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来了 |
中国网 | 时间: 2006-07-14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 面对足球,面对世界杯,不管你是平民还是贵族,不管你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你都能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尽管你获取得世界杯信息的渠道有万千种,你的脑海也有万千球迷,但你能把他逼真的还原吗?你敢肯定全世界都对他有深刻的印象吗? 也许你会说贝肯鲍尔、马拉多纳、贝利……NO,NO,你的角度太窄了。 安格拉·默克尔——德国总理,她的出现,代表着时下炙手可热的流行热点:“技术”、“播客”和“世界杯”。 这位德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理自去年11月上任以来一直为提升德国高技术国家形象而努力,并在世界杯开赛前夕再次创造历史,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开设播客的政府首脑,并在第一期的播客中大谈世界杯,为德国足球队加油助威。 播客,也沾了这位女总理和“世界杯”的光。 颠覆传统的草根媒体 2005年,播客,被作为一项新的网络技术、一个新的概念推到世人面前。这让互联网从业者看到了一扇新的门,也让它在互联网上风靡至今。2004年9月在Google上有关播客的搜索结果还不到20个,到2006年6月,已经超过6千万个。 在国外播客网站热火朝天的时候,国内的播客市场也已开始起步。据中国播客网的相关信息显示,目前国内已经拥有总共900多节目数的中文播客,涉及70多家频道。国内民间网络电台有500多家,现在仍然在以几何数增长。新兴的NJ(Net Jockey)职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将自己以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形式展现出来。 敏锐的媒体随即就指出,带有浓重的Web2.0概念,以及新技术概念的播客让很多普通人都有了一种按捺不住的感觉。人们禁不住预测:播客将给互联网带来怎样深刻的革命? 可以肯定的是,播客的技术特性,让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新一轮互联网进步的核心。同时,播客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媒体的一次巨大冲击。 播客把内容的发布、展示、分享、浏览完全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随着DV的普及,作为播客的新闻目击者们,能够在网上提供的将不再只是文字描述,或者单纯的声音补充,而是大段的有着足够真实感的音、视屏。 可以预见,会有一批自由职业者游走在播客和传统媒体之间,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当胡戈改编自《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一炮窜红时,人们想起了一年前的“芙蓉姐姐”,这也再一次坚定了那些播客网站负责人把摄像机、麦克风的权力交到每个升斗小网民手里的决心。 草根博客技术与应用最核心的变革在于推动大众媒体向小众媒体和个人媒体转变,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传播理念。 互联网第一个十年所奠定的用户基础、技术基础和价值基础,加上越来越低廉的技术实现手段,未来的媒体必是百花齐放的形态,多元的主体。媒体内容的创作也必然遵循基于爱好的业余低质量创作走向基于利益驱动的职业高质量创作的规律。播客等web2.0技术应用对主流广播的挑战与冲击在市场的流动和政府的运转中,必将有新的契约达成,实现秩序,但是要在新的秩序中继续保持主流,需要开放的胸襟和前瞻的眼光。 接下来缺的就只有时间了。 2006年5月15日,国内第一家播客网站土豆网宣布已经完成了第二轮8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800万元)的风险投资融资。 土豆网的CEO王微表示,获得第二笔融资以后将继续用于扩充团队,“我们坚信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更坚信,优秀的人凝聚在一起,会把这里变得更棒。” 土豆网开播于2005年4月,没有采用什么营销手段,网站推广全靠网友之间的口口相传。最初,每天只能获得5个音频片断,而现在平均每天可获得150个视频片断和100个音频片断,每天都有五六万的浏览量。 虽然还是有人觉得土豆没戏,想不通凭什么土豆能融到这么多钱,但风险投资对“播客”的兴趣实在令人瞠目。不只土豆网,SeeHaHa、中国播客网、华聚播客网等后来者也纷纷蒙各路风险投资青眼有加。这可能得益于一年来西方各大主流媒体对Web 2.0和“播客”概念的多番推崇,另一个不能忽略的背景是,过去两个月里,全球最大的播客网站Youtube流量相继超过了《纽约时报》和BBC。 互联网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某种忽隐忽现的前景图像,令播客行业智慧的先行者们不断地惊喜着同时也深度的迷茫着。 困惑的盈利模式 作为一个播客,除了热情,当然还需要钱!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确实,没有人会在热情的鼓舞之下,经年累月的、无偿的为别人制作一流的节目。 到目前为止,连Youtube这样的先驱也没有看到清晰的盈利前景。 采访中记者发现,土豆网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过去一年,他们没有一分钱收入,却并不着急上火,坚持不在主页上放任何广告。土豆网的王微说,他们崇尚简洁的设计,希望把土豆做得更酷,更干净,尽可能精致,不会很费劲的要推给你什么东西,一切力求自然而然。 记者也了解到土豆网与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还为上海电视台DV365节目提供片源。在记者截稿时土豆网的王伟嘉还奔走于ChinaBBS、搜狐等网站寻找进一步的合作与突破。 “播客”不可能永远免费下去。 作为新的网络技术,众多播客都在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为未来的发展寻找空间。目前,播客推崇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播客节目中引入广告,二是向订阅播客节目的受众,像收费电视一样,收取订阅费。 传统广播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在节目中发布广告,“线性传播”的特点对广播广告时间限定了一个绝对的边界,而播客无疑为广播广告发布提供了新的时段、新的空间,打开了广播广告新的平台。 对于第二种盈利模式,如果时机成熟,在“内容为王”的年代,只要内容体现出相应的价值,订阅收费应该成为播客的一种重要盈利模式。显然,只要传统媒体利用好播客技术,就可以更容易地采用这两种盈利模式,它必将打破传统广播单一盈利模式的局面,为它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客观的讲,上述两种盈利模式都不是无懈可击的。首先要做到能调动大众的参与性,即让大众可以在参与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受益,这是有难度的;其次是,媒体介质容易被复制和转发;最后是,要有强大的跟踪和统计系统,可以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这一切都可能实现,但需要时间。 这正如彭兰教授所言,播客的前程是光明的,虽然道路还有些曲折。播客网在解决好内容管理,侵权,盈利等这类问题之后,还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播客市场的开拓者们在追捧概念时要具备智慧、勇气、眼光,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 年轻人,如果你希望别人像对待张朝阳、丁磊、陈天桥一样尊你为“互联网新贵”,那么今天你就要努力了,或许播客就是一个机会。 文:张世福 曹云霞 尚进 供稿:《网络传播》杂志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