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SOHO小报》和《万科》之比较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0-1 17:17
标题: 《SOHO小报》和《万科》之比较
《SOHO小报》和《万科》之比较
http://www.mellnet.com   



  某次饭局,遇一财主。大概阔气起来前,被报纸曝过光,切肤之痛。酒劲中突放豪语:将来咱也买个刊号,想批谁批谁,再登它十个版的软文,爽一把!
  当着一桌媒体人,有点儿当面叫板的意思。他也觉察到,哈哈一笑掩了过去。
  时光荏苒,这两年企业内刊确实多起来。凡有闲钱又有些文化追求的企业家,都想挖些文化人来,整个报刊发发。没有刊号,那就白送,对外宣传对内凝聚,一举两得!
  房地产界就出了两本有名的《SOHO小报》和《万科》,风格迥异:《SOHO》是俩小姑娘操刀,按洪晃的建议,拿钱供着全国买稿,期期都是人文界前沿人物出来说话;《万科》主编权握在手,能不经王石过目自己签发,重点捣腾地产专业话题。
  于是,《SOHO》像文科生干的活儿,在人文界新闻界吃香;《万科》像理工科做题,专业人士爱读。真是各物像各主儿,前者似潘石屹忽悠概念,后者像王石不唱高调。
  刚看《SOHO》,有些惊艳,盖房子的竟弄出这么人文的东西。再后来,就觉得《万科》更踏实,切入企业的每步探索,对业界读者特别有帮助,像最近做的“投诉万科”、“工厂化实验”、“小户型研究”,都吻合当下。
  相形之下,办《SOHO》舍得花钱又有眼光即可,办《万科》离了企业实践还真没抓手。以这种定位做内刊,先要对企业发展有绝对自信。流程上看,企业思考在先,行动在先。内刊,不过是书面总结的华丽版。
  掌门人啥样,内刊就啥样。再高薪挖来的文化人,面对一个没有长进的企业,他也得犯晕:又要吹,又不知咋吹,只能把老总发言+时尚文摘+企业形象软文烩成一锅,不知要讨谁的好,您看着随便吃点吧,三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