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写作手记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16 16:55
标题:
写作手记
写作手记
文/项丽敏
1
一个人的时候我是有些忧伤的,我喜欢这种忧伤的沉浸,像一个远离大陆的人望着茫茫海面,在时间的孤岛上独自拾柴、生火,烘干着潮湿的内心,享受着内心的自在,在飘浮也在停泊。
我时常会飘浮到一个孤绝的地方,我太容易就如此孤绝,仿佛全人类的声音都是我要躲避的,我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我愿意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寂静。但这又多么危险,这实在是一种危险,我在危险中一次次地靠近那些词句——那就是我要拾取的柴火了,是的,我的愿望原本如此,我的自闭与孤绝原本是要为内心取到柴火。只有到一个无人之境才能取到它们,我为此甚至愿意离开亲人的温情——也离开了可能的幸福。
是的,幸福只是一种可能,我看到过太多的不幸,看到过太多的爱成为怨恨,看到过精神的相互杀戮、看多过人性在利和欲的挤压下狰狞的面孔。我不想看了,不想看,我愿意远离,过一种边缘的生活,飘忽在这一切之上。
我过上了一种少数人的生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过着这种生活,有时我觉得看到了和我一样的人——那远离尘世的目光和表情,我也听到了和我心里一样的声音,但我不再靠近,不再靠近,我只远远地看着,远远地听。
我如今可以长时间地在湖边散步,也可以用整个上午面对着空荡荡的湖,我手里拿着一本书——书是翻开的,但我很少阅读。如今我更愿意发呆,让头脑空无一物,我对自己说:阅世不如阅书,阅书不如阅自然。是的,我的发呆其实是在阅读自然,那湖面上的云,云下的山,山间鹰的盘旋与俯冲——这一切的趣味,我独自安闲地领略着。
安闲。安闲。我如此偏爱这个词的滋味。我写下的那些词句、拾取的那些柴火,不过是为了获取安闲吧。譬如此刻,我呆在文字的荫凉里,我正一勺一勺的享用安闲。
2
活着就得爱一些什么,相信一些什么。这是容易的事,也是很难的事。
我写作就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到爱。但我不知道能爱多久。
越是用力的不顾一切的爱越容易变成不爱。爱是脆弱的,承受不起压力,容易厌倦,转瞬即逝。
持久的爱何其坚难,比抵抗命运中的坎坷更艰难。因为坎坷是一时的,坎坷甚至会激起人的斗志与生念。
写作。写作就是抵抗。以一种无边的沉浸抵抗无边的虚无。以作品的创造抵抗生命在时光里一寸一寸的死亡感。
我爱我创造的文字吗?我很少回头去看它们。我怕我不爱。这就像一个母亲不爱她生下的孩子。一个母亲若不爱她的孩子该是多么悲哀的事?我不想确认这一点。我更愿意的是一直写下去,不管写下的文字会有怎样的命运,就只是写,为今天写。为活着的今天。
我总是无法隐藏悲哀。悲哀是我的灵魂。灵魂生来如此,是不能改变的。我还是以前的样子,生来的样子。我的身体里有太多黑夜的气质。
安静,是的,我安静。我的燃烧和万念俱灰都是安静的。我写作就是试图让自己的生命再度燃烧起来。可如今,我觉得我越来越难以燃烧了。
3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书写了。没有倾诉的欲望。心里也没有想要与之说话的那个人。
不想写散文,也不想读散文。也许是我与散文厮磨的年头太久了,厌倦了,想分开了。这么长久以来,我始终守着散文,享受散文带给我的满足,也为散文支付了沉甸甸的光阴。
如今我对散文已毫不动心,如今我只想离开,远离散文——这多像一个为情所伤的人说的话,像婚姻的七年之痒。
我知道有一天我还是会回来的,回到散文。因为这个世界上,我能去的地方很少。这是悲哀也是幸运。
而现在,在厌倦之时就允许我离开一阵子吧,去一个新鲜的能唤起我激情的地方看看,比如去和诗歌恋爱一下,哪怕会被诗歌的利刃刺伤。
我需要刺伤,需要痛,需要心里的波涛汹涌,需要翻腾,这一切在我的身体里是强烈的,也是悄无声息的,谁也不知道。除了诗歌会泄露。
诗歌会泄露我。这个坏蛋,她总是把我心里最深处的话往外说,她挤兑我,逼迫我,她令我绝望到自残。可是我仍然爱她。她对我越是绝决我越是爱,爱她给我的伤害,爱她对我的赶尽杀绝。散文的那种平和舒缓吸引不了我了。我要的是诗歌的一剑穿心,胸口开出血色的花。
4
我写诗是想在诗歌的堤岸上生活一段时间。我在散文的堤岸生活了很久,有些倦怠了,我的内心需要迁徙新的语言环境,要么小说,要么诗歌。
在写诗歌之前我偶尔读诗,读的很少,当我写诗歌的时候,诗歌的阅读量也就多了起来,对当今诗坛的景观也略微了解了一二,但这对我的诗歌写作没有带来帮助,反倒使我下笔时犹疑拘谨起来。看来之前对诗坛的知之甚少并不是坏事。当我批量地阅读一些前人——比如顾城、海子的诗歌,还是很受益的,至少知道自己写的是不是诗歌,有没有必要写下去。
顾城的诗几乎体现了我对诗歌的审美理想,特别是他早期的诗作。我觉得诗就是那样的,是天然存在的音乐与图画,诗者刚好听见了、看见了,用纯净自然的语言把所听所见表达出来,简约、优雅、准确、意味深长,诗的天籁之美就在于此吧。……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