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16日,由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全国“对联教育基地”、“对联模范教师”命名表彰大会在天津塘沽区举行。一副副贺联悬挂在会场四周,其中一副:“岭南词韵,塞北诗风,荟萃津门听海啸;笔下联情,心中墨意,舒开燕羽看云飞”引起与会代表注意。此联作者就是与会的“对联教育基地”代表之一,“对联模范教师”任俊峰。
任俊峰,笔名乐山,1966年生,辽宁凌源人,1990年毕业于锦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执教于沈阳市新民师范学校,后调入朝阳市第二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师,专职写作教师、书法教师,现教授全校书法课的同时任楹联社指导教师。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辽宁省楹联学会理事,朝阳市楹联家协会副秘书长。
任俊峰从教近十年,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凭借良好的文学素养及过硬的教师基本功,赢得学生的尊重。在忙于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校团委指导下,组织成立了“楹联创作小组”(1995年定名为“星期四楹联社”),不计酬劳地向学生们讲授对联创作地基础知识,他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教书育人,发挥了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的作用,同时也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任俊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楹联艺术。他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楹联创作技巧、格律、主题以及形式的研究,深谙对联的教学与研究不可闭门造车的道理。因此,除从书报上获取知识信息外,他还重视在对联创作上有很深造诣的老联家、青年联家的交流。几年来,在研究交流同时,热情投身于对联创作实践,笔耕不辍,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注意对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作用,除在联展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外,在节日张贴对联活动中也将此自然地渗透到学生心里。如2001年元旦,他为学生餐厅正门撰写的对联“春耕夏做秋收冬储一颗米;东跑西奔北战南征几个钱”(横眉:每日扪心)。教育学生珍惜父母挣下的血汗钱,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又如,他为某班级撰写的班联:“千古文章,论语当学诗三百;一生正道,物理常思懂几何”。教育学生“既要学好所学的文化知识,又要思考怎样做人”,引导作用非常突出。任俊峰的楹联作品在国家及市级征联中多次获奖,有十几副作品收入各种楹联专集之中。他的传记和作品被收入2000年年底出版的《朝阳当代楹联五十家》一书,同时被收入《中国当代楹联艺术家大辞典》。1998年11月被中共朝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楹联之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经过他的努力,朝阳二师被朝阳市楹联家协会授予“楹联之校”荣誉称号。
任俊峰很喜欢凌源老联家季复春先生的一副对联,现录于此,仅作结语。
满架诗书谁比富,一门桃李我非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