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学习空间因网络而无限延展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9-4-15 10:41
标题: 学习空间因网络而无限延展
学习空间因网络而无限延展
山东省高密市姚哥庄中学 李健

    当前,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源共享正成为人们发展的有力支撑。由此,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应成为当下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然而,如何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利用网络改变学习环境。如教学《国宝——大熊猫》一文时,如果只是研究课文,让学生了解熊猫的相关知识,学生肯定会感到索然无味。我改变了思路,让学生5人为一组,搜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整理,并选出两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再由5个评委进行总结发言。最后,让学生写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通过这样设计,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动脑、动手、动口,合作学习,并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从他们的作文中,学习效果得到了充分体现。
    巧借网络变点为面。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指导学生全方位搜集并整理鲁迅先生的资料。这样,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达到了了解一个人、一个社会,以及建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可以说,以后再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就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审视和评论了。
    专题研究培养综合能力。为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学有专长,进行专题研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每个学期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一个研究的专题,然后在网上或其他可以查找资料的地方,搜集材料,丰富积累,发展特长,张扬个性。
    网上阅读开拓视野。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主题”进行设计编排的。有时课本提供的材料远远不够,为了使学生开阔视野、加强积累、发展思维,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或网上听课。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网络资源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内容繁杂,学生难以立即捕捉到必要的信息等。但是,只要灵活设计,恰当运用,网络资源给课堂带来的效益还是非常明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有开放性的思维,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出相应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自我锻造。
    (来源:《中国教育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www.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