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确实太多“啊”!(五下《打电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4 11:01
标题:
确实太多“啊”!(五下《打电话》)
确实太多“啊”!(五下《打电话》)
教材原文
见五年级下册《打电话》,P58:
甲:是呀,可真有这样的人。……
乙:就是呀,那就更不应该时间长了。
……
乙:什么事呀?
……
甲:……6点半钟您在剧院门口等我,就这样呀,不见不散呀。……
甲:不到半分钟呀。
乙:就是呀。
……
甲:就是呀。……
P59:
甲:……喂,你贵姓呀?哦,老胡呀。……
甲:老张呀。……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
甲:是耗子呀。……
乙:那他怎么知道呀!
P61:
甲:……还没吃饭呀?
磁场指瑕
教材原文中的“啊”的变音变形有问题。
教材原文中的“啊”按出现先后排序分别有“是呀、事呀、样呀、散呀、钟呀、姓呀、胡呀、张呀、刘呀、子呀、道呀、饭呀”。
如果按变音变形规则排序分别有四类:
第一类,“胡呀、刘呀、道呀”;
第二类,“散呀、饭呀”;
第三类,“样呀、钟呀、姓呀、张呀”;
第四类,“是呀、事呀、子呀”。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P2所述的“啊”字的变音变形规则,见下:
“啊”字用在句末或句中,常受到前一字韵母或韵尾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变音,也可以写成不同的字:
前字的韵母或韵尾 “啊”的发音和写法
ɑ,e,i,o,ü ɑ→iɑ 呀
u,ɑo,ou ɑ→uɑ 哇
-n ɑ→nɑ 哪
-nɡ ɑ→nɡɑ
第一类,胡(hú)、刘(liú)、道(dào),韵母分别是“u、u、ɑo”,契合
若前一字韵母是“u,ɑo,ou”,则“啊”变音变形“ɑ→uɑ,哇”之说。
即应分别改为“胡哇、刘哇、道哇”。
第二类,散(sǎn)、饭(fàn),韵尾均为“-n”,契合若前一字韵尾是“-n ”,则“啊”变音变形为“ɑ→nɑ,哪”之说。
即应分别改为“散哪、饭哪”。
第三类,样(yànɡ)、钟(zhōnɡ)、姓(xìnɡ)、张(zhànɡ),韵尾均为“-nɡ”,契合若前一字韵尾是“-nɡ”,则“啊”变音为“ɑ→nɡɑ”之说。此处“啊”不变形,还是写作“啊”,因为没相应的汉字读“nɡɑ”音的。
第四类,是(shì)、事(shì)、子(zǐ)。它们的韵尾不同于上述表格中的“i”,所以,它们不能变音变形为“ɑ→iɑ,呀”。
上述表格中的“i”是舌面元音,而“是(shì)、事(shì)、子(zǐ)”中的“-i”是舌尖元音,“shì”是舌尖后元音,“zǐ”是舌尖前元音,它们的变音变形也有表格述说,见下。
表1:
表1摘自《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刘月华、潘文娱、故韡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3月第7次印刷,第415页。
表2:
表2摘自:《现代汉语虚词典》,朱景松主编,语文出版社,2007年1月第1次印刷,第3页。
第四类的“是(shì)、事(shì)、子(zǐ)”如何变音,笔者孤陋寡闻不得而知,但知道不变形,仍为“啊”。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不分舌面元音与舌尖元音,一概说成“ɑ→iɑ,呀”,是不妥之处,我认为。
变音规则反映变音规律。
前一字韵母是“u”,连读“啊”时,变音为“uɑ”,变形为“哇”,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同理,前一字韵尾是“n”,连读“啊”时,变音为“nɑ”,变形为“哪”,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反倒是“uɑ”要读作“呀”,或者“nɑ”要读作“呀”,叫人觉得挺拗口挺难听的。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