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如何爱?——读《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9-6 10:04
标题: 如何爱?——读《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如何爱?——读《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戴娟娟

  过年了,一直待在母亲家里,又恢复了孩提时代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舒心又自在。卸除了一个家庭主妇的一切事物,突然多出来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打发,这真是一件绝美的事情!
  前天和昔日同学聚会,等待的间隙晃进了书店。巧得很,居然有四折的书卖,很快地淘了几本,最中意的还是那本《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橘红色的封面上,绿草地里车轮翻转,一大一小两个人专注地研究着,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杜威”,想起了民主与开放。图画的上方,分别用中英文印着书题。英文名为“How do Americans love their children”。又想起“love”即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手捧一叠书,十足的一个淘金者形象。知道自己如此形象出现在同学面前,肯定少不了“蛀书虫”、“不食人间烟火”之类的形容词,最终忍痛割爱,单单买下了《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薄薄的一本,刚好可以塞在我的小包包里。面对一个个升官发财的同学,我本就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又何妨呢?但结果,还是给自己留了点所谓的自尊。
  回家,斜靠床头,舒适地翻开这本书: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却由来已久。在美国人眼里,“教育目的必须是使每个儿童都能自得自给的准备,因而使国家的每所学校都成为准备生活的场所。”现代化的和具有美国特色的各级各类学校就是在这一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逐渐繁荣起来的。较早的普及教育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联邦政府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有:1954年的“车载计划”、1964年的“先行教育”、1974年的“双语教育”、1957年的“缺陷儿童教育”。美国人的教育价值观其实可以从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宪法中找到源头,美国学校特别是美国的公立学校,是作为增进儿童社会化和教育而创立的一种社会机构。有人将美国学校的职能概括为:教育职能、社会角色选择职能、传递社会价值观职能、照管职能和社区活动职能等。
  为了改善美国的教育质量,使教育适应90年代及下个世纪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美国政府致力于教育改革,期望“使美国的教育出类拔萃”。“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成立之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和实施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涉及到教育内容、教育标准和期望、教育时间、教师培训和教育管理等几个方面。但在实施之后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政府仍然觉得“我们处在危险之中”。在美国的国家教育战略和教育总目标里,我能读到的、并感受最深的是这几个词:“必须”“完全”、“所有”“每个”、“应该”等,政府的坚决与信心可见一斑。联邦政府充分意识到:“美国需要更好的教育,因为更好的教育可以造就一个更美好的美国。”有人用一个形象的数学公式来说明克林顿的教育价值观:成功的机会=教育的机会=投资=大学教育途径、再培训。
  美国经济的发达需要拥有一大批既拥有文化又懂生产技术和经营本领的劳动后备军,所以,美国教育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生计教育”、“成功起点计划”、“职业指导计划”系列推进即是。
  美国人强调“情商”对人一生中的成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将情商的培养基本融于日常生活中,如:以乐观的态度培养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用微笑征服孩子的心。后来,提出了一些专门训练情感能力的特殊方法,如“自我训练法”、“意象法”等。
  非常有意思的“自我训练班”的点名仪式如下:
  15名小学生盘坐在地上,围成一圈。老师喊到名字时,学生不是空喊一声“到”,而是报数表达自己今天的心情。1分表示心情低落,10分表示情绪饱满。
  这一天大家的心情都不错。
  “杰西。”
  “10分,因为是周末,所以心情特佳。”
  “派崔克。”
  “9分,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
  “尼克。”
  “10分,觉得心情平静又快乐。”
  情感理论认为,培养孩子掌握和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能力,反过来会提高孩子的创造性和自我指导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加具有独立性。
  美国人热情豪放、崇尚冒险、崇尚个人奋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事都要去尝试一下是美国人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性格也影响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教育方面,杜威“在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成为美国中小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美国人处处鼓励孩子尝试获得经验、认识真理,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不能不说是美国人性格影响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两中观念的影响下,杜威提出了他的教学理论:
  (1)思维五步训练法。第一步:设置真实情境。第二步:提供刺激思维的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提出假设。第四步:分析假设。第五步:检验假设。
  (2)“在做中学”。文中讲述了一个很好玩的教学关系,被悻悻的杜威指责为“像抽水筒和蓄水池一样的关系”。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个自然愿望,即要工作、要做事,对作业和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他提出,教学应遵循学生本能以及获得经验的途径,为学生创设工作、做事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做的过程求学问,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获真知。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甚至可以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
  (3)“作业”和活动设计:为婴幼儿设计的作业;为学龄前儿童设计的作业;为学龄儿童设计的作业。
美国开放课堂的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思维方式不完全相同,同一发展阶段的儿童其思维方式也各有千秋。所以,在美国的开放课堂中,学生可以不惧不忧、愉快地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情感、智力,获得知识、独立性和自信性,培养独立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去创造”、“让孩子动手去探索”……这自由、民主的“让”,就这么让出了一个世界强国。回顾我们的课堂,不由深深汗颜。
  美国的家长为其子女安排教育的态度是认真的。一般而言,在其决定送子女进哪一所学校之前,先要经历“知己知彼”、“收集资料”、“参观学校”、“申请入学”四个步骤。美国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是学校的教学和环境要适合自己子女的性格、学习经验和学习方式。二是学校所持的价值观念应与自己家庭的价值观一致。
  美国的家长不仅参与学校的管理,更辅导子女做家庭作业。更有意思的是,为了接触家长与辅导子女家庭作业的烦恼,提高他们子女做家庭作业的效率,美国的许多学校开始实施各种家长培训方案:
  1、“教师鼓励家长参与家庭作业计划”
  2、“家长介入儿童写作”计划
  3、专家的建议:
  ①从现在做起告诉孩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则,即使学校没有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父母每天也要花上10-20分钟的时间为孩子讲些故事,或讨论当天所学的课程。
  ②别为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而担心。
  ③按照日程表行动。
  ④与孩子一起商讨家庭作业,而不是教他们做家庭作业,当儿童遇到一道难题做出一个错误答案时,请一定别立即告诉他正确的答案。
  ⑤作好家庭作业的记录工作。
  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在美国,企业介入学校教育早以有之。更有企业认为:投资基础教育=公司股票升值。其五花八门的参与形式有:“我的产品,你的教具”、“波士顿契约”、“特殊教育行动”、“收办学校”、“爱迪生计划”等。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更好地了解职业生活,将学与用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未来走向劳动世界做好准备。
  读罢全书,掩卷而思,感觉肩头沉重,心情沉重。这是一本早期出版的书籍,在今天读来,依然让我想要留个时间和空间,站在我的位置上来反思:
  我承受了怎样的家庭教育?
  我接受了怎样的学校教育?
  我又是如何教育我的学生?
  我又是如何教育我的女儿的?
  来源:http://blog.edu11.net/space.php? ... =blog&id=319329


戴娟娟

  过年了,一直待在母亲家里,又恢复了孩提时代的生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舒心又自在。卸除了一个家庭主妇的一切事物,突然多出来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打发,这真是一件绝美的事情!
  前天和昔日同学聚会,等待的间隙晃进了书店。巧得很,居然有四折的书卖,很快地淘了几本,最中意的还是那本《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橘红色的封面上,绿草地里车轮翻转,一大一小两个人专注地研究着,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杜威”,想起了民主与开放。图画的上方,分别用中英文印着书题。英文名为“How do Americans love their children”。又想起“love”即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手捧一叠书,十足的一个淘金者形象。知道自己如此形象出现在同学面前,肯定少不了“蛀书虫”、“不食人间烟火”之类的形容词,最终忍痛割爱,单单买下了《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薄薄的一本,刚好可以塞在我的小包包里。面对一个个升官发财的同学,我本就是“百无一用的书生”,又何妨呢?但结果,还是给自己留了点所谓的自尊。
  回家,斜靠床头,舒适地翻开这本书: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却由来已久。在美国人眼里,“教育目的必须是使每个儿童都能自得自给的准备,因而使国家的每所学校都成为准备生活的场所。”现代化的和具有美国特色的各级各类学校就是在这一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逐渐繁荣起来的。较早的普及教育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联邦政府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有:1954年的“车载计划”、1964年的“先行教育”、1974年的“双语教育”、1957年的“缺陷儿童教育”。美国人的教育价值观其实可以从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宪法中找到源头,美国学校特别是美国的公立学校,是作为增进儿童社会化和教育而创立的一种社会机构。有人将美国学校的职能概括为:教育职能、社会角色选择职能、传递社会价值观职能、照管职能和社区活动职能等。
  为了改善美国的教育质量,使教育适应90年代及下个世纪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美国政府致力于教育改革,期望“使美国的教育出类拔萃”。“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成立之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和实施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涉及到教育内容、教育标准和期望、教育时间、教师培训和教育管理等几个方面。但在实施之后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政府仍然觉得“我们处在危险之中”。在美国的国家教育战略和教育总目标里,我能读到的、并感受最深的是这几个词:“必须”“完全”、“所有”“每个”、“应该”等,政府的坚决与信心可见一斑。联邦政府充分意识到:“美国需要更好的教育,因为更好的教育可以造就一个更美好的美国。”有人用一个形象的数学公式来说明克林顿的教育价值观:成功的机会=教育的机会=投资=大学教育途径、再培训。
  美国经济的发达需要拥有一大批既拥有文化又懂生产技术和经营本领的劳动后备军,所以,美国教育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生计教育”、“成功起点计划”、“职业指导计划”系列推进即是。
  美国人强调“情商”对人一生中的成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将情商的培养基本融于日常生活中,如:以乐观的态度培养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用微笑征服孩子的心。后来,提出了一些专门训练情感能力的特殊方法,如“自我训练法”、“意象法”等。
  非常有意思的“自我训练班”的点名仪式如下:
  15名小学生盘坐在地上,围成一圈。老师喊到名字时,学生不是空喊一声“到”,而是报数表达自己今天的心情。1分表示心情低落,10分表示情绪饱满。
  这一天大家的心情都不错。
  “杰西。”
  “10分,因为是周末,所以心情特佳。”
  “派崔克。”
  “9分,有点兴奋又有点紧张。”
  “尼克。”
  “10分,觉得心情平静又快乐。”
  情感理论认为,培养孩子掌握和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能力,反过来会提高孩子的创造性和自我指导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加具有独立性。
  美国人热情豪放、崇尚冒险、崇尚个人奋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事都要去尝试一下是美国人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性格也影响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教育方面,杜威“在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成为美国中小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美国人处处鼓励孩子尝试获得经验、认识真理,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不能不说是美国人性格影响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两中观念的影响下,杜威提出了他的教学理论:
  (1)思维五步训练法。第一步:设置真实情境。第二步:提供刺激思维的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提出假设。第四步:分析假设。第五步:检验假设。
  (2)“在做中学”。文中讲述了一个很好玩的教学关系,被悻悻的杜威指责为“像抽水筒和蓄水池一样的关系”。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就有一个自然愿望,即要工作、要做事,对作业和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他提出,教学应遵循学生本能以及获得经验的途径,为学生创设工作、做事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做的过程求学问,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获真知。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甚至可以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
  (3)“作业”和活动设计:为婴幼儿设计的作业;为学龄前儿童设计的作业;为学龄儿童设计的作业。
美国开放课堂的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思维方式不完全相同,同一发展阶段的儿童其思维方式也各有千秋。所以,在美国的开放课堂中,学生可以不惧不忧、愉快地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发展情感、智力,获得知识、独立性和自信性,培养独立学习、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去创造”、“让孩子动手去探索”……这自由、民主的“让”,就这么让出了一个世界强国。回顾我们的课堂,不由深深汗颜。
  美国的家长为其子女安排教育的态度是认真的。一般而言,在其决定送子女进哪一所学校之前,先要经历“知己知彼”、“收集资料”、“参观学校”、“申请入学”四个步骤。美国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是学校的教学和环境要适合自己子女的性格、学习经验和学习方式。二是学校所持的价值观念应与自己家庭的价值观一致。
  美国的家长不仅参与学校的管理,更辅导子女做家庭作业。更有意思的是,为了接触家长与辅导子女家庭作业的烦恼,提高他们子女做家庭作业的效率,美国的许多学校开始实施各种家长培训方案:
  1、“教师鼓励家长参与家庭作业计划”
  2、“家长介入儿童写作”计划
  3、专家的建议:
  ①从现在做起告诉孩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则,即使学校没有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父母每天也要花上10-20分钟的时间为孩子讲些故事,或讨论当天所学的课程。
  ②别为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而担心。
  ③按照日程表行动。
  ④与孩子一起商讨家庭作业,而不是教他们做家庭作业,当儿童遇到一道难题做出一个错误答案时,请一定别立即告诉他正确的答案。
  ⑤作好家庭作业的记录工作。
  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在美国,企业介入学校教育早以有之。更有企业认为:投资基础教育=公司股票升值。其五花八门的参与形式有:“我的产品,你的教具”、“波士顿契约”、“特殊教育行动”、“收办学校”、“爱迪生计划”等。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更好地了解职业生活,将学与用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未来走向劳动世界做好准备。
  读罢全书,掩卷而思,感觉肩头沉重,心情沉重。这是一本早期出版的书籍,在今天读来,依然让我想要留个时间和空间,站在我的位置上来反思:
  我承受了怎样的家庭教育?
  我接受了怎样的学校教育?
  我又是如何教育我的学生?
  我又是如何教育我的女儿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