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创意写作可以利用文学,但≠文学教育全部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7 20:28
标题:
创意写作可以利用文学,但≠文学教育全部
创意写作可以利用文学,但≠文学教育全部
铁 舞
来源:文学报
《文学报》3月18日“论坛”版刊发葛红兵文章《中国的文学教育亟待改革》,提出一个核心概念是“创意写作”。谈创意写作,不妨举出实例来说明什么是创意写作。
照理这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是《中国的语言文学教育亟待改革》更恰当,因为照葛的说法是“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校文学教育”,现在需要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教育,既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高校文学教育,那我们不妨更严格一点,干脆说,没有文学教育;这样说行吗?不行,那还得承认中国高校还是有点文学教育的,只是这种文学教育的学科性质被规定为“语言文学学科”,而造成令葛不满意的“语言与文学混融”的局面,所以照葛的思路,一个合乎逻辑的提法是“中国的语言文学教育亟待改革”。怎么改革?将语言与文学分离,这就是他说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而这种文学教育又是什么呢?就是“创意写作”,而所谓的“独立状态”又是同文化创意产业连接起来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他的倡导有了大众性和适用性。葛文的观点是新鲜的,逻辑却是不严密的。其实,就文学与语言两者关系看,是绝对不可分离的,从教学策略来看,可以寓语言文学教学于创意教学中,反过来也可以寓创意教学于语言文学教学中,创意写作可以是整个“语言文学教育”中的一部分,如果说中国的文学教育的特征是“语言与文学混融”,这种混融没什么不好,混融也是一种组合,相比不混融来说也是创新,现状不令人满意的只是这种“混融”还需要创新,比如把这种混融同文化创意结合起来,提出一个新的教学目标。你可以独立起来,但也是相对的独立,不能把为适应文化创意的“创意写作”看成文学的全部。
在此我要说的一个观点是:我赞同创意写作这门课,它可以利用文学,但≠这就是文学教育的全部,至多部分地等于文学教育。写作,不完全是文学的写作,各个领域都需要写作,葛文把创意写作同文化创意产业连接起来,并从这个产业需要提出问题,是可以的,但也不等于文学教育就是唯一的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联结的创意写作,除此就没有别的了。我本人长期在初中里做“诗歌教学实验”,我向学生提出“像诗人一样想象,像天才一样思考”,希望培养学生有一颗灵性的头脑。我觉得一个想法提出来了,光思考,怎么说都可以,制造热闹也很容易,但不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实践,如果大学老师能在自己的大学里用一个班级做实验,二三年拿出一个成果来,那才会真正让人信服。?
2010-5-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