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了一本《班主任兵法》,6年前,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教师万玮一炮打响,在全国基础教育界获得广泛关注,被网友形容为“红遍全国班主任圈这个‘江湖’”。 也是因为《班主任兵法》,6年来,年轻的万玮遭遇了来自各方的种种争议,包括名师李镇西在内的不少教育工作者对其用“兵法”“对付”学生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疑。 从初出茅庐的迷茫与挣扎,到理性反思后的初尝胜果,再到深刻反省后的重新出发,6年中,万玮始终没有放弃对班主任工作的探索。 从《班主任兵法2》到《班主任兵法》(修订版),再到今年5月即将推出的《班主任兵法3》,每一次总结与反思带给他的都是“质”的飞跃和“心”的升华。 这段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一位年轻班主任的不懈追求和成长蜕变,也记录着年轻一代教师所共有的彷徨与坚守,激情与梦想。】 万玮:一部“兵法”闯“江湖” ■本报记者 计琳 实习生 徐星![]() 万玮与学生 李立基 摄 ![]() 万玮在图书馆 再见万玮,他依然戴着细框眼镜,依然有着温和嗓音,依然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但与6年前初露锋芒、年少气盛的他相比,今天的万玮显得更为理性、平和。从成名到成熟,万玮经历着成长的烦恼,也体验着成长的快乐。“耻”字当头思“兵法” 就像从未想过自己会因班主任工作走红全国一样,14年前的万玮也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 那一年,就读复旦数学系的万玮成为“友邦—复旦精算中心”的第一批毕业生,握有“北美精算师证书”、“优秀毕业生”等名头响亮的“敲门砖”,但他终究没有接过太平洋保险公司总裁亲手递出的“橄榄枝”。 改变万玮选择的是一次偶然的市场招聘会,在那个会场上,他遇到了当年享誉全国的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冯校长邀请我去他的学校参观,用自己珍藏的上好龙井款待我,与我畅谈他的教育理想。”说起这些情形,万玮依然激动,“对于初出校门的我来说,冯校长的礼贤下士和教育激情带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这种感觉在外资公司是无法感受到的。” 也是在那一年,冯恩洪的建平教育集团创办了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并诚邀万玮加入。“我几乎没有犹豫就走进了平和,我喜欢学校,当时我想,一个人一生中能有机会参与一所学校的创办,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然而从教之路并非如万玮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名牌大学的文凭在做好教师这一问题上不起决定作用。”万玮说。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讲课时,他用10分钟就讲完了全部的内容,然后愣在那里想“那么点简单的内容怎么可能要讲40分钟”这个问题。 更令万玮措手不及的是随后接手的班主任工作。学生进入初中后逐渐表现出心理上的叛逆,特别是一些男生开始调皮捣蛋。全班40名学生,有30个小霸王似的“大金刚”。班里“烽烟不断”,万玮手忙脚乱。 一天,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点名批评了万玮带的班,羞愧无比的他事后几乎是含着泪向全班学生倾诉自己对他们的友好和奉献。本想以情动人,但有两个男生的表现却让万玮至今难忘。他们斜坐在座位上,脸上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一名男生还嬉笑着说:“万老师,你就别再说了,我们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但我们就是要和你对着干!”这句话像惊雷般震得万玮愣在那里,嘴巴张了又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结果很容易预料,由于所带班级成绩差、纪律差,还经常出事,万玮被学校撤去了班主任的职务。 撤职,这对一贯自视甚高的万玮而言无疑是晴空霹雳,他甚至一度怀疑天生性格内向又缺乏管理经验的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职业。 值得庆幸的是,在感到极度耻辱的情况下,万玮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自我剖析和自我反思。 “那一两年时间,我是在反思中度过的。我苦苦思索失败的原因,不断分析为什么学生明知我对他们好还要和我作对。我回忆自己和学生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假设如果从头开始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说。”万玮说。 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和总结后,他像闭关修炼后的武士一样,期望“出山”。正好一届学生带完,校领导感动于他的积极态度与反思精神,让他回到六年级重新做班主任。 令万玮欣喜的是,这个班级他带得很轻松也很成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不再有失控的感觉,而是逐渐体会到了带班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他继续不断思考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如何处理困难情境等。回首那段日子,万玮笑着说:“学数学的人,通常都会一题多解,我就是这样的,总想在几种做法中选择最佳的一种。” 因此,他思考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性,分析总结导致学生转变的一切原因,并将这些想法和经验以网络日记的形式,发表在班主任圈内很有名的“K12班主任论坛”上,起名“平和秘籍”。该系列文章在论坛上一经贴出,就引起热烈反响。许多网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老师用赞赏的、崇敬的、好奇的回帖表示着他们对万玮的支持。 联想到平时喜欢看的《三国演义》以及古代兵法,万玮趁热打铁地将班主任工作经验与兵法相结合,写下了《班主任兵法》,成为“K12教育论坛”点击率最高的帖子之一,并最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班主任兵法》中,除了有他总结出来的与兵法相结合的为师之道,也记录了很多他亲历的教育故事。在“一立千钧”中,万玮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为了解决学生自修纪律差的问题,他强忍怒火,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批评,并惩罚自己当众站立半小时,独特的教育方式使所有学生受到震撼。此后,班级的课堂纪律不再成为问题。“围而不打”讲的是面对经常带领女生和老师作对的“女大王”,他“内紧外松”、“围而不打”,将其身边意志较弱的同盟者“各个击破”,最后令“女大王”主动认错…… 许多老师在读过《班主任兵法》后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样做呢?”而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室教研员、多年研究班主任工作的欧阳书伟看来,万玮以全新的管理理念、真实的场景再现,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工作模式,大胆运用长期阅读积累的兵法理论,用一套又一套令同行惊讶不已的高招解决了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 《班主任兵法》火了,万玮也一雪前“耻”。6年中,这本“兵法”已重印15次,销量近20万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成为近几年国内最畅销的教育类书籍之一。 |
“兵法”有形爱无境 万玮曾这样调侃自己:“我没有好的口才,没有俊朗的外表,好在头脑还算灵活,观察还算敏锐,于是我开始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结果在这条路上一不小心走了很远。” 然而采访越是深入,记者越是发现,万玮拥有的并不仅仅是聪明的头脑,总说自己没有做教师的天赋的他,有着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许多好习惯。 万玮每天有两项不可废弛的必修课,那就是阅读和写日记。每天回家,他都会花上两三个小时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最多的时候,他平均每天要在电脑里输入7000多字的日记。 在万玮的电脑里有两个文件夹,一个记录一些稍纵即逝的想法与观点,另一个则收录了很多文摘。万玮说:“这些小文章就好像我做教育工作的资源库。” 他还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有做摘录笔记的习惯。在读中学时,就曾经有好几个剪报本。做老师的最初几年,他仍然坚持读到好的文章就剪下来保存,定期翻看,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有一次,万玮上课时发现不少学生开小差,提醒他们好几次都不奏效,突然想到不久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于是索性停了下来,用几分钟跟他们讲了这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道理,学生们听得特别专注,讲完之后,他无须解释,学生们便明白了他的用意。接下来的半节课,学生们都很认真,几乎没有人再开小差。万玮从中受到启发,从此便热衷于收集这样的小故事,并且尝试着在教育的过程中使用它们。《班主任兵法》系列的陆续出版也得益于这些经年的积累。 面对拘谨、内向的学生,万玮又想出了给学生作业本留言的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孩子讷于言,却敏于文字。当我留言的时候,他们会在作业本里夹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上一段话,作为对我的回复。有些回复让我特别感动,特别温暖。” 万玮说。 学生林巧在给万玮的信中写道:“每一次我们班参加篮球或足球比赛,其他老师都不会看,唯独您会看,还不时帮我们加油助威。您经常在课上给我们讲一些小故事,既幽默又富有寓意,我们每一次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前几天您那一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唱得让我们佩服极了,您总是给我们带来惊喜……” 学生谢舒青记得:“万老师给我的第一篇评语就让我有些吃惊,他没有像一般数学老师那样写一些套话、老话,他努力地找寻我点滴的优点与进步。”在她眼里,万老师是严厉的。“但他很少发脾气,他通常会神色凝重地走进教室,一言不发,然后告诉我们他看到我们的行为很难过。每到这时,犯了错的我们都会很‘痛恨’自己的行为。”在她看来,万老师也是可爱的。“他会和我们一起背书,会在讲了一个冷笑话时独自哈哈大笑,会为我们做‘勇气测试’,会给我们读名人故事。” 因为要回复这些留言,万玮总在找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机会。多年来,每次作业本发下来,学生们也都会在第一时间翻看,有时,还会好奇地打开同学的作业本,看看万老师给他人的评价是什么。时间长了,留言成了沟通师生关系最好的桥梁。 学生荣雨告诉记者,“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翻开日记,看看万老师的评语,然后告诉自己,万老师对你那么信任,你可不能让万老师失望啊!”在初三毕业的时候,荣雨和同学们苦于不知要如何表达他们对万老师的谢意,冥思苦想后终于想到了寄托祝福的千纸鹤。“我还记得那天您看到这些千纸鹤之后激动的表情……其实您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时,我们正悄悄躲在旁边的化学实验室里‘监视’着您呢!”看到荣雨在作业本上的“揭秘”,万玮的眼眶红了。 正是这样不断地阅读、反思、交流、积累,才有了万玮创作“兵法”、反思“兵法”、修改“兵法”的水到渠成。 如今,万玮担任了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行政管理工作,但他始终放不下的还是班主任工作。在他开设的班主任工作室里,他为老师们订下了与对自己同样严格的要求:参加班主任工作学习期间购买教育类图书每月不少于1本;积极拓宽视野,阅读其他图书每年不少于6本;养成定期撰写教育日志的习惯,每周不得少于3000字。他的同事丁雁告诉记者:“他总是要求老师们写博客,大家有时会叫苦,但事后想想水平确实是这样被他‘逼’出来的。” “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单纯地使用‘兵法’不会有长久的效果,提高自身修养,增加人格魅力才是根本之道。”万玮说这是他做了多年班主任后悟出的道理,希望与更多老师分享。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