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追寻现代学校的教育理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15 09:06
标题:
追寻现代学校的教育理想
追寻现代学校的教育理想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孙智昌
教育理应是“人的教育”、“人的世界”。但是,教育往往被异化,人以“物”或“动物”的方式存在于教育之中,“人”在这里消失了。物极必反,教育终归要回到人自身,以人为本。丛立新、黄华著的《三问分数》,为我们描述了无锡市蠡园中学遵循科学发展的教育规律,追寻理想的现代学校教育的足迹。
时至今日,无数学子、教师、学生家长都为分数所累,蠡中的师生及学生家长亦不例外。但是,在同样的困境面前,蠡中人却有不一样的举动,他们发出了低沉但却有如雷霆万钧般的惊呼声:“分数如何?”“分数是怎样来的?”“分数之外还有什么?”比较特别的是,蠡中人的“分数三问”是倒着来的,先问“分数之外还有什么?”然后才是后两问。
“分数之外还有什么”问出了学校和学校教育的本质,确立了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是师生快乐成长的地方,是一个展示个性风采的乐园。不管是读书、文艺、体育,还是趣味游戏,只要有过人之处,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的体验,就可在学校里尽情展示,并收获自信,健康成长。学校是一个与家庭平等共有的“我们的”地方,与学生家长共同养育“我们的”孩子。
“分数是怎样来的”问出了教学的新境界。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不学,不成其为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是以自己的情感、兴趣为动力,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蠡中的老师把学生推向前台,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选班上课;教学以自助学知探究、学助回馈显疑、互助解疑提升。他们创造的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紧密结合,使因材施教、公平发展和提高质量相得益彰,散发着时代气息,是中国式的自主学习模式。
“分数之外还有什么”和“分数是怎样来的”两问,使“分数如何”不再成为问题。蠡中人不是不重视分数,毕竟分数是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是学生和学校生存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蠡中人曾被分数严重困扰,中考排名常常在全区倒数后10名。如今,仍旧没有生源优势的蠡中,每年的中考都名列前茅,原因就在于摆脱了直接考问“分数如何”的功利主义模式。
学生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教师的生活幸福。蠡中的教师在积极的心态中追求着高效学习和专业发展,在有压力但不压抑的氛围中愉快生活。他们在价值追求的能动、情感体验的触动、外在压力的推动、自加压力的驱动下,实现了螺旋式互动,使学校不断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前行。
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11.05.12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