开发区学校 | 李 燕 | 盛娅琴等 |
《田野风》 | 应城市城北中学 | 郭先兵 | 谭佩玲等 |
《萤光》 | 应城市实验初中 | 刘 虹 | 王艺、田艳霞、张金平 |
《滴水》 | 应城市东马坊中学 | 詹洪涛 | 黎水芳、鲁玉芳 吴 琳、欧阳琼 |
《文峰石》 | 应城市黄滩中学 | 田三红 黄娟娟 | 许又元等 |
《憧憬》 | 应城市蒲阳中学 | 杨兰华 | 祁金红等 |
《红杏》 | 应城市陈河中学 | 熊树枝 | 李琼兰等 |
《润苗》 | 应城市二中 | 罗 玲 姚玉华 | 王 斌等 |
《伏龙》 | 汉川市城关中学 | 余国秀 | 张 敏、谢千红、汤志龙 |
《星光》 | 汉川市福星中学 | 刘光华 |
2010年汉川市政府十件实事 |
2010-04-22 |
汉川市政府决定,今年继续为群众办十件实事:(1)改造中小学危房1.7万平方米,完成5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启动汉川二中、城关中学搬迁建设工作。(2)动工建设人民广场。(3)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试点工作,改造6所乡镇卫生院,兴建3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4)启动图、文、博三馆和汉川市乒羽训练馆建设,新建村级体育运动健身场所20个、农家书屋200个,建设农场远程教育站50个。(5)完成欢乐街、北街、南街、西湖路四个菜市场标准化改造。(6)建成垃圾填埋场,新建、改建城区公厕10座。(7)新解决农村10.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8)完成田(二河)新(堰)线、虾(子地)南(垸)线、虾(子地)民(乐)线等市乡公路改造。(9)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4.5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500户。(10)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搞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新增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8500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 |
分管 领导 | 处室 | 主 要 工 作 | 责任人 | 落实 情况 |
周 从 新 | 教务 | 七八年级期中考试 | 张云莉 陈长华 | |
七八年级生物竞赛 | 张云莉 | |||
九年级中考相关准备 | 胡望林 | |||
收齐七年级“家谱”作业 | 张云莉 娄秋生 | |||
教科 | 承办孝感市中小学“课内比教学”市级比武活动准备工作 | 李红兵 | ||
蔡 新 兰 | 校办 | 单身青年教师摸底 | 严松涛 | |
考勤统计汇总 | 张胜凯 | |||
政教 | 八年级班主任会议 | 游华祥 | ||
期中考试秩序维护 | 游华祥 | |||
八年级校外实践活动准备工作 | 李继光 | |||
范 三 周 | 体卫 | 参加汉川市初中生歌手大赛 | 成秋新 王健龙 | |
组织九年级学生中考体检 | 成秋新 艾文涛 | |||
组织九年级跳绳比赛 | 艾文涛 胡望林 | |||
上交省篮球传校申请报告、创建材料 | 成秋新 艾文涛 | |||
总务 | 草拟学校清理津补贴、银行帐户开设情况自查报告 | 胡应平 | ||
迎接全市“两清查”财务大检查 | 李晓华 王红霞 | |||
更换七年级部分班级门锁 | 张企红 王传斌 | |||
熊 中 平 | 工会 | 趣味运动会报名 | 周传炎 |
我们理应大声赞美自己——观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有感 |
作者:冯云清 |
岁末年初,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帷幕重启,往届那些获奖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曾令数以亿计的寻常中国百姓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汈汊湖畔,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的事迹同样能够令无数中国人感动,由于他们的工作太过普通,太过平凡,以至于一直默默无闻。这个集体就是我们的实中教师。 受职业限制,受商品经济大潮冲击,“教师”这一称谓不再那么悦耳动听,教师这一职业不再令人羡慕。众多社交场合,相互问起职业,我们总是避而不谈;论及薪水,我们更是羞于启齿。但若谈到对国家的贡献,论到无私奉献精神,我们教师当之无愧。在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不受青睐的今天,我们更应理直气壮地大声赞美自己。 我们的付出太多,值得赞美! “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这是学生唱给老师的歌,可我们拿什么唱给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丈夫和妻子,拿什么唱给我们的父母呢?我们为学生付出的太多太多,可我们为家人付出的太少太少了,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在当今普通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是把培养孩子放在第一位,身体健康放在第二位,工作放在第三位的大背景下,实中教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把工作第一位,忍痛把培养孩子放在第二位,而把健康放在第三位,这样的高尚举动不值得大声赞美吗? 我们的工作太辛苦了,值得赞美。 当夜色将尽未尽,大多数人都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时,实中教师就行色匆匆地赶往学校,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而当华灯初上,人们都徜徉在霓虹灯下,或旋转于舞池旁时,而实中教师或加班,或找学生谈话,或家访,或排练节目,或训练球队,或上晚自习,或正在开会研究明天的工作,或在修订明天的教案。由于起得过早或过于劳累,时不时有教师晕倒在操场上,累倒在讲桌旁。当他们被搀扶出校门的一刹那,我们的内心变得无比沉重,感慨良多。这就是我们的职业,这种付出不值得大声赞美吗? 我们奉献得太多,值得赞美! 在我们教师的字典里只有“奉献”一词,而无“回报”二字。 先说说女教师吧。我们这些美丽的女教师,花样年华就站上了讲台。学生时代,你们可都是班花、校花,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你们曾为自己的美丽骄傲自豪过。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妈妈给你们的两只红苹果统统被无情的教学岁月给偷偷吃掉了。你们曾暗自神伤,无限惋惜。可当你们一走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时,你们又忘我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了。在所有学生和男教师眼里,你们个个都是实中的校花。你们最值得赞美。 再说我们的老教师。青春年少时意气风发,风流倜傥,豪情万状,哪曾想在这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三十多年。岁月磨平了我们的棱角,苍老了我们容颜,染白了我们的双鬓,我们有满腹的委曲和怨恨,可我们依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和年轻后生们拼质量,比创新,斤斤计较着教务处分值的测算是否合理,综合评价是否公平。荣誉难以摊上,职称渐行渐远,健康每况愈下。办公室里牢骚可没少发。可当我们一走上讲台,面对一双双熟悉的大眼睛时,我们又忘记了这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了。这是实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你们更值得赞美! 再说我们实中的领导集体。平常的工作中,既无节假日,也无上下班制。几乎所有班子成员都带有一门主课。辛苦自不必说,劳心劳力的事务就更不用提了。每周都要处理纷繁复杂的校内外事务,还要接待社会各届的造访,有时还要平息一些不速之客的袭扰。你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果敢干练的处事能力,事必躬亲的工作态度,乐于吃苦,不图回报的奉献精神,引领着实中不断迈向一个个新的台阶,这是一个值得大声赞美的集体——请把掌握送给他们。 更不用说我们实中的中坚力量——中年教师。是你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撑起了实中这片蓝天。你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挥洒在了实中校园。你们最值得赞美。 最后说说我们的新鲜血液——年轻教师。在校时,你们曾不知多少次为自己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内心时刻激荡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不曾想,一纸聘书,将你们唤回了现实,留在了实中。由于你们的到来,实中增加了更多色彩,不断焕发出蓬勃的朝气和青春活力。你们过硬的知识技能,大胆灵活的创新精神,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甘于奉献,不计报酬的可贵品质和老一辈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们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传承”的深刻内涵。我们同样要大声地赞美你 们。 正是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不断地书写着实中一次次的辉煌,我们应自豪地说:实中教师一个最优秀的团队,是一个值得大声赞美的团队。 如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设立“最佳教师团队奖”的话,我相信评审组会把这个奖项颁给我们实验中学教师团体。颁奖词不用虚构,朱军会极富感情地大声宣读:这是一个极具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人人恪尽职守,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团队;这是一个任劳任怨,以苦为乐,甘于奉献,不图名利,不计报酬,把工作放在首位,以校为家的团队;这是一个带病坚持工作人数比例大,个个注重教学效果的团队;这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责任意识,把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作为第一要义的团队。“最佳团队奖”授予实中全体教师。 老师们,以上情景设计并非现实版的安徒生童话,而是一部再现了实中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记录片。 请把荣誉收下,请把赞美带回家。作短暂的寒假生活留给了我们难得的休整机会。2012年正张开双臂在拥抱我们,我们正得继续前行。因为“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最后,我祝愿所有的教师新年夜点燃全汉川城最绚丽的礼花,绽放2012年所有的精彩与吉祥! 2012年元月12日 |
风景,这边独好---七年级“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演讲比赛小结 |
作者:李继光 |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的实中操场,风景这边独好。为了进一步增强七年级同学们养成好习惯的意识和决心,政教处特组织了这一次“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演讲比赛活动。这次活动在七年级各班主任的精心部署下,在七年级组和校团委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于今天比较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在此,我谨代表政教处向演讲优胜者表示衷心地祝贺!向所有七年级的同学说声:今天,你们很优秀! 在长达三个周的准备时间里,从各班同学上交的征文稿件来看,每个同学都写出了自己对“优秀”的思考和敬仰,都有“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信心和决心,这让我们非常地欣慰,我们从中遴选出了一等奖7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17名,也将在学校宣传栏中予以通报表彰。 七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军训的飒爽英姿还在我的脑海里不时浮现;你们列队的整齐有序还在我的心海里泛起涟漪。今天,参加演讲的十四名同学是我们七年级各班预选后推出的演讲精英,在两个多小时紧张而激烈的演讲过程中,我一次次被同学们激昂的文字、饱满的精神、飞扬的神采所感染:七(1)班李蔚然的落落大方、七(9)班李雨晴的流畅自然、七(5)班方若锦的沉着镇定、七(3)班刘宣辰的机灵可爱、七(2)班杨朝锐的抑扬顿挫、七(11)班的何砺寒的阳光大气、还有七(14)班祁丹妮的手势、七(10)班孙文雄的激昂、七(13)班喻蓓的甜美、七(7)班高嘉媛的清新、七(8)班石宁钰的闪亮、七(4)班王浩然的憨厚、七(6)班李卓的潇洒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学们用最真诚的语言诠释了好习惯终身受益,用最可信的例证传递着追求良好习惯的深情。从尽善尽美的角度看,有几个同学在演讲技巧上还有些不足,演讲得也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他们身上洋溢的一股股积极向上的热情、口中阐述的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悟强烈震撼着我们,值得我们去反思去学习。 这次演讲比赛是一次展示:它展示了七年级同学在养成教育上的 强烈共鸣;这次演讲比赛更是一次宣誓:它激扬出七年级同学在养成教育上的铮铮诺言。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那么作为我们来说,怎么才算是追求优秀呢?其实,我们不要把优秀想得高不可攀,如果你能够把《养成日志》里的八大习惯长期坚持好,你就是最优秀的!不论你昨天是否优秀,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今天、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你的一个新起点。 同学们,你们现在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完全可以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也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优秀的眼睛,时刻怀有一颗敬仰优秀的心灵,学会文明谦让,懂得敬爱师长;学会节约资源,懂得感恩自然;学会进取拼搏,懂得感悟生活;学会珍惜光阴,懂得天道酬勤;学会以爱校为己荣,懂得以兴国为己任。也愿你们借着演讲比赛的东风,继续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善小做起,养浩然之气,做文明学生,“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逐步实现我校“半年有起色,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规范”的养成教育目标,让实中因有你们而精彩! 2012、3、1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