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摄影与绘画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36
标题: 摄影与绘画
http://wenku.baidu.com/view/5b3048ee0975f46527d3e1a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5b3048ee0975f46527d3e1ad.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37
摄影和绘画的关系(1)
我们无法尽述摄影和绘画的所有关系。就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关系,我们这里将首先对“17世紀的荷兰”,然后是“印象派和現代二者关系的发展傾向”进行简单说明,目的是希望读者对摄影和绘画关系亲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近年以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绘画集,人们即便没有出国的经验,同样可以欣赏到外国著名的绘画作品——这都是高度发达的印刷文化带来的良好结果。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绘画集都是摄影集,因为它是以摄影的方式再现了绘画作品。看过名画真迹的人很少,但是看到绘画集的人却要多得很――我是要让读者从这个事实中感受到,绘画和摄影的关系其实非常接近。 就此,我特意找到日本村原色版印刷株式会社的柳崎正夫先生确认过,他的回答是“没错”。人类拥有非常优秀的大脑机能,大脑具备的补正功能也相当完备,可以把现实中的事物和已有的信息进行彻底的比较,其精确程度非常高。当然,预先接受真正事物的信息越多,补正效果就越好。这只是我个人的主张,对于无法见到事物的情况也许有一部分是正确的,而理论上几乎接近于神话故事。这些都是站在一般民众立场上的看法,从专家的立场看来则不同。 以往,可以直接承受印刷要求的美术品不多,但是最近的CG作品稍有些不同;只要每一步都尽心设计,完工的CG作品都可以马上拿去做印刷制版,可以说这是一种新的表现方法。 伦布朗和佛梅尔時代 伦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佛梅尔(Jan Vermeer 1632-1675) 摄影学校都有开设灯光配置的课程,所有的课程都包含有“伦布朗灯光配置技法”课程——他的灯光应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被称为是“光和影的画家”。伦布朗(1606~1669)出生于荷兰,曾在阿姆斯特丹活跃一时,进入20世纪后为世人注目。在他出生26年后,佛梅尔(1632~1675)在荷兰出生,佛梅尔生平只有35件作品。他们二人的共同点是对于光的正确的应用,换句话说,是对于光科学的应用。笔者在此着重介绍佛梅尔,做为背景,或是一种对比,也将触及到伦布朗。 我曾参加过一次伦布朗作品展。在一幅作于1635年、长达两米、名为“Abraham and Isaac”的作品(如图)中,本来是从Abraham手中丢落的匕首却仿佛悬浮在半空,给人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而已,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方法,但在当时却受到巨大的震惊。 (注:据说浮世绘根据不同的灯光会显现不同的模样。灯光如果黯淡到几乎看不到,则色温也会不同,此时的浮世绘显现出于现代不同的风格,内容仿佛“悬浮”起来一样,因此得名。) 从一个摄影家的角度来看,伦布朗作品中光和影处理得非常得当;加上绘画中物什间相互的映射——比如高光处的亮点在反光物质中的镜像,都可以根据物理学加以精确的衡量,即便有少数不符合现实,较之其他艺术家也要少的多。伦布朗的作品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其绘画的背景大都很暗,使用的光类似于我们现在在舞台上使用的点光源。因此,暗处衬托着明处,使发亮的部分得到强调,给人强烈的对比感。一句话,就是利用类似点光源的灯光手法使绘画要素更好的体现出来。关于伦布朗的作品,可以访问以下网站: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rembrandt/。 我不认为伦布朗曾经使用过暗箱,虽然从1610年开始这种装置已经很普及,伦布朗没有不知道的道理,但是我想,他可能多少受到暗箱绘画手法的影响,因为除此之外很难相象伦布朗如何能够把光线使用的如此完美。大概在暗箱和伦布朗之间是有一些交叉点,我个人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佛梅尔(1632~1675) 伦布朗出生在1606年,当他26岁左右的时候,佛梅尔来到这个世界,二人在美术史上属于同一个年代层。佛梅尔的特点是使用了作为相机原型的绘画暗箱,以及他常常在被认为是私宅的房间里进行人物绘画的创作,还有就是他存于世上为数不多的35幅作品(也有人认为是36幅)。作为摄影师,我曾多次拜见他的作品,发觉他对于光的处理简直准确的过分了,几乎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佛梅尔的绘画中常常用到散光,特别对于室内空气感的捕捉和对光线微妙之处的处理,简直出神入化。佛梅尔还精于应用透视图法、空气远近法和色彩远近法,一般画家所难以处理好的问题上他也能够做出完美的解决。和伦布朗不同,佛梅尔大多数的作品都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很早以前人们就猜测他的作品是否是通过镜头获得的――唯有一幅称为《红帽子女人》的作品,因为所表现的模糊效果除了镜头外几乎无法获取,因此被判断是镜头的产物。他的其他作品,也被认为是描绘暗箱投影影像,而且已经称为定论(根据英国菲利普教授的论说)。 之所以得出上述的理论,据说是有人精确的比较过实物和佛梅尔作品的尺寸,结果发现比率完全相同,因此判断出这些只有镜头影像可以达到的效果出自暗箱。关于佛梅尔的作品可以访问以下网站:http://www.orandanet.nl/vermeer (日语)相关论文的研究可以访问以下网站。 http://technology.open.ac.uk/old-design/vermeer.html 下面的图像是用电脑绘图还原的佛梅尔作品多次出现的室内景象。http://www.graphics.cornell.edu/online/research/vermeer.jpg  (未完待续) 翻 译:平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38
在摄影与绘画之间
作者:世艺网    文章来源:世艺网   
谈到摄影与绘画,最敏感的一个词是“真实”。摄影术的发明无论从观念还是功能,对近代绘画的冲击都是巨大的,不过总有一些细心的人敏感地把握住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最有说服力的是贡布里希在那本著名的《艺术的故事》中举过的例子。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借里柯生性喜爱赛马,他画的骏马在空中伸展四蹄,乘风疾驰,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惊心动魄,然而如果按照现代摄影技术拍摄的结果,马在空中则没有一个时刻是像这样同时将四肢伸展的,显然借里柯画错了,但它给我们的印象却很真实,相反,那些原本真实的相片看上去反倒显得很不自然。

  不过,摄影与绘画的差别也许只在一线之间。如果摄影不仅作为图象记录而且创造一张作品的话,它与绘画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在荷兰画家霍贝玛的名作《乡间小路》和美国摄影师Roman Loranc的作品《有云的私家小路》里我们看到如此相似的构图:低远的地平线、飘满云朵的天空、中心消失的焦点、横与竖的精心安排,他们巧妙的布置,共同把握了自然界中一种平衡的秩序。

  现代,有相当数量的摄影师把他们的镜头当作画笔来进行创作。看过这些作品,真让人觉得所有的界限和理论问题都不是主要的,无尽的创造力和捕捉美的能力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39
摄影与绘画
齐洁爽 于 2012年01月02日 



      摄影从开始就与绘画相伴相生。
      摄影的最初是攀绘画的高枝,因此才能得以生存。因为当初的摄影一经诞生,并不知道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加之投身于摄影行当中的人多是绘画之人士,因此从技法与表现手法上参照绘画是理所当然之事。于是,最初的摄影,从构图、用光到题材表现,都是以绘画为参照物。如此的后果是,摄影艺术不被艺术所认可,自然也没有摄影是不是抄袭绘画的法律之争。
      绘画在发展中做梦也没想到要依附于摄影,或者确切地说,在速写或素描上要走摄影这条捷径。无论上卓有成就的画家,或是刚刚出道的爱好者,差不多都是这样。不一定是偷懒,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必然,想拉回到绘画的原初状态已经很有难度,当然,为应付考试的基础训练不可能没有,但一旦过了考试关,很多人自然就用相机代替了画笔,因为毕竟这样做精准而快捷,如果需要细节,单独拍摄几张也就是了。
      用摄影代替绘画中的速写素描,摄影人当然没有任何异议,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但现在一些绘画人相机都懒得拿了,直接从别人的照片中寻找创作灵感,用别人的照片代替自己的写生,照猫画虎,而且还能成功。如果仅仅是处于练练画技,或是学生用于习作也就罢了,但有一些模仿摄影画作居然是走向市场的高价商品。如此的例子太多了,见诸报端的就有:油画《我小时候》与胡武功的《俯卧撑》相似,油画《总理在汶川》与新闻照片《告别北川》相似,油画《奶奶》与薛华克摄影作品《老人》相似,并有其他多幅油画与其他多幅照片相似等等。近日,持续了几年的薛华克诉燕娅娅抄案其中的一个一审判决出来了,结果是败诉,法院认为,《奶奶》参照照片《老人》证据不足。
      法律上的判决当然讲证据,但法院把一组相似的油画与照片案件拆解开来单独判似乎有些不妥,油画是否借鉴了照片,要总体上看,如果其他的绘画作品有嫌疑,这幅油画即便有很有利的肖像使用权协议,及个别细节的差异,也不能证明没有参照了照片。肖像使用权的协议,是油画作者与被画模特之间的关系,跟照片与油画无关。从法理上讲,这的确不是一个好的案例,至少对摄影来说不说。好再中国的法律不是依照案例判决,你判你的我判我的,下一个相似的案例结果可能完全相反。
       在12月31日,2011年最后一起视觉周刊上,看到了《摄影的报复?》专题,介绍了Adobe公司和网站Booooooom合作项目"Remake",号召大家发挥想象,用摄影重新创作或演绎经典艺术作品,于是以绘画为模板的凡·高《1889自画像》、大卫《马拉之死》、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大宫女》、桑德罗·波提切利《春》等名画的摄影版得以再现。模仿是好玩的,也可能有商业价值。模仿再一次说明,绘画与摄影的亲密关系,时不时会表现出来,体现出来。

BⅢ01,封面,皮村的小小摄影师

BⅢ02-03,孩子们的摄影作品

BⅢ04-05,光影奇遇

BⅢ06-07,摄影的报复?

BⅢ08,皮村的小小摄影师(续前)

南方都市报《视觉周刊》鉴赏评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0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85321_p_1.html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85321_p_1.html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85321_p_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1
摄影绘画主义流派在摄影艺术学中,可分为广义和狭意两类。
  广义言,该流派以绘画造型原则和美学追求规范自已创作的摄影艺术流派。
  狭义言,则专指产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1857年达到顶峰,八十年代已接近尾声,终于结束在1886年P .H .爱默生(P .H .EMERSON)发起的那场大“批判”中的、以当代拉斐尔前派为榜样,追求维多利亚艺术风格的摄影艺术流派,它被称作“高艺术”(HIGH ART)。 两条生活道路(1857) O.G.雷兰德

是这一时期摄影艺术的主流。
  这一摄影艺术流派其创作题材大多取予宗教教义或文艺作品,创作方法是主题先行,先画草图,请人扮演拍摄,再经暗房加工而成。故作品结构严谨,布局考究。艺术特点是作品极富情节性、叙事性和寓意性。
  该摄影艺术流派所以产生于斯是历史之必然。如前所述,摄影一进入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其能够“复写和留存” 现实景象的能力风靡了人们,而它能不能以其“摹象传情” 的能力进入造型艺术的殿堂尚待人们开发和探求。1847年,一幅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叫T .库蒂尔(T .GOUTURE)拍摄的题为《古罗马的没落》剧照,以其宏伟的场面和浓郁的文艺复兴时代艺术风格,与其时被艺术史家誉之为维多利亚艺术风尚——拉斐尔前派的艺术思潮合拍被时人震惊和思索。使摄影家认识到摄影在“艺术领域” 里一定也会大有作为,造型潜能和空间很大,从而开始体察到摄影的另一种特性——造型性,启示和激发他们对这方面的探索热情。例如这一时期中著名女摄影家J .M .卡梅隆夫人(J .M .CAMERON)就明确表示要“坚决地跟着拉斐尔前派走” ,积极参与发起和组织成立名垂摄影史的“拉斐尔前派小组”的绘画主义摄影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八年之后的1855年,摄影艺术家O .G .雷兰德(O .G .REJLANDER)摹仿T .库蒂尔拍摄剧照的方法——摆布导演地拍摄出具有情节性的被评论家誉为“摄影艺术发轫时期的佳作” 和“用摄影来绘画”作品《玩耍》;另一位绘画主义摄影家W .L .布拉斯(W .L .PRICE)的《唐吉珂德在他的书房中》亦相继问世。
  同时期,1852年英国摄影家R .贝亚德(R .BEJADER)发明的“拼接合成法” 玛丽露丝纹(1850) D.O.希尔 R.阿丹森
[1]

和1855年法国摄影家H .斯芬格尔(H .SFINGUER)发明的“修描照片” 等摄制工艺的普及与推广,无疑为“用摄影来绘画”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与空间。于是1856年, P .H .罗宾森(P .H .ROBINSON)创作出有“维多利亚艺术风格” 之誉的《黎明与落日》;第二年——1857年O .G .雷兰德就用了30张火棉胶底片,依着事先设计好的草图,化了六个星期,精心在一幅400×800mm的蛋白相纸上摄制出绘画主义摄影流派的峰巅与扛鼎之作——《两条生活道路》,并于在是年曼彻斯特举办的“艺术珍品展览会” 上展出,震动了当时的艺术界,将该摄影艺术流派推向了顶峰。
  值得提出的是1869年,H .P .罗宾森总结了该流派这一阶段的艺术实践,写出一本可视同这个艺术流派的理论著作——《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在书中明确指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感情和深入的艺术认,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摄影术的改良和不断的发明,启示出更高的标准,足以使摄影家更能自由的发挥。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步,因为摄影本身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到更高的目标而已” 。
  “高艺术” 所以于世纪末走完自已的艺术道路,原因在于它囿于成规,奉“拉斐尔前派”为圭皋 , 不愿越雷池半步,脱离现实生活,从圣经、诗歌、历史中找题材,可谓“食古不化” 。为此,1886年前后,在P .H .爱默生的“批评” 声中落幕。 这一摄影艺术流派的著名摄影家有∶W .L .布拉斯、J .M .卡梅隆夫人、F .H .戴(F .H .DAY)、纳达尔(NADAR)、J .迈耶尔(J .MANYER)、H .P .罗宾森、O .G 雷兰德等人;著名摄影作品有∶1855年的《唐吉珂德在他的书房中》、1856年的《黎明和落日》、1857年的《两条生活道路》、《黑夜降临,无家可归》1858年的《弥留》、1861年的《萨略特的女士》、1870年的《天使》、《佚题》、《高艺术》、1872年的《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1874年的《亚瑟王之死》、1880年左右的《上帝保佑爸爸平安回家》、1887年的《卡洛琳》┅┅ 等摄影名作。
  现在再来谈谈广义概念的“绘画主义”摄影艺术流派,即平常我们讲的“画意派” 摄影。
  该流派虽然也遵重绘画的造型规则和审美取向,刻意追求摄影作品“有意味的形式” ,重视摄影作品“情” 的表达和“美” 的造型,但这一流派的摄影家却始终注意发挥摄影纪实这一本体特性潜能的挖掘和发挥,运用“选择” 这种造型手段进行“创造”。 拍摄时依靠自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现实环境中寻找题材。从事“画意派” 摄影的摄影艺术家讲究的是感受、发现与领悟。早在1850年D .O .希尔和R .阿丹森(R.ADAMMSON)就拍摄过一幅被评论家誉之具有典型的“十七世纪荷兰绘画风格” 的人像作品《玛丽露丝纹》。如果我们翻阅一下这个时期的作品,你会发现,一些“绘画主义” 中坚摄影家也时有所作。可惜的是,这种创作方法被湮没于“高艺术” 的创作浪潮之中。直到1886年P .H .爱默生发表了《摄影.一门富于画意的艺术》的讲话,和一本他自己拍自现实中的画册《诺福克开阔地生活和风景》的出版,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反思与重视。1889年,他又写了一本振聋发聩的著作《自然主义摄影》,鼓吹新的摄影理念,使这一时期被人们逐渐发现和认识的两条摄影本体特性的“轴” 有意地加以靠拢,将摄影从“高艺术” 这条死胡同引了出来。在下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新的社会思潮和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以渐进的方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产生新的摄影艺术流派,摄影艺术面貌为之一新。



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家提出,“应该产生摄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茨安。”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家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出版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佚题(1870) J.M.卡梅隆

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喻性。拍摄时,预先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画面的绘画效果。
  随后,绘画主义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仍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具学院派的法则,因而显得储蓄、沉表、典雅。
  当该流派发展到画意阶段时,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旧是它的特点。由于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艺术修养:“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育实艺术的修养。”所以其历史功绩是把摄影从初期机械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促进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由于绘画主义的创作大都脱离现实生活,加上摄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们审美趣味的不断发展,为“自然主义”所冲击。尽管这样,在今天的摄影艺术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弥留》 H.P.罗宾森 《古罗马的没落》 T.库蒂尔



作品  《唐吉珂德在他的书房中》 W.L.布拉斯 《无题》J.M.卡梅隆
  这一流派的主要摄影家和作品有:普莱期(?-1896)的《男爵之宴》、《鲁宾逊漂流记》、《宝塔情景》;罗宾林的《当一天工作完了的时候》、《秋天》、《两个小姑娘》、《弥留》、《拿着毒药瓶的朱丽叶》、《黎明和落日》;雷兰德的《伊菲吉尼亚》、《优迪特与荷罗佛尼斯》、J.M.卡梅隆夫人《无题》等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2
绘画与摄影的出走
——读《摄影之后的摄影》2011-01-07



来源:媒体时代









绘画和摄影都是视觉传媒,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但又有密切的联系。自从摄影出现以来,首先感到威胁的便是绘画。至少在传统的纪实功能方面,摄影以绝对的优势超越了绘画的记述作用。于是有人这样说,“摄影的出现基本上完全取代了绘画的传统职能,历史画和风俗画现在变成了报道摄影,肖像画变成了肖像摄影,风景画变成了风景摄影,绘画被迫重新定义自己的任务,可以说现代主义艺术的直接导火索就是摄影的逼迫。”﹡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一些实用性很强的绘画类型(历史画和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或者说强调的是绘画的原始纪实功能的被挤占。
诚然,摄影艺术的兴起,对于绘画的纪实功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其强烈的冲击与颠覆,但依然不会——甚至可以说完全不能——取代绘画纪实的独特功效及意义。因为,摄影的写实本质上是一种机械的技术,它所生产的写实作品仅是一种呆滞的真实,而且太过表面化,不具有绘画者本身对于对象的精神感受和思想体悟,从而也就无从进行对于对象的内涵深层真实的挖掘。这里,首先牵涉到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肉眼亲见的事物(这里包括人物)是不是全然是真实的?或者,那究竟是不是一种真实的本质的“真实”?回答不是绝对的肯定。梵高曾表达过,我们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想象中的事物更为真实。于是,他把画笔指向了头脑的幻梦,也为我们绘出了另一个真实到心灵震颤的世界。比如那些焚烧着的激情的向日葵,那样劲生的力量确实不同现实,但是我们不能说它不真实。那是一种内在的接近本质的真实。
我们可以这样断定,严格来说,摄影的纪实与绘画的纪实两者不处于同一层面。(当然,那些完全以粗线条纪实为目的的绘画在这里应该除外。如果以印象派风格作为对比的一方,这种差异则更为明显)最初,前者的功能仅限于将肉眼瞬间的所见转换成历史的影像资源,当一叠叠或黑白或彩色的照片洗印出来时,摄影也就达成了它“立此存照”的预设目的。后者当然也具有这样的功效,但这并不是它的终极意义所在,它要做的更多地是对于隐藏于事物外表之内部和凡眼所见之外界真实的揭示。这种真实不会通过色彩和线条呈露在画纸上,但通过画家的引导和沟通,可以较为朦胧而多方位地为人所感知。可以说,所有派别的绘画艺术都有着对于上述工作使命性的担负,当在原始纪实功能上具有优越性的摄影出现之后,更使画家们加促了这项工作的步伐与力度,因为他们在原始纪实领域的空间已被摄影逼迫性地占有。这对一些缺乏深度的原本只满足于原始纪实的画家来说更是当头一棒。因此,还是可以说,摄影的冲击促成了一场绘画艺术的出走。
当然,摄影也不是仅仅停驻在纪事这一中心任务上。它虽然不具有绘画艺术的一些特质,但是不能忽略它在发展过程中向绘画模仿和借鉴上的努力。这是一个初生事物难免要走的路子。如果说对于绘画过多的借鉴显示了摄影的种种不成熟,那么,布勒松“决定性瞬间”美学观念的提出,则是摄影在文化上的自觉。“一张优秀作品和低劣之作相差只是的毫厘,如何在最适当的时候对最适当的对象摁下快门,这需要猎手般的灵敏。否则永远也不会诞生上乘之作。”“布勒松将时间的凝固化变为一种揭示肉眼所易于忽视的细节策略”,固然不是前文所论述的摄影与绘画对于真实性传达异同的问题,但已经是对于摄影纪实意义最深远处的挺进。而另外一些摄影家对于摄影器物的穷尽利用,最终导致对于媒体的器物之利的舍弃,迫使他们在观念和意识层面找寻新的出路。因为,至此,自动相机的出现,已经开始威胁到摄影的职业安全,就象摄影开初对绘画原始纪实功能的消解一样,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而言,它又需要一场新的突破。傻瓜相机的出现,似乎宣告了一个谁都可以成为“摄影家”的时代已然来临。谁都可以在一个或经意或不经意的瞬时捕捉一个美妙恰当的影象。保不齐由于偶然的因素,业余爱好者拍摄的效果还要胜过职业摄影家。于是,“观念摄影”、“后现代主义”这些已有或尚未有的概念就被提出来,在这些概念的抵挡之下,有很多东西就只能被称为“图片”而不是“摄影”了。这是摄影的自救,也是必然的趋势,只有与文化、意识等融合从而渗透更多的文化涵义,才有可能拓展其作为艺术而生存的空间。这又是摄影被逼迫的一场出走。
摄影对于绘画原始纪实功能的侵犯,以及摄影自身面对的困境,都是引起对于二者任务不断重新定义的原由。但是,必须肯定的是,从单纯的传媒技术角度来说,摄影的纪实功能已然取得成功。因为作为传媒手段,摄影诞生的特征:清晰、快捷、准确,无一不契合传媒的目标需要。“纪实是摄影的灵魂,这上面无可比拟的强大功能使它迅速地淘汰了绘画,成为历史见证的可靠的证人,田野调查的利器。而当摄影试图成为“艺术摄影”的时候,与日用的纪实功能建立多大的距离是人们反反复复重新定义的。”当摄影延伸到纯粹艺术的道路上时,它将和绘画一起走得更深更远。或许艺术是这样,会永不停止地遇见挑战,也需要永不停止地超越突破。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如果只是停留在原始的地点,则会丧失艺术常为新的特质,最后在静止中破灭,沦丧。
*本文引文均引自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读书》2000年10期。

(作者:易翔,文学硕士)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3
当历史穿过摄影重归绘画——绘画的再现与摄影的再现
2010年09月08日

艺术国际






Gerhard Richter 'Bach' cm oil on canvas 300 x 300 Moderna Museet 1992

绘画的再现(representation)问题始终与哲学中的表象论(representationalism)密切相关,后者认为知识的直接对象是头脑中的观念,而非实际的外部对象。据此类推,则绘画对事物的“重新呈现”(re-presentation)与感觉、知觉和观念的关联更加直接,而不是直接来自事物本身。另一方面,再现和表象论都包含着“呈现”(present)这个词根,这就意味着想要辨认画面中所绘事物的冲动无论何时都顺理成章。但是,当绘画再现了某些事物时,我们看见的究竟是画家的幻象还是自己的幻象?再现直指基本的心理学和认识论问题。在柏拉图的《斐利布斯篇》中,苏格拉底说,人们是在想象中才看见了远处树下若隐若现的人影,这就指明了视觉形象的形成连结着知觉、情感与记忆;贡布里希著名的“图式与修正”(schema and correction)模式指艺术家的形式选择总是受到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视觉原型的支配,进而解释了绘画再现的风格问题,在视觉心理学的层面上探索了画面内容与形式的深刻关系。绘画的再现便是这个关系的具体体现。
Roger Scruton在《摄影与再现》一文中,以描绘了一个勇士形象的画作为例,区分了观看绘画时的三重对象:有意识的对象(由观者的个人经验决定):一个神;被再现的对象(由画家的意图决定):一个勇士;所见实物:一幅画。基于此,他认为绘画是对思想的表达,“我们所见的不仅仅是由画的主题所决定,而且也是由我们对画的理解所决定的”。他指出,绘画及其所绘对象之间有意识的联系(intentional relation)正是“再现艺术”(representational art)的核心。这种有意识的联系既是文化的、思想的,也是形式的、语言的。从绘画再现的历史来看,内容与形式既同时受到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的总体影响,又总是在具体的再现过程中相互影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3

Gerhard Richter Familie Wende 1500 x 1250cm 1971

Scruton将摄影的理想特质从实际摄影作品的众多美学特征中抽离出来,则是为了纯化再现与再现艺术的定义。这一理想特质即摄影和对象之间只存在因果的联系(causal relation)——相机(其工作原理为摄影的理想特质直接负责)在任何再现性的步骤中都不起实质作用,它的意义仅仅与一只指示的手指相同:指向对象。这在非专业的快照中体现得比较直接,即照片所呈现出的仅仅是随机出现在取景框中的所有事物。但是,在专业摄影师拍摄的新闻照片或摆拍作品中,相机的作用依然仅限于此。Scruton认为摄影术无法拍摄虚构的东西(fictional incompetence),即使伪造新闻照片或追求离奇的视觉效果,摄影师也必须在按下快门之前安排好道具、模特并调好光圈和快门,更不用说后期处理——而历史上重要的再现性绘画常常通过虚构神话或宗教题材的场景,来传达关于知识、情感、经验与记忆等的主题——这便限制了摄影中“再现”的美学意义。
里希特也持有近似的观点。早在1964-65年间的笔记中,他就写道:“照片以不同于绘画的方式重塑客体,因为照相机不理解客体:它只是看见客体而已。” 不同的是,里希特更倾向于肯定摄影的再现方式,并藉此检审了传统意义上由风格流变不断调整的绘画再现方式。他十分看重相机的机械成像过程,认为这才是毫无偏见、真正客观地“再现”现实世界。有趣的是,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的导言中就指出过:“科学是中立的,对科学发现感兴趣的艺术家必须自担风险。” 言下之意,艺术不可能是中立的。当里希特一再强调自己是在以相机的方式画画或“用绘画重新制作摄影” 时,他便落入一个哲学陷阱之中:在绘画中用摄影的再现来对抗绘画的再现,就如同在有生之年用人的力量去对抗自然的力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4

Gerhard Richter Eis 2 (Butin 123) Color Screenprint in forty-one colors on light ivory, heavy rag paper with deckled edges 39 3/4 x 31 7/8 inches 2003

再现摄影的绘画
自从1839年达盖尔摄影法诞生,直到20世纪初,摄影这门新的平面视觉艺术几乎一直在努力地模仿绘画,或者说试图以绘画的方式来再现绘画。19世纪50年代盛行的画意摄影(Pictorial Photograph)是早期摄影作品的代表:摄影师选取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题材,先用素描绘制草图,再按草图布置场景,然后挑选人物模特,并像戏剧表演一样反复排练,最后一次拍照完成或多次拍照后叠放、拼贴而成。Osear Gustave Reilande曾用16个专业模特、30张底片、在两张相纸上叠印完成巨作《两种人生》,这张照片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历史画创作过程的全面模仿,表明摄影是一种艺术的创作手段。他也被誉为“艺术摄影之父”。仅仅十年后,印象派绘画兴起,许多摄影家便转而应用柔焦、软焦、漫射滤镜,竭力营造朦胧而柔化的影像,以使作品接近印象派绘画的效果。法国摄影家Robert Demachy以拍摄绝似德加画面效果的芭蕾舞演员著称,甚至还有人在照片上使用画笔进一步润色,印象派摄影的影响力直抵大西洋西岸。直到1917年美国的摄影分离派解散,模仿绘画才退出摄影创作的主流,现代意义上独立的摄影艺术才开始了自己的多元发展。
但是,当摄影逐渐自觉,开辟出一种绝对客观再现的可能性后,传统绘画的再现便遭遇了全面的检审和反思,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绘画走向表现与抽象。其实,摄影使绘画感觉遭到威胁和绘画再现方式的相应改变,与画意摄影是同时开始的。1846年安格尔曾率学院画家向法国政府请愿,要求禁止摄影,以避免“不正当竞争”。安格尔主张绘画既要求准确也要求美,这才是艺术的正宗,神圣不可侵犯。当时的流行画风一味表现影调,他认为正是摄影术助长了这种“不良倾向”。不过,他的名作《泉》中的裸女形象,据说就是来自纳达尔的人体照片《克里斯蒂娜·鲁》。可见绘画的再现和摄影的再现从一开始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借鉴又对抗的关系:如果说安格尔是试图借助相机的科学之眼更快捷准确地把握人体姿态,从而强化前现代时期绘画经典的美学追求,那么里希特则是借用摄影的再现方式,探索绘画再现的精神内涵。
《48人肖像》(1971-72)是为了代表他的国家参加197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而作,也为了适合那年德国馆宏大的新古典主义空间。这套肖像画的素材选自一本旧百科全书中的名人照片,实际上在他的《图片集》中备选的名人肖像照片有270张之多,最终入选的却多是曾经闻名于世但如今已被遗忘的文化名人,并且在展出时完全无序。这也是他首次明确采用对图像的“无风格”(style-free)参照手法来创作。 有意识地避开众所周知的名人,或许暗示着画家对由名人代言的文化传统的怀疑和不信任;有意识地取消每个肖像之间的序列关系,可能意味着他不想让观者看出任何他对知识分子及其贡献的价值判断;有意识地去风格,则表明他对绘画风格问题的敏感和困惑。否定在里希特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13年杜尚的第一件现成品到与他同时代的约翰·凯奇的静默,“什么也不是”的主题属于20世纪反美学思想的重要一支。左派批评家往往不喜欢这种谜一般的否定,布洛赫将《48人肖像》解释为一种在战后重建德国父亲形象的尝试。他指出里希特审慎地排除了政治家的肖像,是希望建立一个由知识分子构成的截然对立于法西斯形象的国家形象,同时又还要强调这个正面形象的虚构性。里希特却说,这组画象征着与传统的断裂无法修复,斯托尔把这句话解释为里希特很想弥补他所经历的集权文化造成的断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4

Gerhard Richter G.A.5 Colored ink watercolor pencil and crayon 15 x21cm 1984

其实,仅仅希特勒和斯大林的专政就能够造成欧洲文化传统的巨大断裂吗?整个现代社会的形成时期,短短一百多年中有多少传统消失殆尽,又有多少前所未有的文化事物纷至沓来?19世纪40年代起,很多微型肖像画家改行成为肖像摄影师。此时的肖像摄影曝光时间很长,以至于摄影师会准备柱子等道具供被摄者支撑。本雅明认为:正是最初的金属印刷法和长时间曝光,使这时的肖像摄影中有一道灵晕(aura)环绕着被摄者,赋予其充实与安定,肖像摄影成为最后也是最好的“肖像画”;1880年后,感光技术迅速提高,相机可以像镜子一样照出细节了,摄影师们提亮了光线,却永远地失去了灵晕。《48人肖像》的大多数照片素材摄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正是丢失了灵晕这个象征着肖像画文化传统的第一批照片。此外,这些文学家、音乐家、科学家和哲学家都生活在社会转型的时代,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的工作都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形成。
如果说,里希特关心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现代文化被集权专政打断,又为什么不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并给他们排出一个文化贡献的序列呢?Van Gelder说:“这些个人之间去等级的完全平等的关系,严重破坏了为他们分别画像时必定会环绕在每个人头顶的学识的灵晕(aura)。” 里希特显然想要否定每个人独特的灵晕,他画得很概括:单色,相同的白衬衣加深色外套的领口,没有细节描绘,大面积平涂进一步削弱了对人物神态的表现力。摄影的再现方式似乎通过绘画的手段得到了体现:对差异性漠不关心,对价值判断保持沉默。然而,画面的所有特征并不是相机拍摄的,而是由画家有意识地操控完成。至少从画面本身来看,里希特没有传达重建国家形象或文化价值体系的意愿,与其说里希特再现了这些人物,不如说他用绘画再现了他们的照片。何况,里希特见到的素材已经是这些照片的复制品的复制品,这组肖像画本身是以重构的方式对图像进行的思考;其中对于文化问题的思考则总体上保持怀疑和沉默的态度,就像凯奇的“我无话可说,但我正在说”。被遗忘的知识分子指涉总是在遭到破坏的文化记忆,无序的排列也是一种有意识否定的顺序,里希特真正否定的是直接的价值判断和追求意义的愿望。
在《48人肖像》中,里希特以摄影的方式来再现摄影,主要是从观看方式到态度的借鉴,最重要的是模仿了摄影与其对象之间漠然的关系。但是,他在素材选择和绘画手法上的尝试,探索的仍是绘画要再现什么以及如何再现的问题,摄影的再现方式则是起到了路径的作用。这个问题即上文提到的“绘画再现的精神内涵”,里希特称之为“有力的写实作品的理想”——斯托尔将其解释为“他的画既不再现物质对象,也不再现绘画之外的形而上精神”。可见里希特认为写实绘画再现性的内涵,其实还是与艺术史的联系最为紧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5
历史画的精神
在威尼斯参展期间,里希特见到了提香晚年的一幅宗教画《天使报喜》(约1540年,威尼斯圣萨瓦特勒教堂),他非常喜欢这幅巨大的油画,以至于想要拥有它。在相当程度上为了弥补无法实现的愿望,1973年他便画了五幅名为《仿提香天使报喜》的油画。这是他唯一明确指涉他人艺术作品的画作,也是唯一出现基督教图像的作品。这两张画是以明信片和其他印刷品为素材完成的,同样来自摄影作品的复制品,但这次目的不同:里希特想通过摄影印刷品找回绘画史上大师曾经创造的独特而完美的再现,与摄影的再现方式无关。
第一幅中的建筑与人物形象都被处理得比较模糊,但尚可辨认,原作明亮鲜艳的色调也变成了黯淡的黑灰调子。里希特透过“一面黑色的玻璃”看提香,既象征着斯托尔所谓的当代艺术家不再拥有赋予他们灵感的精神主宰,也是对那个时代油画再现方式的崇拜和无力重现。从第二幅开始,原来画中的形象就都被宽笔触涂抹掉,完全无法辨认了。这并不是对提香的诋毁或否定,而是里希特希望通过模仿一幅提香来把握其中某种令人激动的艺术品质,但最终他认为自己失败了。涂抹是无能为力的表现,他否定的是自己的愿望。不能重现的不是提香的技法,而是“那个时代的气息,那种潜在的美和细腻” ——时代风格中无法重现的部分。在Scruton提出的再现艺术的核心意义中,这正是绘画与所绘对象之间的有意识的联系中属于文化、思想和历史的那一部分。于是里希特的画上“一种色彩力度的图像、由色彩构成的光之幽灵取代了再现 ”,对再现方式的模仿最终成为散落一地的光色碎片,提香的精神无可重现。
里希特没能通过宗教画抓住不同时期绘画再现的精神,但这个问题始终令他难以释怀。他曾说“是古典精神支撑着我,赋予我以形式。” 古典精神,自诞生之日便直指人性深处那些关乎生存的基本问题,古典绘画也始终以人物形象为再现的最高形式,尤其在文艺复兴之后,历史画逐渐占据了绘画作品的主流。在露西-史密斯的《艺术词典》,历史画(history painting)的解释是:“一种故意采用高贵风格(grand manner)来表现历史事件和传说事件的人物画,它被17和18世纪学院艺术理论家视为仅次于宗教画的最高艺术形式。” 现代主义艺术兴起后,历史画一度消失殆尽,新闻照片一跃成为新时代记录历史事件的权威手段。二战后,很多艺术家从形式至上转向反思现实,用绘画再现新闻照片成为一种典型方式,安迪·沃霍尔可能是最知名的代表。
里希特1988年的重要作品《1977年10月18日》,就是根据“红色旅”的西德分支“巴德-梅恩霍夫(Baader-Meinhof)”组织的几位核心成员死于监狱中的新闻照片画的。罗兰·巴特指出,摄影拍下此刻,保存了这一刻的活力,但也同时宣告了这一刻永远成为“曾经”,从而使观众得知“死亡是摄影的文化表相(eidos)”。 拍摄了人的死亡这一事实的照片,则提示着双重的死亡:首先是生命的消失,然后是宣判消失的生命成为历史,相关的一切都永远停留在此。在照片中,死者就像是又被杀死了一次。面对天真的政治理想带来的死亡,里希特严格按照当时发表的新闻照片来构图,然后略去很多个体死亡的图像中真实而具体的细节,再柔化人物形象的边缘使之与背景难以区分,最后还要用画笔抹过涂满灰色颜料的湿画布,造成令人窒息的冰冷而模糊的效果。很显然他不想像照片一样无情地印出死者的惨状,却又不是为了表现悲恸。“在复制过程中,艺术家将图像进一步虚化,从而隔断了作品中死者与观者直接交流的可能性。” 这组画中的《死亡1、2、3》画了梅恩霍夫的尸体被平放在地上的情形,三幅画的构图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尺寸递减,并依次画得越来越模糊。画面中尸体颈部类似被绳索勒出的淤痕,在第一幅中尚可依稀辨认得出,在后两幅中就看不清了。既可以说,这安抚了死亡给活着的人造成的巨大痛苦和恐惧,也可以说,这消解了热血青年死亡的崇高感和殉道的意义。照片无法传达这样发人深省的思辨,事实上,这又是他借助摄影对绘画再现方式的一次探索,就像他在首展之前的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这组画唤起了“我对自己60年代画法的回归——对基于内容的绘画、历史画的一种非现代的尝试。”
布洛赫曾经提到,《被枪毙的人1》和《葬礼》两幅画,在图式上与两件19世纪的写实油画存在必然的联系:前者与马奈的《死去的斗牛士》(1863),后者与库尔贝的《奥尔南的葬礼》(1849-50)。 但他没有解释具体的联系是什么。其实,里希特并没有改变这两幅画原型照片的构图,单从图式上说,是照片拍得就像马奈和库尔贝。马奈送展1864沙龙展的《斗牛事故》一画遭到拒绝和严厉批评,他便将此画裁成两半,重新命名为《斗牛》和《死去的斗牛士》。后者失去了斗牛场的叙述性背景,只有仰面倒地的斗牛士——这提示了他的死其实与牛无关,而是死于斗牛这件事的虚伪和矫情,死于他自己对待牛的专横无礼。里希特《被枪毙的人1》也几乎没有背景,仿佛是把画中人(即巴德,该组织的两位命名者之一)的死因也指向他本人:制造恐怖事件真的能改善政治环境吗?流血革命真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最好的方式吗?库尔贝则声称,自己是用传统历史画中展现战争等宏大场面的方式,来描绘一个乡间普通人的葬礼。无论为祖国荣誉战死还是默默无闻地死在家乡,死亡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死去的人都是平等的。虽然在1977年,有众多市民自发前来参加葬礼的游行,悼念这些牺牲者,里希特却把这个煽情的场面画成一片混沌,倒像是烟雨迷蒙中人群渐渐溶化了:失去了生命,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一切都结束了。
这组画1989年2月到4月期间在克莱菲尔德的首次展出,引起了冷战末期德国境内的震动,并很快波及全世界。布洛赫说这是“对当前公共历史的再现”,然而这是何其沉重的再现,对这些付出了生命的年轻人,里希特既不批判也不赞扬。在事发十年之后突然重拾这个主题,不论其构思的冷静还是画面效果的疏离感,都令人不得不追问,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悲剧?生命的代价换来了什么?或许这些在任何时期都困扰人又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才是里希特追寻的历史画的精神,也是绘画再现方式的独特价值。摄影的再现虽然客观,但艺术永远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好的摄影作品也包含来自传统绘画再现中文化、思想与历史的成分。里希特所谓用摄影的再现方式来画画,在他实际完成的作品中仍然具备积极的含义,因为有意识地选择否定或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和观点的表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5

Gerhard Richter drawing pencil on paper 21 x 29.8cm 1999

小结
里希特在绘画创作中对摄影的借用,看似是对摄影再现方式的主动模仿,实则是对绘画精神价值的坚持。他在言论中一再强调自己的中立态度或“无风格”,既源于他那一代人的处境造成的刺激,和德国民族历史造就的特点,也是他自己思考方式和所关注的问题决定的。丹托敏锐地指出:“纳粹后的第一代艺术家,要在保持德国特征的同时重新衔接现代主义。此外他们还要处理像一道致命伤般将祖国一分为二的严酷冷战,这是彻底的政治划分。里希特就是所有这些局面的产物。但是就像沃霍尔——他在很多方面都与之相似——他发展出一种自我保护的冷酷感,使他和观者仿佛能够在一定距离之外体验历史现实。”
然而,他的作品从来都没有冷酷到让人失望,而是一再提示着以这个时代的面目呈现出来的人类永恒的问题。历史永远是模糊的,用模糊的方式来再现它反而更加可信。邵亦杨认为,“里希特所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属于他那个时代,他那个民族,而且也属于所有人。艺术家所制造的模糊感告诉我们:画面上的一切是关于记忆的,它已经属于历史了,但有一种忧虑、一种恐惧感却依然存在着,萦绕着画面,也萦绕在所有观看者的心头挥之不去。” 正是他所提出的这些超越时空范围的问题,支撑着他的艺术穿过文化的隔阂,获得更广泛的认同,产生更宽阔的感染力。
在关心历史的同时,里希特还非常关心艺术史,始终放不下对西方再现性绘画的历史和精神的追问,他确实有一种20世纪艺术家中少见的古典主义情结。与其说他的绘画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模仿摄影,不妨说他的核心问题是:在摄影已经逐渐主导了日常视觉方式的时代,绘画如何再现历史现实。他成功地实现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转换方式,实现了那个时代绘画再现方式的一种可能性,主动续写了西方绘画的历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6
摄影与绘画
分类: 摘抄与笔记


法国达盖尔宣布银板摄影术试验成功是在一八三九年,当时人们担心绘画再也没有用途了。
摄影史中的第一个流派是“绘画派”,摄影家千方百计把自己所拍的照片弄得像一幅画,认为摄影纯粹是镜头的光学作用和底片的化学作用,对于现实生活,不过是一种“机械的翻版”、“冷漠的纪录”,而不是艺术。一战以后,摄影术逐步成长,出现了“纯影派”,认为摄影家在进行创作时,只有清除掉绘画的影响,才可能拍摄出艺术作品。
近代西方绘画中,抽象派曾盛极一时,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山穷水尽,“超级写实主义”派应运而生。这一派的画家根据照片作画,把他们的画,画得比照片还要精细,被称为“照相写实主义”,也可说是绘画中的“摄影派”。
一九三四年,当时在美国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中工作的贝蒙特·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说:“摄影术发明以来,对于画家们究竟产生了一些什么影响,这个问题,至今无人过问,实在令人惊讶。”又过了十五年,一九四九年,著名的美术史专家施瓦尔兹(Heinrich Schwarz)在《美术杂志》上提出:“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美术史的研究中,几乎没有人去注意一下绘画和摄影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十九世纪以来美术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本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有关绘画和摄影关系的书刊,在欧美开始出现。
《画家和摄影》(The Painter and the Photograph),作者V·D·柯克(Van Deren Coke)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从各个角度论证了摄影和绘画之间的密切关系。
摄影在形象纪录的迅速、方便、准确、细致上,可以给画家提供许多帮助。闻名的绘画大师,也不拒绝。
西班牙的毕卡索有扎实的素描功夫,然而,他经常参考或依据照片作画。他一九一七年为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画的速写像,画上的轮廓线,几乎跟一位摄影者为雷诺阿拍摄的照片一模一样。为了突出线条,毕卡索舍弃了照片中外套上浓重而又繁琐的花纹。当时,雷诺阿已进入晚年,双手的关节因僵化而变形。但老画家以惊人的毅力,把画笔绑在手上,继续作画。毕卡索把照片上的手的形象,移近,夸张,可能是为了加强观众对老画家手的注意。
毕卡索一九二三年为他儿子保罗画的两幅肖像:一幅是油画,一幅是树胶水彩画。这两幅画上的形象,与一个摄影者为其子保罗所摄的骑驴照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在骑驴的全身画像中,除了扩大了孩子身躯的比例之外,还坚决地舍弃了照片中杂乱的背景,使小毛驴和保罗在画面上更加鲜明、突出。另一幅油画的头像看来也是取之于这张照片,只是把孩子的眼睛画得更大了一些,并且赋予明确的轮廓线条,从而给人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毕卡索一九四五年所画的《尸骨堆》,同样可以找到照片中的形象。照片是一位摄影者一九四五年四月在英国第二方面军打到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在集中营发现的尸骨堆边拍摄的,当时曾在报刊上发表,在全世界引起了震动。
保罗·塞尚作画的速度极慢,又不善与人相处,雇请模特儿经常遇到困难。塞尚于一八八五至一八九○年间所画的《洗澡的男子》,就是根据一张照片中模特儿的姿态创作的。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是盲目地复制现实,它意味着诸种关系的和谐。”
摄影能帮助画家分辨肉眼看不清楚的快速动作,骏马飞奔之时,究竟有没有一个四蹄同时离地、腾空而起的动作?这个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在一八七八年才最后解决的。这一年的夏季,英国的一位有钻研精神的摄影家爱德华·穆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里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之约,在加州的烈日暴晒之下,用二十四台相机顺序排列起来,快门上拴着细线,横穿跑道。当马蹄碰断细线时,即拉开快门,以一千分之一秒的高速,进行曝光。其中有一个镜头显示出:在骏马奔腾之时,确有四蹄同时离地、腾空而起的动作。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美术界很大的兴趣,法国的印象派大师德加(Edgar Degas)就曾根据穆布里奇所拍的照片,画了不少奔马的速写。
摄影能抓住瞬息即逝的表情,为画家们提供很大的方便。美国著名的素描大师尼古拉·费钦(Nicolai Fechin),人们为他作品中准确的造型,潇洒的线条,微妙的表情而惊叹。其实,费钦也不是全靠他扎实的素描功夫,他也经常根据自己所拍的快照来进行绘画。照片为他提供自然光的效果,以及瞬息即逝的微妙表情。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风景画家J·B·C·柯罗的风景画中,他经常把树叶画得清清楚楚,一八五○年以后,他风景画里的树叶变虚。英国的美术史专家沙尔夫博士(Dr.Scharf)认为,柯罗风景画风格的改变,与他一八五五年前后,经常与一群生活在阿尔萨斯地区的摄影家为伍有关。其中柯维利尔,以及既搞摄影也搞绘画的杜特勒斯,都是与柯罗过从甚密的好友。一八七五年,柯罗去世以后,人们在他画室里发现了二百多张不同景色的风景照片,其中有许多树枝树叶,都呈现出虚动的状态。人们认为:柯罗在他晚期风景画中,用一种朦胧的、模糊的手法来描绘树叶,不仅是为了表现风的吹动,而且也是为了用这种升华的笔法,更深刻地描绘大自然内在的灵魂。
西方画家风格的改变,也对东方画家产生了影响。比如,日本著名的水墨画大师竹内栖凤(1864—1942),在他初期的风景画里,是把树叶一片一片地画出来的。后来他来到法国,看到了柯罗的风景画,大吃一惊:“日本过去所谓的‘写生’,不过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技法,这种技法是否真正能表现对象的生命呢”。竹内叹道:“这才是真正的风景画啊!”。他朝着创新的方向努力,开创了日本风景画中的一代新风。
六十年代起,国外摄影领域中,出现了一个追求虚动效果的“模糊派”。他们认为,虚的动荡不定的形象,有助于表现现代生活中紧张激烈的气氛和节奏。不久,在绘画领域的超级写实主义画派中,出现了专门从动态中表现生活的“照相未来主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是美籍华人夏阳。他更加直接而大胆地把摄影中所特有的虚动,移植到油画中去,以表现现代生活的快速节奏的特点。
西方的绘画,发展到本世纪的六十年代中叶,极端写实的流派异军突起,这就是“超级写实主义”或“照相写实主义”的画派。这一派的画家公开宣称他们是根据照片作画的。比如,颇有代表性的美国肖像画家丘克·克洛斯(Chuck Close),就宣称,他“只愿意和经过相机纪录下来的影像打交道”,因为这些影像是“黑白的,平面的,而且具备着脸面上的许多细节”。为了精心刻画这些细节,克洛斯往往把一张10英寸的照片,放大到9英尺(有两、三公尺)的巨型画幅上。
克洛斯喜欢画毛发蓬松的头像。他喜欢把人脸上的每一条皱纹,每一根汗毛,每一个毛孔,都画得一清二楚,纤毫毕露。克洛斯对肖像画的唯一的要求,就是逼真。但是,在具体作画之时,被画的人很难保持纹丝不动,其结果是画家无法抓住脸部最微妙的细节,也抓不住自然的姿势。而照片却是“纹丝不动”的,画家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对脸上的一切细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仔细的分析。那些画彩色画的作者,干脆也把他们要画的景物,用相机拍摄成彩色幻灯片,再把彩色透明片上的影像,投射到画布上,然后用画笔精描细写。著名的超级写实主义画家,美国的理查德·埃斯蒂斯(Richard Estes)于一九六七年画的《公用电话间》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
这个流派尽管采用照片,作为绘画的基础和素材,但最后得到的艺术效果,却有一种照片所达不到的强烈的感染力,主要来自画幅大和笔触细。(参看:罗中立所画的《父亲》)
画家比摄影家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对画面深思熟虑,从而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美国著名风景画家F·E·邱奇(Frederic Edwin Church)参考希腊雅典帕塞侬大殿的照片绘制了巨幅油画《帕塞侬》。油画中的帕塞侬大殿的形象,几乎是分毫不差地按照相片绘制的。但是,油画增添了光影明暗的变化,用“暗”来压低杂乱前景的干扰,用“明”来突出画面的主体建筑,由于光和影的变化,加强了画面远近的透视感和立体感。油画增添了前景中的立柱,不但丰富了景物的层次,也使大殿在画面上获得了更好的呼应和均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7
浅论摄影与绘画交融
王文奎
〖理论与批评〗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现代摄影与绘画领域里日益增长的艺术交融正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流向,涌现出众多比之它们各自原态艺术形式更具特殊结构形态的艺术作品,显示出一种新的艺术魅力与生命生量。
然而,对于摄影与绘画的交融,以及由这种交融所产生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视觉语言及其组合方式而构成的艺术结构形态,却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认为摄影与绘画的交融会造成艺术同化,削弱摄影的艺术特征,甚至会导致它的生命危机。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不能成立的。
众所周知,作为年青的摄影艺术从它诞生之时就受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绘画之浸染。并且从文学、戏剧、音乐、雕塑、建筑、书法等艺术门类吸取了自己所需的东西。然而,它既没有被绘画或其他艺术所同化,也没有失去自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更没有产生什么危机。相反这些吸收对于增强摄影生命的活力与生机,丰富和扩充它的艺术手段与形式以及发展它的表现形态,无不产生了有益的作用。
在当代造型艺术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同步发展过程中,摄影与绘画更是自觉不自觉地在相互撞击交叉之中表现出多方位的艺术交融,产生了很多充满艺术魅力、意境深邃的作品,并可以看出这些作品的互补因素和特征。如摄影家林森的《水乡怀想》(获第九届国际影展金牌奖),朱丁甲的《苗家责任田》(见《全国第十三届摄影艺术作品集》),其画面影象就凝结着国画的笔墨韵味,版画的刀痕雕迹;孙凤初的《季香》(《光与影》1987年第2期),显现着油画的粗扩笔触肌里的特点;美国摄影家迈克尔的《风光》、《静物》,渗透着印象派绘画色彩的对比与彩色并列而产生的混合效果。又如国画家程十发的《竹》,美国画家秋阳的《入流》、宋陵的《作品12号---无意义的选择?》、王怀庆的《走向世界的人》等美术作品,均程度不同地吸收、融合了摄影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特征。
不仅如此,一些勇于探盛的摄影家,不囿于本体化的摄影表现形态,通过特殊的手段将摄影图象脱离其载体的相纸,使它托展在宣纸或丝绢上,从而显露出中国画的神韵、风貌和格调。象华国璋摄制的《天然国画》、《默林烟岚》(均见《大众摄影》1991年第3期)之类的作品就是如此。
显然,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渗透、沟合,不仅创造更多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同时相互间的吸收、补充、交融,对强化艺术的表现力、丰富形式结构的多样化、扩大表现领域与画面容量、提高作品的艺术深度以及拓宽人们的审美观照与审美积淀,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因此,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使摄影与绘画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一种正常的艺术现象。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所指出的,“美术与摄影不仅是同院邻居,而且现在是结成新的亲家了。超级现实主义的绘画大量吸取了摄影的手法,摄影又在吸取油画及水墨大写意的手法,你吸取我的,我吸取你的,因为目标共同起来了,这个目标就是表达美的意境。……对形式美的探求!”(见吴冠中:《东寻西找集》63页)文艺理论家钟本康在论述小说的"艺术综合"中也指出:“凡艺术总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总是根据艺术家所感受到、体验到、认识到的思想感情创造出来的。因此各艺术之间的相互启示、渗透,综合、融化是合乎艺术内在规律的,是不足为奇的?”(见《当代文艺思潮》1985年第4期40页)。
事实上,经过艺术交融的作品所显示出来的新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技巧,不仅反映艺术家们对于美的探索的勇气、锐意创新的精神,而且包含了创作主体创造力、想象力和艰难复杂的艺术转化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摄影与绘画在视觉语言、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的交融中,从整体上补充、丰富和完善了自身的艺术形态。拓宽了画面视觉元素多样组合,审美意象自由物化的可能性,从而促进创作主体更深刻地创造艺术图象,表达丰富的艺术内涵。例如,摄影大师郎静山的《湖山揽胜》,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之情,借用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采取集锦技法,将不同时空的雾山、村舍、亭台、渔舟、苍石、丛树等景物,有序地组合在同一幅照片上,参差俯仰,疏密有致,恰似一幅水墨山水长卷画。尤其是散点透视、画面题跋,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民族特色,而且整个画面有一种空灵美,蕴藏着雅洁淡逸的意境。而姜彪拍摄的《宇宙与人生系列》见《中国摄影》(1990年第6期入从画面结构分析,作者同样吸纳、融化了现代绘画新空间组合方式与透视关系。新有的结构、变调的色彩。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加深了画面的艺术底蕴,构成一种强劲的艺术张力。因而这组具有探索性的照片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内容,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给人以新颖独特的审美感受。
总之,这些掺合着新的艺术血液的作品,所渗透出来的艺术勉力,丰富的艺术内涵,充分说明摄影与绘画相互交流、贯通、消融,以及对应补充达到更完美的表现境界。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普遍认为摄影与绘画的交融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形态的作品,其重要作用是"揭示了人们以前未被发现的美,补充和丰富了艺术语言手段,补充丰富了人类审美经验"。所以对于摄影与绘画的交融,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是狭隘偏颇的,也是缺乏科学性的。
不言而喻,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固有形式和特征。作为视觉艺术的摄影所具有的精确性、逼真性美学特征是其他艺术不可企及的。但是摄影的被规定性、制约性,不但局限了摄影家的心象空间的拓展和多向艺术创造,同时呈现在照片上的逼真图象缺少幻化性、想象性等无限自由的审美空间与超脱性审美底蕴。
故尔,富于创造性的摄影家在不满足于纪实性、精确性再现的同时,除了运用不同的光学镜头和特殊的技术技巧来改变事物的原有影象达到艺术升华,而且为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象、自由自主地表现世界,必然要在丰富博广的表现领域发现和寻找适合表现的视觉形式,探素新的语言和传输方式,以实现自己主观意向。从而使自己的艺术个性得到应有的展示,创作的画面图象流溢出更多的韵味。摄影家康诗纬在谈到他的"摄影版画"构想时说:"我一直想在摄影与绘画之间进行科学的'对撞',因为摄影的写实纪录和版画的刀法肌里构成了摄影版画的双重审美趣味"(见《大众摄影》1991年第5期),由此可见,摄影家所采取的摄影与绘画交叉融合、写实与写意溶为一体,不仅表现了他们新的审美追求与艺术趣味,而且,摄影与绘画的相互交融,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矫正它的偏差,从而掌握新的手法和方法,显露出多样的审美品味。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的进程事实告诉我们,当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风格被人们长期欣赏而感到乏味的时候,往往需要多样化的技巧和表现手法与之相适应,因而艺术便不断进行创新或抛开程式化的技术规范和固有的审美模式,或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吸取营养作为一种补充、更新,从而建构起新的样式和新的审美视象,以满足人们新的审美需要。尤其是在艺术观念与审美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横向渗透、吸收,越来越成为创新的一种途径,这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从人类艺术发展史来看,古往今来任何一门艺术的表现媒介、语言、手段和技巧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就贯穿着不同艺术之间在相互撞击交叉之中所进行的吸收、借鉴、改造、创新。特别是"现代的艺术都明显地具有吸收、借用、综合其他艺术门类特点的倾向,使其本身具有更大的包孕力"(朱羽君语)。摄影艺术的存在与发展;以及大量的艺术实践一证明,它以横向的兼收并蓄他种艺术之长,尤其是绘画之优点,吸以精华,取长补短,通过充分调动摄影艺术表现手段去多方位地反映复杂多样的现实事物的形态已成为创作中的新因素,其目的就在于使其自身获得更大的包容性与多义性。
那么,艺术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互为渗透,是否就会失去自身艺术的特征呢?事实并非这样。从整体上看,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吸收、借用、交融所产生的新的结构形态,但无损于自身艺术的特性和审美价值,相反有利于不断完善。在完善自己固有的掌握世界方法及表现世界的形式和手段当中,又完全保持着自己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的特征和影响审美中的特征。例如,李耀南的《夏荷》(见《中国摄影》1990年第6期)。这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融合了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与题款盖印的表现形式,然而,其画面影象形态既显现着水墨画章法之韵味,同时又具有摄影逼真感的特色,交叉融汇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达到了新的美感层次和深遂的艺术蕴含。因而理所当然的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获得十六届全国摄影铜牌奖。
事实上,就艺术的特质而言,虽然某些照片吸收、容纳了绘画的形式结构,笔墨韵味,但它仍然是照片;而某些绘画融汇、交合着摄影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但它仍然是绘画。如同照相写实主义绘画谁也不会因为它融合了摄影的某些因素和特征,而把它看成是摄影作品的。这是因为艺术物化的媒介手段和方式决定了各自的艺术外部结构特征和美学品格。画家叶浅予说过:“尽管相互之间有联系,互相有影响,但是摄影还是摄影,绘画还是绘画。”由此不难看出,摄影与绘画并存互补,彼此渗透,并不等于泯灭或削弱自身艺术的特征和品质,而且有助于丰富它的美学形态结构。
当然,一般来说,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与独特性。而借鉴消融、交合应该要建立在不脱离自身艺术的规律性的前提下去吸收、消化,并将他种艺术的营养有机地熔铸于自身艺术血液里,达到一种外在的化合与内在深层的融和,使之获得新质、新形态和新的意义。而不是仅仅简单的模仿,生硬地照搬他种艺术表面效果。
但是,强调摄影艺术的特征或独特性,并不是实行封闭的、孤立的自我禁固或是同其他艺术相隔绝。摄影艺术是整个文化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超越其他艺术的影响而独立存在?如果任何一门艺术的特征和独特性都只能通过与外界的绝对隔离才能保持下来,那么也就无所谓什么特征和独特性了。因此,任何自满自足的封闭性都将阻碍艺术的发展,使它囚锁在一个狭小单一的模式中。
诚然,人类创造了各种文化艺术表现手段和结构样式,多长于表现世界的一个方面,但是从艺术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分析,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是彻底的自身纯粹化了的。因为任何一门艺术形式并非是一个永久不变的、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并还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必然处在一种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发展、完善和不断丰富的过程之中。如京剧的产生和发展就融合了徽剧、汉剧、昆剧等戏曲形式与手段,以及现代音乐成分,并产生了京剧交响音乐。在现代小说创作中也同样广泛地吸收了其他艺术的精髓,如"报告文学的时代精神.杂文的哲理,诗的意境、电影的特写、相声的幽默、漫画的夸张、寓言的寓意、美术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并将它们熔于一炉。
艺术将朝着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作为容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摄影艺术,它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将可能被绘画吸收过去,同时它也不断从绘画领域中将好的东西接收过来,以丰富、充实自己的表现手段、艺术形式、语言技巧,使之服从于自己的创作目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的今天,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者的交融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这已成为当代影画创作中的一种明显的趋势,并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8
张谦:摄影与绘画
2010-1-26





     



  人文摄影师不乏将极端环境下人类苦难与尊严的主题“诉诸古代意象”的事例,正如文艺复兴以来美术大师在其作品里所做的。尤金·史密斯于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报道日本“水俣事件”组图中,有一幅画面记录了一位母亲正在将严重残疾的孩子放入摇篮中,《摄影简史》的作者杰夫里称它为基督教艺术中最常见的“圣母哀悼基督(Pietà)主题的现代翻版”。苏珊·桑塔格也曾提到, 1967年10月玻利维亚当局向世界通讯社提供的切·格瓦拉遗体的照片,“与曼特纳的《基督之死》和伦勃朗的《杜普教授的解剖课》有着某种不经意的相似之处。”一年一度的世界新闻摄影竞赛(WPP)历届获奖作品中,Pietà图式更重复出现过,其中包括纳赫特威1992年拍摄的《索马里母亲》。将摄影作品与名画进行类比,对摄影意味着褒扬,抑或贬抑?画家的取景器是照相机的原始形式,这个事实被许多人遗忘了。

  摄影的发明得益于科学进步,但在本质上,与其说它是一项技术发明,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产物。中国“文人画”不大可能导致摄影术的发明,正如习惯使用轿子(人力驱动,古称“步辇”)的中国人不会想去发明汽车一样。西方艺术家痛感到写实艺术达到的完美总是相对的,借助定点透视、明暗关系等“错觉”手段再现自然,无论取得何等奇幻的视觉效果,仍可以看出人与造物主的创造力之间的悬殊差距。发明某种装置以缩短此差距的愿望于是产生。达·芬奇最早公布了针孔成像原理,由于采用独特的注释,两百年后才被破解。波塔在达·芬奇研究的基础上,推出 “暗箱”(the camera obscura)的构想。它被丹尼洛·巴巴罗沿用,并以透镜替代针孔。维米尔是使用暗箱作画最著名的画家。他的暗箱很可能因使用了带凸面的透镜,从而能够获得空间比较狭小的室内景观的全景式构图。维米尔利用暗箱的目的在于取景,他与“摄影大师”之间,缺的仅是按动快门将画面凝结到底片上这一最后环节。
  摄影史上有f64小组反对“绘画性”的史实,它也是一个经常被误读的史实。摄影圈中不乏情愿将此误读延续下去的人,因为这样一来他们便无须为自己艺术史知识的贫乏感到丝毫不安,甚至还可以理直气壮。
  纯粹派摄影家反对的是以摄影机追求手工绘画的“朦胧画意”,即流行于沙龙的仿印象主义影像。事实上,早期摄影大师首先是作为艺术家而成长起来的。F64主要成员斯特兰德曾潜心研究立体主义绘画,韦斯顿也是先遵从绘画的美学原则,进而探索摄影的语言的。摄影下意识地期望为主流叙事所接纳,其从属的文化传统也在对其叙述方式产生影响,但摄影仍创造出仅属于摄影的图式。恰恰是具备高度美术素养的早期大师,深刻阐述并亲自证明了摄影的特性。F64小组特别强调景深对画面的意义,韦斯顿说,摄影寻求的是“事实本身的精萃而不是它们的一种状态”,所谓状态,即印象派绘画那种朦胧的视觉氛围。倡导“摄影分离”运动的施蒂格里茨称摄影是一门能够表现自然“当量”(equivalent)的艺术。斯特兰德强调摄影的客观性,自然界中那些伟大的、非人格化的冲突与抗争,正是有必要通过摄影来体现的。他说:“诚实,也就是视觉强度,确实是生动表现的先决条件,这意味着,对拍摄对象的真实的崇拜,可以用明暗的配合来表示,但它要求不带任何制作和控制的痕迹。”
  在我国,“摄影界”和“美术界”相互漠视老死不相往来,人们已习以为常。在国外,从摄影诞生之日到眼下的互连网时代,摄影与绘画的关系始终是很热门的话题。以下定义摄影与绘画的一段话并非出自大师或理论家之口,而是来自photo.net的一项自由讨论,作者只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摄影将一个充满的画幅将事件从存在的现实分离出来;与此相反,绘画将源于概念和幻想的内容朝空旷的画幅里充填。前者通过影像使真实转换为幻想:后者通过创造使幻想成为真实。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49
在绘画与摄影之间


  陈复礼是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风光摄影家之一。他以风景摄影与中国画画意的完美结合而著称。在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华大地。

  来源:国际在线
冬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50
http://dcbbs.zol.com.cn/1/19_8325.html

http://dcbbs.zol.com.cn/1/19_8325.html

http://dcbbs.zol.com.cn/1/19_8325.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51
摄影与绘画的纠结[zt]
  
  相传老佛爷慈禧看到洋人为她拍摄的照片时,会赞叹一句:照的像画儿一样。这一句“照的像画儿一样”说的就是照相与绘画之间存在着妙不可言的某种关系。
  当年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一亮相,观众惊叹道:画的像照片一样。
  “画的像照片一样”和“照的像画儿一样”以不同的观看角度感触到了相似的观看结果,同时也暗合着人们对照相和绘画所产生相互联想的欣赏态度。
  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纠结”来表述照相与绘画二者的微妙关系,比较恰当。
  照相术只有170年历史,它一出现即开始了与绘画的纠结。绘画的历史悠久,应该自有人类就存在。所以照相(摄影)的作品都应该算是当代(艺术)作品,而让二者纠结出当代艺术作品的著名代表人物,当属安迪 沃霍尔。
  在我的艺术经验里,是没有理由将照相(摄影)出来的作品分类为“纪实”、“艺术”、“新闻”、“观念”等等。艺术的本性是不具有任意分割的人为行为的,所谓“分类”只有损害照相(摄影)艺术之本身。
  我们在安迪 沃霍尔的作品里看不出“分类”的迹象,看到的只有照相和绘画纠结在一起呈现出来的各种艺术结果。甚至他自己不去照相,直接挪用图像,挪用他人的图像,挪用商业的图像,挪用新闻的图像,他者的图像经过他挪用并转换后,成为他的当代艺术作品。
  我现在照画作品直接“挪用”自己的照相作品(将来不排除间接挪用他人的图像)进行重新审视和再创作。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前人早已实验过了,也非新观念作品。照画有意思的一层意义在于“再现”或“重现”。当初按下快门瞬间定格的画面,在当下被绘画“修正”或“修改”后,可以延续照相作品固有的文化历史性,增强岁月感,更具有时间强度,改变现实,改造客观,瞬间被“画”为另一种艺术家私人主观的真实性,当初的“决定性瞬间”画面已变成现在的“非瞬间”画面,画面虽然转换了,但依然保存并强化作品原始的气场氛围,更具有艺术观念性的。这也许是我寻找到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潜质极大地发挥出来,解放自己,看到了照相与绘画纠结后的美感、快感。
  尤其是再现十年前、二十年前自己拍摄的老照片,演化过程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时间越长越具想象空间,好玩也微妙。
  让一个瞬间在暂停并隐藏数年之后,让其在另一个时间里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照相(摄影)让绘画所不及的特点,也正是我所想要追寻的感觉——时差。
  照画能让我体验和感知到时差的意义,时差感也正是纠结我进行照画创作的真正原动力之一。也许是因为时差的存在,才给了我寻求照画的一个理由。
  我对自己照画作品没有评述的理由,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细细观看,看到了照相,看到了绘画,更看到了二者的纠结,这就足够了。
  照画让我回味无穷,着迷。
  试想,一个观者在一张照片面前能观看停留多久?
  一个画家在一幅画面前能绘画多久?
  一张照画作品的创作过程又有多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52
媒介互动——论摄影和绘画的相互影响发表时间:2012-1-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01月总第47供稿

   作者:褚红红 李振慧

◆ 褚红红 李振慧 山东大学(威海) 264209

摘 要:媒介,是通过负载、传播信息,使人、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摄影与绘画作为媒介传播的两种形式,向人们传达着各种情感思想,进行着态度的抒发。本文将通过研究摄影诞生以来与绘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来阐释摄影和绘画之间互动所带来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摄影 绘画 媒介互动





        19世纪的欧洲画坛处在一个辉煌的时期,先后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几个时期。自达芬奇之后,画家严格遵循焦点透视、明暗投影等光学效果,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立体真实的效果,绘画似乎变得无可替代。
        而30、40年代的写实绘画惟妙惟肖,达到了逼真的效果。它使得瞬间场景定格并为人们欣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也值得人们深思。如米勒的《拾穗者》描绘了三个正在弯腰拾穗的农村妇女形象。罗曼·罗兰曾评说“米勒画中的三个农妇是法国的三个女神”,有力地指出了写实绘画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写实绘画通过对社会生活场景的再现,准确传达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激起了人们的革命热情。
        然而,每幅画的创作都需要耗费画家极大的心血:首先是对现实场景的构思,图画背景与人物之间的组合,再加上比例分析、色彩搭配,都是非常繁杂的工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一种能够迅速记录生活场景的工具。
        1839年,当法国学术院向全世界公布摄影术的诞生后,摄影以其迅速逼真捕捉形象的能力使画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摄影作为科技发明的一种,只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能将想要的场景拍摄下来,可以准确记录下事物的形象和瞬间的真实,而不再需要长时间在架上绘画来表现。摄影的风靡给绘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画像的真实性被摄影照片所取代,任何绘画都不可能做到如摄影照片般逼真。
        两种媒介功能重叠,弱者必然会渐遭冷落。单纯靠绘画谋生越来越不切实际,无论当时一些画家如何反对摄影术,随着摄影术的发展和完善,其优越性是无法忽视的。绘画想要继续生存,就必须促进自身的改革,避免苛刻的写实。
        然而,如何才能突破传统绘画的制约,找到新的突破点呢?试想摄影术的发明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借鉴了绘画的形式,实现了现实场景的瞬间再现。而新媒介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1861年诞生的彩色照片,在清洗过程中色彩会流失。这给了画家启迪,他们转而追求色彩的不平衡。印象派画家开始重视光线和空气对色彩的影响,忠实于表现瞬间场景带来的真实感受,绘画开始由具象转向抽象,由再现变为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在色彩上对摄影术打响了“第一枪”。
        《日出·印象》的笔触非常随意、零乱,透过色彩,我们可以辨别出这是一幅海景图。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在海中映成一缕橙黄色的波光,海港周围的景物都在晨曦中变得模糊,没有明确的轮廓,从而消除了绘画的呆板,以多变灵动的色彩带动人们的视觉,从而产生诗一般的意境。莫奈对光色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物体本身的重视,他通过色彩使物体消失于光色之中,将色彩涂抹开来,在朦胧中感受自然的美与力量,更具有感染性。艺术形象在区别客观事物的同时,也以近乎抽象的形式表达了画家的内心情感,展现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另一方面,在透视层面,早期的摄影与绘画非常接近,都采用了固定的焦点透视。为了摆脱摄影的束缚,绘画开始尝试多方位、多角度的透视效果,营造一种非常规的视觉语言,给人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如后印象派画家塞尚的《静物》,塞尚似乎想要把他可以看到的东西极尽所能表现出来,多角度,多透视,多视点,融合在同一个平面的空间之中。同时,后印象主义绘画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如立体主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如野兽主义)(以历史课本中西方绘画部分为参考)。
        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表现的都只是静态的画面。随着曝光技术的不断完善,摄影开始表现人物瞬间的动态。画家吸收摄影对动体长时间曝光所产生的模糊影像的动感效果,开始尝试在运动中表现对象。《下楼梯的女郎》(杜尚)就是受到曼雷连续摄影的启发得到灵感作成的,他把下楼梯的裸女分割成一块块由线条组成的形状,我们隐约中能看到许多重叠的动作状态。互相交叉的动作幻影在匆匆中定格,给人一种工业时代的紧迫感和速度感。
        摄影技术在促进绘画创作形式改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绘画中,摄影成为绘画的辅助工具和参考资料。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风景无法接触到,单纯绘画写生变得不切实际。而摄影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便可以将我们想要的内容细致地记录下来,作为绘画的参考。例如纳达尔在热气球上拍摄的巴黎鸟瞰之景为画家从全新的视角进行创作提供了创作素材,扩大了画家的视野,丰富了画家的想象力,而这在摄影术发明之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除此以外,绘画作品可以利用摄影术进行翻拍,尤其是不易描摹的名家名作,从而促进绘画的传播范围。
        因此,摄影术的发明对绘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使绘画向多元化发展,对绘画观念的改变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而当代摄影凭借高科技的介入,同时吸收绘画的优点,可以极方便地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摄影的效果。最近最流行的单反相机成为摄影爱好者的首选,虚幻的背景,造成浅景深效果,从而更加突出主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55
读照片——"摄影和绘画的混血儿" 阿诺德.纽曼


  了解摄影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最早的摄影展是由美术沙龙举办的,据我所知,摄影史上很多优秀的摄影师都是由绘画转向而从事摄影的,并终其一生创建了自己的影像风格,成为一代摄影大家。那么美国摄影师阿诺德.纽曼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美国摄影家阿诺德.纽曼1918年出生于纽约,少年时代他就醉心于绘画艺术,18岁时考进迈阿密大学专攻绘画,可惜两年后经济大萧条席卷美国,纽曼不得不辍学,走上挣钱谋生之路。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费城的一个小影楼里打杂,当时的纽曼并没有意识到摄影将成为他的终身职业,他的父亲却很有远见,他鼓励纽曼:"摄影不光是一个买卖,更是一门艺术,值得去从事,摄影能让人衣食不愁"。纽曼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真的把精力投入到摄影中去,很快就在佛罗里达建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在实践中学会了许多摄影技术,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在绘画中拓展的创造力,纽曼把这两种宝贵的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纽曼风格"。

  这幅肖像在纽曼作品中被复制和展出最为频繁,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坐在一架庞大的钢琴旁,凝视着镜头,钢琴盖很像一个大大的乐符。对比一下底片,你会发现纽曼进行了大胆的剪裁,这种方法不同寻常,引人注目,带着一种浓重的美感,就像一幅绘画作品,而实际上,这是一幅经典的人物肖像,除人物之外的大面积空间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参与了描绘,并不是浪费掉的空间,这就是纽曼拍摄人物的标志性风格。

  在纽曼的许多作品中,人物被放在图片上远远的一角,或者是页边空白的地方,左边或右边,有时他喜欢把人物安排在画面下方,而整个画面上方的2/3甚至4/5都被其它物体占据,比如这幅照片,整个画面黑乎乎的,只有下方这一条亮光,看上去像是一扇小窗户,主人公就从这条窄长的窗口向外窥视着,把纽曼的构图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纽曼还经常把一枝吊灯、或者是亮着灯的天花板放在整个作品上半部,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他拍摄时总是依赖现场的自然光,其实正好相反,纽曼对光线非常敏感,善于利用灯光来弥补自然光的不足,甚至在室外也要打灯,这些作品让人联想起印象派的画作。

  纽曼是一个工作起来很挑剔的摄影师,他采用一切手段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美感,其中当然包括暗房工作,纽曼的一张底片常常能冲出好几版不同效果的样片,其中最好的才被拿出来发表,同一张底片在做不同用途的时候,纽曼也会重新打量、重新剪裁。

  有时,纽曼也会偶尔使用一下二次曝光法来覆盖图像,比如这幅作品;更多的时候,他会从几张照片中发现可以组合的元素,把这些元素集中起来达到一个特殊效果,就像这样,把几幅照片撕开或者剪碎,然后拼贴成一幅新的作品,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立体派画家的影子,比如巴拉克和毕加索。

  阿诺德?纽曼说过:"绘画是创造性的变形,而摄影是创造性的选择,摄影师必须成为照片的一部分。"在他眼中,似乎摄影比绘画的难度更大一些,需要摄影师在尊重原形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选择,他是这么选择画面的,从这些照片中,您看到纽曼的影子了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55
摄影技术与绘画创作的关系



一、摄影产生后绘画界的反应
摄影的问世,曾经在西方艺术界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其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向西方现代艺术家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又有力地鼓舞了画家利用这一科技成果的信心。然而,不管是鄙视还是无所谓的态度,它毕竟是存在了,且高速发展。绘画从某种方面可以说,在照相发明以后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包括画家的个人心态。当摄影被称为也是一种艺术时,曾受到安格尔等一些领衔人士的书面抗议,他们认为:“艺术作品产生于智慧和对艺术的学习,照相永远无法与之相比。”但是,也有一些绘画大师对于照相的产生有着中肯、精辟的议论。如写实派画家米勒就认为,照相可以当作一个参考资料,或者用于教学。他说:“照相如同从人身上翻铸下来的石膏模型,永远比不上一个好的雕塑那样高妙。但是,如果我们如同使用人体模特那样使用照相,那是会有很大用处的。”他的话一如他的画风,平易近人,却又蕴含让人值得深思的道理。色彩大师德拉克罗瓦说:“一副银板照相胜过一般的描绘,它是对象的镜子。在描绘自然的素描中,某些细部几乎全被忽视,而在照相中却显现其重要特征……照相引导艺术家去获得对象的结构之全面知识。”照相能抓住人眼所忽略的细节,而细节对于敏感的创作者来说有时就是另一次创作体会。摄影给画家带来了观察世界的新视野、新方式、新感受。同时摄影的独特技法也为现代画家,为突破经验绘画提供了借鉴的意义。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摄影和绘画均要保持自己独立的品格,各自的存在才具有价值和意义。
事实上,照相的产生,艺术创作者以照相作为蓝本,或画风受到照相的影响,终究是不可避免和不可阻挡的趋势。安格尔是以严谨著称的素描大师,曾经反对把照相列入艺术的殿堂,但在他的《泉》中的少女形象,就是根据摄影家纳达尔于1856年所摄的照片描绘的。照相现实主义者则大量借用照相机搜集素材,原因是他们认为照片可以使现实具体化,可以概括凝固一个视觉现象的最适度瞬间,从而捕获奇妙的影像和随即而逝的感受。
二、摄影技术高度发展与绘画创作互动关系的体现
在某些时候,利用摄影于绘画创作中能更好地体现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如利用照相艺术表现对象的瞬间动态,学习照相艺术中的光影处理,代写教育论文利用景深原理对画面进行效果处理,重现瞬间的色彩印象。其次,依据照片作画也可获得其他方法达不到的某些效果。焦点、景深的突变,各种角度的透视变化,这些均是镜头物理性能造成的。利用照片作为题材和主题也就开辟了镜头所摄下的现实和人眼所看到的现实之间的对话。对于有些题材,比如抗洪抢险、战争等,艺术家想要准确表现一种感觉,一种思想,除了借用一些及时的小型速写参考以外,照片资料参考的运用这时就显得格外的重要。画家黄铁山是一位执著从事水彩艺术而独具风格的画家。曾经看到过他的一些自我创作介绍,他在室外大多是作速写性质的绘画,并有意识地对绘画的对象进行拍照。在进行创作时,通过结合当时速写的一些感受,并同时在多张照片资料的辅助下,根据创作需要进行画面重组,整个创作中充分融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感受。
在绘画对摄影的一些东西进行参考的同时,一些绘画作品同样对摄影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一些时装摄影借鉴某一时期的画派、画风作为照片的表现风格。美国时装摄影师史蒂文·梅塞尔拍的一组时装故事“ARenaissanceRomance”就揉进了欧洲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他们通常是通过模仿绘画中的场景摆设以及对自身的化妆来达到与仿照的绘画惟妙惟肖的目的,从而表达他们对传统、社会、性别等方面的看法。作为创造视觉对象的两种重要形式,绘画和摄影在技术发展和人类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体现不同的生活观念,对人的生命体验具有不同的意义。
三、主动获取绘画信息,寻找一种最合适的表现手法体现创作精神
绘画是一个和谐的动作,不仅需要画家的眼睛和手,而且需要整个身心——想象、思索和记忆。画上的东西不能让人觉得是处于偶然或某种机缘被“扔”在一起,它们之间应有一种有力的、不可缺少的联系,一幅画上所有的东西必须为同一目的出现。绘画者在创作之前对创作的内容、表现方式和最后传达的精神应该是有所思、有所想的,而这也就是作品的“性格”。罗丹认为: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对于绘画者来讲,“性格”蕴含不同的意义,是绘画者艺术生命的体现。探索自我表现方式,寻找合适的表现主题正是一个绘画者的一生追求。而仅仅被动地模仿或摹写是为真正的艺术者所不耻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57
摄影与绘画的有趣结合
 2010-02-03   来源:帆勋古鲁

摄影其实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现在更多的时装大片都在追求艺术价值,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把摄影作品加上绘画的渲染也是一种。但似乎总是加得“支离破碎”,把构图打乱,出现新的组合形式。画家Lola Dupré在摄影师Kristiina Wilson的作品基础上,对原画作了更抽象的艺术改造,出来的效果变得很有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3:58
我在乡下写生时,常会遇到过路的老乡。他们几乎从来没见过绘画原作,更何况画的是他们熟悉的人或物。他们会非常惊喜地夸奖道:“啊!画得真像,跟照片一样。”听前一句还高兴,后一句却感到难堪和扫兴。这又使我警觉,这样的画还有必要画下去吗?  摄影以无可置疑的客观性和纪实性的功能为特征,一百多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摄影为人类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摄影作品出现在报刊亭琳琅满目的杂志封面上,悬挂在高楼上,喷绘在奔跑的公交车上……。摄影以及它的衍生物,大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摄影的技术不断发展,使绘画独一无二的审美价值受到了挑战。
  改革开放初期,一次在中央工艺美院听吴冠中先生关于形式美的讲座,人山人海,大家觉得耳目一新。关于摄影与绘画的区别,他的论述至今难忘。他说绘画与摄影看来表面相似,但只是邻居,没有血缘关系。绘画与文学、音乐才是兄弟姐妹,是有血缘关系的。但他又把古典写实艺术讥之为“手工照像”。这两个看法是自相矛盾的。即便是“手工照像”也是“照像”嘛。出语虽然大胆惊人,但却偏颇。平心而论,一百多年来摄影作品何止亿万。有哪一件摄影作品可以和《蒙娜丽莎》相提并论?便是那些经典的肖像摄影,能够像伦勃朗众多的自画像、委拉斯盖兹的《英诺森十世》、赛洛夫的《少女和桃》、《树荫下的少女》等作品那样隽永耐看吗?谁能拍出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庭的天顶壁画》、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德拉克洛瓦的《西阿岛的屠杀》、列宾的《依万杀子》、苏里柯夫的《女贵族莫洛佐娃》来呢?便是把一切先进科学手段用上,也不可能。
  蒙娜丽莎的眼光是摄影机能捕捉到的吗?不能。只能是由达 芬奇这样思想深刻、阅历丰富、观察入微、技艺高超的天才塑造出来。据说这幅画画了四年。到底画了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却不可能是照相机快门咔嚓一声就能完成的。这也就能悟到写实绘画与摄影的根本区别。画家作画要调动自己的全部修养、全部对生命与自然的体验、感受与认识,全部技艺和本领。画家是在用自己“心灵的窗户”的眼睛观察对象的。画家不仅仅是描写对象的瞬间形态,而且要有对更丰富内涵的概括和对本质特征的把握。而在创作过程中,还要在构图、造型、笔触、色彩、节奏、虚实、机理等方面表现出绘画性的美感,一种具有个性的审美价值。优秀的摄影家也要有丰富阅历和高度艺术修养的,但他所借助的是照相机的“机械眼”,“机械眼”的特性是纯粹客观性的,是不带任何感情的,是无法提炼和取舍的。它拍摄的对象往往是处在瞬息变化的偶然性当中。
  一切艺术形式都有排它性。既然摄影作品可以成为绘画的“代用品”,可以有“疑似绘画”的出现,绘画艺术也必然会另辟蹊径,拉开与摄影的距离,更彰显绘画的本质特征。于是各种风格手法样式、各种主义和流派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各种可能性被大胆地尝试着,从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等,一直发展到抽象派――完全抛弃了具体形象。这其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新颖创造。它开启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更为多元并存的绘画新时期。
  摄影的出现虽然使绘画要探求新路。但事实上从19世纪到现在,许多画家却大量地利用了照片这一资源,甚至许多画家自己也痴迷于摄影。当然,画家们在参照、利用摄影时是有方式、角度、程度以及结果的不同的。
  在使用照片资源时,米勒曾经告戒说“照片只能帮助艺术家认识自然,但不能代替对自然的观察。”马蒂斯认为“准确不等于真实”。他虽然利用照片,但不是临摹照片,而是在画自己的画。艺术的真正动力来源于对自然的感受及敏锐、深刻的观察。而面对实景,物我交融产生的感动和所生发的技巧是照片不能给予的。在中国,一些人受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基本功无用论”不屑于写实绘画,有的青年学子也如此。另一种倾向则是抄袭照片,依附于照片作画,致使观察感受能力、表现能力萎缩。久而久之自己的眼睛也被改造成了“机械眼”,画出来的画总是索然无味,总是像照片,不像绘画。其实照片可以成为画家行走的拐棍,但有人却误以为那是自己的脚。
  绘画从各种形式――甚至完全抽象又回归到十分具象,回到照片,回到比照片还照片,这是颇值得玩味的。是否应了那位先哲柏拉图“艺术起源于摹仿”的箴言,是人类天性中就具有摹仿自然的原始本能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释放呢?是否是吴冠中先生说的“风筝不断线”的一种当代版本呢?
  其实,照像术发明以来,现实主义绘画一直以巨大的生命力在发展着,它并非自然主义的、照像式的反映生活,它能动地创造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和多样的风格形式。在欧洲、在美国、在俄罗斯、在中国不断地涌现出大师与杰作。艺术创造的基础是人们的感觉、感受、感情,是审美精神。而这一切都不能简单地用先进与落后来划分。也正因此,那些古代优秀的艺术作品至今仍有不朽的魅力。姚钟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0
摄影对绘画的借鉴

图、文/陈长芬

     当我们在艺术的范畴之内,讨论各门类艺术的关系时,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你总可以在它们之间找到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东西。

    对美的向往,是人类的天性。而在美的领域内,绘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它的起源,还是从它的发展看、它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摄影术的发明人达盖尔是一名画家;而摄影术发明后一段时间的摄影作品也大都是对绘画的摹仿。在当时,摄影作品中以绘画的本体语言为多。比如当时的人物摄影作品与油画肖像作品就没有多大区别。其后的在照片中进行的人物组合,以及有关布局、光线的运用,都没有脱离开绘画的模式。一直到今天,绘画与摄影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今天我们来讨论摄影艺术的时候,如果要完全离开绘画也不太可能。

    今年是哈苏相机诞生50周年。为此,哈苏公司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其中有一项规模很大的摄影比赛,就是要求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以世界著名绘画大师的风范为准则。我并不以为这种形式是当代摄影艺术的什么导向,但它似乎可以说明摄影与绘画在今天依然有着某种特殊的密切联系。也许可以风趣地说:160前的那个绘画的幽灵一直缠绕在摄影的身旁。

    当然,我们现在需要更多地弘扬摄影的本体语言、但同时我们也要从绘画艺术中吸收丰富的营养。这之间并不矛盾,因为绘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绘画所给予人类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摄影毕竟年轻得多,比起绘画的历史,它要晚上若干个世纪。所以,摄影从绘画中吸收营养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吸收并不等于照抄、照搬。摹仿作为一种尝试、一种练习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艺术创作时仍然一味去摹仿,我认为也是没有出路的。

    摄影艺术可以借鉴绘画,但借鉴什么?我认为什么都可以借鉴,关键是你怎么去借鉴,借鉴多少,借鉴到什么程度,这需由每个人自己去把握。在对绘画的借鉴中,我们可以从很多画种中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油画,可借鉴的东西就相当多了。从中国风光摄影的发展中能够明显地看到这一点。油画的特点。一个是厚重,油彩有一种与生俱来立体容积感;二是对光线变化的把握,比如人们所公认的伦勃朗用光。在高光、立体光和逆光的应用上是令人称道的。我去卢浮宫时所看到的那些名画、曾给我很多启示。中国的风光摄影创作,有一段时间,顺光、侧光运用得多,逆光、高光相对运用得少,那可能是受过时的教科材料指导所致。研究一下近十年的中国风光摄影,如果说有什么突破的话,除了对题材的拓宽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画面中重视了对高光和逆光的运用,从而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厚重感和立体感。实际上,对于光影效果的表现,摄影可以做得比绘画更好,因为摄影对光影的表达更加来得直接。

    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从摄影的色调分离法中看出版画的效果。色调分离所产生的浮雕效果,对摄影来说,现在很简单,运用电脑,按一下键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色调分离,实际上就是筛减了很多过渡的层次,把画面变成色块和线条的相加。

贵州一些作者在照片‘上运用刀刻,这实际上是对木刻艺术的借鉴。

    这都属于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的问题,我认为这些创作方法一定要和欲表达的内容相匹配,否则就可能产生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当然,对超写实、荒诞等风格的作品,我不敢尝试,我也从不排斥。

    中国写意山水画对云雾的表现非常巧妙,画中的空白,有时就可被看作云雾,表现得非常抽象,非常的淋漓尽致。写意画,在创作中,作者的手法很灵活,可以完全借助于情绪,在绘画过程中,其笔法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灵活性相当大,所以画中的抽象成份也随之增大。不知读者是否注意到,在我的一些照片中留有大块地黑,这就是一种对中国画的借鉴。中国画讲究留自,但你若想自己的照片有重量感,就需要留黑。摄影在其整个过程中,从生产到曝光,到冲洗,到放大制作,是在黑暗中进行的。所以。我认为“黑”是一种艺术语言。绘画艺术恰恰相反,是在一张自纸上作画。我认为,我的这一借鉴是一种相反的借鉴。

    在摄影对中国画的借鉴中。曾出现两种风格。一种是以郎静山为代表的集锦式摄影作品另一种是采用签名盖章、落款题词、做待的做法。对于后一种做法、我们承认确实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做法也误导了不少人。我第一张发表的处女作《荷花》,就是以摹仿齐白石的国画形式表达的。至今回想起来,二十多年前的这幅作品并不可笑、这是自己在起步阶段、作为习作拍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能总陶醉在习作或摹仿之中,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题材,找到自己的路子。我看到过很多大画家的习作,比如李可染、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人的……其中还包括大量临摹的东西。临摹,是创作过程的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摄影在开始阶段需要去摹仿,但不能把摹仿和习作都当成自己的创作,摹仿的东西从根本上说是属于他人而可不属于自己的,而自己的东西是必须输入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思维的。这就是艺术的价值之所在。我们说,通过临摹和习作这样一个必然的王国,摄影师才能真正进入到创作这样一个自由的王国。

    中国画的签名盖章做法。用在摄影作品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用得恰到好处。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用。也不能随意在照片上题字。如果把书法也当作一门艺术的话。这时所题的字和照片才有可能相得益彰,否则。就可能什么都不是。闹出笑话。当我们玩—种现代艺术的时候,我们要先自问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具备这种艺术功力。这是一个值得每位投身艺术的人思考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如果要谈艺术,首先需要谈的是艺术的严肃性。也就是说,我们在提倡借鉴时。我们也必须有一个严肃的态度。

    关于流派的问题,我也想说一点。如果一个人拍了一两张作品。相似于绘画上的某某流派,我们就匆匆把它定为该流派、我认为是很不严肃的。这有碍于摄影的发展。使我们摄影很难成长起来。八十年代有人要把我定义为什么流派、我就坚决反对。在当今艺术的发展中、不过多的去谈流派我认为是很好的。流派,在绘画方面是从文艺复兴后到十九世纪,再到二十世纪谈的比较多;摄影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也分那么多的流派,我认为不是很科学的,会使流派的语言趋向平淡。盲目地追求某种流派,也会耽误一些人,耽误了我们对影本体语言的理解。流派问题不是不可以谈,但过早地把自己置于其中,就可能误导自己。

    我要说,近年来我们的摄影圈子里又多了几只“狼”。就是从绘画、从美术界有一些没有经过专门摄影训练的人,进入到摄影圈子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把这些人称作“狼”。他们对我们这些拿照相机多年的人来说,会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把摄影圈子里在创作上的一潭死水、一种语言、一种模式,变得丰富多样,使我们意识到还有另外的一个崭新的世界存在。它给我们以冲击,给我们增加新的营养,产生新的思考,甚至于产生新的危机感。这些“狼”既有学绘画的,也有从事工艺美术的、平面设计的、雕塑的,甚至园林艺术的。

    所以,我们不要把摄影汉当作一门孤立的、与外界没有联系的艺术,它有它自身的本体语言,但它又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借鉴是相互的。由于摄影本体语言的发展,摄影表现手法更显多样,绘画也在不断向摄影借鉴。借鉴的目的是什么?根本还是要发扬和光大,艺术是个人行为,最终还是要体现个性。个性的凸显,才有可能实现摄影创作上的多样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1
作为“美术”的摄影 2009-07-01 中华美术网(www.ieshu.com)
  一

  前好几年,陈丹青先生就在他的文章里引入了Vintage prints一词,中国摄影界根本未予理睬。Vintage prints指摄影家本人或委托技师以其原底片直接印制的照片,也可以说是摄影“原作”的一种形式。可以推想,摄影术发明人达盖尔当年拍摄的那幅著名的巴黎街景,一定至少有一幅Vintage print,但“至多”很可能也就这一幅,其价值不应逊于一幅同时代的绘画原作。法国奥塞美术馆收藏的照片,据我所知,相当部分也属于这种性质。陈丹青是在纽约繁华街区画廊的橱窗里看见柯特兹等人的原作的,据他的叙述,照片尺幅比一张120底片大不了多少,且已陈旧,但装裱考究,价格当然也不菲。如果柯特兹等作品的底片还在,用它新放大一些照片,或许也还做得到,但与Vintage prints不是一回事。从艺术作品的鉴赏角度看,“柯特兹的原作”,意义远不止于与柯特兹有关联的一幅图像,它不仅是柯特兹的作品,而且是他一份直接的遗产,乃至于他这个人或他的生活的一部分。是故桑塔格也曾经说,拥有一张莎士比亚的照片,相当于拥有一枚耶稣的指甲,对于基督徒,拥有它远胜于拥有一幅小荷尔拜因绘制的肖像画(大意如此)。这里的照片当然也是指原作,即不可多得的底片,如果底片遗失了,便当是仅存的Vintage print。Vintage prints 的值钱及进入美术馆,并不代表着摄影的兴旺,相反它象征的是摄影的衰落,甚或终结。本雅明认为摄影艺术的“黄金时代”就在摄影术发明的最初十几年,也许太悲观了,而他的先见之明,在于预见到了易于“机械复制”的摄影将迅速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这个大趋势差不多已经宣告了“作为美术”的摄影的终结。

  摄影固然因容易被复制而显得廉价,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它自己太不在意对自己的原作作出界定了。我们平常说看到了某位摄影师的作品,一般都只是原作的复制品,至于在书籍里可以上千万次印刷的,则其实是复制品的复制品,好比在书本里看到的“蒙娜丽莎”。本雅明说在“机械复制”时代,公众通过拥有某物的肖似物,其实就是复制品而“占有”某物。本雅明很可能根本不会预见到,摄影(而不单单是照片的被复制)这件事,对每个人而言,能发展到像今日这样轻而易举的程度——人手一部手机,原本只用于打电话的这种现代人的宠物,绝大部分有拍照功能,随身携带手机——它同时也是拍照器材——的人,比随身带一支写字笔的人多得多,遂使拍照成为举手之劳的事。但事情恰恰也因此出现了另一种转机:拍照变得越容易,制作照片的机会反而变得越少了。人们说“图像爆炸”,并非形容摄影作品多到数不过来,而不过是形容“图像信息”量大惊人,以至如过眼云烟,令人应接不暇。在这个时代,本雅明关于通过复制品而“占有”某物因而对原作失去崇敬的忧虑大可以解除,我们还不会愚昧到因为有一张“蒙娜丽莎”的印刷品就以为拥有了那幅名画,也不会因有一张劳力士手表的招贴便飘飘然。实际情形有可能还是相反的,包括绘画和雕塑,许多艺术品被复制和传播,不仅丝毫无损其原作的“独一无二性”、“灵韵萦绕”以及“膜拜价值”,相反还进一步夸大了它们的神秘性。[1] 但在中国“纪实”摄影师中知名度极高的约瑟夫·寇德卡似乎对将神圣光环只给予古典艺术不以为然,他说,每一张底片,才真正是“不可替代、无法挽回”和“唯一”的机会和对象。[2]

  关于摄影之“拥有”的错觉有两个,一是将摄影等同于图像乃至于“图像的信息”。如今图像非但以传统的纸面媒体、而且以数字方式存在和传播,但诉诸传播的终究是一种信息。我们从互连网下载而“拥有”的,不过就是一幅图像的信息而已,当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图像信息被传播,也就与一幅照片一般无二。媒体上文字和图像信息刷新速度极快,被刷新就意味着被消费“过”、消费“掉”了。关于摄影之“拥有”的第二个错觉是,因为拥有并且闲来也着实喜欢摆弄一二照相机的人如此之众,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摄影乃一门大众艺术,而事实上,对摄影的热爱和对照相机的热爱是两码事。迄今为止,按我的观察,相比与其他艺术形式,真正懂得鉴赏摄影作品并且看重其价值的仍属于绝对的“小众”。照相机爱好者主要沉迷于照相机的技术参数,其中不乏理工科出身或以其为专长者,擅长运用他们那令人尊敬的科学头脑,将摄影杰作换算成那一系列关于镜头分辨率、影调颗粒密度、色度反差曲线等等数据。某种意义上,照相机能使我们获得与大师相同的感受,但也就限于将它用作物品的那种操弄。例如,按下一部莱卡相机的快门,你无须耗用比卡蒂埃-布勒松更多的力气,所发出的响儿也不会更异样。当你肯花本钱买一部“顶级”照相机,用于按快门玩,获得与使用同一型号的大师相同的手感,或快感,生产厂商能担保满足你的要求。至于兼有审美癖的人,亦多侧重于将逐步升级的照相器材对着风花雪夜比划那一段沉醉,其十之八九,对摄影“作品”也没有特别的要求。自从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在照相机的小型化和廉价化和由此带来的普及,使“摄影”成为一项大众娱乐后,有关摄影的知识读物便偏向于照相机等集精密机械、光学、电子技术为一身、具有利润空间的工业宣传上。除了照相机和光学透镜本身的迷人,拍摄还是一项能令人身心愉悦的活动,大众中不乏购买昂贵的照相机,兴趣仅在于“拍”照片者,普通扩印店晾晒或通过屏幕观摩和交流即足以使其满足。

  有感于此,从一个极端的角度,我倒希望结识到一些自己从来不碰照相机、却对摄影艺术有精深的认识,且将照片(原作)视作珍品的人。我甚至因此产生了一个构思,鉴于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干脆借助这篇文字将其公诸于世,奉献给任何策划筹办摄影双年展或有诸如此类计划的人:

  首先,到照相馆中的百年老店、千家万户的家庭相册以至所有因缘际会用过照相机的人那里寻找“美术级”的影像遗珍,优先挑选Vintage prints,数十幅不多,十几幅不少,宁缺而毋滥,用它们做一个展览。所有的照片必须体现摄影“原作”的风貌,正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复制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这类原作的价值也才能够更深切地为我们感受到。我强调它们必须是原作,哪怕尺幅小到比底片大不了太多,或者品相上有所缺损。Vintage prints不仅是一幅照片,而且是一件文物,保留着当时的材料、工艺以至历史气息,绝非复制品所能体现。其次是展览的设计,决不可像泛滥的图片展那样密密匝匝、混乱无序,而要像展示神迹那样,提供阔绰充裕的空间,例如一幅方寸照片可以加以隆重而简洁的装裱,并且占据较大墙面,乃至设置专门的射灯,因为那种级别的照片足以统摄那样一个“力场”,内中包含本雅明赋予古典艺术原作的所有褒扬。展览的目的之一,对影像原作价值的确认将证实,一幅照片与一幅画,对于艺术史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伟大的照片犹有过之,照片的独一无二性不仅限于针对艺术史,它的独一无二性同时也针对历史本身。

  此展要明确表现出对于“图片”的拒绝态度。我之所以强调“原作”及“原大”,有鉴于通过现代电子扫描和输出技术,足可以将一幅用135底片拍摄的照片放大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这种巨幅图片在今日各种展会中已屡见不鲜,其“视觉冲击力”强悍到无以复加,但它从未对我产生过类似于接触到一幅方寸“原片”时的那种感动。巨幅图片给人的印象是张力、占据和强制,即使一幅真正的摄影杰作一旦被处理成此类巨幅图片,亦将改变性质,显得扭曲、怪异。我要说,对于“作为美术”的摄影,照片上的微粒是极美和具有奥妙性的东西,底片与制成的照片之间的比例有一种限度,当超过了这个限度,微粒就成为丑陋的斑点。而且,影调的这种微粒与所选纸张之肌理、纸张表面乳剂涂层等的关系,也非常微妙。对一幅“美术级”的照片,这种微粒刚刚能被感觉到就最好。我不知道使用传统银盐工艺的摄影家是如何掌握底片与放大照片之比例的,在我看来,135底片放大至7到8英寸就不算小了,6×7的底片放到24英寸,应该已经是极限。如此“小”的照片,岂不难以吸引眼球?此言差矣,摄影的力量绝非需要以油画般的尺幅和重量而体现,摄影力量的体现,非施蒂格里茨很早就使用的“当量”一词无以表达:邮票般大小的底片,足以将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囊括转换在其凝聚的无数微粒中。

  现代人对有影像(包括影、视等动态影像)的生活过于习以为常了,以至于淡忘了摄影在历史上是以一种多么神奇的视觉艺术形式而出现的。在我看来,对照片的鉴赏力是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方面,正如,每个人都使用文字和语言,但各国教育体系依然致力于使每个受过教育的人有能力分辨哪些是一般的文字报道、说明书,哪些是文学一样。当我们的时代每时每刻都通过摄影图像对历史事实加以解说的时候,却没有人追问那些图像原件的下落,以期将它们珍藏,并得以近距离地研究、鉴赏,这种情形是很荒唐的。书籍里引用《蒙娜丽莎》,一定会说明原作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而当各种媒体引用了一万次关于中国历史变迁的老照片,那些照片无论从拍摄经历、当事人和拍摄者的名分,或是照片本身的品质上讲,其中称得上艺术杰作者绝不在少数,奇怪的是似乎从来也没有人想知道那些照片的底版、实际上即那些被频繁使用的图像的出处,就因为仅作为信息的图像可以从图像的复制品复制。但摄影原作(包括底片和仅存的Vintage prints)是极脆弱易损的,不可不察。摄影术发明于1839年,而爆发了鸦片战争的翌年,即1840年被教科书载明为中国近代历史元年。我由此想到一件事,大约一个世纪前曾在中国云南省做外交官的法国人方苏雅(Auguste François,1857-1935)拍摄了数千张反映当时云南社会风貌和时事的照片,那些照片的原作至今仍保存在法国“奥古斯特·弗朗索瓦协会”中。1997年,我的朋友殷晓俊一行人专程赴法洽商回购方苏雅拍摄的那批云南影像,他们被告知,所有底片已经被作为 “法国文化财产”而禁止出境,即使用原底片印放照片也属非分之想。中国人所能得到的只是从已印制的照片翻拍一套做资料,即便如此也须支付高昂的费用。

  那些图像的底版已成为一个西方国度为了证明其国民对“他者”的观看而保存的遗产,而散落于中国国内的早期影像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即由留名或未留名的中国本土摄影师拍摄的以各时期的中国人形象和风物为主题的影像原作,则仍在流失销蚀。

  二

  07年末,我尚在客串杂志编辑时,在京与顾铮兄等会面,十分愉快的一次经历。谈及摄影,顾铮推荐上海人美出版社的新书《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我不敢怠慢,即从当当网订购一册,几度浏览,虽说是一部工具书,已令我获益非浅。

  该书作者克里斯多佛·詹姆士开宗明义说,在古典工艺领域,“成功往往来自对工艺本身的探索,而非对照片效果的追求。”摄影可以将“图像”作为目的,也可以将“作品”作为目的。photograph as fine arts——作为美术的摄影,强调了后者对于摄影和摄影评价的意义。用极端的说法,即使“摄影”的前期,即从拍摄到得到底片已告完结(乃至于采用一张旁人拍到的底片),其后续流程,即从底片到最终照片的控制仍足以成为一门艺术。这也决定了,关于摄影艺术可以从两方面解释:涉及图像的分析和解释,借助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作为美术的摄影”强调的是对材料、工艺和技术的不懈研究。从此两类研究中都可以归纳出有关摄影的美学,两者都可以是关于摄影的艺术史的组成部分。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显然不属于前一类。它却给了我一个很深的触动:一幅极为动人、以高级铂金工艺制成的摄影“原作”,所使用的底片,只是用一台固定光圈的塑料照相机拍成的。詹姆士对现代影像器材的技术炫耀深恶痛绝,而致力于“推翻好设备等于好照片的神话”。他宁肯推荐功能简单的全塑料玩具照相机。“塑料相机以一种类似人类眼睛的方式记录生活,与那些比人的眼镜还要精确的镜头相比,它所得到的照片有显著的不同,因此能够带来更加真实的记忆。” 重点所在:“培养出对手艺活、照片以及冲印工艺打心底里喜欢的一种态度,因为游戏才是学习的真谛所在。”

  按这部教案的说法,“经典的绘画式摄影通常被认为是只有社会精英和特权阶级才有条件享用”。惟其在中国美术界和收藏界,由于缺乏关于材料、工艺,尤其源自古典版画艺术的制作工艺的研究,故从材料、工艺范畴把握作品价值的意识相当单薄,这种情形延续到关于摄影价值的判断上,造成人们普遍将复制的图像当作摄影作品,对摄影“原作”缺乏概念,从而形成摄影廉价的集体无意识。换一种说法,从艺术分类学上把握摄影的意识淡薄、缺乏从材料、工艺方面对这种“美术”形式做出界定的范本,使这个“影像”充斥的时代,却匮乏摄影作品,对图像的文化阐释代替了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尽管我们这样说,丝毫不意味着否定基于文化阐释的研究是认识摄影价值的组成部分。

  关于感光和染色乳剂、纸张材料、暗房工艺等的探索可以自成体系。事实上,不过问“图像”内容,完全基于光学、感光技术和材料发展的摄影史也是完全可行的。很难说这样的摄影史仅仅是一部技术发展史,艺术家为了达成预期的艺术风格、效果所采取的工艺和材料实验与技术史所描述的进步——诸如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气机车的更替,或电子计算机的升级换代——完全不同。当今借助电子扫描技术、数字输出和高精度打印机,可以得到足够好的图像,但最古老的印相工艺——包括原始的手工针孔照相机和“达盖尔印相法”——也仍在艺术家手中运用。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开列了若干种仍为当下美国艺术家常用的“非银盐古典工艺”印像法(随着数码打印技术的普及,银盐照片也其实早已成为一项传统工艺),作为摄影“原作”的载体它们显然具有难以取代的魅力,并且仍然成为美术学院最受欢迎的教程之一。令人困惑的是,中国摄影家在抱怨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市场屡遭冷遇之余,却不肯在摄影的材料、工艺研究方面花时间。摄影之于他们果真仅相当于按动快门那么简单,摄影的易行和廉价、原作与复制品之难以界定因此便不足为奇了。顺便指出一点,中国摄影家很少把进美术学院接受视觉艺术训练当成一件要紧事,他们的国外同行却普遍将经历这种训练作为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必由之路。

  该教程所论述的非常规的图像制作工艺包括原始的银版照相法。尼埃普斯早在1826年就直接利用暗房曝光,拍摄了《勒·拉各斯家的窗户和院子一景》,史称人类第一张摄影作品。尼埃普斯先用沥青涂抹白蜡版感光,然后经紫外线曝光,再用碘蒸汽显影,最后用狄伯油和熏衣草油的混合剂定影。在达盖尔法摄影术公布之前,英国人塔尔博特即于1835年用“卡罗式摄影术”制成《打开之门》,当时被誉为“自然的素描”。20世纪初,P.H.埃默森先后出版了《自然主义摄影术》和《自然主义摄影术的终结》两本书,后一本书戏剧性地否定了前一本书的观点,但问题并不在于自然主义及其死亡,而在于埃默森从观看方法和制作工艺上强调摄影作为“名副其实”的艺术的思想所产生的影响。自视为艺术家的摄影家有一种强烈意识,就是尽管摄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他们仍致力于维护摄影作为手工艺术的特点。“连环兄弟会”(Linked Ring Brotherhood,伦敦)和“摄影分离运动”(Photo-Secession,纽约)等组织“都大力推崇非银盐和古典摄影工艺,并提出了摄影家要眼手并用的观点。”

  在对铂/钯转印工艺的介绍中,詹姆士首先回顾了这种经典工艺是由众多艺术家和科学家经过长期刻苦钻研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发明、使用的历史甚至比摄影本身的历史还要漫长,至今在美术学院的选修课和许多古典工艺的研讨中均有所涉及。埃默森等古典摄影家偏爱这种材料,因为铂/钯的化合物用于印像,是铁盐印像工艺中最漂亮的种类。涂抹铂/钯印像的相纸直接感光底片,中间未隔着一层明胶乳剂,所以影像保持着所用纸张的表面质感,色调从柔和的银灰色到呈暖调的棕红色,层次极为丰富。此外,《ICP摄影百科全书》也指出,铂盐及钯盐在所有金属影像中色牢度最好,它在化学上是稳定的,除非纸基损坏,它不会有变化。这些材质特性是作为高级艺术品的图像所需要的,由于造价昂贵,使经销者无利可图,故在20世纪早期即停止了商业性批量生产,一直停留在艺术家的手工作业。

  当代少数极度强调艺术品质的摄影家,其中包括著名的欧文·佩恩(Irving Penn),通过其极富魅力的影像,又复活了铂/钯印像工艺。除了常规的人像和商业摄影,佩恩用铂和其他贵重金属加工照片,制作其拍摄的秘鲁库兹科印地安人、表演艺术家以及城市废弃物、动物骨骼、建筑材料等静物,所有作品均体现出这位艺术家一贯的创作倾向:“协调的布局、严格的构图、细腻的布光和丰富的影调,这一切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与观众保持一定感情和心理距离的风格。”正因为佩恩在照片制作精美性上的登峰造极,才有了他的那句名言:“拍摄一块蛋糕,可以成为艺术。”

  目前仍在应用的铂/钯转印工艺流程中,计算机被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古典转印工艺的制约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和最终的照片相同尺寸的接触底片,艺术家在暗房中通过复杂的程序,以将照相机拍摄的原底片放大复制为一张可用的接触负片,这个过程如今可以用个人电脑通过Adobe Photoshop软件处理,从而大大提高效率,获得所需的“电子负片”。新型照相机拍摄外加电脑输出负片,所涉及的仍限于照片的前期,即底片阶段,相当于版画的制版,古典铂/钯印像工艺的重点在于纸张选用、化学药物的配方和反复实验、手工涂抹感光剂、曝光控制、显影和定影、清洁水浴等程序。《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公布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配方,由于各种材料和配方组合最后导致的效果都会有微妙的差异,以手工操作进行的每一微小因素的调整也会带来相应的变化,所以每一张图片的制作都意味着一次实验,从理论上说,由此产生的每件成品,作为每一次独特实验的结果,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得到一幅完美“原作”的技术难度,起码不亚于一幅完成的“版画”。

  从这个角度,有理由对“绘画主义”摄影司空见惯的批评进行反思。迄今所见对画意摄影的批评经常是从图像角度出发的,例如20世纪早期摄影作品对印象主义绘画“朦胧画意”视觉效果的模仿和克里斯汀·夏德(Christian Schad)、莫豪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 )等人对绘画中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追随。且不说夏德、莫豪利-纳吉原本便是那些艺术流派的重要成员,他们有权既使用绘画、也利用摄影来表达他们的艺术主张。“作为美术的摄影”的根本意图并不在于图像上与某些绘画流派相仿,而是在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上维持传统的主张,从“自然主义者”埃默森到举“摄影分离”旗帜的施蒂格里茨等人都属此类,而手工制作图片是技术的回归,使摄影作品在品质、质量上堪与绘画等量齐观。

  “作为美术的摄影”令人想起哲学家海德格尔对于“技术”本质的认定。海德格尔对作为“一种逼索的去蔽方式”的技术持批评立场,就如本雅明对用于无限度地复制的技术表现出反感一样;而海德格尔高度肯定的技术,乃“让技术回归本真的技术”,即“重新与艺术同一”的技术。作为科技结晶的照相机也可以充当存在的世界的去蔽工具,当那种遮蔽是技术化的世界自身的时候。当摄影体现为海德格尔所定义的艺术行为和态度,则意味着“让技术回归本真的技术”,与艺术“同一”的技术,意味着亲历亲为的关切、培育和实验,而摄影作品正是行为、技术与观念(摄影者的态度、观看角度和眼力、照相机、手工劳动过程)互动最终和唯一的结果。

  [1] 用约翰·伯格的话说,摄影通过现代传播媒介破除了“将过去神秘化”,或者将“原作”的“独一无二性”神秘化。讽刺的是,现代观众通过印刷复制品熟悉了达·芬奇的作品,再到英国国家美术馆去看原作,后者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复制品的原作”,而不复是那个以其内容打动你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基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则与“艺术专家玄奥造作的文化”相吻合,环绕艺术品“原作”的“虚伪的虔诚”,一方面反映了公众对古董放大市场价值的膜拜心理,另一方面反映的是时尚的影响力——它常常以传统艺术所失落的东西的替代物的形式出现。

  [2] 法兰克·霍瓦《摄影大师对话录》,2000年,中国摄影出版社,58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1
http://www.3lian.com/edu/2011/10-30/14175.html

http://www.3lian.com/edu/2011/10-30/14175.html

http://www.3lian.com/edu/2011/10-30/14175.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3
Remake摄影的报复?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年12月31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郑梓煜
  (荷)凡·高《1889自画像》(右)SethJohnson重制
  (法)大卫《马拉之死》(右)ChristianStrevy重制
  (法)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大宫女》(右)CraigWhite重制
  (意)桑德罗·波提切利《春》(右)GianlucaFabrizio重制
  (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右)FanchonBonnefois重制

  Adobe的大名相信无需介绍,Photoshop是这个视觉饕餮时代的盐,你未必知觉,但它却在你的视觉体验中无孔不入。但Adobe并不甘于只帮女性消除照片上的青春痘、皱纹或腰腿间的肥肉,也不屑于支持各种移花接木偷梁换柱,而是把触角伸向了经典艺术作品。这个名为“Remake”的项目是Adobe公司和网站Booooooom合作发起的,设立10000英镑的奖金,号召大家尽情发挥想象力,用摄影重新创作或者演绎(re-creating and re-staging)经典艺术杰作,而且要求作品不能在电脑中进行特效加工。凭借Photoshop扬名立万的Adobe公司发起的竟是一场“反PS”的摄影创作,岂不怪哉?尽管规则中明确排除以当代艺术作品为模仿对象,但从最终作品呈现效果看来,这场想象力的自由搏击本身却是一种极具当代艺术特征的行为。

  摄影和绘画的话题无独有偶。最近,摄影家薛华克状告画家燕娅娅“抄袭”自己照片的官司备受关注,无论判决如何,像照片的绘画和像绘画的照片之间的纠结似乎从来都没有消失过。虽然照相机取代速写本成为越来越多的画家的“写生”工具,甚至连创作时的底稿也不再是靠传统的造型能力,而是将照片通过投影仪打在画布上,依样画葫芦,但是用绘画的方式“复刻”出和别人的照片几近孪生的作品,个中蹊跷就颇费口水了。

  事实上,摄影和绘画千丝万缕的瓜葛由来久矣。当摄影术历经长时间孕育胎动最终降临人世时,惊奇的赞誉和恐慌的诋毁几乎同期而至。有人用不无浪漫的笔调写道:自然已经将铅笔握在手中。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认为:银版术是绘画中真正的共和国风格,画家置身一旁,让你描绘自己。传说英国画家J.M.W.特纳在第一次目睹达盖尔银版术之后惊慌失措,说“这是艺术的末日”。

  但现实与特纳的悲观估计相反,绘画没有被终结,相反,摄影的童年时期无可救药地沉湎于绘画的审美“威权”,在1839年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摄影身陷于自己能否被认定为艺术的纠结中,早期摄影的审美趣味在总体上是追随绘画的,现实中摄影只是部分地接替了绘画的日常性复制和写实功能。

  一种“牺牲理论”贯穿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批评,这种理论认为摄影必须牺牲它那种纤毫毕现的细节刻画能力,以减弱清晰度或突出明暗的方式,消减原罪般的化学特性和机械特性,从而呈现高雅古典绘画的外在形态,以便在艺术殿堂上获得一席之地。卡梅伦夫人的模糊影像被看作是摄影纯真性的回归,不少摄影家极尽所能地要拍出“伦勃朗式”的人像,画意摄影成为身处夹缝中的早期摄影的避风港,甚至有人试图通过对绘画的模仿构建一种“高雅艺术摄影”,以区别于令人自卑的、缺乏精神涵养的机械复制。波德莱尔对这种“高雅艺术摄影”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将一大堆庸俗的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把他们打扮得像狂欢节中的屠夫和洗衣的女佣……操作者自我标榜说他正在根据古代历史,重复那些悲剧性的或高雅的场景”,在波德莱尔看来,这些恰恰是摄影庸俗性的集中呈现,是新兴的中产阶级低劣品位对高雅艺术的亵渎,甚至是文明的倒退。

  今天,无论是当初最热情的赞美还是最尖刻的批评,都已不再能激起人们争辩的热情。追随绘画没有让摄影获得期望中的名声与合法性,大众品位的江河日下也未必肇始于摄影的流行。摄影最终在一种视觉的民主化语境中找到了最坚实的立足点,消除了童年时期的自卑,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文化上的主体性。而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语境变迁,任何一本正经的争论都难逃被解构、挪用、重构的命运。Adobe和Booooooom都没有为Remake这个项目提供一种多么冠冕堂皇的解释,有人说这是用摄影向伟大的艺术经典致敬,更多的人说这无非是一场恶搞,就像摄影对它童年时期心理阴影的一种“报复”,当年摄影家们无比虔诚地在胶片上追寻着拉斐尔、伦勃朗的光影与质感,今天高雅却变成一种十分可疑的标签,当安格尔的《大宫女》被替换成胡子拉碴的裸男,波提切利的天使变成肥肚腩的中年男子,形式的模仿越是精到,解构便越是彻底。相比之下,同样被拿来演绎的布列松的摄影名作,却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同等的效果。

  绘画有绘画要做的事,摄影有摄影要做的事,拍出一张油画或者画出一张照片,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娱乐。

  撰文:郑梓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4
难以消除的影子
——对绘画的借鉴
图、文/陈长芬
     当我们在艺术的范畴之内,讨论各门类艺术的关系时,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你总可以在它们之间找到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东西。
    对美的向往,是人类的天性。而在美的领域内,绘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从它的起源,还是从它的发展看、它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摄影术的发明人达盖尔是一名画家;而摄影术发明后一段时间的摄影作品也大都是对绘画的摹仿。在当时,摄影作品中以绘画的本体语言为多。比如当时的人物摄影作品与油画肖像作品就没有多大区别。其后的在照片中进行的人物组合,以及有关布局、光线的运用,都没有脱离开绘画的模式。一直到今天,绘画与摄影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今天我们来讨论摄影艺术的时候,如果要完全离开绘画也不太可能。
    今年是哈苏相机诞生50周年。为此,哈苏公司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其中有一项规模很大的摄影比赛,就是要求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以世界著名绘画大师的风范为准则。我并不以为这种形式是当代摄影艺术的什么导向,但它似乎可以说明摄影与绘画在今天依然有着某种特殊的密切联系。也许可以风趣地说:160前的那个绘画的幽灵一直缠绕在摄影的身旁。
    当然,我们现在需要更多地弘扬摄影的本体语言、但同时我们也要从绘画艺术中吸收丰富的营养。这之间并不矛盾,因为绘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绘画所给予人类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摄影毕竟年轻得多,比起绘画的历史,它要晚上若干个世纪。所以,摄影从绘画中吸收营养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吸收并不等于照抄、照搬。摹仿作为一种尝试、一种练习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艺术创作时仍然一味去摹仿,我认为也是没有出路的。
    摄影艺术可以借鉴绘画,但借鉴什么?我认为什么都可以借鉴,关键是你怎么去借鉴,借鉴多少,借鉴到什么程度,这需由每个人自己去把握。在对绘画的借鉴中,我们可以从很多画种中学到很多东西。
    对于油画,可借鉴的东西就相当多了。从中国风光摄影的发展中能够明显地看到这一点。油画的特点。一个是厚重,油彩有一种与生俱来立体容积感;二是对光线变化的把握,比如人们所公认的伦勃朗用光。在高光、立体光和逆光的应用上是令人称道的。我去卢浮宫时所看到的那些名画、曾给我很多启示。中国的风光摄影创作,有一段时间,顺光、侧光运用得多,逆光、高光相对运用得少,那可能是受过时的教科材料指导所致。研究一下近十年的中国风光摄影,如果说有什么突破的话,除了对题材的拓宽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画面中重视了对高光和逆光的运用,从而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厚重感和立体感。实际上,对于光影效果的表现,摄影可以做得比绘画更好,因为摄影对光影的表达更加来得直接。
    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从摄影的色调分离法中看出版画的效果。色调分离所产生的浮雕效果,对摄影来说,现在很简单,运用电脑,按一下键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色调分离,实际上就是筛减了很多过渡的层次,把画面变成色块和线条的相加。
贵州一些作者在照片‘上运用刀刻,这实际上是对木刻艺术的借鉴。
    这都属于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的问题,我认为这些创作方法一定要和欲表达的内容相匹配,否则就可能产生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当然,对超写实、荒诞等风格的作品,我不敢尝试,我也从不排斥。
    中国写意山水画对云雾的表现非常巧妙,画中的空白,有时就可被看作云雾,表现得非常抽象,非常的淋漓尽致。写意画,在创作中,作者的手法很灵活,可以完全借助于情绪,在绘画过程中,其笔法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灵活性相当大,所以画中的抽象成份也随之增大。不知读者是否注意到,在我的一些照片中留有大块地黑,这就是一种对中国画的借鉴。中国画讲究留自,但你若想自己的照片有重量感,就需要留黑。摄影在其整个过程中,从生产到曝光,到冲洗,到放大制作,是在黑暗中进行的。所以。我认为“黑”是一种艺术语言。绘画艺术恰恰相反,是在一张自纸上作画。我认为,我的这一借鉴是一种相反的借鉴。
    在摄影对中国画的借鉴中。曾出现两种风格。一种是以郎静山为代表的集锦式摄影作品另一种是采用签名盖章、落款题词、做待的做法。对于后一种做法、我们承认确实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做法也误导了不少人。我第一张发表的处女作《荷花》,就是以摹仿齐白石的国画形式表达的。至今回想起来,二十多年前的这幅作品并不可笑、这是自己在起步阶段、作为习作拍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能总陶醉在习作或摹仿之中,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创作方法和创作题材,找到自己的路子。我看到过很多大画家的习作,比如李可染、徐悲鸿、刘海粟、吴作人等人的……其中还包括大量临摹的东西。临摹,是创作过程的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摄影在开始阶段需要去摹仿,但不能把摹仿和习作都当成自己的创作,摹仿的东西从根本上说是属于他人而可不属于自己的,而自己的东西是必须输入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思维的。这就是艺术的价值之所在。我们说,通过临摹和习作这样一个必然的王国,摄影师才能真正进入到创作这样一个自由的王国。
    中国画的签名盖章做法。用在摄影作品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用得恰到好处。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用。也不能随意在照片上题字。如果把书法也当作一门艺术的话。这时所题的字和照片才有可能相得益彰,否则。就可能什么都不是。闹出笑话。当我们玩—种现代艺术的时候,我们要先自问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具备这种艺术功力。这是一个值得每位投身艺术的人思考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如果要谈艺术,首先需要谈的是艺术的严肃性。也就是说,我们在提倡借鉴时。我们也必须有一个严肃的态度。
    关于流派的问题,我也想说一点。如果一个人拍了一两张作品。相似于绘画上的某某流派,我们就匆匆把它定为该流派、我认为是很不严肃的。这有碍于摄影的发展。使我们摄影很难成长起来。八十年代有人要把我定义为什么流派、我就坚决反对。在当今艺术的发展中、不过多的去谈流派我认为是很好的。流派,在绘画方面是从文艺复兴后到十九世纪,再到二十世纪谈的比较多;摄影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也分那么多的流派,我认为不是很科学的,会使流派的语言趋向平淡。盲目地追求某种流派,也会耽误一些人,耽误了我们对影本体语言的理解。流派问题不是不可以谈,但过早地把自己置于其中,就可能误导自己。
    我要说,近年来我们的摄影圈子里又多了几只“狼”。就是从绘画、从美术界有一些没有经过专门摄影训练的人,进入到摄影圈子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把这些人称作“狼”。他们对我们这些拿照相机多年的人来说,会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把摄影圈子里在创作上的一潭死水、一种语言、一种模式,变得丰富多样,使我们意识到还有另外的一个崭新的世界存在。它给我们以冲击,给我们增加新的营养,产生新的思考,甚至于产生新的危机感。这些“狼”既有学绘画的,也有从事工艺美术的、平面设计的、雕塑的,甚至园林艺术的。
    所以,我们不要把摄影汉当作一门孤立的、与外界没有联系的艺术,它有它自身的本体语言,但它又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借鉴是相互的。由于摄影本体语言的发展,摄影表现手法更显多样,绘画也在不断向摄影借鉴。借鉴的目的是什么?根本还是要发扬和光大,艺术是个人行为,最终还是要体现个性。个性的凸显,才有可能实现摄影创作上的多样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5
含情脉脉的掠夺还是野心勃勃的临摹
——从儒道诗学联想到现代艺术背景下绘画与摄影的悖立关系

       儒道诗学之争的中心议题是语言与存在的关系,或者说,是本体论如何经由语言透镜被主体所观照的问题。同样,在现代视觉艺术领域,自1839年摄影术被发明以来,图像与现实的关系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究竟图像的本质是以现实为蓝本的临摹(摄影),还是现实的价值是为主体表达提供原料并反映为图像(绘画)?莫衷一是。
       无论是东方的儒家和道家的诗学,还是西方古典形而上诗学和后现代解构主义诗学,都在理论家们的努力和文化系统的自洽作用下逐步走向了悖立与整合的理想状态,从而使诗学本身在冲突与互补的辩证状态中获取“崭新的生命力”。 语言是一维线性的,是流动的,是时间的,图像是二维平面的,是静止的,是空间的,两者相互独立却同样承担诠释存在的责任。将两者并置类比,进而互文解读,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绘画与摄影的微妙关联。
       摄影术的发明,实际上将绘画从记录现实的重担下解放出来,让绘画获得了表达“抽象”的机会。自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绘画流派出现的转变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的所有演化的累加还要激烈,从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发端,画家已经开始将充满浓郁主观色彩的“印象”作为绘画的凭据。到后来梵高、塞尚、高更等人的后印象主义,客观存在的现实对绘画的束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松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将观察主体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通过将多视角并列表现的夸张手法宣示着主体超越自身感官局限的企图。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主义以浓重的色彩和粗拙的笔触为手段,将观察主体的情感直白而强烈地反映于画布之上。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画派,以扭曲的造型和浓烈的色彩表达着画家对于现实世界的近乎病态的敏感与不安,画家以抽象的绘画语言将现实过滤为他们眼中的主观景象,因而客观事物在绘画艺术领域合法性也被一笔勾销。接着是稍后的未来主义绘画,它热情讴歌的是现代机器、科技甚至战争和暴力。它迷恋运动和速度,要求割断历史以白手起家,创造全新的艺术。现实的意义在光怪陆离的各种符号和意象中被肢解,只剩下艺术家对人类未来状态讽刺般的臆想。至此,绘画与现实的从属关系被彻底颠覆,随心所欲的色彩轰炸和抛弃逻辑的线条捆绑下,客观存在在绘画领域中丧失了最后的尊严,而另一方面,作为观察者的人的意见得以宣泄,绘画成为了主体肯定自我存在的最好证明。
       绘画与现实疏远的同时,摄影与现实的关系表现出戏剧化的进展。为了从流动的现实中截取一块静止的切片,无数人绞尽了脑汁。从最初笨拙的达盖尔银版显影法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到能够瞬间显影的小巧的卷装彩色胶片,再到当下只需按下快门其余一切交由电脑芯片处理的数码摄影技术,短短一百五十年,摄影临摹现实的能力就达到了古典绘画不敢奢望的水平,准确的说,摄影能够复制现实。尽管一张照片不等于一张照片中所记录的实在物,但一个事物的准确影像却是这个事物存在的最好证明,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克隆”出任何一个三维空间里的事物。照片的这种与现实的亚孪生关系,加上其自身快捷简便的特性,使摄影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记录历史的责任。虽然不少后现代艺术家试图以摄影作为表达自我的途径,试图发动摄影技术由“照相”到“造相”的理念革命,但这种尝试却有着本质上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源于摄影最初的来自现实的血统:摄影的定义就是摄取存在物发出或发射的光影。那种极端的企图人为控制摄影影像的做法,例如电脑处理技术对摄影作品的过度干预,只会将摄影异化为一种不伦不类的绘画技法,而那样的技法也许会有新的名称与定义,但它已不是摄影。
       绘画是存在的家园,摄影是存在的牢笼。这里的存在不是某个具体的物体或事件,而是主体对外在客观的价值评判,即存在的意义。“意义”也是存在的本身的一部分。绘画的当代价值是作为主观表达的媒介,但它却源于原始人类企图把握外在世界的渴望;摄影拥有复制现实的强大能力,但它却无形中把存在禁锢在主体“唯证据论”的思维定式之中,即存在者就可以被照片记录,照片所记录的必为真实存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6
摄影的艺术流派
 

  纵观摄影发展史,曾经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 绘画主义摄影
  • 印象派摄影
  • 写实摄影
  • 自然主义摄影
  • 纯粹派摄影
  • 新即物主义摄影
  • 堪的派摄影
  • 达达派摄影
  • 超现实主义摄影
  • 抽象摄影
  • 主观主义摄影
  
一、绘画主义摄影   绘画主义摄影是盛行于二十实际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
  绘画主义摄影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家提出,“应该产生摄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茨安。”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家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出版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两种生活方式》(或作《两种人生》) O.G.雷兰德
  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喻性。拍摄时,预先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画面的绘画效果。
  随后,绘画主义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仍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具学院派的法则,因而显得储蓄、沉表、典雅。
  当该流派发展到画意阶段时,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旧是它的特点。由于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艺术修养:“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育实艺术的修养。”所以其历史功绩是把摄影从初期机械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促进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由于绘画主义的创作大都脱离现实生活,加上摄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们审美趣味的不断发展,为“自然主义”所冲击。尽管这样,在今天的摄影艺术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弥留》 H.P.罗宾森《古罗马的没落》 T.库蒂尔
《唐吉珂德在他的书房中》 W.L.布拉斯《无题》J.M.卡梅隆
  这一流派的主要摄影家和作品有:普莱期(?-1896)的《男爵之宴》、《鲁宾逊漂流记》、《宝塔情景》;罗宾林的《当一天工作完了的时候》、《秋天》、《两个小姑娘》、《弥留》、《拿着毒药瓶的朱丽叶》、《黎明和落日》;雷兰德的《伊菲吉尼亚》、《优迪特与荷罗佛尼斯》、J.M.卡梅隆夫人《无题》等等。
  【编者按:本文源自《中国小百科全书》,网络流传的版本显然是OCR而来,错讹百出,本站编辑时进行了考据核对。例如,文中“E·斯坦诚”改为比较通用的译名“爱德华·史泰钦”等,但由于文中一些译名没有原文注释,一些人名、作品名等无从核对,可能仍有疏漏,故文章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可作佐证资料。本文图片非原文所配,另外搜集自网络。】
  


二、印象派摄影   
  一八八九年,英国举办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的首次展览。绘画主义派摄影家罗宾森在其影响下,提出“软调摄影比尖锐摄影更优美”的审美标准,提倡“软调”摄影。该流派是绘画印象派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开始,他们运用软焦点镜头进行拍摄,布纹纸洗印,追求一种模糊朦胧的艺术表现效果。随着“溴化银洗相法”和在颜料中混入重铬酸胶洗相纸法的出现,印象派作品从对镜头成象的控制发展到暗房加工。他们提出“要使作品看起来完全不象照片”,并且认为“假如没有绘画,也就没有真正的摄影”。
《扫公园的人》 拉克罗亚《利物浦印象》 J.戴德利耶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印象派摄影家还用画笔、铅笔、橡皮在照片画面上加工,特意改变其原有的明暗变化,追求“绘画”的效果,如拉克罗亚在一九零零年创作的《扫公园的人》,就象是一幅画在画布上的炭笔画。印象派摄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丧失了摄影艺术自身的特点,所以有人又把它称之为“仿画派”。可以说它是绘画主义摄影的一个分支。
  这一流派的艺术特色是调子沉郁,影纹粗糙,富有装饰性,但缺乏空间感。其著名摄影家有杜马希(?-1937)、普约(1857-1933)、邱恩(1866-1944)、瓦采克(1848-1903)、霍夫梅斯特兄弟(1868-1943;1871-1937)、杜尔柯夫(1848-1918)、埃夫尔特(1874-1948)、米尊内(1870-1943)、辛吞(1863-1908)、奇里(1861-1947)等。
  


三、写实摄影
  写实摄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摄影流派,延绵至今,仍是摄影艺术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该流派的摄影艺术家在创作中恪守摄影的纪实特性,在他们看来,摄影应该具有“与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实性,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只有具有“数学般的准确性”,作品才能发挥他种艺术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A·斯蒂格利茨曾说:“只有探讨忠实,才是我们的使命”。另一方面,他们又反对象镜子那样冷漠地、纯客观地反映对象,主张创作应该有所选择,对所反映的事物应该有艺术家自己的审美判断。著名写实摄影大师路易斯·海因就说过这样的名言:“我要揭露那些应加纠正的东西;同时,要反映那些应予表扬的东西”。可见他们崇尚艺术应该“反映人生”的观点。他们敢于正视现实,创作题材大都取于社会生活。艺术风格质朴无华,但具有强烈的见证性和提示力量。

《纺织女童工》路易斯·海因  
  最早的写实摄影作品当推英国摄影家菲利普·德拉莫特于1853年拍摄的那些火棉胶纪录片。稍后,则是罗斯·芬顿的战地摄影和六十年代末的威廉·杰克逊的黄石奇观。1870年以后,写实摄影渐趋成熟,开始把镜头转向社会,转向生活。如当时的摄影家巴纳多博士就拍摄了流浪儿童的悲惨境遇,而震动了人们。
  由于写实摄影作品所具有的巨大的认识作用和非凡的感染力,逐渐在新闻领域中占据了自己的地位。九十年代美国摄影家雅谷布·里斯关于纽约贫民窟生活的那些作品,就是这方面的奠基作品。
《通敌的法国女人被剃光头游街》罗伯特·卡帕
《自由战士的倒下》罗伯特·卡帕
  随后,写实摄影家人才辈出,作品都以其强烈的现实性和深刻性而著称于摄影史。例如英国勃兰德的《拾煤者》;美国R·卡帕的《通敌的法国女人被剃光头游街》;法国韦丝的《女孩》等等,不胜枚举。
  


四、自然主义摄影   一八八九年,摄影家彼得·埃默森鉴于绘画主义创作的弱点,发表了一篇题为《自然主义的摄影》的论文,抨击绘画主义摄影是支离破碎的摄影,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他认为,自然是艺术的开始和终结,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艺术,才是最高的艺术。他说,没有一种艺术比摄影更精确、细致、忠实地反映自然,“从感情上和心理上来说,摄影作品的效果就在于感光材料所记录下来的,没有经过修饰的镜头景象。"该派另一位大师A·L·帕邱说得更明确:"美术应该交给美术家去做,就我们摄影来说,并没有什么可借重美术的,应该从事独立性的创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8
傅文俊:摄影艺术中的绘画美学
http://www.zhuokearts.com 2011-08-09 新闻来源:卓克艺术网
文\傅文俊




       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借鉴并平行发展。绘画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形式,发展至16世纪其主要的美学任务就是逼真的再现客观世界,而这正是摄影的原始任务。依仗科学技术而来的摄影术,它从被发明的那刻起,就背负着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实时、准确地记录现实表象的任务。换言之,绘画在现代主义之前,一如既往的表现为摄影的基本特征即对现实的如实记录。1839年摄影术的诞生,对以再现为目的的传统绘画造成了毁灭性冲击。与此同时,摄影复制现实的技术性以及缺乏创造性与手工性使其被长期的拒之于艺术领域之外。摄影术在发明之初,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它不能像绘画那样使对象超越自身的物理特征而达到理想美的境地,过于真实的图像呈现使得画面变得索然无味。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在原物体与再现物之间只有另一个实物在发生作用,那就是照相机。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严格的科学原理自动生成,而不需要艺术家的手工性参与和创造。摄影师的个性只是在选择拍摄对象、确定拍摄角度和对现象的解释中被表现出来,这种个性在作品中无论表露得多么明显,它与画家表现在绘画中的个性也不能相提并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惟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1]然而,以视觉图像为传达媒介的摄影同绘画一样,需要处理画面中的光线与色彩、构图与影调等形式关系,这其中暗含着与美学元素的联系。所以,摄影走向艺术化的道路实属必然。其实,早在1884年泰尔博的《自然之美》摄影美学著作的问世,就表明了摄影艺术的美学追求。
       早期的摄影作品大多以绘画为模仿范本,无论构图、造型抑或用光。摄影艺术家是以绘画的方式来对待摄影摄影创作的,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绘画的视觉经验。摄影的暗箱技术即把在小孔中观察到的影像在暗箱中固定下来,与传统绘画中的焦点透视原理如出一辙。直到高艺术摄影家雷兰德的摄影作品《人生的两条道路》跻身于英国的“曼切斯特艺术珍品展览”,摄影作品终于得以戴上艺术的桂冠。摄影对绘画的模仿在画意摄影中尤为可见。画意摄影强调通过特意的场景布置或特殊的工艺制作手法,使摄影作品产生绘画的效果。此类作品对画面的影调、线条、平衡等形式因素的处理,超过画面记录内容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逐渐形成独立且完善的视觉经验方式,并走上自律性的发展道路。它成为并列于绘画、雕塑、建筑之外的另一种艺术样式。虽然,摄影艺术摆脱了对绘画的全然依附,但两者之间始终保持着某种连带关系。 例如,印象主义摄影、印象分离派摄影、纯粹主义摄影、纪实主义摄影、结构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抽象主义摄影等诸多摄影流派都与各绘画流派密切相关。
       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绘画与摄影图像之间不再是谁模仿谁,谁依赖与谁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相互交错,互相借鉴的状态。曼·雷(Man Ray)曾经对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做过经典的阐释:“我拍摄不想绘制的东西,绘制拍不出来的东西。”曼·雷兼具摄影师与画家两个艺术身份,其作品中总是拥有显而易见的绘画美学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摄影理念的形成是建立在绘画美学的基础上,但摄影却反过来影响了现代绘画的发展。绘画从摄影艺术中撷取了众多图像因素,尤其在现当代艺术中,许多画家都以图片作为创作素材,或模仿摄影的艺术效果。格哈特·里希特对当代绘画的贡献,正是基于对摄影艺术的借鉴与表现。里希特在油画作品中表现了摄影的技法特征,并运用纯粹的绘画语言模仿出图片的机械痕迹。
       从艺术发展史上看,每一门艺术的表现媒介和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中贯穿着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借鉴。正如朱羽君所言,现代的艺术都明显地具有吸收、借用、综合其他艺术门类特点的倾向,使其本身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摄影艺术的存在与发展,不同程度的借鉴了绘画的美学因素,其目的就在于使其自身获得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感。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风水轮流转,与往昔摄影对绘画的依赖相反,许多理论家认为当代文化逐渐向图像时代转型。图像成为无孔不入的有力武器,改变着人们的观看方式与文化态度。罗兰·巴特曾经指出:“摄影以其霸权镇压了其他类型的图像,不再有版画,不再有具像绘画,只有一种以摄影为模式的具像绘画,因其受迷惑而顺从摄影。”[2]罗伯特·斯托在对里希特的一次访谈中也曾提及:“这些都做得很好,现在这样画没有问题,但是当这样做完以后,将不再有什么绘画了。”[3]按照他们的观点,由于绘画对摄影的借鉴或者说是对图像的依赖,纯艺术面临着终结的命运。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得摄影艺术家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摄影艺术家有责任表现出绘画与摄影的相互关系对摄影艺术创作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界限的混淆,致使新的观念层出不穷,在蕴藏着巨大创造资源的数字时代,该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图像表达?
      那么,是不是真的像一些理论家所言,艺术间的相互联系、互为渗透,会使艺术的界限变得模糊或戴上其它艺术的标签?艺术的发展是否真如格林伯格所设想的那样,每一门类的艺术只有排除掉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借鉴的因素,才能彰显出自身的艺术价值。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从整体上看,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交融,使双方产生了有别于自身的新的艺术表现形态,这无损于自身艺术的特性和审美价值。在完善自己固有的掌握世界方法及表现世界的形式和手段中,两者完全保持着自己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的性质,与此同时,不断扩展着自身的内涵与外延。在我的某些作品例如《街坊邻居》、《无界》中,我试图打破摄影本体化的技法表现形态,通过特殊的手段使摄影图像脱离其载体的相纸,以宣纸或油画布为媒介,从而表现出绘画的美学元素。除了置换摄影的媒介,也有许多艺术家通过其它方式,将绘画艺术的美学元素融入到摄影作品中。在我看来,摄影艺术中的绘画美学因素是十分值得探讨与实验的,两者的交融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艺术现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09
摄影构图观念大解放
作者:向鹏

  摄影虽然才走过不到两百年的时间,但摄影构图的理念却经历了多次更新。
  由于时代的变化造成人们审美观的改变,现代摄影构图虽未颠覆抛弃传统构图原则,但也悄悄发生了很大改变。
  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
  有些画家看不起摄影家,觉得摄影是一个浮浅的活儿。一按快门,几秒钟就出来的作品怎么能算是艺术?也有些摄影师看不起画家,感觉画家画来画去都不是真实的反映,与生活离得太远。
  不过无论谁看不起谁,但绘画与摄影在很多方面却难舍难分,绘画艺术是古老的视觉文化,摄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虽然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用绘画的标准来衡量摄影,但我们可以从绘画艺术中找到很多艺术手段,应用于摄影上,尤其是摄影构图上。
  

  向绘画学习构图的原因
  摄影和绘画都是读者用眼睛直接看到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摄影与绘画都用二维的平面展示艺术形象。最重要的是摄影和绘画的造型元素是—致的,都是用色、线、形等形式要素将要表现的事物凝固起来展示给观众。绘画发展了几千年,已经积累了很多视觉艺术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也适用于摄影艺术。
  

  此画面与绘画中的“近景亮,远景暗”的原理相通。
  画面的对称与不对称原理
  在绘画中,画家会时刻注意到画面的对称与不对称。一般来说,对称性的构图用以表现稳定和静止。
  对称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不可忽略的构图原则,它包括画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色彩平均等。对称性构图可以使画面构成平稳、安宁、和谐、庄重,运用到摄影中也是如此。
  对称摄影作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0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称的事物很多,如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往往也是对称的。对称式的构图会使画面安静、平稳,但也会造成呆板的视觉效果。  不对称摄影作品:
  

  不对称的构图,往往会表现为左右力量不等,高低不等,色彩比值不等,以及面积大小不等。
  这种不均衡的画面,会让画面产生不安、头重脚轻、紧张,或者有些极度不均衡的画面会导致观者的心里紧张,甚至厌恶感。
  TIPS:对称与不对称构图的优缺:
  不对称构图会产生不稳定感,让画面气氛紧张,或者重心偏移,使观者产生不安和急迫感。对称构图,比较符合传统的审美,画面安定,视觉心理舒服,但也会造成画面的平淡和普通。
  黄金分割定律
  1. 黄金分割概念解释
  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学比例关系。它是古希腊数学家在进行线段分割中,发现的一条具有美的价值的规律。它是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比值为1∶1.618 。这种比例自古希腊至19 世纪一直被认为是最佳比例。它被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和画家,以及古典派雕塑家广泛应用于其作品中,认为是最合适的比例分割,在造型上具有审美价值。
  黄金分割被运用到西方绘画当中,一般是指将画面边线平均分成三等份,将相对的分割点相连,画面中的连线都是黄金分割线,线的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点,画面主体一般放置在黄金分割点处,黄金分割的比例为1∶1.618 ,接近四六开。中国传统绘画也有类似黄金分割的论述,在中国的《画论》中叫做“三七停”,即将画面横竖各分成10 份,取3∶7的点,基本上也是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位置,主体可以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任意一点上。中国画中常讲的“井”字构图就是例证。
  

  

  黄金分割定律其实是很多艺术门类中通用的规则。
  此图中的猴子正好放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画面虽然显得比例均匀,但亦有几分死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0
 
  

  画面中的白塔,恰好位于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点,此时白塔格外引人注目,而且画面稳定。
  2. 优缺点分析
  用黄金分割法来构图总体上讲是一种安全的构图方式,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将画面的中心放置于黄金分割点上,就不会产生画面严重失衡的危险。但是黄金分割模式同样有呆板的缺陷。因为过于平衡和安全,会让画面失去活力和创造力。所以如何使用规则,并打破规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3. 经验总结
  黄金分割是人们习惯的形式法则,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以此进行构图,但是客观事物是有丰富变化的,创作意图也是各不相同的,黄金分割不应成为拘泥大家创作的规律,大家应努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摄影创作。
  绘画中的留白
  1. 概念解释
  国画中的留白是一种构图艺术,在图中某些地方需要留出空白,不能用颜色填满整张图,以此增加图画整体的美观和意境。
  在摄影中,将国画中的留白的概念引入,同样适用。但这种留白的概念在摄影中其实相当于“做减法”。因为摄影艺术在意境中与绘画是共通的。不能老是把画面堆砌得满满的,留下一些空白,留下一些联想,这也是摄影中追求意境的一种有效的手法。
  2. 优缺点分析
  

  我们在拍摄风景时,时常会留有很多空白,而并非将所有景物都框在取景框里。
  留出的空白不仅让画面显得大气,而且更让画面具有感染力和联想力。
  

  在拍摄时,要把握好主体对象的位置。
  因内容少,空间大,主体的位置就显得举足轻重。放得不理想,就会影响整张画面的效果。
  意境(言外之意与言内之意)
  在绘画中,意境是非常重要的。绘画时常使用简单的视觉形象来象征一种寓意和心情。而这种意境的使用,在摄影中也非常适用。特别是在东方,传统的东方文化一直以含蓄为特征,寄情于景。所以在摄影中,很多摄影爱好者也喜爱寄情于照片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1

  

  一支梅花横挑画面,寓意纯洁,又显孤芳自赏。
  

  而此图的两个弯枝飘摇在沙漠中,显得孤独,但又坚挺和刚强。
  从完整性构图到非完整性构图
  

  摄影:马烈
  过去,人们都习惯在画面上把一切东西都表现出来,追求完整。被拍摄事物要尽可能清楚,面面俱到。所以传统的摄影尤其是人物摄影,基本上都是:被摄者的发型、五官、饰物、着装一览无余;在构图上多数都是拍摄人物完整的正面或者3/4 的侧面。不过,这种完整性构图时常被打破,大量有个性的不完整构图作品的出现,使我们突然发现不完整构图的影像更具有魅力,完整构图并非是不容破坏的定律,传统观念需要转变。
  TIPS:
  这种半张脸的构图方法还应用于以下的条件:被摄对象是斜视或者一只眼睛是盲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解决之道。
  不完整构图之优势一——“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在摄影中其实就是通过取景来进行取舍。此画面中的男士,其实整体的画面效果并非最理想,但进行不完整构图时,他那原本比较平淡的肖相,突然产生巨大的魅力。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被摄者的面庞,选择你认为最能表达她/他的精神的那一侧来拍摄,这就是“扬长避短”。
  

  不完整构图之优势二——实现对观者的“心理号召”
  一张摄影作品,若是某个部分突然消失,必然会对观者的视觉心理产生召唤。我们会千万百计地凭借经验去补充那些缺欠的部分,根据部分去猜测整体。此图中的女性左半边脸的缺失,并没有破坏画面,相反它的不完整,正好唤醒人们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1

  不完整构图优势之三——选择重点
  拍一张照片如同写一篇文章,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观点独到。这样的文章不仅能吸引读者,还能引起思考和共鸣,如果是“流水账”只会让人觉得乏味。所以,拍照需要进行取舍。将自己最想要表现的部分提炼、拍摄,将另一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这些就能取得一幅更具有个性,更加夺人眼球、与众不同的影像。
  

  此图中舞蹈演员的拍摄采用了非完整性构图,目的是突出演员的双眼,来强调她的精神世界。
  若是不通过蓝丝巾的遮挡,那么人物的眼睛将不再成为主体,而重点将移位。
  不完整构图优势之四——将形象引到画面以外
  不完整构图同时还能显示出一种开放性,它将形象引伸到画面以外,它迫使我们从画面走向更广阔的想象世界甚至现实生活,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的封闭世界已经被打破。
  

  经验总结:
  不完整构图的召唤性满足了我们辐射想象的心理需求,它的挑战性又满足了我们寻求视觉的心理需求。因此这样的艺术作品,往往会产生更良久的艺术魅力。
  构图大解放——从封闭式构图到开放式构图的转变
  

  穆卡西——非洲男孩,1931
  摄影表现方式的进步,以及观众对画面审美思维的转变,使得摄影构图方式不再局限于封闭式构图,人们对画面的审美思维逐渐向开放式思维转变。封闭式构图造成的“画幅局限”也由于开放式构图,得以突破,这对摄影构图学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
  概念提示
  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在表现形式上,常常是画面上的人物视线和行为以及他们的落点都在画面之外,这就暗示了他们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因素,才导致人们对画面的联想和想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2

  杜瓦诺——巴黎,1969
  

  杜瓦诺——巴黎,1957
  开放式构图的特点:
  1. 均衡与严谨不再成为画面的主导,而原来画面内的形像元素也不再要求完整,那些有意排斥更能完整地说明画面的表达可以被提倡,观众透过那些不确定因素,来获得更大的想像空间。
  2.有意使画面的四个角中的内容都变得不完整,尤其是部分近景、特写,都对其进行大胆切割,被裁掉部分就自然成为悬念。
  3.画面的构图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似乎是随时随地没有准备的一次快门,画面上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具有现场的真实感。对于这样随意性很大的画面,观众对画面中呈现的内容会产生信任感,虽然不精美但更真实,所以开放式构图适合于表现动作、情节、生活场景为主题村内容,尤其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中更能发挥其长处。
  封闭式构图的摄影作品要有完整性、均衡性,而且所表现的内容只限于画面之内。
  

  布列松——巴黎,1969
  

  布列松——东德,柏林墙,1962
  开放式构图之适用摄影体裁
  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相反,在画面中并非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而是某些元素或者是被切割掉一部分,也或者有完整的形象,但其运动状态或某种指向有向画外发展的趋势,让人产生对画外的联想,也就是说画里画外发生了某种微妙的联系,人们看到的不止是作品方寸大小的画面,而是在头脑中产生了更大更广的画面。可以这么说,封闭式构图注重的是画内的完整表达,而开放式构图则是在画内增添了无形的画外信息。这种构图观念很适合用于人文纪实类的题材中,或者一些带有故事情节和现场感的生活小品等。因为它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拍摄的思维可以放得更开更广,这是一种打破常规打破均衡的构图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耐人寻味的效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2
TIPS:  摄影的本质就是有创造性地去“记录”,如何推陈出新,突破旧有的传统的构图模式,以期达到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增强画面带给读者的感染力,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探讨,而开放式的构图方式,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构图大解放——用光来摄影
  光在摄影中的作用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问到这个问题时,似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用光的技术,在我们很多的摄影教材中,绝大部分涉及的也就是如何获得准确的曝光量这样技术性的问题。实际上,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运用光线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手段,如何来构图画面,使画面获得在普通视觉下难以获得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往往也只有通过镜头才能表现出来。
  用光来突出重点是摄影构图学中的重点:
  人们的视觉生理注定人们永远会首先关注到画面中的最亮区域。
  

  摄影:Alfanso
  暗影里有什么?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大踏步闯入亮处?我们不知道。你可以给这幅照片作出多种解释,或许它只是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写照。生活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当中有些人只作为观察者,而有些人却勇往直前。
  

  摄影:Alfanso
  

  摄影:Alfanso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看取景器,就要先看光线,观察光线的效果和体验光线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光来突出重点内容,也可以通过光影,直接表现艺术感。光在摄影中,可以是要表现的主体,也可以是辅助内容,更是艺术画面必不可少的元素。
  光是摄影中的主题内容,亦是摄影构图学的主体
  有一种摄影,直接就是用光作画。其实就是将相机设置成慢门,用长时间曝光,来表现光留下的轨迹。此时,光在画面中所形成的形体(曲线)就是画面的主体内容,而如何创造光的曲线,成为摄影的重点。
  下面两张摄影作品中,摄影师David Gross 用长时间曝光,并且用光桧笔在模特身体周围进行描绘,经过长时间的曝光后,光被镜头凝固成一个光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3

  运用特殊的光影,也会创造出神秘的画面
  一般来说,选择合适角度,利用光的透射,以点测光来确定曝光值。光线的方向决定了画面的“表现”,它决定了高光和阴影的分布。
  

  

  例图中的两幅作品,摄影师用点测光的方式决定曝光。虽然牺牲了画面暗部的细节,却巧妙地将观看者的目光集中到窗户和窗下墙壁上的投影上,而这正是本作品的主题所在。另外由于摄影师用点测光方式决定曝光,使窗户和投影的曝光非常准确,层次分明,而光线在墙上的投影也曾加了作品了立体感。
  

  摄影:余兴立
  本作品中,摄影师用长焦镜头拍摄羊群,虽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羊的神态,但画面却比较平淡并且略显杂乱。
  

  摄影:余兴立
  同样是拍摄羊群的作品。这里,摄影师改用广角镜头拍摄,将羊群在阳光下投在道路上的影子纳入画面,使画面顿时生动起来。拉长的影子使画面有了空间感,而且由于广角的运用,朝镜头方向发散分布的影子也从视觉上加强了羊群中羊的数目让人觉得羊很多。另外影子也强调了羊群的方向性,使画面富有动感。可见将光影融入画面,作为画面的因素,会取得意向不到的效果。
  点测光:(Spot metering )
  拍摄光影时,较为理想的测光模式为点测光。
  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是取景器画面中央占整个画面约2%~3% 的面积。点测光基本上不受测光区域外其他景物亮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点测光对被摄体或背景的各个区域进行检测。
  点测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要想实现准确曝光,测光对象应该适合18% 灰的要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3
TIPS:点测光模式  

  摄影师用点测光的方式拍摄了这幅作品,使亮部的墙面细节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而四周的暗部由于曝光不足形成了很浓的阴影。摄影师巧妙地运用这些阴影进行框架式构图,把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画面的主题上。
  

  和前面一幅作品一样,摄影师用点测光拍摄了这张照片,两道阴影中的倾斜的古老木门,使画面意味深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4
印象派的疯狂 绘画巨匠的摄影遗产—修拉

来源:中国摄影报

     绘画中,在同面积中色点越多,则说明画面相对更精细; 摄影中,在同面积中像素越高,则说明照片相对更清晰。
  摄影与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摄影术发明前,绘画巨匠们就已经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摄影遗产。几百年里,画家们用他们丰富的想象与卓越的技法为摄影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修拉——像素点

  修拉(Georges Seurat)是法国新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印象派的用色方法不够严格,不免出现不透明的灰色。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色调分割的效果,他用不同的色点并列地构成画面,这种画法机械,追求形式。
  自西涅克邀请修拉参加印象派,向他炫耀了纯色的优越性后,他们便在画布上堆起与环境、阳光、颜色的相互作用相符合的小圆点来。为了更好地平衡这些因素,并使它们互相渗透到只有极小的差异程度,他们采用了不在调色板上调色,而用小圆点和纯色色点进行点彩的办法。在一定的距离看上去,这无数的小点便在视网膜上造成所寻求的调色效果。从此以后,同时对比法则、点彩法、纯色和光学调色法便成为修拉艺术的主要成分。

    而修拉作品中的色点,便可以理解为那些在数码摄影中构成一张照片最基本的元素——像素点。


修拉_春季的塞纳河
 春季的塞纳河(局部放大)
修拉_大碗岛的星期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5
欧美看画记(一)——人是艺术的动物,当代美术中的摄影与电影
作者:段炼 来源:世艺网
一、美术馆与当代美术

    当代美术的一大特点,是媒材、语言、式样的多样化。传统的美术概念,仅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当代美术的概念,增加了装置、行为、视像等观念的式样,其中摄影与电影,则是近年的热门式样。由于概念和式样的丰富,我想到了“人是艺术的动物”这个题目。用当下文化研究的眼光看,美术是一种文化工具,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一种审美和观念的视觉语言。过去,语言学家说,人是语言的动物,盖因人类语言是世上万物中最完美的语言。后来卡西尔说得具体些,人是符号的动物,盖因人会使用具有象征功能的抽象符号,并以此作为一种交流手段。不记得有没有谁说过人是艺术的动物,若有,算我作了回海盗,若无,算我篡改了卡西尔。
    “人是艺术的动物”并非博伊斯说的那种人人都是艺术家,万物皆为艺术品。我指的是,艺术家不仅创造艺术品,而且能将非艺术品转化为艺术品。艺术的动物为了艺术而劳作,就象我家门前那些松鼠,一年四季总为食物而忙碌。在北美,让俗物为艺术效力的劳作之一,便是将废弃的旧厂房,改建成工作室、画廊或美术馆。在今日西方,美术馆体制,是当代美术赖以生存的条件,就象十九世纪法国的沙龙体制,是当时学院派和正统美术赖以生存的条件。所以,了解当代美术馆的沿革,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美术的存在基础。
    从作品的展览场地和方式上说,1913年的军械库展览,开创了二十世纪前卫艺术的非沙龙化先例。自此,以旧仓库、废厂房为场所的前卫艺术展,在西方大行其道,以至于这样的场所成了前卫艺术的一个符号。一九七七年落成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更以裸露的管道系统,使军械库的符号特征定型化了。在北美,将废弃的旧厂房,改建成工作室、画廊或美术馆,至今仍是一种时髦的文化方式。
    半个多世纪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大发了军火横财,欧洲人的钱,象滚滚流水一般涌入了美国商人的腰包,欧洲的艺术,也被美国人廉价捞了过来。二战结束后,军火生意衰退,不少工厂倒闭,工人随之失业。在美国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你只要乘火车留心观察,不时会看到铁路两旁有破败的工业城镇,大片红砖厂房被废弃,要么门窗洞开、鸟兽出入,要么断垣残壁、杂草丛生。其中最典型者,恐数纽约西郊的纽瓦克和费城东郊的堪顿市。大战结束后的二三十年中,失业工人的孩子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废弃的厂房成了他们吸毒、滥交、械斗的场所,好莱坞的电影渲染过不少这样的场面。不过,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各级政府出了大手笔,重振这些衰败的城镇,一些旧厂房被改建成文化活动场所。麻州的当代美术馆,虽然同倒闭的军工厂的故事略有出入,但却是一个将旧工厂转变为美术馆的成功范例。
    在美国,麻州是一个很小的州,然而是最有文化的州。全美排前三名的大学,就有两所在麻州,哈佛与麻省理工;而全美排前三名的文理学院,也有两所在麻州,安城学院与威廉学院;美国最有名的女子大学,前两所仍在麻州,卫斯理学院与史密斯学院。麻州的波士顿美术馆,是全美最好的公立美术馆之一,而麻州的克拉克美术馆,则是全美最好的私立美术馆之一。我任教的威廉学院,与克拉克美术馆仅一街之隔;我的住处,与麻州当代美术馆隔街相望;在不远处,还有麻州当代艺术家创作中心。
    麻州当代美术馆,由旧厂房改建,共有二十七座建筑,建于一八七二至一九OO年间,距今已逾整整一个世纪。这些建筑,原是一家纺织品印染厂,在其四十多年的经营历史中,是北美最大的印染厂。一九四二年该厂倒闭,同年,厂房卖给了一家生产电容器的公司。二战期间,电容器是一种军需产品,这家电容器厂在生产的高峰年代,曾雇佣了四千余工人,由此可见当年的繁荣。一九八五年,电容器厂迁址,留下一大片空厂房,当地的繁荣就此消失。次年,威廉学院的美术馆要组织一次当代美术作品展,因不少参展作品为大型装置,需要超大空间,美术馆便向市政府租借这片旧厂房。于是,市政府灵机一动,随后向州政府提出计划,要将这片厂房改建为麻州当代美术馆。由于州政府的财政支持,改建计划得以实施。一九九九年,麻州当代美术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曾经凋敝一时的工业区,又再现了往日的繁荣。当然,这是一种不同的繁荣,是后工业时期之当代艺术的文化繁荣。除了有专门空间展出各种式样的作品外,麻州当代美术馆内,还有电影放映厅、表演艺术中心、美术教育及儿童艺术活动中心、数码与媒体艺术工作室,以及电子商务等相关部门。麻州当代美术馆的这种变迁,形象地展示了西方艺术从工业时代的现代主义,向后工业时代的当代美术的转变过程,具有历史的象征意义。这座建筑的历史沿革和人文地理环境,象征地反映了西方当代美术的时代背景和生存条件,即后工业社会里美术的功用、美术馆的策展体制、政府财政援助的重要性。
    眼下当代美术馆里有好些展览,其中几个给人感觉不错。德国大师博伊斯的青铜装置《眩目之光》(Lighting with Stag in Its Glare,1985),颇为震撼人心,让人想到生姜还是老的辣。中国老牌前卫艺术家黄永冰,也在馆内展出了一个大型装置,《龙船》(Dragon Boat,2003)。他根据一件家用小古董龙船,用木板仿制了一条大龙船,作得相当精细,其打磨木面的手艺,显出他当年习画的功夫。

二、当代美术中的摄影
    可是,在麻州当代美术馆的展览中,我更喜欢的,却是三位轻艺术家及其大型摄影系列。第一位是纽约艺术家格里高利•克鲁德逊(Gregory Crewdson),他将布景排演和快照抓拍结合起来,探讨不同情境之间的互动、探讨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的转换过渡、探讨自然与非自然、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参展的第一组作品,是黑白摄影《盘旋》系列(Hover Series,1996-1997),几年前摄于麻州西部一个很小的古镇。其中给人印象特别深刻、让人不得不驻足思考的一幅是《后院》。在这件大场面作品中,一头大黑熊闯入住宅区觅食,将某家后院的垃圾桶打翻在地,弄得地上一遍狼藉。闻讯而来的警察和警车将熊围住,却拿它无可奈何。住在这里的人们远远看着这一切,表情淡漠,似乎在旁观一场与己无涉的行为。我不太清楚这是偶然抓拍的,还是刻意布置的场面。作为实际生活中的一个事件,这样的场面在北美并不少见,尤其在郊外别墅区,野生动物闯入后院司空见惯,只是人们通常都会在后院建一小垃圾房,而不会将垃圾桶置于室外招惹动物。于是,我怀疑这是一起由艺术家精心策划、与警察串通合谋的行为艺术。若真是这样,那么作为一件行为作品,艺术家想要说些甚么?在形式的层次上,我们可以看到动和静的对比,在心理和观念的层次上,我们能看到近于凝固的空气同紧张的警察的对比,能感受到黑熊的旁若无人,同我们这些观众的好奇心的对比,而黑熊的悠闲自在,也同摄影家的专注形成对比。很难说这纯粹是件超现实的作品,但是,不管这是抓拍还是摆拍的作品,我不相信作者就仅仅满足于这些外在和内在的对比。也许,作者更关心的是对比双方的相互转化,例如,究竟是黑熊闯入了民宅,还是人们闯入了野生动物的领地。正是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环保主义玄学问题,同人们日常的实际生活发生了近距离碰撞,才使艺术家想要表述的观念,变得如此贴近我们每一个人。照片上那些看熊的人,无论是紧张的警察也好,还是冷漠的邻居也好,都变成了被艺术家所观看的熊;而艺术家的观看,又通过照相机的镜头得以被我们观看。在这里,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将他个人的观察和看法,强行推销给我们,既让我们在美术馆的虚拟平面空间里直接观看,又让我们从他的写实镜头里立体地观看。他不仅要将他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我们,而且,还要观察甚至欣赏我们怎样回应他强加于人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这件摄影作品,具有很强的介入意识和干预意识,它让作为观念艺术的行为表演,同作为观念艺术的摄影,以再现和被再现的关系,获得了沟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5
如果说上述作品多少还象是抓拍,那么,相比之下,克鲁德逊的其它作品,则以摆拍为主,他有意识地将家庭后院的私人生活场景,同街道公路上的公众生活场景,戏剧化地结合起来,以冷淡而幽默的态度,诠释二者的冲突,造成一种对比和互动的张力,例如在自家门口设计一个车祸的场面。尽管是现场摆布,克鲁德逊的摄影就技术而言是写实的,但就作品的效果而言,则是超现实的。在这件名为《翻车》的作品中,一辆接送学生上学的校车侧翻在路中央,车冒着蓝烟,从车上逃出来的学生,围着车观望,而其中一个学生,竟爬上车看热闹。作品的构思有点象法国画家埃舍尔的版画,讲究自我引证,例如水渠的水明明向下流,最后却流回到自己的源头。作品中的学生本来是车祸的受害者,但逃出来后却成了不关痛痒的旁观者,最多也不过坐在路边等待警察。他们一起围观自己所经历的车祸,这种自己看自己的观照,没有借助镜子的映像,于是跳出了埃舍尔式的形式上的循环,从而将自我引证的怪圈,带进了一个更为现实的可能性中。这件作品的用光也比较奇特,借用了夕阳无法照射之处的阴影,为车祸现场渲染了一种鬼魅的气氛,从而强化了现实生活中自我引证的循环式超现实情境。    这种超现实气氛在《恐怖的车房》中有更强烈的表现。作品摄于日落后的傍晚,天空传出阴森之气。路灯下一辆私家车停了下来,车门和后仓盖已经打开,驾车人正要下车。车旁的一片亮光,显然不是来自路灯,而背景中照在墙上的蓝光,同天上阴暗的云色相呼应,让人联想到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笔下日光和夜色的共存与冲突。车旁的绿树上,闪烁的树叶反射着强烈的日光,这与车尾的红灯和房屋窗口的灯光,形成了超然的光与影的矛盾。艺术家如此处理光影、渲染恐怖气氛的目的何在?或许这件作品的意图比较抽象。但是,无独有偶,在《悔过的少女》中,我们又看到了类似的光影、气氛和效果。只不过,这一作品的社会性显著多了:站在屋外的那位少女,几乎赤身裸体,她低着头,却无法回避刚驾车回家的母亲的质询。这是一个十分难堪的场面,少女的越轨,被母亲逮了个正着。但是,对于作品所展示的尴尬场面,在潘洛夫司基图像学的表面层次上说,我们也可以质疑上述解读:如果赤身裸体的少女有越轨行为,她为何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被母亲撞破?这种不合逻辑的场面安排,给作品的社会性,注入了抽象因素,使作品更具超脱意味。
    克鲁德逊的另一组作品《晨光系列》(Twilight Series,2001),在麻州当代美术馆内设计、拍摄,该馆为他提供了舞台演出所需的全部设备,尤其是灯光和布景,以及模特和三十多名工作人员。作品利用从窗口射入的晨光,表现室内景象。在这组私人空间的系列里,《奥菲丽亚》借用莎士比亚之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让女主人公身穿睡衣,仰卧在被水淹没的客厅地板上。这件叙事性的摄影,将莎士比亚的古代故事,移植到当代生活中,将女主人公的失足落水,改为刻意自溺;然而水却只有浅浅一层,不足以淹人至毙。在此,这出荒唐的自杀闹剧,既涉及现实的社会政治,例如心理和家庭暴力问题,也涉及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的挪用和戏仿,例如作品改变了奥菲丽亚的就死方式和环境。在同一系列中,也有男主人公在浴室里修理浴缸的作品。从画面上看,显然是下水道堵塞了,男主人公伸手去掏堵塞物。可是我们在镜头上看见,他的手所及之处,却是空无一物的地下室。这件作品的构思,故意违背生活常理和人们的思维逻辑,象是一出荒诞剧。也许,作品正是要指涉当代生活中的荒谬方面。
    我喜欢的第二位艺术家,是在阿姆斯特丹和柏林从事创作活动的西班牙女艺术家爱丽霞•弗兰米丝(Alicia Framis)。她在参展的《合成建筑》(2000)系列中,将图案设计融入摄影,用数码技术,来改变自然世界,例如通过电脑处理和暗室制作,把巴黎的埃弗尔铁塔,变成建筑工地,天上的直升机正在象搭积木一样安装铁塔。我喜欢的第三位是英国艺术家尼尔斯•诺曼(Nils Norman),他在系列作品《模范超市》(2003)里,用变形的方式来处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使现实和超现实的关系,变得诡秘难解。他拍摄的室内地面,既有水波的抖动、反光和倒影,又象埃舍尔的版画一样,地面与水面交织,其关系难解难分。

三、一部关于摄影的电影
    在麻州当代美术馆,我还看了一部美国电影《纯艺术》(High Art)。这部电影为我们理解当代美术中的摄影,理解摄影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制作和运作机制,特别是了解当代摄影艺术家的工作情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纯艺术》与好莱坞的快节奏大异其趣,反倒有点象欧洲电影,尤其是法国电影,注重心理表现。这部电影节奏缓慢,用好莱坞的影评术语说,属“催眠”一类。正好,在催眠状态下让个人的心理流程,同非个人的群体行为发生互动,是当代美术中摄影的一个方面,这也有助于我们通过电影认识摄影。
    《纯艺术》于1998年由美国“十月电影”公司(October Films)推出,制片人多丽•豪尔(Doly Hall),编剧及导演为丽莎•科洛登科(Lisa Cholodenko),获当年“太阳之舞电影节”评委特别奖。作品的女主人公瑟德(Syd)由澳大利亚新秀瑞达•米西尔(Radha Mitchell)出演。瑟德刚大学毕业,在纽约有影响的摄影杂志《画面》(Frame)当助理编辑。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文化研究和批评理论,对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德里达、福科、克丽丝蒂娃等了熟于心。女主人公的此种专业背景,为当代美术的观念化、理论化倾向作了注脚,也为我们理解当代摄影艺术提供了一个切入点。电影一开头,瑟德从实习生,变为助理编辑,一位女同事问她,是怎样得到这份美差并获提升的,瑟德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说自己有理论背景。
    一个偶然的机会,瑟德认识了住在楼上的邻居露希(Lucy Berliner, 由艾丽•西迪 Ally Sheedy出演),发现其住所有不少拍得很好的人物摄影作品,一问,方知是露希所摄。瑟德对露希印象不错,觉得她的作品有心理内涵,便同她谈起自己的感受,露希的回答颇有意味:“我已经很久没被人这样解构过了。”瑟德向《画面》主编谈起露希,并带了一本露希作品集给主编看。主编和杂志老板都很吃惊,没想到露希在纽约。原来露希曾是美国有名的摄影先锋,十多年前突然从影坛失踪,神秘地远走柏林,摄影界也就渐渐淡忘了她。现在露希既然回到纽约,《画面》便想重新推出她,让瑟德具体负责。
瑟德同露希成了朋友后,发现露希是个同性恋,而且生活很颓废,整日与一群堕落的朋友沉溺于吸毒和滥交。瑟德是个很有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人,为了做好工作,她不顾男朋友的误解,强迫自己加入露希的圈子,不仅参与吸毒,而且与露希上床,二人似乎堕入了同性的爱河。露希有点男性化,她在同性恋中扮演男角(dyke),与来自柏林的女友格丽塔(Greta)同居。露希也是个追求自我满足的人,她原在摄影中追寻满足,后在吸毒和同性恋中得到了这种满足,于是看淡艺术,到柏林与格丽塔同居,过了十多年后,又将女友带回纽约。自从认识了年轻的瑟德,被她的天真、清纯和与众不同的性感所吸引,露希迷上了她,心中的艺术也渐渐死灰复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6
《画面》决定为露希推出专页,发表其系列作品,并待露希非常优厚,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均让露希自定,而露希则指明要瑟德在该期杂志做自己的编辑。瑟德一心要把杂志做好,想知道露希打算拍什么样的作品,还表示愿在纽约艺术家聚居区为露希提供一套工作室,协助她安排设备、寻找模特,等等。露希说,自己从来不摆拍,只拍即兴的纪实作品(spontaneous documentary),谢绝了瑟德的好意,而且不告诉她自己对作品的构想。眼看截稿日期一天天逼近,瑟德焦急不安,露希却毫无动静,反倒时时外出旅行,似乎对《画面》的约稿并不在乎。其实,此刻露希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她在回到艺术与重入颓废之间挣扎,在瑟德与格丽塔之间挣扎。    敏感的柏林女友格丽塔看出了露希的异心,便以自杀相威胁,向她摊牌。同时,瑟德也不断催稿,于是露希告诉瑟德,自己将与女友重回柏林,但在走前要去纽约北郊的老家一趟,她邀请瑟德同往。为了不使杂志的发稿计划落空,也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前程,瑟德答应与露希出行。于是,在乡下别墅,二人有了一场充满激情的床上戏。次日凌晨,在瑟德将醒未醒之际,露希拍下了晨曦中卧眠于床的瑟德,以及她们二人的激情场面。
    回到纽约后,露希给了瑟德两组作品,分别拍的是格丽塔和瑟德。那天正好是杂志的截稿之日,瑟德匆匆将露希拍的格丽塔交给主编。看了作品,主编和杂志老板大失所望,认为这组作品毫无内在联系,没有语境,是平面化的,完全不知所云。显然,这期杂志要砸了,主编和老板很愤怒,对瑟德的不负责任非常不满。眼看自己的事业和前程处于危险之中,瑟德将心一横,拿出了露希在乡下为自己拍的激情之作。作品才出手,编辑室里立刻就充满了惊叹,主编和老板大赞这才是名家作品。
    在杂志出刊的那天早上,瑟德得知露希死了,她既吃惊又哀伤。瑟德来到编辑部上班,得到了新出的杂志。露希为自己拍的作品,刊登在封面,中页也是露希拍的大幅瑟德,包括二人的床上戏。主编和老板都来祝贺瑟德,对她的工作表示赞赏。这时,在电影开头问她怎样才能获得提升的那个漂亮女同事,用“我终于明白了”的眼光看着瑟德,对瑟德的哀伤,露出一幅自以为聪明的表情。

四、电影对当代美术的形象阐释
    电影《纯艺术》既是心理的,也是观念的。就心理而言,露希在艺术与颓废之间挣扎,她最后抛弃颓废的生活方式,选择了艺术。但这一选择给她造成的痛苦,使她最后走上了就死之路。瑟德也在两种选择之间挣扎,但与露希相反,她为了艺术,而选择了堕落,涉足于吸毒与同性恋,最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二人天性不同,但为了同样的目的,都经历了痛苦的选择,最后却有不同的结局。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露希虽然一度放弃了艺术,但她在骨子里却仍然是个艺术的动物,当艺术与她的生活方式发生冲突时,她最终选择艺术而走向了死亡。瑟德也是一个艺术的动物,她为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不惜以身试毒,并卷入三角同性恋,而让自己正常的情爱,走向毁灭。露希的第一组作品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她为艺术而放弃了柏林女友;那组以格丽塔为主题的作品,虽然在形式上无可挑剔,在内容与观念上却平淡无奇。露希的第二组作品,以瑟德为主题,由于她转恋瑟德,选择了艺术,于是作品充满激情。她关于艺术的观念,即对人际关系的亲身介入,也隐含其中。在电影中我们看到,她的作品,主要都拍的是她身边的亲朋好友,例如母亲和情人。
    于是,这部电影的的心理内含,便同观念意图有了联系,这联系见于剧中人物的象征意义。作为女主人公的瑟德,象征了当代艺术,其特征是理论的背景。她从观念上对露希作品的阐释和推崇,其实是对露希的解构,她的成功,以露希的死亡为代价。也就是说,后现代时期的观念艺术,象蚕蛹一样,先进入现代主义内部,或者说产生于现代主义内部,然后又从中突破出来。当代的观念艺术,之所以能登上艺坛主宰的地位,正因其咬破茧壳,葬送了现代主义,终得脱颖而出。露希象征了现代主义的前卫之死。她在十多年前淡出艺术界,象征了现代主义老前卫的告别。当她重返纽约艺坛时,因迷恋年轻的瑟德,而与后现代的观念主义合流。然而这一合流,却有违往日的忠诚,于是她与自己的柏林女友发生了冲突,最后只能以死了结。至于这位柏林女友,她因吸毒而病入膏肓,甚至连纽约的饭馆都因其昏昏欲睡的白粉面孔而要赶她出门。她的象征意义具有双重性,她一方面代表了现代主义在后现代时期不得已的腐朽和没落,一方面又体现着当代观念艺术的语境,也即没落的现代主义是当代艺术的垫脚石。所以,在《画面》的主编眼里,以这位没落女人为主题的摄影,并没有自己的生存条件,这组作品是平面的,毫无价值。
    如果说瑟德和露希分别象征了纯艺术的现在和过去,那么,《画面》的主编和老板,则象征了后工业时期纯艺术的商业性,象征了今日西方的艺术体制,象征了策展人和文化企业的运作机制。往日的现代主义,以形式上的创新来追求前卫艺术的纯粹,后现代时期的观念艺术,以当代哲学理论为支撑,通过社会和文化批判,来追求观念艺术的纯粹性。然而,在今天的商业化社会中,纯粹的艺术理念连一天也不能生存,当代艺术需要商业的操作。《画面》杂志对作品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商务运作,杂志所强调的作品语境,正是文化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电影中只在开头和结尾出现的一个并不重要的人物,那个只关心怎样获得提升的自作聪明的女同事,象征着对当代艺术一无所知的芸芸众生。这些无知的人,正是被《画面》和艺术体制所操纵的观众,他们构成了当代艺术之所以能被接受的社会基础。
    电影《纯艺术》是对当代艺术理论、当代艺术和今日摄影的阐释。我对《纯艺术》的理解,让我想到一部类似的德国名片,著名导演温德尔斯(Wim Wenders)拍于1987年的《欲望之翼》(Wings of Desire)。这部电影是对现代主义批评理论和现代主义文化现象的阐释。这也是一部具有催眠功能的电影,会让观众在五里云中昏然入睡。但是,对熟悉卢卡奇、熟悉形式主义批评的人来说,这部电影里的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场面,都有理论的出处。在这个意义上,《欲望之翼》同《纯艺术》一样,二者都是商业电影中的纯艺术,都说明了人对艺术和批评的执著,都说明了“人是艺术的动物”。
    纽约《世界周刊》,2003年10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7 14:17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