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棺材与网络上的个人文集 |
中京书生 |
有人说网络文学作品进了个人文集(目前多为个人博客的形式)就相当于进了棺材,再也没有人去看了。对这话笔者是赞同的,这种怪现象形成的原因也的确值得探究一下。 网络的特点,总离不开一个“快”字,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更新换代也快。网络上的文字真正有生命力的时候是它在论坛上的时候,帖子刚发出时是它最受关注的时刻;点击率越高的论坛帖子的更替越快,碰到高峰期一篇新帖子发出十几分钟就很快被淹没在“帖海”里。论坛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活的,即使打开一篇已经发表了一段时间的帖子,只要你喜欢这题材你都会饶有兴致的品读——包括所有关于该帖的评论,读罢意犹未尽,还会为该帖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当你看到这篇帖子因为你的评论重新浮出“帖海”时,你心中便难免欣喜异常。这就好比医生刚治好了病人的病一样,有种小小的成就感。 相对于论坛来讲,个人博客给人的感觉是死的——当然,也未必完全死去。一般的作者无论水平高低,大都会对自己写过的东西敝帚自珍,好的坏的一股脑全部装在麻袋里,有的还不止一麻袋。而且网上的分页是个问题,多数人不会去看这么冗长拖沓的东西。 笔者认为,网络文集比不上论坛上的帖子,也比不上成书的文集。笔者工作之于也诌过一些诗词文章,也申请过博客地址,但一麻袋都没装满就撂挑子了,没这耐心。有朋友做了很漂亮很条理的文集后通知我去看,笔者也没给朋友这个面子,心里头还是觉得看论坛好一些。 |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