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三乡”建设资料汇编 |
广水,地处湖北省北部偏东,素有“鄂北门户”之称,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 7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个风景管理区,总人口93万。我们广水市是全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楹联文化城市。广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南北朝时期这里开始置县,迄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书法、诗词、楹联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其民秀而文”,历代名流均留下了珍贵的书法诗词、楹联佳作,唐代诗仙李白在广水寿山隐居数年,留下“床前明月光”等千古绝唱,宋代文学家宋祁兄弟光耀故里,“红杏枝头春意闹”脍炙人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们秉承传统文化,加大书法、楹联、诗词之乡(以下简称“三乡”)创建力度,书法、楹联、诗词知识大普及,书法、楹联、诗词创作大繁荣,书法、楹联、诗词新人大涌现,书法、楹联、诗词网络大扩展。 2002年,提出了争创“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乡”的战略目标。 (一)书法 广水市书法协会于1980年正式成立,开辟了县市级书法家组织建设的一代先河,甚至比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还要早两年。成立以来,书法同仁们共同努力,积极工作,成绩显著,得到上级各行政和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6年5月,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湖北省书法之乡”的称号;200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又授予广水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书法)之乡”的称号。 2008年通过验收,又获此誉。 (二)诗词楹联 “五四运动”后,素有“民秀而文”之称的广水,文人学者多以诗歌、楹联针砭时弊,抒发心声。留下了吴宝炬《红桂坡诗集》,徐毓儒《遁庐诗草》,詹福田《竹林诗话》,管石生《遵古山房集》,盛振寰《抗日救亡赠答纪念》等大量的诗歌、楹联专著和手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水市各项建设蒸蒸日上。诗歌、楹联创作伴时代而兴,广大诗联作者走出书斋,融入火热的社会生活,讴歌伟大时代,描绘生产建设高潮。广大诗联作者以《应山报》、《应山文化》、《映山红》、《广水日报》、《广水潮》等报刊,和农村、工厂黑板报、土广播、赛诗台以及自作自制的油印小册子等为阵地,写诗作对,吟咏时代。这些即为广水市诗词楹联学会创建的基础。 1982年 3月;原应山县县志办公室组织修志人员十余人,赴湖北省档案馆查阅搜集有关修志资料。一行之中竟有万平矩、杨维礼、程学化、陈国贵和负责人李安善等5人热爱诗词楹联,阅卷之余,互相交流唱和。当时曾动议筹建诗社,为后来县诗联学会的建立,打下了初步基础。 1986年 9月,应山县三潭风景区管理处编《三潭诗文选》付印成册。收录有刘子厚、张灿明、沈因洛、任仲林等名人、高干作品。 1987年 5月31日,湖北省诗词学会成立,魏大同、仇本贵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