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对联长廊 | ||||
作者:李运梅 来源:襄阳市襄城实验小学 [/td] | ||||
校本课程活动设计 (适合中高年级)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而且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贴上红色的对联,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过节气氛,寓示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着美好的期盼。 二、活动一:对联探源。 1、师:大诗人王安石曾经在诗里这样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底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2、学生交流,小结:对联可以说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大亮点。它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也就是在王安石诗中所说的题“桃符”。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了。 三、活动二:对联特点。1、出示几幅对联,指名学生诵读。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梅开花烂漫,竹报岁平安。 2、你们读这些对联有什么感受呢?选自己喜欢的多读几遍,跟同桌说说你的感受。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我读懂 了( ) 我仿佛看到 ( ) 我仿佛听到( )。 3、交流 (1)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是一年春天到了,满地绿茵茵的春草,一树树粉红粉红的杏花。辽阔的草原上一碧千里,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花园里杏花红艳艳的,开得很旺,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师述:你真了不起,能从短短的十四个字里读出这么丰富的内涵,能用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吗?好。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春天。) ②指名读、齐读(是啊,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美丽的春天。)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①——春天重回大地,大自然山清水秀,充满生机。在明媚春光的照耀下,祖国到处 呈现出百业兴旺的喜人景象。 ②用这句春联来形容我们家乡这几年的变化也再合适不过了!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我们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吗?(小区、工厂、马路等)这样的景象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生机勃勃、蓬蓬勃勃、欣欣向荣)这样的景象多么鼓舞人心,你能读好吗? (3)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①——勤劳的人家感到春光格外美好,和睦的人家过着幸福的生活 ②觉得这幅春联写的是自己家庭的同学来读一读。(评:真是和睦的一家子。真幸福呀,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美好的生活。) ③让我们把更多的美好与幸福写在我们的脸上,写在我们的眼睛里。让我们一起来幸福地读一读。 (4)梅开花烂漫,竹报岁平安 ① 这是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梅花开了,带来了烂漫美好的春天。爆竹声声,预祝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②补充资料:梅花一向为人们所倾倒。瞧,墙角边的梅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未有暗香来。)这漫山遍野的梅花,万花敢向雪中出,朵朵秀美朵朵香。它们斗雪吐艳,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精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 新春到来之际,早先人们用火烧真竹子发出爆裂声以去瘟辟邪,以求平安。后来人们把火药等物填充在竹筒内产生了“爆仗”,之后逐渐发展成纸做的“爆竹”。如今,燃放爆竹所发出的灿烂火花、震天响声早已成为人们辞旧迎新、祈求平安的喜庆心情的象征。 新的一年就要来到,让我们一起读,把这美好的祝愿带回家。齐声诵读,把这美好的祝愿送给所有人。 (5)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①——绿色的柳树长出了嫩叶,辞别过去的一年;红红的桃花开了,庆贺这新的一年。 ② “绿柳舒眉”实际上就是说什么呢?(柳树上长出了嫩叶)“红桃开口”又是指什么呢?(红桃开花) ③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如果你就是这盛开的朵朵桃花中的一朵,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会对老师说些什么?指名交流。 4、小结:对联是歌,吟诵着美好的生活;对联是画,描绘着秀丽的春光;对联是梦,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每逢新春佳节,华夏儿女无不沉浸在如诗如歌、如画如梦的对联中。让我们一起读上述几副对联。 5、读到这儿,大家知道对联美在何处? 学生交流后,师述: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6、故事过渡:看来,大家已经弄懂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位读书人。他家门前有一片财主的竹林。春节时,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上联是“门对千竿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财主看了心中不服,夜里就把自家屋后这一片竹子拦腰截断,心想,这下看你怎么写。第二天,这位读书人见此情景就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看了非常生气,到了夜里,干脆把屋后的竹子连根刨掉了。便暗自得意,这次看你还有什么能耐。这位读书人第二天看见后又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请你们想想,这位读书人在下联的结尾处加上了什么字呢? 7、教师小结: 对联中的字句对仗工整、精妙,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如果下功夫背诵一批名联,就能帮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四、活动三:对联种类 1.师: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对联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一副副精妙的对联,我们不难发现: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等。对联确实是中华文化的奇葩,它能表达种种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它能把名胜古迹装点得更加奇丽高雅,它能增强喜庆气氛,给人一种喜气洋洋之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活动四:畅游联海。 1、赛读对联: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对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你还读过哪些对联呀?比一比,哪些同学读过的对联多,不可以重复哟! 2、妙联欣赏: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让我们再来欣赏几副奇联妙对,建议大家认真阅读,体会其中的巧妙之处,并要求能够说出来。 北京潭柘寺一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明]顾宪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杭州岳坟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孤山是杭州西湖的著名风景区,此间有一石亭,称“西湖天下景”,上面镌刻着一副对联,句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冷泉亭: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西湖楼外楼: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四照阁: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无古今,拂城杨柳一千株 六、活动五:应对练习 1、课件出示:对对子 蓝天对( ) 珍禽对( )成功对( ) 明月对( ) 勤奋对( ) 细雨对( )开花对( ) 高山对( ) 地北对( ) 林深对( )凯歌迎大地对春色满( ) 山河增秀色对( )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 ) 小结:对对子有的是顺接关系,有的是反义关系,有的是近义关系,同学们对得都非常棒。 2、课件出示:找朋友 上联 下联 学海无涯勤可渡 山河分外娇 碧波跳红鲤 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 田园无限美 书山万仞志能攀 春风催旧岁华夏百花艳 祖国无处不春光 神州有天皆丽日 绿水跃白鲢 3、对联巧送达: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对联,你觉得可以送给哪个行业,可别送错了哦。(了解不同的对联应该贴在不同的地方。) 满面春风迎顾客,一腔热情暖人心 人民军队所向无敌,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巧手医千病,红心暖万家 心血培桃李,粉笔写春秋 多亏工匠巧玩具藏智慧,博得小儿欢娱乐长精神 4、写对联,送祝福。 (邀请一部分学生把最喜欢的对联在红纸上当场书写下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选择练习,达到知识消化的目的。火红的对联犹如鲜艳夺目的繁花,与催人奋进的爆竹相伴,和洁白晶莹的瑞雪相映,给节日增添了更加浓郁的喜庆气氛。最后和着音乐声,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对联用毛笔写在红纸上,写完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想把这样的祝福送给谁。学生在写对联、送对联的过程中,不仅为自己的作品感到惊喜,而且在活动中了解了中国的民俗特点,真正懂得了生活处处有学问,懂得“开卷有益”的含义。) 七、活动总结 这节活动课,我们从对联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了解了对联的魅力所在,并且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领略了中国的语言文字的奇妙!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着语文知识,老师真心地希望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文!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