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报道)教育改革激荡透露春的气息——2009年教育改革大事盘点 新华网济南12月13日电(记者 张晓晶)2009年,在我国教育领域,虽然像奥数热、有偿家教、择校热等沉疴仍在,但也不乏新的改革探索。如北京大学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山东高分退档等——尽管有些做法还不完善,却发出了教育改革的新信号。 ![]() 漫画 朱慧卿绘 奥数热、有偿家教等痼疾难除“封杀”奥数:10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五条“禁令”,包括不再举办奥数学科培训和竞赛、禁止将奥数成绩和“小升初”挂钩等。治理日渐异化的奥数,成都并非第一个,此前一些地方已经对其开刀,重庆还宣布从今年起逐渐全面取消各类学科奥赛的升学加分。但是教育部门的“封杀令”也好,取消奥数升学加分也好,奥数培训的热度并没有应声而降,反而越“封杀”越火爆。 立法禁止有偿家教:备受争议的《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11月28日获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在职教师不得从事各种有偿补习活动”被正式写入条例。但许多家长似乎并不领情。很多人表示,只要中考和高考还是以分数为录取标准,就要给孩子请家教。立法也禁止不了有偿家教,这其中饱含着家长和学生面对应试教育深深的无奈。 均衡是重中之重:教育不均衡仍然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最大的问题,这也正是奥数热、有偿家教、择校热等现象屡禁不止的症结所在。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就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且提出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 点评: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的职责应该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履行好投入责任,促进各校均衡发展。如果各中小学校办学质量大致相当,择校热不再,奥数热也就自然消退。如果考分不再是学生的“命根”,家长也许会花钱请家教教孩子一些他们更感兴趣的东西。 |
教育基础工程带来更多“春的气息” ![]() 工资与师德挂钩?(资料图片) 中职免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此举不仅会使在校生受益,也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农家子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这是继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绩效工资:从今年开始,国务院要求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施。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目的是,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尊重,但是绩效工资以何为评价标准、由谁来评价等问题,将直接影响这一制度的效果,操作细节还需不断完善。 改革纲要:迈入2009年的门槛,我国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文本已初步起草完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广泛征求教改意见这一举措本身,可以看到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教改的迫切性。 点评: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很多,既有体制上的,也有财力上的。要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束缚,统筹考虑、科学谋划。 |
本报讯(记者 易鑫)2009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及社会网站、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发表意见建议,对教育改革热烈期盼;这一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教育事业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献给祖国生日的最好礼物;这一年,长江大学学生结“人链”勇救落水少年,撼人壮举让世人重温舍己救人的感动。由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浙江宁波华茂集团协办的“2009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评选日前揭晓。本年度全国十大教育新闻是(按时间先后排序): 1、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正式实施,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落实; 2、研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首次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3、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0多万所大中小学校开展活动; 4、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免除学费,农村贫困生和涉农专业受惠; 5、国家投入80亿元专项资金,建设最安全放心中小学校舍; 6、胡锦涛视察中国农大,勉励大学生爱国奉献; 7、温家宝进中学听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8、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近20万师生参与盛典; 9、大学生结“人链”救落水少年,长江大学英雄集体深受赞誉; 10、北大实名推荐清华等五校联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深入推进。 《中国教育报》2009年12月31日第1版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